小儿骨质疏松症有继发性和特发性两种。
继发性少年骨质疏松症是指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骨质疏松症。这是目前儿童中最常见的一种骨质疏松症。可能导致儿童骨质疏松症的疾病包括:
- 神经性厌食症
- 库兴氏综合征
- 囊性纤维化
- 糖尿病
- 高胱氨酸尿症,一种遗传代谢疾病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甲状腺机能亢进
- 少年关节炎
- 肾脏疾病
- 白血病
- 吸收不良综合征
- 成骨不全症,有时称为脆骨病
一些儿童骨质疏松症是疾病本身的直接结果。例如,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儿童的骨量可能低于预期,特别是在关节炎关节附近。某些药物也会导致青少年骨质疏松症。这些药物包括治疗癌症的化疗,治疗癫痫的抗惊厥药,或者治疗关节炎的类固醇。如果你的孩子有这些情况之一,询问你孩子的医疗保健提供者关于测试和监测骨密度。
特发性少年骨质疏松症意味着没有已知的疾病原因。这种类型的青少年骨质疏松症是罕见的。它通常在青春期开始前发育。虽然大多数骨密度可能在青春期恢复,但患有少年骨质疏松症的儿童通常成年后骨密度峰值较低。
无论什么原因,少年骨质疏松症都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状况。在你 18 岁到 20 岁的时候,你会积累 90%的骨量。在骨骼发育的黄金时期,骨量的减少会使孩子面临严重的长期并发症的风险,比如骨折。
骨质疏松一般见于中老年人,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轻度的骨质疏松没有临床症状,当加重时会出现疼痛,一般是腰痛为临床症状,但是骨质疏松也要有并发症的,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骨折、骨折又以腰椎压缩性骨折为常见,此外还有会身长缩短、驼背、呼吸功能下降等并发症,那么骨质疏松出现并发症了该如何治疗呢,现在就为大家讲解,仅作参考。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并发症了,腰椎压缩性骨折最常见,治疗一般基础治疗,包括骨质疏松治疗,比如补钙、服用预防骨头脱钙、和促进骨质形成的药物。这类药物很多,有口服的有注射的。根据患者骨折部位和情况对症治疗,比如缓解肿痛、局部制动、石膏固定、夹板固定,还有进行切开手术治疗。如果是腰椎压缩性骨折,一般没有超过 4 分之一的压缩性骨折一般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可以上述说的基础治疗,还有卧床休息约 3 个月,卧床期间可以进行热敷、外用活血止痛的药物、理疗针灸等缓解症状。如果超过四分之一一般建议手术治疗,手术可以微创治疗,注射骨水泥并椎骨恢复原状并起到固定的作用,可以很快缓解疼痛。如果是身体出现驼背,首先要进行上述的基础治疗,还有注意姿势,不要过多弯腰,必要时穿戴支具等。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并发症最主要的骨折,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这个疾病,尽早治疗,避免骨折的发生。
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主要是由于骨量丢失与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导致患者容易出现骨折的全身代谢性骨病。
分类: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女性绝经后的5~10年内。
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
一般治疗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的应用
钙剂
充足的钙摄入可帮助获得理想骨量峰值,减缓骨丢失,维护骨骼健康。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mg,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
提倡尽可能通过膳食补钙,当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给予补充钙剂。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膳食摄入钙为400mg,可每天再补充钙500~600mg。
碳酸钙含钙量高,吸收率高,也容易吸收,不过容易便秘;枸橼酸钙,含钙量低,但水溶性好,也不容易刺激胃肠道。补钙需适度,高钙血症的人禁用,过量补钙还会导致肾结石、心血管病。
维生素D
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强壮,同时应用钙剂和维生素D,可改善平衡、降低跌倒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调查显示,61%的绝经后女性存在维生素D的缺乏,而日光暴露不足、老年人,也都属于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酌情检测血清250HD水平,来了解维生素D营养状态,指导维生素D的补充。
此外,抗骨质疏松治疗应至少坚持1年,在最初3~5年治疗后,需评估患者的各种情况。
长期用药达到3年以上的话,一旦大腿或者腹股沟疼痛,应当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诱导股骨骨折并发症。
预防制动引起的骨丢失和骨溶解,适用于治疗其他药物无效的骨质疏松。
负重运动和抗阻运动:咨询医生合适的运动处方,以提高机体敏捷度、力量、姿势平衡等,运动应当循序渐进,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宜。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科系统疾病也归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那么,对于骨质疏松症应该做相关的检查才能够确诊,然后才能对症的治疗。有很多患者不知道骨质疏松症应该做什么检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骨质疏松症的检查项目,下面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应该做的项目对于骨质疏松的筛查以及诊断。
化验室的检查项目
- 对于血钙的检测
- 血磷的检测
- 碱性磷酸酶的检测
- 甲状旁腺的化验室检查
- 骨更新的标记物或者是尿钙的检测
影像学的检查
- x 线的检查
骨密度的检测
骨密度的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也是在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一类检测方法。所以,在临床上经常选择骨密度检测配合血钙的检测来对骨质疏松症进行诊断,并且骨密度的检测对于骨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能够反映骨质疏松的一个程度,是预测将来发生骨折风险的重要诊断依据!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在临床上是比较多见的,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也属于骨科疾病,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多的,尤其是影响着人体的各个功能的变化,那么,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有哪些是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内容,下面就为大家讲一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具体症状有哪些!
第一,全身骨骼疼痛:骨骼疼痛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早期老年骨质疏松的患者出现的更为明显,主要是表现为全身性的骨骼疼痛,主要是疼痛的性质为钝痛,对于疼痛的部位主要发生在胸部、腰部、背部,尤其是在劳累和活动后疼痛的时间会加剧,延续时间较长!
第二,身体逐渐的变形萎缩伴有身高变矮:老年性骨质疏松会导致各个骨骼的骨量逐渐减少,人体的脊柱最先会发生变形,原因在于脊柱不能够支撑人体的负重,尤其是肥胖的患者。所以,老年肥胖的患者骨质疏松症身体变形的几率更大。另外,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也会使人体发生背部的改变,比如容易形成驼背并且影响人体的肺功能以及呼吸功能等等。
第三,骨折:骨折也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往往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在轻微的活动时就会发生骨折,一般多表现为脆性的骨折,或者是腰椎以及胸椎压缩性的骨折,原因归属于骨质疏松症导致骨量减少,最终出现骨小梁容易断裂而形成的骨折。
骨质疏松也称之为"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科系统疾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而骨组织的减少主要是由于骨质吸收增多而导致的,临床上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关节的疼痛和骨折为主要表现。
常见导致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最常见的是中老年患者人群,并且对于绝经后的妇女也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另外,对某些疾病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临床上常见的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疾病包括内分泌系统疾病,比如内分泌性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都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长期的营养不良,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肾功能衰竭患者,肝脏病变的患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都可致骨质疏松症发生。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疼痛最为明显,并且以腰背痛最为多见。长期的骨质疏松会发生驼背以及呼吸功能下降,严重者会导致骨折致使残疾的发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健康。
对于治疗方面应该首先应该多进行户外锻炼并且多晒太阳,其次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碳酸钙 D3,鲑鱼降钙素,骨化三醇,维生素 D 等等,最后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营养均衡,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吸烟饮酒等等。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
运动对骨代谢的影响首先可具体反映在骨代谢过程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动显现的骨形成和骨吸收等方面。顾连康复提醒您:运动不足造成的力学刺激减少,一方面增加骨吸收,另一方面减少骨形成,最终导致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形成。在运动对骨形成的影响方面,运动可促使血钙向骨组织沉积,骨钙素、碱性磷酸酶等反映骨形成的相关生化指标活性也明显增加。运动对骨吸收的影响方面,运动可抑制骨吸收生化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康复治疗
- ①平衡软踏半蹲
- 开始姿态:
- 坐在训练球上,上身稍微前倾;双脚与髋同宽,脚踏在平衡软踏上;背部挺直,收紧腹部,肩膀往后往下。
- 训练方法:
- 呼气,蹲起至臀部离开健身球。吸气,缓慢回到开始姿态。10~15 次为一组,重复 2~3 组。
- ②平衡软踏站姿躯干转动
- 开始姿态:
-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于平衡软踏上;直臂持软式重力球于体左前方,目视软式重力球;背部挺直,收紧腹部,肩膀往后往下。
- 训练方法:
- 呼气,躯干转向右前方,保持目视软式重力球。吸气,缓慢回到开始姿态。10~15 次为一组,重复 2~3 组。
- 注意事项:
- 进行训练时,须有家人陪同以便能随时提供保护;若平衡能力较弱,可在平地进行。
- ③平衡软踏单腿站立
- 开始姿态:
-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于平衡软踏上;双手交叉置于肩并与地面平行;背部挺直,收紧腹部,肩膀往后往下。
- 训练方法:
- 抬起左膝,大腿与地面平行。均匀呼吸,保持单腿站立姿势。保持 10~15 秒,重复 2~3 次。
- ④平衡软踏站姿抛球
- 开始姿态:
-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于平衡软踏上;右手持软式重力球置于右肩上方,左手置于左肩上方;背部挺直,收紧腹部,肩膀往后往下。
- 训练方法:
- 将球来回抛于双手之间。10~15 次为一组,重复 2~3 组。
- ⑤平衡软踏单腿站姿传球
- 开始姿态:
-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于平衡软踏上;左手持软式重力球置于体侧;背部挺直,收紧腹部,肩膀往后往下。
- 训练方法:
- 向上提起左膝,同时将球从腿下方传给右手。保持左腿不动,然后右手在大腿上方传球给左手。10~15 次为一组,重复 2~3 组。
- 注意事项:
- 进行训练时,须有家人陪同以便能随时提供保护。若平衡能力较弱,可在平地进行。
骨质疏松症
骨骼强壮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贯穿于生命全过程,骨质疏松性骨折会增加致残率或致死率,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同等重要。
一.定义
骨质疏松症: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密度和骨质量。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二.危害
受到轻微外伤或日常活动即可发生骨折,大大增加老年人的病残率及死亡率。
三.骨质疏松性骨折
定义: 为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指在日常生活中未受到明显外力或受到“通常不会引起骨折外力”而发生的骨折,亦称脆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群,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发生的常见部位有:胸腰段椎体、髋部(股骨近端)、腕部(桡骨远端)、肱骨近端等;发生了脆性骨折临床上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
四.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
(一)临床表现
可有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可出现畸形、骨擦感(音)、反常活动;但也有患者缺乏上述典型表现。具有骨质疏松症的一般表现。
(二)影像学检查
- X 线: X 线片除具有骨折的表现外,还有骨质疏松的表现。
- CT:常用于判断骨折的程度和粉碎情况、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周壁是否完整、椎管内的压迫情况。
- MRI:常用于判断椎体压缩骨折是否愈合、疼痛责任椎及发现隐匿性骨折,并进行鉴别断等。
- 全身骨扫描(ECT):适用于无法行 MR 检查或排除肿瘤骨转移等.
(三)骨密度检查
双能 X 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值是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的骨质疏松症评估方法,是公认的骨质疏松诊断的金标准. 目前,获得广泛认可的 DXA 测量骨密度的部位是中轴骨(临床常用 L1~L4 及髋部);而四肢骨(如足跟及腕部)的骨密度检测结果只能作为筛查指标。
(四)实验室检查
在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时,应排除转移性骨肿瘤、胸腰椎结核、多发性骨髓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影响骨代谢药物以及各种先天或获得性骨代谢异常疾病。
- 基本检查项目: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
- 选择性检查项目:红细胞沉降率、性腺激素、血清 25 羟基维生素 D(25 hydroxyvitamin D,25OHD)、1,25(OH) 2D、甲状旁腺激素、24 h 尿钙和磷、甲状腺功能、皮质醇、血气分析、血尿轻链、肿瘤标志物、放射性核素骨扫描、骨髓穿刺或骨活检等。
-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IOF 推荐Ⅰ型骨胶原氨基末端肽(P1NP)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S⁃CTX),有条件的单位可检测[23]。
五.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骨质疏松症初级预防:指尚无骨质疏松但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者,应防止或延缓其发展为骨质疏松症并避免发生第一次骨折;骨质疏松症二级预防和治疗:指已有骨质疏松症或已经发生过脆性骨折,防治目的是避免发生骨折或再次骨折。
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抗骨质疏松治疗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基本原则。
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除防治骨折引起的并发症外,还应积极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