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脂肪浸润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形成、分泌和/或胆汁排泄异常引起的肝脏病变。瘙痒是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常见症状,是一种仅有皮肤不快感觉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症状。目前关于胆汁淤积性瘙痒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本文主要汇总了胆汁淤积性瘙痒症的临床表现、评估和治疗的相关内容,以期帮大家更多地了解该病。
胆汁淤积性瘙痒症的临床表现:胆汁淤积性瘙痒症可泛发全身,也可局限在四肢(多在手掌和足底)。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并可随着终末期肝病的发展而减轻。在疾病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胆汁淤积性瘙痒具有波动特征,表现出典型的昼夜节律,在傍晚和晚上瘙痒达到峰值。瘙痒发作后,其严重程度可随时间而减轻。心理应激、高温和接触羊毛可加重瘙痒的强度。
此外,女性较男性更常出现瘙痒症。女性胆汁淤积患者的瘙痒症也可能在月经周期的黄体酮阶段、妊娠晚期或激素替代治疗期间加重,表明可能受到女性性激素的影响。
胆汁淤积瘙痒与一般瘙痒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鉴别:
- 瘙痒出现的时间、进展与程度:胆汁淤积症的瘙痒多于孕七八个月开始,痒感从脐周开始发难,后延及整个腹部,再发展至四肢而遍及全身,抗过敏药治疗无效。没有皮疹、风团等皮肤损害,重者可见道道挠痕。若无有效治疗可持续到分娩,一般产后 2~3 日,甚至数小时内,就可不药而愈。一般瘙痒可于孕期任何阶段发生,范围局限,多有疹子等皮肤损害,痒感轻,有因可查,去除病因,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
- 伴随症状:胆汁淤积症出现瘙痒后的数日至数周内,约有 1/4 人出现黄疸,表现为眼巩膜、皮肤或尿色变黄,并有呕吐、恶心等症状。一般瘙痒不会有这些表现。
- 家族史:此症与遗传有关,而一般瘙痒与遗传无太大关系。至于黄疸等症状不太典型的孕妈妈,只要瘙痒持续 3 天没有消失,即应向医生求助。医生会通过验血查肝功能与胆酸值等来判断。
1. 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 用两手中指分别按于两侧的风市穴,顺时针方向按揉 1-3 分钟,两腿交替进行,以大腿感到酸胀为佳,每天坚持按摩,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2. 去除体内风邪气。
- 敲胆经中最起作用的是敲风市。它把人体内的风鼓动起来了,也就是鼓动了少阳胆经的生发之气。敲风市是最易于操作的,坐着、站着都可以敲,尤其是当我们感觉累了,甚至连自己都感觉到身体的免疫机能正在下降的时候,敲一敲风市,会马上变得有精神,而且免疫机能也会迅速提高,风市最能把对人体有害的虚邪贼风拒之门外。
3. 缓解失眠。
- 夜里睡觉睡不踏实,一有点风吹草动就会惊醒;或者老爱做梦,睡眠质量特差,就是因为心神不安的缘故。对于这种患者来说,想要睡踏实,关键就是要把胆火给降下来,咱们身体内还有一个很好的“灭火器”,就是风市穴。胆经气血循环畅通,胆气下降,人体阴阳得到平衡,自然就会安然入睡了。手放松,十指自然下垂,捂于大腿两侧,这时会感到双腿热乎乎的,然后中指中冲稍用力点按风市穴,除了可以泄胆火外,还可以平衡全身的阴阳,使心神俱安,每次临睡前点按 3 分钟,很快就会产生困意,治疗失眠的效果相当好。
风市穴常用于下肢肌肉关节疾病的治疗,如半身不遂,股外侧皮神经炎导致的下肢痿软不利,屈伸困难,活动障碍。另外风市穴还有运化水湿的功能,不但精于胆汁浓缩,使胆汁排泄不畅时,艾灸风市穴可疏通胆经,治疗胆汁郁积之症,预防胆囊炎的发生。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患者依据发病的具体原因不同,饮食注意事项也会有所区别。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因自身免疫性肝病而引起的胆汁淤积性黄疸,由于患者的病史较长,自身肝功能损伤比较严重,饮食上尽量以清淡,低脂肪,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黑米粥,豆浆,牛奶,蒸鸡蛋,鹌鹑蛋,西红柿,胡萝卜,黄瓜,青菜,蒸苹果,蒸梨桃子,火龙果,猕猴桃,馒头,花卷,烂面条,米粉,米糊等。这一类的食物不会加重机体的肝脏负担,且营养比较全面,丰富,可以满足机体的能量代谢需求。
2,因胆管结石阻塞胆管引起的胆汁淤积性黄疸,此时患者常会伴有急性胆管炎等严重的并发症。一定要采取禁食的疗法,不能够进食水和任何食物,因为一旦进食后会促进机体的胆汁分泌,胆管收缩,从而引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比较严重的消化症状。通过静脉输注液体补充能量是较好的治疗方法,但最终仍然需要手术治疗,清除结石,疏通胆道,才能够达到彻底的治愈。
3,如果是胆道肿瘤性患者而引起了胆汁淤积性黄疸,此时可以适当的进食鱼肉,精瘦肉,豆腐,牛奶,鸭蛋,鹅蛋,腐竹,面条,清米汤,面汤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肿瘤晚期的患者无法进食,需要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补充能量。
那就是今天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留言咨询。
黄疸是指血浆胆红素的浓度增高并且大于34.1微摩尔每升或者大于2毫克每分,并且沉积于组织中,然后引起巩膜,皮肤,粘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
1.根据病因发病学分类:可以将黄疸分为以下4类: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2.根据胆红素的性质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1)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这类型的黄疸以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为主,其中非结合胆红素占80%~85%以上。主要由肝前性因素引起,多见于胆红素生成过多,比如先天性或获得性溶血性黄疸,旁路性高胆红素血症等等,也可见于胆红素摄取障碍,比如说gilbert综合征,还可以见于胆红素结合障碍,比如说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降低或者缺乏。(2)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此类型结合胆红素在总胆红素中所占比例一般大于30%,大多数都是由于胆红素在肝内转运排泄障碍或同时由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障碍引起。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大类:肝外胆管阻塞,比如说胆结石,胰头癌;肝内胆管阻塞,比如说广泛肝内胆管结石;或者是肝内胆汁淤积,比如肝炎药物性肝炎,妊娠期、多发性黄疸等等。
通过这类的分类方法,可以对胆红素代谢障碍的环节,还有可能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的病因大概有个了解,从而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黄疸是指血浆胆红素的浓度增高并且大于34.1微摩尔每升或者大于2毫克每分,并且沉积于组织中,然后引起巩膜,皮肤,粘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
1.根据病因发病学分类:可以将黄疸分为以下4类: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2.根据胆红素的性质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1)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这类型的黄疸以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为主,其中非结合胆红素占80%~85%以上。主要由肝前性因素引起,多见于胆红素生成过多,比如先天性或获得性溶血性黄疸,旁路性高胆红素血症等等,也可见于胆红素摄取障碍,比如说gilbert综合征,还可以见于胆红素结合障碍,比如说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降低或者缺乏。(2)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此类型结合胆红素在总胆红素中所占比例一般大于30%,大多数都是由于胆红素在肝内转运排泄障碍或同时由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障碍引起。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大类:肝外胆管阻塞,比如说胆结石,胰头癌;肝内胆管阻塞,比如说广泛肝内胆管结石;或者是肝内胆汁淤积,比如肝炎药物性肝炎,妊娠期、多发性黄疸等等。
通过这类的分类方法,可以对胆红素代谢障碍的环节,还有可能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的病因大概有个了解,从而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胆汁淤积性黄疸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一般来说,由于多种疾病均可以导致胆汁淤积性黄疸,因此临床上需要进行仔细的鉴别,才能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那么对于出现了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患者,常规的检查项目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肝外胆道堵塞造成的胆汁淤积性黄疸,临床上可以通过肝胆彩超结合超声造影检查来评估肝内是否伴有肿瘤病变,胆管扩张的程度,以及肝外胆道是否伴有结石等相关的情况。由于彩超的检查方便快捷,没有创伤,可重复性强,在临床上是作为筛查胆汁淤积性黄疸首选方法。
但是彩超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受到腹腔肠管胀气的影响,这也可能给检查带来不确定性或者误差。腹部的增强磁共振和胆道成像检查,很好的弥补了彩超的缺陷。磁共振通过不同成像原理,以及电脑合成的肝内外胆管具体形状及走向,可以清晰的反映胆道阻塞的部位,评估局部病灶的良恶性质。磁共振检查没有辐射性,但是由于检查时间较长,排队等候时间较久,费用明显较高,一般不作为临床检查的首选。
腹部CT检查也是临床上经常用到的检查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手段之一,CT检查不受腹腔脏器干扰,成像效果比较稳定,检查的时间较磁共振明显缩短,并且能够准确的反映胆汁淤积的严重程度,以及发病原因。但CT检查具有一定的辐射性,一般在短时间内不建议患者反复做CT,以免造成身体损伤。
B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超过2.5亿人。根据统计数据,每年因HBV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数约为82万,这一数字反映出HBV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尤其是肝癌,作为HBV感染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死亡原因。
然而,尽管已有多种HBV治疗药物问世,这些药物仍无法完全消除癌变的风险,且HBV引发癌变的具体机制仍未得到充分揭示。
HBV与肝癌的发病机制
在HBV感染过程中,病毒会在宿主细胞内复制,产生多种病毒蛋白。其中,病毒蛋白HBx被认为在HBV的致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HBx通过降解宿主蛋白Smc5/6来促进病毒复制。Smc5/6是宿主细胞中与DNA损伤修复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其功能的损害可能导致DNA损伤的积累,进而增加癌变的风险。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的研究小组,包括关场一磨特任临床医师、大塚基之讲师和小池和彦教授等,针对HBx对Smc5/6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提出了一个假设:HBV产生的HBx不仅促进病毒复制,还可能通过降解Smc5/6来抑制宿主的DNA损伤修复能力。
研究方法与发现
研究团队通过使用人类样本、小鼠模型和HBx过表达细胞进行实验,发现当宿主蛋白Smc5/6被HBx降解时,宿主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能力显著降低。DNA损伤的积累被广泛认为是癌变的主要促进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Smc5/6被降解的细胞中,肿瘤形成能力得到了增强。
此外,研究还发现,使用化合物尼塔佐克仑(Nitazoxanide)抑制HBx的功能,可以有效阻止Smc5/6的降解,从而恢复宿主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能力。这一发现为HBV相关肝癌的预防提供了新的策略,表明通过抑制Smc5/6的降解,可能能够降低癌变风险。
新的癌变预防概念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HBV相关肝癌发生机制的一部分,还提出了“通过Smc5/6分解抑制药物来预防癌变”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可能为未来的癌症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团队的成果已于9月1日在《肝脏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在线版上发表,标志着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进展。
研究支持与未来方向
本研究得到了日本医疗研究开发机构(AMED)和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费补助金等多个机构的支持。AMED的肝炎等克服实用化研究事业中,研究团队围绕HBV cccDNA维持相关宿主因子的全面鉴定和控制展开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HBV的生物学特性,也为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基础。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入探讨HBx的功能:进一步研究HBx在HBV感染及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其对宿主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
2. 开发新型药物:基于Smc5/6分解抑制的概念,开发新型抗HBV药物,以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3. 临床试验: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通过临床试验验证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 公众健康教育:加强对HBV感染和肝癌风险的公众教育,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促进早期筛查和治疗。
结论
B型肝炎病毒的研究不仅是基础医学的挑战,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随着对HBV及其相关癌变机制的深入了解,未来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策略,减少HBV感染者的癌变风险,最终改善全球范围内的肝病防治状况。
通过科学研究的不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战胜HBV及其引发的肝癌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https://www.h.u-tokyo.ac.jp/participants/research/saishinkenkyu/20210901.html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
文章发布时间:2021年9月 来源:u-tokyo
ChatGPT的基础技术,Transformer提高了精度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检验部的讲师佐藤雅哉(消化内科医师)、消化内科的助教中塚拓马、副教授建石良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小池和彦、教授藤城光弘等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基于射频消融术(RFA:Radiofrequency ablation)后的肝癌预后预测模型,并首次证明了使用Transformer模型的预测模型比传统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
RFA作为肝癌有效的根治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然而,肝癌的复发率较高,且存在预后不良的肝癌,因此治疗仍面临挑战。准确了解RFA治疗后肝癌的预后对于实施个体化的知情同意和制定最优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017年,Google Brain研究团队开发的AI模型Transformer,作为ChatGPT(生成预训练Transformer)的基础,已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展现出超越传统深度学习技术的高性能。通过使用Transformer模型,有望更准确地评估RFA后肝癌患者的预后,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使用Transformer模型进行肝癌预后估计的报告。
使用Transformer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的预测,除了肝癌之外,还可以应用于医疗的多个领域,未来的其他领域应用也备受期待。本研究成果于2023年9月9日(当地时间)在美国学术期刊《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在线版上发表。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
文章发布时间:2023年8月 来源: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