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有血栓,当然是去医院交给专业人士来处理,这是最好的,有些人出现腿部血栓,可能只是有一点不适,一点症状,比如不明原因的腿部局部疼痛,过几天又会自行消退就好了,这是腿部血栓自己消退的一种表现。
当然更多的人可能发生血栓之后出现加重,堵塞局部的血管,造成动脉或者静脉的血流受阻,严重的甚至可以导致截肢,有些深静脉的血栓,可以出现脱落,栓塞在肺部可以导致肺梗的症状,可以出现气促、心悸、胸闷、胸痛、晕厥、烦躁不安,严重的出现心律紊乱、血压下降,甚至导致死亡。
这是血栓的严重性,所以自行处理不是不可以,但是是比较危险的一种方式,最好是交给专业人士,他们可以给你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专家有可能要给你做抗凝溶栓的指导,也可能收进院做放滤器、介入或者手术下取栓,还有置溶栓导管,甚至疏通血管等。
血管和血栓
下肢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
主要的动脉有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等。动脉主要功能就是将心脏泵出的富含营养血液,输送至下肢肌肉、组织、器官等。
主要的静脉有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等。动脉负责输送血液到身体各部位,而静脉则负责把营养被“消耗”的静脉血回收至心脏,进入新一轮血液循环。
血栓形成的主要病变是血管闭塞、血流受阻引起相关的血管支配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产生相应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症状。根据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速度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等,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动脉血栓
下肢动脉血栓常见的疾病有: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急性动脉栓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
一、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表现为下肢缺血性病变,如前期肢体发凉、麻木,行走一段路后因疼痛需要停驻休息(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出现足趾疼痛,足趾发黑、溃烂、流脓等,常有夜间静息痛表现,彻夜不眠。冬季发病率高,天气变冷时症状加重。好发于中青年男性,长期吸烟者。
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表现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相似。表现为下肢缺血性病变,如前期肢体发凉、麻木,行走一段路后因疼痛需要停驻休息(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出现足趾疼痛,足趾发黑、溃烂、流脓等,常有夜间静息痛表现,彻夜不眠。冬季发病率高,天气变冷时症状加重。但好发于中老年人,常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动脉硬化相关病史。
三、急性动脉栓塞症。急性动脉栓塞发病急剧、病情变化快,且病情危重。主要有明显的“5P”征,分别是: pain 疼痛、pulselessness 无脉、pallor 苍白、parasthesia 感觉异常、paralysis 运动障碍。
疼痛是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最常见,表现突然而剧烈,且不断加重,疼痛出现部位在动脉栓塞处,并向远处延伸。
无脉主要是触摸不到下肢动脉搏动,主要发生在栓塞部位的远端动脉。
苍白是急性动脉栓塞的早期症状,皮肤往往呈腊白色,并有青紫斑块。与对侧肢体相比,患侧皮肤温度明显降低,甚至冰凉。
感觉异常是因缺血后形成皮肤感觉减退区,患者有袜套样感觉。
运动障碍是肢体缺血的晚期表现,发病过程可以分为肌肉压痛→僵硬→肢体活动障碍→压痛不明显→肌肉坏死→肢体发黑。
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常见的疾病主要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下肢。多见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大手术或创伤后、晚期肿瘤或有明显家族史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
严重的下肢静脉血栓可出现股青肿或股白肿。而肺栓塞是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
一、股白肿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后侧均有明显压痛,皮肤苍白,皮肤温度上升。
二、股青肿是下肢静脉血栓最严重的症状,静脉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力极高,导致下肢动脉痉挛引起缺血,此时可出现皮肤颜色青紫,皮肤温度降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剧烈,体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休克或静脉性坏疽。
三、肺栓塞。血栓形成早期易于脱落,若不能及时治疗,脱落的血栓容易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可造成大片肺梗塞,常是猝死原因之一,危害极其严重。
这些人要重视下肢血栓预防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人群。尤其是曾经有心梗、脑梗等疾病的患者。
有心脏病患者,有心房颤动患者,要预防动脉血栓脱落造成下肢动脉栓塞。
创伤或大手术患者、骨科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长期卧床患者、坐长途车或飞机人群等,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肥胖和糖尿病人群,动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多,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发生损伤,诱发血栓。
预防
一、适当多做运动。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粘滞性下降。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打太极拳、体操、跳舞、骑自行车、慢跑、游泳、舞剑等。
二、饮食上荤素搭配合理。尽量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等食物,可摄取一些不饱和脂肪酸食物,饮食适当清淡一点,且摄入优质蛋白。生活上要戒烟戒酒。
三、药物治疗。有相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正规遵医嘱服用药物,如阿斯匹林,可使血小板环氧化酶乙酰化,失去活性,防止血栓形成,但不宜大剂量服用。中成药中复方丹参片有活血化瘀作用等。
(以上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作为任何医学建议,如有不适请就诊明确!)
每天分享一点健康小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时,有什么表现?
如果突然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咳出血(咯血),需要小心肺栓塞。可能会伴有烦躁不安、皮肤青紫、发热、大汗和意识丧失等症状。
肺栓塞多是下肢深静脉里的血栓脱落,顺着血管流到肺,堵住了肺部血管引起的。常见于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血液粘稠、血管损伤、凝血功能异常、骨折、脑卒中等病人,如果患有这些疾病,应当格外警惕。
下肢静脉血栓该怎么办?
必须立即拨打 120 求助。肺栓塞是可能致死的急性突发疾病。
保持病人在舒适的姿势,减少活动;安抚病人,保持情绪稳定。
持续观察病人的呼吸、心跳、意识,如果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医生可能会让患者做 X 线胸片、心电图、肺动脉增强 CT、心脏彩超等检查,帮助诊断。
如果确诊,一般会根据具体病情,在下腔静脉放置滤网或进行溶栓、抗凝等治疗。
如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肺栓塞的早期预防十分关键。血栓可来源于全身任何静脉,但最多的还是来自下肢深静脉,故需要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肺栓塞的高危人群,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适当运动,戒烟忌酒,健康饮食,控制体重;
多饮水,保持小便通畅;
避免久坐不动,坐一阵子后,要起身活动,或动动关节脚趾,按揉腿部;
对于卧床或不能自主活动者,需要采取机械辅助,如弹力袜、加压泵等,帮助肌肉活动,家属也可以为其进行肢体按摩,改善下肢静脉血流;
有静脉血栓栓塞史的人群,最好能定期检查,如遇到上述症状,及时就诊。
肺栓塞的高危人群有:
大型手术后的病人,如急性胸腹部手术,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股骨骨折、脊柱损伤等;
久坐久站,长时间操作电脑,长时间坐飞机火车的人群;
长期卧床者;
肥胖或血脂较高的人群;
患有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等疾病的人群。
下肢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很多:
- 下肢骨折
- 下肢瘫痪
- 高血压
- 高血脂
- 血液系统异常
这些疾病都会引起下肢血管功能的异常,从而出现脂肪颗粒、红细胞、血小板在血管内的积聚,从而造成血管的堵塞,下肢血栓的形成。轻度的下肢血栓患者可以服用一些调理血管功能的药物,同时要注意监测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避免出现三包的症状。重度的下肢血栓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溶栓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尽量不要熬夜劳累。要养成一个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纠正治疗。
走走停停,当心是下肢动脉出了毛病!
茶余饭后,人们都喜欢去公园的小路走一走,一来可以看看傍晚的美景,二来可以锻炼一下身体。然而,有些老年朋友走走停停,却不是为了停下来欣赏风景,而是因为腿酸痛的无法前行,需要停下来歇歇脚,才能继续行走。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种行走方式,有着很明显的特征:走一段距离,小腿就明显酸痛,休息一会,可以再继续行走差不多相同的距离。而其中的大部分人都会伴随着小腿发凉、麻木,足部会出现苍白甚至青紫的颜色改变。医学上把这种行走方式称为“间歇性跛行”。很多人开始以为是骨科疾病,到了医院才发现,原来是下肢动脉血管出了问题。
下肢动脉是腿部的营养血管,主要负责腿部的肌肉、神经等组织的日常营养供给。但是,当动脉内产生明显斑块时,就会引起血管狭窄,血管中通过的血流自然受到限制,腿部的血液供给就显得不够充足,满足不了下肢正常的活动。
当行走距离长、或者快速行走时,由于组织代谢需要的血液和氧供给不足,腿部便产生无氧代谢,进而出现无氧代谢产物-乳酸。堆积的乳酸就会引起小腿肌肉的酸痛,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和跑步后小腿出现酸痛原理是差不多的。
一般在休息 3-5 分钟后,局部组织会把产生的乳酸逐渐代谢消耗,疼痛症状自然就会有明显的好转。因而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走一段距离就要坐下来休息一下,休息好可以再继续行走。乍一看以为是腿脚不灵活造成的,实际上却是动脉血管狭窄引起的。
既然下肢血管疾病会给我们生活造成了这么不必要麻烦。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呢?
- 严格戒烟。研究表明,吸烟是引起下肢动脉硬化的罪魁祸首。
-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引起下肢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疾病,并做好定期门诊复诊。
- 合理饮食。调整食物结构,避免进食过多油腻食物。
- 注意休息,保持良好情绪。过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也是引起下肢动脉硬化的易发因素。
- 肢体血液循环较差的老年朋友,需要做好局部保暖,避免用 40℃以上的热水泡脚,以防加重肢体缺血、坏死。
- 适当运动。可以通过体育活动,如:行走、散步来改善下肢的轻度缺血症状,促进下肢侧支循环的建立,建议每次在半小时左右。
如果您已经出现了“间歇性跛行”这种症状的话,建议您及时到医院门诊就诊。排除骨科疾病引起的下肢活动障碍,并在血管外科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应治疗。
一般轻症的患者,间歇性跛行距离大约在 300 米左右。我们建议在调整生活习惯的基础治疗上,加用抗凝、抗血小板、扩张血管、止痛的药物。如果下肢的缺血表现已经很明显了,间歇性跛行距离<100 米,我们就需要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手术方法主要分为传统的外科手术:动脉内膜剥脱术、人工血管移植术等;以及微创的腔内治疗方法:斑块旋切术、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等。
最后,希望我的科普文章可以帮助到您,愿您的血管保持长久通畅,闲暇之余,真正的可以停下来去惬意地欣赏路边的风景。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医学科普知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我们血管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动脉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常年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都是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危因素。这种疾病发病后主要为下肢的缺血表现:疼痛、麻木、发凉。严重的病例会有脚趾变黑、坏死、截肢的风险。
那么对于这种可怕的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方法,让大家平日在家就可以关注自己的血管变化。
两指法触诊足背动脉
“情绪稳定”的对象,最可怕!
girls talk: 健康的X观念是什么意思呀?
男生对于18cm有多敏感??
有效聊天(整套话术)再撩不到他算我输!!!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