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症状分为一般症状和特异性症状:
- 一般症状是指所有脑血管病都有可能发生,甚至非脑血管病也可以发生,比如头疼、头晕、睡眠节律改变、嗜睡或者过于兴奋、烦躁,甚至表现心慌、胸闷感,上述症状是非特异性症状;
- 特异性症状要根据每个脑血管病发生具体部位来确定,比如发生在额叶,病人可以出现对侧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失用,还可以出现人格障碍、情绪变化,如患者不明原因高兴、欣快,另外还可以出现癫痫发作;
- 如果发生在顶叶,主要是对侧感觉障碍即患者可以出现对侧半身麻木、对侧精细感觉减退或者深感觉减退,也可以出现视觉上认知障碍、出现顶叶来源的癫痫发作;
- 如果是颞叶,主要是表现为记忆减退、精神症状比如幻觉、妄想;
- 如果是枕叶,主要发生各种各样视觉相关障碍,比如偏盲、中枢性失明、各种各种各样视觉失认、视觉协调不良等症状。
因此,脑血管病症状需要根据不同发生部位来做进一步确定。
临床工作中,会听到很多患者或者家属问:医生,每半年或者一年我都去或者带父母去医院疏通血管,这样是不是能预防脑血管病啊?其实我想说:没必要定期通血管!
一是,血管没那么容易堵,所以一般不用担心这个事儿。
二是,如果有一天血管真堵了……大脑血管堵了,可能发展成中风;心脏血管堵了,可能发展成心梗;腿上的血管堵了,可能发展成静脉血栓;肺的血管堵了,可能发展成肺栓塞。
如果真堵了,一定要找专业医生来疏通。如果确实医生判断后有相关风险,用的也是口服药物预防性治疗,真的不是拿棍子「通血管」。
三是,预防血管堵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包括调整饮食习惯,控制三高,适当运动,戒烟酒,而不是通过仅仅几天输液就能做到的。
民间偏方不仅没用,还有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所以,还是需要长期预防、遵医嘱治疗!
脑血管病急性期一般是在发病后一个月内,这时病情不稳定,受损害的脑组织处于病理演变过程当中,病情仍有进一步加重的可能,会出现脑水肿不断加重,意识不清,头痛呕吐,甚至脑疝。也有可能会出现中枢性高热,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愈后。
当家人或朋友出现疑似脑血管病时,不可过度惊慌,应冷静面对病情,立即拨打120,及时将患者送医治疗,当明确病因后不可犹豫,应立即选择对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当度过急性期后,应积极配合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尽最大可能减少后遗症。
预防脑血管病的关键是预防脑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会导致血管管腔严重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出现脑动脉灌注不足和栓子清除减少,或者是斑块栓子脱落导致动脉栓塞,最终导致脑梗死。同时动脉硬化可以导致高血压,血压太高容易导致微小动脉瘤破裂,可以导致脑出血。
当患者疑似出现脑血管病时,应及时就诊神经内科,完善颅脑磁共振等相关检查,明确脑血管病的病因。早期立即开展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做好肢体、言语、吞咽、认知障碍的康复训练,同时积极控制饮食,戒烟限酒,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夜间睡眠质量。
1.头颅CT
头颅CT是最方便和常用的脑结构影像检查。在超早期阶段(发病6小时内),CT可以发下一些细微的早期缺血改变:如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皮层边缘(尤其是岛叶)以及豆状核区灰白质分界不清楚和脑沟消失等。
2.核磁共振(MRI)
标准的头部MRI序列(T1、T2和Flair相)可清晰显示缺血性梗死、脑干和小脑梗死、静脉窦血栓形成等。弥散加权成像(DWI)可以早期(发病2小时内)显示缺血组织的大小、部位,甚至可显示皮质下、脑干和小脑的小梗死灶。
3、颅脑多普勒超声(TCD)
经颅多普勒显象:经颞窗、枕窗、眶窗探查,可探及大脑动脉,根据颅内血管的流速、频宽、流向异常或音频异常等确定,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病因分类。
4、血管造影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以显示脑部大动脉的狭窄、闭塞和其他血管病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以比较直观的判断血管的走形及变化情况,因而可作为脑血管病变程度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