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导致大小便失禁可能是疼痛和肌肉痉挛、神经损伤等原因。
1.疼痛和肌肉痉挛:脊柱骨折常伴随剧烈疼痛和肌肉痉挛,这些症状可能影响盆底肌肉的正常收缩和松弛,从而影响大小便的控制,有大小便失禁的表现,症状比较严重遵医嘱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可能会改善大小便失禁的症状。
2.神经损伤:脊柱骨折可能对脊髓造成直接压力或损伤,影响神经传导正常功能,神经传导信号负责控制大小便肌肉和括约肌的收缩和松弛,脊髓损伤时这些信号传导可能受到干扰,导致大小便失禁。
通过清洁导尿、间歇导尿,遵医嘱用维生素B12、甲钴胺等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脊柱骨折导致大小便失禁的症状比较严重及时就医,以上药物遵医嘱服用。
老年脊柱骨折,是可以没有任何的一个外伤或者扭伤的诱因,就会出现骨折的,因为老人家的骨质疏松非常严重。还有就是老年人的骨折,如果是年龄比较大内科病比较多的老人家,不能适合卧床休息的,就早点做个微创的骨水泥注入手术,如果身体条件很好,骨量条件不错的可以先保守治疗。
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全国也掀起了冰雪运动热潮,尤其是我身处在北京,更是风暴中心。
冬奥会吉祥物“一墩难求”、谷爱凌成了全民偶像、中国短道速滑夺得首金……最近的朋友圈已经被这些消息刷屏。除此之外,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分享自己的冰雪运动初体验,看得人跃跃欲试。我的一个不爱运动的同事,最近也约我周末一块去滑雪场,看来冬奥会的举办确实让冰雪运动得到了很大的普及,深入人心。
可是在大家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时,千万不要忽视的一件事就是这些运动的危险性和发生外伤,甚至是严重到出现脊柱脊髓损伤的风险性。
滑冰滑雪乐趣多多,但新手易受伤!
现在大家对冰雪运动的兴趣高涨,许多之前没有滑雪滑冰经验的人也加入其中,但是这类运动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尤其是对新手来说,技巧和经验不足、对滑雪场地不熟悉、滑雪装备穿戴不正确等,都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最近,看到网上这样一张图,是一个滑雪养伤群,群里面的患者都给自己标注了受伤部位,轻的有肌肉、韧带拉伤,重的有骨折、脑震荡。
其实,不仅仅是新手,许多经验丰富或者专业运动员,也会经常受伤,其中经常受伤的部位有膝关节、腕关节以及脊柱脊髓损伤。而我从事的是脊柱神经外科方面的工作,那就一起来看看常见的几种冰雪运动容易对颈椎、胸椎、腰椎以及脊髓产生什么样危害?
1、双板滑雪
双板滑雪算是大家首选滑雪项目,对新手来说比较简单上手,但是也正是因为大家经验技巧不足,容易发生意外。比如出现跌落、摔倒、向前扑倒,控制不了速度,撞到别人、树木、石块等等,这些都非常容易造成颈肩部、腰部受伤,甚至是发生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
2、单板滑雪
单板滑雪的入门要比双板滑雪难一些,危险性也相对更高。特别是新手,跌倒时姿势不正确,常常会向后跌倒或者跌倒时用手撑地,这样还容易带来腕关节损伤。如果是在跳跃的时候,向后方摔倒,就会瞬间增加脊柱轴向的压力,容易导致脊柱损伤。
而对于专业运动员和单板的爱好者,从跳台、滑坡向下滑或者跳跃时,出现失误就可能会引起比较严重的脊柱脊髓损伤。前不久,日本远动员芳家就因为在练习跳台斜坡式滑板时不慎摔倒,紧急送医后发现出现脊柱脊髓损伤,不得不回国治疗,无缘这次冬奥会。
当地时间11月13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了基因疗法KEBILIDI用于治疗AADC缺陷。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批准直接作用于大脑的基因疗法。AADC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这个病挺严重,还会缩短患者寿命。近年来,大家关注到我们大脑中含有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对运动功能极其重要的物质,这种病会导致我们脑中无法合成多巴胺。
这种疗法是一种基因替代疗法,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直接把药物注射到大脑。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进行基因治疗后的12个月内,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就有了快速改善,并且这种改善效果的持续时间可以达到5年。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神经递质分析也证实了患者体内多巴胺的产生增加。改善源头后,患者的各种症状(比如情绪、出汗、体温和眼动危象等方面)得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回到这个神奇的基因疗法,KEBILIDI是一种基于重组腺相关病毒血清型2(rAAV2)的基因疗法,里面包含了人的功能基因。
注入大脑后,这种功能基因可以增加AADC酶的含量,从而恢复多巴胺的产生,以此来纠正潜在的遗传缺陷。但还需要注意的是,KEBILIDI禁用于通过神经影像学评估还没有达到颅骨成熟度的患者。
参考来源:
1.PTC Therapeutics Announces FDA Approval of AADC Deficiency Gene Therapy.
2.Tai CH, Lee NC, Chien YH, Byrne BJ, Muramatsu SI, Tseng SH, Hwu WL.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adocagene exuparvovec in patients with AADC deficiency. Mol Ther. 2022 Feb 2;30(2):509-518. doi: 10.1016/j.ymthe.2021.11.005. Epub 2021 Nov 8. PMID: 34763085; PMCID: PMC8822132.
当地时间11月13日,两款心电图相关的设备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一款是可佩戴的贴片,可连续14天来监测我们的心电图,当发生心律失常的时便于直接通知医生。
另一款是心电图监护仪,也能直接佩戴在胸部,能及时识别心律失常的具体类型[1-2]。这两款设备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
未来心电图监护仪还将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心电图以更早诊断不同类型的心脏病。这台心电图监护仪还可以生成24小时连续心电图,可以在锻炼的时候使用,还能检测心率等数据。而可佩戴的贴片由有7个心电图导联,在检测心律失常方面准确性高。
1.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扑动(室扑)和心室颤动。有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毫无征兆,这两个设备的获批有助于更早发现;有时会出现心悸或黑矇,甚至发生心脏性猝死。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大陆的年猝死人数可达54.4万[3]。且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盯上了年轻人,是导致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心律失常等疾病,保护好你的“小心脏”。
2.心律失常检查包括哪些?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