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简称:上海五院

公立 三级其他医院
医院介绍

院训:团结务实创新奉献宗旨:患者利益优先愿景:区域医疗中心的领跑者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是一所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前身为1904年英国人创建的“西人隔离医院”,1945年收归国有,1960年,医院整体从虹口区搬迁至闵行区鹤庆路。2018年5月,医院获批冠名“上海市红十字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3月,医院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是上海市首批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公立医院之一。2018—2020年,医院连续三年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佳绩,位居上海市同级同类医院前列。早在1948年,医院就与原国立上海医学院签订教学协议,1961年成为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基地。1989年,经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卫生局和上海医科大学再次认定为原上海医科大学教学医院。1998年9月,闵行区人民政府和原上海医科大学正式签订区校共建协议。2004年10月,经上海市卫生局和上海市教委考核后批准,医院正式成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医院现占地62442平方米(约93.66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实际开放床位800张,年门急诊量约180万人次,出院病人约3.3万人次。在职职工1718人,专业技术人员144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75人、硕博士320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6人,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学术/技术带头人项目2人,启明星项目2人,扬帆计划5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1人,上海市“小百人”计划培养对象2人,上海市杏林新星计划1人,上海市科协晨光计划1人,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3人,上海市护理学会优秀青年人才育苗计划1人,闵行区领军人才48人次,闵行区高层次专科骨干医师培养计划13人。医院现有38个临床医技科室,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列入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药剂科成为上海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区属);儿科列入上海卫生计生系统重要薄弱学科建设计划;肾内科(糖尿病肾病)列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重点病种建设项目;中医科(肺病科)列入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专病)建设项目、闵行区中医特色品牌专科(专病)建设项目;老年护理列入复旦大学临床护理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呼吸内科、骨科、病理科、创伤-急救-危重症医学中心等7个学科列入复旦大学“医院优势学科建设项目”;普外科和神经内科列入闵行区医疗系统大学科建设;妇产科、胃肠结直肠外科、神经外科和放射科等19个专科先后列入闵行区医学特色专科建设。医院为全国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2016年4月,华山医院与闵行区卫计委、市五医院签订三方合作框架协议,“华山-五院-闵行”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通过引进学科带头人和聘请华山医院学术主任、特聘教授等,借助复旦大学医学学科人才、科研优势,利用医疗联合体平台优势资源,不断推进大学科建设,促进医院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经过建设,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跻身全市同级医院前列。同时,医院获得国家级认证的“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综合卒中中心”。建成闵行区“盆底中心”,专业特色鲜明。医院有70余年的重点高校教学医院历史,每年承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等高校临床教学与实习任务,每年在院实习医学生约300人。医院有教师近400名;设有复旦大学博士点6个、博导13人;硕士点14个、硕导39人,目前在培研究生100余人。同时,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11个。2017年成为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开设BLS、ACLS培训课程。2018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授牌的中国基层医生培训中心。医院建有集科学研究与临床服务于一体的开放性中心实验室,为闵行区医学科研孵化平台。2016年,医院与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IBS)签约共建科研合作平台,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在项目课题、实验平台、硬件设备、培训学习等方面充分开展合作,成绩斐然。“十三五”以来,医院共发表论文120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500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省部级以上课题39项;授权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244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成功转化专利6项;获得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金奖1项、银奖6项、铜奖14项,优秀创新(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7项、入围奖8项。获得国家级、市级成果奖共1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一等奖1项,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上海护理科技奖三等奖1项。医院有11个专业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连续两届在“中国医院知库排行榜”位列全国前100名,2017年获“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医院在健康科普方面成绩突出,先后获得集体或个人科普荣誉70余项,包括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优秀奖1项,全国科普微电影大赛优秀作品奖1项,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3项。老年慢病管理科普基地先后获得“闵行区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19年,科普基地获批成为上海市唯一一家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共建基地。2021年,共建基地在全国20个科普基地考核中排名第一。2017年4月,医院获批成立复旦大学社区健康研究中心(筹),以“社区健康体系的建设、社区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社区健康业务创新、社区健康科技创新、社区健康管理创新”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结合“社区智慧医疗、社区卫生政策研究、社区慢病管理研究、社区卫生教育研究、社区护理研究”等具体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着力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社区健康研究高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医院作为闵行区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不仅承担了闵行区域内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收治任务,还先后派遣三批54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武汉,是闵行区派遣人数最多的医院。除了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支援外,还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共同接管雷神山医院C2普通重症病区,并取得了“零死亡”、“零转阳”、“零感染”的优异成绩。相关工作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其中包含医院50名队员的上海支援雷神山医院医疗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医院被上海市委、市政府授予“上海市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称号,5名队员被授予“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2022年春天,在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院承担了隔离病房、隔离发热门诊、封控发热门诊、隔离血透中心、社区大型核酸筛查等重任,并接管了慧馨方舱医院、申南驿站方舱医院、蓝十字脑科医院等,为闵行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三级综合性公立医疗机构,医院坚持公益性原则,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中心,注重人文关怀,积极救助贫困患者,承担抗震救灾、援疆、援滇、援外等医疗工作,彰显社会公益责任。医院连续十三届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是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上海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百年五院沐风雨,不负韶华再出发。医院将始终继续秉承“患者利益优先”的服务宗旨,遵循“团结务实创新奉献”的院训,为实现“区域医疗中心的领跑者”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奋斗!

上海市闵行区鹤庆路801号
021-64308151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陈炳锦
陈炳锦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妇科内分泌,不孕不育,辅助生殖技术,宫外孕,妇科肿瘤
马赞颂
马赞颂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中医药治疗内科疾病,如脾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顽固性便秘、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氏病、功能性胃肠病等);肝胆病(胆囊炎,胆囊结石,脂肪肝,肝功能异常等);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脑梗塞、心悸、偏头痛等);男科疾病(慢性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少精无精症等);妇科疾病(月经失调、痛经、月经淋漓不尽、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皮肤疾病(湿疹、荨麻疹、痤疮、毛囊炎、老年性皮肤搔痒症、带状疱疹等);睡眠障碍;亚健康调理及疑难杂症。
施国伟
施国伟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待完善
廖宇洁
廖宇洁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病、白内障、青光眼、干眼、胬肉、角膜病、结膜炎等。
袁颖华
袁颖华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呼吸,感染,肝病及消化系统疾病
杨建军
杨建军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疾病,如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楚晓
楚晓

主治医师

好评率:92%

立即咨询
擅长胸外科常见疾病,肺结节,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气胸等
秦楠
秦楠

住院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待补充
代倩
代倩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病毒性肝炎,发热待查等
赵加应
赵加应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结直肠肿瘤、胃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肿瘤保肛治疗,胃肠肿瘤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结直肠肿瘤术后功能康复治疗和便秘的诊治。痔、瘘、肛周脓肿和直肠息肉的微创治疗,腹股沟疝的微创手术等。
李彦波
李彦波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常见皮炎、湿疹、银屑病以及常见性病等,梅毒,尖锐湿疣,包皮龟头炎
程志俭
程志俭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普外科疾病、血管病的诊治及肝肿瘤的综合治疗
患者评价
  • *红如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妈网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有平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妈网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视频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视频问诊
  • *永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金玉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无论多碎的骨折,还是建议开始走路。其实髌骨骨折,如果仅仅是横断或者粉碎,不是很严重的情况,术后鼓励早期进行活动。因为做内固定的目的,就是要早点活动,能够尽快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如果100天还不动,失去做手术的一部分意义,所以建议还是要早点进行活动。

  • 淋巴瘤治疗包括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两种有所不同。
    霍奇金淋巴瘤(HL)主要采用化疗加放疗的综合治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理类型多,异质性强,需要根据不同病理亚型、分期、预后因素及治疗目的确定治疗原则,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化疗和放疗
    霍奇金淋巴瘤
    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治疗原则:需根据分期和预后因素进行分层治疗。
    以ABVD(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花碱、达卡巴嗪)方案作为首选化疗方案,同时可辅以病灶部位放疗。
    复发/难治的患者可采用DHAP方案(地塞米松、高剂量阿糖胞苷、顺铂)、DICE方案(地塞米松、异环磷酰胺、顺铂、足叶乙甙)等进行解救治疗,获得缓解后建议接受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不适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或移植后进展的患者,医生可能会给予抗CD30单抗-MMAE偶联物治疗或PD-1单抗治疗,部分患者可以选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放疗须结合个体化疗方案,具体放疗时机和剂量等推荐参考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的最新指南。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治疗原则:除无临床不良预后因素的IA期患者可采用单纯放疗外,其余各期的治疗均参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原则。
    由于该类型肿瘤细胞CD20表达阳性,因此可采用化疗+利妥昔单抗+放疗治疗,化疗方案可选择ABVD、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 强的松)、CV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由于不表达CD30,因此不推荐抗CD30单抗-MMAE偶联物治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常根据淋巴瘤的生物学行为将其分为三大类:惰性淋巴瘤、侵袭性淋巴瘤和高度侵袭性淋巴瘤。不同类型NHL治疗方案不同。
    惰性淋巴瘤:如滤泡性淋巴瘤(FL)、边缘区淋巴瘤(MZ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淋巴浆细胞淋巴瘤、蕈样霉菌病等。
    侵袭性淋巴瘤: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及其他多数外周T/NK细胞淋巴瘤类型。
    高度侵袭性淋巴瘤:如淋巴母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
    惰性淋巴瘤
    对惰性淋巴瘤患者,医生首先会判断其是否具备治疗指征,然后酌情选择治疗策略:无治疗指征者可观察等待,需治疗者可酌情采用化疗、免疫治疗、放疗等。因此,治疗应做到个体化以及从长计议。
    除MZL或FL的极早期患者(罕见)外,目前惰性淋巴瘤尚无法治愈,治疗目标是尽量达到部分缓解及以上疗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进而延长总生存。
    侵袭性淋巴瘤及高度侵袭性淋巴瘤
    这两类淋巴瘤尽管进展快,但是属于一组可治愈的疾病,如果规范化治疗,约有1/2至2/3的患者可治愈,治疗目标为尽快达到完全缓解,延长总生存期,降低复发率,可采用化疗、免疫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法进行治疗。
    淋巴瘤有哪些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除了给予放疗和化疗之外,医生还会给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干扰素
    可抑制多种肿瘤增殖,对蕈样肉芽肿和滤泡性淋巴瘤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医生可能给予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治疗后部分患者淋巴瘤症状可改善甚至治愈。
    淋巴瘤有哪些手术治疗?
    多用于活组织检查或并发症处理。
    合并脾功能亢进而无禁忌证,有切脾指征者,可以进行脾脏切除手术,以提高血象,为以后化疗创造有利条件。
    胃肠道淋巴瘤患者,若合并胃肠穿孔出血或梗阻等并发症,内科治疗不能缓解,可考虑进行外科治疗。
    淋巴瘤有哪些其他治疗措施?
    对于临床上符合相应条件的淋巴瘤患者,可在大剂量联合化疗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求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部分患者可选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的治疗有什么新进展?
    对于CD20表达阳性的B细胞淋巴瘤,可采用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B细胞淋巴瘤的完全缓解率及无病生存时间。
    另外,针对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瘤还有一些新型抗体、小分子靶向药、免疫调节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治疗新方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对复发性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可取得较好疗效。
    新型抗体:新型CD20单抗、抗CD79b-MMAE偶联剂、抗CD30-MMAE偶联剂等。
    小分子靶向药物:BTK抑制剂、PI3K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BCL-2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等。
    但目前很多新药国内尚未上市,还停留在临床实验阶段,因此合适的患者可进入临床实验。

  • 患者信息
     
    男,7岁。
     
    主诉
     
    左肘部摔伤,疼痛,活动受限2.5小时。
     
    现病史
     
    患者2.5小时前,滑倒摔伤左前臂,当即左肘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急来诊,拍片诊断左肱骨髁上骨折,收住院。
     
    体格检查
     
    左肘部肿胀,畸形,异常活动,可触及骨擦感。
     
    诊断
     
    左肱骨髁上骨折。
     
    诊断依据
     
    1.明确的外伤史;2.左肘部肿胀,畸形,异常活动;3.x线检查,左肘部肿胀,断端移位。
     
    治疗前
     
     

     


     

     
     
     
     
    治疗过程
     
    完善检查,无手术禁忌症,急症入手术室在臂丛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适当功能锻炼,定期复查。
     
    治疗后
     
     

     

     

    术后大体相片

     
     
     
     
     
    临床转归
     
    治愈
     
    讨论
     
    闭合复位克氏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少,创伤小,手术安全,操作简便,二次去除内固定,不用再次住院治疗,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 新生儿耳朵压扁了可以通过按摩、频繁改变睡姿、使用枕头或垫子等进行改善和调整。

    1.按摩:用手指轻轻的按摩宝宝的耳朵,可促进血液循环和耳部形态的恢复,但是按摩的时候要注意力度保持轻柔,不要用力去拉扯或者施加过多的压力。

    2.频繁改变睡姿:如果宝宝的耳朵压扁是由于睡觉姿势造成的,可以尝试频繁改变宝宝的睡姿。在宝宝睡觉时,轻轻改变他们的头部方向,以减少对耳朵的压力。

    3.使用枕头或垫子:可以在宝宝的床垫上放置一个柔软的枕头或垫子,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宝宝的头部形态。确保枕头或垫子不会对宝宝的呼吸造成任何阻碍,同时也要确保宝宝的睡眠环境安全。如果新生儿耳朵被压扁的同时,还出现红肿等不适,则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 右边手一用力就痛可以用药物控制或者多休息。如果是从事用手比较多的手工业者,或者打字比较多的行业,右手用力就会痛,很有可能是腱鞘炎之类的疾病。大部分由于手部使用过度,在急性期的时候用药进行疼痛的控制,另外进行适当的休息。

  • 1.疼痛
    疼痛症状主要表现在以前列腺为中心辐射周围组织的疼痛,常见于阴囊、睾丸、小腹、会阴、腰骶、股内侧等部位的疼痛、坠胀或不适感。
    2.排尿异常
    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尿余沥,或晨起、尿末或大便时,自尿道溢出白色的分泌物。
    3.精神神经症状
    表现为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焦虑抑郁等,甚或出现阳痿、早泄、遗精等。

  • 心肌梗死,本质上是为心脏的供血的血管出了问题,而血栓长在心脏的血管里,想通过拍胳膊消除血栓,纯属无稽之谈。即便是胳膊的血管长了血栓,也只有特殊的药物才可能消除,拍胳膊反而可能让胳膊的血栓脱落,堵住其他的血管。突发心梗时,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并寻求他人帮助,或拨打 120,尽快在他人协助下到医院治疗才是正确的方法。

  • 有一位家住天津的三十多岁的男士在线上问诊平台联系到我,他最近拍片子我看到了发现了肺部有一个结节,想让我看看这个肺结节的性质,后续该怎么样处理。

    我仔细阅读他的电子图像,他的肺结节属于磨玻璃性质的,要单看这一次的CT,确实有早期肺癌可能性。但考虑到是初次发现,并且直径也不是很大,可以先消消炎,过段时间再复查,观察一下肺结节变化,再决定是不是手术。

    他问我,复查的时候做正常低剂量CT就可以了吧?这个问题我给大家讲过很多次。如果作为筛查肺结节的检查项目,无疑低剂量螺旋CT是最好的,也就是说,之前不知道自己肺里有结节,想做个检查来看看有没有肺结节,可以做这个检查。但如果已经发现了有肺结节,作为肺结节复查来说,低剂量螺旋CT并不推荐。虽然这种检查剂量低,看起来对人体伤害小,但是同时它也降低了精度,对于肺结节的观察来说,细节方面是看不好的,这时应该到三甲医院门诊做普通的平扫CT来观察。

  • 1.蹲着干家务。临床上,女性膝关节疾病患者多于男性,就是因为生活中女性下蹲次数相对男性更多,比如蹲着洗衣服、择菜、擦地等。

    2.背单肩包。长期背单肩包会让肩膀酸痛,甚至一高一低。长期如此,脊柱还可能发生侧弯。

    3.窝在沙发里。半卧位时,腰椎缺乏足够支撑,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肌肉劳损、脊柱侧弯,甚至诱发腰痛、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

    4.低头玩手机。低头使用手机时,颈椎往往承受着更重的头部重量,同时肩颈过度紧绷,腰椎负担加大。

    5.趴着睡觉。这样不利于颈椎保持生理弧度,可能导致颈椎问题。

    6.跷二郎腿。如果总是跷二郎腿,骨盆和髋关节由于长期受压,容易酸疼,还易造成腰椎与胸椎压力分布不均,引起脊柱变形,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 #扁平足 #扁平足训练 #骨科 #骨科医生 #小荷健康问专家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