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中心主任/教研室主任。第五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人。中医素养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善用中西医合作的方法治病救人。帮助很多患者摆脱了疾病地困扰,受到了很多患者的青睐。
谢新才,男,主任医师,1966年10月生,硕士,全国第三批中医药学术继承人,北京针灸三通法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第一届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针灸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于1988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分配到江西省赣县江口镇医院中医科工作。1992年考入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针灸专业研究生,导师为著名针灸学家贺普仁教授,于199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分配到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工作至今,2003年被选为国家第三批师带徒的学术继承人,再次师从贺普仁教授,2006年经考核合格,结业出师。本人自幼体弱多病,从初中(12岁)开始即对中医颇有兴致,在家受伯父熏陶,并学习伤科,中学时光的业余爱好就是学习中医。1983年考入江西中医学院之后,感觉如鱼得水,深感中医之博大精深,渐渐登堂入室,畅想于杏林医海之丛。1992年前因为学的是中医专业,所以治病以中药施治为主,爱好治疗各种疑难杂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博采众长,崇尚天士”的学术特点。1992年跟师学习以来,使自己在针灸方面的临床才能迅速提高,形成了“采撷百家,独尊贺老”的治疗风格。在医学思路方面,注重轻灵活泼,似感针药之有神,治病以调治为主,可针可药,或针药并举,每可获得良效。座佑铭:“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4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项目名称《基于名老中医(高干医疗)经验传承的老年病临证思路及用药特点研究》 2015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三等奖,参与著作名称《伤寒论汤证论治》《金匮要略汤证论治》 2017年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授予“老年保健医学科学技术三等奖”项目名称《基于国医大师李辅仁经验传承的老年病临证思路及用药特点研究》
副主任医师。业务专长: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长期从事头痛、失眠、眩晕等疾病的病患治疗,有较多的临床经验,对于中医康复、推拿和针灸治疗有丰富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各种神经痛症及神经系统相关疾病有着较好疗效。
医学硕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擅长消化道相关病变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临床经验丰富,善于结合体质辨证论治,综合调理。
张庆,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 现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青年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青年委员; 中华中医药协会急危重症分会青年委员;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分会青年委员; 师从刘清泉教授,王成祥教授。 任《刘清泉中医救治危重症医案集》一书编委。 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医疗工作1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性慢性疾病,尤其擅长慢性呼吸道疾病, 另外擅长治疗老年性便秘、内科杂病、重症疾病。已完成中医养生保健相关课程学习,擅长指导老年患者养身保健。
五世中医传承,北京中医药大学附院教授、擅治各种疑难杂症,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1991年在日本以中医药治疗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症得到好评,从事中医临床45年,临床经验丰富。中华医学骨科学会分会会员、发表中医五十二种疾病诊治规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临床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岐黄临床导师。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工作近30年,在中医药治疗脾胃病和慢性肝病、亚健康调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好的疗效。
李晓林,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1963年生人,198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一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991年赴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进修1年,2011年晋升为主任医师,中医内科专业,消化专长。工作以来先后跟随全国名老中医江杨清主任医师、宋孝志主任医师、樊正伦研究员、高齐民副主任医师抄方,学习经方,是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田德禄教授学术继承人。 具有较为系统而扎实的中、西医内科理论基础与临床技能,对消化内科疾病诊治尤其擅长,能运用中、西医两种方法熟练诊治肝胆胰以及胃肠疾病,对内科杂病、慢性虚损性疾病也有良好的疗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主任医师 代表国内中医专家多次在当地电视台就“常见顽固的多发病”进行理论讲解和指导,曾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参与编写著作多部。以“辨证准、用药精”的诊疗优势,不断打破人们对西医“难攻克、久服药”病证需要“终生服药”的误区,使身体摆脱药物控制,血压、血脂正常、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