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兼职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组秘书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淋巴瘤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测量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抗癌协会淋巴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诊疗指南》执笔专家 获奖荣誉 国之名医·青年新锐奖,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杰出贡献奖,北京市健康科普大赛一等奖,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医科类)比赛一等奖,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
暂无
顾大中,女,主任医师,196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一直从事放射治疗工作。在国内首次提出腹腔转移是II期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失败的主要部位,提出腹部预防照射可提高生存率。提出热疗与放疗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对晚期肿瘤可取得增益。发表论文15篇,参编多部肿瘤学专著。
李晔雄,男,主任医师,教授,1984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0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9年在瑞士和美国工作学习,获医学博士学位。1984年以来一直从事肿瘤放射治疗,擅长于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软组织肉瘤和睾丸精原细胞瘤等腹部恶性肿瘤的诊断科放射治疗。在国际和国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承担国家多项临床和基础研究课题。
周立强,男,主任医师。1984年7月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医学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工作。1991年5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2年4月晋升为主治医师。1994年4月-1995年4月赴新加坡国立肿瘤中心从事协作研究工作一年。1997年3月任副主任医师。1997年在美国进修GCP。2002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周立强主任医师在肿瘤的理论基础、临床诊治和新药研究(GCP)等方面经过了系统和严格的培训,有扎实的肿瘤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肿瘤的药物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从事肿瘤内科包括肿瘤化疗、内分泌治疗及生物治疗等工作二十余年,完成了癌基因bcl-2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瘤组织、骨髓的外因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的相关性研究等课题。他刻苦钻研业务,医疗技术和临床经验不断得到提高。认真学习国外新知识,新方案并运用到实践当中,承担了大量的临床医疗工作。能独立处理急、危重和疑难病人的诊治。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如主持和负责我院淋巴瘤综合治疗组的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参加我院乳腺癌、肺癌综合治疗组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负责和参加了多种抗肿瘤新药的临床试用。先后发表论文20篇,其中“硒预防PDD肾毒性研究”获国际人体科学家联盟的人体科学研究最佳论文二等奖。
1930年出生,山东省人。1956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1981年至1982年作为客座主任医师在美国新泽西州的SaintBanabas医学中心进行肿瘤的超微结构及乳腺的形态学研究近一年半。1984年至1986年作为客座学者在联邦德国学习和研究近两年。1986年到瑞典作客座主任医师半年。1987年任主任医师。1995年到西班牙Valencia大学任客座主任医师,任WHO乳腺癌专家组成员,全国肿瘤病理学会副主任,北京市肿瘤病理学会主任,许多医学杂志的编委。刘复生主任医师从事临床肿瘤病理的诊断和研究工作40余年,长期负责临床病理的业务及行政领导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解决疑难病例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对食管癌病理形态学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修改并提出了早期食管癌分型,该分型有助于X线及细胞学诊断,已被国内外学者采用;肯定了术前放疗后食管癌的形态改变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提出了鸡咽食管癌的流行病学与病理形态学特征,这项研究与其主编的《肿瘤病理学图谱》一书,均获年全国科技大会奖。晚近研究重点侧重于早期食管癌及癌旁上皮的DNA分析,发现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主要表现为非整倍体DNA结构,而在癌前病变的不典型增生中,主要为增殖二倍体,但非整倍体也占较大的比例,提出这可能解释癌前病变的所谓不稳定性,也可能是上皮细胞癌变的最早期阶段的新观点;在电镜技术和肿瘤的超微结构方面也有深入地研究,通过对原发性肺癌的超微结构研究,提出了不同于国内外诊断标准的腺鳞癌的超微结构诊断指标;总结了我国恶性淋巴瘤的组织学类型构成,提出了发病部位、组织结构、细胞类型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形态学依据,揭示了霍奇金病治疗后的形态学变化特点,提出形态学变化的基础是疾病的本质以及放(化)疗后敏感度的各种形态学因素;此外还建立了免疫病理实验室,开展了单克隆抗体酶标技术。多年来,先后受邀访问20个国家和地区,与世界各地的医疗单位、专家和学者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关系,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主编了《肿瘤病理学》、《肿瘤病理电镜图谱》、《乳癌诊治图谱》、《食管癌的病理与预防》、《肿瘤病理学图谱》、《中国肿瘤病理学分类》等6部专蓍,参加25本书籍的编写,其中4本在国外出版,发表学术论文121篇,是国内外著名的肿瘤病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