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武进医院骨质疏松专家

简介:

当历史的车轮驶进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中,武进人民医院应运而生。历经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难探索,改革开放时期的开拓奋进,新世纪的跨越腾飞,如今已成为一所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专业设置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是常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江苏省首批基本现代化医院、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常州临床医学院成员单位和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先后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江苏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患者安全目标合格单位、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医院现有本部、南院两个院区,总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310张。拥有职工2200余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高级职称专家518名,博士、硕士395名,初步形成了知名专家领衔,中青年技术骨干挑大梁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医院科室设置齐全,共有临床医技科室45个,有内、外、妇产、儿、急诊、重症医学、麻醉等20个临床一级诊疗科目,3个医技一级诊疗科目。其中内科设9个二级诊疗科目,外科设8个二级诊疗科目。医学影像科设有5个二级诊疗科目。肿瘤科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影像科、肾脏内科、急诊医学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骨科、普外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重症医学科、介入血管科、免疫风湿科等16个科室为常州市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科为第一批常州市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心血管内科为常州市临床重点学科共建单位,中心实验室已通过国家卫健委评审验收。卒中中心被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授予“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认证,房颤中心通过“中国房颤中心”认证,心衰中心通过“中国心衰中心”认证。医院建有满足临床科研需求的现代化实验室,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成功完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同时,医院的医疗装备服务水平也大幅提升。拥有国际领先的磁共振、双源CT、DSA等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1500余台(套)。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各型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各型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包括希浦系统起搏治疗等)、脑血管内介入诊断与治疗、ERCP等血管、非血管及肿瘤介入等技术在市内领先;腹腔镜下胃肠、肝、胰肿瘤根治术;胰十二指肠肿瘤、肝门部胆管肿瘤根治手术;腹腔镜联合胸腔镜食道癌根治术、并熟练开展了人工关节置换、腰突症椎间孔镜微创治疗,脊柱骨折微创经皮螺钉固定,脊柱侧弯矫形,肩膝关节疾患的关节镜微创手术;重症心脏瓣膜置换及成形术、复杂性先心病的手术矫治、胸腔镜下复杂肺段、亚肺段切除术,非体外冠状动脉搭桥术,各种脑肿瘤的显微镜下或内镜下切除术、三叉神经神经球囊撕脱术、高血压脑出血的软通道治疗、脑动脉瘤夹闭术,合并腔静脉瘤栓的肾癌根治术、复杂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睾丸肿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膀胱癌根治加原位新膀胱术,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盆底重建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等高精尖诊疗项目。尤其是“抢救前移,有效救治”为核心的急诊、急救、手术、监护、康复一体化救治新模式实现了院前急救无缝隙衔接。领先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大批患者的广泛认可,也获得了领导和同行的一致肯定。近几年来,医院的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手术台次每年持续增长。在前进的过程中,武进人民医院秉承着“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精神理念,凝心聚力,成其久远。医院始终坚持“科教兴院”,先后承担江苏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班及徐州医科大学定向班驻点教学任务,同时承担江苏大学、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大学医学院、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等医学院校临床实习,六个专业被江苏大学批准为硕士培养点,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31名,教授及兼职教授24名。近4年,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07项,30项获省市区级新技术引进奖。近5年共获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4项,获各级科学技术奖13项,省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12项。发表SCI论文226篇,中华及北图核心级论文84篇,统计源论文171篇,省级论文1192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46项。医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采取“选送进修、外出交流、院外引进、院内培养”等多种形式,塑造了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护队伍。先后与法国汉斯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法国俄博勒医院集团、上海胸科医院等成立医学合作中心,并与台湾荣民总医院、英国伦敦大学附属教学医院-威灵顿医院、汉斯大学、美国罗德岛医院等开展深入访问交流,与韩国、美国、以色列、法国、日本等多国医院及医学专家开展交流学习。医院深入开展“管理实院”,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质控管理与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加强核心制度的督查落实,实行手术分级管理;深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大力推行电子化、信息化管理,建成了包括HIS、RIS、PACS、LIS、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等医院信息系统,成立了医院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图书馆、远程会诊中心、心电网络中心等。医院大力推进“文化助院”,先后开展各种职业技能竞赛、文艺汇演、体育比赛以及书画、摄影展览等活动,在职工中掀起奋发拼搏、团结协作、创新有为的集体精神,有效激发职工主观能动性,推动医院不断向前发展。七十多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竭诚为常武地区人民提供优质、安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努力为广大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胃肠和营养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引起,骨,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西医治疗,1、骨软化症2、维生素D缺乏所致骨软化症3、肾性骨病变4、骨髓瘤典型患者的骨骼X线5、遗传性成骨不全症6、转移性癌性骨病变,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相关检查:血清骨钙素维生素U亚健康人群体检尿羟脯氨酸骨密度,。

费燕强 主任医师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脊柱骨折,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四肢常见骨折

好评 100%
接诊量 438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脊柱骨折,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四肢常见骨折
更多服务
武加标 主任医师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成人still’s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诊治,对常见血液疾病、骨质疏松、痛风的诊治有较丰富的经验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成人still’s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诊治,对常见血液疾病、骨质疏松、痛风的诊治有较丰富的经验
更多服务
吴琳玲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
更多服务
马文虎 主治医师

中医骨伤科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中医骨伤科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科普文章

#乳腺良性肿瘤#骨质疏松
6

我们都知道人有206块骨骼,每一块骨骼都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骨头也是我们身体中比较脆弱的地方,平时不注意就会引起一些骨科疾病,比如大家经常听到的骨质疏松就是其中一种。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又该如何预防?我们可以通过这篇科普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
 
我们的骨头外面是一层坚硬的壳,包裹着里面的骨小梁(一种海绵状的骨组织)。健康骨骼的内部结构类似海绵,除了支持身体和保护重要器官之外,骨头还储存钙等矿物质。骨骼是我们身体里最大的钙仓,90%以上的钙储存在这里。我们的骨头处在不断地重塑过程中,分解旧的,生成新的,修复受损的部分,来供应身体的需要,保持骨骼的强壮。
 
骨质疏松症其实是一种让我们的骨骼变得脆弱的疾病,即是以骨强度(包括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虽然我们不知道引起骨质疏松症的确切原因,但是我们知道它的发展进程。当骨质疏松症发生时,骨骼的内部结构变得脆弱,骨头的质量和力量都被削弱,很容易导致突然或意外的骨折。
 
 
 二、预防骨质疏松存在的误区
 
(一)骨质疏松就是缺钙,只要补充足够的钙,就不会发生骨质疏松。很多朋友认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补钙就可以了,其实并不准确。很多老年人,代谢减慢,户外活动少,存在维生素D缺乏,如果单纯补钙,胃肠对钙的吸收很差,无法发挥作用。另外,钙只是骨骼中的一部分,而骨强度是由骨量(也就是矿物质含量)和骨质量两部分决定的。缺钙只是诸多原因之一,单纯补钙不足以预防骨质疏松。
 
(二)多补钙有益无害。补钙过多,胃肠不能吸收,会出现胃痛、便秘等不适,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高钙血症,甚至有报道可能增加肾结石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在补钙前,建议到医院做血钙、尿钙等相关检查,并在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同时要适量运动,适量增加日晒,改善生活方式等,促进体内维生素D合成,从而增加钙的吸收利用。
 
(三)喝骨头汤能预防。实验证明同量的牛奶中钙含量远远高于骨头汤。同时,骨头汤里的大量脂肪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其他危害。老年患者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少油、不宜多吃咖啡因多的食物。
 
(四)有骨质增生,不能补钙。骨质疏松常常合并骨质增生(也即“骨刺”), 而骨质增生常常是继发于骨质疏松后机体的代偿过程中发生钙异位沉积所致,这时钙常常沉积于骨关节表面而形成了“骨刺”,补钙可以纠正机体缺钙状态,从而部分纠正这一异常过程,减少“骨刺”的形成,甚至使已形成的“骨刺”减少,因此患有骨质增生的患者如同时患有骨质疏松仍需补钙治疗。
 
三、如何科学预防骨质疏松?
 
为了达到预防骨折、维持或增加骨密度、改善身体机能的治疗目标,我们需要在规范的药物干预基础上,强调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其中包括: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补钙。钙作为构建骨骼的原料之一,建议1.2克/公斤/天的摄入量以维持正常的钙稳态。富含钙的食物有:奶制品、绿色蔬菜、海产品、豆类。但光靠食补远远不够,还需钙剂的配合。应当分次服、与饭同服或饭后即服、咬碎嚼服、睡前服可促进钙剂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钙补充剂都可能导致便秘和胃肠道不适,应当根据个人情况合理使用。
 
(二)补充蛋白质。蛋白质可维持骨骼及肌肉的正常功能,建议在充分补钙的同时摄入足够的膳食蛋白质(1克/公斤/天),否则会导致尿钙流失反而加重骨质疏松。
 
(三)充足的日晒。阳光照射可促进机体产生维生素D,建议四肢暴露、不适用防晒霜、不隔玻璃、不打伞,在10点至14点之间照射,每次5-10分钟,每周2-3次,避免强光照射导致晒伤。
 
 (四)戒烟戒酒限咖啡因。长期吸烟、过量饮酒均会损害骨骼健康,增加骨质流失。建议每日5%啤酒不超过2罐,12%红酒不超过半杯;咖啡因会增加尿钙流失,建议每日不超过300mg咖啡因。
 
(五)适当锻炼。运动刺激可以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建议每周运动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多种负重运动,包括阻力训练、慢跑、网球和步行,都可以帮助提升肌肉力量,增强骨密度。对股骨颈骨密度最有效的运动类型是不负重的高强度运动(如渐进式阻力力量训练),而多种运动类型的混合对腰椎骨密度最有效。
 
(六)避免跌倒。对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摔不起”,要加强防摔措施,预防骨折。大多数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由摔倒引起的,对拥有个人跌倒史、肌肉无力、步态不稳、药物、家庭危害和视力缺陷跌倒等跌倒风险的患者,也可以通过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加强下肢肌肉训练及平衡力、视力评估和矫正、使用辅助设备(如手杖、助行器)、穿合身的衣物及鞋。
 
(七)定期参与健康体检。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学习骨科健康知识,了解骨质疏松的诱发因素。定期参与健康体检,结合体检结果和医生指导,科学合理的调整日常生活习惯。
 
如果您已经确诊了骨质疏松,也不要太担心,通过规范的治疗可以稳定或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通常治疗方法有:补充钙、维生素D,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接受针对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如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行动辅助等。骨质疏松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贵在坚持。
#骨质疏松#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糖尿病
11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据统计,约有1/2至2/3糖尿病患者存在骨密度减低,其中约1/3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最大危害是骨折。

一、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

糖尿病患者比健康人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症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钙质流失:糖尿病患者不仅通过尿液排出大量葡萄糖,还伴随钙、磷等矿物质的流失。若不注意补钙,就可能导致缺钙。低血钙会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进而促进破骨细胞活跃,造成骨质脱钙和骨质疏松。

胰岛素缺乏影响成骨细胞功能:成骨细胞上有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可调节其功能。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导致成骨细胞活性下降,同时影响骨胶原蛋白的合成,骨基质减少,从而加剧骨质疏松。

肾功能受损: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受损时,1a-羟化酶的活性降低,导致活性维生素D合成减少,从而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

性激素缺乏:糖尿病患者常并发性腺功能减退,缺乏性激素会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

微血管及神经病变:这些病变会影响骨骼的营养供给,导致骨骼营养不良和骨质疏松。

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兼具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的症状特点:

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逐渐出现腰背和髋部疼痛、小腿抽筋、驼背、身高缩短等症状。严重者稍遇外力(如咳嗽、打喷嚏、弯腰等)即可骨折,且愈合缓慢。糖尿病患者的骨折多发生在腰椎、髋部和腕部。

三、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积极治疗糖尿病:有效控制糖尿病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关键。单纯针对骨质疏松的治疗若未同时控制糖代谢,是不充分的。由于胰岛素对骨代谢有重要作用,因此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优先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纠正不良习惯:吸烟、酗酒、大量饮用咖啡或浓茶等行为会加速钙的流失,增加骨质疏松风险。糖尿病患者应戒除这些习惯。
  • 合理饮食:既要控制血糖,又要保证钙、磷、镁等矿物质的摄入。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每日钙摄入量不应低于1000毫克。每天饮用1~2袋牛奶,同时增加户外活动,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吸收。
  • 积极运动:如慢跑、步行、爬楼梯、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合理用药治疗:

  • 钙剂:每日补充500~1000毫克元素钙,如钙尔奇D、乐力钙等。
  •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 雌激素:主要用于绝经后妇女,但对糖尿病患者应谨慎使用,以避免对血糖、血压的不良影响。可选用降钙素替代。
  • 降钙素:有助于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同时具镇痛效果。
  • 二膦酸盐:可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需空腹服用,不能与钙剂同服。

 

在现代健康饮食中,大豆及其衍生产品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雌激素,因其独特的生理活性而备受青睐。

 什么是大豆异黄酮?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存在于大豆及其制品中的植物化合物,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它们主要有三种形式:大豆苷元(genistein)、大豆苷(daidzein)和大豆苷元(glycitein)。这些异黄酮在结构上与人体内的雌激素相似,因此能够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类似于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主要活性成分

 1. 大豆苷元(Genistein)

大豆苷元是大豆异黄酮中最为活跃的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大豆苷元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的特性。它能够调节体内的激素水平,有助于缓解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和骨质疏松。

 2. 大豆苷(Daidzein)

大豆苷是另一种重要的异黄酮,具有类似于大豆苷元的生理功能。研究显示,大豆苷在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胆固醇水平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此外,它还可能对前列腺健康有益,帮助降低前列腺癌的风险。

 3. 大豆苷元(Glycitein)

虽然大豆苷元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它也被认为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初步研究显示,它可能对免疫系统有促进作用,并能帮助抵御某些慢性疾病。

 辅助成分的作用

除了主要的异黄酮成分外,大豆中还含有其他一些辅助成分,这些成分可能通过协同作用增强大豆异黄酮的健康功效。

 大豆异黄酮的健康益处

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的摄入与多种健康益处相关,包括:

- 改善心血管健康: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和血压。

- 缓解更年期症状:减轻潮热和情绪波动。

- 降低某些癌症风险: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

- 促进骨骼健康: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生理因素
 
1. 激素水平差异:
- 女性在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雌激素对骨代谢有重要调节作用,它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同时促进成骨细胞的活性,增加骨形成。雌激素缺乏会使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从而导致骨量快速丢失,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
- 男性虽然随着年龄增长雄激素水平也会下降,但雄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相对较小,且下降速度较为缓慢。
2. 骨峰值较低:
- 女性的骨峰值一般比男性低。骨峰值是指人在生命过程中获得的最高骨量,通常在 30 岁左右达到。女性的骨峰值相对较低,意味着其在老年时骨量减少的空间相对较小,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 男性由于骨骼较大、骨密度较高,骨峰值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二、生活方式因素
 
1. 饮食习惯:
- 部分女性为了保持身材,可能会过度节食,导致钙、维生素 D 等营养素摄入不足。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维生素 D 则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缺乏这些营养素会影响骨代谢,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 男性在饮食方面相对较为随意,一般较少出现过度节食的情况,营养素的摄入相对较为充足。
2. 运动量:
- 总体而言,男性的运动量相对较大,尤其是从事体力劳动或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男性较多。运动可以刺激骨形成,增加骨密度,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 女性由于生理特点和社会角色等原因,运动量相对较少,尤其是在绝经后,很多女性的活动量明显减少,这也增加了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
 
三、其他因素
 
1. 妊娠和哺乳:
- 女性在妊娠和哺乳期间,胎儿和婴儿会从母体获取大量的钙,这会导致母体的钙流失增加。如果在此期间未能及时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 D,就会影响母体的骨健康,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 男性没有妊娠和哺乳这一生理过程,不会出现因孕育后代而导致的钙流失。
2. 寿命因素:
- 目前女性的平均寿命普遍比男性长。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会逐渐丢失,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也会增加。因此,女性在老年阶段患骨质疏松的几率相对较高。
#高钙血症#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
18

中老年人往往面临着体内钙流失的问题,易患骨质疏松等,常需要补钙治疗,碳酸钙 D 3 片是一种适合中老年人补钙用的钙剂。

碳酸钙 D 3 片为复方制剂,每片含碳酸钙 1.5 克(相当于钙 600 毫克),维生素 D 3 125 国际单位;辅料为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聚维酮 K30 ,粉末香精,阿司帕坦,薄膜包衣预混料。

 

一、碳酸钙 D 3 使用 适应症:

可用于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更年期妇女,老年人等的钙补充剂,防治骨质疏松症。

 

二、规格及用法:

每片含碳酸钙 1.5 克(相当于钙 600 毫克),维生素 D 3 125 国际单位。口服,每次 1 片,每日 1~2 次。

 

三、禁忌症: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含钙肾结石或有肾结石病史的患者禁用。

 

四、不良反应:

1 、嗳气、便秘。

2 、过量服用可发生高钙血症,偶可发生奶 - 碱综合征,表现为高血钙、碱中毒及肾功能不全。

 

五、注意事项:

1 、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 、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3 、对碳酸钙 D 3 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5 、 1 岁以下儿童用量应咨询医师或药师。

6 、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碳酸钙 D 3 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六、药物间相互作用:

1 、碳酸钙 D 3 不宜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

2 、大量饮用含酒精和咖啡因的饮料以及大量吸烟,均会抑制钙剂的吸收。

3 、大量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抑制钙的吸收,因钙与纤维素结合成不易吸收的化合物。

4 、碳酸钙 D 3 与苯妥英钠类及四环素类药物合用,二者吸收减低。

5 、含铝的抗酸药与碳酸钙 D 3 同服时,铝的吸收增多。

6 、碳酸钙 D 3 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时,因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而易发生高钙血症。

7 、碳酸钙 D 3 与含钾药物合用时,应注意心律失常。

8 、维生素 D 、避孕药、雌激素能增加钙的吸收。

9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一、来源及化学结构

1. 维生素 D:

- 来源:主要有两种,维生素 D2(麦角钙化醇)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及部分补充剂等;维生素 D3(胆钙化醇)主要由人体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合成,也可从动物性食物及补充剂中获得。

- 化学结构:相对较为基础,需要经过肝脏和肾脏的两步羟化作用,分别转化为 25-羟维生素 D 和 1,25-二羟维生素 D(即骨化三醇)才能发挥生物学活性。

2. 阿法骨化醇:

- 来源:人工合成药物。

- 化学结构:是一种前体药物,在肝脏经 25-羟化酶作用转化为 1α,25-二羟维生素 D3,即具有活性的骨化三醇类似物。

3. 骨化三醇:

- 来源:人工合成药物。

- 化学结构:本身即为活性的 1,25-二羟维生素 D3,无需经过肝脏和肾脏的羟化激活。

 

二、作用机制

1. 维生素 D:

- 通过在肝脏和肾脏的羟化作用转化为活性形式后,作用于小肠、肾脏、骨骼等靶器官,调节钙、磷代谢,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以及调节骨代谢等。

2. 阿法骨化醇:

- 在肝脏转化为活性形式后,与维生素 D 受体结合,发挥类似骨化三醇的作用,调节钙、磷平衡和骨代谢。

3. 骨化三醇:

- 直接与维生素 D 受体结合,调节靶基因转录,发挥促进肠道钙吸收、调节骨代谢、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等作用。

 

三、适应证

1. 维生素 D:

- 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 D 缺乏症,如佝偻病、骨软化症等。

- 也可用于一些慢性疾病如骨质疏松症的辅助治疗,但通常需要较大剂量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2. 阿法骨化醇:

- 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肾性骨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

-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尤其是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其在肝脏转化,相对更适合使用。

3. 骨化三醇:

- 适用于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慢性肾衰竭尤其是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和维生素 D 依赖性佝偻病等。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维生素 D:

- 过量使用可导致维生素 D 中毒,表现为高钙血症、高磷血症、软组织钙化等。

- 长期大剂量使用时需定期监测血钙、血磷等指标。

2. 阿法骨化醇:

- 同样应避免过量使用,以防高钙血症等不良反应。

- 对于肝功能异常患者需谨慎使用,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钙等指标。

3. 骨化三醇:

- 由于其活性较强,更易引起高钙血症等不良反应。

- 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剂量。

 

总之,这三种药物在来源、作用机制、适应证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和使用。

#骨质疏松
20
骨质疏松是因为什么
中年人严重骨质疏松,需要注意什么?
抗骨质疏松治疗需要持续多久?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