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首批“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医院由位于高新区万象北路18号的南区和青羊区红星路一段44号的北区组成,占地面积约83379.05平方米,其中南区70036.29平方米,北区13342.76平方米,共125亩。建筑面积约223995.91平方米。医院编制床位2400张,开放床位近3000张。医院始建于1942年,原名“成都市立医院”,是成都市第一所市级公立医院。1951年,成立成都市最早的公立中医门诊,1953年,正式更名为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1985年,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被命名为“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03年,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成都市中医医院正式合并。2007年,医院从春熙路旧址整体南迁至高新区万象北路,开启“一体两翼”发展模式。中西结合学科齐全医院拥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4个(康复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省级重点学(专)科14个(呼吸、内分泌、心内、康复、骨伤、超声、麻醉、儿科、肿瘤、耳鼻喉、神内针灸、血液、神外、普外)。市级重点学(专)科13个(呼吸、内分泌、心内、耳鼻喉、血液、妇产、护理学、肾内、急诊、检验、消化、肛肠、ICU),市级重点专病3个(小儿脑瘫、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鼻鼽-哮病)。国家级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3个(呼吸病理生理实验室、心血管功能实验室、内分泌代谢实验室)。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4个(全国名中医王静安、王晓东、张勇、顾兴平传承工作室)。四川省名中医工作室7个(四川省名中医王静安、王晓东、赖玉琴、牟玉书、常振湘、陈福安、陈云凤工作室)。省级中心2个(四川省中医药重大疾病防治中心〈小儿脑瘫〉、四川省中医药治未病中心〈刮痧〉)。成都市名中医工作室2个(陈云凤、孙蓉德)。中医传承西医创新医院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目前共有62个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19个中医诊疗方案、49个中医临床路径。开展中医优势病种6个,门诊中医专病项目2个,制定6种常见疾病的中医适宜技术手册,共有43种院内制剂取得省药监局备案批件。2019年1月,我院主持制定的《精神发育迟滞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作为全国指南正式发布。医院大力开展微创、疑难复杂手术,尤其是复杂青光眼360度小梁切除术、微创甲状腺癌根治术、双通道下腰椎融合手术等手术在业界具有领先水平。挂靠我院质控中心共24个,其中市级西医质控中心7个,市级中医质控中心6个,高新区质控分中心11个。名医荟萃科研兴院医院现有职工2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430余人,博士和博士后120余人,硕士480余人,省、市名中医51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6人;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1人,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人,四川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1人。研究生导师49人,教授、副教授304人。国家级一级学会委员及以上人员42人。医院是国家级中医、西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基地、国家和省级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大爱精诚服务为民高效参与各类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工作,成功完成川航航班备降29名人员救援任务,疫情防控中成功截住两个全省首例(第1例武汉输入和第1例境外输入病例),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充分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大力实施精准医疗扶贫和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赴德格、石渠、雷波等民族地区开展健康帮扶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部署,积极推进与雅安、宜宾、新疆等地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协同合作,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持续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高端合作载誉前行几十年发展风雨路,代代一院人锐意进取,励精图治,成就了医院发展的累累硕果。2018年,医院与哈佛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和妇女医院STRATUS医学模拟中心共建全球第五、中国首家“姊妹实训中心”;2020年,成都首个由陈香美院士团队领航,学校、医院联手,同步发展中西医结合科研、临床服务及教学的基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研究院”落户我院。2020年中国中医医院竞争力500强排名34,西南地区第3名。迈向新时代,医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党建引领、高举公益、提升质量、改进服务”四条工作主线,向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全国一流、西部领先、区域最优”的学院型中西医结合医院昂首迈进。痛风石又称痛风结节,是谷氨酸钠尿酸盐在皮下聚集形成的结晶。这些痛风石可造成痛性的、覆盖皮肤的结节。常见于关节软骨、滑囊、耳轮、腱鞘、关节周围组织、皮下组织和肾脏间质等处,引起相应的症状。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痛风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关节残疾、肾功能衰竭等症状。饮用随低食物是比较普遍和健康的治疗方法。减少食用高嘌呤食物、高脂类食物,如肉类、野味、海鲜、含酵母食物和饮料等;尽可能食用随低食物。限制饮酒。酒精在发酵过程中会消耗人体大量水分并产生大量嘌呤,人体内嘌呤含量越多,代谢产生的尿酸就越多,这会增加痛风的发病率和痛风对人体的危害。多饮随低食物可将尿酸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多运动,加强锻炼,排出人体多余脂肪。,痛风石可见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由于嘌呤代谢障碍产生尿酸过多,尿酸盐以细小针状结晶沉积于软组织,产生慢性炎症及异物反应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结节肿。周围被上皮细胞、巨核细胞所包围,有时还有分叶核细胞的浸润,形成异物结节。痛风石最常见于耳轮,可能与耳轮处血液偏酸有关。亦多见于足趾的第一跖趾关节、指、腕、肘及膝关节等处,少数患者可出现在鼻软骨、舌、声带、眼睑、主动脉、心瓣膜和心肌。在关节附近的骨骼中侵入骨质,形成骨骼畸形,或使骨质遭受损毁。这种痛风结节也可在关节附近的滑囊膜、腱鞘与软骨内发现。痛风石大小不一,小的如芝麻,大的如鸡蛋。触诊有砂砾感,偶尔透过皮肤可以看见黄色的晶体。 痛风石逐渐增大后,其外表皮肤可能变薄溃破,形成瘘管,排出白色粉笔屑样的尿酸盐结晶物,经久不愈。,大动脉、心肌、主动脉姗,0,需要进行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的鉴别;痛风石关节病变应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周围蜂窝织炎、假性痛风、银屑病关节炎等相鉴别;反复发作的肾结石要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多发性结石相鉴别。,应避免的食物 肝脏和肾脏等动物内脏。 贝类、牡蛎和龙虾等带甲壳的海产品。 鱼类食品,如带鱼、沙丁鱼等。 浓肉汤和肉汁等。 紫菜、黄豆、绿豆等植物性食品,以及榛蘑、猴头菇、黑木耳等菌类食品。 避免摄入任何含酒精的饮品。 限制食用的食物 嘌呤含量高的动物性食品,如牛肉、羊肉、猪肉等。 鱼类,如鳝鱼、鳗鱼、鲤鱼、草鱼、鳕鱼、鲑鱼(三文鱼)等。 果糖和蔗糖含量较高的食品,如蜂蜜、柑橘、甜点等。 干豆类,如大豆、豌豆、扁豆等。 豆腐、豆浆等。,(一)血尿酸测定 血清标本,尿酸酶法。正常男性为150~380μmol/L(2.5~6.4mg/d1),女性为100~300μmol/L(1.6~5.0mg/d1),更年期后接近男性。血尿酸存在较大波动,应反复监测。 (二)尿尿酸测定 限制嘌呤饮食5天后,每日尿酸排出量超过3.57mmol(600mg),可认为尿酸生成增多。 (三)滑囊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 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针形尿酸盐结晶。 (四)X线检查 急性关节炎期可见非特征性软组织肿胀;慢性期或反复发作后可见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特征性改变为穿凿样、虫蚀样圆形或弧形的骨质透亮缺损。 (五)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与磁共振显像(MRI)检查 CT扫描受累部位可见不均匀的斑点状高密度痛风石影像;MRI的T1和T2加权图像呈斑点状低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