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北大国际医院,北大国际肝郁脾虚证专家

简介: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座落在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北京大学医疗城内。医院以"建设国际一流医院,领跑医疗体制改革"为使命,性质为非营利性综合医院。作为北京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在医疗、教学和科研方面得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其附属医院系统的大力支持,并力图整合资源,传承和创新北医系统的学科优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与就医环境,满足民众日益提高的医疗服务需求,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医院管理模式与标准。医院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人民币,核定床位1800张,设有60余个医疗临床和医技科室。医院设备设施完善,拥有高水准的技术水平。患者在这里可以得到高素质医护团队充满人文关怀的多学科诊疗服务,并享受优质的医疗就诊环境。。

患友问诊

肝维康的功效是什么?能否与脾肾两助丸和香砂养胃丸同时服用?患者女性
1
2024-09-20 04:32:23
脾虚肝郁、湿气重、痰湿瘀阻,吃了两个月中药效果不明显,想知道是否可以使用这个商品?患者女性
28
2024-09-20 04:32:23
心烦失眠,肝郁脾虚,湿气重,消化不好。患者女性
7
2024-09-20 04:32:23
59岁女性半年来失眠焦虑,曾用戴力新有所好转,询问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患者女性
37
2024-09-20 04:32:23
我想了解轻中度单相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是否适合中药治疗?患者女性
43
2024-09-20 04:32:23
我最近总是胸闷、食欲不振,想知道是否是肝郁脾虚的表现?患者女性
39
2024-09-20 04:32:23
我是一名35岁女性,最近情绪低落、入睡困难、食欲不振,想知道是否适合使用舒肝解郁胶囊?患者女性
4
2024-09-20 04:32:23
腹胀、肝郁脾虚,大便稀,一个月。患者女性
61
2024-09-20 04:32:23
脂肪肝11年,转氨酶偏高,易腹泻,消化不良,现正在服用柴胡舒肝丸和护肝片。患者女性
5
2024-09-20 04:32:23
我最近经常感到胃痛,尤其是在吃东西后。之前有腹胀和胃炎的症状。请问这是什么问题?患者女性
52
2024-09-20 04:32:23

科普文章

#肝郁脾虚证#自身免疫性肝炎
12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肝病,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具有上升趋势,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任何种族的男性或女性。

 


发病年龄呈双峰型,发病高峰是青少年和中年人,尤其是更年期的妇女,男女患者发病比例约为1 : 3.6。目前发病机制不明,医学界普遍认为遗传易感是主要因素。

 


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普遍,可影响任何种族的人群,然而不同人群的患者临床病情进展却可能因种族或种族起源差异而不尽相同。

 


 
自身免疫性肝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01 肝脏表现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大多慢性、隐匿性起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见有乏力、周身不适、嗜睡、恶心、右上腹疼痛、皮肤巩膜黄染等表现。


约25%的患者无任何不适,仅因反复肝功能异常而就诊,约30%患者起病时已进展为肝硬化。

少数患者已进展为肝硬化至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出现呕血、黑便就诊。

(图源:摄图网)

 


02 肝外表现

 

自身免疫性肝炎常见的肝外临床表现有对称性、游走性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发热、皮疹、皮下出血、甲亢症状等,常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10%~23%)、糖尿病(7%~9%)、炎症性肠病(2%~8%)、类风湿关节炎(2%~5%)、干燥综合征(1%~4%)、银屑病(3%)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1%~2%)等。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发生变化,血胆红素、转氨酶ALT,AST等可在正常范内显著升高,而胆汁淤积性酶(ALP、GGT)可在正常范围内或轻度升高。

 


免疫学检查,血主要特点为免疫球蛋白G(IgG) ,γ球蛋白水平升高、自身免疫性抗体(ANA,SMA, SLA, LKM1)阳性。

 (图源:摄图网)

 


 
西医如何治疗?
 

 

目前,本病一线治疗方案,建议使用泼尼松与硫唑嘌呤治疗。

 

但在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下仍无组织学缓解,或出无法耐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患者可考虑应用其他药物作为替代方案。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可能对糖皮质激素抵抗的成人患者有效。

 

吗替麦考酚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自身免疫性肝炎二线治疗药物,研究表明对于不能耐受硫唑嘌呤的患者有补救治疗作用。

 


但是,无论使用哪种治疗方案,都是需要长期维持药物治疗的,因此都需要关注西药带来的一定的副作用,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中医如何治疗?
 

目前中医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辨证尚无统一的病名及症候。

 

根据自身免疫性的主要临床表现当属中医的“胁痛”“黄疸””水肿”“风疹”等范畴,结合中医传统辨证论治,将自身免疫性肝炎分为以下4类症候:

(图源:摄图网)

 


1  肝郁脾虚

 

以胁肋胀痛,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喜太息,面色无华,纳差,乏力嗜睡,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或便溏不爽,舌质淡、舌苔白或腻、舌体胖边有齿痕,脉弦或细等为常见症候。

 

治疗:逍遥散加减。

 


2 湿热蕰结

 

以身目黄染,脘腹及右胁胀闷,口渴少饮,食少纳呆,大便溏而不爽,头身困重,身热不扬或汗出不解,时低热,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等为常见症候。

 

治疗:茵陈蒿汤加减。

 


3 气滞血瘀

 

以胸胁脘腹胀闷窜痛,偶有刺痛,痛有定处拒按,或情志抑郁、急躁易怒,肌表赤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有蜘蛛痣,舌紫或有斑点,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治疗: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4 肝肾阴虚


胁肋灼痛,劳累加重,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腰痛或腰酸腿软,口眼干涩,五心烦热或低热,或伴见耳鸣,头昏,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治疗:一贯煎加减。

 

THE END 

#肝郁脾虚证#肝郁血虚证#肝郁脾虚
36

脾虚肝郁是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证候,肝脾两脏在生理上互相调和,病理上相互影响。脾虚肝郁,既有脾虚的症状,也有肝郁的症状。脾虚主要表现为饮食减少、腹胀腹泻、四肢无力等。肝郁易气滞,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胸胁苦满、两胁胀痛,以及女性月经不调、乳房胀痛、小腹胀痛、烦闷难入睡、失眠、多疑、注意力不集中、强迫思维、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细等。治疗上可以口服一些舒肝健脾的药物,比如加味逍遥丸等。

#肝郁血虚证#肝郁脾虚证
26

首先,咱们可以通过服用中成药来进行调理。比如逍遥丸,或者加味逍遥丸。按照说明书服用就行,服药期间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生冷海鲜。

其次,咱们可以通过中药汤剂进行调理。以疏肝解郁,理气健脾为治则。可以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药物包括,柴胡,白芍,川芎,枳壳,陈皮,炙甘草,香附,党参,茯苓,炒白术,牡丹皮,炒栀子,郁金。服药期间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生冷海鲜,尽量不要熬夜哦。

最后,我给大家发一个小偏方吧,泡水喝的,可以改善这种肝郁导致的不适。咱们可以用玫瑰花 15g,郁金 15g,陈皮 10g,这是一付的剂量。泡 1--2 天,就换新的玫瑰花,郁金,陈皮。疗程 1--2 个月,坚持下来,会有一定的效果。

#肝郁脾虚证#头晕#耳鸣#肝经郁火证
497

柴胡疏肝散,是咱们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个方剂,主要药物组成包括:北柴胡,白芍,川芎,枳壳,陈皮,炙甘草,香附。

功效与作用:

  • 疏肝理气,解郁。

主要用于肝郁的病人,这种病人平时往往会心情不畅,经常生个小闷气,而且容易着急上火,容易发火,舌苔薄白,脉象弦。对于肝郁脾虚的病人,也就是大便经常不成型的患者,咱们可以在柴胡疏肝散的基础上,加上炒白术,茯苓,苍术等健脾祛湿的中药,起到疏肝解郁,健脾祛湿止泻的功效。对于肝郁肾虚的病人,主要表现还有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咱们可以在柴胡疏肝散的基础上,加上生地黄,山萸肉,炒山药,枸杞子等补肾阴的中药。如果还有怕冷的表现,那说明是肾阳虚,可以在柴胡疏肝散的基础上,加上制附子,肉桂,干姜等中药,起到温补肾阳的功效。

注意事项:

  • 应用柴胡疏肝散的时候,一定要有肝郁的情况存在,才能使用,否则会影响肝气的疏泄作用。
  • 煎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煎煮时间不要低于四十分钟,否则药效煎煮不出来,影响效果的。
  • 再有就是,服用汤剂的期间,叮嘱病人一定要忌口,不要吃辛辣刺激,生冷海鲜。尽量不要熬夜哦。

用法与用量:

  • 柴胡疏肝散各个药的大体用量如下:北柴胡 15g,白芍 10g,川芎 9g,枳壳 10g,陈皮 15g,炙甘草 15g,香附 15g。
  • 水煎 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脾胃气虚证#肝郁脾虚证
21

从中医角度讲,小孩子消化功能不好,主要可以分为脾胃气虚型和肝郁脾虚型两种证型。下面咱们就一块来简单的探讨一下吧。

对于脾胃气虚型的消化功能不好的孩子,咱们中药调理以健脾养胃为治疗法则,方子可以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中药包括:木香,陈皮,砂仁,党参,青皮,茯苓,炒谷芽,炒白术,炒麦芽,炙甘草,白蔻仁,薏苡仁等药一块应用。中成药可以试试,香砂养胃丸,按照说明书服用就行。服药期间注意不要吃海鲜,以免影响疗效。

对于肝郁脾虚型的患儿,表面上看是消化功能不好,实际上是因为肝气不舒,导致的克伐脾胃,所以咱们中药调理以疏肝和胃为治疗法则,方子可以用逍遥散加减。中药包括:玫瑰花,当归,合欢花,白芍,柴胡,乌贼骨,茯苓,青皮,炒白术,郁金,炙甘草等药一块应用。中药材可以试试逍遥丸,按照说明书服用就行。服药期间也要注意忌口,不要吃辛辣刺激,以免影响疗效。

发布时间:2024 年 9 月 3 日

技术手段: 心脏磁共振成像(MRI)技术。

研究背景: 心脏淀粉样变性(CA)是一种不常见但严重的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淀粉样蛋白在心肌组织中沉积,从而导致心肌变得僵硬、增厚,进而导致心室充盈异常、收缩功能异常等。

通常,医生可以使用超声心动图来判断CA,但如果需要确诊,就离不开心脏MRI。通过心脏MRI,医生可以看到心肌肥厚、注射钆对比剂后心肌出现弥漫性强化、原生心肌T1值增加等情况。研究者想做这个研究的原因:心脏MRI常用,但结构参数(T1 和 ECV)与 FT 应变成分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以及这些参数在诊断CA 时各自诊断性能的研究比较少。

结果和结论

在诊断心脏淀粉样变性时,细胞外容积(ECV)比特征追踪(FT)应变更厉害。

  • ECV是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得到的一个参数,反映了心肌细胞外间隙的大小。在一些心脏疾病中由于病理改变,细胞外间隙会发生变化,导致ECV的数值改变。
  • FT应变是一种用于分析心脏磁共振图像的技术,它可以通过追踪心肌在心动周期中的运动来测量心肌的应变,可以反映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全局特征追踪整体周向应变(FT - GCS)、基底特征追踪整体径向应变(FT - GRS)和径向应变的顶点与基底的比值(GRS的AB比)的诊断性能和原生心肌T1差不多。而 GRS的AB比和基底原生心肌T1组成的组合参数,在诊断 CA 时的表现和 ECV 很相似。

FT 应变对于检测CA患者还是有一定作用,尤其是在没办法进行一些更复杂的参数成像时,FT - GRS 在心尖和基底水平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帮助医生发现 CA。

此外,ECV 在诊断 CA 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但当不能静脉注射钆对比剂,从而无法测量ECV 时,测量 GRS的AB比并结合原生 T1,可能是检测 CA 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全局 FT - GCS 和基底 FT - GRS 在诊断 CA 时也有一定的作用,它们的诊断性能和原生心肌T1差不多。

上图展示了一名 75 岁 CA 患者和一名 57 岁 NACH 患者的心脏在纵向、径向和周向应变值上的不同。CA 患者的心脏在注射钆后 15 分钟的四腔心视图中,可以看到有弥漫性心肌增强的情况(箭头指示的地方),而 NACH 患者的心脏则没有这种变化。

这张图就像是一个 诊断参数的“成绩单”,展示了基底细胞外容积(ECV)、全局 ECV、基底心肌 T1、心尖径向应变除以基底径向应变(AB 比的 GRS)以及 AB 比的 GRS + 基底心肌 T1 的关联在诊断 CA 时的表现。通过比较它们的曲线下面积,我们可以看出哪个指标在诊断 CA 时更优。

这张图有点像 “体检报告”,展示了原生心肌 T1、心肌 T2、细胞外容积(ECV)、特征追踪全局纵向应变(FT - GLS)、特征追踪全局周向应变(FT - GCS)和特征追踪全局径向应变(FT - GRS)的一致性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点都围绕在平均偏差线附近,说明这些指标的测量结果还是比较可靠的。

总的来说,这些发现对于医生诊断 CA 以及了解患者的心脏情况都非常有帮助,可以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从而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参考文献:

Zaarour Y, Sifaoui I, Remili H, et al. Diagnostic performance and relationships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and strain components for the diagnosis of cardiac amyloidosis with MRI.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Imaging. 2024. ISSN 2211 - 5684.

说到维生素D,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想到补钙。

而24年4月Am J Clin Nutr发表的一篇文章却将维生素D和阿尔茨海默病(AD)关联在一起。缺维生素D会导致AD?补充真的有预防效果?来看研究者怎么说

研究背景

说起AD和维生素D之间的关系,维生素D可能参与AD两个假说,一个是可能参与了Aβ淀粉样斑块的调节,另外可能对Aβ 诱导的 tau 过度磷酸化过程提供神经保护作用。

其实既往关于维生素 D 补充剂的临床试验有很多,但是结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的显示补维生素 D 后患者认知功能能得到改善,有的则没有发现显著的益处。研究者认为这些“众说纷纭”可能是因为不同研究选择的剂量不同,且可能样本量小不具有代表性,研究者还提到了一点,各个研究的随访时间不一致。这些因素就导致了结果的不同。

因此,研究者在设计试验的时候很重视随访时间,中位随访时间长达 13.6 年[1],利用英国生物银行队列研究的数据,来旨在评估维生素D、补充剂和AD的关联。

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对预防痴呆具有潜在益处,但扔需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确定。

研究结果

1.研究人群特点

研究共包括 269229 名参与者,其平均年龄为62.1岁,有趣的是,该研究中有很多人的人属于超重(BMI:25 至 < 30 kg/m²;44.1%)或肥胖(BMI:≥ 30 kg/m²;25.2%);近1/5的参与者报告身体活动水平低;高血压、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 35.5%、6.3% 和 8.3%[1]

2.维生素D缺乏和AD患病

大多数研究参与者维生素 D 缺乏(18.3%)或不足(34.0%)。共有 7087 名参与者(2.6%)在中位随访期 13.6 年(IQR:12.7 - 14.3 年)内确诊了全因痴呆;其中,3616 名参与者被诊断为 AD,而 1815 名被诊断为 血管性痴呆(VD)。

调整后的Cox回归模型表明,维生素D缺乏的人患所有三种痴呆(全因痴呆、AD、VD)结果的风险增加 19%-25%[风险比(HR)95% 置信区间(CI)],维生素 D 不足的人患风险增加 10%-15%[HR(95% CI)。定期使用维生素D/多种维生素的人,患AD的风险分别降低了17%和[HR(95% CI):0.83(0.71,0.98)] ,患VD的风险降低14% [HR(95% CI):0.86(0.75,0.98)]。

疾病: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认知障碍疾病类型,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以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社会活动及生活能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AD 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简称 AD 源性 MCI,是 AD 连续疾病谱的早期阶段。2020年流行病学调查指出,中国60岁以上人群MCI约3877万人,痴呆患者约 1507 万,其中 AD 患者约 983 万人[2]

期刊:Am J Clin Nutr

参考文献:

[1]Chen LJ, Sha S, Stocker H, Brenner H, Schöttker B. The associations of serum vitamin D status and vitamin D supplements use with all-cause dementia, Alzheimer's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 a UK Biobank 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m J Clin Nutr. 2024 Apr;119(4):1052-1064. doi: 10.1016/j.ajcnut.2024.01.020. Epub 2024 Jan 29. PMID: 38296029; PMCID: PMC11007746.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2024 [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4,57(7):715-737.

到周末啦,你的周末状态是怎样的?

是呼朋唤友的city walk

还是不定闹钟的酣睡一整天?

当被人吐槽“怎么这个点了还在睡啊”,你可以大大方方地甩几篇文献告诉他,周末补觉真的很重要!

1.周末多补觉,护心还护脑

一项24年发表的研究表明,周末补觉不仅能降低心血管风险,还能降低中风的风险。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还圈出了睡眠时间的重点:当工作日每天睡眠时间 <6h,周末补觉2h及以上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降低相关。

这项研究一共纳入了3400名20岁及以上参与者。研究结果显示,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确实比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的周末补觉时间短(P <0.01)。关键的是,周末补觉时长与心绞痛(P =0.04)、中风(P <0.01)和冠心病(P =0.01)的患病率显著相关。当工作日睡眠时间 < 6h时,周末补觉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降低相关(P <0.01)。

在工作日睡眠时间 < 6 小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周末补觉时长(>2 小时)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降低相关(P =0.01)[1]

2.周末多补觉,好心情不抑郁

一项24年7月刚出炉的研究实锤,周末多睡觉可以降低抑郁风险。这个研究共有5510名参与者,其中非抑郁组5501人,而抑郁组有459人。结果显示,与没有周末补觉的人相比,周末补觉的人患抑郁的风险显著降低(OR = 0.81,P = 0.048)[2]。所以周末有个好睡眠很重要。

然而正当我们为周末补觉开心时,研究还画了个重点,补了一刀。研究者进一步将人群进行细分,想观察不同人群中是不是也能看到这种“抑郁降低”,发现这种降低效应仅在下列人群中观测到:

  • 男性(OR = 0.70,95% CI 0.05 至 0.99,P = 0.04)
  • 中年(>40 岁,≤60 岁)(OR: 0.57,95% CI: 0.40 至 0.81,P = 0.002)
  • 已婚或与父母同住(OR: 0.61,95% CI: 0.44 至 0.86,P = 0.004)
  • 家庭成员为三人或以上的群体(OR: 0.69,95% CI: 0.52 至 0.93,P = 0.01)
  • 不饮酒的个体(OR: 0.24,95% CI: 0.09 至 0.67,P = 0.006)

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其中之一?

3.周末多补觉,牙口会更好

除了对心血管、抑郁的影响,一项研究睡眠障碍和口腔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一共纳入6161人数据。

发现与没有睡眠障碍的人相比,有睡眠障碍的人更有可能报告牙痛(19.79% vs 11.8%)、牙周问题(19.5% vs 12.25%)。与没有睡眠障碍的人相比,有睡眠障碍的人经历口腔疼痛的可能性显著更高 [调整后的优势比(aOR)= 1.58(1.22 - 2.22)]。

看完好好睡一觉,每天都有好睡眠。如果周内压力太大,不妨周末补一觉。

参考文献

1.Zhu H, Qin S, Wu M. Association between weekend catch-up sleep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vidence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 2017-2018. Sleep Health. 2024 Feb;10(1):98-103. doi: 10.1016/j.sleh.2023.09.006. Epub 2023 Nov 23. PMID: 38000943.

2.Zheng Y, Bao J, Tang L, Chen C, Guo W, Li K, Zhang R, Wu J. Association between weekend catch-up sleep and depress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population from 2017 to 2018: A cross-sectional study. Sleep Med. 2024 Jul;119:9-16. doi: 10.1016/j.sleep.2024.04.012. Epub 2024 Apr 11. PMID: 38631161.

3.Movahed E, Moradi S, Mortezagholi B, Shafiee A, Moltazemi H, Hajishah H, Siahvoshi S, Monfared AB, Amini MJ, Safari F, Bakhtiyari M. Investigating oral health among US adults with sleep disorder: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MC Oral Health. 2023 Dec 13;23(1):996. doi: 10.1186/s12903-023-03686-5. PMID: 38093226; PMCID: PMC10720045.

很多糖尿病患者来咨询时,问到很多的一个问题是,我胰岛素能解决的问题,为啥还有输干细胞?干细胞安全吗?

通过一个经典研究,我们来回答这些问题。

研究目的/背景:

1型糖尿病(T1D)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免疫系统对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进行自体攻击,患者由于胰岛素相对缺乏,导致患者高血糖[1]。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预估2030年全球约有5.78亿患糖尿病,2045年或将达到7亿[2]。糖尿病患者还可能患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导致不可逆的多器官损伤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在确诊糖尿病的成年人中,大约又有5.2%–5.6%的人患有T1D[3]。T1D患者的生存取决于每天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来平衡血糖水平。

尽管常用的指南推荐的疗法,但其并不能改善生理反应,不能阻止胰岛β细胞的进行性退化。此外,长期使用胰岛素还可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看到这里,就知道长期胰岛素可能的影响了。

基于细胞疗法可能提供更好的血糖控制来缓解糖尿病并发症,用于T1D细胞疗法包括细胞替代、细胞再生和细胞重编程。已经测试的细胞疗法中的各种干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HSCs)、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和间充质干细胞(MSCs)。研究者考虑MSCs的特点,设计了一项随机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试验研究目的:来源自体骨髓的MSCs治疗T1D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起往下看。

研究结论:

自体MSC移植是安全和有效的,早期移植对于新近确诊的T1D儿童来说,特别是那些经历低血糖事件的患者,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然而,MSCs在T1D中的临床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优化MSCs的来源和剂量、理解其作用的精确机制以及确保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

入组情况

研究共筛选了212名患者,其中21名符合入组标准,11人干细胞治疗组,10人安慰剂组。

有效性

有效性方面,该研究主要包括了低血糖发生率、代谢相关指标、生活质量等方面。

低血糖发生率

低血糖指的是患者血糖水平低于70 mg/dl,这个指标不仅可评估疗效,也是一个安全参数。根据低血糖严重程度分为I-V级,低血糖是本研究中的主要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MSC移植组的I级(P=0.0457)和II级(P<0.001)低血糖事件以及低血糖事件总数(P=0.0164)显著减少。与晚期移植MSC相比,早期移植MSC显著减少了II级低血糖事件数(P=0.008,图2b)。

代谢相关指标

  • 在空腹血糖(FBS)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P)方面,MSC组和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
  • 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方面,MSC组在移植12个月后显著降低了HbA1c的百分比(P=0.043),在第9个月时,HbA1c的平均变化也显示出显著的趋势(P=0.061)。
  • 两组之间C肽水平的平均差异显示,MSC移植有更高但不显著的变化。EI和LI的数量没有显著变化。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主要用DQOL和SF-36量表来评估,SF-36包括总体健康(GH)和生理职能(RP)。6个月后,MSC组患者报告了DQOL中的担忧显著减少(P=0.012)。在六个月的随访中,MSC组报告了生理职能(RP)的显著改善(P=0.020),在12个月的随访中,总体健康(GH)也显著改善(P=0.037)。

移植时间点选择

确诊为1型糖尿病(T1D)的第一年内接受MSC移植组(早移植组)和在诊断至少一年后接受移植的患者(晚移植组)。结果显示,与晚期移植相比,早期移植的MSC在移植后3个月(P<0.001)、6个月(P=0.015)和12个月(P=0.041)显著降低了HbA1c的百分比。

早期移植组的血清C肽水平在随访的3个月(P=0.003)、6个月(P=0.023)和9个月(P=0.016)显著高于晚期移植组。

安全性

在两组中均未观察到主要的移植相关不良反应事件。两个组各有1名患者,在接受注射后出现轻微输注反应,但与MSC移植无关。

在第一次注射过程中,1号患者出现了3级荨麻疹,症状通过使用轻度抗炎药物缓解;MSC组有两名患者在注射12个月后出现和治疗过程无关的不良反应事件:2号患者出现了轻度淋巴细胞增多,4号患者出现了轻度高钾血症。

两组报告的其他不良事件均可忽略,主要不需要任何医疗干预。

期刊:Stem Cell Res Ther

参考文献

1.Izadi M, Sadr Hashemi Nejad A, Moazenchi M, Masoumi S, Rabbani A, Kompani F, Hedayati Asl AA, Abbasi Kakroodi F, Jaroughi N, Mohseni Meybodi MA, Setoodeh A, Abbasi F, Hosseini SE, Moeini Nia F, Salman Yazdi R, Navabi R, Hajizadeh-Saffar E, Baharvand H.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newly diagnosed type-1 diabetes patients: a phase I/II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Stem Cell Res Ther. 2022 Jun 20;13(1):264. doi: 10.1186/s13287-022-02941-w. PMID: 35725652; PMCID: PMC9208234.

2.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Diabetes Atlas, 9th ed. Brussels, Belgium: 2019.

3.Xu G, Liu B, Sun Y, Du Y, Snetselaar LG, Hu FB, et al. Prevalence of diagnosed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among US adults in 2016 and 2017: population based study.BMJ (Clin Res Ed)2018;362:k1497

时不时就有癌症相关的上了热搜,给部分亚健康的生活敲响了警钟,对于大家而言,你可能也会关心这些问题:哪些癌症更容易得?哪些癌症死亡率高?男女患癌有什么区别?

今天我们一起对话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4年发表在JNCC的一篇关于“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文章,从中找到这些你想要的答案。

我国高发的5个癌症

这篇文章根据全国700多家癌症中心的数据进行分析,2022年约有482万新发病例,其中男性病例占52.5%,女性病例占47.5%。在这些新发病例中,0-35岁阶段发病率相对较低,而在35岁后开始逐渐升高,80岁发病率达到达最高。

图1 2022年中国癌症的估计年龄段发病率

根据研究结果,我国最常见的5种癌症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和胃癌,其具体的新发病例的人数可以参考下表:

表1 2022年不同类型癌症与新发病例数

5种男性高发的癌症

在男性中,新发病例数前5的癌症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占了男性新发癌症病例的65.05%,详见下表所示。

表2 2022年不同类型癌症与男性新发病例数

5种女性高发的癌症

在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是肺癌,其次是乳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这5种癌症占了女性新发癌症病例的63.75%,详见下表所示。

表3 2022年不同类型癌症与女性新发病例数

我国死亡率最高的5种癌症

2022年癌症死亡人数约为257.42万人(男性占比63.3%,女性占比36.7%)。且在40-44岁之后,患者死亡率显著增加,并在85岁左右达到达到峰值,死亡率为1,449.71每10万。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女性。

图2 2022年中国癌症死亡率与年龄

癌症死亡人数较多的癌种分别是肺癌(73.3万人死亡),其次是肝癌(31.6万人死亡)、胃癌(26.04万人死亡)、结直肠癌(24万人死亡)和食管癌(18.75万人死亡),占所有癌症死亡的67.50%。

男性死于癌症的癌症种前5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占所有癌症死亡的74.28%。女性死于癌症的癌种前5位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乳腺癌,占所有癌症死亡的58.78%。

表4 2022年不同类型癌症与死亡病例数

如何预防?听听国家癌症中心怎么说

看了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预防癌症?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癌症预防与筛查指南》指出45%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针对癌症预防,给出通过生活方式/避免接触的一级预防、以筛查为主的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1. 一级预防的8条建议
  2. 控烟
  3. 远离致癌病原体
  4. 限酒
  5. 保持健康体重
  6. 适度运动
  7. 合理膳食
  8. 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暴露
  9. 加强职业防护,防止暴晒和过度电离辐射,提倡母乳喂养

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预癌症的二级预防方法,针对常见癌症高危人群,推荐以下7个检查:

二级预防的7个筛查

  • 肺癌:低剂量螺旋CT
  • 食管癌/胃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 结直肠癌:大便隐血试验、结肠镜
  • 乳腺癌:乳腺X线摄影联合乳腺超声
  • 肝癌: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腹部超声
  • 宫颈癌: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薄层液基细胞学)、高危型HPV DNA检测、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
  • 鼻咽癌:血清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鼻咽纤维镜检查

参考文献:

[1] Bingfeng Han, Rongshou Zheng, Hongmei Zeng, Shaoming Wang, Kexin Sun, Ru Chen, Li Li, Wenqiang Wei, Jie He,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Volume 4, Issue 1,2024.

[2] 癌症预防与筛查指南.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