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于1985年5月23日建院,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和急救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历史沿革】建院之初,医院仅设置精神科。1986年9月,医院加挂“六安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牌子,开展综合业务。2000年3月,六安地区撤地设市后,医院随之定名为“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六安市精神病医院)”。2008年1月,原六安卫校附属医院整体并入,医院加挂“六安卫生学校附属医院”牌子。2011年11月,随着六安卫校升格为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医院被批准为“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1月,医院被省卫生厅评定为“二级甲等医院”。2016年2月,市康复医院挂靠医院成立,医院依托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市康复医院,医院自此分为两个院区。2019年1月,省卫生健康委批准医院三级综合医院执业许可。2019年12月,市委市政府正式同意医院整建制设置为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医院定名为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发展】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下辖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市康复医院和安徽高诚司法鉴定所。是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百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省级青年文明号、六安市文明单位、市级青年文明号、市十佳诚信单位。医院是全市首家省级工伤康复定点医院、省级儿童脑瘫康复定点医院、省民生工程定点医院。是安徽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省精神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六安市精神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是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十院)医联体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协议合作单位、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帮扶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教学医院。【院区规模】医院现有院本部、康复医院、河西院区三个综合院区和皋城路门诊部,总占地近400亩,现有总建筑面积约19.41万平方米,另有约12.5万平方米在建。其中:院本部占地约141亩,现有建筑面积约17.35万平方米,另有规划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正在建设中;康复医院院区占地约20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河西院区占地约218亩,规划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皋城路门诊部占地约20亩,建筑面积约7600平方米。【学科人员】医院开设60多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其中:省重点专科2个(普外科、精神科),市级重点建设学科13个(骨科、消化内科、医学检验科、护理部、心内科、精神科、神经内科、医学影像科、儿科、神经外科、妇产科、康复医学科【儿童康复】、超声医学科)。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02人。有兼职教授、副教授50余人,安徽省“江淮名医”3人,六安市“皖西名医”16人,安徽省首届卫生健康“杰出人才”4人,安徽省首届卫生健康“骨干”人才4人,“六安市拔尖人才”6人,“六安市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人,市政府特殊津贴6人,先后多人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技术水平】医院专业技术水平雄厚,是六安市医学会腔镜及微创外科学分会、市精神病学及医学心理学分会、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市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市医学会儿童康复学分会、市医学会心血管超声分会、市护理学会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市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单位;是市精神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市老年病质量控制中心、市临床检验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医院拥有各类先进医疗设备,包括全省第二台3D高清腹腔镜、3.0T磁共振、256排螺旋CT、医科达直线加速器、全省领先的高压氧舱、平板DSA、飞利浦DSA、上肢和下肢康复机器人等各类先进医疗设备,有力地促进了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医院精神科达全省领先水平,3D腹腔镜技术、腹腔镜联合手术技术、单孔腔镜技术、腔镜下胃肠手术及肿瘤根治术等处于市级先进水平,重症监护与救治水平、病理分析诊断水平、临床检验质量等在全市领先。【医院文化】医院遵循“至善至精、唯民唯新”的院训,秉承“一家负责任的医院”的办院理念,以贯彻落实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促进医学事业发展为宗旨,以建设成为地方高水平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为愿景和发展目标,坚定信心话改革,齐心协力谋发展,努力为皖西地区人民健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办院宗旨: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促进医学事业发展。办院理念:一家负责任的医院。医院愿景和发展目标:地方高水平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功能任务:承担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和急救等任务。躁狂症(Mania)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作为心境(情感)障碍(Mooddisorders)中的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生物学因素 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多巴胺(DA)功能活动异常;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存在功能活动异常,因作用于此神经递质的抗癫痫药可以作为心境稳定剂,有效治疗躁狂症和双相障碍。②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③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遗传学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脑,躁郁症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其药物治疗最典型的是锂盐、碳酸锂以及这种不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利培酮等有这种抗躁作用,患躁郁症的患者,治愈后维持一段时间可以逐渐停药,无需抗复发治疗。但是发现复发的症状,如睡眠减少,说话多,活动多,必须立即重新开始治疗。对于反复发作的躁郁症患者,治愈后的抗复发治疗必须遵循复发的规律。,通常需要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人格障碍进行鉴别。,无,首先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头颅CT等检查,排除器质性可能。其次,确定患者为心理因素,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的心理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