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 前身是云南省惠滇医院曲靖分院,始建于1938年6月,是滇东地区首家西医医疗机构,经历了云南惠滇医院曲靖分院、曲靖中心卫生院、曲靖专区医院、曲靖地区医院、曲靖地区第一人民医院,1998年7月更名为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曲靖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曲靖市传染病医院、曲靖市肿瘤医院挂靠在我院;下设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东城)医院、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医院、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北城医院,与师宗县人民医院组建了医疗联合体,已形成以主院为中心“一院五区一体”发展格局。 建院80年来,医院取得了长足发展。自2015年以来,连续五年进入全国地级城市医院100强榜单,2017年位列75名,是云南省唯一一家入围的地级医院。2015至2019年医院DRGs综合绩效在全省三级综合医院的排名都位列前3名,连续四年被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评选为“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 目前医院占地面积250亩,编制床位数2506张,实际开放床位数3000张。2019年门诊人次156.88万次;出院人数10.87万人;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23.70%;平均住院日8.29天;总收入14.98亿元。 医院始终坚持“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实施“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工程,现有临床、医技科室56个。是云南省医师协会、云南省医院协会、云南省卫生科技教育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多家单位),曲靖市医学会50个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有4个市级专家工作站,5个云南省临床医学建设分中心;1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7个市级质控中心,已初步形成“医院有优势,专科有特色”的发展格局。 医院现有员工289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779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91人,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305人。医院有昆明医科大学硕士生研究生指导教师13名,云南省名中医1名,曲靖市珠源名医4名,曲靖市临床学科首席专家12名,曲靖市中医名医3名。 为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实现技术强院,医院不断加强科研技术合作,全力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医院于2012年成为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承担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升本教育等理论教学任务,并与大理大学、云南省中医学院、海源学院等十余所医学院(校)密切合作,优势互补,每年承担近600余名临床实习带教任务。目前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有在培医师和药师300余人,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近五年获批省、市级科研基金立项37项,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奖30项;2019年审批通过新技术新项目65项;发表论文2517篇,其中SCI论文15篇,科技核心期刊论文169篇,中文核心论文69篇;以主编、副主编、编委等出版专著64部。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20项。医疗、教学、科研“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协调发展,为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扩大医院服务内涵,医院不断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目前拥有瓦里安医用直线加速器、西门子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西门子双源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射线机、实验室流水线生化分析仪系统、PET-CT等大批先进诊疗设备,2019年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北城医院新增西门子32排CT、GE1.5T核磁共振。2010年新建符合国家卫生行业标准的消毒供应室、生物实验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诊疗室等。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医院先后开展了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或结肠新膀胱术,人工大血管置换术,直视下、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复杂高位脊柱手术,各类关节置换术,三维成像导航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深部颅内肿瘤微创摘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下各类腹腔脏器切除术,各类心脏、血管、神经介入手术,肿瘤放化疗治疗、生物治疗等业务,在推进医院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医院全院员工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积极倡导“惠民泽世,仁德济滇”的惠滇精神,不断强化医院内涵建设,落实医院发展战略,积极承担公立医院的责任担当,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失眠症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的质和量令人不满意的状态,是睡眠障碍的主要形式。非器质性失眠是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使用的术语,指一组情绪因素作为原发病因或主要诱因的睡眠障碍。目前,随着对失眠的研究进展,已有多种新的分类。失眠是临床实践中很常见的一个主诉,在一般人群中也非常常见,有1/3以上的人一生可能会经历不同形式的失眠;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并多见于妇女、老年人及心理功能紊乱和社会经济状况差的群体。,1.躯体因素,如疼痛、瘙痒、咳嗽、喘息、夜尿、吐泻等。 2.环境因素,如生活习惯的改变、居住环境的变迁、声和光的刺激等。 3.生物因素,如咖啡、浓茶及中枢兴奋剂和某些药物的戒断反应等。 4.遗传因素。 5.其他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如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担心失眠。,脑,对失眠症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治疗的目标不是简单地延长睡眠时间,而是提高患者对睡眠质和量的主观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应作为失眠症治疗的基础方案,目标是矫正患者关于睡眠的不良认知和不良睡眠卫生习惯。 (1)一般性心理支持治疗、睡眠常识健康教育,要点是帮助患者认识到睡眠时间需要的个体差异,建立并坚持符合“昼醒夜眠”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行程不良睡眠习惯等。 (2)认知行为治疗是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对失眠症有效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知矫正训练配合刺激控制、放松治疗、反意向控制、睡眠限制等行为治疗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对减轻患者急性期的痛苦、提高心理治疗依从性有重要作用。但应避免长期用药,尤其慢性失眠患者,长期用药往往无效,还可导致药物依赖。部分长期用药者还会出现催眠药物性失眠。 常用的药物主要为:短、中效苯二氮卓类、褪黑素和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对入睡困难为主的患者,可首选唑吡坦,右佐匹克隆(或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短效类药物。对睡眠浅、易醒的患者,可使用艾司唑仑等。对经过仔细临床评估后判断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者,可使用曲唑酮、米氮平、多塞平等有一定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剂量一般较治疗焦虑、抑郁障碍时偏低。,1.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的睡眠发作是无法抗拒的,发作持续时间较短,每次不超过15~20分钟,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精神振奋,常伴有一种或多种附加症,如猝倒、睡瘫及入睡前幻觉,夜间睡眠时间缩短。而嗜睡症的睡眠发作常能通过患者的努力而阻止,发作后睡眠持续时间长,无附加症状,夜间睡眠延长,在醒转时可呈酩酊状态。 2.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该症引起的嗜睡症除有日间睡眠过多的症状外,还有夜间呼吸暂停、典型的间歇性鼾音、肥胖、高血压、阳痿、认知缺损、夜间多动及多汗,晨起头痛与共济运动不良的病史。 3.器质性嗜睡症 常见于脑器质性疾病,代谢障碍、中毒、内分泌异常、放射后综合征等,可通过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躯体及相应实验室检查找到肯定的器质性致病因素。,无,睡眠脑电图检查可见睡眠的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过程中生理性觉醒增多,REM睡眠期相对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