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人民医院始建于2000年,坐落于大庆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是一所功能完善、设备齐全、环境优美、技术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妇幼保健、康复和社区服务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临床医学院。医院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拥有两个院区、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庆市妇幼保健院设在其中。现有职工总数2422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712人。编制床位1700张,实际开放床位1233张,其中北院803张,南院430张。设置临床、医技科室48个。2021年门诊量125万人次,全年收治住院病人4.5万人,年手术患者1万人次。医院坚持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积极打造技术和专科优势。获批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房颤中心、国家级高血压“示范中心”和心力衰竭“建设单位”、国家级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国家级“慢性肾脏病全程管理中心”,成为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达标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加速康复外科骨科试点医院,标志着医院相关领域的综合诊疗水平达到了国家标准;获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脊柱软伤专病中心、解放军全军中西医结合正骨医疗中心十大学术支持网点暨分中心,引领正骨技术在中国北方落地生根,为传统正骨技术发展壮大作出贡献的同时,解除了一方百姓脊柱疾苦;获批为中国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诊疗与研究大庆基地(中国七大研究基地之一),拥有健全的骨质疏松诊治模式,基础研究工作为适应国家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作出了努力;获批为全国网络心电会诊分中心、(原)卫生部病理远程会诊与质控试点单位,医院心电和病理诊断的能力和水平全市领先,市域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获批为大庆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大庆市乳腺病诊疗中心以及心电、病理、产科等5个市级质控中心和普外科、骨外科、神经内科、呼吸科等18个市级重点专科,代表省市领先水平的关键技术广泛开展,疑难危重病人占比、三四级手术占比逐年提高,医院综合救治能力不断跃升,在2021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得“全国排名432、国家监测指标等级B++”的好成绩,连续四年蝉联全市第一。医院坚持为病人提供全方位优质护理,努力提高护理管理、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走在省市前列,荣获黑龙江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全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单位,骨科荣获国家级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区、神经内科荣获黑龙江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先进病房。护士培训工作走在省市前列,率先在省内开展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护理质量控制工作走在省市前列,荣获黑龙江省护理质量控制先进单位,获批为全市护理质控中心,定期组织护理专家对全市二级医院护理工作进行质控和督导,在提高全市护理工作质量上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医院坚持走医教协同之路,致力于在医教协同中厚植发展底蕴、提高综合实力。2005年,医院成功跻身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行列。目前,院校教育在全市卫生系统中独树一帜,是全市首个取得招收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医疗机构,现有教师363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39人,年均完成6000余学时的教学任务,本科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14年,获批为全国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1年获批为国家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基地。医院坚持科技兴院战略,研究能力和成果数量均处于全市卫生系统领跑地位。建成了全市唯一一个以科研平台为主的中心实验室,获批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近年来,累计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厅局级课题27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各级各类奖项40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65篇,最高影响因子6.359。医院致力于人才强院,放宽视野、大胆实践,建立了“借、调、聘、培、联”的引才育才机制,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龙江名医6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博士16人,硕士生223人。50余名专家在国家、省、市本专业领域学术组织中担任主要职务。2012年,儿科学学科、康复医学学科获批为市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2013年普通外科学学科、骨科学学科获批为市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2013年,儿科学学科获批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医院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诊疗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坚持不懈加强环境条件建设,持续提高患者看病就医获得感。具有南方风格的园林式、景观式门诊,让患者在就诊时感到赏心悦目,宾馆式的住院病房让患者感到舒适安全。2009年以来,先后购置了国内首台640层螺旋CT、3.0T核磁、四维彩超、DSA等大型医疗设备,为提高技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医院坚持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公益属性,不断为政府民生工程贡献力量。从联办乡镇卫生院到卫生支农,从万名医师下基层到先锋行动,从对口支援到精准扶贫,从健康扶贫到脱贫攻坚,扶贫路上我们从未停歇,在党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大战略部署中,我们从未缺席;从援疆到援藏,我们的干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考验下,积极开展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为推动边疆发展稳定、促进各民族大团结贡献力量;从98年抗洪到08年汶川地震,从非典到甲流、再到新冠肺炎,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我们众志成城、一往无前。医院以“崇德尽术、践信仰和”为院训,靠质量树信誉、靠服务创品牌、靠管理出效益、靠创新谋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诚信建设示范单位”“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省级精神文明单位标兵”,连续多年获得黑龙江省“行风建设最佳单位”殊荣。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恐惧症原称恐怖性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而影响其正常活动。常见的恐惧症亚型包括广场恐惧、社交恐惧和特殊恐惧症三种。,社交恐惧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与其它恐惧症类似,目前认为社交恐惧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恐惧症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尤其影响到女性亲属。双生子研究结果同样提示广场恐惧可能与遗传有关,且与惊恐障碍存在一定联系。某些特定的恐惧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血液和注射恐惧,先证者中约2/3的生物源亲属患有相同疾病,这类患者对恐怖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也与一般的恐惧症患者不同,他们表现心动过缓而不是心动过速,易发生晕厥[2]。 神经生化研究 有研究发现社交恐惧症患者出现恐惧症状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升压试验阳性,可乐定激发实验引起的生长激素反应迟钝。 心理社会因素 19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用条件反射理论来解释恐惧症的发生机制,认为恐惧症状的扩展和持续是由于症状的反复出现使焦虑情绪条件化,而回避行为则阻碍了条件化的消退。,脑,心理治疗 1.行为疗法是治疗恐惧症的首选方法。系统脱敏疗法、暴露冲击疗法对社交恐惧症效果良好。基本原则一是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恐惧反应的条件性联系;二是对抗回避反应。许多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已经学会如何回避令他们产生恐惧的对象和场景而不影响自己的日常社会功能[3]。 2.系统脱敏治疗应用较多,它可以分为实景脱敏和想象脱敏。第一个阶段,是进行放松训练。第二个阶段,请患者按引起恐惧反应的严重程度,依次列出相关诱发社交恐惧的情境的清单,然后从引起最弱的恐惧反应的情境开始,逐一让病人身处其中,或由其想象身处这些情境之中。每一步骤做到病人适应,感到彻底放松为止,然后再接着做下一个较令人紧张的情境,直至最强程度的情境也不引起恐惧为止。 药物治疗 药物不能单纯的消除患者的恐惧情绪,但可用苯二氮卓药物和普萘洛尔等药物可以缓解恐惧带来的躯体焦虑反应,降低植物神经反应。SSRI类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有效,三环类抗抑郁剂米帕明和氯米帕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对恐惧症也有疗效,但药物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应用。 其它治疗 松弛疗法、冥想、气功等对患者也有帮助。,1.正常人的恐惧正常人对社交活动场合也会有一定的紧张、焦虑心理,关键看这种恐惧的合理性、发生的频率、恐惧的程度、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症状、是否明显影响社会功能,是否有回避行为等来综合考虑。 2.与其它神经症性障碍鉴别恐惧症和焦虑症都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社交恐惧症的焦虑由特定的对象或处境引起,呈境遇性和发作性,而焦虑症的焦虑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常持续存在。强迫症的强迫性恐惧源于自己内心的某些思想或观念,怕的是失去自我控制,并非对外界事物恐惧。疑病症患者由于对自身状况的过分关注而可能表现出对疾病的恐惧,这类患者认为他们的怀疑和担忧是合理的。 3.抑郁障碍某些抑郁障碍伴有短暂的恐惧,某些社交恐惧症患者也伴有抑郁心境,恐惧症与抑郁并存可加重恐惧。诊断则根据当时每一个障碍是否达到诊断标准。若恐惧症状出现之前已经符合抑郁障碍的标准,抑郁障碍的诊断应优先考虑。 4.颞叶癫痫可表现为阵发性恐惧,但其恐惧并无具体对象,发作时的意识障碍、脑电图改变及神经系统体征可资鉴别。,无,1.符合神经症性障碍的共同特点。 2.以恐惧为主,同时符合以下4项症状: (1)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的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2)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 (3)出现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4)明知恐惧是过分的、不合理的、不必要的,但仍无法控制。 3.对恐惧的情景和事物的回避行为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4.病程持续1月以上。 5.导致个人痛苦及社会功能损害。 6.排除广泛性焦虑障碍、疑病症、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排除躯体疾病如内分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