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舒城县南港镇中心卫生院泛发性神经性皮炎专家

简介:

舒城县南港镇中心卫生院,成立于2017年,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宗旨和业务范围是“防疫、保健、医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该事业单位开办资金100万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的皮肤疾病。出现泛发性神经性皮炎,通常跟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波动过大、忧郁、焦虑、过度劳累、神经衰弱等因素都有关系。,皮炎的主要病因与疾病类型相关,多数皮炎与遗传、过敏、感染、静脉曲张等相关,好发于有家族史者、免疫缺陷者、静脉曲张患者、油性皮肤者、精神压力大者等人群,皮肤,黏膜,1.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一些清热解毒凉血利湿的药物进行治疗。21.可以局部涂抹一些消炎的药膏进行治疗。,痤疮、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红色粟粒疹、疱疹样皮炎相鉴别,不能吃辛辣的食物,最好不要吃羊肉牛肉鱼之类食物,否则很容易造成感染加重。在饮食方面一定要做好基础工作,否则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尤其是用药治疗期间最好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不要吃重口味的食物,需要保持饮食清淡直接营养丰富的食物。,血清学检查,活检,免疫荧光检查,。

方继伟 主治医师

慢病管理,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慢病管理,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29岁女性患者,胳膊上起小疙瘩,痒,持续约一年。患者女性
13
2024-10-17 16:23:34
皮肤瘙痒,头皮部位反复出现类似头皮屑症状。患者女性
60
2024-10-17 16:23:34
30岁男性脖子上出现皮炎,伴有瘙痒,已诊断为神经性皮炎。患者女性
66
2024-10-17 16:23:34
手上反复发作的神经性皮炎,已4、5年,夏天加重,无脱皮,考虑真菌感染。患者女性
60
2024-10-17 16:23:34
神经性皮炎瘙痒,医生推荐药物治疗,孕妇使用。患者女性
16
2024-10-17 16:23:34
38岁男性患者,背部和胳膊出现牛皮藓症状,寻求治疗药物。患者女性
14
2024-10-17 16:23:34
男性,皮肤瘙痒,反复发作,无用药史。患者女性
53
2024-10-17 16:23:34
77岁男性患者,患有神经性皮炎和特异性皮炎,想了解复方桐叶烧伤油是否有效。患者女性
25
2024-10-17 16:23:34
手臂出现发红、小红点,有时瘙痒,疑似神经性皮炎。患者女性
34
2024-10-17 16:23:34
神经性皮炎,瘙痒难忍,面积不大。患者女性
43
2024-10-17 16:23:34

科普文章

#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7

别再作了,不然神经性皮炎找上门可不好办

#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48

别太委屈自己,不然神经性皮炎容易找上你

#泛发性神经性皮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
25

越不开心,这个病越会找上你 

#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49

神经性皮炎总反复,医生教你对症处理

#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44

这可不是普通的湿疹,而是神经性皮炎

#糖尿病#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
0

临床上,糖尿病被分为1型和2型。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B细胞仍能分泌部分胰岛素,通常可以通过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常见的情况包括:

  1. 长期使用口服降糖药效果逐渐减弱;
  2. 对口服降糖药出现过敏反应;
  3. 患者处于应激状态,如外伤、手术、妊娠、严重感染等;
  4. 存在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口服降糖药可能进一步损害肝肾功能;
  5. 合并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或结核病等。

在这些情况下,2型糖尿病患者应及时转用胰岛素治疗,以控制血糖,减轻并发症风险,并安全度过危急状态。那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时应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呢?

1. 计算胰岛素的日用量

糖尿病患者初次使用胰岛素时,需要计算每日的用量。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根据空腹血糖计算:空腹血糖(mml/L)×1.8。如空腹血糖为10mmol/L,则日用量为18单位。

根据血糖值换算:空腹血糖(mg/dL)÷10。如空腹血糖为200mg/dL,则日用量为20单位。

根据体重计算:体重(kg)×0.5。如体重为75kg,则日用量为37.5单位。

2. 合理分配胰岛素用量

一日三次注射:根据“日量除以3,中减2加早”的原则分配。例如,日用量为30单位,分配为早晨12单位、中午8单位、晚上10单位。

一日两次注射:早餐前注射日用总量的2/3,晚餐前注射总量的1/3。

一日一次注射:白天口服降糖药,晚餐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用量为每千克体重0.2单位。

3. 监测血糖变化

患者应在使用胰岛素后3~5天分别检测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以评估夜间和白天血糖的控制情况。当空腹血糖稳定在7毫摩尔/升、餐后血糖在10毫摩尔/升时,可以每周测一次血糖。不同时间测定的血糖反映了不同时间段的血糖控制情况,建议在餐后2小时、晚餐前、早晨空腹时分别测量血糖。此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了解近两个月的血糖水平。

4. 掌握胰岛素的使用时间

糖尿病患者应根据空腹血糖水平选择适当的注射时间:

空腹血糖在7~10mmol/L时,宜餐前15分钟注射,并可适量多进餐。

空腹血糖在10~15mmol/L时,宜餐前30分钟注射,进餐量应适当减少。

空腹血糖大于15mmol/L时,宜餐前60分钟注射,且主食摄入量减半。

使用速效胰岛素时,应在进餐前注射;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时,注射时间可更灵活。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治疗
0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部分糖尿病患者每天使用胰岛素后,血糖水平仍未达到理想状态。那当使用胰岛素后血糖依然不达标时,该如何处理呢?

糖尿病患者出现胰岛素治疗后血糖仍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①患者未能严格控制饮食(如进餐时间不固定、进食量不稳定);

②使用降糖药物的剂量不足或未坚持联合用药;

③使用降糖药物的剂量过大,导致频繁出现有症状或无症状的低血糖,进而引发反应性高血糖;

④用药时间与进餐时间不匹配。

通常,患者在纠正了上述问题后,血糖水平能够达标。如果依然无法达标,则可能意味着胰岛B细胞功能严重受损或伴有胰岛素抵抗。

首先,要明确血糖升高的时段,并进行不同时段的血糖监测,分别为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和凌晨3点的血糖,共五个时段。再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一、5个时段的血糖均升高

如果糖尿病患者每天注射两次诺和灵30R仍无法使血糖达标,表明病情较重,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差,且伴有胰岛素抵抗。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选择以下对策:

早餐和午餐前使用诺和灵R,晚餐前使用诺和灵30R。

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来得时,三餐前口服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

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早餐前口服格列美脲和罗格列酮各一次。

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更精细的胰岛素管理。

二、三餐后的血糖升高

如果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三餐后血糖持续升高,这通常是因为胰岛B细胞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损伤,且存在胰岛素抵抗。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肥胖患者可以每天服用三次二甲双胍、拜糖平或罗格列酮,消瘦患者则每天服用三次拜糖平或罗格列酮。

睡前使用诺和灵N,三餐前使用诺和灵R。

早餐和午餐前注射诺和灵R,晚餐前注射诺和灵30R。

三、空腹血糖升高

如果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时出现空腹血糖升高,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所致:

1. 糖尿病”黎明现象“:这是指糖尿病患者通常在凌晨3点左右血糖升高,并持续到上午8~9点。可以让患者在晚10点入睡,并在零点和7点分别测量血糖。如果7点的血糖比零点高出1毫摩尔/升,即可判断为“黎明现象”,其原因多为体内生长激素在凌晨时分泌过多。针对该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每日三次诺和灵R注射,睡前使用诺和灵N。早餐前的胰岛素注射时间提前至早6点,早餐在7点后进行。

早餐和午餐前各一次诺和灵R,晚餐前一次诺和灵30R,睡前服用二甲双胍或罗格列酮。

早餐和午餐前各一次诺和灵R,晚餐前一次诺和灵30R,睡前服用12-16毫克的赛庚啶。

2. “苏木杰效应”:这是指患者在发生低血糖后出现反弹性高血糖。此时,应适当减少胰岛素剂量。

3. 睡前高血糖的延续:部分患者的空腹血糖升高可能是由于睡前血糖水平过高引起的,这通常是白天血糖控制不佳的结果。此时,可以参考三餐后血糖升高的调整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若糖尿病患者在进餐前使用短效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控制餐后2小时血糖,但由于短效胰岛素作用时间较长,可能导致下次进餐前发生低血糖。因此,建议此类患者在餐后3小时适量加餐或吃些水果,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糖尿病性单神经病#神经系统病变
0

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的话,通常不会影响工作和寿命;但若控制不当,就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等。部分糖尿病患者在发病7~10年后,会逐渐感到手指和脚趾麻木,甚至对冷热的感知也变得异常,这表明他们的神经已经出现病变。

 

为什么会发生手足麻木

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若长期未能有效控制血糖,神经系统在高血糖的环境下会发生退行性改变。人体的神经在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时,也会逐渐失去正常结构和功能,出现了明显的退行性病变。这正是糖尿病患者出现手足麻木的主要原因。

 

那么,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了末梢神经病变,应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控制好血糖。有些患者可能会疑问:“我已经出现了并发症,控制血糖还有意义吗?”其实,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防止并发症进一步恶化的基础。只有血糖控制得当,其他药物治疗才会更有效。

其次,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它们可以口服或肌肉注射。此外,还可以结合一些中药,用于预防血液黏稠和活血通脉。但由于每位患者的情况不同,治疗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最根本的措施还是在于控制好血糖,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何才能“防病于未然”呢?

1. 控制饮食: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每餐主食的摄入量,每顿饭主食应保持在一两到二两之间,可选择米饭、馒头或窝头等。副食中虽然含有蛋白质和脂肪,但摄入过多同样会升高血糖。应避免饮用高糖饮料,如可乐和酸奶,可以选择白开水、茶水或矿泉水。若想吃水果,应在饭后两个小时后适量食用,避免在血糖高峰期进一步升高血糖。

2. 调整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运动,尤其是肥胖患者。同时,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和熬夜,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 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肝肾功能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药物并无优劣之分,但选择适合的药物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4. 定期监测血糖:在控制饮食、运动和用药的同时,糖尿病患者还应定期检测血糖,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以确保血糖长期保持在理想水平。

通过以上方法,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和预防手足麻木等神经病变,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体内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血糖升高所引起的。通常情况下,患者通过服用降糖药即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然而,当口服药物无法充分控制血糖时,便需要改用胰岛素进行治疗。那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从服用降糖药安全过渡到胰岛素治疗呢?

第一个阶段——每天注射一次胰岛素:当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的情况下仍无法理想地控制血糖时,可以在现有治疗基础上,增加晚餐前或临睡前一次中效胰岛素或长效基础胰岛素的注射。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基础胰岛素水平,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尽管该方案只需要每天注射一次胰岛素,但它能帮助患者在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控制血糖水平。

第二个阶段——每天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对于采用第一个阶段方案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进入第二阶段的治疗。在此阶段,患者需停止口服降糖药,转而每天早晚各注射一次70/30或50/50的预混胰岛素。此方案有助于平衡三餐后的血糖水平,同时控制夜间血糖。

第三个阶段——每天注射四次胰岛素:该阶段属于胰岛素强化治疗阶段,是为血糖控制依然不理想的患者设计的。治疗方案包括:早餐、中餐和晚餐前各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临睡前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虽然每天的注射次数较多,但这种方法更贴近人体自然胰岛素分泌的规律。餐前短效胰岛素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则可维持基础胰岛素水平,从而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并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当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后仍无法控制血糖时,完全可以考虑改用胰岛素治疗。通过短期的胰岛素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稳定病情,还能加快其他并发症的恢复。在血糖得到控制后,部分患者可以逐渐减少甚至停用胰岛素,重新使用口服降糖药物进行维持治疗。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不少糖友在疾病过程中除了血糖和糖尿病的并发症外,饱受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的折磨。紧绷的神经与升高的血糖狼狈为奸,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共同蚕食糖友们的健康。

那么糖友们该如何缓解这些不良情绪呢?让我们细细看来~

一、学会自我接纳与和解:成为糖友又如何?我依旧是最绚丽的烟火!

不少糖友会因为罹患糖尿病,需要家人花费财力精力照顾而陷入自责,亦或因为被贴上糖尿病这一“终生标签”而生出病耻感。

但是,糖友们首先需要明白,糖尿病并不是我们的错,勿需自责。学会接受自己的状况,并积极应对挑战,才是正道。

糖尿病并不会妨碍我们精彩的人生,有许多的名人,如香港影星周润发,美国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等虽患糖尿病,但依旧能逐梦成功。成为糖友又如何?我依旧是我,是最绚丽的烟火!

所以,糖友们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糖尿病,是缓解糖尿病不良情绪的第一步。

二、提高对疾病的认识:知己知彼,无所畏惧!

多数的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均源于未知。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手段已经非常成熟。

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科学管理。多了解糖尿病的健康知识,定期专科复诊,严格遵行医嘱。做到对糖尿病知己知彼,则可控糖无忧!

当你真正掌握了这个疾病对应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并发症预防等等科普知识后,就可“轻舟已过万重山”式地说一句:小小糖尿病,拿捏!!!

三、寻找他人的支持和帮助:难过就别憋着!

糖尿病摊上了,就是一辈子,搁在谁心里都不会好过,有焦虑的情绪很正常。但是别把不良的情绪一直憋在心里——咋们可不能做“忍者神龟”!

这时,寻求家人、朋友的关心、倾听和帮助有助于我们更快走出疾病的阴霾。也可以建立或加入糖尿病患友群,大家相互鼓励和支持,一起重拾“驯服”糖尿病的信心。

四、充实自己,转移注意力:生命不只有糖尿病!

部分糖友终日在糖尿病的阴影中不可自拔,但其实糖尿病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插曲而已。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进行体育锻炼(主要是有氧运动、瑜伽等),保证充足的睡眠,将自己的过度集中于疾病的注意力转移到工作生活的一个个小目标上,那种自我价值实现的快感定将糖尿病的阴霾一扫而空!

 

最后,如果糖友们确实感到“压力山大”、情绪不可控制,应该及时到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就诊,接受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专业的医疗帮助~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