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心血管疾病后癌症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淋巴瘤 肺癌 结肠癌
摘要:4例病人中,有新确诊冠心病后立即诊断直肠癌,有2-10年确诊癌症的。可以推测冠心病与癌症,不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还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尤其是患冠心病后,心功能受损后,可能促进癌症的发生,因此,在确诊冠心病后,不仅要预防再次罹患冠心病,而且还有使用其他措施如中医中药,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癌症的发生。
病例一
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后心衰,10年后确诊淋巴瘤
病历摘要:患者10年前饮酒后出现急性广泛前壁、下壁心肌梗死,行溶栓治疗后,再行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斑块,未见严重狭窄病变,随后出现心衰,活动能力明显下降,10年后确诊淋巴瘤。拟于外院行淋巴瘤化疗。
Liuqingsheng,男,52岁,入院日期,2022-04-15 08:58,主因发作性胸痛10年,间断胸闷、气短、乏力9年入院。查体: T 36.1℃ P 62次/分,R19次/分,BP 94/67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62次/分,律齐,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软,肝脾未触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窦性心律 陈旧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
检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中下叶及左肺下叶胸膜下多发结节灶。彩超:右侧颈部及腋下多发低回声结节---肿大淋巴结可能。甲状腺彩超:双侧颈部多发低回声结节---肿大淋巴结可能。
拒绝进一步治疗,要求自动出院。 后电话告知,在北京某医院确诊淋巴瘤,拟行化疗。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造成心衰后,引起免疫系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攻击,而导致淋巴过度增生,形成淋巴瘤,因此,心衰患者除了抗心衰治疗外,还需要注意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淋巴瘤形成的风险。
病例二
冠心病支架术后2年,因便潜血阳性而发现结肠癌,行手术治疗
Wangzhishu,女,72岁,主因胸闷气短15天于2023-01-25 15:46入院。。
现病史
患者15天前诊断"新冠肺炎",从外院出后,自觉胸闷,以左侧胸部为主,波及左肩部及左胁部,持续时间长短不等,伴有气短,有出汗,有烧灼感,有乏力,间断咯痰,痰量减少。
既往史
2021年因"心绞痛",行支架治疗(具体不详)。
2005年患"脑梗死"时发现血压升高,最高180/110mmHg,无后遗症。
患者于2022-12-29日患"新冠肺炎",于外院住院,自诉不发热,有恶寒,有全身疼痛、咽痛、头痛、眼球疼痛,有咳嗽,咯痰,咯白色清凉稀痰,目前仍有咯痰及咯痰,无腹泻,之前有长期腹泻病史。
入院后检查
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期前收缩、成对、短阵房速、未下传。
动态血压:全天收缩压正常、全天舒张压正常,血压晨峰:30.7mmHg,血压昼夜节律减弱,其中,收缩压非勺型异常(6.7%)。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为0.67(参考值<0.55)偏高,提示可能存在动脉硬化。
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每搏输出量正常,心输出量正常,左心做功正常。收缩压正常,舒张压正常,平均压正常。前负荷正常、后负荷正常,心肌收缩力偏低。
粪便分析:隐血阳性;复查粪便隐血阳性。
胃镜:1.慢性萎缩性胃炎(木村.竹本分级 C - II )伴肠化:2.胃体红斑性质待定﹣﹣炎症? 胃镜病理结果:(胃体红斑),胃黏膜轻度慢性炎,伴轻度肠上皮化生。
结肠镜检提示结肠肝曲病变性质待定﹣- Ca ?病理提示腺癌。
请肿瘤外科会诊,建议转科手术治疗。
2023-02-14 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病理:结肠中分化腺癌。
病例三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行肝素抗凝后,便血,结肠镜诊断为直肠癌
摘要:病人男性,54岁,因胸痛入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血栓,术后在使用普通肝素抗凝过程中,便血2次,行结肠镜及病理检查提示为直肠癌,给予卡培他滨化疗。
病人男性,54岁,2023-8-3入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呈压榨性,胸骨后为著,1分钟内症状可自行缓解,服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丹参滴丸"治疗,此后症状间断发作,每天发作约4-5次。3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胸闷、胸痛,性质部位同前,并向后背放射,伴大汗,症状持续约半小时后自行缓解。体检检查:体温:36.3℃,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5/92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6次/分,律齐,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入室心电图:窦性心律,V1-V3、aVL导联ST段抬高0.1-0.2mv,II、III、aVF 导联ST段压低0.1mv。
入院后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右冠状动脉:后降支开口50%局限性狭窄,前向血流TIMI 3级。前降支:近中段可见血栓影,前向血流TIMI 3级。第一对角支开口70%局限性狭窄,第二对角支开口80%局限性狭窄,前向血流TIMI 3级。结论:冠心病 双支病变累及前降支、右冠。建议:强化抗栓治疗,1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8-3化验心肌酶:cTnI 1.2ng/ml,肌红蛋白79.7ng/ml,CK-MB 8.6ng/ml,BNP正常。
8-3血常规: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81.3%,白细胞[WBC] 14.2x109/L;
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8U/L↑,葡萄糖 6.31mmo1/L 1,总胆汁酸22.1umol/L。
凝血系列未见异常。
8-4复查心电图提示前壁导联T波对称倒置(较前明显变化)。
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心脏彩超:三尖瓣反流(轻度),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术后,患者仍有胸痛,提示抗凝力度不足,改为普通肝素静脉泵入抗凝治疗。
2023-08-08 07:45 患者晨起排两次鲜血便,总量约100ml,停用肝素钠注射液。
电子结肠镜:1.直肠肿物性质待定---Ca合并出血?2.大肠多发息肉3.内痔。
直肠病理结果:粘膜内癌。
全身骨ECT示:左侧骼骨放射性分布不均匀。
下消化道造影示:直肠后壁占位性病变,考虑恶性。
予以卡陪他滨1.5g口服2/日。
出院诊断:1.急性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泵功能I级(Killip分级)2.直肠癌伴出血3.多发性结肠息肉
讨论:冠心病与肿瘤(结肠癌)之间的关系如何?二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造成冠脉斑块或斑块糜烂或破裂的因素,也同样会对其他器官的血管屏障造成损害,如各种因素导致直肠粘膜损害,当这种损害超过一定程度,会诱发局部细胞发生低分化,而形成病理学上认定的直肠癌,这种低分化的细胞的迁移能力强,而转移到其他部位。因此,去除各种危险因素,提高身体免疫能力,及时清除不良刺激,既可以避免肿瘤的发生,也可以避免冠心病的发生。
该患者前降支造影显示有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说明前降支有斑块糜烂或者斑块破裂,同属管腔的直肠因此便血而发现有直肠癌,前降支糜烂或斑块破裂与直肠癌均属于管腔内壁的病变,属于人体屏障被突破的病变。
病例四 支架术后3年,因心悸喘息入院,肺增强CT发现左肺上叶占位性病变
患者,Lizhiyun,女,66岁,主诉:胸痛、心悸、喘息10余天。
现病史:患者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以左胸部为著,持续半小时左右后逐渐缓解,伴大汗,无意识丧失,无头晕及黑朦,此后胸痛未再发作,开始喘息及心悸,活动后尤甚,夜间有时需取高枕卧位,左侧卧位后症状有所缓解。
3年前因"胸痛、意识丧失",就诊于当地医院,行支架治疗(具体不详)。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差,饮食及睡眠不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有糖尿病史:3年前住院期间发现血糖升高,无口渴等症状,此后服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
住院诊治经过:入院后2023-9-6 17:30左右心电监测提示,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可见 RR 间期2s,无头晕及黑朦。
化验:心肌酶快速检测阴性,入院时 NT - proBNP 3535.8pg/ml。2023-9-12复查 NT - proBNP 374pg/ml。化验 BNP 明显下降,结合患者喘息好转,考虑心衰症状与快速性心房颤动有关,而造成心房颤动的原因可能与肺部疾病有关。
血生化: r-谷氨酰转肽酶64U/L1,钾3.39mmo1/L,甘油三酯1.77mmol/ L,总蛋白64.5g/L,尿酸363umol/L;
血常规未见异常。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色谱法:7.9%。
肿瘤标记物未见异常。
胸部 DR 提示:1.心影增大。2.考虑左上肺渗出性病变。3.肺动脉段突出。4.主动脉退变。
心脏彩超:三尖瓣反流(轻度)肺动脉高压(轻度 PASP 44mmHg)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患者心脏彩超提示肺动脉高压,提示可能与肺部疾病有关。
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冠心病双支病变累及前降支、回旋支(开口50%狭窄)、前降支原支架未见明显再狭窄。
腹部彩超:脂肪肝,肝囊肿。
肺部 CT 提示:1.右肺中叶炎性纤维化。2.左肺上叶不张伴实变。3.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4.主动脉壁及冠状动脉壁致密影。5.两侧胸膜粘连。6.左侧胸腔积液。
肺部 CT 增强:1.右肺中叶炎性纤维化较前未见明显改变。2.左肺上叶占位性病变伴左肺上叶不张。3.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4.主动脉壁及冠状动脉壁致密影。5.两侧胸膜粘连。6.左侧胸腔积液。请呼吸科医师会诊,既往有慢性咳喘病史,考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左肺占位。建议停用活血药1周后,行支气管镜检查。
出院诊断:1.急性心力衰竭阵发性心房颤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状态泵功能 III 级( Killip 分级)2.2型糖尿病3.低钾血症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左肺占位6.脂肪肝7.肝囊肿。
文献复习(Risk of Cancer After Diagnosis ofCardiovascular Disease. JACC CardioOncol. 2023, 5(4):431-440.)
一项研究对2700多万人的分析表明,心血管病患者癌症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癌症风险增加了20%。癌症亚型分析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的肺癌、膀胱癌、结肠癌、头颈癌、肝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和肾癌以及淋巴瘤、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心血管病患者。
研究者分析,心血管病与癌症相关通过共同的生物过程(如炎症、代谢适应等)介导的,独立于共同传统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