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甲状腺癌的诊断中,细针穿刺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然而,关于穿刺是否会导致癌细胞扩散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穿刺本身并不会明显增加癌细胞扩散的风险。事实上,临床上广泛应用穿刺进行术前诊断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安全性已经得到充分验证。
为了确定穿刺的安全性,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对比研究。他们将一部分患者在手术前进行穿刺,而另一部分患者则直接进行手术。随后,他们将同等分期的病人拿出来进行对照,结果发现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在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这表明,穿刺并不会因为手术而增加复发或转移的几率。
因此,穿刺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前明确诊断,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对于甲状腺癌患者来说,穿刺检查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和手术准备。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尽管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但仍有一部分可能会恶化成甲状腺癌。因此,了解甲状腺结节演变为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至关重要。
首先,声音嘶哑可能是甲状腺癌的早期信号之一。当甲状腺结节发展成癌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的神经和组织,导致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
其次,乳头状肿块的出现也可能是甲状腺癌的迹象。这种肿块通常在甲状腺癌的初期阶段出现,并且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等问题。
最后,淋巴结肿大也可能是甲状腺癌的表现之一。甲状腺癌可以扩散到周围的淋巴结,导致颈部出现坚硬的肿块。
总的来说,甲状腺结节的演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甲状腺结节是预防甲状腺癌的关键。
骨转移性肿瘤是指原发恶性肿瘤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骨骼所产生的继发肿瘤。这种情况在脊柱、骨盆和长骨等部位较为常见,且多见于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肺癌和肾癌等原发性病灶。骨转移性肿瘤的高发年龄为50-70岁。
过去,人们对骨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持消极态度。然而,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治疗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现在,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外,通过手术切除局部转移病灶、解除脊髓压迫和缓解疼痛等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对于转移到髋部、脊柱的患者,微创手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并避免长期卧床的痛苦。
对于晚期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常伴有剧烈的疼痛。除了三阶梯疗法外,体外放射治疗也是常用的治疗性镇痛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可靠地止痛,还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全身治疗,包括化疗、靶向、免疫以及内分泌等,在骨转移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如何,坚持全身治疗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
如果骨转移病灶为单发病灶,原发病灶已完全切除且局部未复发,全身治疗响应好的患者,对单发骨转移病灶进行整块或广泛切除可能是治愈性的。然而,对于体质非常差的晚期患者,放化疗以及手术可能无法耐受,此时应以镇痛、中医调理以及对症方法为主。
在甲状腺素替代制剂的选择中,我们需要考虑多种因素。首先,市面上有多种产品可供选择,包括优甲乐、雷替斯、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和三碘甲状腺素钠等。每种产品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甲状腺片主要用于特殊类型的患者,而左甲状腺素钠片则是常规替代治疗的首选药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品牌不同可能会导致辅料和剂量稳定性存在差异,因此在替换产品时,必须小心谨慎,避免治疗不足或过量的风险。
其次,我们还需要了解每种药物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甲状腺片是较早期的产品,主要由动物甲状腺制成,纯度较低,剂量稳定性差。左甲状腺素钠片则是人工合成的制剂,具有高纯度、价格稳定和剂量稳定等特点。三碘甲状腺素片虽然活性强、半衰期短,但价格较高,通常只用于特殊情况下的患者。
在选择药物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重要事项。首先,必须遵医嘱用药,并详细阅读说明书,了解用法、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和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其次,需要确认药品规格,以免因服用剂量错误而影响治疗效果。最后,定期复诊和检测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季节更替、体重变化、饮食结构变化或用药品种变化时。
甲状腺手术后的患者通常需要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片,特别是对于所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和部分甲状腺良性病变的患者来说,这种药物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正确服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并非易事,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服用这种药物。
首先,了解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非常重要。甲状腺激素是由人体甲状腺分泌的一种内分泌激素,主要对生长发育、机体代谢起作用。左甲状腺素钠是一种药物,主要成分为L-T4,在人体内转化为T3发挥作用。与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相比,口服甲状腺素的作用几乎无异,只是需要在消化道内进行吸收。
正确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的关键在于时间和方式。最好在空腹状态下服用,因为胃内的酸性PH值对药片在小肠内的吸收非常重要。当然,在临睡前服用也可以,但吸收效果可能略差。如果需要服用较大剂量,心脏可能难以承受,此时可以将剂量分成两部分,分别在空腹和睡前服用。
每日服用左甲状腺素钠是必要的。如果清晨漏服,可以在当日任何时候补服。如果漏服一天,可以在第二天服用两倍的剂量。请注意,即使化验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正常,也不能自行停用左甲状腺素钠,应该继续服用目前剂量不变。何时停用或减少左甲状腺素钠的剂量应由医生决定。
在服用左甲状腺素钠期间,需要经常复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当日可以正常服用左甲状腺素钠,对结果判断没有影响。最好用水服用,通常是在餐前1小时左右。同时,需要注意避免与某些特殊药物或食物同时服用,例如含铁、钙食物或药物、奶、豆类食品等。
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是安全的,绝大部分患者都能耐受,且没有不良反应。然而,过量服用可能导致头痛、心悸、心慌、焦虑等症状,甚至加重或诱发房颤等心律失常,以及加重骨质疏松,特别是绝经期妇女。因此,必须遵照医嘱进行药物剂量调整。
对于孕妇和儿童来说,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非常重要,否则可能影响胎儿智力发育和儿童生长发育。左甲状腺素钠可以作为外源性补充,只要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服用期间可以正常怀孕。分娩后,产妇服用左甲状腺素钠是为了补充自身甲状腺激素的不足,通过乳汁的量很少,不会对婴儿产生影响,可以哺乳。
近年来,关于甲状腺微小癌的治疗策略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一些专家坚持认为,所有的甲状腺微小癌都需要立即手术,而另一些专家则支持密切观察的策略。那么,密切观察是否真的等同于延误治疗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微小癌并不等同于低危癌。虽然微小癌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但仍有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然而,研究表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很小,且远处转移的概率也非常低。因此,绝大多数微小癌可以被视为低危癌。
其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微小癌都需要立即手术。对于符合条件的微小癌,密切观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在观察过程中,如果肿瘤长大或出现临床淋巴结转移,可以选择手术治疗,这并不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密切观察并不等同于任其发展,也不是延误治疗。相反,它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治疗策略,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少的副作用。因此,对于甲状腺微小癌,密切观察可以作为一种可选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关于吃碘盐是否会引起甲状腺癌的争议不断。一些人认为,甲状腺癌的高发病率与食用碘盐有关,甚至声称碘盐不能食用。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快速增长并非完全由食用碘盐引起。学者们普遍认为,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健康人群对甲状腺体检的重视、新的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检查设备敏感性的提高、穿刺活检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资源覆盖面提高等因素。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不仅在中国高企,在其他国家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例如,在美国,尽管有超过100年的加碘盐历史,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近20年来仍然增加了5-6倍。相反,在不食用碘盐的韩国,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乳腺癌和宫颈癌这两大“红颜杀手”。《中国居民补碘指南》指出,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全球主要国家的甲状腺癌发生率都在增加,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这表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速度可能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可怕,而是在诊断技术更先进的现代,微小癌、早期癌被更多的发现了。
最后,正常食用加碘盐并不会导致碘超标。除了部分沿海地区,中国大部分省份都属于缺碘地区。一般人群可以通过饮水、加碘盐以及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来补充碘。因此,担忧甲状腺出现问题而擅自停食加碘盐是不可取的,否则可能引发碘缺乏症,导致甲状腺肿、克汀病、智力发育不良等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根据美国统计资料,1973年至2003年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上升了2.4倍,成为发病率上升最快的实体肿瘤之一。女性患甲状腺癌的几率较男性高出3倍。中国天津市在1981年至2001年间,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了193%,其中6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剧增。
目前,医学界对甲状腺癌的确切成因尚无定论,但公认的影响因素包括辐射性射线、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病变恶化、遗传以及饮食。以下是六大影响因素的详细解释:
预防甲状腺癌的方法包括:在饮食中保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硒的食物如鱼、虾、蟹、芝麻、大蒜等;尽量避免接触放射性源,做放射性治疗时要谨慎。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术后多种非手术辅助治疗对长期生存率有很大的关系。甲状腺素的药物治疗和同位素治疗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肿瘤生长和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综合考虑,手术治疗甲状腺癌仍然是目前最理想的选择,规范治疗使分化型甲状腺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甲状腺肿瘤是指在甲状腺中发生的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甲状腺癌的70%-80%。而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则是相对较少见的良性肿瘤。
甲状腺肿块非常普遍,特别是在女性中,成年女性的发生率高达60%以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甲状腺肿瘤的诊断需要通过手术后的病理检查来确定,而不是仅凭外观或触摸就能判断的。因此,超声检查成为了判断甲状腺肿块性质的重要手段。
自我体检对于早期发现甲状腺问题也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在洗脸照镜子时轻轻触摸颈部,寻找任何异常的肿块或硬结。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超声检查是目前最常用和最有效的甲状腺检查方法之一。通过超声波,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甲状腺内部的结构,包括肿块的大小、形态、位置和血流情况等。这些信息对于判断肿块的性质至关重要。
如果被诊断出患有甲状腺癌,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甲状腺癌的治愈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对于分化性甲状腺癌,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然而,在手术治疗中,医生也会尽力保护甲状腺的功能,避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不良影响。
总之,了解甲状腺肿瘤的发病情况、自我体检的重要性以及超声检查的作用,对于预防和早期诊断甲状腺问题至关重要。及时就医和定期检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甲状腺球蛋白是由甲状腺组织或甲状腺肿瘤产生的一种蛋白质,通常被用作甲状腺癌的主要标志物。在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后,几乎无法检测到甲状腺球蛋白;然而,如果其浓度超过10微克/L,可能表明癌症复发的风险。
在测定甲状腺球蛋白时,需要同时检测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因为其存在可能会干扰甲状腺球蛋白的检测结果。TSH刺激试验也可以提供有关甲状腺功能的重要信息:如果甲状腺球蛋白无法被测量到,可能意味着没有甲状腺组织;如果其浓度升高不明显,可能表明甲状腺肿瘤的分化程度较低;如果其浓度明显升高,可能表明存在分化性甲状腺癌或有甲状腺组织。
甲状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的一种癌症,尤其在中国,新发癌症排行榜中甲状腺癌的病变发生率稳居第五名。虽然甲状腺癌的治疗预后相对较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就能高枕无忧。事实上,甲状腺癌仍然存在复发的风险。
那么,为什么治好的甲状腺癌会复发呢?主要原因可能是手术切除后对侧甲状腺出现新的肿瘤,或者患者未能及时规范治疗,导致癌细胞再次生长。根据统计数据,单纯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率为40%~60%,肿瘤及其患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后复发率为20%~30%,而颈部联合根治术后复发率为10%~20%。此外,约30%的DTC(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会在十年内出现复发或转移。
在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如果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呛咳、憋气、咳血或关节疼痛等症状,可能意味着复发的癌症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因此,定期复查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注意是否有新的颈部肿块出现,血液指标是否异常升高。
为了预防甲状腺癌的复发,除了定期复查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如果发现复发的症状,不要放弃治疗。目前有针对性的方法可以治疗复发性癌症,大部分甲状腺复发癌可以完全切除。即使肿瘤不能完全切除,仍有可能存活更长的时间。因此,护理、治疗和建立信任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