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革兰阴性微需氧菌,主要定植在胃上皮细胞表面。这种细菌可以产生多种酶类和致病因子,引起不同程度的临床疾病。HP的发现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贡献,2005年,澳大利亚的Barry Marshall和Robin Warren因发现HP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HP相关的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GERD、FD、缺铁性贫血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感染HP并不一定需要治疗,但如果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根除治疗。
HP的生长环境要求含2%~8%O2的微环境,不能在大气中和绝对厌O2条件下生长。HP的形态呈螺杆状,最初是在患者胃的幽门部位提取发现的。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我坐在家里,手里紧握着手机,心跳如鼓。83岁的父亲今天早上吐血了,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场景。他的胃癌已经到了晚期,医生说再也不能做手术了。我们只能等待,等待命运的安排。
我打开京东互联网医院的APP,开始了一场与医生的在线咨询。医生问我父亲现在的情况,我一五一十地告诉他。医生说,虽然父亲今天吐血了,但出血量不大,目前还不算危险。然而,一旦出现大出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我听了,心中一紧。父亲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去医院也不能输液,输液他受不了。医生建议我们积极的支持治疗,包括止血治疗。可是,父亲的病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真的还有希望吗?
我问医生,父亲能撑多久?医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时间方面真的是猜不出来。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病情发展也不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出现大出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我感到一阵绝望。父亲的病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除了等待,似乎没有其他的选择。医生安慰我说,虽然现在看起来很无助,但我们不能放弃。只要父亲还活着,就有希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力让他舒服一点,减少他的痛苦。
我点了点头,心中默默祈祷。希望父亲能撑过这个难关,希望他能再多陪我们一段时间。生活中总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我们需要勇敢面对,尽力而为。
我结束了与医生的咨询,心情依然沉重。然而,我知道,我不能让自己沉浸在悲伤中。父亲需要我,需要我的陪伴和照顾。我要做的,就是尽力让他过得更好,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好。
我深吸一口气,站起来,走向父亲的房间。他的脸色苍白,眼神空洞。我轻轻地握住他的手,告诉他,我会一直陪着他,直到最后一刻。父亲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温暖的光芒。我知道,他明白我的心意,也知道我会尽力让他过得更好。
生活中总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我们需要勇敢面对,尽力而为。希望大家也能像我一样,珍惜身边的人,珍惜每一刻的时光。毕竟,生命是如此脆弱,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让我们一起,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珍惜每一刻的美好。
癌症已经成为全球许多国家的首要死亡原因。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2015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高达392.9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因此,早期发现和预防至关重要。
以下是不同类型癌症的高危人群和相应的筛查建议:
通过以上筛查建议,高危人群可以更早地发现癌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虽然大多数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中国的胃癌发病和死亡人数将以年均3%的速度递增。男性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死亡率比例为2.1:1。因此,预防胃癌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首先,饮食习惯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期接触含有直接或间接致癌物质的食物可能会提高胃癌的发病率。例如,烟熏及油炸可使食物产生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其中3,4-苯并芘与胃癌的发生有关。霉变的食物中含有的黄曲霉素、杂色曲霉素也可诱发胃癌。因此,规律饮食,避免食用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
其次,不良嗜好如吸烟和饮酒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吸烟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约28%的胃癌病例中,吸烟是极为重要的致病原因。饮酒同样是一项胃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酗酒会导致胃粘膜急慢性损伤,促进致癌物质与胃黏膜的接触,容易发生癌变。因此,戒烟限酒是预防胃癌的有效方法。
此外,慢性疾患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性增生与胃癌发病相关。这些疾患可能会导致胃癌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因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这些疾患是非常重要的。
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疲劳也会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影响身体机能,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的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病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据统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罹患胃癌的危险性是无感染者的6倍以上。因此,定期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除治疗是预防胃癌的有效方法。
最后,遗传因素也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有家族聚集倾向或遗传性胃癌易感综合征的人群应引起高度重视,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及时发现病变并进行治疗。
在面对胃癌诊断时,许多人会关心自己的生存期限。胃癌的预后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包括癌症的位置、大小、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是否转移、宿主反应以及手术方式等。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限。
胃癌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影响预后的因素不仅仅是治疗相关的因素,还包括许多其他因素。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预后因素:
了解这些预后因素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理解胃癌的严重性,并与医生一起制定最佳的治疗计划。
胃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对人们的健康生活构成严重威胁。高危人群包括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者、有家族史、胃癌术后残胃状态以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者。以下症状应引起注意,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
为了降低胃癌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并且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一般认为,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是九大主要因素:
1. 环境因素
胃癌在全球的地理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移民后代的胃癌发生率显著下降。某些环境因素,如火山岩地带、高泥炭土壤、水土含硝酸盐过多、微量元素比例失调、化学物污染水源和粮食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胃癌的发生。
2. 饮食因素
长期食用腌酸菜、咸菜、咸鱼、咸肉等盐渍食物容易诱发胃癌。烟熏烤食物和环境潮湿易发霉的食物也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相反,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A、E或酚类的食物有助于预防胃癌。
3.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我国高达50%以上,并且已被列为1类致癌物。它可以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亚硝胺而致癌。幽门螺杆菌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胃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而致癌。
4. 癌前病变
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残胃、胃息肉等都是胃癌前疾病。这些病变在发病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进一步演变为癌。
5. 吸烟酗酒
吸烟和酗酒都会增加胃癌的风险。烟草和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促癌物质,而酒精可直接损伤胃黏膜,破坏胃黏膜屏障,促进胃酸分泌,诱发胃炎、胃溃疡。
6. 遗传因素
胃癌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可能与共同的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有关。有研究表明,与胃癌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4倍。
7. 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过度刺激、好生闷气者易发生胃癌,这可能与降低自身免疫功能有关。压抑、忧愁、思念、孤独、抑郁、憎恨、厌恶、自卑、自责、罪恶感、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崩溃、生闷气、压力过大等都可能使胃癌危险性明显升高。
8. 职业因素
长期暴露于硫酸尘雾、铅、石棉、除草剂及金属行业工人,胃癌风险明显增大。长期接触放射线、放射性物质的特殊人员胃癌风险也较大。
9. EB病毒感染
EB病毒是引起鼻咽癌及淋巴瘤等恶性疾病的主要致病源,目前认为也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证据表明,EB病毒在胃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有时在癌前病变中也可以发现EB病毒感染。
以上九大因素都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为了预防胃癌,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改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等。同时,及早发现和治疗胃癌前病变也非常重要。胃镜检查是发现胃癌前病变和胃癌最敏感和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建议4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定期进行胃镜筛查,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更应注意胃镜筛查。
拉肚子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是一个小毛病,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能是某些癌症的预警信号,需要尽早就医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肠癌,晨起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是早期发现直结肠癌的重要指标。由于肿块及其分泌物刺激肠道,可能会导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发生改变,出现便秘和腹泻交替、早上起床后腹泻等症状,尤其是同时伴有黏液血便、脓血便、便中带血呈鲜红色或果酱色等,或者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无力时,需要高度警惕。
对于胃癌,腹泻伴恶心、反酸是其早期表现之一。这种症状常与一般胃肠炎等难以区分,容易被忽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大便呈黑色,同时伴有食欲不振、体弱乏力,以及恶心、胃部灼热感、上腹隐痛或胀痛等症状时,需要考虑肿瘤的可能性。40岁以上的中年人,或患有慢性消化道溃疡的人更需要留意,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对于肝癌,腹泻伴上腹部痛是其不可忽视的症状之一。有数据显示,5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在确诊前有腹泻的表现,每天2~20次不等。因此,中老年人,特别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出现腹部右上方不适、肝区肿大、闷痛并逐渐加重,或食欲不振、逐渐消瘦者,需要尽早就医接受彩超、肝功、甲胎蛋白等检查。
对于胰腺癌,长期慢性腹泻是其早期症状之一。由于胰腺被胃和横结肠所遮盖,普通检查难以发现,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很低。因此,难以解释的上腹不适,反复腹泻、脂肪泻,消化不良,腰背部疼痛,以及非胆结石等引起的黄疸,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症状,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尤其是有长期吸烟史,或患有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家族史等的高危人群。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导致多种胃部疾病的主要原因。为了准确诊断,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以下是对三种常见检测方法的详细解析。
碳同位素检测
碳-13和碳-14检测是最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阳性结果表明当前存在Hp感染。然而,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原因包括近期使用抗生素、清热解毒类中草药、抑酸剂、铋剂或某些保健品;存在消化性溃疡活动出血、胃恶性肿瘤、伴有弥漫性肠化生的重度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疾病;或食用某些暂时抑制Hp的食物,如生吃大蒜等。为确保结果准确性,建议在检测前停止使用相关药物、空腹4小时以上,并避免抽烟、喝刺激性饮料和说话。对于有上述疾病的人群,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应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确认。
抗体检测
抗体检测通过血清学方法检测Hp抗体,可以反映一段时间内的感染状况。该方法不受近期用药和胃内局部病变的影响,是唯一的不受这些因素干扰的检测手段。阳性结果只能确定曾经感染,不能确定是否为现症感染。阴性结果则可靠地排除感染。需要注意的是,血清抗体定性检测不能用于治疗后的复查。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消化性溃疡活动出血、胃MALT淋巴瘤、伴有弥漫性肠化生的重度萎缩性胃炎等,血清学方法可以作为现症感染的诊断手段,特别是当其他检测方法结果为阴性时。
快速尿激酶实验
快速尿激酶实验是一种侵入性检测方法,通过在胃镜检查时取一小块胃黏膜组织进行测试。该方法快速、方便且经济,但也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原因可能包括Hp在胃内分布不均匀、取材不当;观察者的主观因素、观察时间、试剂质量和实验环境的湿度、温度等因素;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抗菌药物等。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可确定为现症感染;如果为阴性且存在感染症状,应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进一步诊断。
胃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09年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近年来,胃癌的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者比例由上世纪70年代至今翻了一番,达3.3%。因此,提高胃癌的综合防治水平是关乎公众健康和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我国胃癌领域工作者多年来集中精力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1976年,我国成立了中国胃癌研究协作组,并于1978年召开了首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1985年,中国抗癌协会成立时,胃癌协作组被重组为隶属于该协会的胃癌专题研究委员会,后被正式更名为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成为我国唯一的胃癌专业代表性学术机构。自1983年起,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在山东省临朐县逐步建立了涵盖20万人群的胃癌“高发现场”,系统进行了胃癌流行因素、癌变病史和干预研究,并通过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证实胃癌发生是一个多阶段渐变过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重要危险因素。
胃癌的诊断研究方面,全国胃癌内窥镜协作组收集了19个省市、52家单位共188044份胃镜资料,发现胃癌14124例(占7.51%),其中早期胃癌613例(4.35%)。胃镜可通过肉眼观察初步检出80%的早期胃癌,联合活检阳性率可达88.6%。病理研究的进展方面,全国胃癌病理协作组对8800余例各期胃癌的病理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胃癌病理变化规律、分型和分类问题。治疗研究方面,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曾牵头汇总并回顾分析了全国28家单位11734例胃癌住院患者的数据,发现总手术率为83.4%,手术切除率为54.9%,而根治性切除率仅为23.6%;手术相关死亡率为3.9%,根治性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31.2%;姑息性切除占27.3%,术后5年生存率为11.7%。
在胃癌放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和注意事项,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和不适。
疲劳管理
放疗期间,身体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自我修复。因此,许多患者会感到疲劳。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在空闲时间多休息,避免过度活动。晚上早睡,白天也可以适当休息。
皮肤护理
放疗后,患者的皮肤可能会变得干燥和敏感。以下是一些护理建议:
血液健康
放疗通常不会降低白血球数或血小板数。然而,如果血液检查显示这些血细胞数量下降,治疗可能会暂停一周,以便增加病人的血细胞数量。
营养摄入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失去食欲。即使这样,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仍然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情绪管理
许多患者在治疗期间会经历各种情绪波动,如沮丧、害怕、生气、失败、孤独或无助。建议患者向医生或癌症协会寻求帮助,并与关心他们的人一起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