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在2017年9月中旬,我参加了公司的例行体检,结果显示左肺上叶有1.0*1.3cm的磨玻璃斑片影,需要进行抗炎治疗并排除占位。这个消息让我感到非常沉重,整天心事重重。我的胃病也因此加重,体重下降了10多斤。经过多方咨询和检查,医生们建议我手术治疗。最终,我选择了一个专业的医院进行手术,结果显示为早期肺腺癌,幸运的是没有扩散也不需要化疗。
手术后,我通过蛋白粉等营养品辅助调养,并逐渐恢复锻炼活动。虽然大夫说我已经没问题了,但我内心仍然存在恐惧感,担心复发和其他小结节的发展。现在,我基本上不再参与无意义的聚餐,也不熬夜,晚上会去散步锻炼身体。同时,我也在寻找通过食疗或中药提高自身免疫的方法。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包括保持愉快的心情、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适度的锻炼和定期的体检。希望我的经历能对其他患者有所帮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肺癌在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这使得很多人在得知自己患有肺癌时已经处于晚期。然而,肺癌晚期可能会引起一些头部症状,包括单侧眼皮下垂、头颈部浮肿、头痛和视物模糊。这些症状并非肺癌特有,但如果出现其中任何一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单侧眼皮下垂可能是肺尖部肺癌的典型症状,被称为Horner综合征。头颈部浮肿、静脉曲张和呼吸不畅可能是上腔静脉受压的表现,称为上腔静脉综合征。头痛和视物模糊则可能是脑部转移肿瘤压迫脑组织或视神经的结果。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肺癌晚期,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
因此,患肺癌前,指望身体发出什么预警信号是不现实的。最重要的还是定期进行针对性的防癌筛查,特别是对于肺癌高危人群,每年体检一次,做胸部低剂量螺旋CT。健康人群仅需做胸部CT平扫即可,无需进行其他复杂的检查。
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放化疗和中医中药等。然而,许多患者确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介入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了首选。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技术,通过核磁、超声或X线等影像学监视和引导,将微小导管插入到肿瘤血管处,注入高浓度抗癌药物或堵塞血管,杀死或饿死肿瘤细胞。它还可以使用氩氦冷冻技术或穿刺技术进行微波或射频消融来烧死癌细胞。
与传统治疗手段相比,介入治疗具有四个主要优势:创伤小、针对性强、副作用小和准确性高。由于其微创性和高精度,介入治疗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肝癌、肺癌和食管癌等。
肝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只有20%适合手术,而介入治疗可以为剩余的80%患者带来希望。例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局部消融技术、冷热消融及氩氦刀等手段可以控制肝脏肿瘤病灶的发展。门静脉支架技术也可以解决门脉素栓塞问题。肝癌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开展,显著延长了无法手术的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空气污染和不良习惯使肺癌问题频发,介入治疗同样适用于失去手术机会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可以起到化疗和饿死肿瘤细胞的作用,微波消融、氩氦刀消融等介入治疗方式也可以获得与外科手术相同的临床效果。介入治疗对肿瘤出血的病人和咳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食管癌的治疗目前有手术和放化疗等手段,但对于术后复发、放化疗失败或有重度吞咽困难的患者来说,介入治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介入治疗,可以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食管内植入支架并打开饮食通道,帮助患者重新获得营养并改善基础状况。
肿瘤多学科的综合性治疗是目前的发展趋势,介入治疗也为此提供了新的机遇。
肺结节的形成时间和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难以一概而论。通常,医生会将8mm作为观察界限,认为8mm以内的结节可以继续观察。然而,5mm的结节长到8mm需要多长时间则因人而异,取决于结节的性质和类型。
如果肺结节是由急性炎症引起的,可能在一个月内甚至半个月内形成,并且可以通过抗炎治疗迅速缩小或消失。对于可能是早期腺癌或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磨玻璃结节,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可能需要2-3年或更长时间才能从4-5mm长到8mm。这种类型的异型细胞生长惰性,呈贴壁生长,属于典型的“懒癌”。
实性微小结节(5mm以内)恶性概率较低,大部分是纤维增殖灶或硬结灶,常见于长期抽烟或接触粉尘污染物的人群。这些良性实性小结节几乎是长期稳定不变化的,不会增大也不会消失。但是,单发结节、形态不规则、有毛刺、胸膜牵拉、分叶等恶性征象时,需要密切关注,因为如果是小细胞肺癌,生长速度可能非常快,几个月就可能超过1cm。
对于有恶性肿瘤病史的人来说,出现肺结节时需要警惕可能是转移灶。肺部转移性结节生长速度较快,几个月内可能增大一倍。因此,这类人群需要定期复查,肺部CT是常规复查项目。
总之,肺结节的生长速度与其良恶性性质有关,即使是恶性结节,不同患者、不同类型的生长速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定期随访复查对于肺结节病人来说至关重要,过度焦虑或放任自流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只要在密切监控之下,1cm以内的恶性结节都不会失去根治的机会。
我抽烟已经六年了,烟瘾越来越大,想戒却总是反复。身边抽烟的人也很多,仿佛每个人都在向我示威:你不抽烟,你就不够man。这种无形的压力让我越来越难以戒烟。
我曾经尝试过靠意志力戒烟,但总是以失败告终。每次戒烟的过程都像是一场恶战,内心的挣扎和外界的诱惑让我一次次地投降。有时候,我甚至会想:也许我注定要抽烟一辈子。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听说了京东互联网医院。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登录了网站,开始了我的咨询之旅。医生告诉我,慢慢戒烟是最好的方法,不能一蹴而就。同时,他也提醒我,戒烟需要决心和毅力,不能半途而废。
我开始按照医生的建议,逐渐减少每天抽烟的数量。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我坚持了下来。有时候,我会想起医生的话:“只要自己想戒,别人不会强求你抽烟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
然而,戒烟的路上总是充满了挑战。有时候,我会被烟草的诱惑所打败,重新开始抽烟。但每次失败后,我都会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行。因为我知道,戒烟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健康,也是为了家人和朋友的安心。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尝试了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有人说用烟叶泡水喝可以让人不想抽烟。我试了一下,但效果并不明显。医生也告诉我,这种方法可能对人体有影响,不建议使用。所以,我还是坚持了慢慢戒烟的方法。
现在,我已经成功戒烟了。回想起来,整个过程虽然艰辛,但也让我成长了很多。戒烟不仅是身体上的挑战,更是心灵上的考验。只有真正下定决心,才能战胜烟草的诱惑,重获健康和自由。
如果你也在戒烟的路上,我的建议是:不要放弃,慢慢来。同时,也可以尝试寻求专业的帮助,像我一样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医生。相信自己,相信你也能成功戒烟!
医学研究表明,肺癌的发生与体内多种基因(包括癌基因、抑癌基因等)的突变累积以及环境致癌因素的刺激有关。某些基因与治疗肺癌的靶向或化疗药物的作用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这些特定基因,可以预测患者对各种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治疗。
传统的肺癌化学药物治疗有效率偏低,往往基于临床经验选择化疗药物,导致许多患者未能从中获益。现在,通过对肿瘤活检或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和病理标本进行肺癌相关基因检测(如EGFR、KRAS、ALK、ERCC1和RRM1等基因),可以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或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实现肺癌的个体化治疗。
靶向治疗药物在研发设计时具有高度选择性,旨在只杀灭肿瘤细胞,避免误伤正常组织细胞。因此,在选择靶向药物治疗前,首先进行相应基因状态的检测至关重要。临床研究表明,具有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服用EGFR-TKI靶向药物时,其有效率较没有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高出十几倍。通过基因检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分子靶向药物,可以使得有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得到准确及时的个体化救治,并避免无效的治疗。
随着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不断研发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模式已经转变为慢性生活方式疾病的治疗模式。每天在家服用药物可以有效控制肺癌,实现让肺癌患者有尊严地接受治疗、有质量地带癌生存的愿望。
肺结节是影像学中常见的发现,尤其是在CT扫描中。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和密度等特征,可以将其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实性结节通常被认为是恶性的可能性更高,而亚实性结节则可能是良性或恶性的。针对这些结节的临床处理,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发布了最新的指南,提供了明确的诊断和治疗路径。
对于实性结节,ACCP指南建议首先评估患者的肺癌风险和手术风险。如果恶性概率很低或中等,但手术风险高,则推荐定期CT扫描随访。对于可以耐受手术的患者,应进行PET扫描评估代谢和分期,然后选择外科手术、非手术活检或CT监测。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PET评估后可以考虑化疗、放疗、放化疗或射频消融治疗。
对于亚实性结节,ACCP指南建议根据结节的大小和形态来确定随访策略。纯磨玻璃结节通常被认为是非典型腺瘤样增生或原位腺癌,而部分实性结节则可能是浸润性腺癌。因此,对于纯磨玻璃结节,通常不需要随访或每年复查一次CT,共3年;对于部分实性结节,应定期CT扫描随访,并在发现实性部分增大时立即进行非手术活检或外科手术治疗。
此外,ACCP指南还强调了对于多发肺结节的处理需要谨慎,不能简单地假定额外的结节是转移灶或良性病变。每个单独的结节都应进行评估,包括PET扫描,除非证实是肿瘤转移灶,否则应当积极对待及处理。
总之,ACCP最新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肺结节患者。然而,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CT随访的安全性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等,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和验证。
在肺癌中,RET融合突变是一种罕见但恶性程度高、分化程度低的突变,通常在晚期被诊断出来。虽然化疗有一定的有效率,但其持续有效时间较短,很快就会出现耐药性。BLU-667(正式名称为普拉替尼)是一种专门针对RET融合的靶向药物,已在美国上市。前期临床试验表明,该药物的有效率可达到73%,并且对颅内转移的治疗效果也非常好。即使是之前经历过化疗的患者,仍然可以从普拉替尼中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普拉替尼正在中国递交上市申请,预计明年可能会批准上市。由于我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基数大,估计每年约有一万名患者会发生RET融合,因此普拉替尼的上市将为这些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虽然普拉替尼在国内尚未上市,但仍有正规途径可以获取该药物。对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向相关医疗专业人士咨询具体的购买方式。
梁XX女士,63岁,来自辽宁大连,近日因右侧胸痛伴间断性干咳1年余就诊。经CT检查发现右肺下叶外侧基底层段团块,考虑肺癌可能性大。穿刺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为肺腺癌。梁XX女士随即接受了右下肺癌根治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胸膜粘连烙段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病理诊断结果为肺乳头状腺癌。梁XX女士在14天后出院,住院总费用45122.85元。
肺癌手术后,定期复查对于监测复发和新的原发性肺癌至关重要。根据ASCO指南,以下是一些循证医学建议,旨在帮助临床医师指导I-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监测。
首先,建议患者在连续的两年内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以监测是否有复发情况。之后,每年进行一次复查以监测是否有新的原发性肺癌。胸部CT扫描被认为是最佳的影像监测检查,而PET/CT扫描不应作为监测工具。循环生物标记物也不能用作监测复发的策略。
对于I-III期NSCLC患者,脑MRI不应被用作常规监测工具(尽管磁共振比CT更容易发现头部转移)。然而,对于未接受预防性头颅照射(PCI)的I-III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脑MRI可以作为监测工具。建议在第一年每3个月检查一次,第二年每6个月检查一次。
在面对肺癌时,患者和家属常常会被一个问题困扰:治疗还是放弃?作为一名肿瘤专家,我经常被问及这个问题。然而,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肺癌的治疗效果主要通过五年生存率来衡量,而不是治愈率。早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较高,而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较低。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情的分期。
如果我们直接告诉患者和家属,肺癌基本上无法治愈,复发和转移是可以预期的,那么他们可能会问,继续治疗的意义何在?明确诊断?延长生存?改善生活质量?这些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目的。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治疗的目的是延长生存时间和减缓发病速度。对于中期肺癌患者,治疗的目的是改善症状和延长寿命。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症状和缓解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患者和家属需要了解肺癌治疗的现状和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手术、放疗和化疗都有其副作用和风险。患者和家属需要权衡利弊,根据自己的情况和价值观做出选择。治疗选择就像人生选择一样,机会只有一次,选择之前我们不知道结果如何,选择之后我们只能面对未知的结果。也许,重点不在结果,而在于过程。治疗过程中的心态和态度同样重要。
最后,我想说的是,面对肺癌,患者和家属需要有理性的思考和积极的态度。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死亡。患者应该了解自身的情况,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是否接受治疗,或者选择进行哪种治疗。让我们一起面对挑战,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过上最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