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肺癌骨转移: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肺癌骨转移: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发表人:医学奇迹见证者

肺癌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当它扩散到骨骼时。这种情况被称为肺癌骨转移,约30-40%的肺癌患者最终会出现这种情况。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骨、胸椎、腰椎和骨盆。肺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容易发生骨转移,其次是小细胞肺癌,而鳞癌相对较少发生骨转移。

诊断骨转移通常需要进行骨ECT检查,对高度可疑的放射性浓聚灶部位再进一步行磁共振或CT检查,结合疼痛症状,一般可以确诊。肺癌发生骨转移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自发性骨折等症状,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信号。

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疼痛、预防病理性骨折和延长生存时间。治疗方法包括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和对症止痛治疗。化疗可以对全身的癌细胞产生作用,靶向治疗适用于存在敏感基因突变的患者,放疗可以杀灭局部骨组织肿瘤的侵犯并达到止痛效果,最后,对症止痛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症状。

肺癌骨转移是一种晚期病情,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无法治愈,但通过上述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肺肿瘤切除术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肺肿瘤切除术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恶性肿瘤,根据组织学类型主要分为肺腺癌、肺鳞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准确鉴别这些不同类型的肺癌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免疫标志物在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肺腺癌的常用免疫标志物包括TTF-1、Napsin A和CK7。其中,TTF-1是最常用的标志物之一,75%-85%的肺腺癌表达TTF-1,且通常呈弥漫一致性的强阳性。Napsin A和CK7也广泛表达于肺腺癌中。这些标志物不仅有助于肺腺癌的诊断,还可以用于与其他类型肺癌的鉴别诊断。

    肺鳞癌的常用免疫标志物包括p63、ΔNp63(p40)、CK5/6和DSG3。高于90%的肺鳞癌p63呈强烈核表达,CK5/6和DSG3也在大多数肺鳞癌中表达。这些标志物在肺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常用免疫标志物包括CgA、Syn和CD56。CgA是最常用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之一,广泛存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中。Syn和CD56也是常用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Ki-67增殖指数在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级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免疫标志物在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这些标志物,可以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性,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 肺癌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时候,肺癌患者可能会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点发现两处肺癌,且这两处肺癌的病理类型可能不同。这种情况并非罕见,例如,某位80岁的老人在15年前因右肺结节接受了手术,病理结果显示为IA期的肺鳞癌。随后,他通过定期复查保持了稳定的病情,直到去年左上肺发现了新的肿瘤。经检查,这次的肿瘤被诊断为肺腺癌。这种情况下,两处肺癌的病理类型不同,属于原发性肺癌,而非一处转移到另一处的肺癌。

    肺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它成为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了解肺癌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对于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因此,公众需要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教育,以提高对肺癌的认识和理解。

  • 在肺癌的治疗中,EGFR靶向治疗药物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药物的发展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一、二、三代。第一代靶向治疗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等,主要针对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第二代靶向治疗药物,代表性药物为阿法替尼,相比第一代药物,其作用靶点更广泛,能够覆盖更多的EGFR突变类型。第三代靶向药物则是针对一代或二代靶向药物治疗后出现的特定基因突变(T790M)而设计的,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针对性。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基因检测结果来确定。对于初始治疗的患者,一代和二代药物都是可选的。而三代靶向药物则主要用于那些在接受一代或二代靶向药物治疗后出现了T790M基因突变的患者。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些药物,可以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 肺结节是指肺部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病灶,通常在CT扫描中呈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根据密度不同,肺结节可分为三种类型:完全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其中,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可能性最大,磨玻璃结节次之,实性结节最小,尤其是小的实性结节。

    要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和分析。以下情况应引起警惕:

    • CT上直径在1厘米以上的任何结节;
    • 大于5毫米持续存在的纯磨玻璃结节;
    • 大于8毫米的部分实性结节;
    • 任何小于5毫米的结节,虽然有时微小的结节也是恶性的。

    从形态上看,以下特征可能表明恶性可能性大:

    • 结节与正常肺组织之间界限非常清晰;
    • 结节密度不均呈混杂密度或均匀较大纯磨玻璃结节;
    • 有胸膜牵拉;
    • 结节有浅分叶、细毛刺,密度较高而与周围肺组织边界不清;
    • 磨玻璃或混合磨玻璃结节存在小空洞;
    • 影像上似慢性炎表现,而没有炎症相关的其他异常。

    对于发现的肺结节,处理方法取决于结节的性质和大小。早期肺癌的唯一确定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对于其他类型的结节,可能需要定期复查或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重要的是,任何肺结节的发现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治疗。

  • 近期,我们连续手术治疗了12例肺小结节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均显示为肺癌,其中包括3例在其他医院随访的病例。这些患者由于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坚持要求手术治疗。我们采用了术前CT引导下的金属钩穿刺定位技术来切除肺结节,所有病例的术后病理结果均证实为肺癌。

    随着CT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肺小结节被发现,这给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科医生带来了更大的诊断挑战。同时,也使得患者在是否接受治疗时面临困扰。据文献报道,超过一半的肺小结节是恶性肿瘤。对于那些距离胸膜较深、直径小于1cm以及一些不很密实的肺小结节,如何精确定位并及时进行正确治疗变得尤为重要。

    电视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是一种微创、快速、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然而,手术成功率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能否快速、准确地找到病灶。在没有术前定位措施的情况下,有些病例可能因无法找到病灶而被迫中转开胸手术;甚至在开胸手术后也可能无法找到病灶。多年来,我们与放射科紧密合作,在肺小结节术前定位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通常,我们会根据小结节的位置、大小、密度以及估计的等待手术时间长短灵活选择定位方法,包括术前CT引导下的金属钩穿刺定位、美兰定位和美兰结合明胶颗粒定位肺小结节方法。整个操作过程仅需10-20分钟,患者无明显痛苦。穿刺完成后,患者将直接被送到手术室接受胸腔镜微创肺楔形切除,标本将立即送往病理检查。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也仅需20分钟左右。如果病理报告显示为肺恶性肿瘤,紧接着将进行肺癌的完全性微创切除手术,手术时间大约为60分钟。患者通常在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第1-2天拔除胸管,住院3-5天后即可康复出院。

    因此,对于体检中发现的肺部小结节,决不能掉以轻心。最好由经验丰富的胸部外科医生和影像科医生共同制定诊疗方案,以尽可能减少因随访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精神和心理压力,甚至延误治疗。如果确诊为早期肺癌,及时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无需任何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因此,对于肺癌患者来说,发现的早晚意义完全不同。

  • 当我们在体检中发现肺部结节时,往往会感到不安。然而,并非所有的肺结节都意味着患有肺癌。实际上,许多肺结节是良性的,甚至在观察期间会自然消失。因此,重要的是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建议,而不是自行解读CT结果。

    对于那些喜欢亲自研究的朋友来说,虽然现在可以通过手机轻松查看电子CT片子,但解读这些图像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即使是医生,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这项技能。因此,建议大家不要过分依赖自我诊断,而是将信任交给专业的医疗团队。

    在某些情况下,肺部的白点可能并非肺结节,而是正常的血管和支气管结构。只有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和判断,才能确定这些白点的性质和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或监测。

    总之,面对肺部结节的发现,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并避免自我诊断和不必要的焦虑。记住,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正确的态度和行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它。

  • 近日,一位患者朋友在网上向我咨询,表示他刚做完肺癌手术出院两天,突然出现牙疼的症状,想知道这种情况是否与手术有关系。作为从事该专业近二十年的医生,我可以告诉大家,绝大多数情况下,牙疼与肺癌手术无关。然而,我也遇到过一例特殊的病例,患者在出院后出现牙疼,实际上是由于手术引起的并发症所致。

    这位七十多岁的老先生在我这里进行了右上肺叶切除手术,病理结果显示为肺腺癌。手术后六天,他出院回家休息。出院前,我还给他做了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胸腔恢复良好。然而,两三天后,他联系我,抱怨左边后槽牙疼痛。尽管我初步认为这与手术无关,但还是建议他来医院进行检查。经过检查,我发现他颈部和前胸部有皮下气肿,听诊结果显示手术那一侧呼吸音较低。根据经验分析,这位患者可能出现了气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给他放置了一个胸腔引流管,排出气体后,皮下气肿消散,牙疼也随之消失。

    从这个病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极少数气胸患者并不会以咳嗽、憋气或皮下气肿等典型症状出现,而是以牙疼作为主要症状。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这种情况,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对于这位患者朋友的咨询,我建议他找专业的医生进行检查,以排除类似情况的可能性。如果排除了手术引起的并发症,他就可以去看口腔科医生治疗牙科问题了。

  •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探讨了肺癌可能会转移到腋窝淋巴结的现象。有读者联系我们,询问了具体的转移机制。目前,对于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但我们可以推测出几种可能的途径。

    首先,肺癌可能通过胸膜和胸壁转移到腋窝。这种情况在外周型肺癌患者中较为常见,且通常伴随着胸水或胸膜转移。

    其次,肺癌可能会通过淋巴系统转移。例如,先转移到锁骨上区淋巴结,然后再转移到腋窝。这种情况是整体上半身淋巴结系统内部的一个转移过程。

    最后,肺癌也可能通过血液转移到腋窝淋巴结系统。以上三种途径都有可能发生,具体的转移途径可能因患者而异,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分析。

  • 在一次会诊中,我遇到了一位28岁的年轻女患者。她的头痛开始于2个月前,最初被误认为是感冒。然而,随着病情的恶化,头痛变得越来越剧烈,直到出现喷射性呕吐。CT扫描显示她有多发颅内占位性病变,进一步检查发现左肺也有占位并伴有淋巴结转移。由于其中一个肿物位于脑干,多家医院都不敢进行放疗,只能每天给予多次脱水治疗。

    患者的家属坚决拒绝化疗,转而寻求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我开了一份中药处方。服药后,患者的头痛逐渐减轻,脱水治疗的次数也减少了。一个月后,患者的头晕明显减轻,可以独自行走。三个月后,复查脑CT片显示水肿明显减轻,颅内肿瘤稳定,患者的体力也有了明显好转。

    这次经历使我深刻反思了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虽然化疗和放疗是常规的治疗方法,但对于某些患者,中医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中医药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抑制肿瘤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在癌症治疗中,放射治疗(放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通过放射线的电离辐射消灭肿瘤细胞,以控制肿瘤不再生长。相比手术,放疗对于一些器官肿瘤的治疗效果更好,尤其是对于那些年纪大、体质弱等不适合手术治疗的人或手术治疗疗效很差的肿瘤来说,放疗又多了一项选择。

    早期喉癌、宫颈癌、鼻咽癌等癌症采用现代放疗技术治疗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对于肺癌、肝癌、胰腺癌、肺转移癌、肝转移癌以及腹膜后肿瘤等,放疗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提升。临床实践表明,现代放疗技术治疗Ⅰ-Ⅳ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已经提高到75%,治疗早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70%左右。

    放射治疗不仅可以单独用于某些癌症的治疗,还常用于癌症手术前或手术后的巩固性治疗。用于术前,可以缩小瘤体,稳定病情,固定组织,有利于手术剥离;用于术后,可以杀灭手术未能清除的残存癌细胞,断绝癌源,防止复发。

    需要注意的是,放射治疗虽然能消灭癌细胞,但也可能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的损害。然而,绝大部分病人服用缓解药物后均可恢复,一般无后遗症。医生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将放疗的副反应减少到最低程度。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