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解读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10个关键点

解读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10个关键点
发表人:全球医疗视野

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是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然而,许多病人和家属常常对报告中的专业术语感到困惑。以下是对病理报告的详细解析,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报告内容。

1. 肿瘤组织学类型

首先,需要注意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性和非浸润性乳腺癌的预后差异很大。非浸润性乳腺癌,如小叶原位癌和导管内癌,通常不需要化疗,预后极好。而浸润性癌,包括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等,预后相对较差,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放化疗治疗。

2. 组织学分级

其次,查看肿瘤的组织学分级,通常分为Ⅰ-Ⅲ级。分级越高,表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

3. 肿瘤的位置与大小

第三,了解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每增加25px的最大径,复发转移的风险就会升高12%。如果肿瘤的最大径大于等于125px,可能需要进行术后放疗。

4. 手术切缘

第四,查看手术切缘是否为阳性。如果手术切缘为阳性,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或尽早进行放疗。

5. 脉管/淋巴管侵犯

第五,了解肿瘤是否侵犯了脉管或淋巴管。脉管癌栓的存在通常预示着预后较差。

6. 皮肤及胸壁侵犯

第六,查看肿瘤是否侵犯了乳腺皮肤及胸壁。如果有侵犯,可能需要进行术后放疗。

7. 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第七,了解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转移淋巴结数与送检病理数的比值(X/Y)是重要的预后指标。X值越大,预后越差。即使淋巴结转移数为1-3个,也可能会从放疗中获益。

8. 激素受体检测

第八,查看激素受体检测结果,包括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如果ER(+)和/或PR(+),说明肿瘤受激素调控,术后可以进行内分泌治疗,可能降低复发风险50%。

9. 免疫组化单C-erbB-2 /HER-2

第九,查看免疫组化单C-erbB-2 /HER-2检测结果。C-erbB-2(+++)时判断为HER-2阳性,可能需要使用赫赛汀治疗。

10. ki-67检测

第十,查看ki-67检测结果。ki-67阳性比率越高,预后越差。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乳房皮肤原位癌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高脂血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促进因子。Hein类药物作为重要的降低血脂药物,已广为人知。然而,近期研究表明,这类药物可能还具有预防乳腺癌发生和死亡率的作用。

    过去的一些研究报告显示,Hein类药物可以降低乳腺癌特异性死亡率(BCD),但这一结论尚未得到充分证实。为了证实这一结论,新西兰学者对近1.5万名患者的资料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诊断乳腺癌后使用Hein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癌特异性死亡率,特别是对雌激素受体阳性(ER)患者、绝经后妇女和晚期肿瘤妇女中具有更明显的作用。

    研究人员系统收集并分析了2007年至2016年期间在四个新西兰乳腺癌登记处14,976名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研究内容包括药物使用、出院和死亡记录,以分析诊断后使用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或辛伐他汀等药物的应用情况,通过中位4.5年随访,以澄清Hein类药物与乳腺癌特异性死亡之间的关联。

    总体而言,27%的女性在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后服用了Hein类药物。在排除了相关合并症、伴随药物使用、年龄和其他临床因素等混杂因素后,研究人员观察到使用Hein类药物可使乳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降低26%(调整后的风险比:HR: 0.74;0.63-0.86)。

    研究者还发现,Hein类药物对乳腺癌特异性死亡的降低作用,在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中并不相同。其中,在雌激素受体(ER)阳性患者(HR:0.77; 0.63-0.94)、绝经后女性(HR:0.74; 0.63-0.88)和IIIb、IIIc或IV期疾病患者(HR:0.65; 0.49-0.84)更为明显,而对早期疾病和绝经前妇女没有作用,具体原因尚待进一步澄清。

  • 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可能引起副作用,其中最常见的是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骨髓抑制)。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需要根据骨髓抑制的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骨髓抑制分度标准,骨髓抑制分为0度至IV度,严重程度逐渐增加。对于I度白细胞减少且无继续降低趋势的患者,可以通过加强营养、密切观察和口服恢复血象的药物来处理。II度白细胞减少的处理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既往化疗周期中骨髓抑制的特点来决定是否使用造血生长因子干预。对于III度和IV度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常规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必要的。

    除了在出现骨髓抑制后进行治疗外,预防性使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预防性使用造血生长因子的目的是在维持化疗强度的同时,避免化疗药剂量减低。预防性使用G-CSF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前者适用于预计会出现骨髓抑制的化疗方案,后者适用于先前化疗周期引起粒缺性发热的患者。

    粒缺性发热是指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发热,通常被定义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一定标准且同时存在发热症状。不同化疗方案引起粒缺性发热的风险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在选择升白针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选择长效或短效升白针。短效升白针主要用于治疗骨髓抑制,长效升白针则用于预防骨髓抑制。

    总之,乳腺癌化疗期间出现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降低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合理的处理和预防策略,可以有效降低骨髓抑制的风险,保障化疗周期的顺利进行。

  • 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辨证选方和专方验方两种。辨证选方分为三种类型:瘀乳证治法、成脓证治法和溃脓证治法。其中,瘀乳证治法的内治法是瓜蒌牛蒡汤加味,外治法是水调散外敷;成脓证治法的内治法是透脓散加味,外治法是切开排脓或针穿刺抽出脓汁;溃脓证治法的内治法是八珍汤加味,外治法是用九一丹药线引流和生肌散外敷。专方验方包括鲜马齿苋外敷和抽调膏外敷两种方法,分别适用于乳痈初起和成脓期或溃脓后创口外敷。

  • 乳腺的发育受到多种激素的影响,包括生殖内分泌轴系的促性腺激素、泌乳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等。此外,肾上腺和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等也起着关键作用。乳腺发育还会受到遗传、营养、气候条件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白种女性在9-13岁开始乳腺发育,而黑种人则迟1-2年。中国女性的乳腺发育时间通常在12-15岁之间,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的提高,女孩的乳房发育也提前了。

    垂体前叶激素和卵巢激素对乳腺发育有重要影响。垂体前叶与卵巢之间存在功能调节关系,卵巢功能低下时垂体前叶功能增强,反之亦然。雌激素的分泌量与乳管的再生成正比,但过量的雌激素可能会抑制乳腺发育。黄体酮与雌激素的联合作用可以促进腺小叶的发育。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也对乳腺发育有间接影响。

    对于乳腺发育不良导致乳房过小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饮食、按摩、锻炼、丰乳整形手术等方法进行矫治。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E和B族的食物,如卷心菜、菜花、葵花籽油、芝麻油等。还可以采用食疗方法,如豆浆炖羊肉、海带炖鲤鱼、荔枝粥等。手法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包括直推乳房、侧推乳房和热敷按摩乳房等。同时,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锻炼胸部肌肉,也可以促进乳房丰满。保持良好的站立和行走姿势,经常挺胸收腹,也有助于乳房发育。

    青春期乳房的外形是女性一生中乳房外形最理想的阶段,特点是圆锥形,乳头乳晕呈黄褐色,位于圆锥的中央。发育良好的乳房两侧应基本对称。要保持胸部健美,乳房保健十分重要。

  • 近日,国际知名杂志《肿瘤外科学年鉴》在线发表了一篇由吴高松教授团队提交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是一种用于评估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该模型的开发旨在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甄别高风险患者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高风险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

    据了解,全球乳腺外科医生可使用已发表的线上工具,评估每个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淋巴水肿的风险概率。然而,目前国际临床实践中,腋窝淋巴结管理策略未考虑患者的腋窝解剖结构,可能使水肿低风险患者进行了不必要的手术操作、增加了手术时间、浪费了医疗资源。

    吴高松教授团队通过探索不同人群的上肢淋巴回流分布规律,首次发现了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关键保护因素——腋静脉上方上肢淋巴回流占比。他们与计算机学院苏科华教授团队合作,构建了一种简单易推广的临床预测模型——“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的乳腺癌术后水肿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计算不同个体腋静脉上下上肢淋巴流量比、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手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

    此外,吴高松教授团队还对“乳腺癌精准个体化腋窝淋巴结清扫理念及实践创新”的探索已成体系,已连续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乳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旨在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腋窝结构和临床分期,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在保证肿瘤安全性前提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近20万女性每年被诊断出乳腺癌。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规范的治疗标准和模式至关重要。本文根据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详细介绍了绝经前后早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方案。

    对于绝经前HR+早期乳腺癌,标准治疗方案是5-10年的他莫昔芬(TAM)治疗。对于35岁以下、淋巴结转移或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TAM联合卵巢功能抑制(OFS)可能更为有效。OFS的治疗建议时间为5年,但部分低危患者也可以考虑2-3年的治疗。

    对于绝经后HR+早期乳腺癌,术后2-3年和7年是复发的高峰期。延长内分泌治疗可以降低复发风险并增加治愈机会。标准治疗方案是5年TAM,或者TAM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I)。AI可以作为辅助治疗,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关节疼痛和潮热等不良反应,需要权衡利弊。

    对于HR+乳腺癌延长内分泌治疗,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例如,5年TAM后未绝经的患者可以继续TAM治疗5年;5年TAM中绝经的患者可以改用AI治疗共10年;绝经后,5年TAM;对于肿瘤分级3级、高Ki-67值或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可以考虑继续TAM或AI治疗。

    晚期转移性乳腺癌(MBC)的治疗目标是延长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内分泌治疗是首选,因为它比化疗毒性低且疗效好。适应证包括年龄大于35岁、辅助治疗后DFS大于2年、骨和软组织转移、无症状的内脏转移的ER+患者,以及肿瘤发展较慢的ER-患者,化疗结束后可试用。一线内分泌治疗获益的患者需要继续治疗,失败后可以更改其他内分泌治疗药物或转为化疗。

    年轻乳腺癌患者卵巢保护也非常重要。对于HR-早期患者有妊娠意愿,可以在辅助化疗同时给予药物性卵巢去势(GnRHa),降低2年卵巢衰竭发生率、提高后续妊娠可能。对于HR+年轻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期间如有强烈的生育愿望,需综合考虑疾病风险程度、无病间期、患者年龄等因素,部分中低危患者可在2-3年内分泌治疗后暂停,尝试怀孕,妊娠后继续接受完整的内分泌治疗。

    总之,内分泌治疗起效缓慢,但一旦有效,肿瘤缓解期较长。因此,如果肿瘤无进展,有必要服药16周再评价疗效。

  • 与其他疾病相似,癌症在初期阶段通常会引起身体不适。因此,了解哪些症状需要引起注意并及时进行检查至关重要。以下是10种常见癌症的早期信号。

    1. 咳嗽带血

    肺癌患者可能会出现痰中带血的情况。这是因为肿瘤生长在支气管壁上,破坏了小血管,导致出血。痰中带血往往是肺癌的一个重要信号。

    2. 胃部疼痛

    如果你患有慢性胃炎或溃疡,疼痛变得没有规律可能是胃癌的早期信号。正常情况下,疼痛通常在饭后出现,伴随着饱胀感。但如果疼痛变得不规律或持续存在,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3. 右上腹隐痛或胀痛

    肝癌的首发症状可能是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其他症状可能不明显。影像学检查可以在没有任何症状时确定肝癌的存在。因此,对于易感人群,如慢性肝炎患者,定期进行检查非常重要。

    4. 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尤其是吃硬食物时明显,可能是食管癌的早期信号。如果你发现自己需要喝水才能咽下食物,或者只能吃软食,应该考虑进行吞钡检查或纤维胃镜检查。

    5. 鼻涕带血或颈部肿块

    晨起鼻涕带血丝或发现耳后下方肿块可能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鼻咽癌还可能引起鼻塞、耳鸣等症状,颈部肿块则可能是颈部淋巴结转移所致。

    6. 腹痛、腹胀、便血

    中老年人如果出现腹痛、便血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可能需要考虑结肠癌的可能性。腹胀可能是结肠癌引起肠梗阻所致,腹部还可能触及包块。

    7. 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

    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常常伴随着发热,可能还会出现贫血、消瘦等症状。白血病血液化验可以发现异常,淋巴瘤可能会引起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肿大。

    8. 乳房肿块

    40岁以上的女性应该经常自我检查乳房是否有肿块,乳头是否有溢血。如果发现异常,应该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期早期发现乳腺癌。

    9. 阴道异常出血

    子宫颈癌的早期信号可能是阴道接触出血,常因性交、排便、活动后或检查后出血,量很少,可自行停止。

    10. 头痛、呕吐或眼胀痛

    头痛、呕吐或眼胀痛可能是颅内肿瘤的早期信号。这些症状与进食无关,眼胀痛或视力下降也与眼疾无关。

    11. 黄疸

    眼白发黄或全身皮肤发黄可能是胆管癌或胰头痛的早期信号。这是因为癌瘤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淤积而引起黄疸。

    以上仅列出几个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检查。但也要注意,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进行必要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癌症治愈的关键。

  • 新辅助化疗作为乳腺癌的新兴治疗方式,自20世纪末起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推广。相较于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全身化疗,新辅助化疗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它可以将原本不可切除的肿瘤转变为可切除的状态,缩小肿瘤体积,提高保乳手术的可能性,并且对于那些有高远处转移风险的局部晚期患者,术前全身治疗可能改善其生存时间。通过新辅助化疗,我们可以观察到肿瘤的缩小和成像变化,并快速评估临床疗效。

    在新辅助治疗中,适应证包括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患者:1) 有局部晚期并发高远处转移风险的患者;2) 肿瘤体积较大,需要缩小以便进行手术;3) 患者希望保乳而肿瘤体积过大。每个周期或每两个周期都需要进行一次效果评估,检测治疗反应。如果发现肿瘤无变化或进展,应该考虑更换化疗方案或及时采取手术。

  • 乳腺癌手术后,许多女性面临着胸部不平衡的问题。虽然乳腺癌保乳治疗已经非常成熟,但仍有患者选择乳房切除。失去一侧乳房会导致胸部重量分布不均,甚至影响身体姿势和日常生活。对于那些不愿意进行乳房重建或再造的患者,适合的义乳和合身的义乳胸罩是最简易恢复胸部外观的方式。

    由于市面上很难找到合适的义乳及义乳内衣,乳腺癌病友可能会感到生活上的不便和困扰,甚至形成心理障碍。为了帮助术后女性恢复美丽自信,以下是一些建议:

    • 手术后1到4周内的休养期:利用柔软的东西修饰手术侧,尽可能使其与手术前相近的样子或与健康侧乳房近似的形状。用别针将它别在内衣或衣著的内侧,整理出胸部形状,挺起胸膛出院。
    • 手术后4到6周内的复原期:由于手术部位可能还有点肿,不建议此时选购义乳。可以自己动手做个简单的胸部填充物,搭配吸汗透气、柔软棉质的背心或胸罩来穿著。
    • 手术后4到6周后的复健期:在医师同意后,寻找有专业经验的医疗用义乳、内衣厂商,选购适合的义乳和义乳胸罩。配戴重量适合的义乳和尺码正确的义乳胸罩,可以帮助恢复胸部轮廓和平衡感。
    • 选择硅胶义乳:硅胶义乳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义乳类型,具有柔软、丰盈、自然的外型。选择义乳时,应参照手术范围选择形状,然后选择能够与自己的肤色、肌质互相配合的颜色和质感。
    • 义乳专用胸罩:义乳胸罩具有吸汗、透气性佳的棉布暗袋,宽肩带和无钢圈型的设计。试穿时应注意是否适合自己腋下的部份、前胸中心到健康侧乳头之间的距离与义乳乳头的距离要相同,以及两边乳头位置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
    • 小细节:可以通过一些小细节让自己的生活与外观更加有活力与自信。例如,选择可以搭配的布料加边在袖口的内缘,避免凹陷的感觉;游泳时可将义乳放在特製泳衣内侧的袋子裡,或戴著胸罩穿上普通的泳衣。

    总之,乳腺癌患者可以通过穿戴义乳和义乳胸罩来恢复胸部外观和平衡感。同时,也可以进行乳房重建手术,与肿瘤整形外科医师讨论,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整形美容手术,让自己的外观恢复像以往一样。

  •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乳腺癌的诊疗模式也在不断发展。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女性乳腺癌的死亡率在1989年至2016年间下降了40%,而中国的数据如何呢?

    根据CSCO大数据平台的研究,中国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比西方女性早十年左右,且年轻患者较多。从病理类型来看,浸润性乳腺癌占76.48%,小叶性癌和髓样性癌分别占比3.27%和0.52%,腺癌占1.02%。近40年来,乳腺癌的分期变化显著,Ⅰ期乳腺癌的检出率稳步增高,而Ⅲ期乳腺癌被诊断出来的概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早诊早治的重要性。

    在手术方式上,全切的比例逐渐下降,保乳手术的患者比例越来越多。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乳腺癌外科治疗上,主要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内科治疗方面,辅助化疗药物的使用上也体现了变化,蒽环加紫杉联合的方案为主。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主要的全身治疗手段之一,芳香化酶抑制剂(AI)类药物使用比例的升高尤为明显。对于绝经前患者,卵巢功能抑制剂(OFS)联合AI的治疗方案被推荐使用。

    总的来说,中国乳腺癌的诊疗模式在过去40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筚路蓝缕到接轨国际,中国的乳腺癌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