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帕金森病患者常常面临便秘问题,这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将探讨便秘的原因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便秘的原因可能包括:全身活动缓慢和僵硬导致肠道蠕动受阻;自主神经系统受损,引起口水分泌、出汗和油脂分泌异常;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例如多巴胺类替代药物和抗胆碱药物。
对于便秘的预防和治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便秘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帕金森病患者常常面临便秘问题,这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将探讨便秘的原因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便秘的原因可能包括:全身活动缓慢和僵硬导致肠道蠕动受阻;自主神经系统受损,引起口水分泌、出汗和油脂分泌异常;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例如多巴胺类替代药物和抗胆碱药物。
对于便秘的预防和治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便秘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帕金森病的初期或中期阶段,药物治疗可以带来令人满意和持久的疗效。这种所谓的“蜜月期”通常指的是在较少的药物种类、小剂量并能良好控制症状的情况下,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较高,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受太大影响。
然而,许多患者在这一阶段存在误区。例如,一些人可能会因为初始药物效果不错而停止就医,甚至自行调整药量,导致药物剂量过大,原本属于早期的病情可能因此提前进入中期或晚期的治疗阶段,进而缩短蜜月期的持续时间。
为了延长蜜月期的效果,建议患者在早期用药时,根据生活需求确定合适的剂量,保持低剂量水平,并定期接受专家的随访检查。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避免过早加大药物剂量或频繁更换药物,从而延长蜜月期的持续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在帕金森病的诊断过程中,临床体征的观察和记录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通过对患者的面部表情、语音、肌张力、运动能力、震颤以及步态等多方面的评估,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帕金森病的可能。
以下是常见的临床体征:
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可能患有帕金森病,应尽快就医,并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前,评估工作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同样重要的是手术后的患者配合。以下是术后开机需要注意的几点:
1. 手术后三周进行开机,开机前应与医生沟通,确定具体的开机时间。
2. 开机当天早晨不服用药物或药物的药效刚好结束时。这样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术后的效果,患者也可以进行对比。
3. 开机前一天,患者需要确保刺激器充满电(适用于采用可充电电脑起搏器的患者)。
4. 准备好自己常用的药物。开机后,还需要观察药物和起搏器的参数共同作用时是否适合患者。因为开机后有些患者在药物和刺激器同时起效果时可能会出现异动现象或异常运动。这些都是正常的,患者及家属不必过于紧张。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状态进行调整。
5. 起搏器参数首次调试后,经过1-2个月,可能会出现作用减弱现象,需要再次调整参数。一般经过6个月左右的调整,会找到患者的个体参数,每个人有所差别。
6. 开机后,随着肌张力降低,患者的肌肉会比较松弛。建议开机后的患者在家中加强锻炼,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帕金森病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它时刻牵动着世界各地数百万人的心。面无表情、身体前倾、肢体震颤和艰难移动步伐的患者可能就是帕金森病的受害者。目前,中国的帕金森病患者占全球患者总数的一半以上;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患者数量将达到490万(全球约870万)。随着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帕金森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并给患者家庭、社会和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2011年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关爱中心。该中心致力于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便利的就医服务,并通过科普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种疾病,减少恐惧感。十年来,中心已经为上千个家庭带来了希望,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我们见证了许多患者从身体的“颤抖”到完全恢复正常生活的过程,每当患者流下激动的泪水时,我们都感到无比自豪。
在这个特殊的十周年之际,我们举办了一个名为“我行我秀”的作品征集活动,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帕金森病,关注和支持这个群体。通过这个活动,帕金森病患者可以展现自我风采,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我们欢迎各种形式的作品,包括写作、视频和照片,只要它们符合主题即可。所有作品都将在我们的平台上展示,并且一经录用,作者将获得精美礼品作为奖励。
DBS(深部脑刺激)手术在治疗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手术总体上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我们将探讨DBS手术的安全性、并发症种类及其控制方法。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DBS手术的并发症率在3%-20%之间。然而,这些数据往往来自于手术刚开始的几年,距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与此同时,隆胸手术的并发症率约为23%,但这并没有阻止人们选择该手术。因此,DBS手术的并发症率并不比隆胸更高。
在经验丰富的DBS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生们对每种并发症的控制变得更加精准。他们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手术计划和操作方面进行了大量改进,使得这项包含199个主要步骤的手术变得更加安全。
下面我们将讨论DBS手术的主要并发症。首先是脑出血,这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然而,通过采用多种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手术计划系统的使用、围手术期控制血压、稳定情绪等措施,近年来DBS术后能引起神经功能症状的颅内出血几率小于千分之三,有后遗症的更是小于千分之一。
其次是癫痫,这是一种所有脑外科手术都难以预测的并发症。为了尽可能降低癫痫的发生率,医生们选择对脑组织损伤最小的操作路径、最小的穿刺入口,并以最快的速度一次性准确植入电极。近年来,我们的DBS患者癫痫的发生率在千分之二以下,并且可以用药控制。
最后是切口愈合不良或感染破溃,这是DBS手术最令人遗憾的并发症之一。引起这种问题的原因包括血糖控制不佳、低蛋白血症、局部皮肤太薄等。针对这些因素,医生们采取了不同的切口设计、控制血糖、连续缝合、减少和隐藏线结、加强对患者教育等措施。目前DBS术后皮肤破溃的发生率在1%左右。
总的来说,DBS手术的安全性在有经验的医生那里可以得到比较好的保障。其他的并发症种类繁多,但每种的发生率都很低,并且都有对应的处理措施。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它是由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首次描述的,得名于其名字。这种疾病的特点是脑部的“黑质”区域功能退化,无法产生足够的多巴胺,导致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迟缓等症状。
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1.7%的人患有此病。虽然大多数患者在30-40岁之间开始出现症状,但也有一些年轻人可能会患上这种疾病。目前,中国已经有超过200万名帕金森病患者。
该疾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可能都起着一定的作用。例如,脑炎、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和一氧化碳中毒等都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然而,帕金森病并不是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思维和智力通常不受影响,除非在晚期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的症状。
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左旋多巴(L-dopa)是最常用的药物,可以有效地改善症状。然而,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副作用,如“不自主动作”和“开关”现象。手术治疗包括损毁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后者已成为新一代的治疗手段。康复训练则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帕金森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情绪管理。均衡的饮食、充足的水分和适量的运动都有助于预防便秘和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社交活动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两位帕金森病患者,王阿姨和杨阿姨,在经历了多年的病痛折磨后,终于找到了希望。他们在一家医院接受了DBS(深部脑刺激)手术,并在术后首次开机时,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王阿姨和杨阿姨的故事是帕金森病患者们的希望之光。
王阿姨是一位69岁的医务工作者,8年前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病。尽管她一直规范用药,但随着病情的进展,震颤症状从右上肢扩散到下肢,呈现出N字形。特别是在心理紧张时,抖动会加重。近一年来,药物的有效时间越来越短,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经过DBS手术后,王阿姨的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原本震颤的肢体回归平静。
杨阿姨则是一位56岁的女性,4年前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病。尽管服用美多芭药物后症状有所改善,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药物的有效时间越来越短。长期的病痛折磨让她失去了笑容,但家人的支持和鼓励让她没有放弃希望。最终,杨阿姨也接受了DBS手术,并在术后首次开机时,僵直症状消失,脸上重现自信的笑容。
这两个真实案例展示了DBS手术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巨大帮助。通过这项手术,患者可以重获生活的掌控能力,摆脱病痛的折磨。我们希望更多的帕金森病患者能够了解到这种治疗方法,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希望之光。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手术治疗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近日,中国名医百强中的几位专家分享了他们在帕金森病手术方面的经验和成就。
胡小吾教授是上海市神经外科学会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学组的副组长,他在运动障碍性疾病外科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李勇杰教授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的主任,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的所长。他的研究方向包括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尤其擅长微电极导向的立体定向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帕金森病手术治疗的有效率。
刘承勇教授是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的主任医师和教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重型颅脑损伤规范化救治、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帕金森病外科治疗等方面具有独特专长。王茂德教授是陕西省神经外科的主任医师和教授,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尤其在颅脑损伤、椎管脊髓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
张建国教授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的主任医师和博士生导师,擅长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包括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抽动症、舞蹈病等。张世忠教授是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主任医师和教授,长期从事神经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等工作,尤其在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功能神经外科疾病及脑肿瘤的治疗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抖动。这种疾病可以影响日常生活,例如写字、端杯子等精细动作。虽然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在病史、临床表现和药物治疗上存在差异。特发性震颤的患者通常有家族史,病程较长,主要累及上肢和头部,而帕金森病患者则很少有家族史,病程相对较短,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并伴有僵直和迟缓的症状。
在药物治疗方面,特发性震颤的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有效,而帕金森病主要治疗的药物是多巴胺类药物或激动剂。此外,特发性震颤的患者多数在饮酒后震颤可以减轻。对于严重的特发性震颤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DBS技术通过在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电极,释放高频电刺激,抑制了过度兴奋的神经元的电冲动,减轻了其过度兴奋的状态,从而减轻特发性震颤的症状。相比于神经核团毁损术,DBS技术具有可逆性、可调节性、可体验性和可发展性等优点,并且很少出现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