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早期诊断乳腺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早期诊断乳腺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发表人:康复之路

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每年增加了8%,但幸运的是,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却提高了20%,早期发现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更是高达90%。这主要归功于两点:一是早期诊断率的提高,二是治疗方法的进步。

乳腺X线(钼靶)检查是目前最有效的早期乳腺癌检测方法。X线的主要特征是肿块结节影和微小钙化。约一半未被触摸到的乳腺癌在普查中被发现,原因是微小钙化灶的存在。然而,X线检查可能会出现漏诊情况,特别是当乳腺组织致密、病灶与周围组织密度相近、病灶紧靠胸壁或位于胸壁边缘时。由于X线对人体有害,年轻妇女的乳腺组织对放射线敏感,因此对于35岁以下的女性,X线不作为常规普查手段。

超声检查是另一种有效的早期乳腺癌检测方法,尤其适用于致密性乳腺的检查。超声检查也是乳腺X线检查的重要补充和释疑方法。高频彩超的应用大大改善了图像质量。超声检查不受患者年龄、部位、检查时间和次数的限制,与乳腺X线检查结合被称为乳腺影像学检查的“黄金组合”。此外,超声检查在囊实性乳腺肿块鉴别、青年女性乳腺病变的评估、导引下乳腺肿块穿刺、植入乳腺假体后乳腺可疑病变的评估以及乳腺炎性病变有无脓肿形成等方面也有独特的价值。

临床体格检查也是一种有效的早期乳腺癌检测方法。需要注意的表现包括乳腺局部腺体的增厚、乳房皮肤轻度凹陷、乳头轻度回缩、乳晕轻度水肿、乳头溢液、乳头糜烂和绝经后乳房疼痛。不能将“肿块”作为诊断乳腺癌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体征。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对比特性,特别是脂肪抑制技术和对比增强的应用,MRI比X线和B超能更好地显示肿瘤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除了对钙化灶本身有局限外,MRI可用于各种情况的乳腺检查,特别是X线和B超诊断有困难的病人。

乳管内镜检查适合于乳头溢液的患者,而乳头溢液可能是乳腺癌的早期表现。乳管镜管径0.5-1mm,检查无痛苦。乳管内镜可清晰地观察乳腺导管壁和管腔分泌物的情况,发现可疑病灶,准确定位病灶,引导病灶活检,以获得明确诊断。

乳腺微创活检系统对于临床上摸不到的乳腺病灶需要影像学定位装置来进行引导穿刺和活检。定位准确与否是决定穿刺活检是否成功的关键。目前常用的病灶定位系统有两种:X线立体定位系统和B超定位系统。用于微创活检的装置主要分细针和空芯针两大类。细针穿刺获得的标本是细胞,且标本量少,在诊断乳腺肿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提供细胞学诊断,无法区分病理上的原位癌和浸润癌。空芯针穿刺活检获取的标本是组织,获得组织学诊断,能够区分原位癌和浸润癌,但活检标本量也是影响诊断准确性的重要因素。近来一种定向真空辅助乳腺活检装置,可连续定向活检,一次穿刺可获得多块组织标本,操作方便。

虽然近70%的乳腺癌患者是通过自我检查发现的,但单靠自我检查并不能提高乳癌的早期诊断。对于一些临床肿块不明显或肿块较小的乳腺癌、肿块还未形成的乳腺癌、同时存在乳腺肿块样增生的病人,自我检查难以发现。因此,每年到正规医院做一次乳腺专项检查非常必要。每年进行1次乳腺的专项检查费用并不高,很多女性宁愿花数千元去做美容护理,对于花费百元的乳腺癌检测却“能省就省”,这实在是个误区,重视健康要落在实处。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乳房皮肤原位癌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影响着全球数百万女性。了解自己的风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至关重要。以下是乳腺癌的主要高危人群和相关因素。

    遗传因素: 大约5%到10%的乳腺癌与两种特定的基因突变有关,分别称为BRCA1和BRCA2。如果你有乳腺癌家族史,特别是一级亲属(如父母或姐妹)曾经患有乳腺癌,那么你的患病风险会增加。

    月经因素: 月经初潮早(在5岁之前)可能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这是因为体内雌激素的作用时间更长。

    生育因素: 未生育或在30岁后第一次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轻微升高。相反,生育后自己哺乳的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则会轻微降低。

    射线影响: 如果你在青少年时期因淋巴瘤等疾病接受过胸部放射治疗,那么你的乳腺癌发生风险可能会增加。

    激素替代治疗: 一些研究表明,更年期女性使用补充激素来缓解更年期症状可能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尽管近期也存在不同观点。

    乳腺非典型增生: 乳腺非典型增生是一种癌前病变,会明显增加未来患乳腺癌的机会。然而,普通的乳腺增生并不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一侧患乳腺癌: 如果你曾经患有乳腺癌,那么你对侧乳房再次发生癌的机会比正常人群更高。因此,乳腺癌患者需要定期随访观察。

    生活方式: 长期饮酒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会升高。肥胖,尤其是绝经后肥胖者,也比正常体重者更容易患乳腺癌。

  •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整个房间。我的心情却像被乌云笼罩一般,沉重而压抑。刚刚从医院回来,手里攥着一张B超报告单,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恐惧。

    “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医生温和的声音从电脑屏幕中传来,打断了我的沉思。我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是乳腺癌患者,已经进行了全切手术和同侧腋下淋巴结清扫手术。术后进行了AC-T共8期化疗,目前已进行了4期。最近做B超时发现两侧腋窝出现肿大淋巴结回声。”我尽量保持冷静,但内心的不安还是溢于言表。

    医生听完我的描述后,要求我发送B超结果。等待的时间仿佛变得无比漫长,我的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终于,医生回复了:“看描述倾向于反应性肿大。”

    “反应性肿大?”我不解地问道,“左侧淋巴结已经清扫没了,还会有淋巴结肿大吗?”

    医生解释说:“是的,有的。即使淋巴结被清扫,身体仍然会有反应,导致其他淋巴结肿大。”

    我松了一口气,但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我继续进行放疗和内分泌治疗。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有一些肝损害,后续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除继续补充高蛋白外还有什么需要吗?

    医生建议我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和蛋白质,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摄入。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鲜的建议,但在医生的指导下,我感到更加安心和有信心。

    回顾这段经历,我深深体会到,面对疾病,除了医学治疗外,心理支持同样重要。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们,他们不仅提供了专业的医疗建议,也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不要害怕,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同时,也要记得照顾好自己的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我们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乳腺癌化疗后淋巴结肿大指南 常见症状 乳腺癌化疗后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特别是在腋窝区域。这种情况可能是反应性肿大,也可能是癌症转移的迹象。需要密切关注并定期进行检查。 推荐科室 乳腺外科、肿瘤科 调理要点 1. 定期进行B超检查,监测淋巴结的大小和形态变化。 2. 如果淋巴结肿大伴有疼痛、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 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和高蛋白食物,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摄入。 4. 如果化疗引起肝损害,应避免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和食物,例如酒精和高脂肪食物。 5. 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完成放疗和内分泌治疗,避免中断治疗。

  • 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近20万女性每年被诊断出乳腺癌。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规范的治疗标准和模式至关重要。本文根据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详细介绍了绝经前后早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方案。

    对于绝经前HR+早期乳腺癌,标准治疗方案是5-10年的他莫昔芬(TAM)治疗。对于35岁以下、淋巴结转移或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TAM联合卵巢功能抑制(OFS)可能更为有效。OFS的治疗建议时间为5年,但部分低危患者也可以考虑2-3年的治疗。

    对于绝经后HR+早期乳腺癌,术后2-3年和7年是复发的高峰期。延长内分泌治疗可以降低复发风险并增加治愈机会。标准治疗方案是5年TAM,或者TAM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I)。AI可以作为辅助治疗,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关节疼痛和潮热等不良反应,需要权衡利弊。

    对于HR+乳腺癌延长内分泌治疗,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例如,5年TAM后未绝经的患者可以继续TAM治疗5年;5年TAM中绝经的患者可以改用AI治疗共10年;绝经后,5年TAM;对于肿瘤分级3级、高Ki-67值或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可以考虑继续TAM或AI治疗。

    晚期转移性乳腺癌(MBC)的治疗目标是延长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内分泌治疗是首选,因为它比化疗毒性低且疗效好。适应证包括年龄大于35岁、辅助治疗后DFS大于2年、骨和软组织转移、无症状的内脏转移的ER+患者,以及肿瘤发展较慢的ER-患者,化疗结束后可试用。一线内分泌治疗获益的患者需要继续治疗,失败后可以更改其他内分泌治疗药物或转为化疗。

    年轻乳腺癌患者卵巢保护也非常重要。对于HR-早期患者有妊娠意愿,可以在辅助化疗同时给予药物性卵巢去势(GnRHa),降低2年卵巢衰竭发生率、提高后续妊娠可能。对于HR+年轻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期间如有强烈的生育愿望,需综合考虑疾病风险程度、无病间期、患者年龄等因素,部分中低危患者可在2-3年内分泌治疗后暂停,尝试怀孕,妊娠后继续接受完整的内分泌治疗。

    总之,内分泌治疗起效缓慢,但一旦有效,肿瘤缓解期较长。因此,如果肿瘤无进展,有必要服药16周再评价疗效。

  • 乳腺癌是一种由乳腺导管上皮细胞恶性增生引起的肿瘤。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名列前茅。据统计,女性中每10万人口就有23人患上乳腺癌,而男性则仅占0.49/10万人口。虽然乳腺癌主要影响女性,但也可能发生在男性身上,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

    乳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激素分泌紊乱是主要的风险因素之一。特别是在40至60岁的女性中,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导致乳腺导管上皮细胞过度增生,从而引发癌变。其次,生育和哺乳情况也会影响乳腺癌的发生率。研究表明,多次生育和哺乳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最后,遗传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患病的几率更高。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包括乳腺肿块、单侧乳头溢液以及通过B超或X光片发现的乳腺占位。这些症状并不一定都是乳腺癌的表现,但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包括:1) 避免家族遗传因素的影响;2) 注意月经初潮和绝经期的年龄;3) 减少流产次数;4) 增加母乳喂养的频率和时间;5) 保持良好的性生活质量;6) 控制抑郁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 最新研究显示,无论年龄或体重,女性每天进行一小时的锻炼都能有效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该研究结果在格拉斯哥的欧洲乳腺癌会议上公布,研究人员对超过400万女性的37项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常锻炼的女性比很少锻炼的女性身体健康状况更好,且任何年龄和体重的女性每天运动一小时都能减少患癌几率,包括一些侵袭性很强的癌症。研究室主任Mathieu Boniol教授指出,这是迄今为止发布的所有关于体育锻炼和乳腺癌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因此分析结果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此外,研究还发现,运动和锻炼不仅能预防乳腺癌,甚至是一些侵袭性很强的癌症。这些信息应该促使各个城市鼓励市民多运动、增设新的体育运动设施和通过教育推广体育运动。锻炼是一种低成本又简单的预防疾病的方式,对医疗保健系统、病人和他们的家人来说都非常有益。

    研究主要集中在剧烈运动上,但以往的研究也显示,相比不运动,适度的运动比如一天散步一个小时都能够减少患病风险。即使年纪大了才开始运动也可以减少患癌风险。运动不仅能使女性保持身材,也能够降低由体内脂肪产生的促癌激素。体重较重的女性体内促癌激素水平会更高,比如雌激素和胰岛素。

    研究人员建议,女性可以每天做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园艺、跳舞和快走,或者做75分钟的剧烈运动比如打球、跑步和其它有氧运动,以此来减少患癌风险,保持身体健康。

  •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系统是基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对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和Ki-67染色进行综合判断。其中,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是两个主要亚型。Luminal A型,亦称管腔A型,特点是ER阳性、PR阳性且高表达(>20%)、HER2阴性、Ki-67低表达(<14%)。而Luminal B型,亦称管腔B型,根据HER2的表型可以进一步细分为HER2阳性和HER2阴性两个亚型。HER2阴性型表现为ER和(或)PR阳性、HER2阴性、Ki-67高表达(≥14%)或PR低表达(≤20%)。HER2阳性型则表现为ER和(或)PR阳性、HER2阳性(蛋白过表达或基因扩增),Ki-67的表达状态不定。

  • 在肿瘤治疗领域,存在一些药物可以同时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例如,紫杉类药物、氟尿嘧啶类药物和蒽环类药物等化疗药物都被广泛应用于胃癌和乳腺癌的治疗中。甚至在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方面,针对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单抗曲妥珠单抗也被批准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晚期胃癌或乳腺癌患者。

    这种现象反映了我们对肿瘤的认识不断深入。不同的癌症可能由相同的驱动因子促进其恶性生物学行为,这与中医理论中的“异病同治”概念相似。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临床研究模式,即“篮子研究”,它将具有相同靶点或标志物、罹患不同癌症的患者集中起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然而,并非所有对乳腺癌有效的治疗方法都适用于胃癌。临床决策必须基于临床研究证据,并结合分子标志物检测的结果,由专业的肿瘤学专家根据个体情况做出决策。

  • 乳腺癌是当今社会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相对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人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被肿瘤侵犯,临床上最常见的包括肺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等。不同类型的肿瘤有不同的病理分型,且每种病理分型的治疗方案和效果也不同。乳腺癌作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理分型的准确分类对于临床诊断至关重要。

    乳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乳腺癌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北美和北欧大多数国家是女性乳腺癌的高发区,南美和南欧一些国家为中等发病区,而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则为低发病区。在发达国家如北美和欧洲,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估计,美国每年约有12万乳腺癌新发病例,发病率为72.2/10万,1976年有33,000人死于乳腺癌。中国各地区的乳腺癌发病率也存在差异,尽管中国整体上属于女性乳腺癌的低发病国,但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特别是在上海、北京、天津及沿海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尤其高,上海的发病率最高,1972年为20.1/10万,1988年则为28/10万,居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二位。

    乳腺癌的病理形态复杂多样,为了更全面、准确地反映乳腺癌的病理形态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各家有多种分类法。1978年全国乳腺癌早期诊断座谈会将乳腺癌分为非浸润性癌、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和特殊型浸润性癌三大类。1983年全国乳腺癌病理协作组会议对此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现行的分类法,包括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特殊型癌和浸润性非特殊癌四大类,这一分类法更符合病理分类的要求。按照组织学分类,乳腺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特殊型癌和浸润性非特殊型癌。每一类都有其特定的病理特征和临床意义。

    虽然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因病理分型而异,但总体预后相对较好。只要能实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十年生存率在所有肿瘤中仍然是比较高的。超过十年后,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因此,乳腺癌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了解乳腺的构成、乳腺癌的流行情况、易患人群、症状以及筛查和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乳腺癌至关重要。

    乳房由乳腺腺体、导管、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等构成。乳腺腺体由15~20个腺叶组成,每一腺叶又分成若干个腺小叶,每一腺小叶再由10~100个腺泡组成。这些腺泡紧密排列在小乳管周围,腺泡的开口与小乳管相连。多个小乳管汇集成小叶间乳管,多个小叶间乳管再进一步汇集成一根整个腺叶的乳腺导管,共15~20根,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汇集于乳晕,开口于乳头,称为输乳孔。乳腺导管在乳头处较为狭窄,继之膨大为壶腹,称为输乳管窦,有储存乳汁的作用。乳腺导管开口处为复层鳞状上皮细胞,狭窄处为移形上皮,壶腹以下各级导管为双层柱状上皮或单层柱状上皮,终末导管近腺泡处为立方上皮,腺泡内衬立方上皮。腺体分泌乳汁,导管将乳汁传输到乳头,而脂肪、纤维组织则环绕在乳腺和乳腺导管周围起到支持作用。

    乳腺癌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乳房腺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增生失控,演变为腺癌细胞。大量的癌细胞增殖和无序地拥挤成团,挤压并侵蚀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破坏乳房的正常结构,就逐渐形成乳腺癌。乳腺癌包括乳腺浸润性癌和乳腺原位癌两大类。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在发达国家,平均每8~9个妇女就有1个可能患上乳腺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病高峰年龄在45~55岁。易患人群包括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早于12岁或绝经年龄大于55岁、从未生育或生育晚(35岁以后)、生育后哺乳时间减少或人工哺乳、长时间应用雌激素、不良生活习惯等。乳腺癌的症状包括无痛性肿块、乳房皮肤改变、乳头溢液、乳头改变和淋巴结肿大等。

    定期筛查是降低乳腺癌风险的最有效途径。从40岁起定期接受乳腺癌筛查;有家族遗传史的及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提前参加筛查(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20周岁)。早发现早治疗是目前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最有效的策略。鼓励每月一次乳房自我检查,并定期进行医院体检。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正确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包括适龄生育并延长哺乳时间、多食用蔬菜和水果、控制体重、避免食用过多的脂肪、多运动、限制饮酒和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中国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尤其是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数量也在增加。相比之下,欧美国家通过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等手段进行早期筛查,乳腺癌的早诊断率高达80%以上,生存率也很高。然而,在我国,由于乳腺癌的早期检查和诊断率低,导致死亡率增长快,保乳手术率也较低。

    那么,哪些人群更容易患上乳腺癌呢?首先,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特别是母亲或姐妹曾患乳腺癌者;其次,月经初潮过早(12岁以前)或闭经过迟(52岁以后);再者,40岁以上未孕或第一胎足月产在35岁以后;此外,曾患一侧乳腺癌者,其对侧具有高危因素;乳腺增生人群比正常人群乳腺癌发病高3.4倍;做过过多X线胸透或胸片检查者;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子宫体腺癌者;肥胖患者,尤其是绝经后显著肥胖或伴有糖尿病者,都属于高风险人群。

    乳腺癌的早期信号主要有四种:一是乳房包块,约80%以上的乳腺癌患者因此来就诊;二是乳头湿疹,乳头或乳晕处的皮肤表皮脱屑、糜烂,呈现湿疹样病变;三是乳头溢液,非哺乳期的妇女,突然发现单侧乳头有乳汁样、水样、脓性液体溢出,特别是有血性液体溢出时更要提高警惕;四是乳头皱缩,发生在中央区的乳腺癌可以引起乳头回缩、偏位或固定,如发现双侧乳头不对称应及时进行检查。

    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乳腺癌自我检查。20岁以上的女性最好能坚持每月以此法进行一次自我检查,以此养成良好的自我保健习惯。自我检查的方法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站在镜前观察两侧乳房形状是否平整对称,有无凹凸不平;乳头是否有糜烂、分泌物和皱缩。第二步,仰卧,左肩稍垫高,左手放在头上。然后伸出右手,以乳房内侧与乳头为中心,触摸左侧乳房各部分,注意有无硬结、肿块、疼痛点,尤其注意上外侧部分,触摸时注意手要平面移动,不要将乳房捏起,以免造成假象。同样方法用左手触摸右乳房。第三步,注意双侧腋窝和锁骨上窝,触摸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在日常生活中,乳腺癌患者的饮食原则也很重要。首先,饮食要平衡,不偏食,不忌食,荤素搭配,粗细搭配,食物品种越多越好;其次,要排除毒素,不吃酸渍、盐腌、霉变、烟熏、色素、香精,不喝烈性酒;再者,多吃天然、野生食物,少吃人工复制和精加工的食品;合理进补能提高免疫力,某些滋补品如人参,白木耳,红枣等有直接或间接抑癌与强身的功效;最后,在烹调时多用蒸,煮,炖,尽量少吃油炸,油煎食物。对于乳腺癌的食疗,红葡萄酒、红皮水果或蔬菜、少吃糖、远离不利于乳房健康的油脂、选择更佳的蛋白质来源、适量摄入大豆、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多吃十字花科的蔬菜、摄入低脂肪乳制品、钙和维生素D等都是值得注意的方面。

    此外,关于乳腺癌还存在一些误区。首先,乳癌一旦发现,肿瘤不一定需要马上切除,通常来讲,乳癌比其他大部分癌症的发展速度都慢。其次,大多数罹患乳癌的女性并没有家族病史。再者,即便没有任何致病的因素,也可能罹患乳癌。乳癌的第一个信号不一定是无痛的肿块,其他如乳腺组织的增厚、发红或是不对称等也需要引起注意。乳癌并不比其他癌症更容易导致女性死亡。并非所有检查出患有乳腺癌的人都必须接受化疗。最后,定期的乳房X线照片并不会因过多的射线而导致乳腺癌,标准的乳房X线照相检查仍是可用的规律性透视检查中最好的一种。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