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肺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超越小细胞和非小细胞

肺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超越小细胞和非小细胞
发表人:医者荣耀

肺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领域。虽然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肺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还包括多种其他类型,例如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大细胞癌、肉瘤样癌等。

鳞状细胞癌是一种上皮性恶性肿瘤,特点是出现角化和(或)细胞间桥或表达鳞状细胞分化标志。腺癌则包括微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非黏液腺癌、浸润性黏液腺癌、胶样腺癌、胎儿型腺癌和肠型腺癌等多种亚型。腺鳞癌是指同时含有腺癌和鳞状细胞癌两种成分的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另一个重要的病理组织学分型,包括神经内分泌瘤(NETs)和神经内分泌癌(NECs)。其中,NETs包括低级别典型类癌(TC)、中级别不典型类癌(AC),而NECs包括SCLC、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等。复合型SCLC是指SCLC合并NSCLC的任何一种组织学类型。

大细胞癌(LCC)是一种未分化的NSCLC,缺乏SCLC、鳞癌、腺癌等特点。肉瘤样癌包括多形性癌、癌肉瘤和肺母细胞瘤等。其他上皮源性肿瘤如胸部SMARCA4缺失未分化肿瘤(SMARCA4-UT)和NUT癌也属于肺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中。

在实际诊断中,病理学家需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肿瘤的组织学特征,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因此,肺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远不止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这两种类型,而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系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肺肿瘤切除术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肺肿瘤切除术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随着我国空气污染问题的加剧和不良生活习惯的普遍存在,肺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肺癌是一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恶性疾病,很多患者在发现时已经是晚期。然而,早期肺癌有三个明显的信号,如果及时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

    首先,持续咳嗽是肺癌的常见症状之一。如果你咳嗽经过治疗后仍未好转,甚至从有痰变成干咳无痰、咳嗽音调改变、痰中带血,这些都可能是肺癌的征兆,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其次,反复发作的肺炎也是肺癌的早期信号。肺癌引起的肺部感染可能会经过抗炎治疗后有所好转,但实际上肿瘤压迫并未解除,经过一段时间后肺炎可能会再次发生。

    最后,痰中带血也是一种肺癌早期的症状。很多人在肺癌早期可能会出现一次血痰后很长时间不会再次出现血痰,就会放松警惕。因此,如果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都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医学已经提供了许多微创疗法,如氩氦刀冷冻消融疗法等,可以在不开刀的情况下治疗肺癌,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治疗痛苦,并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肺癌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到肺癌,需要经历间变、原位癌等多个阶段,通常需要数年时间。CT扫描可以帮助我们观察肺癌的发展过程。最初,肺细胞的间变在CT上表现为体积小、密度淡的纯磨玻璃影。随着病变的进展,原位癌阶段的磨玻璃影密度会增高。最终,肺癌的CT表现为磨玻璃中出现实性成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肺癌的CT表现符合上述特点,但由于个体差异,仍有可能出现其他表现形式。

  • 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治疗仍然是全球性的难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癌症治疗的关键。然而,目前的医疗技术尚未能及时有效地实现早期发现,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承受更多的痛苦。为了更早地发现肿瘤,国内各大医院引进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这种新型检查设备。

    PET/CT利用肿瘤组织的生物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代谢特点来诊断恶性肿瘤。例如,恶性肿瘤组织生长快、代谢旺盛,具有高度的糖酵解能力,以及蛋白质、DNA合成明显增加等特点。通过使用正电子核素标记的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配体拮抗剂或抗体等作为显像剂,PET/CT可以显示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数量及放射性分布,属于肿瘤阳性显像。

    PET-CT在肺癌中的应用包括鉴别肺部孤立性结节或肿块的良、恶性,临床分期,疗效观察和监测复发及转移。PET-CT可以提供功能代谢信息,帮助医生更早地了解肿瘤对治疗的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无效且具有副作用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之,PET-CT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建议肺癌患者在治疗前进行PET-CT检查,高危人群和疑似病人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病情。PET-CT是肺癌治疗前的指导性检查和治疗后的疗效观察的重要参考指标,可以准确反映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肿瘤在身体内的分布情况,甚至可能影响医生制定的治疗计划。

  • 肺癌的隐蔽性让它成为一个非常狡猾的对手。早期阶段,患者往往没有任何症状,正如抗日电影中鬼子悄然入侵的场景。因此,及时的预防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美国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肺癌筛查试验(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NLST),共筛查了5万多人。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X线胸片,使用胸部CT进行筛查可以使肺癌的死亡率降低20%。这项研究结果强调了胸部CT筛查在肺癌早期发现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 肺活量是衡量肺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适当的呼吸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肺活量。以下是三种简单易行的呼吸方法:

    深呼吸法

    首先,缓慢地从鼻子吸气,直到你的肺部下方充满空气。随着胸廓上升和横膈膜下降,你的腹部会逐渐膨胀。接着,继续吸气,直到你的肺部上方也充满空气,此时你的部分肋骨会上升,胸腔会扩大。整个过程大约需要5秒钟。然后,屏住呼吸5秒钟(随着练习的深入,可以逐渐增加屏气时间)。最后,缓慢呼出,直到肋骨和胸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每次重复这个过程10分钟。

    睡眠呼吸法

    躺在床上,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闭上眼睛开始做深呼吸。慢慢抬起双臂,举过头部,手指触碰床头。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0秒钟,然后双臂同时还原。重复这个动作10次,不仅可以帮助你提高肺活量,还可以助你安然入睡。

    运动呼吸法

    在行走或慢跑中,主动增加呼吸量。采用慢吸快呼的方式,随着吸气将胸廓缓慢拉大,呼出时要快速。每次锻炼至少20次,每天可以进行多次锻炼。

  • 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液体活检技术已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方法。中国肺癌专家共识(十三--液体活检,规范与精准同行)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液体活检技术的最新指导和建议。

    首先,精准医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整合。液体活检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能够提供宝贵的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液体活检包括血液循环肿瘤细胞、血浆游离DNA和外泌体。这些生物标志物可以反映肿瘤的状态和变化,为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在检测已知的、单个临床可药物抑制的靶点时,ARMS方法被推荐使用;而对于检测已知的、多个平行临床可药物抑制的靶点,NGS的方法则更为适合。NGS还可以用于发现未知基因,探索疗效监测、预后判断和发现耐药机制等方面。

    虽然CTC和ctDNA可能用于肿瘤早期判断和复发监测,但目前这仍然是一个科研探索的领域,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

    最后,使用NGS进行临床研究时,必须平衡患者利益、伦理要求和科学发现之间的关系,确保以患者利益为至上原则。

  • 胸痛是许多人都会经历的症状,但它是否意味着患有肺癌或肺结节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胸痛并不一定是肺癌的症状。实际上,胸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脏问题、肺部感染、肋骨损伤等。因此,仅凭胸痛不能确定是否患有肺癌。

    同样,肺结节也可能导致胸痛,但并非所有的肺结节都会引起症状。肺结节是指在肺部发现的直径小于3厘米的圆形或椭圆形影像,通常是良性的,但有时也可能是恶性的。对于肺结节,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定期的CT扫描来监测其变化。

    如果你正在经历胸痛,应该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体检、影像学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测试,以确定胸痛的原因。记住,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任何疾病的预后都至关重要。

  • 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统计显示,2005年肺癌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居首位。为了提高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特制定本规范。

    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有吸烟史并且吸烟指数大于400支/年、接触石棉等高危职业、肺癌家族史、以及45岁以上者。肺癌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常见的症状有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或血痰、胸痛、发热、气促等。如果呼吸道症状超过两周,经治疗不能缓解,尤其是痰中带血、刺激性干咳,或者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需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肺癌的诊断技术和应用包括高危因素筛查、临床表现评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CT、MRI、骨扫描、PET-CT)、内窥镜检查(如纤维支气管镜、纵隔镜、胸腔镜)、其他检查技术(如痰细胞学、经胸壁肺内肿物穿刺针吸活检、胸腔穿刺、胸膜活检、浅表淋巴结活检)和血液免疫生化检查。其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方法,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透壁淋巴结穿刺活检术(EBUS-TBNA)和纤维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透壁淋巴结穿刺活检术(EBUS-TBNA)对肺癌N1和N2的精确病理诊断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支持。

    肺癌的病理评估包括标本固定标准、取材要求、病理报告内容和病理类型。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肺癌确诊和治疗的依据,活检确诊为肺癌时,应当进行规范化治疗。对于不能确定病理诊断的病例,建议临床医师重复活检或结合影像学检查情况进一步选择诊疗方案,必要时临床与病理科医师联合会诊确认病理诊断。

    肺癌的分期采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2009年第七版分期标准(IASLC 2009),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的TNM分期中,T、N、M的定义详见规范。小细胞肺癌分期:对于接受非手术的患者采用局限期和广泛期分期方法,对于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采用IASLC 2009年第七版分期标准。

    肺癌的治疗原则是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细胞学、病理学类型、侵及范围(临床分期)和发展趋向,合理地应用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靶向等治疗手段。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具体的治疗模式和适应证详见规范。

    肺癌的诊疗流程和随访也非常重要。肺癌诊断与治疗的一般流程是:影像学检查、肺癌相关标记物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门诊拟诊肺癌患者、可切除性评估、排除诊断、明确诊断与TNM分期、多学科会诊、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访、复发转移。随访频率为治疗后2年内每3~6个月随访一次,2~5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次,5年后每年随访一次。

  • 肺癌手术是早期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微创手术更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和减少手术损伤。然而,手术本身存在创伤、出血和感染等风险,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包括手术后持续咳嗽。

    咳嗽是一种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用于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和异物。如果咳嗽持续八周以上,就被称为慢性咳嗽。肺切除后持续性咳嗽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淋巴结清扫可能会引起神经损伤,导致咳嗽感受器暴露,正常活动也可能刺激引发咳嗽。其次,手术前吸烟的患者术后反而不容易出现持续性咳嗽,因为长期吸烟会降低咳嗽感受器的敏感性。再者,手术切除的部位也可能影响咳嗽的发生,例如右上肺切除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持续性咳嗽。此外,麻醉药物的不同、麻醉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气管插管等因素也可能与手术后的持续性咳嗽有关。

    目前,缺乏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来解决肺切除后持续性咳嗽问题,药物治疗只能起到对症的作用。因此,预防显得尤为重要。肺癌患者在手术前应与医生进行沟通,了解如何做好术前和术后的准备措施,以尽量避免术后持续性咳嗽的发生。

  • 近日,多学科专家联手,成功为一位双下肢麻木3个月的患者找到了病因并施行了根治性手术。该患者因双下肢麻木、乏力3个月余而就诊,经初步检查后,医生们发现其可能患有双肺、胸椎多发占位性病变压迫神经导致的症状。

    经过多科室会诊,患者被转入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医生们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深入评估,考虑到患者病情复杂,多发病变,性质不明,需要在手术时机的抉择上进行仔细斟酌。最终,医生们决定先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待病灶稳定后再行手术治疗。

    在10月21日,相关科室的专家进行了术前讨论,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次日,医生们为患者施行了同期手术,成功切除了肺部及胸椎的结核病灶。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并已痊愈出院,继续规范抗结核治疗。

    此次多学科强强合作的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医疗团队的综合实力和内外学科间的团结进取精神。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