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在过去,对于疑似肺癌的患者,通过纤支镜、肺穿刺等检查确诊后,通常会根据分期选择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方案。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远远不够,特别是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来说。为了更好地制定后续的治疗计划,必须进行基因突变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敏感型基因突变。
如果基因突变检查结果为阳性,建议使用靶向药物治疗,有效率高达70%,且总生存期也比传统的化疗等方法长;如果检查结果为阴性,则只能选择化疗或放疗等治疗方式。因此,仅有病理诊断是不够的,肺癌患者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因突变检查等,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在化疗的过程中,患者常常会问是否需要忌口。实际上,化疗期间的饮食对完成疗程和身体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关于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合理饮食建议。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在化疗药物使用和呕吐时,患者需要忌口。不同情况下,忌口的范围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有些患者可能不能吃任何固体食物,而有些患者则只能吃流质或清淡的食物。
其次,为了增加营养和蛋白质的摄入,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应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苦瓜、绿豆芽、木耳、香菇、茶和猴头蘑等菌类食品,以及猕猴桃、苹果、蜜桃和葡萄等水果。同时,多喝绿茶、乌龙茶和蜂蜜水也非常重要。
此外,肺癌化疗可能会导致骨髓再生不良和白细胞下降等现象,因此需要通过食物来补充蛋白质。牛奶、胡萝卜、动物肝脏、红枣、大豆、鱼、瘦肉、核桃、猪蹄、赤小豆、花生、海参和黑木耳等食物都富含蛋白质,并且可以有效预防血象下降。
最后,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还应该多吃高营养、开胃的食品,如莲子羹、鲫鱼汤、牛奶、雪耳羹和豆浆等高营养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及山楂、白萝卜、香菇、扁豆和山药等开胃食品。同时,进食时需要细嚼慢咽,避免过热、过酸及刺激性饮食,并且要少食多餐。饭后1小时不要平卧,可以散步,化疗前1小时不要进食水,进食时如恶心呕吐可口服鲜姜汁3~5毫升。
总之,化疗期间的饮食调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只要合理安排饮食,肺癌患者就能更好地完成化疗并恢复健康。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近年来,靶向治疗药物的发展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以下是四种常见的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简介:吉非替尼、厄罗替尼、凡德他尼和贝伐单抗。
吉非替尼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适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研究表明,吉非替尼在东方人、女性、不吸烟、肺腺癌患者中显示出卓越的效果。其推荐剂量为250mg每日1次,空腹或与食物同服。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皮疹、瘙痒、皮肤干燥和痤疮。
厄罗替尼也是一种EGFR-TKI,适用于晚期NSCLC患者。与吉非替尼相似,腺癌和不吸烟的女性患者在厄罗替尼治疗中获益较明显。研究显示,厄罗替尼可延长晚期化疗失败的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尤其是EGFR基因拷贝数高的患者。
凡德他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同时作用于肿瘤细胞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RET酪氨酸激酶。研究表明,凡德他尼在一线或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中显示出较高的有效率和无进展生存期(PFS)。
贝伐单抗是一种针对VEGF的人工合成的重组人源化IgG1型单克隆抗体,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研究表明,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可提高NSCLC患者的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和出血。
肺部结节是非常常见的,实际上在正常人群中大约有30%的人都可能存在这种情况。随着CT技术的进步,检测出肺部结节的机会也随之增加。因此,发现肺部结节不必过于惊慌。今天我们将重点讨论其中一种常见类型——磨玻璃结节。
磨玻璃结节在人群中大约占2-3%,并且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虽然恶性磨玻璃结节的发生率较高,但其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治愈率也非常高。与我们通常所知的肺癌相比,磨玻璃结节的恶性程度要低得多。
良性磨玻璃结节的例子包括局灶性肺炎、出血和纤维化等,这些情况通常不需要治疗。恶性磨玻璃结节的范畴中,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不需要治疗,原位腺癌部分情况下需要治疗但治愈率可以达到100%,而部分情况下只需要观察即可。恶性磨玻璃结节的微浸润腺癌大部分需要手术,但治愈率也非常高,约为100%。浸润性腺癌以磨玻璃为主的类型,治愈率也超过90%。
当前,面对肺部结节的挑战不再是能否治愈,而是是否需要治疗。我们期待的是,对于小结节,精准的诊断是关键;对于磨玻璃结节,规范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不应过度干预。
肺癌在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名首位,在女性中排名第二。全球统计显示,肺癌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占第三位,死亡率排名第一。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但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在早期阶段忽视了症状,等到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
肺癌的早期症状包括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杵状指、关节炎、多发性周身性肌炎等。这些看似无关的生理表征实际上是身体的“求救信号”,不能掉以轻心。例如,慢性长期咳嗽病人一旦咳嗽性质改变,如变频或出现刺激性干咳,应警惕肺癌;40岁以上的吸烟男子一旦出现痰中带血、血丝或小血凝块,肺癌的可能性也很大。
吸烟、有家族病史以及年老带来的基因退化是可能导致肺癌的高危因素。远离烟草是预防肺癌的第一步。此外,应重视房屋的绿色装修、厨房抽风设施的安排以及职业保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肺癌的治疗效果也不断提高。目前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手术仍是目前治疗肺癌的首选方法,且是临床治愈的唯一方法。微创手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方法,包括胸腔镜治疗和肌肉非损伤性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肺癌作为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治疗方法并非简单的“一刀切”。虽然手术是早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超过80%的患者还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然而,很多患者错误地认为切除肿瘤就等同于完成所有治疗,导致病情在短时间内迅速复发。目前,接受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比例不足50%,这也是肺癌治愈率低的一个原因。
实际上,任何恶性肿瘤的治疗都需要经过多种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等,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特别是放射治疗已经进入精确治疗时代,可以精确地定位和消灭肿瘤细胞,同时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害,减少远处转移癌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临床观察显示,大多数肺癌患者年龄较大,并且因长期吸烟伴有慢性肺部疾病,这不仅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也使得部分患者不适合进行手术。因此,放射治疗成为了术后又一种重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适用于局部晚期肺癌患者。
我们建议肺癌患者必须到专业的肿瘤医院接受综合治疗,只有通过正确的多种治疗手段的组合,才能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并延长生存期。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咳出带血的痰,这种现象被称为咯血。它可能是由于呼吸道、肺部或心脏疾病引起的。例如,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肺癌、肺结核、肺炎、肺脓肿、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都可能导致咯血。
如果你出现咯血,尤其是咯血量较大时,应该立即就医。同时,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以免加重病情。保持安静和卧床休息,选择朝病肺侧卧,可以帮助保证健侧肺的正常通气。轻轻咳嗽可以帮助清除气管内的血块,但要避免剧烈咳嗽,必要时可以服用止咳和镇静的药物。然而,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需要慎用这类药物,以防止发生窒息。
千万不要有“屏住咳嗽就能止血”的错误想法。否则,可能会使血块阻塞气管而造成窒息。另外,避免食用过热或烫的饮料和食品,因为它们可能会使出血部位血管扩张,导致出血加重。
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磨玻璃病灶是肺癌的常见影像表现形式,但并非所有磨玻璃病灶都需要立即手术。然而,有一种类型的磨玻璃病灶具有浸润性特征,需要及时干预处理而不是简单地进行随访观察。
这种类型的磨玻璃病灶在影像上显示出不清晰的瘤肺边界,整体轮廓相对清晰,但边界布满细毛刺,且毛刺短而锐利,仿佛刺入周围正常肺组织中。这种影像表现被称为“浸润性生长的影像表现”,提示病灶是浸润性病灶而非原位癌或良性病变。
此外,这种磨玻璃病灶还可能伴随着其他特征,如密度杂乱、灶内支气管通气并僵硬、血管征与灶内血管异常增粗、邻近胸膜的牵拉等。这些特征都应该引起医生的高度警惕,避免延误诊疗。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具体的个案进行分析总结,反馈应用到临床决策中。既要避免过度诊疗,又要防止延误治疗。外科医生可以通过术后的病理反馈来不断修正自己的术前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肺部磨玻璃结节的治疗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近日,某指南中提到,非实性结节(即磨玻璃结节)主要是原位腺癌或微浸润腺癌,手术切除后的5年无病生存率高达100%。这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肺结节通常分为钙化结节和非钙化结节两大类。其中,非钙化结节又可细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进一步分为非实性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非实性结节即我们常说的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GGN),而部分实性结节则是磨玻璃结节含有实性成分,也被称为混杂磨玻璃结节(mix GGN)。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手术切除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磨玻璃结节都需要手术。实际上,许多偶然在CT图像上发现的磨玻璃结节会自行消散,或者不会进展成具有临床意义的肺癌。因此,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结节的大小、形态、位置等。
在肺结节的Lung-RADS分类建议中,即使对于大于30mm的磨玻璃结节,也只推荐进行间隔6-12个月的低剂量CT随访。因此,对于超过8mm的磨玻璃结节,并不一定需要立即手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结节的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肺部磨玻璃结节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虽然手术切除可以提高生存率,但并非所有的磨玻璃结节都需要手术。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肺癌中,小细胞肺癌以其高恶性程度和差的预后而闻名。特别是当纵隔淋巴结转移时,治疗变得更加复杂。然而,通过积极的治疗方法,部分患者仍然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一个66岁的女性患者在6年前被诊断出小细胞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她的proGRP值也高于正常范围。经过两周期的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随后进行了手术。手术后,患者接受了辅助治疗,至今已经六年,肺癌病情保持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患者在13年前曾经进行过左侧乳腺癌手术,今年1月份右侧乳腺又发现了结节并被切除。虽然这次乳腺问题看起来比较严重,但我们仍然需要关注她肺癌的治疗结果。
这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即使在面对小细胞肺癌这种严重的疾病时,通过合理的治疗策略和积极的治疗态度,患者也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我们希望这个案例能够为其他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信心和希望。
我是88岁的老人,身体一向硬朗,直到那天,医生告诉我肺部有肿瘤。从那时起,我的生活就像被打翻的五味瓶,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无法平静。气短、失眠、胸闷,这些症状像一群无形的恶魔,日夜缠绕着我,折磨着我。
我记得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凌晨一点多才勉强入睡,结果两点多就醒了。这种痛苦的循环让我感到绝望。我开始寻找解决办法,听说阿普唑仑可以帮助入睡,于是决定试一试。
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咨询了一位医生,告诉他我的情况。医生很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描述,然后告诉我阿普唑仑属于精神科用药,需要转诊到精神科才能得到专业的建议。我有些失望,但也理解医生的考虑。
医生建议我去线下医院呼吸内科做雾化治疗,可能会让我感觉舒服一些。他还提醒我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分焦虑和紧张,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这些话虽然简单,但对我来说却是非常宝贵的建议。
我开始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虽然效果不是立竿见影,但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和心情都在慢慢好转。每天晚上,我都会花一些时间放松自己,听听轻音乐,做做深呼吸,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有时候,我也会和家人聊聊天,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样可以减轻一些压力。
我知道,我的病情可能无法完全治愈,但我也明白,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值得我去享受和珍惜。我会继续努力,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希望能够和大家分享我的治疗经验和心路历程。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问题,或者对我的经历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共同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