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常喝“千滚水”致癌是传闻?专家为你揭晓真相

常喝“千滚水”致癌是传闻?专家为你揭晓真相
发表人:医学奇迹见证者

近年来,关于千沸水致癌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甚广,让许多人对日常饮水产生了担忧。那么,千沸水真的会致癌吗?本文将结合实验结果和专家观点,为大家揭开千沸水致癌之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千沸水。千沸水指的是经过多次沸腾的水。关于千沸水致癌的说法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水中钙、镁离子含量会增高,可能干扰胃肠功能;二是水中亚硝酸盐含量会上升,而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质。

然而,经过科学实验证实,这两个担忧并不成立。实验表明,水在加热过程中,钙、镁离子会与碳酸根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物质沉淀,因此,反复煮沸的水并不会增加水垢,反而会降低水的硬度。至于亚硝酸盐,虽然经过多次煮沸后含量会上升,但只要水质本身合格,其含量并不会超过安全标准。

南京外国语学校两名高二学生汪莞祺和卢嘉傲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她们使用纯净水、地下水和太湖水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水质较差的太湖水在反复煮沸后,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上升较为明显,而水质较好的地下水和纯净水则没有明显变化。

此外,江苏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常州分中心的高级工程师王晓杰也指出,千沸水是否致癌与原生水质有很大关系,而与煮沸次数关系不大。因此,大家无需过度担心千沸水致癌的问题。

总之,通过实验和专家观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千沸水并不会致癌,大家无需过度担心。当然,为了保证饮水安全,我们还是建议选择水质较好的水源,并定期更换饮水机滤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溺水疾病介绍:
溺水指人体淹没或浸没在液体(多为水)里时,经历呼吸道受损、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的过程。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溺水,我国每年因溺水死亡的人数约有57000人。溺水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14岁以下儿童的主要致死原因。男性溺水是女性的3倍。溺水后,液体可迅速进入呼吸道和食道,从而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头痛、头晕、烦躁、抽搐、昏迷等,甚至呼吸、心跳暂停。发生溺水后,应尽快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采取头低俯卧位进行体位引流,对心跳呼吸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帮助患者复苏。若急救不及时,可留下脑功能障碍、中枢性四肢瘫痪等严重后遗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2]。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儿童溺水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夏季游泳高峰期。溺水后,大量水分和异物涌入呼吸道及胃中,导致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引发窒息甚至呼吸、心跳骤停。据统计,溺水是0-14岁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本文将介绍儿童溺水的预防措施、急救方法及后期康复治疗,以帮助家长和监护人提高安全意识,保障儿童健康。

    一、预防措施

    1. 加强安全教育:家长和监护人应向儿童普及溺水安全知识,提高其安全意识。

    2. 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避免在自然水域游泳,尽量选择有救生员和救生设备的游泳池。

    3. 加强监护:家长和监护人应时刻关注儿童在水中的安全,避免其单独游泳。

    4. 配备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等,以提高儿童在水中的安全保障。

    5. 学习急救知识:家长和监护人应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现场急救。

    二、急救方法

    1. 立即呼救:发现儿童溺水时,应立即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员帮助。

    2. 拯救溺水者: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适当的救援措施,如将溺水者救上岸。

    3. 排除呼吸道积水: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4. 进行心肺复苏: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溺水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5. 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尽快将溺水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三、后期康复治疗

    1. 呼吸系统康复:根据溺水程度,进行呼吸系统康复治疗,如呼吸训练、氧疗等。

    2. 心脏康复:对心脏受损的溺水者,进行心脏康复治疗,如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等。

    3. 脑部康复:对脑部受损的溺水者,进行脑部康复治疗,如认知训练、语言康复等。

    4.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 出游是家庭生活中的一大乐事,特别是带着宝宝一起出游,更是一种难得的亲子时光。然而,带宝宝出游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很多,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出行前的准备工作

    1. 儿童票购买:目前各旅行社对于儿童的团费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家长在参团前一定要询问清楚儿童票价的具体情况,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2. 交通工具:根据宝宝的年龄和身高,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例如,未满2周岁的婴儿按成人全票价的10%购票,不单独占一座位;已满2周岁而未满12周岁的儿童按成人全票价的50%购票。

    3. 行李准备:出行前,家长要为宝宝准备一些必备物品,如衣物、零食、水杯、奶瓶、纸尿裤等。

    二、旅途中的注意事项

    1. 乘坐交通工具:在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上,家长要时刻注意宝宝的安全,避免碰撞、跌倒等意外发生。同时,要注意宝宝的舒适度,如宝宝哭闹,可以适当给予安抚。

    2. 饮食:旅途中,宝宝的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不卫生、不合格的食品和饮料。宝宝的奶瓶、水杯等要定期消毒,确保卫生。

    3. 安全:在旅行过程中,家长要时刻注意宝宝的安全,避免走失、溺水等意外发生。

    三、自驾游注意事项

    1. 儿童安全座椅:自驾游时,家长要为宝宝配备儿童安全座椅,确保宝宝的安全。

    2. 避免疲劳驾驶:长途驾驶时,家长要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驾驶,确保行车安全。

    3. 注意路况:自驾游时,家长要关注路况,避开拥堵路段,确保行车安全。

    总之,带宝宝出游是一项既愉快又充满挑战的任务。家长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旅途中的安全,让宝宝度过一个愉快的旅程。

  •   悲剧再次发生,一个年仅4岁的孩子在家附近的水井边玩耍时不幸溺水身亡。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儿童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家庭监护的重要性。

      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在夏季,家长和监护人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活动,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溺水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靠近水边玩耍、不熟悉水性、缺乏安全意识等。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不要靠近水边,尤其是深水区域,并教授孩子基本的自救和求救方法。

      一旦发生溺水,立即进行现场急救至关重要。首先,迅速将溺水者救出水面,清除口鼻内的异物,然后进行心肺复苏。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争取尽快将溺水者送往医院。

      除了现场急救,医院抢救也是至关重要的。溺水后,孩子可能出现心跳呼吸骤停、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比如吸氧、呼吸支持、药物治疗等。

      预防溺水,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学校要开展防溺水教育,社会要加大对危险水域的监管力度。

      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安全护航,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 冬季溺水风险不容忽视

    虽然溺水事件在夏季更为常见,但冬季由于冰面刺激,人们更容易发生腿部抽筋而溺水。例如,去年二月,福州某公园一名男子在湖边做清洁时意外落水,由于目击者缺乏急救知识,导致男子最终不幸身亡。

    溺水后,呼吸道会被水、泥沙、杂草等堵塞,引发窒息或缺氧。此时,溺水者会出现皮肤苍白、四肢冰冷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昏迷、呼吸和心跳停止。因此,一旦发生溺水,救助者应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异物,并进行心肺复苏术。

    以下是一些急救步骤:

    • 大声呼叫,寻求他人帮助。
    • 迅速检查溺水者情况,清除口鼻异物。
    • 进行心肺复苏术。
    • 进行控水。
    • 穴位按压。
    • 注意保暖。

    除了溺水,冬季还应注意防止其他意外伤害,如冰面滑倒、火灾等。

    掌握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生活中,意外伤害难以预料,掌握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及时救助他人。

    预防为主,安全意识要增强

    除了学习急救知识,我们还应该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发生意外伤害。例如,冬季出行要注意防滑,使用电器要注意安全,不要在危险的地方玩耍等。

  • 宝宝在水中玩耍时,意外溺水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旦发生溺水,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宝宝溺水时的紧急处理方法,帮助家长在关键时刻为宝宝争取生的希望。

    一、宝宝溺水时的紧急处理步骤

    1. 立即抱起宝宝,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和积水。

    2. 检查宝宝意识,如果意识丧失,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3. 如果宝宝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4. 如果宝宝心跳停止,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5.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救护人员到达。

    二、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溺水后4分钟内得到有效抢救的几率最高。因此,掌握心肺复苏术对于挽救宝宝的生命至关重要。

    三、如何学习心肺复苏术

    1. 参加医院或社区组织的心肺复苏术培训课程。

    2. 在线观看心肺复苏术教学视频。

    3. 阅读相关书籍或资料。

    四、预防宝宝溺水的方法

    1. 监督宝宝在水中的活动,避免单独玩耍。

    2. 在家中安装防滑垫,防止宝宝跌入浴缸或澡盆。

    3. 教育宝宝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

    5. 遇到宝宝溺水,冷静应对,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   在繁华的都市中,珠江两岸的景色美不胜收,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然而,在这美丽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令人痛心的悲剧。

      酒精,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却常常成为悲剧的导火索。酒后闹事、酒后驾车、酒后投江……这些事件,每年都在上演,给无数家庭带来痛苦。

      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酒精会损害肝脏,导致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其次,酒精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此外,酒精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那么,如何预防酒精带来的危害呢?首先,要控制饮酒量,避免过量饮酒。其次,要选择低度酒,避免饮用烈酒。此外,还要注意饮食搭配,避免空腹饮酒。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饮酒观念,将健康放在第一位。

      对于已经出现酒精相关疾病的患者,要及时就医,接受正规治疗。目前,治疗酒精相关疾病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此外,还要加强社会对酒精危害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酒精危害知识,引导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酒精的危害,让生活更加美好。

  • 3岁小女孩发烧,父亲采用泡澡退烧方法,却意外发生溺水事故,让人唏嘘不已。

    事实上,婴幼儿皮肤娇嫩,发烧时泡澡存在安全隐患。专家建议,用温水擦澡或温水浴更安全。

    除了泡澡退烧,还有哪些退烧误区需要避免?本文将为您盘点常见的退烧误区,帮助家长们正确处理孩子发烧。

    误区一:捂汗退烧。捂汗会导致热量堆积,增加热性惊厥风险。

    误区二:酒精擦身退烧。酒精会扩张血管,增加体内热量散发难度。

    误区三:发烧必吃退烧药。发烧是身体自我调节的过程,38.5度以下无需用药。

    误区四:发烧不能洗澡。温水浴有助于降温,但水温不宜过高。

    误区五:发烧必打退烧针。退烧针和输液并非万能,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了解这些误区,家长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孩子发烧,让孩子健康成长。

  •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矿泉水作为日常饮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质量也备受关注。根据我国最新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从2023年10月1日起,矿泉水的溴酸盐含量必须控制在0.01mg/L以内,并且外包装上必须标明溴酸盐含量。然而,记者在走访岛城卖场时发现,新规实施20余天后,市场上在售的矿泉水包装并未发生变化,也没有标注溴酸盐含量,这让许多市民对此感到陌生。

    在市南区江西路一家24小时便利店,记者看到,货架上摆放着各种品牌的瓶装水,价格从每瓶不足一元到十几元不等。虽然矿泉水瓶上标示了矿物质含量、PH值和水源地等信息,但并未标注溴酸盐含量。对于矿泉水新国标,售货员也表示并不知情。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市民,多数人对“溴酸盐”这个词都很陌生,更不知道其致癌性。

    据了解,厂家在生产矿泉水时,为了杀菌会普遍使用臭氧,由此而产生了潜在致癌物——溴酸盐。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局规定的饮用水中,溴酸盐最高允许浓度为0.01mg/L。我国的新国标实施后,对矿泉水的溴酸盐含量做了严格的限定,该项指标已与国际一致。

    对于新国标实施20余天后,市场反应冷淡的情况,相关部门表示,在10月1日前按照旧国标生产的矿泉水,只要在法定的保质期内,是允许在市场流通的。新的国标实施前后,多数厂家已经了解到这一情况,并严格按照要求作业。新包装的矿泉水应该很快就会上架。

    除了溴酸盐含量,矿泉水的其他指标,如微生物指标、重金属指标等,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消费者在购买矿泉水时,应关注产品的标签信息,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以确保饮用安全。

    此外,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 定期更换家中的净水器滤芯,确保水质清洁。
    • 避免长时间存放饮用水,以免细菌滋生。
    • 尽量选择新鲜水源,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地下水。
    • 关注国家相关标准,了解产品的质量指标。
    • 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确保产品安全。

  • 随着夏季的到来,溺水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期。据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消息,上周双休两天,武汉市共发生游泳溺水警情15起,其中13人被成功救起,4人不幸失踪。这再次提醒我们,江河游泳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珍惜生命,远离危险水域。

    案例一:硚口区汉江边两名中学生游泳失踪。经调查,两名学生下水不到十分钟就被江水卷走,至今下落不明。

    案例二:武昌汉阳门长江边,一名来汉务工人员游泳时不幸溺水。

    入夏以来,长江、汉江水域游泳人数剧增,溺水死亡人数不断上升。水上警方提醒,以下水域为溺水事故高发区域:长江段主要集中在武昌大堤口、汉阳门、月亮湾,汉口江滩,青山建一路水域;汉江段主要集中在江汉一桥两岸、东风险段、水文码头、硚口河滩公园、陈家墩等水域。

    为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警方提醒广大市民:

    1. 不要在非正规游泳区域游泳;

    2. 不要酒后游泳;

    3. 不要单独游泳;

    4. 如发现溺水者,立即呼救并拨打110报警。

    让我们共同努力,珍爱生命,远离溺水事故。

  •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物质。然而,你是否了解,你喝的水真的健康吗?错误的饮水习惯,可能会对你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错误的饮水习惯,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1. 饮水机不清洗:饮水机长期未清洗,容易滋生细菌,导致“二次污染”,引发肠道疾病。

    2. 自来水直接烧开饮用:自来水中含有氯等消毒剂,直接饮用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3. 爱喝瓶装水:瓶装水可能含有塑化剂等有害物质,长期饮用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4. 喝千滚水:千滚水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长期饮用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5. 不按体质喝水:不同体质的人适合饮用的水不同,盲目喝水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

    那么,如何才能健康饮水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定期清洗饮水机:每月至少清洗一次饮水机,保持饮水安全。

    2. 自来水烧开后放置一段时间再饮用:让氯气挥发,降低对人体的影响。

    3. 选择合格的瓶装水:购买瓶装水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4. 避免饮用千滚水:尽量一次性喝完烧开的饮用水。

    5. 根据体质选择适合的水:体质虚弱的人适合饮用温水,而体质偏热的人适合饮用温水。

    总之,喝水看似简单,却与健康息息相关。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为健康加分。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