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药品监督管理在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包括药品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全过程。
首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药品研制和药品的生产、经营以及医疗机构使用药品的事项进行监督检查。这确保了药品从研发到使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从而保障了公众用药的安全。
其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药品质量进行抽查检验。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查处不合格药品,防止其流入市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此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还负责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报告。通过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可以及时发现药品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措施防范和减轻其危害。
在药品监督管理中,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1. 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具有权威性,当事人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验。
2.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设置的药品检验机构和确定的专业从事药品检验的机构不得参与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3. 地方人民政府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以要求实施药品检验、审批等手段限制或者排斥非本地区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药品进入本地区。
总之,药品监督管理在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才能确保公众用药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来控制慢性疾病。然而,一次服用多种药物是否真的有益?本文将探讨老年人一次服用多种药物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合理的用药建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老年人一次服用多种药物的利与弊。合理搭配的药物可以相互协同,例如利尿药与保钾利尿药合用可以减少电解质失衡的风险。然而,这种综合作用也可能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例如,安体舒通与阿司匹林、氯化钾合用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其次,老年人一次服用多种药物可能会增加药物过量的风险。由于老年人肝脏和肾脏功能下降,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延长,药效增强,容易导致药物中毒。
此外,老年人一次服用多种药物还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肾脏则是药物排泄的主要途径。长期大量用药会损害肝肾功能,引发相关疾病。
那么,老年人应该如何合理用药呢?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病情和药物适应症,避免盲目用药。其次,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用药。最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总之,老年人一次服用多种药物并非有益无害,而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合理用药,关注身体健康,才能让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近年来,俄罗斯伪造药品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广泛关注。据莫斯科AIPM的Rosen透露,去年调查了48家外国公司和5家国内公司,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公司至少存在一种产品是伪劣药品。这一现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
据3月在伦敦召开的关于独联体医药市场的Marcus Evans会议上的发言者称,俄罗斯伪造药品占市场的比例在12%至7%之间。俄罗斯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司Toporkov表示,去年查处了62种品牌178批的伪药,但未透露实际检查了多少种品牌和批次。知识产权联盟(CIPR)主席Nacasulmer表示,被调查的消费者中有30%以上遇到过伪药问题。尽管药价高昂,但一半以上的消费者表示愿意出高价购买真药。
俄罗斯伪造药品问题的根源在于行政机制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不足、禁止措施及罚款不当、缺乏政治意愿、仲裁不合理、卫生投资不足、国内外公司遏制伪药资源有限以及相关团体之间缺乏联系等问题都导致了这一现象。在独联体其他国家,伪造药品问题同样严重,甚至市场份额更大。但质量管理系统比俄罗斯更差,因此更难以准确估计。
哈萨克斯坦卫生部药物委员会主席Serik Sultanov表示,该国有多达17%的药物仍然逃避国家管理。他计划明年从国家预算中增拨基金,以建立新的质量管理实验室。
针对俄罗斯伪造药品问题,我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药品造假行为。同时,提高公众对药品安全的意识,加强药品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近年来,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在国内外备受关注。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暴利,制假售假,严重扰乱了中药市场秩序。本文将为您揭示一起发生在北京华仁医院的假同仁堂中药事件,以及中药市场监管的严峻形势。
2017年5月27日,药商马小非将一批标有“同仁堂”字样的中药送至北京华仁医院中药房。经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调查,证实马小非提供的营业执照、公章、中药材质检报告等资质均为伪造。这一事件暴露出中药市场监管的漏洞,以及部分医疗机构对药品质量监管不严的问题。
据悉,马小非通过在安徽亳州收集中药材,再以“同仁堂”名义进行包装,然后将假药销往北京等地的医保定点医院。这种制假售假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利益,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我国国家药监局2011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严禁经营企业从事饮片分包装、改换标签等活动;严禁从中药材市场或不具备饮片生产经营资质的单位、个人采购中药饮片。然而,现实中,中药市场仍存在不少问题。
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医疗机构应加强药品质量监管,严格执行采购制度,确保所购药品合法合规。同时,患者也应提高警惕,购买中药时,要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此外,加强中药市场监管,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也是当务之急。政府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犯罪行为,维护中药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药品流通领域也日益规范。然而,仍有一些违法经营行为存在,给患者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了加强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宁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
此次整治行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药品流通企业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自查内容包括:是否存在为他人违法经营药品提供场所、资质证明文件、票据等条件;是否存在从个人或者无《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购进药品;是否存在向无合法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药品,向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疫苗等。
第二阶段,各级监管部门将对企业自查和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能主动查找问题、积极纠正的企业,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对到期未报告的企业,将统一向社会公开企业名单,列为重点检查对象;对拒不报告、谎报瞒报以及自查不认真、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将从严、从重查处,直至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阶段,将大力宣传专线举报电话12331,鼓励公众对企业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旨在加强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我们相信,通过此次行动,药品流通领域的违法经营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将得到有力保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购买药品来治疗疾病或维持健康。然而,药品在储存或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变质变坏的情况,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学会识别变质变坏的药品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药品剂型的变质特征:
片剂:药片表面出现斑点、片面变色加深,如维生素C片可变成由浅黄至深棕色。阿司匹林片和复方阿司匹林片,有明显甚至刺鼻的酸味,有的片面还可见析出结晶;有的药品因吸潮变得松散变形。包衣片出现开裂爆片或粘连变色,均说明已变质不可再用。
胶囊剂:发霉、胶囊碎裂,漏出药粉或胶囊软化,外形性状已不符规定。内容物变质后,其降解物质有毒,如四环素胶囊变坏后,其分解产物差向四环毒可令服用者中毒。
丸剂:发霉、变形、粘连、虫蛀。
颗粒剂:多为包装不好,易吸潮结块,发霉或生虫。
眼药水:变色、浑浊、产生沉淀。
合剂、糖浆剂:易发酵、有絮状物或沉淀,有的产生酸败难闻气味。
油膏、眼膏剂:有油败或异臭味,或表面析出水珠样液状物,有的收缩无法挤出来。
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药品变质变坏:
1. 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2. 药品应按照说明书上的储存条件进行储存。
3. 药品开封后,应尽快使用完毕,避免长时间存放。
4. 药品应妥善保管,避免儿童误食。
5. 药品过期后,应立即丢弃,切勿继续使用。
总之,学会识别变质变坏的药品,对保障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儿童用药的普及,药物致聋问题日益引起关注。据《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药物中毒导致耳聋,其中1~4岁儿童占比最大。
孩子生病,打针吃药几乎是每个家庭的必经之路。然而,许多家长对疫苗/抗生素不良反应、药物致聋等问题的认识不足,往往将其视为不幸的“概率性事件”,难以预防。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生张宏征指出,药物致聋是可以避免的。通过进行简单的耳聋基因检测,可以筛查出宝宝是否携带有对耳毒性药物敏感的突变基因,从而有效预防药物致聋的发生。
耳聋基因检测是目前避免药物致聋最有效的手段。据统计,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儿童超过80万人;90%聋儿的父母听力正常,60%致聋原因是基因缺陷;而每100个听力正常人群中,就有6人存在耳聋突变基因。
目前,与遗传性耳聋相关的基因突变主要有四种:mtDNA、GJB2、PDS和GJB3。其中,mtDNA基因突变是导致药物致聋的罪魁祸首。GJB2基因突变引起的耳聋大多发生在宝宝学习说话之前,且多会导致双耳中重度或极重度耳聋。PDS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而GJB3基因突变则可导致显性或隐性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耳聋。
哪些人适合做耳聋基因检测呢?主要包括新生儿、孕前、孕早期夫妇、耳聋患者及有家族史者、耳毒性药物使用者、有家族用药致聋历史者等。
耳聋基因检测简单易行,只需常规的指尖采血即可进行。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耳聋基因检测的准确率不断提高,检测费用也逐渐降低,为家庭带来了福音。
张宏征主任特别提醒,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不少父母在生育二胎时年龄偏大,基因发生突变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因此,耳聋基因检测对于二胎家庭的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急救车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广州市的120急救车在亚运会的推动下,迎来了升级换代,崭新的奔驰救护车投入使用,为广州市的急救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救护车都是由政府与医院共同出资购买,每辆车的价值超过一百万元。虽然医院需要承担一半的费用,但为了提高急救效率,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
然而,救护车的高效运转离不开背后默默付出的急救人员。他们承担着高强度的工作,面对各种突发状况,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挽救着患者的生命。
急救人员的工作并不容易。他们需要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出车。一次出车,至少需要配备两名担架工、一名护士、一名医生和一名司机。虽然出车费只有几十元到一两百元不等,但对于医院来说,这样的投入并不划算。
急救人员的工作环境也十分艰苦。他们需要在狭小的空间里搬运病人,面对各种突发状况,需要保持冷静和专注。他们还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有时会遇到家属情绪激动的情况。
尽管如此,急救人员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他们用无私的奉献和专业的技能,为患者带来了希望和生的机会。
本文将围绕急救车的故事,探讨急救人员在救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但对于中药的毒副作用,很多人却缺乏认识。中药是否真的有毒副作用呢?本文将带您了解中药的毒副作用以及如何安全用药。
中药的毒副作用分为无毒、有毒和毒性强烈三种。无毒的中药,如山楂、黑芝麻、大枣、赤小豆等,可以长期服用。有毒的中药,如大黄、黄连、黄芩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而毒性强烈的中药,如川乌、草乌、附子等,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方法。
中药的毒副作用与剂量有关。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都可能导致中毒。例如,大黄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长期服用川乌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中药的毒副作用也与炮制方法有关。炮制可以降低中药的毒性,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无毒。例如,经过炮制的斑蝥仍然可能导致中毒。
在服用中药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要自行购买或使用中药。
2. 注意中药的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过量或长期服用。
3. 注意中药的炮制方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炮制合格的中药。
4. 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品的流通环节也日益复杂。从药企到患者手中,药品需要经历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加价现象,导致药价虚高。本文将探讨药品流通中的8道关卡,以及如何降低药价,让患者受益。
一、药企—总经销医药公司
药企作为药品的生产者,其出厂价相对较低。但为了将药品推广到市场,药企需要与医药公司合作,由医药公司负责药品的总经销。在这一环节,医药公司可能会通过提高药品价格,获取更高的利润。
二、省级代理商—地市级代理商
药品在流通过程中,需要经过省级代理商和地市级代理商。这两个环节的代理商也会对药品进行加价,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三、医药代表
医药代表是药品销售的关键环节,他们负责与医生、医院等医疗机构沟通,推广药品。为了达成销售目标,医药代表可能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如贿赂医生,导致药品价格虚高。
四、医院主管院长—药剂科主任
医院主管院长和药剂科主任是药品采购的关键人物,他们的决策直接影响药品的价格。在一些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受到药品企业的贿赂,导致药品价格虚高。
五、医生
医生在药品处方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医药代表的游说,导致过度用药或使用高价药品,从而推高药价。
六、患者
最终,患者需要承担高昂的药费,这给他们的经济和生活带来很大负担。
如何降低药价
为了降低药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药品价格监管,严厉打击药品价格虚高行为。
2. 优化药品流通环节,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3. 加强医药代表管理,规范医药代表行为。
4. 加强医院药品采购管理,提高药品采购透明度。
5. 加强医生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医生处方行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为了维持健康,他们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来控制病情。然而,由于老年人肝脏、肾脏等脏器功能减退,以及神经系统衰老等原因,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了解老年人急性药物中毒的急救方法至关重要。
一、急性药物中毒的院前救治
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病人送往医院。
2. 如果病人出现昏迷,应将其平卧,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3. 如果病人出现窒息,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4. 如果病人出现抽搐,应立即给予地西泮等镇静药物。
5. 如果明确毒物经口进入,应立即采取催吐、导泻等措施,以减少毒物吸收。
二、常见药物中毒及急救方法
1. **安眠药中毒**:立即给予纳洛酮等拮抗剂,并给予支持治疗。
2. **地西泮类药物中毒**:给予氟马西尼等拮抗剂,并给予支持治疗。
3. **洋地黄中毒**:给予氯化钾、苯妥英钠等药物纠正心律失常,并给予支持治疗。
4. **阿托品中毒**:给予毛果芸香碱等拮抗剂,并给予支持治疗。
5. **水杨酸钠中毒**:给予碳酸氢钠等药物碱化尿液,促进毒物排泄。
三、预防老年人药物中毒的措施
1. 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2.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3. 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及时发现药物代谢异常。
4. 将药物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防止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