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哪些饮食可引发心血管疾病

哪些饮食可引发心血管疾病
发表人:运动与健康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饮食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详细介绍哪些饮食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继发性载脂蛋白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植物油中的亚油酸虽然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但对甘油三酯的影响较小。相比之下,鱼类脂肪中的亚麻酸在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方面效果更佳,且能降低血小板凝聚和血液凝固的作用,预防血栓形成。

此外,以下因素也可能影响血胆固醇含量:食物中胆固醇含量高、蔗糖摄入过多、粗纤维摄入不足、酸奶因子或牛奶因子缺乏、维生素C摄入不足、食物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等。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胆固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因素,因此,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量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此外,饱和脂肪酸可增加血小板的活性和血栓形成倾向,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高盐饮食也是引起高血压病的饮食因素之一。代谢研究表明,健康成长每天钠的需要量仅为200毫克(相当于0.5克食盐),而一般西方人日常摄入量为生理需要量的5—20倍(相当于2.5—10克食盐),中国人食盐的摄入量颇高,为15克左右。因此,从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角度出发,应从儿童乃至婴儿开始,养成少盐、清淡的饮食习惯。

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因素。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外膜斑疾病介绍: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累及周身动脉的慢性病变,病因尚不明确,与年龄、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相关。病变从血管内膜开始,逐渐在血管内形成黄色粥样的脂质沉积,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动脉血管失去弹性、脆性增加并出现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病变累及冠状动脉、颅内动脉、主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四肢动脉时,可出现胸闷、胸痛、头晕、水肿、肢体疼痛等症状。动脉粥样硬化应积极改变生活方式,配合药物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如未进行控制,病变涉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者,一般预后不良。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多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症状与动脉硬化的部位密切相关。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动脉硬化的症状、原因、预防和治疗。

    一、多动脉硬化的症状

    1. 脑动脉硬化: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胸闷、胸痛、心慌、气短、心绞痛等。

    3. 下肢动脉硬化:乏力、疼痛、麻木、怕冷等。

    4. 肾动脉硬化:肾脏功能减退、少尿、蛋白尿、高血压等。

    二、多动脉硬化的原因

    1. 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多动脉硬化最常见的原因,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等密切相关。

    2.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动脉硬化病史的人更容易患病。

    3.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

    三、多动脉硬化的预防

    1. 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

    2. 生活方式干预: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动脉硬化。

    四、多动脉硬化的治疗

    1.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降血脂药物、降压药物等。

    2.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五、多动脉硬化患者的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2. 定期复查: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很多人认为他汀类药物仅仅是一种降脂药,实际上,他汀类药物是一种调脂药,它不仅能降低坏血脂,还能升高好血脂,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稳定斑块的作用。

    那么,血脂不高是否就意味着不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呢?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这些血脂高的情况不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

    1. 高密度脂蛋白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好血脂,它能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加重,预防心血管疾病。因此,如果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我们不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因为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而不是降低它。

    2. 甘油三酯升高

    轻度甘油三酯升高可以通过控制饮食来控制;中度以上的甘油三酯升高需要综合考虑病情,结合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如果甘油三酯高于5.65,建议服用贝特类药物,而不是他汀类药物。

    3. 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时,需要根据全身病情进行危险评估,根据危险程度来选择治疗方案。如果没有其他高危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大于4.9时才建议服用他汀类药物,而不是看到血脂高就服用他汀类药物。

    二、这些血脂高的情况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

    1. 严重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4.9mmol/L,一般需要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或强化降脂治疗。

    2. 年龄40-75岁的糖尿病患者,如果低密度脂蛋白≥1.8mmol/L,可以使用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3. 年龄40-75岁的非糖尿病患者,如果10年的心血管风险介于7.5%~19.9%之间,且存在心血管风险增强因素,也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三、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即使血脂不高也需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

    首先,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源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加重,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抗炎稳定斑块来防止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控制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而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

    其次,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的靶目标要求值更低(正常人低密度脂蛋白低于3.4mmol/L,这部分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应低于1.8mmol/L),如果不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他们的动脉硬化的程度会有进一步的进展,甚至再次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大量研究也显示,低密度脂蛋白每降低1mmol/L,可使主要冠脉事件下降21%、冠脉血运重建下降24%、卒中下降15%、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12%、全因死亡率下降9%。因此,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术后等情况,都建议服用他汀类药物。

    小结

    单纯高血脂是否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应先到医院进行危险评估,关键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高低。如果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患者,即使血脂不高,也需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

  • 随着岁月的流逝,步入中年的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感受到身体机能的逐渐下降。为了延缓衰老,保持青春活力,我们需要关注养生保健的方方面面。其中,饮食调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那么,中年人应该如何通过食补来抗衰保青春呢?以下是一些推荐的食物:

    1. 水果蔬菜:大枣、刺梨、苹果、香蕉、猕猴桃、柑橘、葡萄等水果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增强免疫力,改善代谢;冬瓜、黄瓜、南瓜、胡萝卜、番茄、大蒜、洋葱、油菜、芹菜、韭菜、扁豆、豆角、辣椒、生姜、芦笋、红薯等蔬菜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利于消化吸收和预防便秘。

    2. 鱼类:鱼肉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促进人体蛋白质、酶、激素的合成,为机体活动和调节提供物质基础;鱼还含有磷、硒、钙等矿物质,可延缓衰老,预防骨质疏松症。因此,中年人应多吃鱼,每周至少2-3餐鱼类及其它水产品。

    3. 菌类:香菇、蘑菇、木耳、银耳等菌类食物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提高机体抗病毒、抗血栓形成及防止动脉硬化和抗癌的能力,还有助于消化功能,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有所帮助。

    4. 坚果:核桃仁、松子仁等坚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增强体质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

    5. 藻类:紫菜、海带等藻类食物含有藻胶酸、海带氨酸、钾、磷、钙、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B2、C、P及多种氨基酸,具有软化血管、预防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肿瘤和老年痴呆等作用。藻类食物中还含碘,可预防碘缺乏症,有利于能量代谢。

    6. 豆类: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多种氨基酸,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料。大豆中的维生素E和大豆皂甙可防止氧化脂质生成,延缓衰老并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大豆中的磷可补充脑的需要,铁、钙含量丰富,可防止贫血和骨质疏松。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医治疗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中医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痰湿内阻等因素有关。因此,治疗以扶正补虚为主要原则,通过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等方法,改善患者的体质,缓解症状,控制病情。

    在具体治疗上,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施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推拿、拔罐等。中药汤剂通常选用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祛痰止咳等功效的中药组成,如丹参、川芎、黄芪、当归等。针灸则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疏通经络,达到治疗的目的。推拿、拔罐等疗法则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康复。

    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强调饮食调养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建议患者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都有助于改善病情。

    当然,中医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来说,中医治疗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方法。

  • 冠状动脉痉挛是一种常见的冠状动脉疾病,其发生通常与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有关。导致冠状动脉痉挛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情绪激动、过度紧张和焦虑、天气或气温的骤变、低温刺激、剧烈运动以及遗传因素等。

    冠状动脉痉挛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心绞痛,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患者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紧张和焦虑,并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

    治疗冠状动脉痉挛的药物主要包括钙离子拮抗剂,如地尔硫卓和硝苯地平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此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于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需要更加注意日常的保养和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适当进行体育活动,保持低盐低脂的清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品。同时,应避免辛辣、寒凉、生冷、腌制、刺激性食品,以及烟酒和浓茶、咖啡等。

    冠状动脉痉挛的治疗和预防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以及心理干预等。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和保养,以降低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风险。

  • 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它会导致血管壁变厚、变硬,从而影响血液流动。为了有效地治疗动脉硬化,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一般治疗

    1.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需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并注意保暖。此外,患者还应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乐观的心态。

    2. 饮食调整: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此外,患者还应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制品等。

    3. 适当运动: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4. 高压氧舱治疗:高压氧舱治疗可以提高血氧含量和肢体血氧弥散能力,改善组织缺氧,对动脉硬化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二、药物治疗

    1. 降脂药物: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降低血脂,减轻动脉硬化的程度。

    2. 降压药物:高血压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控制血压。

    3. 降糖药物:高血糖患者可使用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药物控制血糖。

    三、手术治疗

    1. 动脉搭桥手术:对于严重的动脉硬化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动脉搭桥手术。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将患者的静脉或人工血管搭在下肢动脉上,绕过硬化病变的狭窄部分,恢复血流。

    2. 子宫内膜剥离术: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剥离病变动脉的增厚内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继发性血栓。

    3.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经皮穿刺将球囊导管插入动脉狭窄处,用适当的压力使球囊膨胀,恢复血流。

  • 颈动脉粥样硬化,这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发生在颈动脉。颈动脉是连接大脑和心脏的重要血管,负责为大脑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颈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狭窄、堵塞,从而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引发各种神经系统症状。

    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年龄增长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脂沉积,最终形成斑块。斑块逐渐增大,会阻塞血管,导致血流不畅。

    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一些明显的信号,如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视物模糊、肢体无力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偏瘫等严重后果。

    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首先要控制危险因素,如戒烟、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此外,还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

    如果已经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降血压、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手术治疗适用于斑块较大、症状明显、有脑梗死风险的患者。

    总之,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需要引起重视。通过积极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 古埃及的一位医学家,在父亲去世后,勇敢地进行了尸体解剖研究。他发现父亲动脉血管壁上堆积着黄色的斑块,类似日常喝的麦片粥,但质地却像骨头一样坚硬。这一发现让人类对自身疾病有了新的认识,揭示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奥秘。

    这些类似麦片粥的斑块主要由脂肪形成,它们的来源就是我们的饮食。过去,中国人普遍认为营养就是大鱼大肉,但事实上,合理的饮食结构才是真正的营养。盐是人体必需的成分,但过量摄入会导致高血压等疾病。高血压患者应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6克,最多不超过10克。钾盐则对血压和心肌电活动的稳定性有积极影响,应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此外,应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油,改用植物油,并多吃瘦肉,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内脏。鸡蛋应吃蛋白,少吃或不吃蛋黄,因为蛋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牛奶应选择脱脂、低脂或酸奶,避免全脂奶。豆类蛋白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每天摄入25-30克大豆蛋白,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

    一日三餐的搭配也非常重要。食物搭配失衡,健康的大厦就会倾斜。应多吃五谷杂粮和绿叶根茎蔬菜,如洋葱、胡萝卜、芹菜、辣椒等。运动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与长期不运动的人相比,经常锻炼的人患冠心病的几率明显较低。年轻人可以参加一些强度较高的运动,如跑步、打球等,而中老年人则应选择节奏适中、能长期坚持的有氧运动,如广播操、太极拳、交际舞等。运动贵在坚持,而非强度。除了饮食和运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肥胖和心理因素等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只有将它们控制好,才能保持心脏健康。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预防冠心病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此外,定期体检也是早期发现冠心病的有效手段。

    冠心病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治疗和康复。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降血脂药、抗高血压药等。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较重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等。

    总之,预防冠心病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只有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才能拥有健康的心脏。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健康差异也逐渐显现。一项由汤臣倍健发布的《2013汤臣倍健国民健康报告》显示,大城市女性的动脉硬化检出率低于中小城市女性,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报告指出,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表现,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动脉硬化是指动脉管壁增厚、缺乏弹性、管腔狭窄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1.73千万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事件,预计到2020年,心血管疾病将成为全世界第一死因。

    汤臣倍健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健康快车营养中国行”大型公益项目,通过对全国6大区域25省1个直辖市共164个市县举办了287场免费体检活动,现场共进行检测119496人次,收集了大量的人体成分、骨质密度、血压及动脉健康状况的数据。结果显示,中小城市男女动脉硬化检出率均高于同性别平均水平,大城市女性动脉硬化检出率低于同性别平均水平。

    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大城市女性动脉硬化检出率较低,可能与她们更加注重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相比之下,中小城市女性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可能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导致动脉硬化检出率较高。

    针对动脉硬化,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但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建议广大民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定期体检,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此外,汤臣倍健作为我国膳食营养补充剂领导品牌,也一直致力于国民健康事业。未来,汤臣倍健将继续关注国民健康问题,为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老年人抱怨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其发病率相当高。据统计,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5个人就有一个人患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动脉内膜受损,胆固醇、脂肪等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粥样斑块,导致血管壁变厚、变硬、变窄,从而影响下肢血液供应。其主要症状包括:

    • 下肢疼痛、麻木:尤其在行走时,由于肌肉缺氧,出现疼痛、麻木等症状,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
    • 下肢发凉:由于血液供应不足,下肢温度降低,感觉发凉。
    • 下肢肿胀:由于血液回流不畅,下肢出现肿胀。
    • 下肢皮肤颜色改变:由于血液供应不足,下肢皮肤颜色可能变浅或变暗。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会导致下肢症状,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表明,患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风险将分别增加4倍和3倍。

    预防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

    •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
    •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

    此外,定期进行踝臂指数(ABI)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BI检查是一种无创、简便、经济的检查方法,可以评估下肢动脉的血流情况。

    总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