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谁在哄骗国务院调查组?

谁在哄骗国务院调查组?
发表人:医疗科普小站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民众对此深恶痛绝。阜阳毒奶粉事件便是其中一例,该事件中,被撤职人员却仍在上班,查处他们只是为了应付上级。这一消息一经披露,舆论哗然,矛头直指当事的太和县工商局。当地政府表示,工商部门此举是典型的阳奉阴违、哄骗国务院调查组。

那么,太和工商局为何敢如此胆大妄为、欺上瞒下?背后是否还有别的隐情或者说苦衷呢?记者进一步采访发现,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太和工商局长徐学顺表示,他们所做的处理决定本身就是错误的,理由是,国务院调查组现场查获的劣质奶粉所涉事件,早在年初该局就已立案调查,并移交公安部门,他们对此案已无处理职责,而且劣质奶粉系在糖果厂查获的,工商部门依法对生产环节不负有监管责任。

如果上述情况属实,那么我们一味简单地斥责太和工商“欺骗”就有失公允了。但现在的问题又是,既然处理决定本身是错误的,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那么工商局为什么要做此违心更违法之举、不惜担上“哄骗国务院调查组”的恶名呢?还是工商局领导一语道破,是迫于县里的压力,“不这样处理,县领导就会被处分”。

如此看来,太和县工商局对四名工商干部作出的处分决定,是借“严厉查处”之名,行“丢车保帅”之实。因此我们有理由反问“究竟是谁在哄骗国务院调查组?”、“小哄骗之后是否还有大哄骗?”

回头再看对那四名工商人员的处理:4月24日白天出事,当晚结论就做出,如此“雷厉风行”的裁处,是否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值得追问。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食品类意外中毒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食品类意外中毒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从“三聚氰胺”奶粉到“人造蛋”,一系列事件让人们担忧食品安全。为了保障公众的饮食健康,我国《食品安全法》于6月1日正式施行,为食品安全构筑了严密的网络。

    本期,我们将关注街头常见的煮玉米。为什么有些煮玉米又软又甜,而自家煮的玉米却不够香甜呢?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甜蜜素这种食品添加剂。甜蜜素是一种非营养型合成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倍。在制作食品的过程中,甜蜜素可以用来增加甜味。然而,甜蜜素的使用需要严格控制剂量,不同食品中添加的含量也不同。如果含量超标,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那么,为什么有些煮玉米又软又甜呢?经过调查发现,一些摊贩为了让煮玉米更加香甜,会在煮玉米的过程中添加甜蜜素、玉米精和色素等食品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会让玉米的颜色更加鲜亮,口感更加软糯,但同时也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消费者在购买煮玉米时应该选择正规商家,并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同时,建议消费者在家自己煮玉米,避免食用添加了过量食品添加剂的煮玉米。

    总之,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我们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食物,虽然美味可口,但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不适合生食。以下列举了10种常见食物,并解释了为什么它们不能生吃。

    1. 鲜黄花菜: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后可形成氧化二秋水仙碱,具有极强毒性。仅需食用3-20毫克即可致命。

    2. 荸荠:荸荠中可能含有姜片虫,生食后姜片虫会进入人体,附在肠粘膜上,引起肠道溃疡、腹泻或面部浮肿。

    3. 白糖:白糖中常寄生有螨虫,生食白糖很容易得螨虫病。螨虫进入人体后,会引起腹痛、腹泻、形成溃疡,甚至引发哮喘、咯血、尿路炎症等疾病。

    4. 蜂蜜:蜂蜜在采集、运输、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污染。此外,蜂蜜中还可能含有有毒花粉,生食蜂蜜容易引起中毒。

    5. 新鲜木耳:新鲜木耳中含有叶林类光感物质,生食新鲜木耳后,可引起日光性皮炎,严重者出现皮肤瘙痒、水肿和疼痛。

    6. 豆浆:未煮沸的豆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酚类化合物和皂素等有害成分,会引起中毒。因此,豆浆必须煮沸后才能饮用。

    7. 河鱼:河鱼可能寄生有肝吸虫卵,生食河鱼后,肝吸虫进入人体,会引起胆管炎,甚至发展成肝硬化。

    8. 螃蟹和龙虾:生螃蟹和龙虾可能带有肺吸虫囊蚴虫和副溶性弧菌,生食后会引起肺脏损伤、肠道发炎或肠道水肿充血。

    9. 生鸡蛋:生鸡蛋中的抗生物蛋白会阻碍人体对生物素的吸收,同时可能含有沙门氏菌,引起呕吐、腹泻。

    10. 豆角:豆角中含有毒蛋白“凝集素”,生食豆角容易中毒。因此,豆角必须充分加热,煮熟后才能食用。

    总之,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避免生食可能带来的危害。

  •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人工合成色素在改善食品色泽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色彩鲜艳的色素让食物看起来更加诱人,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然而,这种人工合成的色素在长期使用中被发现存在诸多危害隐患,引发人们对其健康影响的担忧。

    首先,合成色素的来源和使用过程令人担忧。许多合成色素是从煤焦油、苯、甲苯等化工原料中提取或合成的,这些原料本身对人体就有害。在合成过程中,还可能产生砷、汞、氯化物等有毒杂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其次,合成色素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不容忽视。长期摄入合成色素可能导致过敏、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致畸、致癌。其中,偶氮化合物类合成色素的致癌作用尤为明显,例如被广泛报道的“苏丹红”就属于此类物质。

    此外,一些研究指出,人工合成色素还可能对儿童的健康造成影响。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1931年认定的许多人造色素与儿童多动症的发生有关。这些色素可能导致正常孩子的行为改变,引起家长和社会的担忧。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我国已经对可使用的食品色素种类和安全剂量做出了严格规定。目前,允许用于食品的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等九种。然而,对于一些不知名的小厂家生产的没有质量保证的食品,仍然需要引起警惕。

    为了保障健康,我们在购买食品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可靠的生产商,尽量购买知名品牌的食品。
    • 避免选择颜色过于鲜艳的食品。
    • 认真查阅包装标识,尽量选用无色素或采用天然色素的食品。
    • 关注食品的安全性,不要贪图一时的口腹之欲而忽视健康。

    总之,合成色素食品可能存在健康风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提高警惕,关注食品安全,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健康越来越关注。然而,一些看似时髦的饮食方法,却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饮食误区,提醒大家科学饮食,保障身体健康。

    一、葡萄酒兑雪碧:有些人喜欢将葡萄酒与雪碧混合饮用,认为这样口感更佳。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会破坏葡萄酒的口感和香气,降低其营养价值。

    二、饮酒后喝浓茶:许多人认为饮酒后喝浓茶可以解酒。然而,浓茶中的茶碱会刺激肾脏,加速酒精代谢,导致乙醛在体内积累,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

    三、咖啡使人兴奋:咖啡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但过量饮用可能导致心悸、失眠等不适。此外,不同体质的人对咖啡的耐受性不同,需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饮用。

    四、生食“醉虾”:生食醉虾可能感染肝吸虫病,危害身体健康。建议将虾煮熟后食用,以确保食品安全。

    五、盲目追求时尚饮食:一些时尚饮食方法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生食、半熟食等。在追求时尚的同时,要关注食品安全,避免健康风险。

    总之,科学饮食是保障身体健康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避免盲目跟风,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 蔬菜作为我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然而,错误的食用方式却可能将蔬菜变成“毒药”,损害我们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蔬菜食用误区及其危害:

    1. 生豆浆

    豆浆中含有一种名为皂素的物质,如果豆浆未煮熟,皂素未被破坏,饮用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2. 四季豆

    四季豆中含有皂素和凝血素,如果未煮熟,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出血等症状。

    3. 木薯

    木薯中含有亚麻仁苦苷,如果摄入生木薯或未煮熟的木薯,可能导致氰化物中毒,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4. 蚕豆

    蚕豆中含有巢菜碱苷,如果摄入未煮熟的蚕豆,可能导致急性溶血性贫血,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

    5. 黄花菜

    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如果摄入过多,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6. 荠菜

    荠菜中含有亚硝酸盐,如果摄入过多,可能导致亚硝酸盐中毒,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

    7. 发芽马铃薯

    马铃薯芽中含有大量茄碱,如果食用,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8. 十字花科类蔬菜

    十字花科类蔬菜中含有芥子油苷,如果摄入过多,可能导致甲状腺肿大、代谢紊乱等症状。

    9. 新鲜木耳

    新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名为啉类光感物质的物质,如果食用后经太阳照射,可能导致日光性皮炎。

    10. 蓝紫色的紫菜

    紫菜中含有一种名为环状多肽的物质,如果食用,可能导致中毒。

    为了确保健康,我们在食用蔬菜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仔细清洗蔬菜,去除农药残留。

    2. 确保蔬菜煮熟,避免摄入未煮熟的蔬菜。

    3. 注意蔬菜的储存,避免变质。

    4. 选择新鲜的蔬菜,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蔬菜。

  • 近年来,单面煎蛋因其鲜嫩口感和丰富营养而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然而,你是否知道,这种看似美味的食物背后却隐藏着健康隐患?单面煎蛋,顾名思义,就是只煎一面,蛋黄呈‘糖心’状态的鸡蛋。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未经充分煮熟的鸡蛋中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细菌,长期食用可能引发严重疾病。

    首先,生鸡蛋容易被致病菌污染。鸡蛋由鸡的卵巢和泄殖腔产出,这两个部位带菌率很高,因此蛋壳表面甚至蛋黄都可能被细菌污染。鸡蛋外壳上的小孔直径比致病菌要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因此鸡蛋随时可能被病原体侵入。食用这种鸡蛋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出现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其次,生鸡蛋中含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两种有害物质。抗酶蛋白会阻碍人体肠胃道中的蛋白酶与蛋白质接触,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抗生物素蛋白能与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形成人体无法吸收的物质,容易导致人体生物素缺乏病,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如:精神倦怠、肌肉酸痛、毛发脱落等。煮熟或煎熟的鸡蛋中,这两种有害物质会被破坏,不再影响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

    此外,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紧密,很大一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后,蛋白质才会变得松软,被人体胃肠道消化吸收。研究表明,吃了生鸡蛋或不熟的鸡蛋后,人体的消化率比吃煮熟的鸡蛋低30%—50%。

    生鸡蛋的腥味会抑制中枢神经,使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甚至恶心呕吐。

    相比之下,煮鸡蛋比煎鸡蛋更有营养。专家建议,煮鸡蛋的最佳时间是8—10分钟,这样既能杀死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较完整地保存鸡蛋的营养素。

    此外,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建议消费者购买鸡蛋时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并注意鸡蛋的储存和烹饪方法。在烹饪过程中,应确保鸡蛋完全煮熟,避免食用生或半熟的鸡蛋。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速冻食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速冻食品不仅方便快捷,而且种类丰富,满足了人们对食物多样化的需求。然而,在享受速冻食品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其潜在的健康风险。本文将为您介绍挑选速冻食品的五个关键方法,帮助您更安全地享用速冻食品。

    1. 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购买速冻食品时,首先要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选择生产日期较近的产品,因为距离生产日期越近,食品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就越高。同时,要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2.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购买速冻食品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如大型超市、专卖店等。这些渠道的食品质量相对有保障,能够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3. 注意包装和外观

    选择包装完好、外观整洁的速冻食品。包装破损或变形的食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不宜购买。此外,要避免购买散装或露天存放的速冻食品,以免受到污染。

    4. 选择知名品牌

    知名品牌的速冻食品在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相对更有保障。选择知名品牌的速冻食品,可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5. 注意储存方式

    购买速冻食品后,要按照产品说明进行储存。通常情况下,速冻食品需要储存在-18℃以下的环境中,以保证食品品质。避免将速冻食品与其他食品混放,以免相互污染。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看似无害的饮食习惯,但实际上却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特别是对于女性朋友们来说,追求美食的同时,更应注意避免以下几种饮食误区,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首先,饮酒时不宜与胡萝卜同食。因为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与酒精在肝脏中会产生毒素,长期摄入可能导致肝病。此外,饮用胡萝卜汁后也应避免立即饮酒。

    其次,牛奶与橘子不宜同食。牛奶中的蛋白质与橘子中的果酸和维生素C相遇,会凝固成块,影响消化吸收,并可能导致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海味与水果同食也会带来健康隐患。海味中的鱼、虾、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若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同食,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并可能导致胃部不适。含鞣酸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建议与海味菜间隔两个小时食用。

    萝卜与水果同吃也可能引发健康问题。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进入人体后,会产生抗甲状腺的物质硫氰酸。若摄入含大量植物色素的水果,如橘子、梨、苹果、葡萄等,其中的类黄酮物质会加强硫氰酸抑制甲状腺的作用,从而诱发或导致甲状腺肿。

    茶叶煮鸡蛋和吃肉时喝茶也是常见的饮食误区。茶叶中的化合物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有刺激作用,且不利于消化吸收。茶叶中的鞣酸与蛋白质结合,会生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从而延长粪便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容易形成便秘,并增加有毒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

    此外,白酒与汽水同饮、炒鸡蛋放味精、红白萝卜混吃、上来就喝碳酸饮料等也是常见的饮食误区。这些饮食习惯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各种疾病。

  •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近日通报,自2010年7月以来,我国有关部门和地方集中查办了多起非法使用2008年问题乳粉生产、销售原料乳粉和乳制品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96名,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去年7月,食品监管部门发现青海省民和县东垣乳粉厂原料乳粉三聚氰胺超标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立即部署全国范围内的清查工作。通过拉网式排查、鼓励上缴、奖励举报等措施,共出动执法监管人员330万人次,公安机关出动警力10余万人次,最终发现涉案问题乳粉2131.87吨,全部为2008年问题乳粉和使用2008年问题乳粉生产的原料乳粉。

    这些案件充分暴露出一些企业和不法分子见利忘义、无视国家法律、无视消费者健康权益的恶劣行径。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乳品安全监管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将继续深入开展调查,严惩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为了预防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关注食品来源和质量,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同时,国家也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 随着春风拂面,草莓作为春季的代表水果,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草莓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具有健脾润肺的功效。然而,草莓的保鲜期较短,容易变质。为了延长草莓的保质期,人们将草莓加工成草莓酱,方便储存和食用。

    市面上售卖的草莓酱种类繁多,但其中不少产品添加了防腐剂等添加剂,对身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因此,学习如何自制草莓酱,不仅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与健康,还可以享受亲手制作的乐趣。

    以下是一份简单易学的自制草莓酱做法:

    1. 准备原料:新鲜草莓、食盐、柠檬、冰糖

    2. 洗净草莓:将草莓放入盐水中浸泡20分钟,去除杂质和农药残留。

    3. 打成草莓泥:将洗净的草莓去蒂,用料理机打成泥状。

    4. 熬煮草莓泥:将草莓泥倒入锅中,加入适量冰糖,小火熬煮,期间不断搅拌,防止糊底。

    5. 添加柠檬汁:待草莓泥熬至浓稠,加入少量柠檬汁,增加酸甜口感。

    6. 装瓶保存:将熬好的草莓酱装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密封冷藏保存。

    自制草莓酱不仅可以作为日常食品,还可以作为烘焙原料,为生活增添一份甜蜜。

    除了草莓酱,草莓还可以加工成其他美味食品,如草莓冰淇淋、草莓蛋糕等。让我们一起动手,发挥创意,制作出更多美味的草莓制品,享受健康生活。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