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美国联邦调查局近日揭露,一种婴儿食品中检测出蓖麻毒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据悉,该产品为GERGER牌香蕉酸奶,在加利福尼亚州欧文市出售。5月31日和6月16日,两名消费者在购买该产品后,发现瓶盖内含有警告纸条,称酸奶中含有蓖麻毒素。经检测,其中一瓶确实含有蓖麻毒素。
蓖麻毒素是一种极具毒性的天然蛋白质,其毒性远高于眼镜蛇神经毒、有机磷神经毒剂和氰化物。摄入后,潜伏期一般在4至8小时之内,严重者可在36至72小时内死亡。感染蓖麻毒素的症状包括发烧、咳嗽、肺部积水、严重呼吸困难等。
目前,GERGER食品公司正在全力配合调查,但尚未发现更多被下毒的酸奶。该产品销售区域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波兰、俄罗斯、韩国和委内瑞拉,暂未发现在中国销售。
针对此次事件,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婴儿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包装和保质期,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
此外,蓖麻毒素的检测和预防工作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专家表示,蓖麻毒素检测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进行确认。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食品监管、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等。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工食品越来越普及,但同时也带来了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一些不健康的食物可能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首先,含防腐剂和人工色素的食物要尽量避免。这些添加剂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对孩子的健康却可能带来隐患。例如,苯甲酸等防腐剂可能引起过敏、食欲不振,长期食用甚至可能导致肝肾功能受损或致癌。人工合成色素也可能导致孩子多动、学习障碍。
其次,含“速释型”糖类的食物也要谨慎食用。这类糖类会导致血糖急速上升,引发肥胖、脂肪肝等健康问题。建议选择新鲜水果代替甜点等零食。
此外,高油脂食物和高盐分食物也要尽量少吃。脂肪和盐分过量不仅会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还会对孩子的智力发育造成影响。
对于易致癌食物,如火腿、腊肉、培根、香肠等,也要尽量少吃。这些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会增加患癌风险。
最后,农药残留的食物也要引起重视。农药残留可能导致儿童学习迟缓、多动等不良反应。建议选择当季蔬果,并注意清洗。
总之,家长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避免让他们摄入不健康的食物,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食品。然而,食品标签上的信息繁杂,许多消费者往往只关注简单的配料,如水、蔗糖等,而对于一些专业名词却难以理解。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解读一下那些常见的、看似晦涩的食品标签名词。
明胶:明胶是一种从动物的皮、骨、韧带等富含胶原蛋白的组织中提取出来的高分子多肽。它是制作猪皮冻的主要成分,在食品工业中常被用作增稠剂,广泛应用于冰淇淋、酸奶、果冻等食品中。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明胶与“毒胶囊”事件中的工业明胶成分相同,但食用明胶是经过严格处理的,不含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无害。
植脂末:植脂末是一种以植物油、糖、乳化剂等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它常被用于咖啡伴侣、奶茶等饮品中,可以增加产品的口感和稳定性。然而,植脂末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较高,过量摄入可能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麦芽糊精:麦芽糊精是一种以淀粉为原料,经水解、精制、喷雾干燥制成的淀粉分解产物。它比淀粉更容易消化吸收,因此在一些营养食品中作为填充剂使用,可以帮助手术后消化能力较差的病人恢复。然而,麦芽糊精的升血糖速度较快,不适合糖尿病病人和减肥者食用。此外,麦芽糊精的添加也会降低食品中天然食材的比例。
在阅读食品标签时,除了关注配料表中的成分,我们还应该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表可以告诉我们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帮助我们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日,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生产的部分批次果汁饮品被检测出“含砒霜”,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
一、砒霜的危害
砒霜,又称三氧化二砷,是一种剧毒物质。长期摄入砒霜,会导致慢性砷中毒,引起多种疾病,如神经衰弱、皮肤色素异常、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支气管炎、肺部疾病等。
二、农夫山泉和统一果汁的检测结果
海口市工商局近日发布消费警示称,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农夫果园30%混合果蔬(生产日期:2009-6-27,规格:500毫升/瓶)、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生产日期:2009-8-16,规格:445毫升/瓶),以及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蜜桃多汁(生产日期:2009-8-22,规格:250毫升/瓶),总砷超标。
三、同一品种但不同批次果汁仍在销售
尽管部分批次果汁被检测出含砒霜,但仍有部分超市在销售相同品种但不同批次的果汁饮品。这引发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质疑。
四、统一企业力证清白,农夫山泉提出质疑
针对此次事件,统一企业表示,其产品在第三方检测机构和政府监督抽样检测过程中均未出现类似问题。农夫山泉则对检测结果提出质疑,称其产品在国家、上海和广东等地组织的产品监督抽查中均合格。
五、食品安全监管亟待加强
此次农夫山泉和统一果汁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监管亟待加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白果,又称银杏,是一种常见的坚果类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然而,白果中也含有一定的毒素,如果误食过多或食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中毒。白果中毒属于植物性中毒,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乏力等。
针对白果中毒,可以采取以下解毒措施:
1. 催吐:如果患者神志清醒,可以采用催吐法,将胃内残余的白果排出。具体方法为:口服催吐剂,如硫酸铜溶液,或者用手指刺激咽部,促使患者呕吐。
2. 洗胃:对于中毒症状较重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洗胃,以清除胃内残余的白果。洗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避免发生意外。
3. 解毒药物:在催吐或洗胃的同时,可以给予解毒药物,如还原性谷胱甘肽、注射用维生素C、复合辅酶A等,以加速毒素的排泄。
4. 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如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
5. 日常保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安全,避免误食有毒植物,如白果、杏仁、桐子等。
白果中毒的预防措施包括:
1. 购买白果时,要选择正规渠道,确保白果的质量安全。
2. 食用白果前,要彻底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残留的农药。
3. 白果不宜过量食用,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要控制食用的量。
4. 白果的食用方法要正确,不宜生食,最好煮熟或烤熟后再食用。
5. 如果出现中毒症状,要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剩菜剩饭的处理方式一直备受争议。一方面,许多人认为剩菜剩饭下顿再吃方便且不浪费;另一方面,也有声音指出剩菜剩饭会致癌,令人担忧。那么,究竟如何处理剩菜剩饭才能既方便又健康呢?本文将结合专家观点,为您解答这一疑问。
1. 剩菜剩饭的营养与安全
剩菜剩饭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剩菜剩饭中的营养素确实会因为储存时间过长而有所损失。例如,蔬菜中的维生素C、E等水溶性维生素容易在高温下流失,而肉类中的蛋白质、脂肪等则相对稳定。
此外,剩菜剩饭中还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例如,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可能会在储存过程中产生,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2. 剩菜剩饭的处理原则
为了确保剩菜剩饭的安全和营养,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剩荤不剩素: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较高,且营养素容易流失,因此建议尽量不吃剩的蔬菜。
(2)凉菜不剩:凉菜中的细菌不易被杀死,容易导致腹泻等不适,因此最好现做现吃。
(3)储存得当:剩菜剩饭应尽快放入冰箱冷藏,并注意分类储存,避免细菌交叉污染。
(4)高温加热:剩菜剩饭在食用前应进行高温加热,以确保杀死细菌和病毒。
3. 剩菜剩饭的回锅技巧
回锅加热是处理剩菜剩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回锅技巧,供您参考:
(1)海鲜类:加酒、葱、姜、蒜等佐料,既可以提鲜,又具有杀菌作用。
(2)肉类:加热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或微波加热1分钟以上。
(3)米饭:最好在第二天吃完,以免滋生细菌。
4. 剩菜剩饭的翻新方法
为了提高剩菜剩饭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可以尝试以下翻新方法:
(1)肉类:酱牛肉、酱肘子等可以凉拌或炒菜,或剁碎与青椒、香菜等拌在一起。
(2)鱼类:加入彩椒、胡萝卜丁等红烧,以酱油和糖调味。
(3)米饭:可以打碎加豆腐和鸡蛋做成米糊豆腐羹,或与土豆、肉末等搅拌做成干炸丸子。
酒足饭饱是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人们在欢聚一堂时,往往离不开美酒佳肴。然而,有些食物并不适合作为下酒菜,因为它们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首先,烧烤类食物在高温烧烤过程中,会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质,长期食用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此外,烧烤食物中的蛋白质利用率降低,同时还会产生基因突变物质,对身体健康不利。
其次,熏腊食品含有较多的亚硝胺和色素,与酒精产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食道与肠胃粘膜,还会诱发癌症。
凉粉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适量的白矾,白矾具有减缓肠胃蠕动的作用。因此,用凉粉佐酒会延长酒精在胃肠中的停留时间,增加人体对酒精的吸收,同时也增加了酒精对胃肠的刺激,减缓了血流速度,延长了酒精在血液中的停留时间,促使人醉酒,危害健康。
此外,胡萝卜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与酒精在肝脏酶的作用下,会生成有毒物质,危害健康。
因此,在饮酒时,应避免食用这些食物,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2023年,英国发生了一起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食品召回事件,涉及数百种食品,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据39健康网报道,英国食品标准局于2023年发现,一家名为“第一食品公司”的著名食品供应商生产的部分“伍斯特调料”中含有可能致癌的“苏丹1”型染色剂。这一发现导致英国各大超市和商店紧急撤下350多个品牌的数百万件食物商品,成为该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食品召回行动。
受影响的食品包括三明治、比萨饼、馅饼、汤包和调料等,涉及特斯科、塞恩斯伯里、马克斯.斯潘塞、阿斯达和维特罗斯等大型零售商,以及麦当劳和即食等连锁快餐店,以及亨氏和伯爱屋等食品公司。
英国食品标准局下令,要求销毁国内过去16个月生产且含有伍斯特调料的全部食品。此次事件预计将给英国食品行业造成超过1500万英镑的损失,并影响到15个从英国进口伍斯特调料的国家。
“苏丹1”型染色剂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常用于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科学家研究发现,“苏丹1”会导致鼠类患癌,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示出可能致癌的特性。尽管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苏丹1”会导致人类患病,但出于预防措施,英国食品标准局决定召回含有该染色剂的食品。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关注食品的生产来源、成分等信息,确保食品的安全可靠。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鸡蛋,作为一种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的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错误的食用方式却可能导致营养流失甚至健康问题。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错误吃法,帮助大家正确享用鸡蛋的营养。
一、生吃鸡蛋的危害
生鸡蛋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这些物质会影响人体对生物素和蛋白质的吸收。此外,生鸡蛋还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等细菌,食用后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因此,生吃鸡蛋是不推荐的。
二、过熟鸡蛋的弊端
鸡蛋煮得时间过长,蛋黄表面会形成硫化亚铁层,影响营养吸收。同时,蛋白质会变硬变韧,影响口感和消化。因此,鸡蛋不宜煮得过熟。
三、豆浆与鸡蛋不宜同食
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会与鸡蛋中的卵清蛋白结合,降低营养价值。因此,建议豆浆和鸡蛋分开食用。
四、鸡蛋不宜与糖同煮
鸡蛋与糖同煮会产生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有凝血作用,对健康不利。因此,不建议将糖加入鸡蛋中烹饪。
五、炒鸡蛋不宜放味精
鸡蛋本身就含有谷氨酸钠,烹饪后会形成鲜味。加入味精会影响鸡蛋本身的鲜味,不建议炒鸡蛋时放味精。
六、煮熟鸡蛋不宜用冷水浸泡
将煮熟的鸡蛋浸泡在冷水中,会导致蛋壳和蛋白收缩不均,容易破裂。此外,冷水和微生物容易进入蛋内,导致鸡蛋变质。因此,不建议将煮熟的鸡蛋浸泡在冷水中。
话梅肉虽然美味可口,但其中却含有大量的添加剂,这让人不禁对其健康影响产生担忧。话梅肉的主要配料包括鲜杏肉、白砂糖、食盐、奶油、柠檬酸、甜菊糖苷、阿斯巴甜、甜蜜素、甘草、香兰素、乙基麦芽酚、山梨酸钾、糖精钠、安赛蜜和苯甲酸钠等。
其中,白砂糖自不必说,而甜菊糖苷和甘草糖虽然是天然植物中的甜味物质,但阿斯巴甜、甜蜜素、糖精钠和安赛蜜等合成甜味剂则没有营养价值,且甜度极高。为了改善口感,话梅肉中还会添加柠檬酸和食盐,以及增香用的香兰素和乙基麦芽酚。
孩子们由于解毒功能较弱,过多食用话梅肉等含有大量添加剂的零食,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家长应限制孩子食用此类零食,并注意其饮食搭配,避免摄入过多添加剂。
此外,为了保护孩子的健康,家长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限制孩子摄入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如快餐、零食等。
2. 鼓励孩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4. 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5.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9月19日,由《消费者报道》杂志社主办的第一届责任消费论坛“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修订的方向、影响和机遇”在广州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邀请了多位专家和学者进行主题演讲,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监管三处聂大可处长、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研究及普查部首席主任黄蕴明、台湾消费者文教基金会董事黄钰生、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健康风险评估室主任陈子慧等。
聂大可处长在演讲中重点介绍了食品安全监管形势任务,强调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措施。
黄蕴明、黄钰生、陈子慧分别分享了香港、台湾和内地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修订经验,并探讨了食品安全标准修订的方向和影响。
论坛还就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标准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有助于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促进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和完善,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