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9月19日,由《消费者报道》杂志社主办的第一届责任消费论坛“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修订的方向、影响和机遇”在广州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邀请了多位专家和学者进行主题演讲,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监管三处聂大可处长、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研究及普查部首席主任黄蕴明、台湾消费者文教基金会董事黄钰生、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健康风险评估室主任陈子慧等。
聂大可处长在演讲中重点介绍了食品安全监管形势任务,强调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措施。
黄蕴明、黄钰生、陈子慧分别分享了香港、台湾和内地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修订经验,并探讨了食品安全标准修订的方向和影响。
论坛还就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标准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有助于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促进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和完善,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剩菜剩饭的问题,很多人会选择将剩余的食物留到第二天食用。然而,并非所有食物都适合隔夜存放。以下几种食物,因其特殊性质,隔夜后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建议尽量避免食用。
1. 隔夜茶
隔夜茶因存放时间过长,其中的维生素大多已丧失,且茶汤中的蛋白质、糖类等物质会成为细菌、霉菌的养料。长期饮用隔夜茶,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2. 隔夜银耳
银耳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物质,煮熟后放置时间过久,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形成致癌的亚硝胺,长期食用隔夜银耳,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3. 隔夜开水
反复多次煮沸或时间过长(超过24小时)的开水,亚硝酸盐的含量会明显升高。长期饮用隔夜开水,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疾病。
4. 未熟透的鸡蛋
鸡蛋如果没有完全熟透,未熟的蛋黄隔夜后,在保存不当的情形下,营养的东西容易滋生细菌,可能造成肠胃不适、胀气等症状。因此,建议食用鸡蛋时,尽量选择煮熟的鸡蛋。
5. 隔夜叶菜
部分绿叶类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物质,煮熟后如果放置时间过久,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具有致癌作用。因此,建议绿叶类蔬菜尽量现做现吃。
6. 卤味糟货
散装卤味是要当天吃完,不可隔夜再吃。隔夜卤味可能含有大量的细菌、霉菌,食用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7. 海产品
鱼和海鲜隔夜后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会损伤肝肾功能。
春节临近,年货采购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年货种类繁多,包括日常生活用品、传统年俗用品、走亲访友礼品、电子产品和衣帽服饰等。在购置年货时,特别是吃喝类年货,以下建议供您参考:
1. 合理控制采购量。食物储存时间过长容易变质,不宜购买过多。春节期间商场也营业,随时可以补充。
2. 尽量避免购买散装食品。散装食品大多没有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者等重要信息,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建议谨慎购买。
3. 注重食物新鲜和多样性。购买食物时,应选择新鲜、少选熏腊、冷冻食品,蔬果要新鲜。建议选择谷类、肉类、奶制品、蔬果、豆制品等,多选海鱼、虾、禽等白肉类,少买猪、牛、羊等红肉类。
4. 零食选择坚果。坚果营养丰富,建议选择原味的,不选盐渍的、五香的。
5. 饮料选择清淡饮品,不选或少选含糖饮料。
在准备送给亲朋好友的年货时,也应遵循送礼送健康的原则:
1. 养生保健类:健康营养的书籍、计步器、血压计、足浴盆等。
2. 烟酒糖茶类:不建议送烟。选择低度白酒或葡萄酒、黄酒等;茶,红绿白黑茶都适宜作为礼物送,建议选红茶或普洱茶。
3. 吃喝食品类:粗粮礼盒、鱼类等。
4. 生活实用类:保暖内衣、围巾、手套等。
一锅看似普通的鸡汤,却引发了一场悲剧。近日,江门开平大沙镇坳头村发生了一起因喝鸡汤中毒的事件,造成两人死亡,一人仍在重症监护室抢救。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也让我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据了解,事发当天,黄伙新一家因为喝了当地村民喜欢的“苦心根煲鸡汤”后中毒。这种“苦心根”被怀疑是导致中毒的“元凶”。当地卫生部门表示,目前中毒原因尚在调查中,存在煲汤材料本身具有强烈毒性或遭人投毒两种可能性。
这起事件让我们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购买食材时,要选择正规渠道,确保食品安全。
2. 烹饪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规范,避免食物中毒。
3. 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关注食品安全动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 若出现食物中毒症状,要及时就医。
5. 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近年来,有关“坏了一点的苹果会致癌”的说法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人对此表示担忧,担心自己食用坏苹果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水果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导致表面出现疤痕或腐烂。对于这些疤痕或腐烂部分,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其是否安全食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水果腐烂的原因。一般来说,水果腐烂是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会分解水果中的营养物质,导致水果变质。在腐烂过程中,微生物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毒素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然而,对于坏了一点的苹果,我们并不需要过于担心。首先,如果苹果只是表面出现疤痕,且疤痕周围没有腐烂迹象,那么这些疤痕并不会影响苹果的食用安全。我们可以将疤痕部分削去,剩下的部分仍然可以放心食用。
其次,如果苹果出现腐烂,我们也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其是否安全食用。如果腐烂部分较小,且腐烂程度不严重,我们可以将腐烂部分削去,剩下的部分仍然可以食用。但如果腐烂部分较大,且腐烂程度较严重,那么我们最好避免食用,以免摄入有害物质。
此外,为了确保水果的食用安全,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总之,坏了一点的苹果并不会致癌。我们只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放心食用水果,享受美味的同时,保障自己的健康。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为了保障公众健康,我国相关部门对食品添加剂进行了严格的监管。近日,一种名为溴酸钾的面包改良剂因其潜在的致癌风险被国家质检总局叫停。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溴酸钾是一种广泛用于面包制作中的改良剂,可以使面包看起来更加饱满、口感更加柔软。然而,国外研究表明,溴酸钾可能具有致癌性,并对人的肾脏造成损害。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国家质检总局决定自2005年7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食品加工中使用溴酸钾。
在政策出台后,上海克莉丝汀、香提等知名面包加工企业纷纷承诺,已经开始使用不含溴酸钾的面粉,并保证7月1日以后生产的面包不含溴酸钾。此外,一些面包房还表示,正在加紧研发不含溴酸钾的面包,以确保口感不受影响。
除了面包,其他食品中也可能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例如,一些食品添加剂如亚硝酸盐、甜蜜素等,长期摄入也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关注食品标签,选择健康、安全的食品。
此外,为了保障公众健康,我国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同时,公众也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关注自身健康。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近日,卫生部发布通告,提醒民众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以降低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质的风险。然而,这一通告引发了一些企业的担忧和反击,他们认为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丙烯酰胺与人体致癌有直接关联。
卫生部公告指出,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如油炸薯片、薯条等。这导致一些民众对油炸食品的担忧加剧。然而,一些食品企业却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丙烯酰胺与人体致癌有直接关联。
例如,麦当劳表示,其食品符合安全要求,且在过去的30多年里,没有发现因丙烯酰胺而导致癌症的情况增多。肯德基也指出,许多中餐食品如油条等也可能产生丙烯酰胺,不应仅针对洋快餐。雀巢则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消费者需要改变饮食习惯。
专家表示,丙烯酰胺在高温烹调下产生,偶尔食用无害,但长期食用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建议民众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煎炸类食品。
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但同时也需要理性看待。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盲目恐慌和抵制某些食品并不可取。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近日,一名美国男子在打开一罐著名品牌汽水时,竟然发现罐内有异物,经过检测,该异物为青蛙或蟾蜍的尸体。这起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再次产生担忧。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那么,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呢?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选购新鲜、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避免购买过期、变质或来源不明的食品。
2. 做好食品储存。食品储存要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食品变质。同时,要注意食品的储存条件,如冷藏、冷冻、通风等。
3. 注意食品加工。食品加工过程中,要确保食品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此外,要控制好食品的烹饪时间,确保食品煮熟煮透。
4.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食用过期食品、不食用野生动物等。
5. 关注食品安全动态。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及时了解食品安全风险,做好自我防护。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让我们共同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共创美好家园。
长春市近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成功捣毁一处黑屠宰点,1吨多死猪肉险些流入市场。这起事件再次警醒我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也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关注食品来源,保障自身健康。
根据报道,执法人员通过群众举报,联合公安、兽医等部门,成功追踪到长春市铭德肉类制品厂。该厂涉嫌使用死猪肉加工香肠,执法人员现场查获冷冻猪肉1吨多,并依法予以没收和销毁。经调查,这些死猪肉来自公主岭陶家屯,由一姓周的人收购后屠宰,再销往长春。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如瘦肉精、地沟油、毒豆芽等事件,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此次长春黑屠宰点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监管刻不容缓。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加大了监管力度。各级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消费者也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关注食品来源,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
近年来,随着儿童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家长们对儿童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越来越关注。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我国将于明年4月启动儿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旨在通过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提高儿童食品行业的整体质量。
目前,我国儿童食品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准入门槛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在肉类、粮食行业启动食品安全信用试点工程,并选取了惠氏、伊利等20家奶粉企业作为首批试点企业。
儿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将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消费者可以通过查询企业信用档案来了解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并可通过企业的信用指标来选择产品。此外,信用不良的企业将被列入黑名单,以警示消费者。
为了提高儿童食品质量,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
1. 选择知名度高、口碑好的品牌;
2. 关注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3. 查看产品成分表,避免选择含有过多添加剂的产品;
4.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儿童食品。
相信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我国儿童食品安全问题将会得到有效改善。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辣椒制品的染色问题尤为引人担忧。据悉,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竟然将工业染料罗丹明B添加到辣椒中,使其呈现出鲜艳的红色。这种行为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
罗丹明B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染料,具有强烈的荧光。虽然它曾一度被用作食品添加剂,但后来研究发现,罗丹明B具有致癌性,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用于食品染色。然而,一些商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仍然冒险使用这种违禁物质。
那么,如何辨别染色辣椒呢?专家提醒,颜色过于鲜艳、容易掉色的辣椒制品要慎买。正常的辣椒面颜色自然,呈红色或红黄色,存放久了颜色会慢慢变淡。而染色辣椒颜色鲜艳,红得不自然,且辛辣味较弱。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使用违禁物质的行为。同时,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学会辨别染色辣椒,保护自己的健康。
除了辣椒制品,其他食品也可能存在染色问题。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染色食品,保障身体健康。
以下是一些预防食品染色问题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