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女性需要补钙吗 哪些食物有补钙效果

女性需要补钙吗 哪些食物有补钙效果
发表人:秒懂健康

图片

  人体虽然对钙元素的需求不是特别大,但是钙作为人体健康必不可缺的营养元素,在人形成生命的初期,在人成长发育以及老年时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钙对于我们保护我们的骨骼、牙齿都是非常重要的,缺钙甚至还会影响心脏和脑功能的健康。那女性需要补钙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女性需要补钙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营养学家要求,为了保证人体的钙吸收,每人每天大约应该摄入800毫克的钙。另外,女性由于其特殊的生理构造,因此对于钙的需求量会比男性高,大约每天所需钙的量可达到1000毫克,妊娠中的女性需求量则更高,大约会去到1500毫克。

  女性需要补钙吗?女性在一生当中任何时期都需要补钙。幼年时期,女性朋友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需要大量的钙质补充;到了青壮年时期,虽然女性的身高和体重变化不再明显,但是这期间女性会因为妊娠、分娩、哺乳等导致钙质消耗巨大;到了晚年时期,由于身体吸收减慢钙质流失明显,因此更需要做好补钙工作。

  女性需要补钙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在中年以后可能会因为缺钙引发骨质疏松疾病。有调查研究表明,女性大概从28岁开始,就逐渐出现缺钙现象,到了更年期后,钙质流失进一步增加,因此更应该补钙。

  女性需要补钙吗?为了身体健康,女性当然需要补钙了。那哪些食物有补钙效果?下面为大家推荐几款补钙效果显著的食物:

  牛奶是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以及维生素、矿物质、钙物质的食物,是人体很好的营养来源,因此补充钙质首选牛奶;芝麻酱也是钙含量非常丰富的,钙物质含量甚至是牛奶的十多倍,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虾皮是生活中常见的补钙食物,中老年人经常吃些虾皮,能够防止因缺钙导致的骨质疏松,补钙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钙质是身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会随着年龄的逐年增大而慢慢流失,因此生活中关注补钙问题是十分必要的。钙对于任何群体,任何年龄段都是必需的,女性最好能够在最佳的时期补钙,防止因为钙流失而带来的各种疾病。对于女性需要补钙吗,相信大家在阅读完全文后都非常清晰了,因此女性朋友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科学补钙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审稿专家

    史琳娜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营养科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中国女医师协会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营养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亲密拥抱“抱断了”肋骨,打个喷嚏“震折了”脊椎,下公交车时向前一跨却连累了髋部……这些看起来像“开玩笑”的新闻越来越多,而且事件主人公大部分还是年轻人。

     

    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人在体检时也被告知患有骨质疏松,有的甚至是重度。年纪轻轻,骨头为啥变脆了?又该如何预防呢?

     

    有些年轻人的骨头又软又脆

     

    健康的骨骼又硬又韧,硬度主要由钙沉积的骨密度决定,韧度主要由蛋白质转化的骨胶原决定。骨密度依赖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平衡机制,就像一个蓄水池,如果进水多出水少,水池的水就多,骨密度就高。反之,骨密度就低。

     

     

    在青少年时期,成骨大于破骨,即“进水大于出水”,骨骼中的钙迅速沉积,骨密度逐渐增强,这时候骨骼韧性也好,即使骨折也不易完全断开。

     

    到青壮年时期,骨骼密度继续增加,直到30~35岁时达到峰值,成骨与破骨功能平衡。此后随年龄增长,骨骼中钙质和胶原质开始丢失,“出水大于进水”,骨量逐渐减少。

     

    以前,骨量减低、骨质疏松、易骨折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年轻人的骨头也“变脆变软”了。

     

    很多二三十岁甚至十八九岁的青年人就开始颈肩痛,还伴有颈椎曲度改变、反弓、头晕恶心等症状,腱鞘炎也很常见;三四十岁的青壮年就已出现各种关节痛问题,膝关节有滑膜炎和半月板损伤,腰椎间盘早早老化退变的也不少。

     

    2014年,《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刊登的一项北京人群骨密度流行病学调查发现,30岁以下年轻男性的骨质疏松发病率异常增高,达21.88%,甚至超过了50~59岁人群的发病率(20.83%)。

     

    五个坏习惯悄悄“偷”走钙

     

    在国人防缺钙的意识中,“补”是重要的一环。然而,很多人却没意识到,忽视了钙的吸收率和流失量这两个更重要的环节,就可能造成“越补越缺”的情况。

     

    对于年轻人来说,以下这些生活习惯,悄悄偷走了“钙”,让骨质疏松这个“沉默的杀手”盯上了你。

     

    1.挑食偏食

    很多年轻人盲目减肥,饮食不均衡,导致骨骼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和钙,骨量丢失严重。

     

    钙的吸收需要多种营养素的帮忙,比如镁、蛋白质、维生素D、维生素C等。要想补足这些营养素,单靠某几种食物是远远不够的。

     

    2.吃得太咸

    人体内的钙是通过与钠相伴从尿中排出的。因此,如果吃盐多,尿钠就排出多,同时尿钙排出量也会增加,身体内的钙丢失也随之增多。

     

     

    3.喜烟嗜酒

    烟酒对骨骼的伤害一直没得到重视。

     

    大量研究已经证明,烟草中的尼古丁会造成钙磷代谢异常,影响骨峰的形成,导致骨密度降低;

     

    过量饮酒会使肝功能受损,从而使维生素D的代谢受到影响,酒精还会抑制骨细胞活力,抑制骨骼新陈代谢。

     

    4.晒得不够

    因为过分追求“肤白貌美”,有些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出门不是打伞就是坐车,皮肤接触不到光照就不能合成维生素D,导致骨质疏松提前。

     

    5.动得太少

    在人体代谢活动中,骨组织的发育需要有一定的力学强度来支撑。当人体的运动量不够时,骨组织会自动降低骨量。但现在,却是越来越多年轻人以车代步、每天面对电脑,能不动就不动。


    趁着年轻,多给“骨骼银行”存点钙

     

    骨骼就像钙的银行,年轻时可以随时存取——钙吸收多了,就被“存”进新生的骨骼里;钙吸收少了,骨钙就游离出来缓冲。而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一个不停拆一个不断建,新的骨组织因而不断替代衰老的骨组织。

     

    因此,想远离骨质疏松,就得趁着年轻多给“骨骼银行”存点钙,让峰值骨量尽可能高。

     

    饮食多样

    在摄入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菜、芝麻酱等富含钙的食物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种食物的摄取:

     

    紫菜、全麦食品、杏仁、花生等富含镁的食物;蛋类、瘦肉、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蛋黄、香菇、深海鱼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坚持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才能补足钙。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低盐、不吸烟、少饮酒,控制咖啡、碳酸饮料的饮用量。

     

    选用钙剂

    数据显示,国人平均每天钙的摄入量为364.3 毫克,低于推荐摄入量的一半(18~50岁成人钙的推荐摄入量为800毫克)。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由于多种原因,很难从饮食中获得充足的钙,可以考虑相关补充剂,挑选时注意以下几点。

     

    • 一是选用钙含量高的钙剂,比如碳酸钙;
    • 二是选择剂量合适的钙,每粒含钙量最好为200~400毫克,少量多次补钙更利于吸收;
    • 三是选择添加了维生素D和多种矿物质的钙剂。

     

    常晒太阳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减少肾脏钙排泄,就像加油站一样,源源不断地把钙补充到骨骼中去。如果缺少维生素D,骨头的硬度会降低,形成“软骨症”。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使人体皮肤产生活性维生素D3(维生素D的一类),可促进钙在肠道中吸收。

     

     

    晒太阳要无任何遮挡,隔着玻璃,涂防晒霜都没有效果。如果没有时间晒太阳或者没办法通过晒太阳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比如冬天,可以选用维生素D补充剂。

     

    经常运动

    骨骼也是“用进废退”的,应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以延缓骨量丢失。快走、慢跑、打乒乓球甚至扭秧歌、跳舞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运动最好选在户外,这样可以多晒太阳,以增加体内维生素D含量,帮助钙吸收,强化骨质。

  • 零食是宝宝儿时幸福的见证,适当的吃些零食,可以满足幼儿的馋心。很多家长都存在通病,只要是宝宝一哭闹,就会给买零食。给宝宝选零食,有些妈妈是宝宝喜欢吃什么就给买什么。但是,很多零食小孩吃了是很不好的,有些零食是高糖高脂的食物,有可能造成肥胖,对孩子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由此可见,给宝宝选零食也成为了一个学问,那该如何选择呢?

     

    不含防腐剂的食品

    一定要选择不含防腐剂的食品,什么是防腐剂?防腐剂是指天然的或者合成的一种化学成分,加入食品当中,可以让食品长时间的保存不腐坏。所以,买零食的时候一定要看标签,选择注明“不含防腐剂”的食品。

    膨化食品

    零食中,最常见的莫过于膨化食品了,也非常受宝宝们的喜爱,但是,膨化食品一般都是高热量、高脂肪、高盐、多味精。对于需要充足营养孩子来说,长期大量的食用膨化食品,必定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给以后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腌制的、油炸的食品

    过多的吃油炸和腌制的食品,会引起消化不良,并且容易,严重可能致癌。孩子们处于一种生长阶段,需要的营养是非常全面的,长期吃这些食品,会导致孩子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缺钙。

    人工色素

    几乎大部分孩子的零食中都会含有人工色素这个成分,也是因为这个色素,孩子们非常喜爱,但是这些成分都有一定的有害物质,长期的食用或者过量食用,会对智力发育造成一定的损害。

     

    激素食物

    含有激素成分的零食一定不要给宝宝吃,我们成人吃无明显影响,但是孩子长期服用的话会有出现早熟的现象。

     

    以上几种是切记不能给宝宝食用的零食,那宝宝吃什么零食既能满足孩子的馋心,又能不影响孩子的健康呢?可以给宝宝选择奶类零食、或者冻干类、手指泡芙,水果条、坚果类、谷物类、海苔这些以天然食物为原材料制作的零食。

     

    爱吃零食是很多宝宝的天性,所以妈妈们要控制宝宝的零食量,不能因为宠爱就不去克制零食的摄入,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还是应当以正餐为主,宝宝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 我经常会遇到月子里的宝妈妈跟我咨询说宝宝不宜入睡、哄睡困难、易惊醒、伸胳膊蹬腿睡觉不老实、不抱着就不睡觉、睡觉不踏实、睡几分钟就惊醒哭闹、长得没有同龄孩子大、头发稀疏、出牙晚......

     

    同样的我也经常能遇到一些青春期有生长痛、X型或O型腿、半夜睡觉经常因腿部抽筋惊醒、情绪烦躁、上课精力不集中的孩子。

     

    不难看出无论孩子长多大,做妈妈的时刻都在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今天我们索性通过这一篇文章来打消妈妈们的“焦虑”,通过以上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多多少少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钙现象。

     

    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钙的需求量很大,尤其在生长发育迅速的婴幼儿期(1~6岁)和青春期(13~18岁)。钙摄入是否充足,还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的身高。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宝宝生长最快的时期。研究发现,每年3~5月份儿童加速生长,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这个时期补钙充足,宝宝还能长一长。宝宝需要多少钙?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0~6个月婴儿每天钙需求量是200mg;6个月~1岁婴儿需求量是600mg;1~4岁儿童需求量800mg。

     

    那如何补钙?

     

    1、“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是有道理的。奶类是钙最好的来源。

     

     

    2.  “豆腐要挑老的吃”,要经常吃老豆腐即卤水豆腐,老豆腐中的钙含量高,内酯豆腐含钙低。

     

     

    3.  鱼虾、鸡蛋、禽畜肉富含钙,应该经常吃。

     

    4.  绿色蔬菜也能补钙,你造吗?富含钙的有油菜、苋菜、小茴香、荠菜、黄花菜,餐桌上应该常见。

     

    5.  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有力武器,每天补充400IU的维生素D,或者裸露四肢晒太阳,每天20~30分钟。

     

     

    6.  适量的钙补充剂对身体发育有好处。各年龄段宝宝的钙需求量和食物建议量如何选择钙补充剂?  

     

    食物中钙摄入不足的时候,就需要选择钙补充剂。常见的钙补充剂有几种类型:葡萄糖酸钙、碳酸钙、乳钙。葡萄糖酸钙是有机钙,特点是钙含量低,溶解度好,吸收率高。碳酸钙是无机钙,特点是钙含量高,溶解度一般,胃肠吸收率一般,容易便秘、胀气,服用期间应多饮水;乳钙是从牛乳中提取的钙,吸收好,效果不错,但价格较高,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宝宝选择乳钙。

  • 宝宝缺钙可能会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牙齿问题、肌肉问题、免疫功能下降、神经系统问题等疾病或问题。

    • 佝偻病: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 D 和钙的缺乏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骨骼畸形、肌肉无力、生长迟缓等症状。
    • 骨质疏松:钙是骨骼健康发育的重要成分,缺乏钙会导致骨质疏松,使骨骼脆弱易碎。
    • 牙齿问题:缺钙也会影响宝宝的牙齿发育,使牙齿易受损、易蛀牙。
    • 肌肉问题:缺钙可能导致肌肉无力、抽搐或痉挛。
    • 免疫功能下降:钙对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也很重要,缺乏钙可能会导致宝宝的免疫功能下降,易受感染。
    • 神经系统问题:缺钙也可能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和正常功能。

    如果宝宝缺钙,建议咨询儿科医生的意见,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医生可以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给予钙补充或其他治疗建议。同时,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酸奶、豆腐、鱼类等,也是预防缺钙的重要措施。

  •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缺钙症状

     

    1、常表现为多汗,与温度无关,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使小儿头颅不断磨 擦枕头,久之颅后可见枕秃圈。

     

    2、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有时家长发现小儿不如以往活泼。

     

    3、夜惊,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4、1岁以后的小儿表现为出牙晚,有的小儿1岁半时仍未出牙,前囱门闭合延迟,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

     

    5、前额高突,形成方颅。

     

    6、常有串珠肋,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肋软骨增生,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使小儿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小儿缺钙严重时,肌肉肌腱均松弛。如果腹壁肌肉、肠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

     

    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现驼背。1岁以后小儿学走路,如果缺钙,可使骨质软化,站立时身体重量使下肢弯曲,有的表现为"X"形腿,有的表现为"O"形腿,并且容易发生骨折。

     

    缺钙原因

     

    1、婴儿生长速度很快,钙的需要量相对较多,但我国居民每天膳食中钙的摄入量往往达不到推荐的摄入量标准。

     

    因此,现在多主张婴儿从出生后2周起,便应该额外补充1/3推荐量的钙剂,而且至少要一直补充到2岁,否则很容易缺钙。

     

    2、首先,中国人传统的膳食结构虽有很多优点,但缺少含钙高的食物。

     

    3、许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正确、有效的补钙方式。

     

    有人会说,钙片里都是钙,补钙效果肯定最好。其实不尽然。钙片中的钙多为无机钙(碳酸钙)或有机钙(葡萄糖酸钙)等,这些人工合成钙制剂的吸收率并不如乳钙理想。

     

     

    乳钙的吸收率可高达40%,而一些有机钙的吸收率只有20%左右。无机钙的吸收率虽说和乳钙相差无几,但对肠胃刺激较大。

     

    因此,通过含钙量高的食物,如富含乳钙的配方奶粉等,是补钙最好的选择。

     

    维生素D是钙被骨髓吸收的载体,钙之缘片内含维生素D,可使钙吸收成倍增加。再次,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3的帮忙,否则钙只会在体内“匆匆地来,匆匆地走”。

     

    而维生素D3有利于钙在骨骼上的沉积,并减少流失。因此,强化了维生素D3的牛奶或奶粉补钙的效果会更胜一筹。

     

    中国居民膳食钙参考摄入量:

     

    年 龄 每日参考摄入量(mg)

     

    0-6个月 300

     

    1岁—4岁 400

     

    4岁—7岁 600

     

    7岁—11岁 800

     

    11岁—18岁 1000

     

    孕妇 中期 1000

     

    孕妇 晚期 1200

     

    乳母 1200

     

    补钙方法

     

    1、多食用钙质含量高的食物

     

    如:牛奶、酸奶、奶酪、泥鳅、河蚌、螺、虾米、小虾皮、海带、酥炸鱼、牡蛎、花生、 芝麻酱、豆腐、松籽、甘蓝菜、花椰菜、白菜、油菜等。

     

    2、多做体育运动

     

    运动可使肌肉互相牵拉,强烈的刺激骨骼,加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少钙质丢失,推迟骨骼老化,同时有利于人体对饮食中钙的吸收。

     

    3、多晒太阳

     

    紫外线能够促进体内VD的合成利于钙的吸收。但紫外线不能穿透玻璃所以不能隔着玻璃晒太阳。或者使用ZZ-2紫外线治疗仪照射皮肤促进钙的吸收。

     

    4、吃好早餐

     

    5、对含草酸多的蔬菜先焯水破坏草酸(草酸能影响钙的吸收),然后再烹调。如:甘蓝菜、花椰菜、菠菜、苋菜、空心菜、芥菜、雪菜、竹笋。

     

    6、单独补充

     

    补钙和补充其他矿物质分开补充。

     

    7、吃含有维生素D的钙片补充。

     

    8、在临睡前食用,或午餐和晚餐之间食用更容易被吸收。

     

    缺铁症状

     

    孩子缺铁可致缺铁性贫血,3岁内的小儿最常见。多在3、4个月以后,胎储铁用完,母奶含铁少。

     

    小儿面色变苍白(以唇、眼睑、指甲最明显),食欲不振,烦躁不安,活动后呼吸急促、脉搏加快,还可有肝、脾肿大,异食癖,小婴儿大哭时可有呼吸暂停(背过气);幼儿及学龄儿童可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差,上课做小动作等。

     

    还可致免疫功能降低而易患感染性疾病。轻症血红蛋白9—11克/百毫升,中度6—9克,重症6克以下。红细胞小,为小细胞性贫血。

     

    补铁方法

     

    1、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食物中的铁有两种存在形式:非血红素铁及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由于受其它食物成分的干扰,吸收率极低,米面中铁的吸收率只有1% ~ 3%。血红素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不受其它食物成分干扰,吸收率较高,如肝脏中铁的吸收率达10% ~20%,能让大家补铁补血更充分。

     

    2、多吃促进铁吸收的食物

     

    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C 是一个强还原剂,能使食物中的铁转变为能吸收的亚铁,猕猴桃、柑橘、橙子、西红柿等果蔬都富含维生素C。

     

    饭前饭后喝茶会抑制铁的吸收。

     

    3、吃强化食物

     

    在奶粉、米粉、豆浆中,有很多都是特别添加了铁的,“铁”的强化食物中食物标签上都有特别注明,选择合适的购买就可以。

     

    目前市面上有两种强化食品,一类是按婴儿食品国家标准强化的,每100 克含铁6~10 毫克;

     

    另一种属于特殊的铁强化食品,每100 克含铁高达40 毫克。后者不适合给宝宝食用。建议补铁同时补点维生素。

     

     

    “铁锅补铁”是误传 在中国传统膳食烹饪中,使用最多的炊具是铁锅、铁铲,有报道称,使用铁锅烹饪,可增加铁的摄入量。

     

    对此,在营养界,标准的说法是用铁锅烹饪食物可能增加饮食中铁的含量,这只是可能,并非一定。

     

    有的市民认为吃含铁量高的食物时搭配牛奶,更有利于铁的吸收,尤娅利提醒,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

     

    因为各种食物中所含的铁须在人的消化道中转化成“亚铁”才能被胃肠吸收,在转化过程中,牛奶中的磷、钙易与其他物质反应,产生不易溶化的含铁化合物,反而不利于人体吸收,因此,喝牛奶后2小时再吃补铁食物比较适宜。

     

    缺锌原因

     

    锌缺乏症状在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比较常见,缺锌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导致锌元素的摄入量不足。

     

    锌从生理功能上来说主要是促进生长发育。如果宝宝缺锌就会使得宝宝的机体生理功能产生紊乱。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少年儿童的缺锌率高达60%,这60%的儿童每日锌摄入量不足世卫组织推荐量的一半,也就是说每2个孩子中就有1个缺锌!

     

    补锌方法

     

    多吃含锌多食物:瘦牛肉、猪肉、羊肉、鸡心、鱼、牡蛎、蛋黄、脱脂奶粉、小麦胚芽、芝麻、核桃、牡蛎豆类、花生、小米、萝卜

     

    缺锌宝宝的补锌营养餐:

     

    油淋莴笋

     

    原料:

     

    嫩莴笋、葱丝、花生油、盐、味道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当血钙低于2.18~2.63毫摩尔/升(9-11毫克/分升)这个范围时就属于缺钙。缺钙人群常见于孕妇、婴儿以及老年人。老年人缺钙是随着年龄增加进入负钙平衡期的正常现象。而宝宝的缺钙通常与孕妇缺钙或摄入钙质不足有关。那么,宝宝缺钙有哪些症状呢?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宝宝缺钙的症状

    宝宝缺钙常见的症状包括:不易入睡、入睡后爱啼哭、易惊醒、入睡后多汗、阵发性腹痛、腹泻、抽筋、胸骨疼痛、"X"型腿、"O"型腿、鸡胸、指甲灰白或有白痕、厌食、偏食、白天烦躁、坐立不安、智力发育迟缓、说话晚、学步晚、出牙晚、牙齿排列稀疏、头发稀疏、健康状况不好、容易感冒等。

    二、宝宝缺钙的原因

    宝宝缺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孕妇缺钙:孕妇在孕期需要大量的钙质来满足胎儿发育的需求,如果孕妇摄入的钙质不足,容易导致胎儿缺钙。

    2. 母乳不足:母乳是宝宝获取钙质的重要途径,如果母乳不足,宝宝容易缺钙。

    3. 食物中钙质摄入不足:宝宝的食物中钙质摄入不足,也容易导致缺钙。

    4. 晒太阳不足:晒太阳可以促进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如果宝宝晒太阳不足,容易导致缺钙。

    三、宝宝缺钙的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宝宝缺钙,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增加宝宝饮食中钙质的摄入,如鱼、虾皮、海带、排骨汤等。

    2. 让宝宝多晒太阳,促进钙质的吸收。

    3. 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质的吸收。

    4. 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缺钙。

  •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新生儿补钙已经成为许多家长关注的焦点。然而,事实上,并非所有新生儿都需要补钙。本文将围绕新生儿补钙的话题,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帮助家长们正确认识新生儿补钙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钙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之一,对儿童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然而,钙的摄入并非越多越好。过量补钙可能导致孩子食欲不振,影响肠道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甚至可能引发肾结石等疾病。

    那么,新生儿是否需要补钙呢?研究表明,只要新生儿能够充分吸收母乳或配方奶中的钙质,并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维生素D,一般不需要额外补钙。维生素D可以帮助人体吸收钙质,因此,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摄入同样重要。

    对于孕妇而言,在怀孕后期进行一次肌肉注射维生素D,可以有效预防胎儿缺钙。出生后的孩子,每月也应肌注或口服适量的维生素D,以保障其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缺钙呢?除了去医院进行血钙含量测定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来进行初步判断。例如,孩子出现入睡困难、夜间啼哭、多汗、易惊醒、抽筋、腹痛、厌食、发育迟缓等症状时,可能是缺钙的表现。

    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保养也对预防孩子缺钙至关重要。家长应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晒太阳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的吸收。此外,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也是预防孩子缺钙的重要措施。

    总之,新生儿补钙并非越多越好。家长在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也要理性对待补钙问题,避免盲目跟风。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合理地补充钙质,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 睡眠是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但有时在睡眠中会突然发生肢体抽搐,这令许多患者感到困惑和担忧。本文将探讨睡眠中突然抽搐的原因,包括噩梦、神经病变、缺钙等因素,并给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睡眠中突然抽搐的原因

    1. 做噩梦:睡眠中做噩梦会导致情绪紧张,进而引发肢体抽搐。这种情况通常不会持续很久。

    2. 神经病变:患有神经炎或肌肉疼痛、酸痛的病人,在睡眠中容易出现抽搐。神经炎会导致神经受损,周围出现麻木或疼痛症状。

    3. 缺钙:缺钙会导致肌肉抽搐,尤其在夜间更容易发生。缺钙的原因可能与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二、预防和治疗方法

    1. 调整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有助于降低睡眠中抽搐的概率。

    2. 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减少压力和焦虑,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3. 补充钙质:通过饮食或补充剂摄入足够的钙质,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肌肉抽搐。

    4. 药物治疗:对于神经炎等引起的神经病变,可使用肌电图检查,确诊后服用疏通活血、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甲钴胺等。

    三、注意事项

    1. 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2.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影响睡眠质量,增加睡眠中抽搐的风险。

    3. 及时就医:若睡眠中抽搐频繁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

  • 婴儿偶尔出现全身抽搐、紧绷、使劲的症状,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1. 颅内出血:这是婴儿抽搐的常见原因之一,多发生在出生后的12天内。颅内出血可能由产伤、缺氧等因素引起,需要及时就医,进行CT等检查以确诊。

    2. 缺钙:婴儿缺钙会导致肌肉抽搐、肢体颤抖等症状。可以通过补钙、补充维生素D等方式改善症状。

    3. 癫痫:癫痫发作可能导致婴儿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可以通过脑电图等检查确诊,并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4. 癔症:癔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可能导致婴儿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可以通过心理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

    5. 热性惊厥:高热可能导致婴儿出现抽搐等症状,称为热性惊厥。在出现高热时,应及时就医,并采取退热措施。

    针对婴儿抽搐的症状,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冷静:当婴儿出现抽搐时,家长应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或恐慌。

    2. 确保安全:将婴儿平躺在床上,头部向一侧倾斜,避免因抽搐导致的窒息。

    3. 及时就医:当婴儿出现抽搐时,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4. 定期检查:定期带婴儿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5. 注意营养:保证婴儿的营养摄入,避免因营养不良导致的抽搐。

  • 宝宝缺钙怎么办?缺钙是婴幼儿常见的营养问题,会导致佝偻病、发育迟缓等问题。那么,宝宝缺钙怎么办呢?本文将从食疗、日常保养等方面,为您详细介绍宝宝缺钙的应对方法。

    一、宝宝缺钙的原因及症状

    1. 原因:宝宝缺钙的原因有很多,如母乳不足、饮食不当、户外活动少等。

    2. 症状:宝宝缺钙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夜惊、多汗、易怒、哭闹、出牙晚、颅骨软化、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等。

    二、宝宝缺钙的食疗方法

    1. 牛奶:牛奶含有丰富的钙质,是宝宝补钙的首选食品。每天保证宝宝喝250-500毫升牛奶,可以有效补充钙质。

    2. 橙汁:橙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钙质,有助于宝宝吸收钙质。每天给宝宝喝一杯橙汁,可以起到很好的补钙作用。

    3. 奶酪:奶酪是一种高钙食品,易于消化吸收。适量食用奶酪,可以为宝宝补充钙质。

    4. 绿叶蔬菜:绿叶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钙质和维生素,如菠菜、芥菜、白菜等。将绿叶蔬菜做成菜泥,给宝宝食用,可以起到补钙的作用。

    5. 虾皮:虾皮是一种高钙食品,含有丰富的钙质和蛋白质。适量食用虾皮,可以为宝宝补充钙质。

    三、宝宝缺钙的日常保养

    1. 适量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助于宝宝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的吸收。每天保证宝宝有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宝宝摄入充足的钙质和维生素D,如奶制品、鱼类、坚果等。

    3. 定期体检: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了解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并纠正缺钙问题。

    四、宝宝缺钙的药物治疗

    如果宝宝缺钙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钙剂、维生素D等药物进行补充。

    总之,宝宝缺钙需要及时纠正,通过食疗、日常保养和药物治疗,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 晚上突然出现的抽搐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本文将为您解析这些原因,并为您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应对建议。

    1. 快速眼动期:在进入深度睡眠之前,人体会经历快速眼动期。在这个阶段,大脑尚未完全清醒,小脑会发出无意识的指令,导致身体出现抖动。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2. 精神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人体会产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这种情绪在夜间会转化为身体反应,导致抽搐。

    3. 缺钙: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钙质。如果宝宝缺钙,会出现夜间抽搐、多汗、易惊等症状。

    4. 癫痫等遗传病: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抽搐。此外,某些遗传病也可能导致睡眠时抽搐。

    5. 临睡抽跃症:临睡抽跃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时突然出现的肌肉抽搐。这种现象可能与睡眠质量、心理因素有关。

    6. 肝肾亏虚:肝肾亏虚会导致气血不足,进而引起睡眠时抽搐。此外,肝肾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体内毒素积累,影响睡眠质量。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和应对睡眠时抽搐: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2. 缓解压力,学会放松身心。

    3. 适量补充钙质,特别是宝宝和孕妇。

    4. 积极治疗癫痫等疾病。

    5. 健康饮食,保持肝肾健康。

    如果睡眠时抽搐频繁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诊断和治疗。

  •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其中,一些家长会发现宝宝在睡觉时经常摇头,这让很多家长感到担忧。那么,5个月宝宝睡觉老是摇头是怎么回事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宝宝摇头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在宝宝进入深度睡眠之前,他们可能会出现摇头、扭动身体等动作,这是宝宝大脑发育过程中的正常表现。随着宝宝逐渐长大,这些动作会逐渐减少。

    其次,宝宝摇头可能与皮肤问题有关。例如,宝宝可能患有湿疹,尤其是在头部和头皮部位。湿疹会导致皮肤瘙痒,宝宝为了缓解瘙痒,可能会不自觉地摇头。这时,家长需要观察宝宝头皮是否有红肿、瘙痒等症状,并及时就医。

    此外,宝宝摇头还可能与缺钙有关。钙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缺乏钙会导致骨骼发育不良、易患佝偻病等问题。缺钙还会引起宝宝出汗增多,导致头皮发痒,进而引发摇头。家长可以通过给宝宝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来预防和治疗缺钙。

    值得一提的是,宝宝摇头还可能与耳朵问题有关。如果宝宝耳朵进水,可能导致耳内湿疹或感染,引起耳朵疼痛。宝宝摇头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因此,家长需要关注宝宝的耳朵卫生,避免耳朵进水。

    为了更好地了解宝宝摇头的原因,家长可以带宝宝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诊断和建议。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宝宝皮肤清洁,预防湿疹等皮肤问题。
    • 合理搭配宝宝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 定期给宝宝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 注意宝宝的耳朵卫生,避免耳朵进水。
    • 关注宝宝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总之,宝宝摇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家长需要保持耐心和细心,观察宝宝的具体情况,并及时就医。

  • 近年来,微量元素检测在儿童保健领域备受关注。许多家长和医疗机构将微量元素检测视为常规体检项目,希望通过检测了解孩子是否缺乏钙、锌等微量元素。然而,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检测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其结果并不可靠。

    首先,人体只有1%的钙存在于血液中,血钙值受身体自我调节机制影响,即使身体缺钙,血液中的钙值也很难发生变化。因此,通过血钙检测来判断是否缺钙缺乏科学依据。

    其次,微量元素检测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检测方法、仪器设备、实验室环境等。目前国内多数医院实验室的检测条件无法满足微量元素检测的要求,导致检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此外,微量元素检测的滥用还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些家长过度关注检测结果,盲目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导致孩子出现不良反应。例如,过量补钙可能导致高钙血症、脏器组织钙化等问题;过量补锌可能导致孩子胃肠道不适。

    因此,专家建议,家长和医疗机构应理性看待微量元素检测,不要过分依赖检测结果。对于儿童保健,应注重孩子的饮食营养均衡,保证孩子获得充足的钙、锌等微量元素。

    以下是一些建议:

    • 保证孩子饮食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钙、锌等微量元素。
    • 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 避免盲目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
    • 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

  • 宝宝肋骨突出是家长们常常关心的问题。虽然宝宝肋骨突出对宝宝的伤害不大,但家长们仍需关注其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

    宝宝肋骨突出和肋骨外翻是常见的现象,这可能与佝偻病有关。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骨骼疾病,常见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宝宝。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影响骨骼发育,引起肋骨突出。

    宝宝缺钙是肋骨突出的常见原因之一。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钙来促进骨骼发育,如果缺乏钙质,就会导致骨骼变形。因此,家长应注意给宝宝补充钙和维生素D,多晒太阳、多锻炼,以保证骨骼健康。

    宝宝肋骨突出时,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其他症状,如是否有佝偻病的其他表现,如头颅畸形、四肢畸形等。如果怀疑宝宝患有佝偻病,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对于轻微的肋骨突出,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和胸部的发育,肋骨突出的情况可能会逐渐改善。但家长仍需关注宝宝的骨骼发育情况,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预防宝宝肋骨突出,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保证宝宝充足的日照,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 合理搭配宝宝的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 带宝宝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 定期带宝宝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之,宝宝肋骨突出虽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家长仍需关注其可能带来的影响。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宝宝肋骨突出的情况。

  • 宝宝的心率快并非一定是缺钙引起的,许多家长对此感到困惑。那么,宝宝心率快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宝宝心率快的原因有很多,缺钙只是其中之一。新生儿肺炎、心脏疾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都可能导致宝宝心率加快。

    那么,如何判断宝宝心率是否正常呢?一般来说,新生儿心率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婴儿心率在每分钟100-140次之间,儿童心率在每分钟80-120次之间。如果宝宝的心率超出这个范围,就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家长担心宝宝缺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 补充钙剂:根据医生的建议,为宝宝适量补充钙剂。
    • 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家长可以为宝宝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
    • 晒太阳:适量的阳光照射可以帮助宝宝合成维生素D。
    • 均衡饮食: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此外,家长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定期体检: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 关注宝宝生长发育:根据宝宝生长发育情况,适当调整饮食和营养摄入。
    • 保持良好睡眠: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健康。

    总之,宝宝心率快并非一定是缺钙引起的,家长在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