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牛牛,我们想念你。”这几天,在亦庄金地格林小镇的社区论坛上,一个新建的网页成为两天来点击率最高的地方,截至今天上午,已经有177位邻居在这里写下对牛牛的怀念和留恋。上周五,13岁的牛牛在小区会所的游泳池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事发后,邻居们纷纷送上蜡烛、鲜花和黄丝带,祝福牛牛一路走好。
据了解,上周五下午,牛牛在没有家属陪同的情况下在小区会所的游泳池里游泳。过了一会儿,其他游泳的孩子看见他埋头趴在水线上,还以为他在练憋气。可是几分钟过去了,牛牛仍然没有动静,人们赶紧报告给救生员。牛牛随即被送往同仁医院亦庄分院,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今天上午,记者在小区会所看到,该游泳池已经被警方查封。在通往泳池的地下通道的墙壁上,贴着许多黄色的小花朵。服务人员说,那些花都是这几天业主们自发贴上去怀念牛牛的。
在牛牛家门前,许多花圈和花束整齐地摆放着。而门前的小树、房屋栏杆和牛牛家的窗户上,缠绕着许多黄丝带。微风中,黄丝带在轻轻摇曳。这时,恰逢两个女子前来敬献鲜花,她们对记者说,“我们是小区业主,与牛牛相识,今天来送他一程。”默哀片刻后,她们悄悄地离开了,带着满眼的泪水和红红的眼圈。
记者登录小镇的社区论坛,满满的,几乎全部是悼念牛牛的帖子,其言辞之哀婉、情绪之悲痛,令人感叹。“绿袖子0楠”(网名)在帖子中写道:“牛牛,我是住在你家对面的姐姐。虽然我们并不熟悉,但听说你喜欢听周杰伦的《菊花台》,姐姐想用笛子给你吹一首,希望你能听到。我现在就对着你家的窗户吹了,你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吧……”“大伟他爸”(网名)写道:“今日惊闻小镇邻居痛失爱子的噩耗,心脏实在有些受不了……我也是个父亲,理解痛失爱子是什么心情。别的不多说了,我们活着的人还要坚强起来。我们生活得越幸福,远在天国的亲人则越欣慰。”
“刚刚出差回来,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牛牛,愿你在天堂更快乐!!牛牛爸爸,让我拥抱一下你!让我分担一些你的痛苦,陪你一起度过……”马特乌斯-杨(网名)的帖子则充满了对牛牛家人的关怀。
痛惜和追忆之余,也有业主从“安全措施”的角度做出了提示。“win-niebear0202”(网名)说:“当暑假来临,我们开始忙着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补习或者兴趣班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就真的让我们这么放心?我想也许利用这次暑假,小镇的童子军应该组织些教会小孩子们自救和紧急条件下避险的措施,比如:游泳的时候抽筋了怎么办?遇到大狗追自己怎么办?遇到坏人了怎么办?有危险了怎样大声地求救等等。我想这些事真的有些迫在眉睫了。”
(责任编辑 龙彩霞)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当宝宝不幸遭遇溺水事故时,及时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首先,需要迅速将宝宝从水中救出,并立即将其腹部朝下,头部低于身体,轻拍背部或拍打背部,利用重力原理帮助宝宝排出呼吸道内的水分。
随后,将宝宝平放在地上或硬质平面上,用手指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和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宝宝没有呼吸或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时,应遵循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
在实施急救的同时,请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人员的支援。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应持续对宝宝进行急救,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除了急救处理,预防溺水同样重要。家长和监护人应时刻关注宝宝的安全,避免宝宝靠近水域,并教会宝宝基本的游泳技能和安全意识。
此外,针对儿童溺水后的后续治疗,应及时带宝宝前往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以防止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了解儿童溺水后的急救措施,对于保障宝宝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喝水,看似简单的日常行为,却与健康息息相关。你喝水的习惯真的正确吗?以下列举了十个常见的喝水坏习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饮水机不及时清洁
许多家庭和办公场所都使用饮水机,但往往忽略了清洁。饮水机内胆、水龙头等部件容易滋生细菌,长期饮用可能导致肠胃疾病。
二、自来水直接烧开饮用
自来水虽然经过处理,但其中仍可能含有余氯等有害物质。直接饮用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三、频繁饮用瓶装水
瓶装水虽然方便,但其中可能含有塑化剂等有害物质。长期饮用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四、反复加热水
反复加热的水可能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长期饮用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五、不渴不喝水
人体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即使不渴也要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
六、每天喝水量不足
每天喝水量不足可能导致身体缺水,影响身体健康。
七、饮料代替水
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添加剂,长期饮用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疾病。
八、晨起不喝水
晨起喝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排毒养颜。
九、吃咸了不补水
吃咸的食物会导致身体缺水,应及时补充水分。
十、睡前不喝水
睡前喝水有助于预防脑血栓等疾病。
2007年5月31日下午,太和县宫集镇张营小学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5名五年级女生在村西水塘投水自杀,其中2人不幸溺亡。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经过调查,2名女生的死因与同学之间流传的“男女关系”谣言有关。这些谣言给女生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她们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却得到了冷漠和无视的回应。最终,在绝望中,她们选择了以生命为代价的方式来结束痛苦。
这起悲剧的发生,暴露出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家长的教育方式粗暴,学校的关爱不够,社会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注度不足,都为悲剧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为了防止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环境。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矿泉水作为日常饮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质量也备受关注。根据我国最新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从2023年10月1日起,矿泉水的溴酸盐含量必须控制在0.01mg/L以内,并且外包装上必须标明溴酸盐含量。然而,记者在走访岛城卖场时发现,新规实施20余天后,市场上在售的矿泉水包装并未发生变化,也没有标注溴酸盐含量,这让许多市民对此感到陌生。
在市南区江西路一家24小时便利店,记者看到,货架上摆放着各种品牌的瓶装水,价格从每瓶不足一元到十几元不等。虽然矿泉水瓶上标示了矿物质含量、PH值和水源地等信息,但并未标注溴酸盐含量。对于矿泉水新国标,售货员也表示并不知情。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市民,多数人对“溴酸盐”这个词都很陌生,更不知道其致癌性。
据了解,厂家在生产矿泉水时,为了杀菌会普遍使用臭氧,由此而产生了潜在致癌物——溴酸盐。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局规定的饮用水中,溴酸盐最高允许浓度为0.01mg/L。我国的新国标实施后,对矿泉水的溴酸盐含量做了严格的限定,该项指标已与国际一致。
对于新国标实施20余天后,市场反应冷淡的情况,相关部门表示,在10月1日前按照旧国标生产的矿泉水,只要在法定的保质期内,是允许在市场流通的。新的国标实施前后,多数厂家已经了解到这一情况,并严格按照要求作业。新包装的矿泉水应该很快就会上架。
除了溴酸盐含量,矿泉水的其他指标,如微生物指标、重金属指标等,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消费者在购买矿泉水时,应关注产品的标签信息,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以确保饮用安全。
此外,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随着夏季的到来,溺水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期。据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消息,上周双休两天,武汉市共发生游泳溺水警情15起,其中13人被成功救起,4人不幸失踪。这再次提醒我们,江河游泳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珍惜生命,远离危险水域。
案例一:硚口区汉江边两名中学生游泳失踪。经调查,两名学生下水不到十分钟就被江水卷走,至今下落不明。
案例二:武昌汉阳门长江边,一名来汉务工人员游泳时不幸溺水。
入夏以来,长江、汉江水域游泳人数剧增,溺水死亡人数不断上升。水上警方提醒,以下水域为溺水事故高发区域:长江段主要集中在武昌大堤口、汉阳门、月亮湾,汉口江滩,青山建一路水域;汉江段主要集中在江汉一桥两岸、东风险段、水文码头、硚口河滩公园、陈家墩等水域。
为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警方提醒广大市民:
1. 不要在非正规游泳区域游泳;
2. 不要酒后游泳;
3. 不要单独游泳;
4. 如发现溺水者,立即呼救并拨打110报警。
让我们共同努力,珍爱生命,远离溺水事故。
儿童意外事故频发,其中溺水事故尤为令人痛心。近日,一名家长在一岁儿子洗澡时,因接电话而疏忽,导致孩子不幸溺水。鄞州人民医院虽经抢救,但终究无力回天。这起悲剧再次提醒我们,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至关重要。
溺水后的急救,首先要判断孩子是否还有意识。如果孩子没有心跳,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急救步骤是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但近年来,国际急救专家发现,抢救心脏循环才是最关键的,因此将抢救顺序调整为C-A-B。
进行胸外按压时,成人可用一只手掌或中间三根手指按压在孩子胸骨正中,即两乳头连线中点,手臂与地面垂直向下按压,深度约为2-3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对于幼儿,按压频率应更高,以达到更好的急救效果。
如果孩子落水后仍有意识,可先将其体内的水挤出,再进行心肺复苏。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失去意识的孩子,开放气道是最难的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应将重点放在恢复心跳上,避免因吐水而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
专家提醒,孩子溺水后,每一秒都是宝贵的。即使急救技术不熟练,也不要放弃抢救,应在医生到来之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技术再差,也比束手无策要好。
除了溺水急救,家长还应掌握其他儿童常见意外的急救方法,如烫伤、骨折、气管异物等。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家长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安全。
此外,家长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家中环境安全,避免孩子发生意外。
2. 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提高应对儿童意外事故的能力。
3. 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4.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援。
5. 带孩子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人工呼吸是一种紧急救援技术,用于帮助无法自主呼吸或呼吸困难的患者。随着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普及,了解何时以及如何使用人工呼吸变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人工呼吸在不同病症中的适用情况和在线医疗服务的相关信息。
心脏骤停是人工呼吸最常见的应用场景之一。如果患者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是至关重要的。在线医疗服务可以提供CPR的详细指导和演示视频,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正确执行。
在溺水事故中,人工呼吸也可能是救命稻草。在线医疗服务可以提供关于如何识别溺水和进行急救的信息,包括如何清除口腔和呼吸道中的水分,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在某些情况下,严重的哮喘或COPD发作可能需要人工呼吸。在线医疗服务可以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如何管理这些疾病的信息,并在必要时指导他们如何进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还可能在其他紧急情况下使用,例如药物过量、电击或其他导致呼吸停止的事件。在线医疗服务可以提供相关的急救指南和教育资源,帮助人们在危急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虽然在线医疗服务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面对面医疗,但它们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和指导,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采取适当的行动。了解何时以及如何使用人工呼吸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远程医疗环境中。记住,在任何紧急情况下,及时拨打当地的紧急服务电话始终是最重要的步骤。
国庆假期即将到来,孩子们纷纷走出家门,参与各种户外活动。然而,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家长的监管,儿童跌伤事故频发。本文将针对儿童跌伤的处理方法进行科普,帮助家长们正确应对儿童跌伤,避免陷入误区。
一、儿童跌伤的常见原因
1. 户外活动:如爬山、骑车、玩耍等,容易发生跌倒、摔伤等意外。
2. 家中意外:如爬高、攀爬家具、玩耍锐器等,容易造成划伤、割伤等。
3. 运动损伤:如跑步、跳绳、打球等,容易发生扭伤、拉伤等。
二、儿童跌伤的处理方法
1. 观察伤情:首先观察孩子是否出现意识不清、出血、骨折等严重情况,如有,应立即送往医院。
2. 冷敷:对于扭伤、挫伤等软组织损伤,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进行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3. 清洁伤口:如有伤口,应先用清水冲洗,然后使用碘伏或酒精进行消毒,避免感染。
4. 包扎:如有出血,可以使用创可贴或纱布进行包扎,避免伤口继续出血。
5. 观察恢复:在家休息,观察伤口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三、儿童跌伤的预防措施
1. 加强安全教育:教育孩子注意安全,避免参与危险的活动。
2. 家中安全:在家中,将锐器、易碎物品等放置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确保家中环境安全。
3. 运动防护:参与运动时,穿着合适的运动鞋和服装,做好防护措施。
4. 家长监护: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活动,避免发生意外。
总之,儿童跌伤是常见的意外伤害,家长们要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并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孩子的安全。
随着夏季的到来,儿童意外伤害事件呈上升趋势,尤其在暑假期间。据上海儿童医院数据显示,每年约有25万名儿童发生意外伤害,其中超过40%发生在家中。暑假刚开始一周,儿童意外伤害病例就猛增500%,达到199例,远超平时。
儿童意外伤害的病例类型多样,包括高空坠落、车祸、溺水、烫伤、异物吸入等。其中,青少年摩托车事故、游泳溺水、坠落事故和吸入异物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领域。
青少年摩托车事故急剧上升,已成为意外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车祸后果轻重不一,多见头部受伤、骨折、内脏出血、休克、死亡。在步行交通事故中,5~9岁儿童是危险人群;在驾车事故中,10~14岁儿童和15~24岁青少年是危险人群。
游泳溺水是另一个高发领域,尤其在夏秋季。0~4岁儿童在水缸、浴池溺死的多;5~9岁儿童在水渠、池塘、水库中溺水的多;10~14岁儿童在游泳中溺水的多。预防的办法是对小儿加强看护,对大一些的孩子加强安全教育。
儿童喜欢爬高,坠楼事故多发。随着高层楼房逐年增多,阳台、门窗、楼梯缺乏保护装置,儿童坠落事故的发生有增多趋势。孩子好奇心强,喜欢爬高,或者有的家长外出将小孩子反锁在房中,孩子由于恐惧由阳台或窗口翻出造成坠落。
0~4岁儿童吸入异物危险大。异物的种类繁多,以植物性异物占多数,比如花生米、瓜子、果冻等。此外,还有其他的物品,如塑料插板、玩具零件、纽扣、笔帽甚至铁钉、图钉。专家介绍说,近年来,小儿气管异物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与儿童餐外食物增多也有关。
为了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家长应加强安全意识,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同时,家长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或互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