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为什么会腰肌劳损?

为什么会腰肌劳损?
发表人:京东健康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骨科 主任医师 单建林

腰部劳损主要由于以下原因引起。

劳逸不当,长期从事弯腰活动或工作,由于长期腰部姿势不良,筋骨活动不调,损伤腰部肌肉、筋膜,使血液凝滞造成腰部劳损。

年老体衰,脊柱出现退行性改变,也会引起腰部劳损。

腰椎先天畸形或后天畸形,腰部外伤后未及时治疗,腰背肌肉长时间疲劳等,也可以引起腰肌劳损。

腰部遭受风寒,腰部急性劳损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迁延日久,筋骨损伤日重导致腰肌劳损。

急性腰扭伤,在急性腰扭伤时未及时医治,损伤的肌肉、筋膜、十字韧带,修补欠佳,造成较多疤痕、黏连,导致腰部作用降低,且易出现疼痛。

腰肌劳损病人常觉得腰肌乏力,下雨天则腰背酸疼,长期持续难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骨科 主任医师 单建林

    腰肌劳损患者可以做以下运动。

    第一、腰部扭转,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交叉上举到极限,然后以腰部为轴向左边旋转,保持三秒钟回正,再向右侧旋转,同样是保持三秒,最后回到原位,为一组动作,持续做30组。

    第二、腰背部叩击按摩,患者采用端坐位,先用左手握空拳,用左手在左侧腰部,自上而下轻轻叩击10分钟,再用左手掌上下按摩,或揉搓5分钟左右,一日两次,然后用右手同左手运动法,以自己感到按摩区有灼热感为宜。

    第三、腰肌锻炼保健法,患者取仰卧位,首先双脚、双肘和头部,五点支撑于床上,将腰、背、臀和下肢用力挺起,稍微离开床面,维持至感到疲劳时,再恢复平静的仰卧位休息,按此法反复进行10分钟,每天早晚各锻炼一次。

    此外,患者还可以,每天晚上用热水袋在疼痛部位热敷,对腰肌劳损的防治,也有较大的帮助。

    腰肌劳损患者,进行锻炼有一定的好处。但要注意腰背部的锻炼运动,应当舒缓、适度,速度不宜过快,持续时间及强度不宜过大,也不能太频繁,应以锻炼后腰部舒适,不加重原有症状,不出现腰部酸痛、不适为宜。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骨科 主任医师 单建林

    腰肌劳损一般不会引起腿疼,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的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疼痛和症状主要是在腰部肌肉,特别是肌肉的附着点处,一般不会造成坐骨神经受压,所以不会出现腿部肌肉的疼痛症状。

    对腰肌劳损的患者一旦确诊,还是要积极的对症治疗。比如配合针灸、推拿、按摩、烤电、热敷等物理治疗方法,可起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病人腰疼症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遵医嘱,外用些活血化瘀的膏药,如活血止痛膏,对腰肌劳损引起腰疼,有一定缓解作用。腰肌劳损患者,平时还应该注意休息,尽量减少对腰部的刺激,避免久坐、久站,避免过多的弯腰拿重物。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骨科 主任医师 单建林

    腰肌劳损患者疼痛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腰部两侧的肌肉,并且会出现腰部两侧肌肉,酸痛、钝痛或胀痛。有些患者在腰肌劳损急性发作时,还可能出现刺痛或烧灼样疼痛,腰肌劳损引起的腰疼,通常在休息或改变体位后,疼痛会有所减轻,但过度的腰部受力,或长时间弯腰活动后,腰疼的症状又会明显加重,并且在按压腰部两侧时,出现有明显的压痛点。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腰部活动受限的症状。

    因此对于正常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腰肌劳损的发生,同时平时要注意避免,腰部过度的劳作,矫正坐姿,而上班族或学生,长时间坐着办公或学习时,要提醒自己挺直腰板,矫正坐姿,避免长时间坐、立,加重腰部肌肉的劳损、紧张,引起腰肌劳损,同时要适当活动,以增加腰部力量和稳定性,减少腰部损伤的发生。

  • 腰椎岔气类似一些腰急性的腰扭伤和慢性的腰肌劳损。腰椎上面有一些小关节,如果小关节轻微的错缝,建议要适当有一定的卧床休息,要做一些腰部的保护,坐的时间不能太长,不能老是去弯腰不能去搬重的东西。如果要起床要活动,最好能够佩戴一个腰围去保护腰椎,其次可以外敷一点消肿止痛膏。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维

    腰部肌肉拉伤可以戴护腰带。

    护腰带可以保护好腰椎,起到帮助支撑腰部的作用,缓解腰部肌肉的压力,减缓腰部由于拉伤后引起的疼痛不适的症状。

    如果腰部拉伤是在24小时之内,可以考虑冷敷处理。比如用毛巾包着冰块,然后在受伤部位冷敷处理一段时间,冷敷时尽量抬高受伤部位。快速的冷敷处理可以减轻腰部拉伤引起的肿胀情况。超过24-48小时后,患者可以选择热敷,可用热毛巾、暖水袋等敷于受伤的部位,通过局部加热的方式刺激血液循环,减少伤口肿胀疼痛的情况。如果腰部拉伤后疼痛严重,建议医院就诊,有条件的建议行腰椎磁共振检查,以排除腰椎骨折可能,特别是老年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排除了骨折情况下,可以使用口服镇痛药或者局部外用镇痛膏药对疼痛做进一步的处理。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李冬月

    一般劳动和锻炼中,由于外力使关节活动超出正常的生理范围,就会造成关节周围的韧带拉伤。

    人体在负重活动或体位变换时,肌肉、韧带、筋膜、滑膜等受到牵拉,当关节扭转或肌肉骤然收缩时,可使少数纤维被拉断、小关节微动错缝,形成拉伤。最容易发生关节韧带拉伤的部位在膝关节、手指关节、髋关节和踝关节,受伤时有时可听到韧带断裂的声音,很快便因剧烈疼痛而不能继续运动或工作。拉伤处出现肿胀、压痛与积血,肌肉的痉挛,病人不敢活动,处于强迫体位,或伸直或屈曲,韧带的断裂处有明显的压痛点,有时还会摸到蜷缩的韧带断端。

    在拉伤之后马上要做到休息,冷敷患处,用绷带或其它办法压迫受伤局部,以减少出血、淤血,并且抬高患肢,尽快送往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张啟维

    得肩周炎的原因包括:

    第一、机体软组织退化

    大部分人在40岁以后,机体软组织会产生衰老、退化,肩部承受能力变差,容易出现劳损,长期如此肩部组织容易产生炎症。

    第二、肩部长期过度活动

    肩部长期过度活动可使肩部的肌肉、韧带产生慢性损伤,所以从事教师、木工、搬运工这一类职业的人是肩周炎的高发人群。

    第三、长期保持同一姿势

    久坐不动、坐姿不良或者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会使肩部肌肉、韧带一直保持紧张状态,产生疲劳,久而久之肩周炎就会发生。

    第四、肩部受伤后治疗不当

    在日常生活当中摔倒、运动姿势不当,日常生活中能让肩部受伤的因素真的不少。而当肩部受伤后治疗方式不当,也可能使肩部组织发生炎症,进一步引起继发性的肩周炎。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周磊

    患者出现韧带损伤可能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一、外力因素,这是最常见的导致韧带损伤的因素,患者在参加足球、篮球等对抗性较强的竞技运动时,或者遭受意外事故时,关节部位受到强烈的暴力撞击,可能会出现关节周围的韧带损伤,局部出现肿胀、瘀血、压痛。

    二、自身因素,患者在运动前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身体比较虚弱、精神状态比较差、睡眠不足这些原因也会导致在运动中不慎受伤,出现韧带损伤的情况。

    三、环境的因素,比如运动场所设备比较落后、环境温度,在从事运动的时候也会容易出现关节部位的伤病,这也是引起韧带损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在运动之前要看一下运动场地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凹凸不平的情况。

    患者出现韧带损伤具体的原因建议还是去医院的骨外科进行相关检查,进行判断,这样可以制定良好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避免发生其他的风险,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维

    肌肉拉伤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第一个、身体素质因素:比如短跑运动时,大腿前后肌群肌肉力量不均匀,若其中一方力量较大,另一方就容易拉伤。在短跑运动中,肌肉力量提高后,若柔韧性没有相应提高,肌腱无法承受肌肉的力量,也容易导致拉伤或者断裂。

    第二个、技术动作因素:短跑的腿部运动可分为抬腿、下压、扒地、后蹬、折叠、前摆,其中扒地和后蹬由大腿前后肌群协同用力,若在步幅周期中,扒地和后蹬的用力时间点不对或发力迟滞,肌肉用力收缩做无用功,容易导致肌肉损伤。

    第三、训练因素: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或运动负荷过大,都容易引起肌肉拉伤。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于峥嵘

    腰椎滑脱的患者在早期可能会出现腰骶部的疼痛,这是周围肌肉的紧张痉挛造成,或者周围关节和韧带劳损造成的疼痛。这时可以采取适当的卧床休息、缓解疼痛的药物、外用膏药、物理治疗等手段进行治疗。

    为了缓解腰部的疼痛还可以戴护腰,增加腰部的支撑,让周围的肌肉韧带得到放松。但是戴护腰不建议时间太长,一般来讲不要超过一个月。因为戴护腰的时间过长,腰部肌肉就会出现废用性萎缩,反而造成腰椎肌肉的稳定性下降,进而使得腰部的负荷更多地转移到椎体或者椎间盘上,导致疾病的进一步加重。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