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腰椎滑脱需要戴护腰吗?

腰椎滑脱需要戴护腰吗?
发表人:京东健康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于峥嵘

腰椎滑脱的患者在早期可能会出现腰骶部的疼痛,这是周围肌肉的紧张痉挛造成,或者周围关节和韧带劳损造成的疼痛。这时可以采取适当的卧床休息、缓解疼痛的药物、外用膏药、物理治疗等手段进行治疗。

为了缓解腰部的疼痛还可以戴护腰,增加腰部的支撑,让周围的肌肉韧带得到放松。但是戴护腰不建议时间太长,一般来讲不要超过一个月。因为戴护腰的时间过长,腰部肌肉就会出现废用性萎缩,反而造成腰椎肌肉的稳定性下降,进而使得腰部的负荷更多地转移到椎体或者椎间盘上,导致疾病的进一步加重。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于峥嵘

    出现腰椎滑脱以后,有的患者会产生腰骶部的疼痛。这种疼痛往往是由于局部肌肉的痉挛,或者周围韧带骨关节的退化。这时除了物理治疗、口服药物、休息、戴护腰以外,也可以采用外用膏药治疗。

    膏药分为西药的消炎镇痛的膏药,还有中成药这种活血化瘀的膏药。每个人对不同膏药的反应不一样,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地尝试更换不同膏药,看哪一种对自己的症状缓解效果更好。对于中药的膏药,贴时间久了以后可能会出现过敏,所以建议6到8个小时进行更换,减少过敏的发生。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于峥嵘

    腰椎滑脱的病因比较多,临床上认为有5个比较大的原因。

    第一、创伤性原因,就是腰椎在一些急性外伤,尤其在后伸的时候造成椎弓断裂,出现局部不稳定以后就可能出现滑脱,多见于运动或者暴力损伤。

    第二、先天发育因素,在胎儿发育过程中,上下的关节突没有连在一起,但随着发育逐渐会通过峡部连在一起。如果发育不良,上下关节突在出生以后仍然没有连在一起,出现峡部裂。正常情况下,上下关节突是互相锁定的,断裂的时候虽然把关节突稳定住了,但是椎弓断了以后,上方的椎体还会向前滑移。

    第三、疲劳性的因素,比如练杂技,导致腰部疲劳形成慢性损伤,也可能会导致峡部的断裂,出现腰椎滑脱。

    第四、退行滑脱,尤其好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关节开始出现蜕变,韧带出现松弛,椎间盘出现蜕变、间隙变窄,这样腰椎的稳定性出现下降,就出现退行性滑脱,造成继发的椎管狭窄。

    第五、病理性的因素,或者跟手术相关因素,比如关节突等出现一些破坏后,造成稳定性的下降,出现这种病理性的滑脱。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于峥嵘

    腰椎滑脱有不同的症状,有的患者仅仅是腰部疼痛,也有的患者随着疾病的进程会出现神经压迫。当压迫了单根神经根,就可能出现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力弱等。当压迫了多根神经根,可能会出现神经源性间隙跛行。

    在疾病早期,如果不是经常发作,对生活质量影响不明显的话,可以通过适当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缓解症状。有的患者在短期内就会有症状缓解,在这之后要注意保持,尽量减少腰部负担、不要受凉,尽量避免反复发作。

    当患者症状反复发作,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时候,就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大部分手术采取微创手术,比如微创的减压固定融合手术。顺利的话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五六天就可以出院,术后一两个月日常生活就不受影响了。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于峥嵘

    腰椎滑脱有很多原因,最常见的两个因素是退行性改变和腰椎峡部裂。

    腰椎退行性改变是腰椎退变老化的表现。从日常生活习惯来讲,要注意避免久坐、弯腰负重、不要受凉劳累。坐的话应该坐高、把腰挺直,30到40分钟就起来活动,这样能让腰椎的退变慢一些。当没有腰部不适的时候,可以通过运动 增加腰背肌的力量和腰椎的稳定性。比如适当地游泳、平板支撑等腰背肌力量的锻炼。

    另一种滑脱叫做腰椎峡部裂的滑脱。腰椎峡部是腰椎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的连接部位。在发育过程中有患者的上下关节突是断开的,下一节关节突和上一节断的关节突的一部分连在一起,断的上方椎体以及椎弓跟下方是不连续的,缺少骨性的连接,只有周围的肌肉、韧带保持稳定性,腰椎就会出现稳定性下降的情况。如果还经常久坐、弯腰干活,就会加重不稳定,造成滑脱,严重的话会造成神经压迫。

    对于已经发现了腰椎峡部裂的患者,可以定期去复查片子,另外注意生活习惯,不要加重腰的负担。一旦出现下肢的疼痛、麻木这种神经症状,更要及时去医院就诊,看是否有滑脱加重。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于峥嵘

    腰椎滑脱可能会带来一些腰部的疼痛。因为腰椎滑脱以后,人体为了维持腰椎稳定性,尽量让滑脱不再加重,周围的肌肉会出现痉挛,周围的韧带、关节囊也会出现相应的退变,这种情况就可能导致腰背部疼痛。如果滑脱后继发出现神经根管或中央管椎管狭窄,可能会导致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压迫。这样会出现下肢疼痛、间歇跛行,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这时可以采取休息、理疗、药物治疗,但如果这些保守治疗效果不好,还是需要手术来解除压迫,进行滑脱椎体的固定才能缓解症状。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于峥嵘

    腰椎滑脱患者若症状不重,可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多数患者在保守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改善。如果不是反复发作,可以继续观察有没有反复发作或症状的持续加重。

    如果患者保守治疗期间症状改善得不明显,反复发作,影响神经功能,比如压迫神经后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 、力弱、神经源性间歇跛行,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的治疗目的是解除神经压迫,适当地将滑脱进行复位,保持腰椎的良好曲度。现在的手术很大程度上都可以采取微创手术,包括微创减压固定融合手术。患者一般第二天就可以下地,大概4-5天能出院,恢复也比以往更快。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于峥嵘

    腰椎滑脱实际上是腰椎的椎体跟下方椎体出现位移,正常的生理曲线受到破坏。

    患者可能平时没有太多症状,是做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这种情况只要注意平时不要久坐,不要弯腰负重,不要受凉劳累,不要诱发症状就可以了。也有的患者会出现腰部疼痛,这种往往是由于局部肌肉、周围韧带骨关节发生蜕变、痉挛等造成的。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休息等手段来缓解症状。

    有的患者除了腰部不适以外,还出现神经压迫症状,比如下肢发射性疼痛、麻木、神经源性间歇跛行。这时可以通过止疼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理疗、牵引来改善症状。如果症状改善不明显或者反复发作,就需要借助手术解除压迫,恢复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我们建议患者在没有症状的时候适当地通过游泳、平板支撑这种腰背肌锻炼增加腰部的稳定性,缓解肌肉紧张,也能让腰椎滑脱发展得慢一些。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于峥嵘

    牵引治疗是物理治疗的一种方法,主要是为了减轻腰部的压力。对于腰椎滑脱的患者,在早期出现腰部疼痛以及一些不稳定症状时,可以尝试进行牵引治疗。牵引治疗主要是通过牵引使腰部负荷下降。

    除了做牵引治疗,还可以进行烤电,比如中频等治疗来缓解局部肌肉的症状。当患者症状减轻时,可以适当地进行腰背部肌肉的功能锻炼,比如游泳、平板支撑等。这样通过锻炼腰背肌的力量来加强腰部的稳定性,可以使滑脱尽可能发展得较慢,不会在后期很快出现相应的腰部甚至下肢的神经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一些。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于峥嵘

    腰椎滑脱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神经根的瘫痪,但是跟传统意义上的脑梗或者颈椎外伤以后的截瘫不一样。

    腰椎滑脱压迫重的话,一般是压迫腰椎椎管内的神经,包括神经根或者马尾神经。如果压迫神经根的话,可能会导致单根神经根的瘫痪,比如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障碍和力量下降。如果压迫马尾神经的话,可能导致多根神经根的支配区域的感觉障碍和力量下降,可以表现出下肢无力,肛门会阴区周围的麻木、下坠感、大小便功能障碍。

    对腰椎滑脱的治疗,对于没有神经压迫症状,也就是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或者长时间走路后出现疼痛麻木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这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对症止疼治疗的功能锻炼,比如腰背肌的力量加强。但是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反复发作腰痛,或者压迫神经以后出现间歇性跛行的患者,就需要手术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维

    腰部肌肉拉伤可以戴护腰带。

    护腰带可以保护好腰椎,起到帮助支撑腰部的作用,缓解腰部肌肉的压力,减缓腰部由于拉伤后引起的疼痛不适的症状。

    如果腰部拉伤是在24小时之内,可以考虑冷敷处理。比如用毛巾包着冰块,然后在受伤部位冷敷处理一段时间,冷敷时尽量抬高受伤部位。快速的冷敷处理可以减轻腰部拉伤引起的肿胀情况。超过24-48小时后,患者可以选择热敷,可用热毛巾、暖水袋等敷于受伤的部位,通过局部加热的方式刺激血液循环,减少伤口肿胀疼痛的情况。如果腰部拉伤后疼痛严重,建议医院就诊,有条件的建议行腰椎磁共振检查,以排除腰椎骨折可能,特别是老年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排除了骨折情况下,可以使用口服镇痛药或者局部外用镇痛膏药对疼痛做进一步的处理。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