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张海京

破伤风

破伤风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疾病,在没有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接近100%,即便治疗,全球病死率仍高达30%-50%。

什么情况下可能会得破伤风?


有外伤都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性,尤其是伤口大而深、损伤严重、有污染化脓的风险更高。但一些不被注意的外伤,如剔牙、掏耳朵、擦破肛门等也偶尔有可能引发破伤风。 详细地说,以下这些都得注意了:
(1)皮肤黏膜破损伤口均可能(各种类型和大小的创伤都可能受到污染)
(2)典型的高风险:①污染加感染伤口,比如:开放性骨折、含铁锈或土壤的伤口、小而深的刺伤、盲管外伤、火器伤;②手脚刺伤后,若以泥土、香灰、柴灰等土办法敷伤口止血
(3)非典型的外伤史:局部皮肤摩擦伤、轻微划伤、牙龈感染、出血、溃疡、脓肿等
(4)不洁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这种情况目前不多了)、非正规的人工流产术、中耳炎、压疮、拔牙及宫口放避孕环、吸毒人员
(5)容易忽视的:动物咬伤、烧伤、烫伤、冻伤等
(6)甚至有些病人发病后仍找不到明显的伤处,外伤很轻微,不典型或无明显外伤史发生破伤风也存在

破伤风的临床表现

凡有外伤史或感染化脓病灶史;
出现肌肉紧张,首先表现颜面、咽喉、颈、背腹及四肢肌肉酸痛痉挛、张口不易、言语不清、吞咽不便等;
出现牙关紧闭,张口困难的强烈提示,严重者死亡。

哪些人可能不得破伤风呢?
1988年开始,我国开展了注射百白破疫苗覆盖率90%以上的行动。这样,88年后出生的人,生后三、四、五月各打一针百白破,1岁半加强一针,6岁再打一针白百破,打过此三次共5针的人,体内产生足够抗体,并形成记忆免疫,体内是有足够抗体的,如果受到外伤,5年内(也有说至少维持10年)是不需要对破伤风做额外处理的。能够防范破伤风的发生,使破伤风的发生变得越来越少了。即使超过5年,因为身体有记忆免疫,处理伤口后马上补一针破伤风疫苗,也能让体内快速产生抗体,不需要打破伤风针。

哪些人,患破伤风的可能性大?
1988年以前出生没注射过全程破伤风疫苗的人,您要注意了! 88年之前出生的人群,特别是78年之前的,因我国百白破疫苗覆盖率不足,尤其是农村的老人,因没有注射或没有注射全程的疫苗,体内没有破伤风抗体,对破伤风没有抵抗力。而破伤风细菌以无害的芽孢形式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而它一旦进入伤口,在缺氧环境下,会被“唤醒”变成滋养体,分泌毒素,造成机体中毒而发病。

对于1988年以前出生,或者没有打过破伤风疫苗的人群,最好也到医院补打三针破伤风疫苗,这样能让体内维持长时间的抗体,并且拥有终生的记忆免疫。
 

 

破伤风的潜伏期有多长?
破伤风的潜伏期有长有短,短2-3天,长的可达3周,甚至几个月。但大多数情况是30天之内。潜伏期与病情的危重程度呈相关性,外伤处离中枢神经越近,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反之,潜伏期长,病人相对会轻些。通常7天内发病病情严重,超过10天的相对要轻一些。

什么是主动免疫,什么是被动免疫?
(1)主动免疫:通过注射破伤风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以达到免疫目的,被称为基础免疫。通常前后共注射三次:首次肌肉注射0.5ml,间隔一个月再注射0.5ml,再间隔半年(7个月)再注射0.5ml,三针后可获得较为稳定的基础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保持10年。以后每隔5年追加注射一次(0.5ml),便能保持足够的免疫力。免疫力在首次注射后10日内产生,30日后能达到有效保护的抗体浓度。有基础免疫力的人,伤后不需注射破伤风针,只要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疫苗0.5ml即可获得足够免疫力。
(2)被动免疫:该方法适用于未接受或未完成全程主动免疫注射,而伤口污染、清创不当以及严重的开放性损伤患者。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和破伤风抗毒血清(TAT)是最常用的被动免疫制剂。
 

破伤风疫苗、破伤风针一样吗?
破伤风疫苗是以破伤风梭菌经培养提取梭菌产物破伤风痉挛毒素,并进行毒性封闭脱毒,制得的破伤风类毒素作为抗原,注射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当多的抗体,常被称为主动免疫,即主动促使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获得足够的免疫力。 破伤风针是个俗称,常用的有两种,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和破伤风抗毒血清(TAT),是最常用的被动免疫制剂。用于未接受或未完成全程主动免疫注射,而伤口污染、清创不当以及严重的开放性损伤患者。TAT能引起过敏反应,所以在注射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两个均属于外源的抗体,注射后起中和体内游离的破伤风病毒作用,但维持时间短。

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过敏反应),因此在用药前先做过敏试验。也就是做皮试,试验结果为阴性可直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试验结果为阳性者,则应进行脱敏注射,即小剂量分4到5次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且每隔半小时要观察周围有无红块,在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超过一周者,如再使用,还须重作皮肤试验。还有一种方法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免疫球蛋白,只需要一针就可以,不过价格较贵,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所以遇到情况要及时到医院给医生看,确认是否要注射疫苗,处理好伤口。

破伤风针多长时间有效?

破伤风针最好在受伤后二十四小时内注射,在四十八小时内注射也是有效的。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在一周时间内注射都是可以的。破伤风是因破伤风杆菌感染后引起,一般发病较严重。破伤风杆菌潜伏期大约一周左右,所以在受伤后应尽早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进行预防。如果抗毒素皮试阳性,可以注射免皮试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破伤风症状发作时,主要表现为苦笑面容、牙关紧闭、喉头水肿、窒息、角弓反张等,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破伤风针可以维持多长时间?

破伤风针的维持时间大约在15-30天,破伤风一般只针对外伤进行,是用来防止伤口出现破伤风感染的一种预防处理方法。通常在受伤后24小时内进行肌肉注射,维持时间大约在15-30天。所以,破伤风针只是针对本次受伤部位进行预防的一种针剂。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从皮肤黏膜入侵身体,在无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一种痉挛性毒素的特异性感染。由于该感染死亡率比较高,治疗比较困难,所以在受伤后通常需要进行注射破伤风针,预防破伤风感染发生。建议患者受到外伤后,应当常规进行破伤风针注射,并且在受伤后24-48小时内尽快注射,以防止破伤风杆菌进一步繁殖和生长。

 

破伤风针有效期?

破伤风针的有效期的长短需要看具体是哪一种破伤风针。在受伤之后注射的大多数是破伤风的抗毒素,这是提取自马血清的免疫球蛋白,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或者导致血清病,但价格较为便宜, 注射一次之后,它的有效期一般是10天左右。如果注射破伤风的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的量要稍微小一些, 破伤风的抗毒素需要注射1500-3000IU,而破伤风的人免疫球蛋白只需要注射250-500IU,它的有效期可以持续4-5周的时间,要明显的长于破伤风的抗毒素。破伤风针还有可能是破伤风的类毒素,这其实就是破伤风的疫苗,在基础免疫三针之后,相应的抗体可以持续数年的时间。

破伤风针存在两种,包括破伤风类毒素属于抗原,为自身破伤风疫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属于抗体。可根据来源的不同,分为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不同破伤风注射时间以及持续时间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分析。

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破伤风的防治指南,发达国家推荐 连续接种3针及以上破伤风疫苗后,多数人可产生足够保护性抗体,免疫保护期可长达10年。注射后的10年内受伤,若伤口较小且清洁无异物,则无需再次注射破伤风针。若伤口较大较深,污染较严重,需加强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以快速提高机体抗体水平。

破伤风针的皮试配制方法?

破伤风针的皮试配制方法主要为以下两种:
对于伤口污染较重的开放性损伤,在进行清创操作以后都要对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减少破伤风感染的可能。破伤风抗毒素就是我们常说的破伤风针,在注射之前都要对患者进行皮试,以观察为阳性或阴性。破伤风针的皮试配置是抽取0.1ml破伤风抗毒素原液,并将其稀释到1ml,稀释液一般用盐水或注射用水,抽取完毕以后会在患者前臂内侧的皮肤上注射一个小皮丘,以观察皮丘是否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如果没有上述反应,大多是皮试阴性,这种情况可以将剩下的破伤风抗毒素一次性注入到人体之内。如果皮丘观察20分钟以后出现了上述表现,说明皮试为阳性,会将剩余的破伤风抗毒素分三次注射到人体之内,称之为脱敏注射疗法。在整个破伤风针注射期间要注意局部伤口的清洗、消毒,在注射针剂以后要减少吸烟、饮酒,这样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并且也不会对破伤风针的药物疗效产生外界的干扰。

第一、取0.1mL的破伤风液,加0.9mL的生理盐水即可以,然后将配制液的0.1mL在前臂作皮内试验,大部分情况下观察10-15分钟左右,如果没有1cm以上的红肿区,即可认为是阴性,必要时可以在前壁的另一侧,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试验,如果为皮试阳性,就需要进行脱敏疗法进行注射。
第二、一般情况下,破伤风针每支约0.7mL可以加水至1mL,抽取0.1mL后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皮内注射0.1mL后,进行观察,如果患者对破伤风有明显的过敏的情况,可以注射人血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该药物过敏性较小,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具体情况可以向治疗的主诊医师进行咨询。

 

一般什么情况需要打破伤风针?

只要开放性伤口都需要在24小时内打破伤风针,有伤口存在的情况才会发生破伤风。
有一些类型的伤口容易引起破伤风,如表面伤口不大,但伤口比较深;如在施工工地被钉子刺伤、被针或树枝刺伤、弹片伤、刀刺伤等;还有注射刺伤,特别是静脉吸毒。在伤口内有残余异物,也容易引起破伤风。个别伤口大又不深的伤口,也可引起破伤风,如褥疮、烧伤等。
有一些伤口由于不卫生的处理方式,尤其是被粪便、土壤或者唾液污染的伤口,更需要进行积极地对症处理。除此之外,反复出现外伤的患者,体内有异物,做多次的手术取出异物后,也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针,防止破伤风梭菌感染。

 

手外伤需要打破伤风针吗?

有皮肤破损的手外伤或者手外伤后感染,都需要打破伤风针。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杆菌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通常会引起患者全身肌肉持续性的痉挛,导致各种活动受限以及能量耗尽而引起死亡。破伤风梭状杆菌广泛存在于周围的环境中,当皮肤出现破损后,特别是深而窄的伤口时,容易引起破伤风,一旦发病后病情凶险,治疗周期较长、治疗费用高,以预防为主。

 

手被割伤要打破伤风吗?

手被割伤是否要打破伤风,需要根据割伤的物件判断。如果是锈的铁丝或者铁钉,把皮肤甚至皮下组织割伤。伤口比较深,污染比较多,破伤风梭菌可能在伤口内部繁殖产生破伤风,一般需要打破伤风。
如果是刀、针、玻璃等割伤,一般比较干净。如果割伤的组织不深,伤口坏死组织不多,不会形成厌氧环境,一般不需要打破伤风。
如果不产生破伤风,打破伤风抗毒素对人体也没有益处。破伤风抗毒素要有选择性地应用,而不是伤口割破了都需要打。

 

小伤口需要打破伤风针吗?

破伤风主要是寄生在带有铁锈的铁器上,或者是被污染的泥土当中。如果是被带有铁锈的东西割伤、戳伤、刺伤,或者伤口有接触到泥土,表面污浊,这种情况下需要打破伤风。
破伤风是厌氧细菌,需要在狭窄、密闭的污染环境下才能繁殖。
如果只是单纯的小伤口,而且表浅,是不需要打破伤风针的。有些小伤口,外表小,但是伤口较深,也是容易导致破伤风梭菌的繁殖。这种情况是需要注射破伤风针来治疗和预防感染。如果仅是轻微的表皮擦伤,只需用双氧水冲洗,碘伏或用乙醇涂抹就能起到预防感染目的。

 

被切过生肉的菜刀割伤需要打破伤风针吗?

被切过生肉的菜刀割伤是需要打破伤风针,防止发生破伤风的感染。原则上,所有的深部伤口都是需要注射破伤风针。
因为自然环境中比如切生肉的菜刀上很容易存在破伤风梭菌,当细菌进入伤口内,特别是深部的伤口,如果没有及时的处理,会造成这些细菌的大量繁殖,发生破伤风的症状。
所以当被切过生肉的菜刀割伤时,还是建议行破伤风治疗,但是如果受伤的程度不重,伤口比较表浅的时候,给予严格的清创、消毒处理,则可以不行破伤风处理。

 

被铁锈划伤要打破伤风吗?

被铁锈划伤后是否要打破伤风针,一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局部的皮损不严重,没有导致出血,一般不用打破伤风针,做好局部的消毒即可。
如果局部受伤较严重,且有出血的情况,可能会引发感染,则需要尽早到医院注射破伤风针。注射后要注意做好伤口部位的护理。
在伤口愈合前,要保持伤口部位的干燥和卫生护理,一般1周左右伤口部位会逐渐开始愈合。期间要避免用手直接将痂块抠掉,防止留疤。

被猫抓了要打破伤风吗?

被猫抓伤后,通常伤口比较深,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清创、消毒处理,并注射破伤风疫苗和狂犬疫苗等,从而预防感染。
一般猫犬为狂犬病毒的携带者,若被抓伤、咬伤,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从而才能减少感染狂犬病和破伤风等疾病的风险。
平时需要积极给猫犬等宠物接种疫苗。在与宠物玩耍时,需做好安全防护,避免抓伤、咬伤。若被猫抓伤,伤口处需做好局部护理,及时到医院进行消毒、换药等,从而促进伤口恢复。期间需要避免碰水,防止感染。饮食注意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海鲜类食物和发的食物等。

被螺丝划伤需要打破伤风疫苗吗?

被螺丝划伤,应该根据划伤的程度分析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疫苗。
1.如果轻微划伤,仅伤及皮肤表层,没有出血的现象,一般不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疫苗,使用碘伏擦拭消毒即可,注意伤口卫生即可。
2.如果伤口比较深,伤及到肌肉层,或者被生锈的螺丝划伤,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疫苗。因为比较深以及被生锈的铁污染过伤口内部,非常容易形成缺氧的环境。破伤风梭状杆菌容易滋生和繁殖,应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疫苗进行预防,并应用双氧水或者生理盐水反复清洗伤口,有助于伤口愈合。

被铁划伤要打破伤风吗?

一般被铁划伤,是否要接种破伤风,需根据伤口情况而定。如伤口较浅,并且伤口清洁,可外用碘伏或75%的酒精对皮肤进行消毒,通常不需要接种破伤风。
若伤口局部有污染,或伤口较深、较窄等,需及时对局部进行清创、消毒处理,同时注射破伤风疫苗。被铁划伤后,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正规的消毒处理,明确伤口情况,必要时接种破伤风疫苗。
平时需加强护理,避免伤口碰水,造成感染。积极进行复诊、换药、消毒,从而促进伤口愈合。若伤口较深、较大,需进行缝合。在患者接种疫苗后,需避免过度疲劳,三天内避免洗澡、受凉。饮食需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鲜类食物。

 

被铜划伤要打破伤风吗?

被铜划伤,若伤口较为表浅,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清创、消毒处理,一般不需要打破伤风,但需要避免伤口沾水,防止感染。
若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有可能会感染破伤风梭菌,建议在清创、消毒的同时接种破伤风疫苗,以免感染破伤风。破伤风梭菌一般存在于自然界的环境中,厌氧微环境可造成破伤风感染,从而增加发病的风险。所以除了铁器划伤需接种破伤风疫苗,其他的伤口也有感染破伤风梭菌的机会,需受伤后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破伤风疫苗。
平时需要加强自我护理,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接种疫苗后,患者需注意休息,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鲜类食物,注意多饮水,有助于促进代谢。

被大头钉扎了是否需要打破伤风疫苗?

需要根据创口的情况而定,如果伤口小而深,更容易受到破伤风杆菌的污染,如果伤口比较浅,为了保险起见,也建议病人尽快去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
破伤风是与创伤相关联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出现了开放性骨折、铁锈伤、火器伤以及伤口小而深的刺伤后,病人是比较容易受到破伤风杆菌的污染。
病人受伤时如果伤口上还有泥土或者铁锈,更应该引起重视,因为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它容易在铁锈、泥土中存在,所以病人要及时去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

酒后多久能打破伤风?

喝酒后建议至少24小时,也就是一天之后,才能够打破伤风。
因为饮酒会加重肝功能的代谢,引起代谢障碍。如果破伤风一些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或者与酒精发生反应,沉淀在血管中,从而会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如果机体破伤风疫苗发生过敏,饮酒后会加快血液循环速度,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另外,饮酒后的患者会出现全身的潮红,也会影响破伤风皮试试验判断的结果。
所以,饮酒后不能够行破伤风疫苗的注射,要等待酒精充分的排泄后才能进行,并且注射破伤风疫苗后也不能够饮酒。

打破伤风针一般要多少钱?

根据所在医院的级别和所在医院的位置,大体来说,打破伤风的收费标准是不太一样的,但是破伤风针,一般来说比较便宜,普通的破伤风针,大致来说几块钱左右,具体可能有一定的波动。
就一般的三甲医院来说,一般的破伤风针不超过十块,但是包含的注射费及相关费用,会有所不同。另外,对普通的破伤风针,如果过敏或者是年老体弱儿童,不适宜打破伤风针,可能考虑要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价钱比较昂贵,一般来说,目前的定价约在270元左右,如果对破伤风过敏或者其他情况,不能打破伤风针的话,应当首选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所以综合比较来说,一般普通的破伤风针大致在十元左右,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在270元左右,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医院,可能有所差别。

打完破伤风针注意事项有哪些?

注射破伤风针后,应该避免伤口处接触水,注意伤口清洁,以免造成感染。
戒烟、戒酒、少熬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和伤口恢复能力。
有部分人会对破伤风针过敏,打完针后要在医院观察半小时,看看有无过敏反应,如休克、紫绀等,一旦发现需要紧急处理。另外,也有人会出现轻度局部反应,如疼痛和红斑等,或在接种部位形成一个结节,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多能自行缓解。

 

破伤风疫苗 

 
破伤风疫苗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制成的。传统的生产工艺包括:在有利于产毒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产毒的破伤风杆菌,用过滤的方法收获毒素,经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再经若干步骤进行纯化,最终灭菌。为提高免疫原性,类毒素以铝盐或钙盐吸附。吸附破伤风类毒素通过肌肉注射接种。破伤风类毒素较稳定,可暴露于20℃的环境温度达数月,并可在37℃下贮存数周,效力仍不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不过,如环境温度达到56℃,该疫苗在2小时内即可被破坏。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应贮存于+4 (2–8)℃ 如疫苗曾被冷冻,则不应该使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破伤风疫苗
外文名称

Tetanus vaccine
 制成元素

破伤风类毒素
环境温度

37℃
 
破伤风疫苗


类毒素的效力以具有保护作用的国际单位(IU)表示,此效力单位是通过评估免疫豚鼠或小鼠经破伤风毒素攻击后的生存率确定的。根据WHO的要求2,单价破伤风类毒素的效力不得低于每剂(0.5 ml)40 IU(在豚鼠或小鼠中测定);如破伤风类毒素与白喉和全细胞百日咳疫苗联合,则不得低于40 IU(在豚鼠中测定)或60 IU(在小鼠中测定)。
种类
在国际市场上,破伤风类毒素有单价抗原疫苗(TT)、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或dT,视白喉类毒素的含量而定)以及百日咳-白喉类毒素-破伤风联合疫苗(DTwP, DTaP, dTaP或dTap)。百日咳疫苗有全细胞百日咳疫苗(wP)和无细胞百日咳疫苗(aP),并根据百日咳抗原的含量记作aP或ap。此外,以DTwP或DTaP为基础的联合疫苗早已开始上市供应,其中包括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和b型嗜血流感杆菌疫苗。

常所说的破伤风疫苗实际上指的是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它注射入人体后,能对破伤风痉挛毒素产生抗体,那么当受伤感染破伤风之后,体内抗体就可以和破伤风痉挛毒素进行结合,从而产生免疫效果,有效的阻止破伤风发病。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者黏膜伤口侵入人体,然后再缺氧的环境下进行生长和繁殖,产生毒素,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抗毒素


英文名称Tetanus Antitoxin
汉语拼音Poshangfeng Kangdusu
药品类型抗毒素及免疫血清药
处方类型处方药
医保类型医保甲类
参考价格15.40元-19.00元
 
 
本品主要组成成分为经胃酶消化后的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本品系由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所得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的液体抗毒素球蛋白制剂。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液体,含少量防腐剂,久置可析出少量能摇散的沉淀。


适应症
本品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时,应在进行外科处理及其他疗法的同时,及时使用抗毒素治疗。开放性外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者)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时,应及时进行预防。凡已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注射者,应在受伤后再注射1针类毒素加强免疫,不必注射抗毒素;未接受过类毒素免疫或免疫史不清者,须注射抗毒素预防,但也应同时开始类毒素预防注射,以获得持久免疫。
规格
1500IU/0.75ml/瓶(预防用)。


用法用量
1、用法:皮下注射应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同时注射类毒素时,注射部位须分开。肌内注射应在上臂三角肌中部或臀大肌外上部。只有经过皮下或肌内注射未发生反应者方可作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应缓慢,开始每分钟不超过1毫升,以后每分钟不宜超过4毫升。一次静脉注射不应超过40毫升,儿童每1Kg体重不应超过0.8毫升,亦可将抗毒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输液中静脉点滴。静脉注射前将安瓿在温水中加热至接近体温,注射中发生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

2、用量:

(1)预防:1次皮下或肌内注射1500-3000IU,儿童与成人用量相同;伤势严重者可增加用量1-2倍。经5-6日,如破伤风感染危险未消除,应重复注射。

(2)治疗:第1次肌内或静脉注射50000-200000IU,儿童与成人用量相同;以后视病情决定注射剂量与间隔时间,同时还可以将适量的抗毒素注射于伤口周围的组织中。初生儿破伤风,24小时内分次肌内或静脉注射20000-100000IU。
临床应用及指南
 
 
谭亚玲研究观察静脉联合椎管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重症破伤风的治疗效果,得出结论静脉联合椎管内注射不仅能有效的改善重症破伤风患者的临床疗效,还能有效的降低破伤风患者的抽出次数,进而达到缓解重症破伤风的死亡率。(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7):40+42.)
不良反应
 
 
1、过敏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突然发生。患者突然表现沉郁或烦躁、脸色苍白或潮红、胸闷或气喘、出冷汗、恶心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者神志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以迅速死亡。轻者注射肾上素后即可缓解;重者需输液输氧,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进行抢救。

2、血清病:主要症状为荨麻疹、发热、淋巴结肿大、局部浮肿,偶有蛋白尿、呕吐、关节痛,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瘙痒及水肿。一般系在注射后7-14天发病,称为延缓型。亦有在注射后2-4天发病,称为加速型。对血清病应对症疗法,可使用钙剂或抗组织胺药物,一般数日至十数日即可痊愈。
禁忌
 
 
过敏试验为阳性反应者慎用,详见脱敏注射法。
注意事项
 
 
1、本品为液体制品。制品混浊、有摇不散的沉淀、异物或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过期失效者均不能使用。安瓿打开后应一次用完。

2、每次注射须保存详细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注射次数、上次注射后的反应情况、本次过敏试验结果及注射后反应情况、所用抗毒素的生产单位名称及批号等。

3、注射用具及注射部位应严格消毒。注射器宜专用,如不能专用,用后应彻底洗净处理,最好干烤或高压蒸汽灭菌。同时注射类毒素时,注射器须分开。

4、使用抗毒素须特别注意防止过敏反应。注射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并详细询问既往过敏史。凡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曾有支气管哮喘、枯草热、湿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史,或对某种物质过敏,或本人过去曾注射马血清制剂者,均须特别提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1)过敏试验: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10倍(0.1ml抗毒素加0.9ml氯化钠注射液),在前掌侧皮内注射0.05ml,观察30分钟。注射部位无明显反应者,即为阴性,可在严密观察下直接注射抗毒素。如注射部位出现皮丘增大、红肿、浸润,特别是形似伪足或有痒感者,为阳性反应,必须用脱敏法进行注射。如注射局部反应特别严重或伴有全身症状,如荨麻疹、鼻咽刺痒、喷嚏等,则为强阳性反应,应避免使用抗毒素。如必须使用时,则应采用脱敏注射,并做好抢救准备,一旦发生过敏休克,立即抢救。无过敏史者或过敏反应阴性者,也并非没有发生过敏休克的可能。为慎重起见,可先注射小量于皮下进行试验,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再将全量注射于皮下或肌内。

(2)脱敏注射法:在一般情况下,可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10倍,分小量数次作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后观察30分钟。第1次可注射10倍稀释的抗毒素0.2ml,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脉搏加速时,即可注射第2次0.4ml,如仍无反应则可注射第3次0.8ml,如仍无反应即可将安瓿中未稀释的抗毒素全量作皮下或肌内注射。有过敏史或过敏试验强阳性者,应将第1次注射量和以后的递增量适当减少,分多次注射,以免发生剧烈反应。

5、门诊病人注射抗毒素后,须观察30分钟始可离开。

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7、儿童用药:儿童用量与成人相同。

8、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9、药物过量: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
 
 
本品含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可用于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贮藏方法
 
 
2-8℃避光干燥保存和运输。
有效期
 
 
36个月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
附注
 
 
过敏试验为阳性反应者慎用。
  
 
破伤风抗毒素的副作用
1、破伤风抗毒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由专业的医护人员给药。 2、本品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所以需要特别注意。用药前应进行过敏试验,详细地向医生说明自己的过敏史、疾病史、用药情况等。 3、过敏试验是阴性的患者也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所以门诊病人注射完破伤风抗毒素后,应观察至少30分钟后才可以离开。 4、后续出现任何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副作用
1、用药前向医生详细描述自己的特殊过敏史、身体状况、基础疾病以及近期用药情况等,排除用药禁忌,避免出现严重用药风险。 2、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所以妊娠妇女只能在必需使用时才能接受注射。 3、注射完破伤风疫苗之后,需要在医院观察10-20分钟以后才可以走,观察会不会出现过敏反应。也可以在注射之前做皮试,避免过敏带来的危险。 4、注射破伤风的针口当天不可以碰水,需要保持干燥,以免伤口碰水后出现感染。 5、用药期间出现任何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概述: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药品说明书包括以下几项。第一项,性状。此药物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明液体,可带乳光,不应出现浑浊。如果发现浑浊不清,不要应用。第二项,适应症。能够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尤其适用于对普通破伤风抗毒素(TAT)有过敏反应的患者。第三项,成分。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第四项,用法用量。给药途径只能臀部肌内注射,但是不能静脉注射。如果用于预防,儿童、成人一次用量250IU。存在创面严重或创面污染严重者可以考虑加倍。如果用于破伤风的治疗,推荐治疗剂量为3000-6000IU,注意要尽快用完,可多点注射。


对症用药建议:
用药建议可以从药品说明书第五项讲起,用药注意事项。此药物用于被动免疫的同时,可使用吸附破伤风疫苗进行自动免疫,但两类药物注射部位和用具应分开。药物开瓶后,应一次注射完毕,不得分次使用,或者多人应用。儿童、老年人、孕妇这些特殊人群用药要慎重。注射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药物性状,合格的药品为澄明或可带乳光液体,可能出现微量沉淀,但一经摇动应立即消散。如果出现摇不散的沉淀或异物,或者瓶体存在裂痕,超期失效等情况,均不能使用。


饮食注意:
注射此药物后不能饮酒,包括白酒、啤酒以及红酒。另外注射药物前也要禁止饮酒。

破伤风针实际是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一种人源的,一种马源的,它的优点是马上起作用,缺点很明显,临时管用。如果是人源的,第一供应量不够,价格贵,不是最有效经济的办法。如果是马源的,最大的缺点是过敏的人很多,副反应很多,对人的伤害甚至比破伤风本身还大。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是从人体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可以和破伤风毒素进行结合的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一般不会引起过敏反应,但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仅在破伤风早期注射有效,而且只需要使用一次就可以起到免疫效果。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者黏膜伤口侵入人体,然后再缺氧的环境下进行生长和繁殖,产生毒素,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针剂,全名叫做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尤其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一般没有不良反应,只有极少数的人局部可能有红肿、疼痛的感觉,这种感觉也不需要做特别的处理,自动就可以恢复。使用的方法就是做臀部的肌肉注射,在注射以前不需要做皮试。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一次用量都是250IU,是作为破伤风的一种被动免疫制剂。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说明书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主要成分为马抗破伤风毒素抗体、甘氨基、间甲酚、氯化钠等。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明液体,含少量防腐剂,久置可析出少量能摇散的沉淀。

适应症: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梭菌感染的短期被动免疫。规格:1500IU(0.75ml)/瓶。用法:皮下或上臂、臀部肌内注射,禁止静脉注射。

使用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皮下注射应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应在上臂三角肌中部和臀大肌外上部。用量:一次皮下和肌内注射1500~3000IU,儿童与成人用量相同,伤势严重者可增加用量1~2倍。

不良反应:药有药品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和血清病等。禁忌:过敏试验为阳性反应者慎用,或脱敏注射治疗。

 

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

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药物,一种是预防破伤风发生的药物,另一种是治疗破伤风的药物。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具体如下:

1、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被动免疫药物,不需人体主动产生免疫细胞来进行免疫反应,若体内有破伤风感染,破伤风抗毒素可直接与破伤风毒素中和。破伤风抗毒素有一定过敏发生率,在注射TAT,即破伤风抗毒素前,需进行皮试,若皮试阴性,就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一个主动免疫药物,即在体内注射免疫球蛋白,模拟破伤风毒素感染,使人体自身产生破伤风抗体,来抵抗破伤风毒素。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基本不需做皮试,没有过敏的发生。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总体的效果,较之破伤风抗毒素可能更好,但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相对费用更高。若患者资金有问题,可以用破伤风抗毒素,若患者不想做皮试,且对资金无太多要求,则可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效果可能会更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伤口是否需要缝合?

伤口是否需要缝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需要缝针: 伤口皮肤全层裂开,皮肤有向外张力,此时无论伤口大小,均需要缝针。缝针后对伤口有向心力,降低伤口张力可存进愈合。针对新发生、相对正常伤口,可以缝针治疗;就像我们吃的“五花肉”一样,我们的肉也分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脂肪、肌肉等等不同的层次。一个伤口的缝合,并不是用个大针一下兜到底的全缝在一起,而是从最深处开始,一层一层的缝合关闭。之所以这样,是为了能尽可能的减小皮肤的张力。 2、无需缝针: 伤口出现发炎、感染、化脓等表现,此时不建议进行缝针。局部感染可能导致脓肿的形成,缝针后脓肿无法引流,可能会导致炎症进一步加重。此外相对陈旧伤口缝针后局部可能出现炎症反应,导致伤口无法生长,此时也不建议进行缝针。 临床上需要缝针的伤口,有以下几种:一、患者受到外伤后,局部的伤口伴有活动性出血,经过消毒、加压、包扎后,止血的效果欠佳,需要局部缝针起到止血的效果。二、清洁且较深的伤口,如患者被刀割伤,伤口切割较深,伴有活动性出血,患者受伤若不超六小时,可以尽早的清创缝合处理,有利于伤口的较快愈合。三、超过六小时的头部、面部伤口,如果伤口污染不是特别严重,建议伤口清创缝合,因为头面部的血供非常丰富,伤口的愈合能力较强,不会发生切口的感染。 伤口是否需要缝针,关键在于伤口的大小和伤口是否能够自愈。如果伤口比较小,没有缝针的必要,就最好不要缝针,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而对于较大的伤口,是需要进行缝针的,缝针之后愈合的会更快一些,而且瘢痕也会比较小,更为美观。如果不进行缝针,愈合通常都比较慢,而且还可能会引起感染、伤口瘙痒、红肿等等,瘢痕也会特别的明显、不规则,影响美观。对于较大的伤口,缝针的瘢痕和不缝针的瘢痕相比,会更美观一些,有利于后期的去除,对于伤口是否需要缝针,最好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伤口是否需要缝针取决于伤口的宽度和深度,伤口的深度如果伤及到了真皮层,那么是需要缝针的。如果没有伤及到真皮层,只停留在表皮层,可以不需要缝针。这时候只需要用清水冲洗,然后擦拭一些酒精、碘伏等消毒物,并且盖上创可贴,或者无菌纱布即可。如果伤口已经伤及到了真皮层,并且伤口过大、过深,比如超过1cm,这个时候最好需要缝针处理。缝针处理过后,有可能会留下疤痕,因为真皮层不可以完全再生。当然伤口缝针之前,也是应该使用双氧水等进行消毒处理。 伤口的深浅虽然是经常用CM作单位的,但这只是参考事项之一,还有更重要的是伤口伤及的组织里面有没有神经和重要血管这个也是很重要的标准,要说深浅,一般四肢伤2CM就会伤及肌肉了,1CM以内的属于浅表伤口。 伤口不缝针与缝针的区别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伤口如果缝针,在愈合之后会留有针眼,所以局部可能会出现针眼样的疤痕,而不缝针避免了针眼的情况出现。 伤口缝针有助于伤口的闭合,特别是伤口深层的组织对合,对于促进伤口愈合,有很重要的保障作用。如果大的伤口没有得到及时的缝合,可能会影响后期的愈合,导致局部伤口的疤痕遗留的比较大。 医用皮肤订书机缝合伤口 拆钉必须要用到皮肤取钉器,京东商城有 还有一种新型“创可贴”,可以缝合伤口,原理与蝶形胶布类似。 这个名叫DermaClip的伤口缝合贴大小和普通创可贴差不多,使用简便,将底部粘条贴紧在伤口两侧,用多个把整个伤口均匀覆盖,然后拉紧伤口闭合贴上的塑料夹子就能可以闭合伤口,整个过程无需穿针引线。 DermaClip伤口缝合贴, 对于较大的伤口,使用者可通过调节两边叶片的距离实现自由伸缩。这种方式可以加快伤口愈合速度,也无需拆线。

张海京

副主任医师

京东互联网医院

85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糖尿病足,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您知道吗?

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专家共识 文章导读 胫骨横向骨搬移(tibial transverse transport,TTT)技术源自俄罗斯医学专家 Ilizarov 创立的肢体再生与功能重建理论。在张力-应力法则作用下,组织再生能力被激活、加强,通过给予一定应力性牵拉,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神经会同步生长。虽然 Ilizarov 医生发现了牵拉成骨过程中血管网新生的现象, 但未将该技术深入应用于微循环重建的领域。中国骨科医生在世界上首先将 TTT 技术用于治疗下肢血管性病变及糖尿病足,研究结果初步显示该技术可诱导糖尿病足下肢微血管网再生,促进足部溃疡愈合、避免截肢,降低糖尿病足的整体风险。为进一步促进 TTT 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中国骨搬移糖尿病足学组组织专家编撰了专家共识,对 TTT 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法以及围术期管理等提出了明确建议。 关键词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糖尿病足;专家共识 1 背景概述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为下肢血管病变和局部神经异常所致的踝关节以远皮肤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1-2],呈现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花费的特点。据统计,全球糖尿病患病率约为 6.3%,不同国家和地区差异较大,介于 1.5%~16.6% 之间[3-4]。严重的糖尿病足通常伴有一系列局部并发症,如坏疽、深而大的溃疡、骨髓炎、感染和慢性创面,截肢是主要治疗方法。目前,Wagner 3 级或以上的糖尿病足患者中,90% 患者最终需截肢,但截肢后 5 年死亡率仍高达 25%~50%[5-6]。此外,糖尿病足溃疡即使经常规治疗愈合,1 年内复发率也高达40%,3 年和 5 年内复发率分别为 60% 和 65%[7]。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以促进糖尿病足愈合和提高保肢率。 胫骨横向骨搬移(tibial transverse transport, TTT)技术源自俄罗斯医学专家 Ilizarov 创立的肢体再生与功能重建理论。在张力-应力法则作用下,组织再生能力被激活、加强,通过给予一定应力性牵拉,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神经会同步生长[8-10]。这项技术为治疗糖尿病足合并下肢血管动脉病变提供了新方向。中国骨科医生在世界上首先将 TTT 技术用于治疗下肢血管性病变及糖尿病足[11-12]。目前一些小样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 TTT 技术可诱导糖尿病足下肢微血管网再生,促进足部溃疡愈合、避免截肢,降低糖尿病足整体风险[12-17]。2011 年以来中国医生提出了 TTT 技术治疗严重糖尿病足(Wagner 3 级及以上)的新策略[12, 17]。首先,糖尿病足患者必须接受全身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和其他全身症状。其次,除了清创和换药等常规治疗外,应用 TTT 技术以促进创面愈合。值得注意的是,经 TTT 技术治疗后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处理和愈合变得更加有效,Wagner 3 级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率和保肢率均超过 95%,1 年复发率低于 10%[12]。 在前期大量研究成果基础上,有必要总结国内外各医院利用 TTT 技术治疗严重糖尿病足的临床经验,研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基于此,在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支持下,2019 年 5 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骨搬移糖尿病足学组,同时邀请矫形外科、内分泌科、糖尿病足专科、循证医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共同成立共识编写委员会及工作小组,对TTT 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相关领域的临床证据进行梳理并制定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参考。 2 糖尿病足病理基础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足最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其特点是病变广泛,涉及膝下中、小动脉,主要表现为血管中膜钙化、节段性狭窄或闭塞,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发生、致残及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2]。外周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局部感染,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糖尿病足的形成与治疗效果。外周血管病变导致皮肤溃烂、坏疽引发感染,感染又加剧组织损伤并导致扩散、神经病变,长此以往影响血液供给以及导致足的结构和皮肤改变(干燥、皲裂),造成足部感染,三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以急性感染特征为主,往往由小的皮肤破损迅速沿肌腱腱鞘、浅筋膜、肌筋膜间隙、跖筋膜发展扩散,往往为革兰阳性细菌合并厌氧菌感染,起病急、发展快,广泛扩散,最终发生败血症危及生命或造成截肢;一类以慢性足皮肤缺血溃破、久治不愈为主,或足趾坏疽突然发生,肢体血供较差,以缺血、坏死为主要表现。患者可只出现以上两类临床症状中其中一种,也可能两类均具备。 3 糖尿病足临床分级标准 目前,糖尿病足临床分级方法很多,其中Wagner 分级法、TEXAS 分级以及糖尿病足感染的IWGDF/IDSA 分级为常用方法[1-3],分别关注溃疡创面、感染和缺血等方面。 Wagner 分级法: 0 级,患足无破溃,但有下肢缺血性疾病高危因素,如皮温低、感觉减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 1 级,患足有破溃,合并胼胝、皮肤表皮破损、水疱、烫伤等局限于表皮的损伤; 2 级,感染已侵犯皮下组织,如皮下脓腔、窦道形成、蜂窝织炎,但未破坏深层组织; 3 级,深层组织破坏脓腔增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增多,波及骨并形成骨髓炎; 4 级,缺血性坏死,局部出现坏疽; 5 级,患足大部或全部感染,合并患足大部坏疽,甚至波及踝关节及小腿。 结合上述临床分级标准,总结中国治疗糖尿病足实践经验,我们认为需要将糖尿病足患者周围血管病变、溃疡创面局部损伤和全身情况进行综合判定,利于 TTT 技术治疗的实施。为便于临床应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花奇凯教授团队将糖尿病足病情判定简化为糖尿病足综合分型法,具体见表 1,作为 Wagner 分级法和 TEXAS 分级的补充,并针对不同病情制定了相应的治疗原则[18]。 4 糖尿病足常规治疗原则 4.1 内科基础治疗及基本原则 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血糖控制、血压控制、降血脂、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以及改善基础疾病状况等。通常在糖尿病高蛋白饮食、血糖监测基础上,采用胰岛素治疗,帮助控制血糖,能够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及内环境情况。在糖尿病下肢缺血患者中,大部分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需采用抗凝措施,以防血栓形成;可给予口服阿司匹林、凯时或金纳多改善微循环;对有末梢神经病变患者,采用α 硫辛酸和甲钴胺改善末梢神经损害,具体内科治疗方法和原则参照《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Ⅰ)》[1]。 4.2 糖尿病足创面清创治疗原则 糖尿病足创面清创治疗原则:及时清创、只清创不扩创的保守策略,术后敞开引流。主要目的是清除感染灶,打断脓毒血症损伤机体的恶性循环。 第一,患者入院后尽快清创,主要是将黑色、黄色融烂的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其余组织保留,即只清创不扩创。 第二,若在关节处解脱坏死趾建议保留关节软骨。依据如下:① 软骨面可以起到保护软骨下骨的作用;② 若软骨继发坏死,身体会将其排出,不必担心其残留于创面,影响创面或创腔的治疗 第三,潜行感染腔道处理建议:① 敞开清创,术后不缝合并敞开换药,尤其是针对有活动性出血且不宜行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的创面;② 在充分清除创面或创腔的坏死组织后,若无继发组织坏死风险可采用VSD 负压吸引充分引流。潜行感染腔道应该谨慎使用 VSD。 第四,清创后换药的原则为每日换药,推荐使用依沙吖定(雷弗奴尔或利凡诺),0.1% 聚维酮碘溶液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不推荐使用双氧水,以防止损害肉芽。根据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并在治疗期间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创面感染消退和分泌物减少后,新鲜肉芽创面可以局部应用bFGF、待创腔肉芽填满后改用 EGF,促进创面愈合。 5 TTT 技术方法 5.1 实施条件 技术准入:2 级及以上医院,必须有内科和骨科专科的配合,最好有血管外科。人员资质要求:经过专科培训的骨科医师,了解 TTT 技术基本原理以及适应证、禁忌证,最好参加过由中国骨搬移糖尿病足学组授权的个人和机构主办的 TTT 技术培训。 5.2 适应证与禁忌证 5.2.1 适应证 由于 TTT 是外科手术,主要针对复杂、慢性以及程度严重的糖尿病足创面,因此其适应证为严重糖尿病足患者。具体如下: ① 糖尿病足 Wagner 3 级以上和 TEXAS 3B 级以上患者,或接受清创、换药或 VSD 以及标准内科治疗超过 2 个月且无效的患者。 ② 糖尿病足 TTT 综合分型为 Ⅰ 型(干性坏疽),并且经标准内科治疗、VSD 治疗超过 2 个月,病情无缓解或加重患者。 ③ 糖尿病足 TTT 综合分型为 Ⅱ、Ⅲ、Ⅳ 型患者,其中 Ⅱ 型患者 IWGDF/IDSA 分级为中度以上或出现脓毒血症者。 ④ 符合上述条件,超声多普勒、CT 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腘动脉以下有部分动脉血运再通患者;其中血管前提条件为股浅动脉、腘动脉通畅,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腓动脉至少 1 支通畅达踝关节平面。 5.2.2 禁忌证 ① 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② 由内分泌科医生确诊患有其他不能控制的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如合并全身感染或深部感染未控制者。③ 因心血管并发症或肾功能衰竭而不能耐受麻醉的患者。④ 股浅动脉或腘动脉阻塞,或没有任何动脉分支(胫骨前、胫骨后或腓动脉)血供达小腿者。 6 TTT 手术方法(原则) 传统横向骨搬移装置采用大开窗、组合式架,不仅创伤大,还存在术后皮肤坏死和胫骨骨折风险,给患者术后生活带来不便,目前不宜继续使用。TTT 手术原则为小切口、小骨窗,利用新型特制的小型骨横搬架结合截骨导板完成手术。具体手术方法(原则)如下,各地医院和医生可以在此原则基础上酌情改良。 ① 麻醉方法: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全麻,术中不上止血带。② 截骨部位:胫骨结节以远 5 cm 处于胫骨内侧面截骨。 ③ 皮肤切口:可以作一长 3~5 cm 弧形切口;或使用 5.0 cm×1.5 cm 金属导板固定于截骨部位,沿导板边缘与导板垂直(每隔 1 cm)作多个1 cm 长切口。 ④ 截骨范围:分离组织至骨膜浅面(不切开骨膜),确定骨搬移截骨范围,建议皮质截骨宽 15~20 mm、长约 50 mm。截骨过大会导致周围软组织损伤过多,增加皮肤和截骨片坏死的风险,而且血管生成促进作用并未增加。 ⑤ 截骨方法:建议采用直径为 2.5~3.5 mm 闭合截骨器,于胫骨内侧嵴上沿截骨导板连续钻孔(注意只穿透一侧皮质),形成一大小约 50 mm×15 mm 的胫骨皮质骨窗。截骨时建议使用截骨导板,新型胫骨横搬器械厂商有配送截骨导板,简化了截骨操作。 ⑥ 胫骨皮质骨片固定:在制备的尚与胫骨其他皮质骨连着的皮质骨窗骨块上,钻 2 个直径2.5 mm 孔(宜采用截骨导板预留的孔),拧入 2 枚横拉牵引半针(只拧入单侧骨皮质)。然后,与牵引针平行,在胫骨截骨上、下端平行以牵引外固定架为导板,钻入 2 根直径 4.5 mm 固定针(桩钉,穿透双侧骨皮质)。 ⑦ 皮质骨片截骨:安装外固定架后,用薄而小的骨刀沿胫骨皮质骨窗切透骨皮质。最后组合安装骨搬移装置并牢固锁定各个骨针,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切口 75% 乙醇消毒后敷料包扎。 7 TTT 围术期管理 ① 术中及术后 1~3 d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若创面引流通畅,术后可不使用抗生素。 ② 术后第 5 天开始骨搬移,每天向外搬移1 mm,分 2 次完成 (按横搬架上标记刻度完成);搬移 1 周后复查 X 线片确定骨片位置;搬移 2 周后维持 3 d,然后按照相同速度每天往回搬移(俗称 “手风琴”技术);搬移 4 周后胫骨骨窗回原位,复查 X 线片确定并调整骨片位置。以上步骤可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调整,如溃疡愈合较慢,可以再重复搬移 1 次;如愈合较快,即可拆除搬移装置,术侧小腿以支具保护 6~8 周,嘱患者在此期间避免跌倒,8 周后复查 X 线片确认骨窗愈合后即可恢复正常生活。搬移期间针道口每日涂抹 75% 乙醇预防感染。 ③ 术后及搬移过程中清创原则:首次清创术后早期溃疡创面仍然可能继发坏死,可涉及皮肤、筋膜、肌肉、肌腱、骨组织等,推荐换药时使用局麻下物理清创、超声清创仪或用清创膏的化学清创等,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 ④ 足部水肿处理原则:垫高患足,推荐使用迈之灵或螺内酯及双氢克尿噻等,若水肿严重,必要时用呋塞米利尿(请内科医生会诊)。 ⑤ 康复护理:术后尽早恢复患者运动(包括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应加强足溃疡局部处理以加速其愈合;对于足溃疡愈合的患者,应加强宣教,注意足部护理,预防足溃疡的复发。 8 TTT 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评价 TTT 技术是在正常骨组织开窗并施以应力牵引,结合糖尿病足自身特点,切口有一定感染风险,可能导致切口不愈合。并且牵引时间相对较长,可能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内科并发症。一旦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应按规定报告医院相关主管部门。常用的疗效评价与足踝和血管外科的经典评估方法相同,具体可以参考相关的经典教科书及指南。简要的疗效评价方法如下: ① 溃疡面积:术前用相机摄创面区正位片,拍照区放置 1 个标准对照物,以便比较创面大小。此后每 5~7 天拍摄 1 次,持续 6 周,记录并保存照片,用来分析比较创面愈合速度。② 经皮氧分压:直接反映血管向组织供氧情况,是比较客观的指标。检查前患者一定静息平卧 30 min 以上,室内温度要保持恒温,可每周测量 1 次。③ 激光多普勒血流量测定:评价下肢血供金标准之一,灵敏度高,有条件单位可以每周测量 1 次。④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观察下肢骨搬移处微血管网形成并评分。有条件的单位可在术前、骨搬移 2 周后和拆除骨搬移架后各测量 1 次。⑤ 随访:推荐术后第 1、 3、6、12 个月各随访 1 次,第 2 年每半年随访 1 次。此后每年随访 1 次。随访主要是了解创面愈合情况、溃疡复发率,并及时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和血糖控制等知识。 9 结束语 中国骨科医生首先在国际上提出采用 TTT 技术治疗严重糖尿病足(Wagner 3 级及以上)的理念,并且目前已在中国开展了近千例临床试验,基本可以确定此技术可以促进溃疡创面的愈合,提高严重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率和保肢率。本专家共识对 TTT 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法,术前及术后的管理等给出明确的建议。下一步还需要尽快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总结更多国内外各医院利用TTT 技术治疗严重糖尿病足的临床经验,明确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争取国家卫生管理部门尽快批准TTT 技术作为一种治疗严重糖尿病足的优先选择方法。 这种手术的伤口感染的风险的确很大,旧伤未好又添了新伤,只会让病人更遭罪,花更多钱也没能治好病。还有第二个不良影响,做了骨搬移手术容易对病人的骨骼造成创伤,不少病人会因此走路时疼痛,行动不便,甚至落下残疾,连走路都困难了,出现这些问题对病人身体和心理上打击都很大。 胫骨横向搬移手术是很多医生最后的一搏,因为他们实在没有办法了。但是病人和家属一定要多了解,避免因接受这个错误的治疗,给病人带来难以挽回的伤害。特别是腿脚上已经出现严重感染的患者,更不建议做这个手术。

张海京

副主任医师

京东互联网医院

77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动图干货】崴脚后的踝关节康复,不仅仅是多喝热水

上次和大家聊过了崴脚所带来的烦躁,说出了多少同病相怜之人的心声。与此同时我们还为大家介绍了崴脚的真正成因以及一些急性的治疗手段。但关于脚踝的问题,就仅此而已了么?正如福原爱说得那句名言: 怎么防止受伤,受伤后怎么第一时间处理,之前都已经为大家介绍过了,但是这仅仅是踝关节损伤的“急性期”。接下来,你的脚腕子将会进入到一个相对漫长和尴尬的恢复期,上档次一点的都会称之为“ 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这段时间,你可怜的脚腕会有如下直观感觉: 1. 脚腕子酸: 踝关节相关肌肉酸痛胀,特别是在按压时。这是由于踝关节受伤后相关肌肉反射性收缩所致。 2. 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受限,减少或伴有活动角度末端疼痛,或主动活动时有疼痛,且活动量增加后易加重肿胀 3. 一瘸一拐: 步态异常,负重时疼痛,不能全力着地,致行走时身体重心偏移,姿势异常。 4. 脚踝反应跟不上: 本体感觉下降,踝关节对其所做动作的方向,位置的感知能力变差,行走时会感觉不稳。 5. 稳定性差 稳定控制机能变差,在平坦地面上行走或跑步或快速转换动作方向时有困难,跳跃时无法安全着地或可能发生跌倒。 面对这些问题,一部分医生会说“跟家歇着吧~”,往往这样的答案很多患者比较爱听,这样就能不上学不上班不训练,潇洒自在地养上一段时间。 而全球君要告诉你是,这个阶段的首要目的是消除肿胀,恢复活动度,和复活功能的重要时期。对自己的状况进行合理评估,并尽快进入康复阶段,是加速恢复进程,保持身体运动状态的不二之法。 下面全球君就来告诉你,都是踝关节损伤,在别人卧床+零食+可乐+网游的时候,你需要做些什么? (讲正经事分割线) 首先明确你自己的状况——如果你做不到患侧无痛单腿站立的话,那么你就处于“不完全负重期”,这个时期怎么做呢?往下看。 注意: A.主动动作练习,均要在无痛状态下进行,切记! B.主动动作练习中,始终保持膝关节固定,如果无法主动保持不动,建议借助固定物抵住。 1. 继续消肿、镇痛: 踝关节相关肌群放松;向心按摩回流;理疗;足趾关节屈伸。 2. 关节活动度的恢复练习: 非承重且无痛下的踝关节背屈,跖屈,内翻,外翻,脚趾屈曲及在空中书写字母和部分承重下拨毛巾等主动关节活动运动。 非承重下牵拉小腿三头肌以达到足够的背屈活动角度 3. 踝周相关肌群的肌力及肌耐力练习 肌力训练需从静态抗阻到动态抗阻,循序渐进加强肌力,具体练习频率根据个体体能状态来确定。所以以下训练动作中,全球君将为大家提供两种级别以供大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勾脚抗阻肌力训练(胫前肌): A、初级阶段动作: 长坐位或仰卧位,弹力带一端远处固定,另一端如图套脚上,先取踝关节中立位保持静态抗阻弹力带,坚持10秒,每组练习3次。再分别取背屈10°,20°及背屈末端和跖屈10°,20°,30°及跖屈末端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同样练习。 B、高级阶段动作: 同上体位,进行全范围的勾脚抗阻练习,注意勾起过程可快些加强向心,缓慢放下来加强离心力量。每组10~20个。 绷脚抗阻肌力训练(小腿三头肌肌) A、初级阶段动作: 先取踝关节中立位保持静态抗阻弹力带,每次坚持10秒,每组练习3次。再分别取背屈10°,20°及背屈末端和跖屈10°,20°,30°及跖屈末端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同样练习。 B、高级阶段动作: 体位如图,进行踝关节全范围的绷脚抗阻练习,注意绷下过程可快速用力加强向心,缓慢勾起来加强离心。每组10~20个。 外翻抗阻肌力训练(腓骨肌) A、初级阶段动作 在外翻活动的多个角度上做静态肌力练习,每次坚持10秒,每个角度练习3次。 B、高级阶段动作 体位如图,进行踝关节全范围的外翻抗阻练习,注意抗阻过程可快速用力加强向心,缓慢回归来加强离心。每组10~20个。 内翻抗阻肌力训练(胫后肌) A、初级阶段动作 在内翻活动的多个角度上做静态肌力练习,每次坚持10秒,每个角度练习3次。 B、高级阶段动作 体位如图,进行踝关节全范围的内翻抗阻练习,注意抗阻过程可快速用力加强向心,缓慢回归来加强离心。每组10~20个。 抓毛巾练习,加强足底的肌力以维持足踝运动的协调性。(图) 4.步态练习 损伤后先拐杖辅助行走,夹板或白贴包扎固定且无痛下逐渐增加负重,至可单腿无痛下站立。正确步态姿势的练习。 当你可以做到患侧无痛站立的时候,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功告别了“不完全负重期”,踝关节的伤痛得到了有效的环节,其功能和你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那些“养尊处优”的病患,提高的也许只有体重~

张海京

副主任医师

京东互联网医院

1036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