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胡晓宇

疫情下频现的惊恐发作

疫情下频现的惊恐发作

案例:

李女士,35岁,因反复出现突发性的心慌、出汗、头晕、震颤、呼吸急促、胸闷、胸痛等多次在医院就诊,患者描述疾病发作时异常恐惧、感到整个人快不行了,有一种濒死的感觉。

第一次发作时,急忙让家人拨打120送往医院就诊,医生进行相关查体并做了心电图、抽血化验等检查,并无异常发现,输液治疗后症状消失。他问家人医生诊断什么病?是不是得了心脏病?家人说:“医生说没什么问题,不是心脏病。可能是焦虑症,不用太担心。”回家后,李女士百思不得其解,明明那么严重,那么难受,自己都快不行了,怎么说没事?我又没焦虑,怎么说是焦虑症?是不是他们没检查出来?万一再发病怎么办?

自此就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感觉,开始查找自己可能得了什么疾病的信息,开始担心自己再次发病,担心自己发病时不能及时抢救怎么办,最后决定去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把涉及的可能的检查做了个遍,检查结果除了血脂有些偏高,再无异常。几位医生,也都肯定目前的检查排除相关的疾病。

本以为,这下可以放下心来,不用再担惊受怕。没想到一天晚上,李女士从梦中惊醒,再次出现濒死的感觉,感觉整个人喘不过起来,让家人开窗通风,再次拨打120送往急诊。这次依然没有检查出异常,医院对症处理后症状就消失了。医生也更加肯定地跟李女士告知属于惊恐发作,焦虑症的一种表现,建议精神心理科就诊。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惊恐发作的发生的病例也有所增加:

  • 这主要发生在对新冠肺炎极度恐慌的人群,当他们处于人群密集、密闭或狭小空间、无人独处或空旷的广场等环境中,可能就会引起惊恐发作,突然出现胸闷、心慌、晕厥感、窒息感、濒死感等表现;
  • 还有一些被隔离的人员,由于过于关注自身身体感觉变化,比如偶然咳嗽了几下,就非常担心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极度恐惧害怕,也可能会引起惊恐发作;
  • 还有一些人,因为亲人患病或离世,由于过度的悲伤、料理后事的压力、劳累,或者担心自己患上相同的疾病等,也诱发出现惊恐发作。

一、那么什么是惊恐发作?会有有什么表现呢?

惊恐发作也叫做急性焦虑发作,主要表现为突然的、极度的紧张、担心、害怕、恐惧,并伴有强烈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心慌、气短、胸闷、头晕、发抖、出汗等,有失去控制感、濒死感或大难临头感觉,一般发作持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如果是由心理因素导致,大都能自行缓解和停止。也有一些惊恐发作是由于躯体疾病所致,对于首次出现的惊恐发作,一定要积极就诊,做全面的检查,排查躯体疾病导致的可能。

二、疫情下惊恐发作增加的的原因是什么呢?

1、新冠疫情给人不确定、不安全感,导致压力、引起焦虑;

2、疫情防控期间,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出行方式等发生了巨大改变,具这种变化需要我们适应;

3、疫情信息泛滥,如果过度关注和过度解读,持续时间长,容易被影响,陷入焦虑和恐慌中;

4、某些人性格较为敏感,平时精神紧张,容易出现紧张不安,当伴有躯体不适等,容易自我负面暗示。

三、如果排除了躯体疾病,惊恐发作如何自我调适?

1、坦然接受

当第一次惊恐发作时,自然反应一定是感觉自己得大病了、要死了,甚至全家人都很紧张,并紧急送院急诊治疗。当做了全面的检查,排除了躯体疾病等导致的惊恐发作,医生明确了是由于焦虑导致的时候,就要接受医生的判断和建议。如果再次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学会觉察自身状态,确认自己是否惊恐发作,并回想“以前我也有过这种类似的感觉,这次也可能是”,再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和以前的治疗经过,并从中发现积极的、可能为生活带来改变的信号,逐渐认知惊恐发作不是大病,是常见的心理疾病,由此坦然面对,减少回避和逃避等不良行为。

2、顺其自然、合力应对缓解症状

惊恐发作时紧张的心情、压迫的感觉和躯体的激烈反应,会令人极为痛苦,越是反抗可能越为痛苦。尝试进行腹式呼吸,内心暗示自己“马上就会过去的”,感受生理应激反应逐渐平静。

3、适当减压

通过适当体育锻炼或倾诉、哭泣、宣泄、按摩等方式来管理压力,放松身心,释放压力。规律地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特别是有氧运动,可以释放精神压力和紧张感,也可以做些平时喜欢做的兴趣活动,如看书、听音乐、画画、下棋等,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放松身心。

4、保证规律饮食作息

作息规律,不熬夜,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饮食健康,均衡营养,少吃高糖食物或饮料,远离烟酒和咖啡,提高身体自身免疫力。

5、寻求社会支持加强社会链接

在疫情面前,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可以有效抵御自己的孤独感和无力感。可以和家人、朋友和同事多沟通,互相鼓励、打气,因为疫情影响不方便见面时,可以电话、视频、邮件等进行沟通,让自己积极找到可以依赖的力量。

6、掌握放松方法

惊恐发作患者会持续感到压力和焦虑,特别是时常担忧下一次发作会何时降临。通过掌握几种常见的放松技术,如呼吸放松法、蝴蝶拍、渐进式肌肉放松法等有助于释放这种紧张、焦虑情绪。

7、寻求专业心理指导

如果频繁发作,总是担心再次发作,产生强烈的回避行为,就需要接受精神心理科专业的诊断治疗。您可以在京东APP搜索“京东医生胡晓宇”就可以找到我。希望我的建议对您有帮助,同时感谢您的信任与支持,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服用精神药物期间为什么不能饮酒?

精神药物治疗期间一般不建议饮酒,原因如下: 1. 增强药物的副作用:饮酒可能会增强某些精神药物的副作用,如头晕、恶心、呕吐、昏睡等,甚至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2. 影响药物疗效:饮酒可能会影响某些精神药物的疗效,如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等,可能会增加治疗难度和风险。 3. 增加药物代谢:饮酒会促进肝脏代谢药物的速度,导致药物浓度下降,影响药效。 4. 容易引起药物中毒:某些精神药物和酒精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同时饮酒可能会增加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容易引起药物中毒。 因此,为了保证治疗的安全和有效,精神药物治疗期间应该避免饮酒。

胡晓宇

主治医师

温州康宁医院

63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疫情之下抑郁的识别与应对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们的社会生活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了影响,我们可能会担心自己被感染,考虑究竟需要被隔离多久,还会担心被裁员失去工作,苦恼于收入的锐减以及各种贷款的压力,这些都给我们带来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感。再加上错误的信息和谣言,以及超出我们认知能力所处理的信息过载,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进而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出现。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最新的一份《全球精神健康报告》,数据显示,在疫情爆发后,全球抑郁和焦虑患者增加了25%。 所以,在疫情之下,如何识别抑郁情绪,进行适当的调节缓解抑郁情绪,避免导致更为严重的抑郁症的发生变得尤为重要。 抑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绪反应。正常人也都会体会到一些不开心、沮丧、没有愉快感、无助或者无望的情绪,往往事出有因,而且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会伴随时间的推移、问题的解决、环境的改变等逐渐消失,这是正常的抑郁情绪。 在疫情期间,大家也都普遍出现了这样一些这样的情绪反应,实际上它们大都也是正常的应激反应,是可以通过自我的调整,逐渐适应而缓解、消失。但如果过度强烈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造成了影响,就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处理了。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的识别评估抑郁的工具PHQ-9:最近两周您有多少时间受到以下问题的困扰?请选择最符合您最近两周真实感受的答案,然后进行评分。 结果分析: 如果您的得分在0-4分,那么恭喜您,您不存在抑郁的表现; 如果您的得分在5-9分,提示存在轻度抑郁,建议您开始关注并进行自我的调整; 如果您的得分在10分以上,就需要进一步到医院进行专业的评估,制定专业的干预治疗方案。 那么当发现自己存在一些抑郁情绪,该如何应对和调节呢?下面跟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1、 接受日光照射: 血清素是一种大脑内的神经传导物质,它对于稳定情绪、保持平和、享受幸福感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血清素功能的降低在抑郁发生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激活血清素神经,促进血清素的释放,对于我们缓解抑郁,保持心情舒畅非常重要。血清素的合成是从早晨起床后开始的,在上午达到顶峰,到了下午开始降低,而到了晚上则基本不会再合成。血清素开始合成的信号,就是早上的太阳光:在清晨,进入视网膜的日光刺激,会传达到脑干的中缝核,并发出合成释放血清素的指令。 疫情之下,尤其是处于隔离期间,我们接受日照会减少,导致血清素合成分泌不足。那么有效的处理方式,就是尽可能地早起、打开窗帘,接受日光的照射。如果有条件可以在清晨起床,进行户外活动,接受户外日光的照射那就更好了。 2、 节奏运动: 节奏运动也可以激活血清素神经。所谓节奏运动,是指散步、慢跑、骑动感单车、跳舞、广播体操、跳绳等。这些随着“1、2、1、2”的节奏所进行的运动,都是节奏运动。诵读经书、唱卡拉OK等也都具有节奏运动的效果。 要激活血清素,所进行节奏运动的必要时间,最短也应该在5分钟以上,如果可以的话,推荐15分钟到30分钟。但是如果运动超过30分钟,就容易疲惫。与其说是身体疲劳,更准确地说是血清素神经疲劳。为此,激活血清素的节奏运动,持续30分钟也就足够了。 我们在进行激活血清素的运动时,不要左思右想,应集中于运动的节奏上,禁止一心二用。 运动时如果听有节奏的音乐就更好了,但如果是边听讲课、相声、综艺节目边运动,就失去了激活血清素的功效。运动时,我们不要左思右想,应该一门心思地散步。什么都不想,只是关注走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节奏运动的效果。 3、 规律作息: 前边我们讲了血清素在上午分泌,错过了这个时间,血清素的分泌就会减少、停止。其他的神经递质、生理激素等也有着自己的生物节律。不规律的作息,会导致这些重要物质的合成、分泌及功能的紊乱,进而导致各种躯体及心理的异常改变。保持健康、规律的作息就变得非常重要。 疫情期间,尤其是隔离在家,很多时候会在作息上变得“随意”、“放任”,熬夜、睡懒觉、不按时吃饭等等,短时间来看会觉得很“自由”、“享受”,但是长期如此,会带来各种严重的问题。所以,保持规律的作息,按时睡觉、起床,按时进食,合理安排每天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内容,保持正常的节奏、规律,也是我们远离抑郁的基础。 4、 保持社会联结: 抑郁情绪下,往往会让人在社交上显得被动,不愿意去主动联系他人,这样也就会加重自己的孤独感,导致抑郁情绪加重。有研究显示,抑郁最有力的保护因素是社会联结,包括向他人吐露心声、与家人待在一起和探访友人等。疫情期间,我们可能被隔离在家,甚至是单独隔离,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忘记经常联系自己的家人、朋友,跟他们聊聊天、吐吐槽、彼此安慰鼓励一下,这也是我们远离抑郁、缓解抑郁的有效方法之一。 5、 接纳现实、原谅自己、降低要求: 很多时候,我们在抑郁状态中无法走出来,认知偏差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我们会认为自己不应该是这样的,不应该被疫情隔离,不应该被裁员,不应该抑郁不开心,不应该这样那样,当我们总是想着这些不应该的时候,就如同对着老天说不该打雷下雨一样,有些事实发生了我们只能去承受和接纳。不接纳现实,对于现实的改变毫无帮助,反而影响自己的心情,深陷泥潭。我们有时也会一味地自责,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一切都是源于自己做的不够好、不够优秀,还会要求自己做的跟之前状态好的时候一样,甚至要求自己做的更好,这些都会加重我们的挫败感。在抑郁的状态下,我们要学会接纳现实、原谅自己,并且要降低对自己的一些要求,不要强求自己做目前做不到的事情。 工作、学习上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反而多拿出时间运动、做家务、陪伴家人等等,要尽力做到顺势而为,为所当为,这样才能更快从抑郁状态中走出来。 以上就是我们介绍的识别、缓解抑郁情绪的一些方法。但是如果抑郁情绪比较严重了,比如说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改善和缓解,出现明显而又持久的一些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出现了严重的疲劳感、精力不足或者失眠等躯体的症状,或者感觉到自己的注意力、记忆力、思考能力明显的下降、动力不足,严重地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那么最好通过正规途径寻求医学帮助。 您可以在京东APP搜索“京东医生胡晓宇”就可以找到我。希望我的建议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胡晓宇

主治医师

温州康宁医院

144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患者首次就诊读物

1、抑郁症到底要吃多长时间的药?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病情评估。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的原则是:单次发作,症状缓解后,继续治疗至少6-9个月。既往已经有2次抑郁发作,并存在功能损害的患者,需要至少治疗2年。目前没有确定疗程的上限是多长时间。 2、为什么抑郁症已经好了,还要继续吃药? 抗抑郁药物除了能够治疗抑郁症状,在抑郁症状完全缓解后继续服药有预防抑郁症状复发的作用。 对于第一次抑郁发作的患者来说,如果病情缓解之后马上停药,50%的患者在3-6个月内又会出现抑郁症状。为什么是继续服用6-9个月呢?因为研究发现继续服用6-9个月带来的获益最大。 对于已经有过一次发作的患者来说,50%-85%会出现第2次发作;在有过2次发作的患者中,80-90%还将出现第3次发作。因此对于多次发作的患者来说,在完全缓解后继续服药足够长的时间能够明显降低再次复发的风险。 3、哪个药治疗抑郁症最好? 没有什么办法告诉医生在众多的抗抑郁药当中哪个对你来说疗效最好。即便是目前一些公司提供的基因检测的结果也仅仅能提供非常有限的参考信息。通常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和具体情况来优先选择某一种药物,比如对于一个比较胖的人来说,避免体重增加就会是一个考虑,那么就会先把最容易增加体重的药物排除掉;对于经济状况有限的人来说,价格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等等。 因此,药物的选择是一个个体化的过程。不是邻居吃什么药特别好,那我也要吃那一种药。但是确实可以参考亲人的用药情况,例如母亲吃某一种药效果很好,那么孩子患病可以优先考虑该药。 4、抗抑郁药副作用大不大?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同一个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完全一样,甚至差异很大。一方面了解常见副作用,有个心理和行为准备。例如有些药物刚开始服用时引起困倦,那么可以请假歇几天躺着(如果可以的话);药物可以调整到睡前服用;从更低剂量起始治疗;加用抗副反应的药物等等。大多数副反应在服药几天后会逐渐减轻、消失。如果副作用持续导致难以坚持用药,则考虑换另一种药物。 5、为什么要定期抽血化验? 用药前要有一个全面的精神科常规化验检查,一方面排除躯体疾病引起的抑郁症状,避免误诊;另一方面,因为不同的药物可能有不同的副作用,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物可能有不同的反应,有些副反应只能通过抽血化验来及时检测,例如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开始治疗的阶段,通常2-4周复查一次化验,以确定药物是否有严重副反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年龄、躯体疾病等)以及特定的药物特点,确定之后多长时间复查一次化验以及重点复查的项目。 6、抗抑郁药是不是会依赖? 常有病人担心一旦吃药就必须吃一辈子,无法停药;有时病人漏服一顿药就感觉浑身难受不舒服,更加确定了自己依赖上了药物。突然断药出现不舒服是可能的而且不少见,称为“停药反应”。所有的抗抑郁药均可以导致停药症状,也就是说,停药之后会有一些不舒服甚至很难受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体验上和成瘾是类似的。 但是这不是依赖,而是在药物停用的初始阶段可能会出现的一个情况。一方面和某些特定的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时间短有关,常见的有文拉法辛、帕罗西汀,有时一顿忘记吃就会难受,头晕头胀等等,吃上了就好了。因此需要规律服药,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段,设置一些提醒来避免漏服;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逐渐减量的方式来逐渐停药,以减轻快速断药引起的停药症状。(当然,也有人宁可选择“长痛不如短痛”,也不是不可以。) 7、的确有些精神科药物容易导致药物依赖。 对于部分患者,在抗抑郁药物使用的同时,医生会处方苯二氮卓类药物比如劳拉西泮、奥沙西泮等,短期使用以快速缓解焦虑症状。这一类药物通常连续使用不超过两个月,随着焦虑症状的缓解、抗抑郁药物的起效而逐渐停用。同样需要严格遵医嘱服药。 8、“我吃了很长时间的药,但是一点效果都没有,为什么?” 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一样,目前还没有什么办法能够精准确定某一种药物对某个患者一定有效。我们判断药物是否有效通常是在开始用药之后的2-4周,也有的病人需要更长时间的等待。大约1/3的患者使用第一种抗抑郁药无效。可选的策略包括增加剂量、换用另一个抗抑郁药或给予增效治疗。所以第一次服药治疗效果不好不要放弃,还有很多办法和策略! 9、服药的同时抽烟喝酒的危害: 抽烟会加快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相当于药吃少了,难以判断疗效。酒的危害无需多言,吃药不喝酒,也不要为了喝酒而不吃药。健康要紧,生命第一。 10、其他药和抗抑郁药一起吃有没有关系? 其他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同时服用需要咨询医生,医生可以通过脑子里的知识或者专业软件进行查询不同的药物同时服用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一定要记住正在服用的药物的名字,而不是“蓝颜色的药片”“长条的”“什么什么胶囊”,这样的信息无法帮助医生来判断你到底吃的什么药。 11、抗抑郁药会增加自杀风险是怎么回事? 抗抑郁药治疗被认为增加了患者(尤其是青少年和青年人)出现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的风险。部分抗抑郁药的说明书上有黑框警示:可能增加自杀风险。可是抗抑郁药难道不是治疗抑郁症的吗? 具体的机制或者影响因素并不清楚,可能和抑郁症本身的病情波动、青少年和青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初始治疗副反应的出现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绝望感,这些可能会使得自杀风险增加。 应该注意的是:1.尽管对一些患者而言,自杀风险相对于安慰剂有所增加,但绝对风险仍然很小。2.避免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最有效的措施是治疗抑郁症。3.抗抑郁药是目前所有措施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12、需要多长时间看一次医生? 第二次就诊应该在第一次就诊之后2周左右。治疗开始往后3个月,每2-4周复诊一次。病情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更加频繁的复诊。 为什么要这么频繁的看医生?看一次开了药吃不就完事儿了吗?有的人抱着这样的想法。 通常抗抑郁药物起效的时间需要2-4周,而药物的加量也多以周为单位。复诊时医生要看病情变化的情况,当前的药物剂量起了多大效果,有没有严重的药物副作用等等,以决定下一步药物治疗的方向和具体方案。 在症状完全缓解之后、病情平稳时,维持之前的治疗剂量继续服药,此时可以2-3个月看一次医生,评估病情是否稳定,维持治疗的效果以及还需要维持多长时间。 无论什么时候想减药或者停药,一定在动作之前先咨询医生,听取医生的建议后再做决定。和医生一起评估停药的时机是否合适,了解停药可能出现的情况、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应对策略、做好准备。

胡晓宇

主治医师

温州康宁医院

1156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