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医"养生、防未病、治已病"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防未病、治已病"的基本原则
发表人:胡龙生
中医"养生、防未病、治已病"的基本原则!(胡医生〉

一、

生命是阴阳之间中庸的结果。

因此在"道"的层次上:

人类唯一疾病是"阴阳之间失中庸、逆中庸"。

而人类"养生、防未病、治己病"的唯一原则亦是:顺中庸天道而行。

而在"器"的层次上:

根据人体"阴阳之间失中庸、逆中庸"的方向不同,疾病可分二类:过阳 十阴不及;过阴 十阳不及。

而人类"养生、防未病、治己病"的方法亦分类:

"过阳 十阴不及"者,养阴 十抑阳;

"过阴  十 阳不及"者,补阳 十  抑阴。

二、具体诊疗

1、"过阳 十阴不及"者,多为"青少年、孕产哺乳期妇女、外伤手术"人群。
这类群体的"养生、防未病、治已病"原则为"养阴 十抑阳"。

养生:"衣、食、住、行"方面,喜"风、湿、寒",忌"暑、热、燥";防止呼吸道过度通畅;多休息,少熬夜,少激烈运动,防止过热过兴奋;加强营养(可适度肥胖),多吃"凉寒"性食物,少吃"温热"性食物。

治疗:补阴(补血阴、补胃阴、补肾阴) 祛阳邪(暑、热、燥)。

慎用或禁用各类"补阳 十抑阴"医疗:如各类扩大气道手术(切除"鼻甲、腺样体、扁桃体"等);如各类温热药物(脱敏治疗、各类疫苗、艾炙、补阳中药)。

2、"过阴十阳不及"者,多发于中老年及产后女性(不包括"孕产哺乳期妇女")。
这类人群的"养生、防未病、治已病"原则为"补阳十 抑阴"。

养生:"衣、食、住、行"方面,喜"暑、热、燥",忌"风、湿、寒";保持呼吸道通畅(侧身睡);多运动,多晒太阳,注意保暧,少吹风扇空调;控制饮食量,减肥,多吃"温热"性食物,少吃"凉寒"性食物。

治疗:补阳(补气阳、补肾阳、健脾阳) 祛阴邪(风、湿、寒)。

慎用或禁用各类"补阴 十抑阳"医疗:如"降压、降糖、降脂";如各类寒凉药物(抗生素、化疗药、镇痛镇静药、麻醉药、补阴中药);如过度"输液、手术"。

 
附:胡医生中药调理的二个基本方:
一、补阳方
1、补阳方的基本方为七味药:
黄芪饮片10g、巴戟天饮片8g、干姜饮片3g、川芎饮片6g、茯苓饮片10g、苍术饮片6g、防风饮片20g
 
二、养阴方
1、养阴方的基本方为七味药:
白芍饮片10g、白茅根饮片15g、决明子饮片10g、石斛饮片10g、菊花饮片10g、金银花饮片7.5g、夏枯草饮片10g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提起中医养生的方法,很多人会说“喝枸杞茶”“喝当归黄芪茶”“吃阿胶”之类的,总之就是,各类中药吃起来。什么?难道说中医养生就是买买买?NO!中医养生可不是“中药养生”!

     

     

    什么是中医养生呢?

     

    中医养生是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达到未病先防、消除不适、已病促愈、病后复原的保健目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其深度思想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点。《黄帝内经》中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季节气候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统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中医养生有哪些观念呢?

     

    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调整。

     

    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阴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阳则为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

     

     

    身体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保养,更注意心境的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二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养生不只是老年人的事

     

    千万别认为养生只是老年人的事,而且养生也不仅仅是为了长寿。养生在于调和阴阳、流通气血、保持身体健康;同时提高心理的调适能力。好皮肤也是养出来的,对任何年纪的人来说,养生都是有必要的。

     

    但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地域的人,养生方法不可“一刀切”。

     

     

    好的身体不是“吃”出来的,而是“顺”出来的。因时因地因人采取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中医根据不同人的特点,将体质分为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阳盛体质。体质不同,养生方法不同:

     

     

    1、气虚体质

     

    ①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白,气短乏力,容易倦怠,语声低怯,自汗健忘,舌淡苔白,脉虚弱。

     

    ②调养要点:补气养气,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肾皆当温补。

     

    常见滋阴食物:

     

    多吃具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

     

    2、血虚体质

     

    ①体质特点: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爪甲淡白,易失眠,不耐劳作,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脉细无力。

     

    ②调养要点:起居调摄:谨防久视伤血,不可劳心过度。

     

    常见补血食物:

     

     

    红枣、花生、桑堪、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平鱼、鳝鱼等。

     

    3、阴虚体质

     

    ①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易渴、易热、易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舌红少苔脉细数。

     

    ②调养要点:补阴清热,滋养肝肾。阴虚体质者关键在补阴;五脏之中,肝藏血,肾藏精,同居下焦,所以,以滋养肝肾二脏为要。

     

    常见滋阴食物:

     

    黑芝麻、黑豆、黑米、糯米、蜂蜜、牛奶、羊奶、鸡蛋、桑椹、甘蔗、百合、螃蟹、河鱼、鳖等。

     

    4、阳虚体质

     

    ①体质特点:形体白胖,面色淡白,怕冷喜暖,手足欠温,大便稀溏,口不渴,舌淡胖,脉沉无力。

     

    ②调养要点:祛阳法寒,温补脾肾。因为阳虚者关键在补阳。五脏之中,肾为一身的阳气之根,脾为阳气生化之源,故当着重补之。

     

    常见温阳食物:

     

     

    羊肉、狗肉、鹿肉、鸡肉、蚕蛹、桂圆、生姜、花椒、韭菜、薤白、核桃、板栗等。

     

    5、气郁体质

     

    ①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有时性情急躁易怒,有时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舌淡红,苔白,脉弦。

     

    ②调养要点:精神调摄:多参加集体活动、文娱活动,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

     

    常见理气食物:

     

     

    红酒、橙子、柑、荞麦、韭菜、茴香菜、大蒜、白萝卜、大麦芽、萝卜籽、刀豆、玫瑰花、月季花、茉莉花、桂花等。

     

    6、血瘀体质

     

    ①体质特点: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眶暗黑,肌肤干燥,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②调养要点:精神调养:培养乐观情绪。

     

    血瘀体质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反之,苦闷、忧郁则可加重血瘀倾向。

     

    常见活血食物:

     

    山楂、桃仁、油菜、山慈姑、黑大豆、酒、醋、黑木耳等。

     

    7、痰湿体质

     

    ①体质特点: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体倦身重,嗜睡懒动,口中粘腻,舌胖,苔滑。

     

    ②调养要点:环境调摄:避潮湿。

     

    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

     

    常见化痰除湿食物:

     

    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批杷、杏仁、白果、白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8、阳盛体质

     

    ①体质特点:形体壮实,面红,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喜冷饮,大便干臭。

     

    ②调养要点:精神调养:加强修养,防止发怒冲动。

     

    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葱等,对于牛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用。可多食水果、蔬菜,像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莲藕,可常食之。酒性辛热上行,阳盛之人切戒酗酒。

     

    常见清热食物:

     

    番茄、莲藕、白菜、芹菜、紫菜、海带、竹笋、茭白、马齿苋、淡豆豉、酱、冬瓜、黄瓜、苦瓜、西瓜、甜瓜、梨、香蕉、柿子、荸荠、甘蔗、槐花、田螺、猪肠等。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按:临床很多人受到情绪的影响,或者寒凉生冷饮食,寒凝血脉,容易导致血脉淤阻;肝气郁结,气血瘀滞,淤滞经络,会很容易出现身体疼痛、胸胁胀痛、压抑焦虑、胃肠不适、乳胀、烦躁失眠、月经不调等症状。今天我们科普下血瘀的中医调理方法思路。

     

     

    患者问:血瘀体质,可以选择哪些药材或中成药?

     

    郑医生答:以下几个药是治疗淤血症的经典药物。

     

    1、田七。田七这个药活血化瘀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全身各个部位的淤血都适合,田七这个药还兼有一定的补虚止血的作用,有些人身体虚弱,兼有出血的症状的,田七这个药最适合不过。

     

    2、丹参。丹参有功同四物汤的说法,也有祛淤生新补血的一定作用,尤其能够治疗冠心病疼痛、胃痛、调节月经、治疗痛经等,另外丹参还有一定的安神助眠的作用。

     

     

     

    3、山楂。山楂行气活血,和胃助消化的功效非常明显,尤其是一些脾胃气滞的导致淤血的,山楂这个药最适合不过,山楂也经常用在妇科痛经、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

     

    另外还有很多药物,都是有非常好的活血化瘀的功效,比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等,可根据不同的症状和部位,以及不同的病情选择使用。

     

     

     

    患者问:出现血瘀,中医如何调理?

     

    郑医生答:基本治法是“结者散之,留者攻之”,大致的意思是说,出现淤血要采用活血散瘀的方法治疗,常用的药物,比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乳香、没药、牛膝、泽兰、丹参等,由这些药物组成的配方,比如血府逐瘀丸、桃红四物汤、桃仁承气汤、大黄蔗虫丸等方药,用来治疗各个部位病症血瘀证,都有非常不错的疗效。

     

     

    具体治疗也要注意辨别引起血瘀的根源,也不能单纯只靠行气活血药物,比如体内阳气不足所导致的气滞血瘀,可以再加入附子、干姜、肉桂等药物,起到温阳促进血脉运行;或者由于肝气郁结所导致的,可加入柴胡、香附、郁金等药物,促进肝气疏泄,调畅情绪;或者脾胃运化不良,也可影响气血的运行,注意健脾开胃,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治病求本,有是证用是方,治本求源,才能更有效的治愈疾病缓解症状。

  • 观叶天士奇络治法和用药,在深度和广度上较之前人都有很大程度的发挥和创新。叶天士善用古方,然师古而不泥古,有时只取其法,有时但求其意。其在用药方面受《黄帝内经》及张仲景、孙思邈、许叔微、张景岳等人启发,取多家之长,如七疝之气实者多从子和;淋浊实证取朱南阳“以浊泄浊”之法,参用濒湖疏泄厥阴、温通精隧之意;而用虫类搜剔法则效法于仲景之鳖甲煎丸。

     
    奇络虚证之治,重视柔润通补

     

    奇络气血由十二经气血满溢而充盈,脏腑功能盛衰是经络气血盛衰之源泉,故病在奇络,而治在脏腑。八脉多起于下焦,隶属于肝肾,肝肾亏虚则八脉充养乏源,是奇络虚证之主因,尤以肝肾阴血亏损为主。经络气血又受后天脾胃水谷精微充养,故叶天士常从治肝肾脾胃以治奇络病。但奇络病属经络病范畴,与脏腑病有别。虚者补之固为大法,然“补”非腻补所宜,滋腻之品有碍气机运化,不能通入奇经,须用通补之品。

     

     

    “通”者又须是柔润之剂,即非燥烈刚性之类如桂、附者,恐其更伤阴液。由阴损及阳,以阴虚为主,阳气浮越者,治从阴引阳;以阳虚为主,精无以生者,治从阳引阴。总以阳宜通、阴宜固为原则,以通阳摄阴、温补通纳为大法。

     
    凡内损精血形气,奇脉失护,当予味厚质静或血肉有情之品填实精髓。肝肾阴亏,肝阳易于上越,法当益阴潜阳,佐以凉肝坚阴,药用介类潜之,酸味收之,厚味填之,咸味下引,苦味坚阴。遗精滑泄,以补肾固精、升固八脉之气为要,若涩剂乏效,必以滑药引导,所谓滑涩兼施。男子淋浊,亦如女子崩漏带下,最易损人津液,而致奇络亏虚,当调理任督冲带,不宜宣利清解,徒伤正气阴液。男子内结七疝,属任脉为病,若属阴虚气坠或精血内损所致精空气结,则非张子和辛热疏泄通络法所宜,而需用精血有情之品涵养生气,以及辛润温补通络法治之。

     
    女子经带胎产蓐劳所致诸病,都是阴液气血亏损,与冲任督带更是息息相关。又因女子以肝为先天,冲脉隶于阳明,故月经失调,病在冲任,治重调肝,又需顾及脾胃。产后病主以温养气血,产后久损不复延为蓐劳,为真阴亏损,阴虚生热,治应温补气血充养任督,兼除虚热。暴崩暴漏宜温宜补,因病在下焦,须以固摄奇经之药,常用方如震灵丹;久崩久漏宜清宜通,因血去阴耗耳,当以养阴清热、通摄兼施。

     
    强调久病入络,治之需分虚实

     

    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经主气,络主血,络病须治血,然血因气滞,气随血结,不通则痛,以辛、香、润、温之品疏理气机,通和血脉是大法。治络先分虚实:络虚邪乘,血不与邪气和则生胀痛,非偏寒偏热可治,当予补养气血,充养脉络;瘀浊阻络则为络实证,常法有辛润通络、辛香通络、辛温通络、虫类通络等。但因久病所致者,如女子经闭、男子瘕疝等必多虚实夹杂,破气开结,虫类搜剔多耗气伤正,可于补剂中略加一、二以扶正祛邪,宜制丸轻剂缓图。

     

     

    重视脾胃功能,讲究通补治法

     

    叶氏强调阳明是“中流砥柱”,阳明虚而中乏“坐镇之真气”,则有肝风、冲脉上逆莫制之机。冲脉隶于阳明,阳明空虚,血气无以汇聚冲脉则经少经闭,阳明失阖则漏下不止,故有治肝不应,则从阳明。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用药投剂须先顾及胃口,如食少便溏,则非滋补肝肾之治所宜,务先使胃纳有加,再图攻补。脾阴宜固,胃腑宜通;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故补阳明胃腑必以通降之品,如茯苓、半夏;补脾用人参、山药、莲肉等。

     

    重视体质因素

     

    少年精髓不充,形质羸弱,需填精固髓;凡中年以后,或久病体虚者,治法以润补为主;形瘦色苍者不宜辛热温补;女子首重调经,故有治脾胃不应者,治肝调经而病自去;室女不在温补之例;产后体虚必以温养气血为主,忌用燥热伤阴。情志为病者,还需以调适情志为根本,非药物能除根等。

  • 人体内每个器官,在不同时间区段的表现是有波动的。比方说早上是心脏病与中风的好发时间,到了下午,心脏跟肺都会变得比较有力。西方人研究时间医学,因时间医学而获得诺贝尔奖,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而早在几千年前,东方人就已经把时间医学运用得淋漓尽致。综览东西方医学,随顺时辰、完美的一天该如何度过?顺时钟完美的一天健康大规则,随顺不逆天从一早醒来开始说:

     

     

    【早上六点起床】:来杯温开水

     

    喝一杯温热开水,帮助排便,预防便秘。六点前后起床,是迎接展新一天的好时机。久卧伤气,人不是睡越多越饱,睡了超过自己需要的时间,有可能越睡越虚。冬天太阳出来得晚,可稍微睡晚一些,等大地回暖再起身活动,忌过早的晨练。避免寒气伤身。

     

    【早上八点上班前】:晨光走路更棒

     

    运动一下、吃少许早餐。人体生物钟的一天并非精准的廿四小时,晒到太阳有助于人体小宇宙与外在大宇宙校准调对。沐浴阳光升高白天血清素的浓度,不但改善心情低落,还能调节夜晚褪黑激素的水平,助你一夜好眠。

     

    如果你想要有更棒的学习力、记忆力,不需要吃什么聪明药,早晨的走路,就能帮你达成目标。身体动起来,大脑也会开机,开始进入良好的学习、判断状态,人体,就是这样设计的。

     

    【早上十点暂停一下】:起来活动一下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上班族坐办公桌记得换个姿势动一动。做做肩颈背的伸展,敲敲大腿捏捏小腿。

     

    子午流注九点到十一点属巳时,这是脾的时间。久坐伤肉,等于是在伤脾。经常觉得‘困倦湿重’提不起劲的人,可留意自己是否有久坐活动量不足的问题。心情上最好保持愉快、存善念、说善语,脾气好、命气也会跟着变好。

     

    【中午十二点享受营养午餐】:减肥,午餐吃丰盛一点

     

    怕吃太多下午昏沉沉,采取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法,可解决这个问题。若想减肥,不妨把午餐当成一天中份量最大的一餐。晚餐减量,甚至不吃,觉得饿时喝蜂蜜水或无糖奶。

     

     

    【下午两点三十分~太阳下山前】把握第二个排毒时间

     

    把一天该喝的大部分水,慢慢喝完。这是一天中第2个排毒的好时机。傍晚前就喝够一天的8、9成水量,还能避免夜尿扰眠。在这段心与肺的高峰时间,你要专注学习、认真工作,或加强锻炼身体,都是极好的。

     
     
    【晚上六点三十分理应结束工作】晚餐避免吃过多

     

    最好能陪伴爱人或宠物或朋友。改掉熬夜加班后暴饮暴食的习惯,甘油三酯、胆固醇红字的人,请避免晚餐吃过晚、吃过多。

     

    【晚上八点三十分~入睡】宜缩短‘屏幕时间’

     

    从事令你愉悦的静态活动。忌情绪大波动、生气吵架、激烈运动。宜阅读纸本书籍、练习呼吸、静坐静心、泡澡足浴、按摩放松。改善睡眠障碍、肥胖、代谢综合征,宜缩短‘屏幕时间’。

     

    在睡前一段时间关闭所有会亮的屏幕,暂别手机、电脑、平板和电视,不追剧、不聊天、不收发E-mail 。眼睛避免电子产品蓝光与强光刺激,心脑避免思虑过度,并尽量在十点半前上床躺平。

     

    以上是建议的理想作息时间。但养生没有绝对,掌握顺时钟原则,怎样最顺、最舒服,请自由弹性调整。

     

    避灾远祸不分中西医,会保养最重要

     

    西方医学从临床经验上注意到了时间与病理变化间的关系。某些病在某个时间点,特别容易发病。除了心肌梗塞大多集中在早上六点到中午这段时间,还有季节交替时的眩晕、夏天的湿疹,以及上班族每周一的心情低落。

     

    包含荷尔蒙的分泌、血管血压的变化,你不用拥有超能力也能未卜先知,对时间医学理解越多,预防的时机就能抓得越准。

     

    比如要预防气喘,除了日常排除过敏因素,凌晨时分的冷空气也要注意。有趣的是,在中医子午流注理论中,凌晨3点至5点寅时,恰好是真气运行于肺经的时间,若肺气失调、在属于它的时段气血运输不畅,有人会咳嗽,而有人会在这时间转醒。

     

    了解时间医学,除了提前避灾远祸,另一方面,也让人更准确地察觉自己的弱项,以作为保养时的参考。

  • 很多男性婚后都希望早日妻子能够怀孕,但是天不遂人愿,有一些男性或者是女性的身体问题导致不能拥有一个可爱的宝宝。拥有一个健康可爱的小宝宝是很多已婚男性的心愿,但是若因为男性的问题,出现不孕不育,对于男性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不育不仅剥夺了男性想做父亲的美好愿望,而且还不利于家庭的和谐和稳固。男性要想预防不育,日常生活中,都应掌握好哪些养生窍门呢?


    1、请勿吸毒:


    男子吸毒,可使血中睾丸酮水平下降,生殖能力削弱,射精无能,从而不育。如嗜海洛因者的性欲抑制达100%,嗜美沙酮者性欲抑制达96.5%。吸毒对整个家庭也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切莫吸毒。

     

    2、戒烟限酒:


    吸烟和酗酒是精子的大敌。有些男性的身体对香烟中的毒素相当敏感,香烟中的尼古丁能杀伤精子。酗酒不仅会导致生殖腺功能降低,使精子中染色体异常,从而导致胎儿畸形或发育不良。如果备孕应当及时戒烟限酒,这也是优生优育所要求做到的。

     


    3、避免射线照射和电磁辐射:


    长时间电磁辐射和大量受放射线照射亦可引起精子染色体畸变。有一些需要面对电磁辐射和反射线照射的工作,如果出现不孕不育的症状,为了能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应该及时停止工作。

     

    4、生育期的男性不随意滥用药物:


    经常使用镇静药、抗肿瘤药、化学药物中的马利兰、激素类药等会引起精子生长障碍,精子染色体损害和断裂。因此,在生活中不能随便使用这些药物,尤其是常见的激素类药,相关药物时应该在医生的建议和叮嘱之下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5、性生活要节制:


    如果房事过频、纵欲过度,既可能导致阳痿,也会使每次射精所含精子量变少。


    6、避免长时间泡热水澡:


    精子成长的过程需要低温,不然精子就会夭折。如果男子有爱洗热水澡的嗜好,可能使精子数量减少,甚至导致不育。

     

     


    为了避免出现不育,男性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日常的预防,若发现出现不育的情况,作为妻子不要埋怨丈夫,要加以关心和谅解,多鼓励丈夫积极到医院进行一系列的治疗,最后祝愿那些不育的男性能够早日摆脱不育的困扰。

  •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有的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但是我们在给孩子创造良好生活的同时,也要知道,哪些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哪些事情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不会走路的少爷

    曾经读到一则古人的医案,说有一富户人家,老先生老来得子,对这个小少爷那是喜欢的不得了。真的是关怀备至,呵护非常。小少爷从小做任何事情都有佣人来帮助,更夸张的是,连走路都不需要做。每天有佣人全天候的抱着小少爷,无论想去哪里,都有人抱着他到达。

     

     

    一开始家里人还不注意,但是后来发现很多同龄的孩子都会跑了,但是这位爷儿站还站不稳,蹒跚学步的意思两步后很快就重心不稳的倒下了。家长这时候才把这个当回事,于是赶紧请大夫来看。后来大夫说,这是孩子不接地气的原因,因为长时间被人抱着,孩子双腿很难沾地,久而久之,脾土虚浮。

     

    治疗的办法就是在健脾强肉的同时,让孩子和同龄的宝宝们一起在地上爬,在地上玩耍。这样孩子很快就能五脏调和,肌肉壮实。走路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了。

    无菌环境下长大的小宝宝

    还有一个故事,也很值得我们思考。说有一位官员的孙子,口水流的止不住。请来大夫进家门的时候,被孩子的奶奶要求消毒后才能进屋。原来孩子的奶奶是个医生,对细菌深恶痛绝。所以家里面微生物的数量基本上都快赶上手术室的标准了。

     

     

    孩子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这种无菌的环境导致了孩子体内菌群的失调,所以小孩子不但体质比较弱,而且三四岁的年纪口水还不停的流。最后医生要求孩子的奶奶让家里和自然连通,让孩子呼吸大自然的空气,出去在公园里,在田野里玩耍,沐浴在阳光下。在此基础上,再配合健脾调胃的中药,慢慢恢复健康。

     

    虽然这两个小故事说的比较极端,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的确有一些父母在带孩子的时候,会有一些过度的行为。这些行为久而久之,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和心理。

    中医如何看待宝宝“风吹日晒”

    巢元方说,小孩子刚出生,一定要多见太阳。如果不见太阳,不吹风,那孩子的皮肤就会比较脆弱,容易在变天的时候生病。

     

    所以,中医认为,在天气暖和的时候,一定要把孩子抱出来,在温暖的阳光下嬉戏玩耍,如果孩子整天宅在家里,就好比在背阴的地方生长的草木,因为不见风日,所以柔软、脆弱、不耐风寒。

     

    并且,中医还建议孩子最好穿的薄一点,但时候后背一定要暖和,也就是说在穿的薄的同时,配一个坎肩,护住孩子的后背。这也是老话说的春捂秋冻,但话虽如此,我们读者切不可断章取义。为啥这么说?老祖宗说了,锻炼孩子耐寒的能力一定要从秋天开始,你别大夏天就让孩子光着膀子,就咱们现在这生活条件,进个超市估计一下子就会被冰冷的空调击倒。

     

    所以锻炼孩子的耐寒能力一定要从秋天开始,天气逐渐变凉,孩子的耐受力在一点一点的增强和提升。并且小孩子穿的衣服也不必太暖,太暖了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宝宝融入自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宝宝在融入自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切不可汗出当风。

     

     

    因为汗出的时候,体表毛孔是打开的,此时如果吹风受寒,那么邪气会乘虚而入,这对于宝宝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家长朋友带着宝宝户外活动时,要多观察孩子的汗出状态。

    综上所述

    过度的溺爱和保护孩子是不对的,会让孩子“不接地气”、“远离自然”,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经常吹风、晒太阳的孩子体质会更强壮一些。但是家长们不可以认为这样做好,就要求孩子经常吹风晒太阳,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体质,如果孩子平时就比较爱出汗,表虚的话,一定要调理的平和后,在吹风晒太阳。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中医优生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数千年以前就有“取妻不取同姓”、“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优生择偶观点,往后进一步发展,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理论基础的优生思想逐步成熟并形成体系。中国传统优生思想对婚配、房事、孕产保健、饮食起居等方面均有详尽论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选择良偶,忌讳早婚

     

    婚配是生育的第一步,古人有“婚配宜择优”“世有恶疾不娶”等说法,比如《广嗣纪要》里面的“择婚”一篇就己经提出“五种不宜”(俗称“五不女”)的说法,也就是说患有螺、纹、鼓、角、脉这五种生理疾病或缺陷的女子不适合婚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古代孕育重视婚前检查。

     

    同时,古人遵循“同姓不昏,惧不殖也”的婚配观念,避免近亲结婚,这与现代遗传学优生观点不谋而合。

     

    此外,多本古籍对结婚年龄有明确的记载,古人倡导适龄婚配,忌早婚。

     

    正如《济阴纲目》所言“合男女必其当年,男……必三十而娶;女……必二十而嫁”。《经效产宝》提出所言:“若产育过多……诸证峰起”等。这与现代社会提倡的晚婚晚育、计划生育等优生优育思想高度吻合。

     

     

    二、合理选择孕育时机,同时注意不宜房事过多。

     

    古人除了认识到适龄婚配是优生优育的重要保证外,古人还重“视阴阳交合”的时机。古人重视“寡欲而求子”,认为房事过频会破坏父母气血,消耗男方精气同时引起女方气血不足,所以“寡欲乃有子,多欲则无子”,寡欲更有利于下一代健康。


    古人受孕讲求时机,如《景岳全书》《校注妇人良方》就告诫人们,只有在“天日晴朗,时和气爽”,自然气候环境好,人的“情思清宁,精神闲裕”的时候,男女阴阳交合,才能生出“少疾,且聪慧贤明”之子。

     

    如果在“大风大雨、严寒酷暑”等自然环境恶劣的时候交合,那么,即便怀孕了,也“宜下之,以免其祸”。

     

    此外,古人聚精之道还包括,息怒,指行房前应当心平气和;戒酒,指酒后不入室等等。

     

    参考文献:

    [1] 陈晓珠. 中医综合干预对备孕二胎肾虚高龄妇女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心脏病患者要注意各个方面的护理,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心脏的饮食方面的护理。了解心脏病人在食物中所需要的营养和不可过量食用的食物,就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些心脏病的饮食知识。

     

    心脏病的饮食要注意做到三少和三多:


    三少:

     

    1、少食:

     

    就是限制进食的数量和种类。心脏病人多半体重超重,因此应有意识地控制每日热量摄取量,减轻体重。建议心脏病人的饮食每次进食不宜过饱,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引发心脏病发作。此外还应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过凉过热的食物,以减轻胃肠刺激。


    2、少脂:

     

    就是尽量少食用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类、肥肉类食品,动物内脏等。过多的脂肪可以造成肥胖、高血脂,长期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心脏病人的饮食脂肪的摄入量。胆固醇含量多少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过高会发生冠心病、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病,应适当加以控制。在饮食方面,应避免动物性食品,少吃肥肉、奶油、黄油等脂肪类食物,少吃动物肝脏、脑、鱼子、墨斗鱼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应多选用豆类食品,因黄豆中含有卵磷脂及无机盐,对防治冠心病十分有利。


    3、少盐:

     

    吃盐过多,会导致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负担,对预防心脏病不利,因此每日食盐量最好不要超过6克。


    三多:


    1、多补充膳食纤维素膳食纤维素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但它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在体内生成,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纤维素主要存在于蔬菜中,以竹笋、梅干菜、芹菜、韭菜为代表,粮食作物中以黄豆、燕麦含量较多。


    2、多补充维生素丰富的维生素有助于心脏健康。如维生素C能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还能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从而降低血中有害的胆固醇。所以心脏病人的饮食食谱中应多摄取维生素。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保护心肌,预防血栓。维生素PP(即尼克酸、烟酸)能扩张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绿叶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肉类、谷物、花生、酵母中富含维生素PP;油脂、豆类、蔬菜中富含维生素E。


    3、多补充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数量不多,但作用很大,心脏病人的饮食同样离不开微量元素。硒能保护心脏,防止病毒感染,是心脏的守护神。铬能强化胰岛细胞,预防糖尿病,还能抑制胆固醇吸收,从而减缓或阻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此外,钙、镁、钾、碘等矿物元素也对保护心脏有益。

     

     

    心脏病患者要注意以上介绍的三多和三少,饮食不要太咸,进食也不要太多,最好可以多吃一些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这样对于心脏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大家采纳。

  • 说到“营养”,很多人都认为其为西方医学所独有。

     

    但事实上,“营养”一词并非外来语,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养生说》中即有“营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营养”在古代又作“荣养”,日本人如今仍沿用“荣养”一词。

     

    “荣”有荣盛、繁荣之义;“营”有经营、营造之义;“养”有养护、补养之义。“营养”系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

     

    近百年来,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其中类似性质的学科“ Nutriology”被译为“营养学”。而实际上,我国固有的饮食营养学最早源于夏朝,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言:“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

      

     

    饮食对于人体而言,如同空气、阳光般重要,是人体的命脉,是人体必不可缺的营养物质。女人在怀孕时要补充营养,叫做“一人吃,两人补”,坐月子的时候更要进补;一般人病愈后要进补,平时也要进补。

     

    的各个器官互相联结为一,互相影响,一个器官虚弱,往往影响到其他器官的功能。如果几个器官同时虚弱,问题会更加复杂,病征亦更多。

     

    而要有效地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营养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几天不进食就会手软脚软,没精打采;同样,身体各器官若不能及时得到所需营养,就会变得虚弱,无法正常运作,身体机能也会出现故障,又怎能不生病!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阐明,“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不愈,后乃用药尔”,意思是最好利用饮食来保健强身,到迫不得已时才用药,原因是“药性刚烈,犹若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

      

     

    的确,现代医学的问题之一,就是过于轻易用药,须知用药如调兵打仗,打仗难免有所损伤,即使能将敌人杀退,但自身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可以说,若治病的重点是消除病征,为防病征再度出现,病者往往需要长期服药,而用药的剂量也越来越大,自然会对身体产生损害。

     

    事实上,人们常吃的许多食物都可以入药,如芡实、莲子、扁豆、山药等,多吃不但无害,还能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本草纲目》收集的药物有1892种,其中包括大量的食物,单是谷物、蔬菜、水果就有300多种,禽、兽、虫等也有400多种。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也有大量食物入药的记载。

     

    《神农本草经》记载有50种左右的药用食物。《伤寒杂病论》中的食疗内容也很丰富,其中的当归姜羊肉汤、猪肤汤等,现代仍是临床常用的食疗处方。唐代孟诜著有《食疗本草),收集了本草食物200余种。

     

    中国古籍中早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将饮食营养与防病、治病两者密切联系起来,并以大量的实证清晰地的述了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价值。

     

    《周礼》中就有食医的记载,强调“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朝因此设有“食疗”的官员、专门负责以食治病。

     

    《黄帝内经》在饮食治疗和养生方面亦有明确的治则。隋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列有食治篇,是现存最早有关饮食疗法的专述。

     

    宋代陈直的《养老奉亲书》对牛乳的食养有详细的说明。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直到今天,在饮食搭配合理进食和某些慢性疾病的治疗方面,仍有指导意义。明清时期《食疗本草》有了进一步发展,营养食疗的方法和方剂也愈来意丰富多彩。

     

    近年来,营养食疗的成果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比如:应用芹菜防治高血压病;应用燕麦防治高脂血症;应用红枣防治贫血症;应用木耳防治眼底动脉出血症;应用百合、马齿苋、苦瓜等防治细菌和病毒性感染感等,都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现代营养学流行的“功能性食物”、“保健食物”、“营养食物”等,将营养食疗理论发挥得更为完美,我们都应善用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