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哪些情况会引起儿童脑瘫?如何护理和预防?

哪些情况会引起儿童脑瘫?如何护理和预防?
发表人:汪云

疾病名称:脑瘫

疾病简介:

脑性瘫痪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疾病症状:

  • 患儿突然僵硬:在某些体位,如在仰卧位时给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体或拥抱他时感到困难。
  • 松软:婴儿的头颈松软抬不起头来。将他悬空抱时,他的四肢下垂。婴儿很少活动。
  • 发育迟缓:学会抬头、坐和运用双手却迟于同龄孩子,可能用身体某一部分多于另一部分,如:有些患儿常用一只手而不用双手。
  • 进食差:吸和吞咽差。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闭嘴困难。
  • 异常行为: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差,或者非常安静,睡得太多,或者 3 个月时还不会笑。

早期症状:

  • (1 )新生儿或 3 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 (2 )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 (3 )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 (4 )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3 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 3 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 (5 )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 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
  • (6 )握拳:一般生后 3 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 4 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 (7 )正常婴儿应在 3~5 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 5 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
  • (8 )一般生后 4~6 周会笑,以后认人。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 (9 )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触摸小儿大腿内侧,或让小儿脚着床或上下跳动时,出现下肢伸展交叉。
  • (10 )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清洗时,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时,以及洗澡时出现四肢僵硬。婴儿不喜欢洗澡。
  • (11 )过早发育: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痉挛性双瘫的婴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站立。

主要症状:

  • (1 )运动障碍。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 (2 )姿势障碍。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3 个月仍不能头部坚直,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孩子不喜欢洗澡,洗手时不易将拳头掰开。
  • (3 )智力障碍。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 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 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 1/4。
  • (4 )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
  • (5 )视听觉障碍。以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为多见。
  • (6 )生长发育障碍。矮小。
  • (7 )牙齿发育障碍。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
  • (8 )情绪和行为障碍。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
  • (9 )有 39%~50%的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

疾病原因:

引发脑性瘫痪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父母亲吸烟、酗酒、吸毒、母患精神病,孕期患糖尿病、阴道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先兆流产或服用避孕药治疗不孕的药物、保胎药等;高产次、早产、流产史、双胎或多胎等,胎儿发育迟缓,宫内感染、宫内窘迫,胎盘功能不良、脐带绕颈、产钳分娩、臀位产产程长、早产儿或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窒息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颅内出血、感染、中毒及营养不良等。

疾病危害:

  • 运动功能障碍: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者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 姿势障碍: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如 3 个月仍不能头部竖直,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等。洗手时不易将拳头掰开等。
  • 智力障碍: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有 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 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 1/4。
  • 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等症状。
  • 视听觉障碍:以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为多见。
  • 牙齿发育障碍:牙齿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等。

疾病诊断:

  1. 这些症状都会发生在六个月内的脑瘫婴儿,孩子身体发软以及自发的运动减少,这主要是由于肌张力低下。在一个月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如果持续到四个月以上,就会被称为重症的脑损伤,以及智力低下或者是肌肉系统的疾病。
  2. 孩子出现身体发硬,这也是因为肌张力的亢进,在孩子一个月大的时候,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如果连续持续到四个月以上,就会被诊断为脑瘫。
  3. 反应迟钝这主要是孩子智力低下的一些症状。大多数在四个月的时候,就会出现反应迟钝,而在六个月时会被叫做无名反应,在这个时候就会被诊断为智力低下。
  4. 孩子头围异常,可以形象地表现出脑部发育,在平时通过对头围的测量,可以知道孩子的大脑是否属于正常,对一些脑损伤的患儿通常会有头围异常的现象。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脑瘫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一般而言,血管年龄会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很多时候,两者并不完全一致,血管提前衰老的情况并不鲜见。

     

    生命的维持离不开血液,而将血液运输到身体各处的血管,如同树木的筋脉,任何一段发生病变都可能给人带来致命性的损害。一个人出生后,胆固醇等物质会在血管壁上沉积,血管的柔韧性和弹性逐渐降低,血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走向老化、硬化甚至栓塞。

     

    然而,许多年轻人过早地出现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原本不该在这个年龄发生的心脑血管恶性病变,是因为血管在生理年龄之前衰老了。

     

     

    “血管垃圾”是怎样形成的呢?

     

    血管垃圾是人体代谢后未排出体外的产物沉积在血管壁,日积月累形成的。

     

    血管是生物运送血液的管道,它布散全身,无处不至,负责将心脏搏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以满足机体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并且将代谢终产物(或废物)运回心脏,然后通过肺、肾等器官排出体外。

     

    血管依运输方向可分为动脉、静脉与微血管。动脉从心脏将血液带至身体组织,静脉将血液自组织间带回心脏,微血管则连接动脉与静脉,是血液与组织间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心脏是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而运输血液的管道系统就是血管系统。

     

    生命诞生时,体内的血管都是干净光滑的,为了保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进行,人体需要营养供给。在吃进的各种食物中不可能都是人体的必需品,必然会随着食物带入一些无用的、过剩的,甚至有害的物质。

     

    如脂肪中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等会在血管内壁沉积,形成血管垃圾,使血管内皮逐渐增厚,血管逐渐变窄。

     

    从20岁开始,血管垃圾便开始沉积在血管中;30岁以后,胆固醇的沉积速度明显加快;50岁以后,近80%的人都会受到血管垃圾的侵扰。

     

    随着年龄的增长,沉积在血管内壁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不渐增多,致使血管壁增厚,甚至形成斑块。当血管狭窄部分达到75%以上时,血流阻力明显增大,血流变慢,血流量减少,带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减少,供不应求,就会出现头晕、头痛、气短、胸闷等不舒服的感觉,这是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表现。

     

    而且,劳累过度、天气变冷、情绪激动,甚至吃得太饱,都可能成为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的诱因,出现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的危险。有时,虽然血管狭窄部分还在50%以下,但血管壁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随着血液流动至某一部位堆积,形成血栓,阻塞血流,同样会出现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血管老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年龄的增长、生活不规律、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等都会造成血管老化

     

    1,年龄的增长

     

    人的血管伴随着人体一同生长,也必然会因人体衰老而老化。随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血管的新陈代谢也会减慢,而且随着血管垃圾的沉积,其血流量也会减少,所能带走的有害物质也会随之减少,如此恶性循环,血管会一天天老化。

     

    2,生活不规律

     

    从养生角度来说,晚上23点到凌晨1点钟,是心肾相交的时刻;凌晨1点至3点,是保证肝脏代谢血流的时间。熬夜时,心脑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长期“昼夜颠倒”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比规律作息的人增加一倍。

     

    3,脂代谢异常

     

    血脂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机体细胞正常代谢的必需物质,可以说没有血脂,就没有生命。血脂代谢异常,体内血脂多于体内需要,血脂增高会使血液黏度增加,血液流动性减弱。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就会加快改变,导致细胞衰老。

     

     

    预防血管堵塞的办法

     

    血管堵塞,会给人体带来伤害,所以,我们有必要积极地预防血管堵塞,时时为血管进行清理。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1,定期检查血管

     

    保护血管必须先了解自己血管的健康状况,通过检查血压,血脂、血胆固醇、血液黏稠度、血糖、心电图、胸透情况和眼底即可初步判定是否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从而得知自己血管是否存在疾患及其所患疾病程度,再在医生指导下制订方案。

     

    2,积极调理

     

    血管疾患多为慢性,所以必须长期坚持治疗;有些病则应终身治疗。因此,对付这类疾病,必须要有毅力和耐心,进行综合调理。应做到如下几点:

     

    3,合理饮食

     

    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不超量吃盐;饮食中优质蛋白质不可少,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新鲜绿叶蔬菜也应多吃些;戒烟,勿酗酒。

     

    4,稳定情绪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病情均与情绪有关。长期存在不良情绪会加重病情,而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可使病情好转。

     

    适量运动、生活有规律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坚持进行适当的运动,可改善血管调节功能,保持血压、血脂、血糖稳定,并预防血管堵塞和老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过便秘的经历,大便干燥,排不出或大便排出困难,强力排便,肛门容易裂开,撕裂疼痛,便血。大便偏稀时,可以排出少许大便,但总感觉排出不畅,肛门灼热疼痛。

     

    一.便秘可不是你觉得

     

    便秘是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简单来说就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时称为便秘。便秘除常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外,还会引发腹胀、腹痛、头晕、食欲减退、易继发痔疮、肛裂等病。便秘是常见症状,如若长期持续存在,甚是扰人,影响生活质量。

     

    有人会说,我两三天没有大便了,是不是属于便秘?

     

    其实便秘不是随便就可以界定,也不是你个人觉得便秘就是便秘。有良好的排便习惯,平时习惯2-3天才排便一次,大便成形,没有明显腹痛、腹胀和排便困难等情况,那么就不应认为是便秘。通常,一个成年人一次排便量大约在100~300克之间,排便量越多,对健康越好。健康优质的大便,味道不会太重,状态是半沉半浮,表面含有较多的纤维质,香蕉状、牙膏状大便是健康的“金条”象征。

     

    当然,排便量也是因人而异,如果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也没有必要非要坚持一天一次,一次要多少克。

     

    二.便秘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么?

     

    我们每天进食,随之每天也都要排出粪便,粪便中含有浊毒,浊包括机体代谢出来的不需要的产物,毒则主要指热毒。为了健康,及时排泄大便非常重要,若长期便秘,这些浊毒会留滞于体内,为患甚烈,甚至是许多大病的源泉。

     

    1.不少人未至老年即出现黄褐斑,或在手背,或在面颊,或在周身皮下。一般来说,黄褐斑者多有便秘的问题,因饮食浊毒不能及时排出,反被吸收,郁于皮下,即成诸斑。再者,肝主疏泄,平时肝气郁结之人往往疏泄不足,浊毒不得疏泄,亦易聚而成斑,故要治斑,只此两条:通大便,畅心情。

     

     

    2.临床所见,便秘很容易长痘痘,因为浊毒不能从大便排出,上攻头面,郁于皮下,即成痘痘,所以说,治痘痘一定要通畅大便,否则,浊毒不去,痘痘难安。

     

    3.再者,中风病人一定要重视大便是否通畅。按中医理论,饮食中的精微被脾运化后,浊气自肠而排出。若便秘,则浊毒内郁,上攻于脑,影响神明,最易导致病情缠绵难愈。

     

    4.有些老年朋友还可增加脑溢血、肠缺血、自发性腹膜炎、肺炎等危急重症的发生。便秘日久,滞而不通,则痰浊瘀血易于积聚,久则生块,变生他症,也是百病之源。

     

     

    三.为什么会出现便秘?

     

    中医认为便秘一症虽在大肠,但却是人体阴阳、脏腑气血失调的一种局部表现,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皆有密切关系。便秘通常是由于粪便在消化道中移动太慢,或无法从直肠中有效清除时,导致粪便脱水、变硬和干燥,从而引发的便秘。

     

    慢性便秘有许多可能的原因,一般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可能与直肠、肛门病变等器质性病变因素有关,也可能与结肠传输与排便功能紊乱等功能性因素有关,以及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年龄增长、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压力等都是便秘发生的高危因素。除此之外,排便的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排便姿势其实更容易排便,此时人体肛肠角在100-110°。坐在马桶上时,也可以用小板凳把脚垫高,能够达到同样效果。

     

    四.便秘是不是吃点泻药就好了?

     

    生活中,人们遇到便秘,会自己买点泻药吃,用完泻药后,症状有所减轻。但后来越用,便秘反而越严重。

     

    市面上的泻下药有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等。

     

    攻下药比如大黄、番泻叶、芦荟等,这类药多味苦性寒,不宜久服,否则影响肠道正常功能。

     

    另一类泻药为润下药,这类药多富有油脂,可以润肠,作用一般较攻下药弱,包括火麻仁、郁李仁等。这类药物可以适当服用,改善便秘。

     

    峻下逐水药,药力峻猛,服药后能引起剧烈腹泻,有的兼能利尿,使体内潴留的水饮通过二便排出,消除肿胀。本类药攻伐力强,副作用大,易伤正气,不可久服。

     

    五.四个可以促进排便的穴位 

     

    天枢穴

     

    天枢穴是大肠的募穴(是大肠之气结聚于腹部的穴位),它具有调中和胃、健脾化湿的功效,是治疗便秘最常用的穴位之一;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可以经常揉按天枢穴进行保健。

     

    天枢穴定位:位于脐中旁开2寸(脐中至腹侧外缘连线的内1/3处)。

     

    支沟穴

     

    支沟是属于三焦经的穴位,针刺该穴位可以补一补气,通一通,大便自然就会通顺。在日常中我们通过对该穴位的揉按刺激也可达到一定的效果。

     

    支沟定位:在手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三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大横穴

     

    大横属于脾经上的穴位,脾胃相表里,脾胃和大便调也。 

     

    大横定位:在腹部,肚脐旁开4寸,乳头直下,如图。

     

    合谷穴

     

    合谷穴,出《灵枢·本输》。别名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因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交接,且它们是同名经,二者“同气相求”,因此刺激合谷穴能调经气,对于治疗胃腑和胃肠道方面的疾病有显著疗效。

     

    合谷定位:在第1、2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或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1、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禁忌:怀孕忌按此穴,以防子宫强力收缩流产。

  • 长时间不排便,体内大便去哪了?身体会有哪些影响?很多人不清楚

     

     

    排便是人体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项人任务,通过排便情况也能够看出来一个人健康状况。有时候我们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时候,偶尔还会化验大便来检测身体的具体情况。虽然这是一个人们羞于提起的话题,但是大便对我们身体的排毒方面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根据不同人的身体状况和肠胃消化吸收的循环时间,排便的周期也各不相同,但是正常情况下是一天1-2次,或者两天1次,这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有朋友1周排便次数只有1-2次,那么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长时间不排便,体内大便去哪了?身体会有哪些影响?很多人不清楚。

     

    1、 为什么会长时间不排便?

     

    长时间不排便是分情况的:一种是没有排便的感觉、另一种是有排便的感觉,但是肚子很疼就是排不出来。这两种情况对于普通人来说通常适合日常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每天的吃的粗粮、粗纤维比较多的话,那么就会排便较多。但是如果每天吃的都是我们所称的“细粮”,那么身体就会消化掉很大一部分,形成的大便自然就会变少。

     

     

    不过有的朋友长期不排大便,就认为是“吸收”完了,身体没东西可排了,其实并不是。因为只要我们身体正常在进食和运动,那么肠道就一定会将一些垃圾和毒素向身体外排出。长时间不排便很可能是因为喝水太少或者不运动使得大便在体内干结,所导致的排便不畅或者肠胃蠕动过慢。

      
    2、 大便去哪了?

     

    如果超过一星期时间排便不畅的话,很可能就是由于便秘所造成的。大便当中含有体内不要的杂质和垃圾,并且还有一部分水分。如果长期不排便,这些水分就会被身体的其他部分所吸收,从而通过其他方式,如尿液、汗液等方式排出体外,从而达到体内排毒的目的。但是这样就造成了已经形成的这部分粪便过于干燥,干结在体内,极容易形成肠梗阻等病症。

     

    所以说,大便并没有被我们“完全吸收”,而是始终停留在我们的身体里,并且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不同,大便的梗阻程度也会不同。因此我们在平时要加强锻炼,并且多喝水,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肠胃的蠕动和排便的通畅。

      
    3、 如何顺利排便?

     

    有调查表明,10个人当中有近一半的人们都会有过便秘的现象,并且有1/3的人表示经常有排便困难的情况发生。便秘、排便困难的确是困扰着很多人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才能顺利排便呢?首先,我们应当给自己的肠胃定下一个“规矩”,譬如说在每天的一个时间段或时间点内,必须要进行排便。可能起初身体会不适应,或者没有便意,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排便习惯。

      
    此外,应当给自己的肠胃规定一个排便的时间。医生建议,排便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虽然有的人可能会觉得5分钟的时间有些不够,但是这是为了防止我们因长期如厕而患上痔疮等疾病的措施。如果每天排便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那么患得痔疮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同时,日常生活方面,应当多喝水,谁能够稀释我们的血液,同时还能够进入大肠中,滋润我们的肠道,缓解大便干结的现象。在饮食方面,要避免吃一些油腻或者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肠道的吸收,甚至会造成便秘的情况。

      
    现在很多人出现便秘情况后,都会选择一些药物治疗方式,如开塞露或者一些泻药。但是药物之所以能够快速通便,是因为其中有刺激肠胃的成分,虽然能解一时之需,但是不建议经常使用。

  • 常规体检后很多人会发现体检报告上会有一些囊肿、结节或者息肉,很多人对这些小的病变并不重视,可是正是这些小的不起眼的病变时间长了也会在你的不关注下慢慢变化,最终形成恶性肿瘤,威胁生命。

     

    因此,出现以下这三种结节发现后一定要及时切除,将肿瘤扼杀在摇篮中。

     

     

    结节是一种体积比较小的肿物,稍再微大些就改名叫做包块。

     

    在影像学上其实就是在超声、MRI或CT上看到的不正常的信号影。

     

    结节可以生长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有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

     

    一般情况下结节越大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以下这三种结节发现之后一定要及时切除。


    一、肺结节

     

    ①恶性结节:恶性结节就是已经癌变的结节,是一定要手术切除的。

     

    这些恶性结节一般都是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边缘不清、与周围的组织有黏连,有些牵拉胸膜,越不好的东西与周围越是不好分离。

     

    还有些可以呈现毛刺状、分叶状等不规则的形状。也有些边缘相对规则但是诚实性也属于恶性。

     

    对于一些典型的恶性肿瘤结节通过CT或核磁可初步诊断,对于病理检查结果为恶性的结节,只一定要切除的。

     

    因为在癌肿结节相对比较小的时候,进行手术切除配合一些辅助疗法是可以早期治愈的。

     

     

    ②实性肺结节直径>10mm:体积越大的结节恶变的可能性也越大。尤其是在定期随访中发现结节突然变大了一定要及时切除;

     

    ③毛玻璃结节:这种结节提示恶性,肺部的恶性肿瘤很容易累及其他的器官,使多个器官功能受损,造成严重后果;

     

    良性的结节形状都比较规则,边缘也比较光滑,比较安全。而像毛玻璃样结节就比较危险了。


    二、大于1.5cm的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长在脖子的前面,紧紧地贴在气管上,甲状腺长了结节可以随着吞咽的动作上下移动。

     

    结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做超声时发现的,还有一种就是能够用手触摸到的。

     

    有时不经意间会触摸到脖子上长了个小疙瘩,其实有可能就是甲状腺长了结节。

     

    一旦检查发现结节在短时间内增大了,或者直径大于1.5cm,尤其是结节只有一个的,就要注意了,尽早做手术切除,以防日后癌变的可能。

     

    其实单发的结节比多发的更易癌变,所以有时多发的反而不用太担心。


    三、超过10mm的乳腺结节

     

    乳腺结节一般很难用手摸到,很多女性都是在进行B超检查时发现,对于一些年轻的女性受激素水平的影响,直径小于5mm,有时会自行消失。

     

    但是对于直径大于10mm的结节,无论其良恶性程度都应该及时的手术切除。


    综上:结节最常见的三个部位是肺部、甲状腺、乳腺。一旦这些部位发现了结节,并且有了相应的指征应该及时的切除,一拖再拖就会变成恶性肿瘤。

  •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借此机会向广大的糖尿病患者介绍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糖尿病的饮食运动与药物治疗很多人已经一再讲解介绍,在这里不再赘述,今天和大家共同探讨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日常调护。

     
    在我们患者朋友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糖尿病并发症。

     
    是的,由于血糖异常对机体多脏器的影响,糖尿病可累积损害身体各个部分,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强调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今天主要介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

    很多患者谈“肾”色变,一听到医生说自己有肾病,就犹如下了病危通知书。是的,糖尿病肾病是诸多糖尿病并发症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患者往往有眼睑、颜面、下肢浮肿,夜尿频繁,小便泡沫多,血压升高,乏力腰痛,舌淡苔白,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的表现。化验尿常规可以看到尿蛋白呈阳性,伴或不伴潜血阳性,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超过150毫克,或见肌酐异常。

     
    我们知道糖尿病肾病之所以尿常规可见蛋白质是由于肾脏损害导致的蛋白质漏出,因此,过量的补充高蛋白的食物是错误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注意减少鸡蛋、牛奶、牛羊肉、豆类(大豆、黑豆、红豆等各类豆制品)等高蛋白的摄入,可适量摄入鲫鱼,鲤鱼等鱼类,补充所需蛋白质。同时要控制好血压,避免劳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即“凉、麻、痛”,在使用营养神经药的同时,可用温阳活血祛瘀类中药外用浴足,药方如下:艾叶15g、红花15g、川椒15g、桂枝15g、鸡血藤15g,上方用开水煮10分钟,再加适量温水浴足,每日二十分钟。注意一定用手试好温度,防止烫伤,切忌患者本人用脚试水温,因糖尿病患者手足温度觉不敏感,容易被烫伤而不自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往往已经有了糖尿病肾病,因二者都是小血管病变,故常常共存,所以当患者检查出蛋白尿的同时应检查眼底,排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可能,如有改变及时治疗。在应用羟苯磺酸钙等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的同时,Ⅰ期Ⅱ期的患者可服用三七粉,三七粉既可活血也可止血,是中药中双向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Ⅲ期患者建议请眼科会诊考虑做激光手术止血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荨麻疹是一种局限隆起于皮肤、黏膜表面的水肿性团块,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预防方法主要包括饮食、卫生、药物等多个方面。

    1.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荨麻疹患者应尝试寻找病因并避免接触致病因素,对于诱导性荨麻疹,需避免相应刺激或诱发因素可改善临床症状,甚至可自愈;当怀疑药物诱导的荨麻疹,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时,可考虑避免或使用其他药物替代。对疑似食物相关的荨麻疹患者,鼓励患者记食物日记,寻找可能的食物并加以避免,特别是一些天然食物成分或某些食品添加剂,可引起肺反应性荨麻疹。(2)药物治疗:如外用药物,主要以对症止痒为主,如炉甘石洗剂、艾洛松等激素药膏等。其次也可服用抗组胺药物进行全身抗过敏以及止痒治疗,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2.预防方法:(1)饮食:某些食物可能是诱因,如鱼虾海鲜,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或腌制品,都可诱发荨麻疹,所以对于容易出现荨麻疹的患者,需注意饮食,避免诱因。(2)卫生:有荨麻疹病史的人,需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长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容易诱发荨麻疹的物质。(3)药物:临床中,某些药物也容易引起荨麻疹,如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等,需尽快避免服用。

    一旦出现荨麻疹,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 今年的4月15日—21日是我国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京东健康将和大家一起关注如何防癌。

    今天我们将重点介绍女性如何防癌,女性哪些癌症高发,又怎样针对性的预防呢?一份《女性专属防癌攻略》请收好。记得转给身边的她们,一起筑起健康的防线。

    根据2024年2月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2022年中国新发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新预估数据:

    2022年中国女性新发癌症病例数229万,占总数的47%,将近一半。

    其中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发病人数最多,其次为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宫颈癌、肝癌、食管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1]

    癌症类型不同,预防方式也不同。

    1. 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乳腺癌占女性癌症新发病例的约30%[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乳腺癌在全球范围内也是高发癌症,约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中的比例为24.5%[2]

    预防措施:

    • 定期乳腺筛查

    建议35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检查(乳腺钼靶检查),以及定期自我检查。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筛查应提前至30岁[2]

    • 健康生活

    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限制酒精摄入等,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2. 肺癌

    肺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占女性癌症新发病例的比例约为17.5%。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女性肺癌的新发病例也逐年增加,其中吸烟是导致肺癌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3]

    预防措施:

    • 戒烟限烟

    戒烟是预防肺癌的首要措施。同时,避免吸二手烟也十分重要。

    • 定期肺部筛查

    每年进行一次胸部CT检查是早期发现肺癌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于长期吸烟的高危人群。

    3.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据最新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癌症新发病例的约10%[1]

    预防措施

    • 定期肠道筛查

    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粪便潜血检查,以及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结肠镜检查。

    • 健康饮食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谷物、蔬菜等),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有助于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4.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之一,我国女性甲状腺癌的新发病例数量不断增加,发病率约占女性癌症的8%,尤其在年轻女性中发病率较高[4]

    预防措施:

    • 定期甲状腺筛查

    对于正常女性来说,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对于有甲状腺病史或者甲状腺结节的女性来说,建议半年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

    • 控制碘摄入:适量的碘摄入有利于甲状腺健康,但过量摄入可能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

    5. 胃癌

    我国女性胃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胃癌在女性中也属高发癌症之一,发病率约占女性癌症的7%,尤其在40岁以上的女性中发病率较高[5]

    预防措施:

    • 饮食健康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盐、烟熏、腌制食品,有助于降低患胃癌的风险。

    • 定期胃部筛查

    对于女性来说,1-2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是早期发现胃癌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如胃炎、胃溃疡患者。

    6. 宫颈癌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约占女性癌症的5%[1]

    预防措施:

    (1)HPV疫苗接种

    HPV病毒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市面上的HPV疫苗有二价、四价和九价三种类型。

    • HPV二价疫苗

    主要针对HPV16和HPV18型感染,这两种HPV型别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能够预防80%的宫颈癌。

    接种人群:建议接种年龄为9至45岁。同时,未曾接种过HPV疫苗的成年人,尤其是性活跃的女性,也可以考虑接种。

    • HPV四价疫苗

    除了针对HPV16和HPV18型外,还针对HPV6和HPV11型,这两种型别感染是导致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疣的主要原因。因此四价疫苗能够预防70%的宫颈癌和大部分的生殖器疣。

    接种人群:建议接种年龄为9至45岁。

    • HPV九价疫苗

    针对的HPV病毒较为广泛,包括HPV16、18、31、33、45、52、58型以及两种致疣状乳头瘤的HPV型别6和11,能够预防90%的宫颈癌。

    接种人群:九价疫苗接种年龄较为宽泛,9至45岁都可接种,最佳接种年龄为9至14岁。

    (2)定期宫颈细胞学检查(Pap smear)

    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7. 肝癌

    肝癌在我国女性中的发病率也不容忽视。肝癌发病率约占女性癌症的5%[1]

    肝癌发病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饮酒等因素有关。

    预防措施:

    • 乙肝病毒筛查和疫苗接种

    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正常人每年进行一次乙肝病毒筛查,并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之一。

    • 戒酒限酒

    8. 食管癌

    食管癌在我国女性中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女性食管癌的发病率接近女性癌症新发病例的约5%[1]

    预防措施:

    • 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和酗酒是导致食管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戒烟限酒对于预防食管癌至关重要。

    • 健康饮食

    多摄入蔬菜水果,减少过热食物和油炸食品的摄入,有助于降低患食管癌的风险。

    9.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约占女性癌症的4%,尤其在更年期女性中发病率较高。

    预防措施:

    • 定期妇科检查:

    对于健康女性而言,每年定期进行一次妇科检查是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 健康生活

    保持健康体重、规律生活、避免长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等,有助于降低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10. 卵巢癌

    卵巢癌在女性中虽然不如其他癌症那样常见,但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卵巢癌的发病率占女性癌症新发病例的约3%。

    预防措施:

    • 定期妇科检查

    每年定期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和盆腔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卵巢癌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有卵巢肿块或疼痛等症状的女性,更应该加强筛查。

    • 健康饮食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谷物和蔬菜),减少饱和脂肪和加工食品的摄入,有助于降低患卵巢癌的风险。

    预防癌症是一项长期的过程,但可以积少成多。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爱护自己,健康才是女性最美的底妆。

    审核专家:湖南省肿瘤医院妇科主任医师马水根

     

    参考文献:
    【1】Zheng RS, Chen R, Han BF, Wang SM, Li L, Sun KX, Zeng HM, Wei WW, He J.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 2024 Mar 23;46(3):221-231. Chinese.
    【2】Loibl S, Poortmans P, Morrow M, Denkert C, Curigliano G. Breast cancer. Lancet.2021May8;397(10286):1750-1769.
    【3】Cao M, Chen W. Epidemiology of lung cancer in China. Thorac Cancer. 2019 Jan;10(1):3-7.
    【4】Chen DW, Lang BHH, McLeod DSA, Newbold K, Haymart MR. Thyroid cancer. Lancet. 2023 May 6;401(10387):1531-1544.
    【5】Guan WL, He Y, Xu RH. Gastric cancer treatment: recent progres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J Hematol Oncol. 2023 May 27;16(1):57.
  • 临床没有脂溢性毛囊炎的疾病,可能是指患者发生脂溢性皮炎后,因挠抓或机械性刺激导致毛囊继发炎症反应。建议调整生活习惯、注意患者护理、遵医嘱给予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等,帮助缓解症状。

    1.调整生活习惯:建议加强皮肤清洁卫生、保证充足睡眠、生活规律,限制高脂、高糖、辛辣刺激性食物。

    2.注意患处护理:建议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护用品,加强控油与保湿,避免过度清洁及摩擦。

    3.外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给予外用药物如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金霉素软膏等,具有消炎、杀菌、止痒的作用。

    4.口服药物: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患者症状比较明显,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口服药,如盐酸多西环素胶囊、盐酸米诺环素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

    出现皮肤损害,如局部出现疼痛、瘙痒的丘疹,建议注意患处护理,必要时到医院皮肤科进行诊断,查明原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治疗。

  • 肾结石是什么呢?肾结石的本质是尿液中的矿物质没有及时排出,结晶沉淀积累在肾脏内,可能会位移到输尿管,发作的时候没有任何前期预兆,疼痛有时会让人难以忍受;产生此疾病的原因,最主要还是因为平时喝水太少,再加上平时可能对以下的食物情有独钟,过量摄取,最后导致患上肾结石的风险极大地增加,因此,摄取下列食物时,可要多留意!

     

    1. 高钠食物

    盐的成分是钠(Sodium),如果饮食盐分太多,也意味着摄取太多的钠,过量的钠会增加尿液中的钙沉积,诱发肾结石的形成。日常生活裡,罐头食品、速食、即食品、肉类、调味料等都有钠的踪迹,因此,建议与营养师讨论如何适度摄取盐分,这样可以让肾脏的负担减少,使尿蛋白的几率减少。

     

    以下是进行低钠饮食的小提醒:

     

    外出用餐时,可以点一些较为清淡的食物,也可以吩咐一声,让店家少放一些盐。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在家里做饭,以天然食用香料来提味,从而减少盐分的添加。

     

    多摄取新鲜食物,少摄取加工食品,例如:罐头、泡面、香肠等。

     

    购物时别只看标价,也多重视营养标示,记得也要减少摄取含有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小苏打、泡打粉、磷酸氢二钠(Disodium Phosphate)、麸胺酸钠盐(Monosodium Glutamate)、味精(MSG)、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硝酸盐(Sodium Nitrate)或亚硝酸盐(Sodium Nitrite) 的食物,这些都是隐藏的钠。

    2. 富含草酸盐(Oxalate)的食物

    草酸盐会阻止身体吸收钙质,因此,尿液中的钙含量会升高,另外还有平时的水分补充不达标,非常容易造成肾脏结石,下面就是富含草酸的几种食物,应该特别关心:

     

    巧克力

     

    甜菜

     

    菠菜

     

    韭菜

     

    地瓜

     

    坚果,如核桃

     

    豆制品,如豆腐

     

    浓茶

    3. 富含动物性蛋白的食物

    摄取过多的动物蛋白质会增加体内的尿酸(Uric Acid)浓度,减少柠檬酸盐(Citrate)含量,而柠檬酸盐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因此,过多的尿酸与过少的柠檬酸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建议与营养师讨论,该怎样在合理的范围内摄取动物性蛋白,在补充身体必要营养的前提下,还能够避免过量的摄取。

     

     

    上面就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些饮食小建议,肾结石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完全避免的一个疾病,跟自己的生活作息习惯息息相关,其实保持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可以减少发生此疾病的概率,再加上不要过多的摄取上面的食物,这样疾病就会离你而去。

  • 事业上坚韧的TA,为何背后却脆弱不安?

    TA生活的那么努力,为什么会放弃?

    TA看起来很正常啊,为什么会想不开?

    ……

     

    抑郁症不一定就是看起来「死气沉沉」、「颓废沮丧」……很多人习惯用面具来伪装自己,将自己的脆弱和不安隐藏起来,藏入人群中。

     

    据统计,我国抑郁症患者人数高达9500万人,这意味着每15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抑郁症,它与我们的距离真的很近。

     

    为什么那些看起来乐观的人会得抑郁症?它与「完美主义」的性格是否相关?药物控制是否可以治疗抑郁症?

     

    京东健康特邀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李冰为您解答↓

     

    问题一:为什么“微笑型抑郁症”不易察觉?是否与精神心理疾病的病耻感相关?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李冰:

     

    专家观点1:医学上没有“微笑型抑郁症”的分型,这是1种社会名词

     

    从医学上,精神心理诊断是没有“微笑型抑郁症”的,这是老百姓的一种描述,这类病人,往往是表现为“人前乐观,人后自我伤感”。在门诊接诊也常常见到,他们往往有体面的工作、较高的文化素质,能够在人群中有效的控制情绪,但微笑背后是内心的郁郁寡欢,甚至可能出现自杀的情况。表面上的确看不出来,但临床抑郁量表中会提示,自我意志分数较高。

     

    专家观点2:病耻感,使很多精神心理疾病不易被察觉

     

    这些年,像抑郁症这类的精神心理问题,逐渐得到大众关注,但仍存在病人“病耻感”的现象,尤其是有身份地位的中年人,他们如未及时就医,的确是会被忽视。 关于“微笑型抑郁症”的严重后果(自杀),可以这样理解:

     

    人类是利用各种防御机制,来应付生活的变化。抑郁症患者外部防御机制启动的话,是可以完成“正常交流”、“微笑回应”、“正常推进生活、工作事项”等动作的;而回到家人身边或者独处时,就会开启自我防御,一旦出现问题,心理就会全线崩溃,甚至出现自杀的行为,所以,自我防御又称为“心理的最后一道防线”。

     

    问题二:社会精英为什么抑郁症高发?抑郁症是否与“完美主义”的性格相关?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李冰:

     

    专家观点1:抑郁症存在一定的性别倾向,但与社会属性无直接关系

     

    据临床数据统计,抑郁症的发生率女性较高,因抑郁症引发的自杀率女性占比大,自杀成功率是男性更高。而“微笑型抑郁症”的发生,更多见于中年人。但不是说社会精英多引发抑郁症,而是因为社会精英患抑郁症的事件影响力更大,引发的关注也更多。

     

    专家观点2:完美主义的性格特点,使抑郁症的发生率增加

     

    完美主义者的性格是事事循规蹈矩、处处认真负责,随时担心闪失和意外的发生,压力是比正常人高很多的,这很可能成为引发和加重抑郁症的重要环节。

     

    问题三:运动对抑郁症是否有好处?谈谈药物控制、环境等因素,对抑郁症的影响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李冰:

     

    专家观点1:运动产生的多巴胺,能够辅助治疗抑郁症

     

    国外文献有证据证实,运动后机体可以产生多巴胺,使身心愉悦,可辅助抑郁症的治疗。精神心理科的医生,除了给予病人药物治疗外,一般也会叮嘱病人规律运动。但仅靠运动来对抗抑郁症,一定是达不到控制病情的效果的。

     

    专家观点2:超2周的情绪低落,建议去医院就诊

     

    越来越多社会事件的发生,使大众对抑郁症产生了重视。但是什么节点去就医,仍很难判断。中度及重度的抑郁症,若不能通过药物干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简单的办法,只要情绪低落超过2周,一定要去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就诊,让医生通过专业手段判断病情,及时干预治疗。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