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仁济泌尿张主任谈FH缺陷型肾细胞癌

仁济泌尿张主任谈FH缺陷型肾细胞癌
发表人:张进

新出版的 2022 年版 WHO 肾脏肿瘤病理分类中,除了常见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集合管癌、未分类癌外,特别确定一类为以分子定义的肾肿瘤,其中包括新类型即 FH 缺陷型肾细胞癌。FH 缺陷型肾细胞癌本质是 FH 基因致病性突变导致相应 FH 蛋白功能缺失而导致的疾病。FH 基因突变包括胚系(germline)突变和体系(somatic)突变两种类型,其中胚系(germline)突变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即 WHO2016 版分类中的遗传性平滑肌瘤病相关性肾癌 HLRCC。由于 FH 基因体系突变与 FH 胚系突变导致的 HLRCC 具有似的生物学行为。因此,2022 年版 WHO 分类将 FH 胚系/体系突变导致的肾细胞癌统称为 FH 缺陷型肾细胞癌。

FH 缺陷型肾细胞癌患病率尚不清楚。男性较女性常见。在临床上,FH 缺陷型肾细胞癌患者表现为腰酸、血尿,单侧单发大肾肿瘤,2/3-3/4 患者首次就诊是已经为晚期伴远处转移(淋巴转移和骨转移相对常见)。当然也有病人初诊时没有任何症状,属于体检时发现。 HLRCC 肾癌患者常伴有家族史、皮肤的平滑肌瘤、女性多发子宫肌瘤。约 15-30%的 HLRCC 患者出现肾癌。HLRCC 患者年轻患者为主,亦有儿童患者报道。对于体细胞突变的 FH 缺陷型肾细胞癌患者,一般没有相应的皮肤及子宫肌瘤表现。在中国对于 HLRCC 肾癌认识不足,对家族史调查不够,也有部分病人可能是 HLRCC 具有遗传性的。因此对于怀疑 FH 缺陷型肾细胞癌患者,应该进行 FH 基因检测进一步确诊,同时启动对患者家庭的遗传咨询工作。由于 FH 缺陷型肾细胞癌影像与普通肾癌缺乏特征性、临床医生对该病缺乏了解及家族史缺乏等问题,在临床工作中 FH 缺陷型肾细胞癌术前确诊是相对困难的。国内多数病人是术后病理诊断的。 FH 缺陷型肾癌肿瘤细胞病理形态学上可以呈囊性,乳头状、实性、筛管状、腺样或囊实混合等多种排列方式;多数细胞细大,嗜酸性核仁,类似核内包涵体样,核仁周围一圈淡染空晕。大多数 FH 缺陷型肾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到肿瘤组织 FH 蛋白表达阴性(-),但仍有少部分 FH 蛋白表达阳性。因此,肿瘤组织免疫组化 FH(+)不能排除 FH 缺陷型肾细胞癌可能。此外,多数肿瘤组织 2-琥珀酸-半胱氨酸(2SC)免疫组化阳性(++)。目前国内大的医学中心都开展了 FH 缺陷型肾癌的病理诊断,但是由于该类肾癌属于罕见病,医师诊断经验相应不足;同时很多中心缺乏 2SC 免疫组化,造成部分 FH 缺陷型肾癌的漏诊和误诊。对于早期 FH 缺陷型肾癌,美国 NCCN 指南推荐根治性肾脏切除术;对于晚期肾癌,推荐系统治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张进主任团队早期开展遗传性肾癌的研究, 2017 年成立 HLRCC 临床诊疗中心,至今已经积累 70 余例 FH 缺陷型肾癌的临床资料(目前国际上最大病例数小于 40 例),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通过仁济医院数据分析发现,我们体会如下:早期 FH 缺陷型肾癌,首选根治性肾脏切除术。但是对于特别早期的肿瘤或者双肾肿瘤,宽切缘保肾手术也是可以考虑的。对于晚期 FH 缺陷型肾癌,推荐系统治疗。治疗方案包括 NCCN 指南推荐贝伐单抗+特罗凯或靶免联合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TKI 单药或 PD1 单药效果欠佳,但靶免联合治疗亦可以取得相对较好的治疗效果。希望有问题的患友通过网络平台联系我们,我们非常愿意与大家一起战胜 FH 缺陷型肾癌!努力!加油!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肾癌疾病介绍:
肾癌是指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成人肾脏慢性恶性肿瘤。主要致病原因还未明确,目前已知与遗传、高血压、吸烟、肥胖等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肾区疼痛(一侧或两侧腰部)、腹部肿块。本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免疫治疗为辅。若患者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可控制病情,延缓生命。
推荐科普文章
  • 肾恶性肿瘤能活多久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病理分期、患者的自身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效果。

    对于早期如何及时治疗,其5~10年的生成率可达70%,如果是中期或晚期,则可能只有1~2年时间,甚至更少。如果肾癌在早期被及时发现,患者又比较年轻,通过手术根治,其5~10年的生存率高达70%,一些病人能够终身存活而不受影响。如果患者发现比较晚,诊断时已经出现局部浸润或者淋巴结转移,甚至出现全身转移,其生存时间相对较短。全身转移的患者有效生存期大约为6个月,对于中晚期的患者,其生存时间也在1~2年左右。

    此外,除手术以外,还有分子靶向药物、化疗、局部放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方法,能够延长肾癌的生存时间,因此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 肾肿瘤不仅在我国泌尿外科肿瘤排名中榜上有“名”,还是个“亚军”,仅次于膀胱肿瘤。其中的恶性肿瘤肾癌通常指的是肾细胞癌,占到了肾脏癌症的八成。肾癌高发年龄为50 ~70岁,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5倍。

     

     

    98%的肾癌的为单侧发病,多数呈球形,就像“蚕豆”上鼓了个“包”。瘤体大小不等,以4~8cm多见,少数也可长到10~20多公分才被发现。

     

     

    肾癌可发生在肾脏的任何部位,以发生在肾的“上半身”居多,常导致肾脏变形。肾癌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肾癌的常见临床症状。

     

    一、肾内症状——血尿、腰痛、包块三联征

     

    1、间歇性无痛性血尿

     

     

    十个肾癌患者七个会有血尿症状,这种血尿没有痛感,而且往往是间歇性的,可自行停止,但会反复多次发作。一般小便出血症状会持续两三天,过数月后才会再次有血尿的现象发生,血尿中间间隔的时间越短,说明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如能在第一次血尿时就引起注意,及早就医,就可获得早期诊断。

     

    2、单侧腰部隐痛

     

    约50%的患者会出现腰痛。肾癌患者的腰痛分两种,一种是钝痛或隐痛的感觉,疼痛的部位是一个大概的范围,聚焦不到某个点上,常在背部的肾区或者在上腹部的位置,这主要是由于肿瘤侵犯肾的周围神经和肌肉引起的。

     

     

    另一种则为肾绞痛,当癌症出血引发的血凝块向下排出的时候会发生剧烈的绞痛,常易被误认为是肾及输尿管结石。

     

    3、腰部包块

     

    约20%~30%的患者还会有腰部肿块的症状。当体内的肿瘤长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肿块的出现,而且这种肿块用手就可以触摸到。尤以侧卧时更明显,有时还可看到包块随呼吸上下移动。若包块与周围组织黏连,则包块固定,不能推动,那说明癌症已经属于晚期了。

     

    二、“癌栓”引起的转移症状

     

    当肿瘤细胞脱落或者肿瘤侵犯血管,引起血液本身凝血异常,就会形成癌栓。它会随着血液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产生对应的肿瘤转移并发症。约有30%的病人因转移性肿瘤症状如咳嗽、咳血、神经麻痹等而就诊。

     

     

    癌栓常在动脉的流出道形成时,使流入肺的血液减少,这时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这种患者往往有一个特点,当他们左侧卧时症状会跟着加重,这是因为此时癌栓跟心脏接触的更加紧密,更加贴近心脏三尖瓣的位置,使流入肺的血流更少引起的。

     

    三、全身症状

     

    当患者患上肾癌的时候,会有恶心、浑身无力、发热等全身性的症状,有时还会出现没有任何原因的发热、水肿。这时候患者千万不要当成是普通的发热、消化不良等疾病来处理,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

     

    肾是全身血液里代谢废物的“过滤站”和“排出站”,一旦患癌,后果严重,因此一定要熟知肾癌的发病症状,规律体检,有相关不适时及时就诊!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我国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大约在30%左右,好发于中青年人群,尤其是女性群体,这其中95%都属于良性结节,只有5%左右是恶性的。虽然儿童不是甲状腺结节的高发群体,但是在儿童患者中,良性与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比例却与成年人是截然相反的。

     

    儿童甲状腺结节比成年人要少见,发病率仅为1.5%-1.8%左右,但与之相比的恶性比例却高达25%-26.4%,是成人的5倍之多,这也就意味着,发现甲状腺结节时它可能已经是甲状腺癌了。而且儿童甲状腺癌更容易发生转移,远处转移率高达20%,而成人患者仅为2%。

     

    所以,临床遇到儿童甲状腺内结节时,应考虑癌的可能性,尤其是单发结节在短期内迅速增大或伴有颈淋巴结肿大者更有较大可能性[1]

     

     

    分化型甲状腺癌

     

    在甲状腺癌中尤以分化型甲状腺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5%-90%左右,它又可以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特点: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但其肿瘤的恶性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以腺内扩散和局部淋巴结转移较为常见,但也可能转移至骨、肺。

     

    甲状腺滤泡癌特点:恶性程度高于乳头状癌,通过血循环向肺和骨骼等远处转移,也可转移至淋巴结。单纯的滤泡癌较为少见,多数是与乳头状癌夹杂成为混合型。

     

    大多数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是比较理想的,甚至可以达到治愈,因为这两种甲状腺癌的癌细胞与正常的甲状腺组织细胞相似度很高,不但生长速度较慢,且不易出现远处转移,所以10年的生存率可达90%以上。

     

     

    那么,哪些甲状腺结节的儿童更容易发展成为甲状腺癌呢?

     

    1、 曾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

    2、男性。在儿童时期,男孩的患病比例远远高于成年男性的患病率,儿童期男女患者比例为1:1.5;

    3、严重良性甲状腺疾病史,如先天性甲低、甲亢、桥本甲状腺炎等;

    4、全身放射治疗史;

    5、年龄小于10岁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高危因素[2]

    6、甲状腺癌家族史,多发内分泌腺瘤综合征家族史。

     

    所以建议甲状腺瘤的高危儿童应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如果在体检中发现了可触及的结节、淋巴结肿大或甲状腺不对称等症状,则应做进一步的检查,尽早排除隐患,不要等到有不舒服的表现或甲状腺肿大后再去检查,儿童本身对疾病的反应就不那么明显,容易忽视,往往出现严重问题了再去检查,可能已经晚了,错过了更佳的治疗时期。

     

    参考文献
    [1]周杏仁,冯懿正.儿童甲状腺癌特征及其诊疗方法探讨[J].实用肿瘤杂志,1996(02)
    [2]Alessandri AJ,Goddard KJ,Blair GK,et al.Age is the major de-terminant of recurrence in pediatric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J].Med Pediatr Oncol,2000,35(1):3541-3546.
  • 《三十而已》是在最近话题最多的电视剧,讲述了城市中女性在三十岁这一年龄节点时遇到的种种压力的故事。

     

    剧中有一位销售员王漫妮,为了提高自己的销售业绩,常常超负荷工作,甚至在上班时间内不喝水,还时常憋尿。

     

    最终终于身体不支,因为急性肾炎而昏倒。在医生的询问中,才知道是王漫妮经常憋尿导致的。

     

     

    于是,许多粉丝都疑惑,憋尿真的会导致肾炎吗?

     

    憋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我们每一个人的膀胱容量都是有限的,一旦尿量储存超过了膀胱的生理容量时而有意地忍住不排的行为,主要是通过尿道外括约肌的收缩来完成。


    正常人的膀胱内尿量达到150—200ml时,开始产生尿意,尿量达到250—450ml时即可引起排尿活动,但尚无明显不适,故将此容量称为膀胱的生理容量。

     

    但一旦超出了这一容量,就会使膀胱壁扩展,从而产生一种腹部压迫感,此时有意识的不去排尿,即是我们说的“憋尿”。

     

    憋尿引发肾炎绝不是骇人听闻,憋尿的主要形式是尿道外括约肌收缩,这就使得尿液及尿液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反流入肾盂,导致肾盂肾炎的发生。

     

    剧中的王漫妮即是因为这一原因引发了肾炎,影响了自己的工作的同时,又让家人朋友担心。

     

    其实,除了肾炎之外,女性在憋尿的时候还会引发其它的问题,这些都是广大女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

     

    1. 泌尿系统感染

     

    女性腹腔内器官结构相比男性显得更加复杂,在尿液过多储存时,泌尿系统感染的可能性会更大,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在憋尿时细菌刺激尿路上皮就会引发炎症,即我们常说的“尿路感染”。常常伴有菌尿与脓尿。

     

     

    2. 子宫后倾

     

    子宫和膀胱都位于盆腔内,且二者相邻,子宫位于膀胱的后方。憋尿时,膀胱因为充盈尿液而不断胀大,当超出生理容量范围后,就有可能压迫子宫,引起一系列的症状。若长时间压迫,会导致子宫无法正常复位 ,使得子宫向后倾斜,引发疼痛等症状。

     

    3. 痛经

     

    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也是各位女性朋友非常困扰的疾病之一。当憋尿时膀胱胀大压迫到子宫,而正巧又逢到经期来临或即将来临时,经血无法正常的流出子宫,即可引发痛经。常见的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精神不振等情况。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 影响生育

     

    既然膀胱的胀大会压迫子宫阻碍经血的流出,也自然会导致排卵不能正常进行,这是一种相对来说更加严重的症状。同时,子宫受到压迫时也会挤压骶骨前方的神经丛,导致腰部疼痛,影响夫妻生活。

     

    5. 膀胱受损

     

    不同于男性,女性只有一个括约肌,这就导致了女性在憋尿时,更容易使得膀胱受到损失,当膀胱肌肉由于过度胀大而松弛时,会发生排尿不畅。若长时间憋尿导致括约肌疲劳时,则会导致尿失禁。


    从上面可以看出,憋尿对于女性朋友的危害是非常多的,所以各位女性朋友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健康。

     

    相比财富与名誉,健康是最大的幸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喝水,多运动,少憋尿,使自己的尿液的生成与排泄更加健康,这样就能更加有效地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有毒物质,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 据港媒报道,田启文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早前被传因病入院的吴孟达其实是患上了肝癌。

     

    据说吴孟达是在去年年底发现的肝癌,之后,吴孟达前往澳门治病,后返回香港就医,目前已做完手术,正在化疗阶段。

     

    熟悉吴孟达的人都知道,他是绝对的金牌配角,1992年凭借电影《逃学威龙》获得第1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之后参演了《逃学威龙2》、《破坏之王》、《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等电影,在这些电影里,吴孟达虽然都是配角,但演出堪称经典。

     

    更让人敬佩的是,已经68岁的吴孟达依然在演艺事业上继续奋斗,就在2017年,他还参演了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和喜剧电影《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

     

     

    遗憾的是,这样一名优秀的金牌配角,却不幸罹患肝癌。

     

    很多明星都罹患了肝癌,比如因为肝癌去世的傅彪,臧天朔,赵英俊。

     

    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较为少见。继发性或称转移性肝癌系指全身多个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侵犯至肝脏。一般多见于胃、胆道、胰腺、结直肠、卵巢、子宫、肺、乳腺等器官恶性肿瘤的肝转移。

     

    在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很高,全世界每年新发的肝癌患者,几乎一半都来自中国,问题来了,既然肝癌的发病率这么高,肝脏不好究竟有哪些信号呢?

     

     

    第一,黄疸,黄疸就是血液里的胆红素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和巩膜出现异常的黄染,之所以出现黄疸,是因为肝癌来临时,肝细胞坏死所致。

     

    第二,食欲不振和消瘦,当肝癌来临的时候,常常会有食欲不振,甚至有厌油,这是因为肝脏是分泌胆汁的部位,胆汁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消化高脂肪食物,随着进食的减少,再加上肿瘤的消耗,患者会很快出现消瘦。

     

    第三,腹水,肝癌的患者常常合并肝硬化,所以会有腹水出现,也有些肝癌,癌细胞发生了腹膜转移,也会出现腹水。

     

    第四,肝区疼痛,肝癌很容易引起神经,从而引起肝区疼痛,疼痛较为剧烈,肝癌常常发生自发性破裂,更会引起肝区疼痛。

     

    在我国,乙肝是导致肝癌的最主要原因,乙肝,肝硬化,肝癌,是乙肝发展的三部曲,所以发现乙肝,一定要定期检查,及时治疗。

  • 胆道癌是一组罕见的异质性和侵袭性上皮癌,包括 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胆道癌约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3%。由于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就已经处于晚期,胆道癌的预后相当差, 其5年生存率只有2%

     

    系统化疗一直是治疗晚期胆道癌的主要手段。3期随机试验ABC02研究确立了 吉西他滨+顺铂(GEMCIS)作为晚期胆道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GEMCIS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相比,显著改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GEMCIS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1.7个月,吉西他滨单药治疗组为8.1个月;GEMCIS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0个月,吉西他滨单药治疗组为5.0个月。

     

    2019年,将GEMCIS+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作为晚期胆道癌一线治疗的2期试验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9.2个月。后续的3期试验(SWOG 1815),将评估在GEMCIS基础上增加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否能显著改善总生存期。

     

    对于二线治疗,ABC06三期研究是首个显示晚期胆道癌使用GEMCIS后进行化疗有生存优势的随机试验。将mFOLFOX(改良的亚叶酸、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方案)+积极症状控制与单独积极症状控制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mFOLFOX+积极症状控制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6.2个月,而单独积极症状控制组为5.3个月。因此, mFOLFOX现被推荐用于GEMCIS进展后胆道癌的二线治疗

     

    随着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出现,已经发现了许多新的治疗靶点。在过去几年来,一些试验显示了晚期胆道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益处。下文总结了晚期胆道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策略。

     

    FGFR抑制剂

    一些FGFR抑制剂已经被开发出来,并进行了临床试验。可逆的ATP竞争性FGFR抑制剂(如 德拉替尼、英菲格拉替尼和培米替尼)和不可逆的非ATP竞争性FGFR抑制剂(如 福巴替尼)显示出有希望的临床活性。德拉替尼是一种泛FGFR抑制剂,在一项2a期试验中,对29名携带FGFR2基因融合的肝内胆管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7个月。在有FGFR2突变或扩增的患者或缺乏FGFR基因突变的患者中没有观察到疗效。

     

    尽管FGFR抑制剂显示出了很好的临床活性,但也会出现 获得性耐药。在Goyal等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对4名接受英菲格拉替尼治疗的FGFR2融合阳性肝内胆管癌患者进行了进展前后的肿瘤组织测序和循环肿瘤DNA分析,结果显示,在病情进展时,循环肿瘤DNA分析显示出现了新的FGFR2激酶突变。

     

    IDH抑制剂

    这类药物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艾伏尼布,这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IDH1突变抑制剂,在一项针对73名以前接受过治疗的IDH1突变的胆道癌患者的1期试验中,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3.8个月。在后续的3期ClarIDHy试验中,纳入了晚期、不可切除的IDH1突变型胆道癌患者,以前接受过一到两种治疗,被随机分配(2:1)接受每日口服艾伏尼布 500mg或安慰剂,共有187名患者入组。

     

    结果显示,艾伏尼布的ORR为2.4%,疾病控制率为50.8%。艾伏尼布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7个月)比安慰剂(1.4个月)长。艾伏尼布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0.3个月,安慰剂为7.5个月。艾伏尼布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恶心(38%)、腹泻(32%)和疲劳(28%)。 与安慰剂相比,艾伏尼布作为二线治疗显示了无进展生存期的显著改善和更高的总生存期,并被NCCN指南推荐用于IDH1突变型胆道癌的二线治疗

     

    RAS-RAF-MEK-ERK通路

    RAS-RAF-MEK-ERK通路的上调在胆道癌研究中经常被描述,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和分化。据报道,胆道癌中激活KRAS突变的发生率约为9-40%,KRAS突变在胆囊癌中较少见(7-8%)。关于BRAF突变,大型研究表明,BRAF V600E突变主要见于肝内胆管癌,发生率为3-5%。就预后而言,KRAS和MAPK-ERK通路突变与预后不良相关。尽管KRAS突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但正如在其他实体瘤中所看到的那样,针对这一靶点仍然是一个挑战。 针对BRAF和MEK靶点的药物已显示出一些前景

     

    在维罗非尼治疗BRAF V600突变的非黑色素瘤患者的2期试验中,有8名胆道癌患者入组,其中有1名获得了持续1年以上的部分缓解。司美替尼是一种MAPK抑制剂,在ABC04 1b期试验中与GEMCIS方案联合治疗晚期胆道癌,在入组的28名患者中,有3名患者被证实有部分缓解。

     

    比美替尼也是一种MEK抑制剂,在一项1b期研究中与卡培他滨联合进行了测试,34名入组的晚期胆道癌患者以前接受过吉西他滨治疗,结果显示,ORR为20.6%,疾病控制率为76.5%。55.9%的患者病情稳定,其中68.4%的患者病情稳定时间超过12周。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7.8个月。

     

    BRAF和MEK抑制剂的双重抑制策略也进行过评估。在2期多中心ROAR试验中,43名BRAF V600E突变的晚期胆道癌患者接受了达拉非尼+曲美替尼的治疗。经过10个月的中位随访,研究者评估的ORR为5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3.5个月。因此, 达拉非尼+曲美替尼的BRAF和MEK双重抑制对BRAF V600突变的晚期胆道癌显示出明显的临床活性,可考虑按照NCCN指南的推荐用于后续治疗

     

    靶向HER2治疗

    HER2基因扩增或过表达见于3-19%的胆道癌患者。与肝外胆管癌(11%)和肝内胆管癌(3%)相比,HER2基因扩增或过表达在胆囊癌中更常见。在预后方面,HER2突变与生存率较差相关。一些针对HER2的靶向疗法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得到了评估, 拉帕替尼+吉西他滨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活性,但在两项单臂2期试验中,对于未经选择的晚期胆道癌患者没有显示出临床活性。

     

    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联合治疗HER2阳性的晚期胆道癌,是在一项2a期研究中进行的。39名有HER2扩增、HER2过表达或两者都有的患者被纳入研究,他们之前接受过治疗。在8.1个月的中位随访期中,显示出ORR为23%,疾病控制率为51%。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0.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0.9个月。

     

    参考文献: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1;6(11):956-969.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毛息花,肯塔基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癌症流行病学与慢性病流行病学。
  • 本文转载自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

     

     

    自《危险边缘》主持人Alex Trebek透露自己患上胰腺癌以来,这一癌症已成为全美关注的焦点。对于大多数胰腺癌病例来说,癌症始于胰管。这被称为胰腺导管腺癌,是胰腺癌最致命的形式。其余5%-10%属于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s)。尽管pNETs的情况很少见,但它仍然具有潜在的致命性。 屈服于pNET的两位杰出人物包括Aretha Franklin(艾瑞莎·富兰克林)和Steve Jobs(史蒂夫·乔布斯)。

     

    为了更多地了解pNETs及其与其他类型胰腺癌的不同之处,我们采访了芝加哥大学神经内分泌肿瘤主任Xavier Keutgen(医学博士)。Keutgen是美国为数不多在广泛切除神经内分泌肿瘤方面拥有先进专业知识的外科医生之一,也是几项临床试验的首席研究员,重点研究内分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新诊断和治疗方法。

     

    了解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由神经内分泌细胞发展而来的肿瘤,这些细胞几乎可以在身体的每个器官中找到。尽管名字里含有“神经”这个词,但它们与大脑无关。它们的名字源于细胞与自主神经系统(你无法控制的神经系统)的连接。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在任何具有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器官中发展。这些细胞产生可以在我们血液中分泌的激素或蛋白质。例如,在胰腺中,你可以在胰岛中找到这些细胞,它们会分泌胰岛素等激素来调节我们的血糖。虽然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从这些正常分泌激素的胰岛细胞发展而来的,但大约75%的肿瘤是无功能的,不产生激素。

     

    NET肿瘤有多常见?您在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见过的最常见的NET肿瘤是什么?

     

    目前,美国有17万人患有NET肿瘤。每年,芝加哥地区有400-700人被诊断出患有神经内分泌肿瘤。这种病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罕见,甚至越来越普遍。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现在可以更好地诊断出这些肿瘤,而且发病率在普遍增加。总的来说,我认为我们在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的临床环境中看到的最常见的是肺、小肠和胰腺的NETs。

     

    胰腺导管腺癌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有什么不同?

     

    最常见的错误是把“胰腺癌”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混为一谈。胰腺癌通常被定义为胰腺恶性肿瘤(来源于胰腺导管细胞),预后不良。pNETs仅占胰腺肿瘤的5%至10%。他们的表现不同,预后要好得多,治疗方式也完全不同。与更常见的胰腺癌不同,转移性pNET患者(或已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症患者)中,有50%的人在确诊后可以生存五年或更长时间。

     

    pNETs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如果肿瘤仍然局限于局部并且尚未扩散,我们会切除大于2厘米的肿瘤。我们最近发表了一项研究,调查了肿瘤大小和手术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怎样大小的肿瘤最适合做手术。如果肿瘤会分泌激素(约10-25%的患者),则无论大小都会被切除。如果肿瘤已经扩散,手术仍然是常见治疗方法。在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我们非常擅长并专门从事这类手术。

     

     

    例如,如果肿瘤已经扩散到肝脏,我们可以从胰腺切除原发性肿瘤,同时也可以通过非常专业的技术切除肝脏中全部的或者几乎全部的病变,以防止对健康肝脏的其余部分造成伤害。这就是所谓的实质保留切除术,我们可以小心地逐一取出肿瘤的各部分。较深的肿瘤可以使用微波消融术。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可以在不损害肝功能的情况下从肝脏切除30、40或有时多达50个病变。

     

    pNET还有哪些其它治疗方案?

     

    与腺癌不同,经典化疗很少用于pNETs治疗。除了手术之外,或者不实施手术,一些患者还接受肌肉注射或每日口服药片来减缓肿瘤生长,有时这种方式可以使用多年。近来有一些更先进的治疗方式,包括一项新的有前景的PRRT治疗,或称为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是一种放射性输注,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持续八个月,靶向肿瘤细胞,而不会影响其他器官。它的副作用最小,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因为它可以使多达30%-40%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肿瘤缩小。

     

    pNETs和其他神经内分泌癌是如何诊断的?症状有哪些?

     

    因为大多数肿瘤不分泌激素,所以大多数患者都没有症状。这意味着他们没有明显的症状,比如体重减轻和腹痛。他们也不会发黄(黄疸)。这些肿瘤在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里生长缓慢,从未被发现。在许多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因其他状况而接受CT扫描或超声波检查,从而发现肿瘤。如果肿瘤确实分泌胰岛素或胃泌素等激素,通常会更快被诊断出来。这是因为它们会引起低血糖症,导致低血糖水平,晕倒或导致胃酸和溃疡。

     

    哪些人具有患上PNETs的最大风险?怎样才能降低风险?

     

    有一些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使一些人更容易患上Net。除了罕见的遗传综合征外,我们目前还不知道人们患上这些肿瘤的原因。

     

    NETs的最新研究成果集中在哪些方面?

     

    在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综合癌症中心,我的实验室致力于了解为什么有些人对某些疗法的反应比其他人更好。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提高PRRT的有效性,使其对胰腺和其他NET患者更好。我们还专门尝试联合疗法,例如将PRRT与手术相结合。此外,明年我们将开始一项临床试验,专门研究针对胰腺癌患者的这些联合疗法。

  • 63岁的王先生(化名),几年前因患小型肝癌接受过手术治疗,前几天接受诊察追踪时,计算机断层检查发现了小型肝肿瘤,该肿瘤与典型肝癌的表现不一致,为了加强肿瘤动脉相的显影,我们给他安排了MRI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肿瘤是恶性肿瘤。为了进一步确认,我们在协助王先生进行射频烧灼术(通称电烧)治疗的同时进行病理切片,结果确认为恶性肿瘤,幸好该肿瘤通过电烧根除后没有复发。

     

    MRI+肝目标型显影剂有利于术前识别小型肝肿瘤。

    对于3厘米以下的小型肝癌,目前多采用根治疗法完全清除肿瘤,如肝移植、外科手术切除或RFA射频烧灼术(通称电烧),5年的生存率达到40%~70%的肿瘤位置出现在不适合电烧的地方,也可以采用高选择性的导管肝动脉栓塞(TACE)进行治疗要清除小型肝癌,术前检查和评价很重要!如果能正确抓住小型肝癌,不仅能有效地根除病灶,还能降低治疗风险和术后复发率,建议使用MRI核磁共振,加上肝脏目标性显影剂,超音波及计算机断层可能看不清楚的肿瘤组织

    避免肝肿瘤复发恶化

    除了术前评估,肝癌复发率高,患者术后追踪也不能疏忽,项目包括图像追踪和肿瘤指数追踪,术后图像追踪一般可以通过超声波和计算机断层。然而,当使用传统图像跟踪无肿瘤时,肿瘤指数上升时,有必要怀疑肝癌是否复发。此时,建议使用MRI核磁共振和肝标志性显影剂来找出难以区分的肝肿瘤。

     

     

    现代人生活繁忙,压力大,休息异常,酒精肝和脂肪肝成为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定期接受检查和服用抗病毒药物外,一般人也应尽量避免吃霉菌和过度油腻的食物,不要喝醉酒,引起肝炎、酒精肝脏或肝癌。

    对于一般人群,肝癌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远离肝癌的致病因素

     

    生活中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肝炎病毒感染有助于从源头预防肝癌。

     

    好酒者要注意适量饮酒,尽量戒酒。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非常明确的致癌物,生活中要避免食用发霉的食物。

     

    2、减少对肝脏的损伤

     

    少吃主食和高脂肪饮食有助于预防肝癌的发生。

     

    不需要的时候,不要吃药。

     

    远离烟草有助于减少肝损伤和肝癌的发病率。

     

    3、增强自身免疫力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及时发现和清除异常的肿瘤细胞,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也有助于健康,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肾癌晚期病人脚肿可以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方法进行消肿。

    1.饮食:限制盐的摄入可以减少体内液体潴留,有助于减轻脚肿。此外,适量控制液体摄入,避免饮水过多,也可以减少液体在体内的滞留。

    2.运动:将患者的脚部抬高,可以帮助减轻脚肿。建议使用枕头或垫子将脚抬高,使其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减少血液和液体在脚部的滞留。其次,适度的运动和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减轻脚肿;患者可以进行适量的散步、伸展和脚部运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此外还可适当配合压缩袜进行缓解,压缩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袜子,可以提供适度的压力,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脚部肿胀。

    3.药物:肾癌晚期时,患者的肾功能会受到严重损伤,可能会出现大量蛋白尿,从而引起脚肿的情况,可以采用利尿剂进行缓解,如呋塞米等,同时采用人血白蛋白、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治疗。

  • 肾癌并不少见,全世界每年有超过30万例患者被诊断为肾癌,大约15万名患者死于此病,随着我国医疗手段的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肾癌的发病率日益增高。

     

    一、警惕肾癌的高危因素

     

    肾癌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其发病可能与吸烟、肥胖、高血压、饮食、遗传因素(如VHL抑癌基因突变或缺失)等有关,某些职业如石油、皮革、石棉等产业工人患病率更高。

     

    1.肾癌的催化剂——吸烟

     

    肾癌在不同性别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男性是女性的1.5倍,这可能与吸烟有一定关系。

     

    临床数据显示,重度吸烟者的肾癌发病率比轻度吸烟者的发病率更高,并且烟龄长短与患病率也直接相关,这主要是因为烟草中的二甲基亚硝基胺成分可能会导致肾癌。已有研究证实吸烟会增加肾癌的患病风险,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0%和20%。

     

     

    2.肾癌的导火线——肥胖

     

    吸烟不是肾癌唯一的高位因素,研究显示肥胖与30%的肾癌发病有关。体质指数BMI每增加5公斤/平方米,男女性的肾癌发病风险分别增加24%和34%。

     

    3.肾癌的助推器——高血压

     

    此外,高血压也会增加肾癌发生的风险。长时间的高血压使肾血管张力升高、肾血管硬化。如果血压持续升高,对肾脏的肾小管有损伤,出现尿蛋白,潜血等现象,从而增加肾癌的发生率。

     

     

    二、远离肾癌的健康生活方式

     

    1.少变质 多蔬菜

     

    所谓病从口入,一些发霉变质的食物切不可食用,日常也要少吃一些腌制的食物,比如咸菜、酸菜、腌肉等。另外如果长期摄入高含量的乳制品、动物蛋白、脂肪,则会加重肾脏负担,从而增加肾癌的发生风险。

     

     

    相关研究显示,食用水果和蔬菜(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如卷心菜、花椰菜等),以及富含脂肪鱼类的饮食被认为可以降低患肾癌的风险。

     

    2.少熬夜 多运动

     

    不论是工作加班,还是刷夜玩游戏,长期熬夜,小心肾癌找上门。一方面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癌变几率。另一方面,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体内促进食欲因子的水平也会升高,它的直接后果就是肾癌的高危因素——肥胖。

     

     

    适当的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在预防肥胖的同时还可以促进肾脏的水盐代谢,降低肾癌发病风险。

     

    三、发病隐秘,重视体检

     

    肾的常规检查很简单,由于肾及周围脂肪膜的结构,B超就能轻而易举地筛查出1-2cm的肿块。肾癌起病隐匿,早期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60 %的肾癌是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的,等到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了,这个时期的肾癌不仅难治,预后还差。因此我们一定要规律体检,就算真的患病,也能尽早对其治疗。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致癌的各种高危因素,这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应该融入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才能防“癌”于未然!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