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上呼吸道感染发烧不退怎么办?

上呼吸道感染发烧不退怎么办?
发表人:医联媒体

上呼吸道感染发烧不退可能是疾病未完全痊愈、合并其他疾病导致,患者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进行缓解。1.疾病未痊愈:疾病的痊愈是需要时间的,部分上呼吸道患者疾病尚未痊愈,病毒等病原体仍未被完全清除,此时仍然会有发热的症状。高热患者可口服布洛芬片等药物,低热患者则可注意多饮水,一般无需特殊处理。2.合并其他疾病:部分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病原体可能会侵犯下呼吸道,比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细菌性肺炎,此时患者也会出现发热不退的症状。此类患者需要进行血常规、痰培养、胸部CT等检查,明确病原体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阿莫西林等。上呼吸道感染发烧不退的患者需要及时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明确病因后及时治疗,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介绍:
上呼吸道感染非常常见,是由于细菌或病毒及其他病原体感染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部、喉部),定植于上呼吸道,引起的以鼻塞、流涕、头痛、咽痛、咳嗽、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发病率非常高。发病与年龄、性别、职业、工作环境等无明显相关性,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普遍易感,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患者说话、打喷嚏等将病原体播散到空气中,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呼入带有病原体的空气易感染。也可通过接触传播。本病经过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可治愈,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是少部分年老体弱或本身合并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预后不良,这类患者应提高警惕。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包括环境因素、病原微生物、防御功能降低等。

    1.环境因素:在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悬浮颗粒增多、病原微生物密度增高,使病原微生物更容易通过呼吸道侵入易感者。

    2.病原微生物: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包括病毒和细菌等。其中70%~80%由病毒引起,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感染则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常见,此外还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

    3.防御功能降低:各种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疾病。

    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喉咙痛、咳嗽、发热等,应及时就医,以便确诊和治疗。

  •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常见一般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局部症状、全身症状,也有特殊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分别是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等。

    一、一般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局部症状:一般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细菌引发,主要是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继发细菌感染者,常由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引发。局部症状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咽痛等。

    2.全身症状:患儿有发热、烦躁不安、乏力等,部分患儿有食欲缺乏、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可能为肠痉挛所致。腹痛持续存在,多为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导致的。

    二、特殊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 A 型,临床表现有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见咽部充血,咽峡部的黏膜上出现散在的灰白色疱疹,1~2 天后疱疹破溃形成溃疡,疱疹也可出现在口腔的其他部位。

    2.咽结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 3 型、7 型,以发热、咽痛、结膜炎为特征,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可伴消化道症状,体检发现咽部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膜炎,可伴球结膜出血,颈及耳后淋巴结增大等表现。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较严重者及时就医,及时接受治疗,尽量让疾病得到控制。

  •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烧可能是疾病未治愈、其他并发症等原因,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改善。

    1.疾病未治愈: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部分儿童合并细菌感染,单纯抗病毒治疗后病原体未完全消除,疾病未治愈就会有反复发烧现象。建议去医院检查后用药,比如细菌感染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支原体感染用红霉素,发烧可根据体温选择温水擦浴、冰敷、口服布洛芬混悬液等降温。

    2.其他并发症: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早期没得到相应控制和治疗,病程拖延容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有反复发烧的表现。要完善胸部 X 线检查进行明确,必要时可住院观察治疗。发烧可多喝温开水、用退热贴、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等降温。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烧的原因比较多,具体要去医院通过相关检查判断,以上药物遵医嘱使用。

  • 病毒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患病。病毒性肺炎的种类有很多,而且这种疾病大多发生在春季和冬季,那么对于各类的病毒性肺炎应该如何区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区分吧?

     

    1、流感病毒性肺炎


    多发生于年龄在6个月至2岁之间体弱的婴幼儿,冬末春初为主要流行季节。患儿突然起病,以持续7-10天的高热为其主要特征,应用抗生素无效。对本病的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的中药为主。


    2、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


    多发生于冬季和初春,以2-3个月的婴儿多见,6个月以内的婴儿病情最严重。往往在感冒后2-3天,患儿出现持续性干咳和阵发性呼吸困难。患儿的表现类似支气管哮喘,喘憋发作时呼吸快而浅表,每分钟在60-80次之间,可有呼气性喘鸣音,所以有人把这种肺炎称为喘憋性肺炎。

     

    患儿脉搏每分钟可达150-200次,体温多数下迷也可达38-39度之间。面色苍白和口唇、指端青紫是病情严重的征象。鼻翼扇动和三凹体征表示病儿明显缺氧。对本病主要应采取对症治疗,护理也极为重要。

     


    3、腺病毒性肺炎


    八成发生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多见于冬春两季。其潜伏期为4-10天,一般是突然发热,起病后3-4天呈持续性高热,60%的病儿最高体温超过40度,伴频繁或阵发性咳嗽,但无明显的流涕和打喷嚏。起病3-5天后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且逐步加重。重症患儿出现鼻翼扇动、口唇和指甲青紫、喘憋及三凹体征。

     

    有的病孩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半昏迷或阵发性烦躁不安,面色发灰、心跳增快也是病情严重的表现。早期的特征是眼结膜充血,身上出现红色丘疹、斑丘疹或猩红热样疹子,扁桃体还可出现石灰样小白点。本病是较严重的婴幼儿肺炎,应积极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4、副流感病毒性肺炎


    副流感病毒是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共有四型,多于深秋、冬季和早春流行,有的似无明显的季节性。副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表现不如合胞病毒性肺炎那样严重,也比流感病毒性肺炎轻。患儿高热持续时间较短,咳嗽也不太厉害。一般可用中医中药对症治疗,预后较好。

     

     

    以上就是各类病毒性肺炎的区分,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而且希望大家不慎患病后,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知道自己究竟是哪种肺炎后,及时对症下药,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后,愿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 男性保健五大疾病困扰男性,男科医生教你防治

    以下五大疾病,看你幸运值如何,是全部多开还是不幸中枪呢?

    前列腺疾病——常见多发

    前列腺疾病已经成为男性最常见的多发病。目前我国已有1.5亿前列腺患病患者。前列腺疾病通常指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等。其中前列腺炎多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子、在我国15-60岁男性发病率约为8.7%:前列腺增生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并老年男性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低,约为0.001%。

    症状临床表现:排尿扰乱: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失禁、尿线分叉、夜尿次数多等。性功能障碍(并发症),包括性欲减退、早泄、射精痛、勃起减弱及阳痿;其他症状尿路损害。

    医生建议;前列腺炎、增生等前列腺通病治疗完全可以控制和恢复,如果患有前列腺疾病,早治疗。预防前列腺炎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忌憋尿、忌辛辣烟酒、忌久坐、忌性生活频繁,宜多饮水(夜晚适量饮水)、多运动,劳逸结合。

  • 女性右肋骨下方疼痛就诊时,首选乳腺外科,其次也可以选择消化内科或者肝胆外科。

    1.乳腺外科:女性右侧肋骨下方疼痛很有可能与乳腺疾病有关,例如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等等,医院就诊时通过乳腺触诊、乳腺B超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2.消化内科:右侧肋骨下方位于右上腹腔,分布有肝、胆、胃、肠等器官,当上述器官出现病变时,也会引起右上腹疼痛,所以必要时可以选择消化内科。

    3.肝胆外科:当肝胆出现急性感染性疾病时,会出现明显的右上腹疼痛,例如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等等,所以特殊情况也可以选择肝胆外科就诊。

    由于男性和女性的内脏结构基本相似,所以当女性出现右侧肋骨下方疼痛时,除了排除乳腺疾病之外,也需要排除一些腹腔疾病。

  • 取环后月经推迟了十天还没来可能是怀孕、子宫损伤、内分泌失调等原因。

    1.怀孕:取环后有发生性行为,月经推迟十天不来要考虑是怀孕, 怀孕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持续增加,支持子宫内膜不发生脱落,暂时就不会有月经来潮。

    2.子宫损伤:取环过程中由于医生操作不当,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使子宫内膜变薄,子宫内膜只有达到一定厚度才能发生周期性剥脱,子宫内膜变薄之后会推迟月经,有取环后月经推迟十天不来的现象。

    3.内分泌失调:取出环后会有阴道出血、腹部疼痛等不适症状,使女性心情紧张、焦虑,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造成内分泌失调,影响正常月经周期,有取环后月经推迟十天不来的现象。

    取环后月经推迟十天不来的原因比较多,除了以上因素影响,也可能是宫腔粘连、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月经推迟太长时间建议去医院检查原因,再针对性治疗。

  • 我国是肝炎大国,据统计,我国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就有约86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800万。庞大的肝炎人群也使得大家对肝病的疾病防治高度重视,这是很好的现象。

     

    有人就总结了出现“两痣,三黄”,建议马上查查肝,警惕肝癌,这么说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具体指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两痣

     

    1.蜘蛛痣

     

    是由于毛细血管扩张而形成,痣体有一个中心圆点,周围可见毛细血管沿中心点向外扩散,血管细长而不规则类似蜘蛛足,整个痣形状看上去像蜘蛛而得名。蜘蛛痣多分布于头颈部、胸肩部及上肢,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晚期肝癌等患者。

     

    2.血痣

     

    血痣微突起于皮肤,枸杞大小,颜色鲜红如血,也是局部皮肤或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引起。中医认为血痣为肝经郁结导致,多见于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但重度脂肪肝、胆囊炎等患者也可出现。

     

     

    三黄

     

    1. 皮肤黄

     

    由于严重肝病时肝功能严重减退,代谢能力不足,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体内胆红素蓄积,过多的胆红素则会扩散分布至皮肤或黏膜中,出现皮肤发黄。黄疸病人的皮肤要比东方黄种人的肤色更深,且面部灰暗无光泽。

     

    2. 巩膜黄

     

    亚洲人正常的巩膜是乳白色的,但严重肝病患者的巩膜是黄色,很容易辨别。

     

    3. 尿黄

     

    由于机体过高的胆红素通过尿液排出,会使尿胆红素升高,尿液颜色也随之加深,呈黄色至棕色改变。

     

    以上应该就是严重肝病及肝癌导致肝功能不全时典型的“两痣,三黄”的症状,但需要强调的是,千万不要等到出现“两痣,三黄”才去查查肝,因为往往到这个时候肝功能已经严重受损,或肝癌多数已是晚期。

     

    早期肝病时可有乏力、急躁易怒、恶心、厌油腻、右上腹部隐痛等症状,此时就应该立即检查肝脏了。对于有慢性肝炎或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应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体检项目包括腹部超声、肝功能、两对半等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肝脏病变,及时治疗,防止肝功能出现失代偿或肝癌进入晚期。

  •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抗原A与抗原B而将血液分成4种血型。红细胞上仅有抗原A为A型,只有抗原B为B型,若同时存在A和B抗原则为AB型,这两种抗原俱无的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血清中含有不同的抗体,但不含有对抗自身红细胞抗原的抗体。如:在A型血血清中只含有抗B抗体。我国各族人民中A型、B型及O型血各占约30%,AB型仅占10%左右。

     

    医生,我是AB型血,网上都说,AB型血的人发生癌症的风险最高,是这样吗?


    的确,有很多自媒体都发过有关血型和癌症的文章,还直截了当地说,血型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且指出了哪种血型的人,罹患癌症的风险更高。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到目前为止,被认为与癌症有关的因素分别是遗传,运动,饮食,吸烟,酗酒,年龄等因素,有关血型与癌症的关系,虽然医学界进行过很多研究,但到现在为止,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早在2009年的时候,美国就进行过血型与癌症之间关系的研究,这项研究一共调查了10万人,研究的是胰腺癌的发生与血型之间的关系,最终的研究发现,在这10万人里,O型血的人罹患胰腺癌的风险最低,相对于O型血,A型、B型和AB血型的人,发生胰腺癌的风险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其中增加最高的是B型,然后是AB型,最后是A型。


    这么看来,似乎B型血的人发生癌症的风险最高,O型的最低。


    但这并不是真相,这样的一次研究,其实也非常片面,只选择了10万人的样本,而且只选择了胰腺癌,这些都不能足以说明血型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认为,就现有的证据来说,没有证据表明血型一定与癌症的发生有关,我们的血型和基因相同,从胎儿时期就已经决定了,作为肿瘤科医生,在我接诊的癌症患者中,并没有哪种血型的人特别多,最终的比例可能都差不多。


    国际抗癌联盟认为,很多人认为癌症的发生与基因有关,但是大量的研究发现,80%的癌症与后天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关,也就是说后天的习惯其实更重要。


    所以,与其担心血型与癌症相关的风险,倒不如踏踏实实做好生活的细节,更好预防癌症。

     

  • 发现自己有心律失常的症状,应该做哪些检查?


    1.心电图


    (1)体表心电图:是心律失常诊断的最主要手段。临床上采用12导联心电图。可以从心脏的立体结构方面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和部位。然而12导联心电图由于记录时间短,不容易描记到短暂心律失常的图形。所以临床上常常采用P波清楚地导联(Ⅱ、Ⅲ、aVF和V1导联)较长时间描记,便于捕捉心律失常。注意P和QRS波形态、P-QRS关系、PP、PR与RR间期,判断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房室独立活动时,找出P波与QRS波群的起源(选择Ⅱ、aVF、aVR、V1和V5、V6导联)。P波不明显时,可试加大电压或加快纸速,作P波较明显的导联的长记录。

     


    (2)食管心电图:可以清晰描记P波,对12导联心电图P波记录不清楚的患者,很容易获得P波信息,有助于正确诊断。


    (3)心电图监测:为克服心电图描记时间短,捕捉心律失常困难的缺点,人们采用心电图监测的方法诊断心律失常。


    ①床边有线心电图监测:适用于危重患者。


    ②无线心电图监测:便于捕捉患者活动后心律失常。


    ③动态心电图:也称Holter心电图,连续记录24h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它的出现解决了只靠普通心电图无法诊断的心律失常问题。通过24小时连续心电图记录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系统对自发心律失常的影响,自觉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评估治疗效果。然而难以记录到不经常发作的心律失常。


    ④电话心电图:将心电图经过电话的途径传输到医院或监控中心,有助于了解患者工作和生活时的心律失常情况。


    (4)体表His电图:采用心电的滤波和叠加等方法,记录到的His电图,能帮助分析心房、His束和心室电图的相互关系和顺序,辅助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断。


    (5)体表心电图标测:采用数十个体表电极同时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心电图,便于分析心律失常的起源点以及传导顺序和速度的异常,尤其对异常通道的诊断有价值。

     


    (6)信号平均心电图:又称高分辨体表心电图,可能在体表记录到标志心室肌传导延缓所致局部心肌延迟除极的心室晚电位。心室晚电位的存在为折返形成提供了有利基础,因而记录到心室晚电位的病人,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发生的危险性相应增高。


    2.心脏电生理临床电生理研究。是采用心脏导管记录心脏内各部位心电图,并且用脉冲电刺激不同部位心肌组织的一种心律失常研究方法。是有创性电生理检查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正常和异常心脏电活动的情况,对复杂心律失常做出诊断,并且判断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和预后,以及协助选择治疗方法和制定治疗方案。这种方法可以十分准确地反应心脏电活动的起源和激动的传导顺序,对于临床诊断困难或用其他方法无法发现的心律失常有着非常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3.运动试验。可能在心律失常发作间歇时诱发心律失常,因而有助于间歇发作心律失常的诊断。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是致心室内传导减慢的药物)治疗后出现运动试验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是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表现。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