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孩子发烧眼睛肿可能是病毒感染、细菌性结膜炎、急性肾炎等原因导致。
1.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刺激脸部出现浮肿问题。如果发现孩子不单是眼皮肿且面部也有红肿,可以去医院做尿常规检查,查看是否是肾功能异常引起的。
2.细菌性结膜炎:表现为眼睛发红、发肿且伴有黄色分泌物。
3.急性肾炎:如果孩子发烧后出现急性肾炎,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此外,发烧的时候,孩子精神不好、哭闹、睡眠不好,导致眼部皮肤松弛,引起眼睛肿。当孩子发烧眼睛肿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早期检查和诊断,以防止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天天盯着电脑,眼睛累,又熬夜,经常肿眼泡,眼酸,怎么办?
一,四个小窍门解决肿泡眼
1.垫高枕头,改善浮肿
如果你属于经常眼部浮肿的人,可以选择适当垫高枕头,有助于水分的向下代谢,避免集中聚集在眼部。
2.补水很重要,选对时间更重要
多喝水是成为美女的捷径,但眼部容易浮肿的女生建议夜间不要喝水,尤其是10点后,一旦大量摄入的水分来不及代谢更易造成浮肿。
3.巧敷眼部,快速消肿
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茶包敷眼,可以快速消肿。除此以外,用棉球蘸取冰牛奶敷眼睛、新鲜小黄瓜切片敷眼睛,都有同样的效果。你还可以把汤匙放进冰箱数分钟,用凸起面轻轻按压眼部,改善浮肿。
4.巧妙食疗,内在改善
盐分的过度摄入会让代谢变缓慢,所以改善浮肿、水分滞留的关键是少吃盐分高的食物,并避免过量喝酒。日常生活中,还应减少揉眼刺激和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这些习惯都不利眼部健康。
二,日常护眼小妙招
眼睛是灵魂之窗,也是美丽的根源,谁不想拥有一双勾魂慑人的眼睛?
现代上班女性每天身处在干燥的冷气办公室内,忍受计算机的辐射伤害,加上隐形眼镜或是各类彩妆品的负荷,是不是让你的双眼顿失自然健康光彩?
为了让你重现明眸,以下提供各式护眼运动,每天保养一下,美丽,就这么轻易地从明眸间开始散发。
1.上班时的间歇休息
短暂的休息时间可让眼睛放松,最好是离开座位,找一些远距离的目标来看,大约维持10秒,稍微休息一下,对护眼有很大帮助。
2.眼球运动
若连续坐在计算机桌前一小时,或是看书约一小时,可尝试做一些眼球运动,例如向上望呼一口气,在将视线移回中间,吸一口气,如此运动重复三次,最后再继续进行下面、左边及右侧重复相同动作。
3.眨眨眼
其实眨眼动作是可让眼睛分泌泪水的,保持眼部湿润,对于配戴隐形眼镜的OL而言相当重要!很多女性就是因为太专注于工作,导致长时间盯着计算机屏幕而忘了眨眨眼这么简单的小动作,而令眼睛干涩不适。
4.吸口气
吸口气对护眼有帮助吗?是的,其实在吸气时,可加速血液循环,所以要经常提醒自己,保持呼吸顺畅,以放松身心!
5.健康食品
常吃对眼睛有益的食物,也很有帮助,例如深海鱼含有大量的DHA,可令眼睛视网膜健全发育,并可防止病变及白内障;此外,红萝卜、柠檬、蓝莓、果仁、肝脏等等,常吃既可增加体内的抗氧化物质,对抗衰老现象,又可有效护眼,真是一举数得!
老年人早晨醒来眼肿可能是饮水过多、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等引起的。
1.饮水过多:如果在睡觉前饮水比较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水钠潴留引起眼睛肿、脸浮肿等症状。
2.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导致水分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眼肿、下肢水肿等症状。
3.心力衰竭:当发生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和收缩的能力都会下降外,周血回心量减少,会淤积到外周引起眼肿、双下肢水肿等症状。
除以上常见原因外,也有其他的可能性原因,例如结膜炎、低蛋白血症等。如果症状持续未见好转,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如果肠胃炎伴有发烧,是否可以吃退烧药,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和体温情况来决定。
1.如果体温没有超过 38.5℃,一般是不建议用药的。因为这种情况症状比较轻,可以通过温水擦拭皮肤等物理方式进行降温,同时针对原因进行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2.如果体温超过 38.5℃,且拉肚子、恶心、呕吐等症状较轻,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出现高热的情况。
3.如果体温很高,且连续发热、吃退烧药效果不好,建议去医院输液治疗。
因此,肠胃炎发烧是否可以吃退烧药,建议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判断。
眼皮过敏肿了可能是眼线、眼影等化学物质的刺激所导致的过敏,建议先明确过敏原再做治疗。其消肿方法包括:远离过敏原、冷敷、药物治疗等。
1.远离过敏原:明确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更换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的洗护用品,尽量避免使用化妆品,注意房间清洁,定期去除虫螨以及清洗床单、床罩,还要定期开窗通风。
2.冷敷: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眼皮肿胀处,可有效地减轻肿胀和不适症状。
3.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异丙嗪、苯海拉明等。但这类药物对肝脏、肾脏有一定毒性作用,不可长期使用。也可以选择非甾体类消炎眼药水,如普拉洛芬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等,以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缓解过敏、红肿的不适症状。
在抗组胺药物以及非甾体类消炎药效果不佳时,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激素眼药膏或激素眼药水,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醋酸泼尼松龙眼药水等。以上是过敏眼皮肿的消肿方法,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缓解。
孩子肚子疼发烧可能是由于感冒、胃肠炎等原因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和肚子疼,可以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午时茶颗粒、小儿肠胃康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胃肠炎引起的发烧和肚子疼,可以使用头孢克肟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健胃消食口服液、蒙脱石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家长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孩子的衣物,保持清淡的饮食,并注意孩子的休息和情绪管理。孩子肚子疼发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切勿擅自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风湿性关节炎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关节炎症反应性疾病。临床上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等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患者主要表现为关节局部呈红、肿、热、痛,反复发作。患者注意保暖,避免潮湿和受寒,风湿热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
2.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是清除链球菌感染灶,去除诱因,抗风湿治疗,控制临床症状,处理并发症。患者可遵医嘱应用罗红霉素注射液、林可霉素注射液、苄星青霉素注射液等药物抗感染治疗,同时应用塞来昔布胶囊、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抗风湿治疗。
3.物理疗法: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根据疼痛部位也可以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灸或者熏洗等物理疗法来辅助治疗,缓解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避免居住在潮湿阴冷的环境,饮食上要营养均衡,如患者症状较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遵医嘱规范治疗。
新生儿及儿童听力障碍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小的负担,有数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万新生儿患有听力障碍,还有部分儿童因某些疾病造成后天听力残疾。因此为了预防新生儿及儿童的听力障碍,我们有必要了解,哪些情况可能会造成儿童听力下降。
先天听力下降大致分为3大原因:
1.遗传因素
遗传性耳聋占儿童听力障碍的比例很高,如果父母双方有耳聋的家族史,那么孩子非常有必要做听力的筛查;
2.围生期危险因素
在妊娠期间,母亲患梅毒、风疹等疾病时,有可能造成体内胎儿听神经发育受损;母亲服用一些药物也可能直接导致胎儿内耳及前庭功能发育受损;母亲若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甲减等危险因素,因母体自身代谢异常而导致胎儿发育受限;母亲一些不良习惯如吸烟、饮酒等,不仅会增加流产风险,胎儿听力及其他功能也会受损。
3.高危新生儿
新生儿缺氧、早产、胆红素增高可能会导致儿童听力障碍。
后天听力下降原因:
1、主要是服用耳毒性药物导致,我们熟悉的庆大霉素,就有很强的耳毒性,可能会造成儿童听力永久性损害。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目前这些药物临床应用起来十分谨慎。
2、时常掏耳朵、玩耍时放置异物入耳朵导致鼓膜穿孔、噪声刺激耳道损伤、耳膜长时间进水等因素会损伤孩子的听力,一些耳部疾病如中耳炎等也能使患儿听力损害。
3、某些家长应避免教育子女的不良作法,比如在辅导作业及孩子犯错时,家长要避免猛击患儿头部,这样会引起外伤性耳聋,应予以纠正,对于年幼儿童的照顾也必须周到,以免头部摔伤,从而引起内耳受损造成耳聋。
所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谨慎给孩子用药,让儿童避免长时间接触噪声及突发爆震性噪声,尽量保持耳道清洁、干净,避免让孩子乱挖耳朵。一旦怀疑孩子的听力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可以通过突发的声源来观察孩子的反应。对于听力下降的儿童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必要时佩戴助听器及植入人工耳蜗,避免由于听力下降而影响儿童言语功能。
导致男性斑秃现象的原因,主要考虑和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精神神经因素、感染因素、过敏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斑秃的发生会有一定遗传基础,如父母有斑秃现象,那么子女出现斑秃的概率要比常人高很多。
2.免疫因素:男性毛囊免疫豁免机制被破坏,是发生斑秃的重要关键,可能会并发白癜风、甲亢、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3.精神神经因素:斑秃可能是由于神经压力所触发,比如紧张焦虑、抑郁失眠、神经衰弱等。
4.感染因素:斑秃可发生于真菌感染、流行性病毒感染、带状疱疹以及梅毒等疾病之后,可能和感染后导致的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5.过敏因素:斑秃患者合并特应性皮炎的几率要比常人要高,所以考虑和过敏因素有关。
建议可结合自身的情况,前往医院就诊,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尽可能地阻止疾病发展,减缓脱发症状并促进生发。
这段时间,身边“咳咳咳”的人越来越多,尤其婴幼儿容易中招。很多人都以为是感冒,其实很可能是“百日咳”。
近日,国家疾控局发布的通告显示(图1),一种古老的传染性疾病——“百日咳”卷土重来,今年1-2月,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是2023年同期(1421例)的近23倍,已致13例死亡[1]。
通告一发布,很多人担心起来:百日咳是什么病?怎么判断孩子的咳嗽是不是百日咳?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百日咳伤害呢?
针对大家的问题,京东健康特别整理了一篇百日咳家庭防护和就医攻略。
图1:国家疾控局发布的2024年1-2月百日咳发病数和死亡数
Part 1:什么是百日咳?和感冒有什么区别?
很多年轻家长对百日咳比较陌生,其实在百日咳疫苗问世之前,这种古老的传染病曾是导致6月龄以下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百日咳,它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名字不难看出,这种疾病的咳嗽时间特别长,一般来说可持续2~3个月,很不好治。
百日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6月龄以下未及时接种疫苗的婴儿威胁最大。
百日咳初期与感冒症状相似,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主要在后期。
一般来说,感冒症状通常在一周内逐渐好转,而患了百日咳的婴幼儿一般经过7~10天左右,才会出现明显的阵发性、痉挛性剧咳。
剧烈的痉挛性咳嗽常引起反射性呕吐,还可导致面部充血、毛细血管破裂,出现球结膜出血、面部皮肤出现出血点等表现。
最后孩子可能咳出大量黏液,并由于大力吸气而出现犹如鸡鸣样吼声,昼轻夜重[2]。因此,在古代中医称其为“鸡咳”或“鹭鸶咳”。
也有一部分百日咳患者痉咳期症状相对较轻,仅表现为持续2-4周的慢性咳嗽,特别是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常常没有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持续 2 周以上。
如果有以上症状,千万别掉以轻心,一定要去看医生。
Part 2:百日咳为什么突然间增多?
百日咳很早就被纳入了国家免疫规划,我国为3月龄婴幼儿免费接种百白破疫苗,自计划免疫实施后,百日咳的发生率已经大为减少。
但近年来,不止我国,全球范围来看,很多疫苗覆盖率高的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疫情导致了很多地区儿童没能按时、及时接种疫苗。
根据我国百日咳发病数据来看,百日咳的发病患者群主要是以未接种或者未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婴幼儿为主。
二是百日咳病毒近年来在不断变异。
根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百日咳鲍特菌MLVA型别变迁研究结果显示,2016—2022年,百日咳型别在不断变化:百日咳型由2016年的MT32型、27型到2022年主要转变为MT28型。MT28型在上海首次报道。
MT28型毒力较强,引起小范围的扩散流行。MT28型红霉素耐药率超过80%,和原始的百日咳疫苗组发生免疫逃逸。
监测结果提示:百日咳疫苗保护性抗体降低,现有百日咳疫苗对目前流行的百日咳菌株不耐受[3]。
人类和疾病的抗争是个漫长的过程,也不用过于担心,虽然患病病例有增多,但仍在可控范围内。
Part 3:婴幼儿打了疫苗,为什么还会感染百日咳?
前面提到,百日咳病毒近年来在不断变异,是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还有个客观事实:百日咳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维持时间不够长,保护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是白喉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苗、破伤风类毒素(DTaP)三联疫苗。
接种时间为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通常疫苗接种3~5 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12年后抗体几乎消失。
由于婴幼儿预防接种时间间隔较长,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儿童,百日咳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完成首剂次百日咳疫苗的接种后,保护有效性只能达到45%,如果完成3剂次的基础免疫,保护有效性能提高到98%左右。
建议所有适龄婴幼儿都应在免疫程序里尽早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以远离百日咳感染风险。如果有流行时易感人群仍需加强接种[2]。
需要警惕的是,百日咳不只是一种儿童疾病。
在许多国家观察到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由于青少年和成人的疫苗获得性免疫力已经减弱,导致大量未受保护的人群可能感染百日咳。
百日咳的典型临床特征包括阵发性咳嗽和百日咳。但在成年人中,症状多少不太典型,难以识别,这大大增加了成年人传染给家庭成员的风险。
Part 4:怎么防范百日咳?
对于婴幼儿,最好的防护办法是及时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
目前我国没有针对成年人的百日咳疫苗,也尚未推荐在成年人群进行加强免疫。
为了保护自己,也避免家人感染,不管婴幼儿、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防范百日咳。
1.及早识别并就医
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感染百日咳后的症状不一,符合以下任一项条件者,应高度怀疑是百日咳,就请尽快到医院就诊,做百日咳鲍特菌等检查,以排查百日咳[2],然后根据医嘱服药:
(1)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病程≥2 周;
(2)婴儿有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窒息、发绀和心动过缓症状,或有间歇的阵发性咳嗽,有百日咳流行病学暴露史或者确诊病例接触史;
(3)大龄儿童、青少年、成人持续 2 周以上咳嗽,不伴发热,无其他原因可解释,有百日咳流行病学暴露史或者确诊病例接触史。
2.做好隔离
百日咳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许多咳嗽的青少年及成年人,可能使隐性带菌者及不典型症状的患者,也有传染性。
因此,需要对百日咳病人进行隔离,以保护婴幼儿等易感人群。
3.日常防护
稍微令人安心的是,百日咳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无需消毒处理。
日常防护需要注意的是:保持室内通风,让衣物在阳光下暴晒,对痰液及口鼻分泌物进行消毒处理,勤洗手,戴口罩。
希望所有人远离百日咳,健健康康的享受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