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擤鼻涕时耳朵疼痛能否自愈要看疼痛的程度。如果症状不严重,有自愈的可能。但如果疼痛比较严重,或者持续时间比较长,自愈的可能性就相对比较小。擤鼻涕时耳朵疼痛,常见的原因包括鼻窦炎、耳咽管堵塞等。
如果只是因为擤鼻涕方式不正确,或者是用力过大引起的疼痛,一般休息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缓解。但如果是因为急性中耳炎、急性外耳道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及针对性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因此,如果擤鼻涕时耳朵疼痛,建议适当休息,避免用力擤鼻涕。如果疼痛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耳朵疼痛伴有同侧头疼考虑是外耳道疖肿、急性外耳道炎、急性中耳炎等引起的。
1.外耳道疖肿: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局部化脓性炎症,可导致外耳道肿胀并伴随着明显的耳痛,当脓肿破溃时还会出现流脓症状。
2.急性外耳道炎:由于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入侵外耳道,导致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会出现明显的耳痛,并且会导致耳道内分泌物增多。
3.急性中耳炎:多见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一种化脓性炎症,常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可引起急性耳痛、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
除上述常见原因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疾病,例如鼓膜穿孔。如果症状持续不能缓解,需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诊治。
中耳炎是由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等结构的炎性病变所致,中耳炎术后一般不能坐飞机。
飞行、潜水的急速升降可引起大气压力变化,中耳炎患者术后咽鼓管功能尚未恢复,不能及时调节鼓室内压力,继而导致鼓室内外压力不平衡造成中耳气压伤,严重者还会造成中耳出血,所以中耳炎术后一般不能坐飞机。
中耳炎患者术后应卧床休息,防止产生眩晕和颅内压升高,保证休息环境的舒适安静,保持外耳清洁干燥,避免洗脸、洗头、洗澡时内耳进水,三个月内不能坐飞机、游泳和潜水。中耳炎患者平时要学会正确擦鼻涕,预防呼吸道感染,多参加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急性中耳炎是一种中耳腔黏膜的急性炎性疾病,按疾病类型分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同类型有不同症状。
急性中耳炎的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及时治疗。
中耳炎患者可根据具体的病情以及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镇痛药、血管收缩剂等。
1.抗生素:如果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并且症状较为严重,可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的治疗,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
2.镇痛药物:如果中耳炎导致耳痛等不适,可以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镇痛、抗炎治疗,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血管收缩剂:用含有血管收缩剂的滴鼻液滴鼻,可帮助改善咽鼓管通畅度,减轻局部炎症。
具体药物的使用,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选择。
秋季节空气干燥,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逐渐降低。
呼吸时,鼻黏膜分泌的液体挥发更快,毛细血管壁弹性降低、变得很脆,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如活动、洗脸、揉鼻子甚至打个喷嚏,都可能引起鼻出血。
需要警惕的是,除了鼻黏膜干燥,一些危险的疾病也可能引起鼻出血。《生命时报》采访耳鼻喉专家,帮你识别异常的鼻出血,并学会正确止血。
受访专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 韩仲明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吴彦桥
整个鼻腔里都有黏膜覆盖,黏膜内有血管,如果黏膜损伤常常就会引起鼻出血。
除了空气干燥,长期吃烧烤、辣椒、大量含糖多的食物容易导致胃酸过多,酸雾刺激鼻腔也会引起鼻出血;此外,未经医生指导擅自服用人参、燕窝、阿胶等补品,也可引起鼻出血。
但是,下面这5种鼻出血需要警惕。
◉ 鼻窦炎
小量鼻涕带血,陈旧性痰中带血,考虑为真菌性鼻窦炎。
◉ 鼻咽癌
回吸鼻腔,从嘴里吐出来的痰带有一点血丝,就是我们常说的“回吸涕中带血”。回吸涕中带血且为新鲜血丝,要警惕鼻咽癌。
◉ 毛细血管扩张症
鼻腔少许反复新鲜血液,从少量到多量不等,随着年龄增加,鼻出血越来越多,可能是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 鼻窦癌
擤鼻涕有脓血,量不多,可能是鼻腔鼻窦癌。
◉ 肿瘤
鼻涕经常有血,量不等,新鲜血较多,可能是鼻腔恶性血管外皮瘤、嗅神经母细胞瘤、恶性黑色素瘤、毛细血管瘤等。
此外,因为人体多种凝血因子都是在肝脏内合成的,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凝血因子合成会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由此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所以肝病患者容易鼻出血。
不少人鼻出血后会采取仰头止血的方法,其实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仰头止血时,血液会流到鼻腔后方、口腔、气管甚至肺部,轻则引起气管炎、肺炎,重则可导致气管堵塞、呼吸困难,以致危及生命。
正确的止血方法有以下4种。
1 按压止血
用手指压紧出血一侧或两侧的鼻翼,保持5~10分钟;最好坐下或半躺,有条件可用冰毛巾敷前额。
2 填塞鼻腔
用纸巾填塞鼻腔,可起到局部压迫作用,但一定要注意,尽量用一些质地柔软的棉花、纱布或卫生纸,不要用硬纸,避免出现新的创伤。
需要提醒的是,口腔内有血液及时吐出来,以免不慎吞咽流入胃部引起呕吐。
3 反复出血
若鼻腔反复多次出血,如血管或小血管瘤破裂出血,目前既准确又可靠的方法是在鼻内窥镜下找到出血点,用双极电凝、射频止血治疗。
4 药物治疗
如果是鼻腔干燥导致出血,可用一些油剂药物治疗,如常用的薄荷油,每天滴2~3次。对于鼻腔黏膜糜烂引起的出血,可用棉签蘸上金霉素眼膏轻轻涂于鼻腔前端。
如果出血量较大,为连续滴下、甚至为血流,应及时就诊。
鼻出血原因复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预防出血。
1. 不要用手挖鼻子,注意鼻腔卫生。
2. 不要偏食挑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食物。
3. 气候干燥时,最好在室内放一个加湿器或一盆水。温度宜保持在18℃~20℃,空气湿度应≥60%。也可以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剂喷鼻,但不能过于频繁。
4. 大人在看管儿童时,应注意不要让孩子将玩具和异物塞入鼻孔。
5. 平时应适当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老人宜选择慢走等不太剧烈的锻炼方式。老人应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生,这些疾病是造成鼻出血的重要因素。
需要提醒的是,情绪紧张、活动不利于止血,鼻出血时最好保持镇静,以免精神紧张引起血压升高加剧出血。
中耳炎可能会引起头疼,这包括中耳炎本身导致头疼,也包括中耳炎并发脑炎等引起的头疼。
1.中耳炎:会引起明显的中耳疼痛,而中耳疼痛有时候和头疼很难进行鉴别,因为中耳本身就是头部的一部分,可以表现为头疼,疼痛程度可以较为剧烈,并且伴有耳闷堵感。
2.中耳炎并发脑炎:中耳炎如果不进行控制,会加重,感染扩散导致脑炎。脑炎会引起剧烈的头疼,出现高热、呕吐、嗜睡甚至抽搐等症状。所以中耳炎患者如果出现头疼,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积极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急性中耳炎引起偏头痛的患者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病情。
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作息规律,睡眠充足,避免长时间熬夜,生活中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滴耳及擤鼻,不要用利器抠耳朵,保持耳内清洁,耳部疼痛引起头痛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局部热敷缓解不适。
药物治疗: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红霉素、头孢呋辛等;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进行系统治疗,也可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药,如地塞米松等;抗生素,如氧氟沙星滴耳剂等;血管收缩剂,如盐酸羟甲唑啉等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可经鼓室成形术、中耳病变切除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建议患者严格遵照医嘱用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生活中注意病情监测,定期复查。
鼻黏膜损伤可能是鼻腔干燥、挖鼻孔、萎缩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引起的,主要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1.鼻腔干燥:由于空气干燥,导致鼻腔黏膜过于干燥,黏膜可能会发生破裂,引起出血。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在室内放置加湿器,改善空气湿度。
2.挖鼻孔:经常挖鼻孔容易导致鼻黏膜损伤,毛细血管也会发生破裂。应避免挖鼻孔,如果损伤较为严重,可遵医嘱局部涂抹抗生素药膏,例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促进鼻黏膜修复。
3.萎缩性鼻炎:因长期受到粉尘、有害气体刺激或鼻腔长期有脓性分泌物,对鼻腔黏膜造成刺激,引发结缔组织过度增生,阻碍血液循环,导致鼻腔黏膜萎缩。可每日使用温热生理盐水对鼻腔冲洗,并遵医嘱使用液体石蜡、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等治疗。
鼻黏膜损伤还可能有其他原因,例如鼻窦炎、鼻中隔穿孔、鼻肿瘤等。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配合医生采取检查,给予针对性处理或治疗。
急性中耳炎中医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及病性虚实予以选择方案。病情轻者可选择中药、滴鼻、针灸等治疗;病情重者可选择中药、鼓膜切开排脓等治疗。
1.轻者:若患者症状较轻,如鼻塞、耳痛、听力下降等表现,可根据辨证予以中药治疗,如外邪侵袭者可选用蔓荆子散加减,肝胆湿热者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还可选择具有芳香通窍的中草药滴鼻剂滴鼻以缓解鼻塞。还可选择阳陵泉、侠溪、外关等穴位以针灸。
2.重者:若患者症状较重,如耳流脓日久、听力下降、鼓膜穿孔等,可根据辨证予以中药治疗,如脾虚湿困者可选用托里消毒散加减,肾元亏损者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对于耳流脓日久者,可将鼓膜切开排脓以减轻症状。
当患有急性中耳炎选择中医治疗时,建议尽早就诊中医院,由专业的医生予以辨证论治。
中耳炎初期症状主要包括耳朵疼痛、鼓膜充血、耳闷等。
1.耳朵疼痛:中耳炎主要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致病菌感染而引起,炎症因子可大量滋生,刺激中耳黏膜神经末梢,进而导致疼痛的症状。
2.鼓膜充血:炎症介质刺激到中耳黏膜,可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血管反射性扩张,进而导致鼓膜充血的出现。
3.耳闷:鼓膜充血以后,可导致耳道狭窄以及炎性因子的继续滋生,可引起分泌物增多,进而堵塞耳道,而出现耳闷感。
一旦出现以上异常表现,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