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血脂高血压就一定跟着高吗?

血脂高血压就一定跟着高吗?
发表人:医联媒体

高脂血症属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但不是所有高脂血症患者都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指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超标,血压指血液对动脉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高脂血症和摄入热能食品过多,运动量不足,以及脂肪代谢紊乱有关。血脂升高,进一步影响到血液粘滞度,使血流速度变慢,心脏需增加收缩力保持有效循环,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也会增加。高脂血症还可诱发动脉硬化,容量血管弹性下降,可诱发血压升高。但高脂血症对血压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血脂升高对血管壁和血液粘滞度影响不明显,血压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高血压病属多发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一高脂血症,不一定诱发高血压病,但高脂血症患者,发生高血压病的几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病患者,都应控制饮食,适量运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血脂高指的是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与胆囊炎是有一定关系的。胆囊炎的发生和胆道梗阻以及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系。

    高脂血症一般是指血浆当中的胆固醇含量,或者是甘油三酯的含量水平升高。而血浆当中的胆固醇含量水平升高时,也会导致胆汁当中的胆固醇含量增高,胆汁当中的胆固醇含量增高时容易形成结石,从而导致胆道梗阻的发生,胆道梗阻就会引起胆汁淤积,形成胆囊炎。

    如果出现高脂血症时,应该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降血脂的药物来治疗,比如辛伐他汀片。并且要注意清淡饮食,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脂质,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含量异常升高的疾病。其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此外,还可能受疾病和药物的影响等。

    1.遗传因素:某些高脂血症患者存在基因突变或遗传缺陷,导致脂质代谢异常。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由于LDL受体基因突变而导致LDL胆固醇无法正常清除。

    2.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导致高脂血症的重要环境因素。(1)高脂饮食: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如动物内脏、脂肪肉、奶制品、油炸食品等,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2)缺乏运动:这会降低脂质的代谢率,增加血脂的合成和累积。(3)肥胖: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特别是腹部肥胖,会导致甘油三酯升高和HDL胆固醇降低。(4)饮酒:过量饮酒会增加甘油三酯的合成和降低脂质的清除,进而导致高脂血症。(5)吸烟:吸烟会降低HDL胆固醇,增加血脂的氧化损伤。

    3.疾病和药物因素: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脏疾病等也可能导致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病因可能是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具体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如果出现高脂血症的症状或风险因素,请咨询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管理措施。

  • 一级高血压会导致头晕眼胀,但总体的可能性比较小。

    高血压的典型症状包括头晕、疲倦、心律失常、心悸、耳鸣、胸闷等症状,如果达到高血压危象,还会出现脑卒中、视物模糊,意识丧失、心肌梗死、肺水肿、心绞痛等。但是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仅为一级高血压,就是轻度高血压,以上这些症状不明显,所以高血压早期极易被人忽视。但是有一些患者自身比较敏感,或者是血压波动比较大,也有可能会出现一级高血压就导致头晕眼胀的情况。

    所以建议高血压患者要积极调理生活方式,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等高血压药物,控制疾病。此外还需要就医排除偏头痛、脑梗死等其他疾病导致的头晕眼胀。

  • “张医生,打了高血压疫苗后考虑不需要吃降压药了吗?”


    我有一个朋友,他已经被确诊原发性高血压5年多了。虽然血压控制得还不错,但是因为每天都要服用降压药,所以他觉得很麻烦,并且还为此经常抱怨。


    今天我的这位朋友浏览网页的时候,无意之间看到了高血压疫苗,他仿佛看到了希望,所以就在微信上问了我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考虑到大家对高血压疫苗都不太了解,今天就跟您好好聊一聊高血压疫苗的相关知识。

     


    1.高血压疫苗和一般的疫苗有何区别?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疫苗的定义,顾名思义疫苗是指用各种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也就是说制作疫苗的原料来源于病原微生物以及代谢产物,然后经过人工减毒、灭活处理或者使用转基因等方法制作而成的,用来预防疾病的生物制品。


    但是需要注意一点,高血压疫苗和一般的疫苗不太一样,它并不是用来预防高血压的,而是用来治疗高血压的。它可以替代部分的降压药物,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的作用。与此同时,大多数疫苗针对的都是感染性疾病,而高血压疫苗针对的是非感染性疾病。


    在我们人体内存在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当它被异常激活的时候,就会引发高血压。高血压疫苗发挥降血压作用的机制就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从而把血压降下来。


    血管


    当人注射了高血压疫苗以后,就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血管紧张素的抗体,这样的话血管紧张素就会受到抑制,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大家估计不太了解血管紧张素,这种物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肽类激素,它具有比较强的收缩血管的作用。当血管紧张素受到抑制的时候,血管收缩的程度就会减轻,自然就会血压引起血压下降。


    大家还记得普利类降压药(比如卡托普利、赖诺普利),这种降压药就是通过影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进而减少血管紧张素的合成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综合以上,高血压疫苗和传统的疫苗不太一样,它并不是用来预防疾病的,而是用来治疗疾病的,而且它针对的是非感染性疾病。高血压疫苗主要是通过让人产生针对血管紧张素的抗体,进而抑制血管紧张素,从而发挥降压的效果。

     


    2.打了高血压疫苗后,就不需要吃降压药了吗?高血压疫苗有什么优势?


    上面已经说了,高血压疫苗主要是通过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来发挥降压的作用的。如果高血压患者的发病机制不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异常激活,那使用这种药物的效果可能不是太好。


    血管硬化


    另外,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比较复杂的,单纯注射高血压疫苗并不一定就百分百能控制好血压,这个时候可能还需要配合使用一些降压药。我们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的弹性就会变差,血管对血液的缓冲作用就会减弱,针对于血管弹性变差而引发的高血压,注射高血压疫苗后估计效果会比较差。


    因此,打了高血压疫苗后是否需要服用降压药,主要是根据血压的控制情况,如果血压控制得不理想,可以配合服用降压药;如果血压控制得还可以,那就可以不用服用降压药。


    和普通的降压药相比,高血压疫苗的优势还是比较大的。根据权威的报道,高血压疫苗一年只需要注射几次就可以,这样的话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就会比较高。高血压疫苗的作用时间是比较长的,可以实现长期平稳控制血压。与此同时,高血压疫苗的不良反应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而且还可以避免因为忘记吃药、错误吃药而带来的问题。


    3.高血压患者想控制血压达标,还需要注意以下的细节:


    虽然高血压疫苗有很多的优势,但是目前来说它还并没有应用于临床。根据权威媒体的报道,高血压疫苗有望在2022年上市。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现在还是要注意按时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达标,尽量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否则,到时候即便高血压疫苗上市了,它也很难逆转高血压带来的一些改变。


    很多高血压患者由于没有什么明显的不舒服,所以他们觉得服用降压药是没有什么必要的,殊不知这已经进入了误区。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缓解症状,更重要的是为了降低并发症的风险。现实生活中有不少高血压患者因为不重视高血压而出现了脑出血、脑梗死、冠心病等并发症,出现了并发症即便能活着,其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不少人可能认为得了高血压只需要按时吃药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不够的。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经常测量血压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了解血压的控制情况。如果发现血压控制得不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去调整。如果不定期测量血压,那血压即便控制得不理想,自己也可能不知道。长此以往,就会增加高血压的并发症的风险。


    除此之外,高血压患者还应该注意坚持清淡而均衡的饮食、坚持运动、戒烟酒、保持乐观的心态、定期复查相关指标。这里我来解释为何要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对于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他们被确诊高血压后是需要长期吃药的,这样的话就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而且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也就会增加,如果不定期体检,那很难发现这些潜在的问题。

  • 高血压是人们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尤其是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高血压的风险也逐渐提高,高血压还伴随着其他疾病的发生,而且一旦生病非常的麻烦,所以提前发现症状,早点帮助我们发现疾病,可以及时的医治,以防后续重大的危害。

     

    症状出现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一些高血压的危险,往往没什么症状的时候,就有可能是高血压了,而许多患者第一次发现自己有高血压的时候,就已经是好几年的高血压患者了,所以大部分高血压是无症状的,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症状一:脑神经症状。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肩头酸痛、视力减退等症状。

     

    症状二:心脏症状。通常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病史了,比如心悸、呼吸急促伴有胸闷的情况

     

    症状三:肾脏方面。高血压通常和肾脏疾病几乎同时发生,肾脏病还可能引起高血压,高血压反之也有可能引起肾脏疾病肾功能受损等。具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水肿,呼吸急促等等。

    高血压的并发症

    高血压和众多的慢性疾病一样,高血压本身是不可怕的,但是如果血压升高不及时的控制与治疗的话,引起其他的并发症就非常的棘手。

     

    并发症一:中风(脑中风)。高血压的患者不及时的控制血压,会比正常人中风的几率高21倍之多,非常夸张,而且中风还非常难受,血压不下降很难控制。

     

    并发症二:血管疾病。许多的血管疾病的诱因都是高血压,比如脑动脉粥状硬化、间歇性跛行。

     

    并发症三:眼部疾病。有事高血压患者出现了眼睛看不清楚,模糊的现象就要注意了,可能是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等眼部病变。

     

    并发症四:心脏的相关病变:心脏衰竭、心机梗塞、主动脉瘤、主动脉剥离,随便拿出一个都是非常难治疗的疾病,所以你还觉得高血压不需要控制吗?

     

    并发症五:肾脏病变:长期高血压会使患者的肾脏血管硬化,导致了肾功能受损、严重还可能肾衰竭。

     

    这五项并发症和三大症状一旦出现,或者提早发现建议还是及时的去医院治疗,平时在家里也需要多多注意,如果是年迈的朋友,更是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毕竟人还是比较脆弱,不要因为一点小问题不注意从而引发更大的问题。

     

  •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一、高血压能不能治愈?

     

    要说高血压不能治愈,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原发性高血压不能治愈!但高血压中,原发性高血压只占95%,还有5%的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所谓的继发性高血压,就是指患者的高血压是继发于某一种疾病之后!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主要有肾动脉狭窄,肾上腺腺瘤等等,而继发性高血压,大多数情况下根除继发性的疾病之后,高血压大多则可以恢复正常!这样的情况,就是可以根治的高血压,而这样的高血压并不多见!

     

    二、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高血压治疗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控制血压,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带来的症状!二是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带来的不良预后,也就是常说的预防并发症!所以,明白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我们就知道高血压为什么要达到理想的目标了!

     

    血压值和危险因素评估是诊断和制定高血压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不同患者高血压管理的目标不同,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

     

    三、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是多少?

     

    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根据合并的疾病不同,其降压目标也不尽相同! 不考虑其他因素,我们的降压目标均为<140/90 mmHg,包括老年人;对于<65岁的患者,推荐的收缩压目标是120~ 130 mmHg;而对于≥65岁的患者,推荐的收缩压目标是130~ 140 mmHg,也就是说,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加,降压的目标值也是稍微有所上升,年龄越大,血压的控制目标也可以放的更宽,所以,降压目标也是因人而异的!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阿司匹林在预防脑卒中方面是一把双刃剑,在降低脑梗死发病风险的同时,也可增加脑出血的患病风险。有人说高血压患者不能使用阿司匹林,否则脑出血的发生风险会显著增加,事实真是这样吗?接下来,医者良言将带您一文读懂: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是否会诱发脑出血。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长期管理不当,既可诱发脑出血,也可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高血压与阿司匹林的纽带为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小板聚集,血压长期升高,会加速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增加动脉斑块形成,在其它高危因素的作用下,如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使动脉斑块的稳定性降低,破裂风险显著增加。头颈部动脉斑块破裂以后,动脉内膜下的胶原、vWF等物质在炎症细胞与细胞因子的作用下,黏附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头颈部动脉,使脑组织血供减少或中断,发生脑梗死。那么,阿司匹林在预防脑梗死方面扮演了什么角色呢?通过前面的介绍,大家应该已经了解到动脉血栓由活化的血小板聚集所致,但血小板的活化需要血栓素A2的参与,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栓素A2的生成,使血小板失活,从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预防血栓形成,进而降低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可能部分患者对“血小板聚集”这一作用会产生负面印象,甚至会错误的认为:原来血小板竟然是脑梗死的元凶。先不要急于下定论,”脑梗死的元凶“这个黑锅血小板还真不能扛。虽然血小板参与了脑跟死的发生,但却是为了发挥它生理性止血的功能。血小板为什么会聚集在破损斑块处?是因为动脉内膜出现了损伤,它的本意是聚集在此处止血,只不过有动脉斑块的患者存在血管狭窄,在动脉的狭窄处再聚集血小板形成,则加重了狭窄,以致诱发堵血管塞。正因为阿司匹林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从而使人体生理性止血功能下降,进而增加出血风险,比较常见的出血部位有皮肤与粘膜,也可发生于消化道、泌尿道,甚至脑血管。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血压升高本身就是脑出血的主要病因,此时再增加一个可能诱发脑出血的阿司匹林,对病情的预后是不是雪上加霜呢?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前面已经提到,阿司匹林在预防脑梗死方面疗效显著,长期使用获益明确,但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都能长期使用阿司匹林。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前提是血压控制良好,发生脑出血的风险相对较低。使用阿司匹林期间,通常需要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才能提高使用阿司匹林的安全性。不仅如此,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前,还应明确是否存在增加出血风险的高危因素,如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均可能增加脑出血的发生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前需经专科医师慎重评估,只有获益大于风险,即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低于脑出血的风险时,才能使用阿司匹林。


    对于获益大于风险的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既往没有发生过心肌梗死、脑梗死,但存在诱发这些疾病的高危因素,通过应用阿司匹林预防这些疾病的首次发生,主要包括:(1)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2)经专科医师评估,未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10%的高血压患者;(3)以下三项因素,存在任意两项的高血压患者:吸烟、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女性≥55岁或男性≥45岁。有上述任一情况时,均可启动阿司匹林治疗,以降低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但血压应控制在150/90mmHg以下,以降低脑出血的风险。二级预防是指已经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等,通过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这类患者没得商量,只要脑出血风险不高,不存在使用阿司匹林的禁忌症,均应长期服用,否则再发生梗死的风险相当高。

     


    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需注意:阿司匹林除开抗血小板聚集,还具有止痛、退热、抗炎等作用,用药剂量不同,发挥的药理作用也不同。用于抗血小板聚集时,目前的推荐剂量为每日75到150mg。由于阿司匹林会损伤胃粘膜,故用药期间应注意保护胃黏膜:阿司匹林肠溶片进入肠道才开始释放药物,可减少对胃黏膜的损害,但需要空腹服药,服用时只能整片吞服,不能掰开或嚼碎,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规格通常为100mg,为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每日服用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即可(前提是规格为100mg/片);也可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但该方案主要适用于已经出现胃肠道症状、不耐受的患者。


    综上,高血压会增加脑出血风险,阿司匹林也会增加脑出血风险,看似二者可协同增加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但高血压患者并非不能使用阿司匹林,对于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脑梗死的风险,但用药前提是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同时排除其它可增加脑出血风险的因素,如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阿司匹林,相对比较安全。

  •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低血压在老年人当中也很常见,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关于低血压的标准和诊断区间,很多人可能会有所了解,但年龄增大以后是不是低血压的标准就会有所改变呢?

     

    一、100/60的血压,属于正常范围吗?

     

    血压的正常标准,是收缩压在140到90之间,舒张压在90~60毫米汞柱之间,凡在此区间的血压都属于正常范围。由此可见,100/60的血压当然属于正常范围。因为血压的高低正常范围和年龄无关。所以即便是50岁到60岁,血压60~100也是正常的。

     


    二、老年人为什么血压会出现低血压?

     

    我们知道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罹患高血压的风险会增加,但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出现低血压的风险也会增加呢?这主要是因为年龄增长以后,我们的血管弹性程度会越来越差,心脏收缩舒张功能也会越来越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心脏疾患以及瓣膜疾患也随之而来,这些不仅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而且都会是导致患者血压降低的重要原因。


    三、如何避免血压过低和过高引起的相关危害?

     

    其实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无论血压过高还是过低,都对我们的身体会有所伤害,能够引起和避免伤害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使得血压处于正常区间。但能够把血压降低的方法,有很多药物,而且有很多方式。但能够让血压升高的方法,并不是非常的多。所以很多时候如果不是药物等原因引起的血压过低等原因,低血压的状态很难纠正。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老刘退休了,忙了一辈子,总算闲下来,想着老年生活“吃点好的、穿点好的”!

     

    但是,最近老刘住进了医院,说是上吐下泻,痛不欲生。

     

     

    退休了,肚子咋还疼了?!

     

    “别的没啥特别的,就是上个月从‘**保健品’买了几桶‘特制’食用油!”

    央视曝光:小心食用调和油造假!

     

    据央视财经新闻报道,浙南农副产品市场位于温州,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调和油种类繁多,很多人从这里进货。央视曝光:春节买年货,小心食用调和油造假!生产工人表示成分随意了。

     

    厂家对外打着高端调和油的旗号,在市场上销售,在生产商眼中只是普通植物油勾兑出来的低端油。

     

    有生产工人直接说:总配方都一样的,成分随意了,加多少自己看着办,写了山茶油,肯定放一点进去,有人来检查肯定要有这个东西,我们这个油起码是能吃。

     

    天哪,只要吃不死人,成分哪怕随意勾兑,也要“唯利是图”吗?

     

    就拿2018年的上海市为例,当时使用“地沟油”的餐饮单位就将近4万家,尽管各大城市都在加大治理的力度,但仍是很大的挑战!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检测的复杂性!

    剖析:不合格“食用油”,真的是地沟油吗?

     

    经过调查,很多朋友在超市中选购,并没有对购买品的成分进行一个很深入的了解,甚至很多购买者并不在意。

     

    不法商家恰恰是因为大众认识不足,而随意添加成分,才会出现文章开头刘大爷的问题。

     

    所以,咱们赶紧来剖析一下不合格“食用油”吧!

     

    1) 水分:

    一般来说,不合格食用油水分含量是高于1%的;而正规产品水含量一定是小于0.2%的;

     

    2) 胆固醇:

    地沟油是动物油和植物油脂混合而形成的混合型油脂,胆固醇含量会非常高!但纯正的植物油中,胆固醇含量是非常非常低的,有的甚至接近于0。

     

    3) 酸性物质:

    食用油的油脂在酸价方面一般是不会超过4的,而地沟油不同,其酸价值是远远超过4的。

     

    4) 调味剂:

    地沟油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会添加一些食盐或者味精,来掩盖酸腐或者异常气味,使购买者无法通过口感来辨别好坏。

     

    5) 重金属:

    加工地沟油需要使用化学物质来进行分离,而化学物质是具有极强的腐蚀性的,还会是食用油中的重金属超标。体弱多病者或者是小孩,长时间食用恐有中毒风险,甚至会使癌症发生率大大增加。[1]

    如何处理地沟油呢?

     

    其实,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油,造成浪费或者是污染,都是地球的损失!针对于这种现象,上海市的做法值得学习,他们以省为单位,为“地沟油”找到了更多利用的出口!

     

    把废油变成资源,建立完善的收运处置体系,比如将其发展成汽车的燃料,不仅价格便宜,而且使用这种燃料的汽车,可以得到政府的扶持。[2]

    挑选食用油:记住“两看一闻”

     

    首先,咱们更改一个误区,高等级不代表“高营养”。等级越高,证明加工的工艺越复杂,再去除有害物质的同时,也会带走一部分有益物质,而等级低的食用油,加工工艺简单,营养保存的也会越完整。

     

    其次,不同人应该选择不同种类的食用油,比如高脂血症的朋友应该选择橄榄油,因其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尤其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控制血脂有益,适合老年人食用。

     

    最后,在购买时,注意“两看一闻”。一看透明度,二看生产时间,看一下产品有无悬浊物、是否透明,也要看一下生产时间;最后闻一闻油有没有刺激性气味,以确保不喝危害身体的“地沟油”![3]

     


     

    参考文献:

    [1] 王钰翔.浅谈食用油质量安全与检测方法[J].食品安全导刊,2018(09):107.

    [2] 郭元鹏. 要给“地沟油”找到更多利用出口[N]. 健康报,2018-09-15(002).

    [3] 两“看”一“闻”科学挑选食用油[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02):39.

     

    审稿医生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李征

    责任编辑 | 黑凤梨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辅酶Q10,无论是药品还是保健品,名气都非常大,那么这个药物对心脏到底有啥好处?心肌缺血如心脏病可以用它吗?这里我开门见山,给出我的观点:辅酶Q10确实对心脏有一定好处,心肌缺血可以用辅酶Q10,但是,切记辅酶Q10只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对于真正有心脏病如心肌缺血或冠心病的患者朋友,辅酶Q10可以用,但不能替代其它真正的心脏病治疗药物。

     

     

    辅酶Q10的药理作用

     

    辅酶Q10又名泛醌10,是一种内源性物质,既能参与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同时也参与三磷酸腺苷的生成。辅酶Q10对心肌和血管均有保护作用,因此在医疗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辅酶Q10在沙丁鱼、秋刀鱼、动物内脏、牛肉、猪肉、花生等食物中含量较高,普通膳食每天辅酶Q10摄入量2~5 mg,远达不到病理状态下机体的需要。

     

    ​1、保护心脏:

     

    辅酶Q10能帮助心肌细胞获得充足的氧气,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辅酶Q10可减轻心脏急性缺血期心肌收缩力的急剧下降,同时减轻三磷酸腺苷的减少,保护心肌细胞,从而缓解心绞痛患者的胸痛、心悸等症状;还能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发绀、水肿、肺部啰音、呼吸困难、心悸和心律失常等。

     

    2、预防血管粥样硬化:

     

    辅酶Q10能够清除氧自由基,防止血管病脂质过氧化、减少血脂沉着与血管壁。

     

    3、保护皮肤、抗疲劳:

     

    辅酶Q10有调节细胞代谢、激活细胞呼吸和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能够维持生物膜的结构完整性,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长期使用能够延缓皮肤老化,具有保护皮肤和抗疲劳的作用。

     

    4、防癌抗癌:

     

    有相关报道指出,辅酶Q10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所以在癌症治疗方面也有应用。

     

     

    辅酶Q10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1、辅酶Q10的适应症(辅助治疗):

     

    心血管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心功能不全等)、肝炎(,如: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癌症的综合治疗(能减轻放疗、化疗等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等)。

     

    2、辅酶Q10的一般用法用量为:

     

    每次10mg,一天三次,需要饭后服用。

     

    综上所述,辅酶Q10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心肌缺血患者也可以选用此药物,但目前对辅酶Q10的研究证据尚不充足,所以辅酶Q10仅作为辅助用药,主要治疗药物必须结合病情选用。长期服用辅酶Q10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怀孕、哺乳、儿童使用辅酶Q10的研究目前也不充足,如须用药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辅酶Q10存在可能降低血压的风险,所以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至少两周应当停用本药物。

  • 脑干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部疾病,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脑部血管逐渐老化,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出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干出血原因:

    1.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干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增厚、变脆,容易破裂出血。

    2. 颅脑外伤:跌倒、交通事故等意外事故可能导致颅脑外伤,引发脑干出血。

    3. 肿瘤:脑部肿瘤,如胶质瘤、转移瘤等,也可能导致脑干出血。

    4. 药物:某些药物,如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5.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碍等,可能导致出血。

    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多样,取决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脑干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血压、止血等。手术治疗适用于出血量大、症状严重者。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预防脑干出血的关键是积极控制高血压、预防颅脑外伤、定期体检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也有助于降低脑干出血的风险。

  • 男性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勃起功能障碍(ED)是困扰许多男性的问题。许多男性对ED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硬度不够就是ED。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男性在有性欲和性刺激的情况下,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导致无法完成性生活。然而,有些男性可能只是出现了勃起硬度不够的情况,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ED。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男性勃起硬度不够的疾病:

    1.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慢性前列腺炎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包括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

    2. 尿道炎、膀胱炎

    尿道炎、膀胱炎也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这些疾病可能引起局部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进而影响性功能。

    3. 高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ED的常见原因之一。高血压可能导致血管硬化,影响阴茎血液循环,从而影响勃起。

    4. 糖尿病

    糖尿病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这是因为糖尿病会导致血管和神经病变,影响阴茎勃起。

    5.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损伤等,也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如果男性出现勃起硬度不够的情况,应该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改善勃起功能的方法:

    1. 健康饮食

    保持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2.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性功能。

    3.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会影响性功能,建议戒烟限酒。

    4.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压力,有助于改善勃起功能。

  • 高血压已成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杀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研究表明,规律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运动对高血压的预防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运动来降低高血压风险。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肾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表明,每周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

    一项发表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如果在30岁、40岁和50岁时持续进行运动,运动量提高到每周5个小时,可以预防中年时期的高血压。这项研究对5114名成年人进行了3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运动量与患高血压的几率呈负相关。

    然而,研究发现,黑人男性的运动量在成年后下降较快,这可能与社会经济因素、邻里环境和工作或家庭责任有关。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运动对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性,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运动中来。

    除了运动,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降低高血压风险:

    1. 均衡饮食: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钙等矿物质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2.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3.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导致血压升高,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风险。

    4.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压持续高于正常水平。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以下是一些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茶饮推荐。

    一、绿茶:绿茶富含茶多酚、儿茶素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压等作用。高血压患者适量饮用绿茶,可以帮助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

    二、菊花茶:菊花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等功效,适合高血压患者饮用。菊花茶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头痛、头晕等症状。

    三、山楂茶:山楂具有消食健胃、降脂降压等作用,适合高血压合并肥胖、高脂血症等患者饮用。山楂茶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脂、促进消化。

    四、枸杞菊花茶: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等功效,与菊花搭配饮用,可以增强菊花茶的降压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改善视力。

    五、荷叶茶:荷叶具有清热解暑、利湿消肿等作用,适合高血压合并水肿、肥胖等患者饮用。荷叶茶可以降低血压、改善水肿、减肥。

    除了茶饮,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 限制盐摄入:过多的盐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限制每日盐摄入量在6克以下。

    2. 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健康体重。

    3. 适量运动:运动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高血压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4. 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波动会影响血压,高血压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

    5. 定期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在众多心血管疾病中,主动脉瘤是一种隐蔽性极高的疾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符伟国教授指出,主动脉瘤在40岁以上的男性中尤为高发,且常常是在体检过程中意外发现的。这种疾病的发生与‘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密切相关。

      为了早期发现主动脉瘤,体检时可以借助超声、胸部CT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这些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出主动脉壁的异常情况,从而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目前,腔内微创修复术是治疗主动脉瘤的理想方法。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陈忠主任介绍,这种手术通过在大腿等动脉部位做一个小切口,将支架导入瘤体部位,隔绝动脉瘤,并提供血流通道。相比传统的开胸手术,腔内微创修复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除了手术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预防主动脉瘤的关键。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并定期进行体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作为国内知名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在血管外科领域,两家医院均拥有先进的设备和精湛的技术,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自身健康,特别是‘三高’人群,更要定期进行体检,以预防主动脉瘤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根据血压的测量值,高血压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高血压、二级高血压和三级高血压。

    一级高血压的血压值在140~159/90~99毫米汞柱之间,属于轻度高血压。如果一级高血压患者没有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则属于低危组;如果合并1~2个危险因素,则属于中危组;如果合并三个以上的危险因素,或者有并发症,则为极高危组。

    二级高血压的血压值在160~179/100~109毫米汞柱之间,属于中度高血压。如果二级高血压患者没有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则属于中危组;如果合并两个以上以及有靶器官损害和合并症,则为极高危组。

    三级高血压的血压值≥180/110毫米汞柱。三级高血压患者如果没有危险因素,则属于高危组;如果合并1~2个危险因素,或合并有并发症,则为极高危组。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包括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常用的药物有呋塞米、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患者需要制定合理的工作和休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工作。保持健康的体重,肥胖者可以适当减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进行慢跑、游泳、散步等活动,从而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强关节和四肢的锻炼,增强食欲。严格听从医生的建议,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疲劳、四肢冰冷、尿量增加等,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通知医生。每天定期锻炼。适度合理地运动有利于控制血压。尽量保持健康的体重。超重患者需要减肥。尽量不要吸烟。有饮酒习惯的患者需要限制每天的饮酒量。

    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的内科或心内科就诊,进行血压监测和必要的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指导患者进行日常保养。

    高血压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与遗传、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许多男性患者关心,患有高血压是否会影响生育。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患有高血压的男性是可以正常生育的。尽管高血压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但只要精子质量正常,生育能力就不会受到影响。因此,患有高血压的男性无需过度担忧生育问题。

    然而,高血压患者在进行备孕期间,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 良好的生活方式: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戒烟限酒等。这些措施有助于稳定血压,降低并发症风险。

    2. 降压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高血压患者可能需要使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这有助于提高受孕成功率,并确保母婴健康。

    3. 适度锻炼: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压、减轻体重、提高免疫力。

    4. 饮食调整:高血压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摄入富含钾、镁、钙等元素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水果、豆类等。

    5. 保持乐观心态:情绪波动也会影响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应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总之,患有高血压的男性可以正常生育,但仍需注意以上几点,以确保母婴健康。

  •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升高往往会导致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糖尿病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血脂紊乱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表明,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衰的风险增加了2到4倍。

    糖尿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患者常通过体检和血糖检测发现。1型糖尿病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通常表现为急性发作,如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症状。2型糖尿病则多见于中老年人,症状相对较轻。

    糖尿病患者应戒烟、限盐、限制饮酒,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等。饮食治疗是基础,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膳食,控制血糖。

    药物治疗方面,患者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等。此外,患者还需注意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除了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还应注重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都有助于控制血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医院和科室方面,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心内科、内分泌科等科室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重点。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然而,根据北京卫生部门的调查,北京市民的日均食盐摄入量高达13.4克,是推荐标准的两倍以上。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食盐摄入量更是高达16.5克。长期高盐饮食是导致北方地区高血压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改善这一现状,北京市政府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全面推广使用低钠盐。低钠盐以碘盐为基础,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有助于改善人体内钠、钾、镁的平衡状态,从而降低血压,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北京市商务委、卫生局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推广使用低钠盐,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行动”,向餐馆、集体食堂和家庭推广使用低钠盐,以减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据悉,北京市政府还为市民提供了方便,在超市购买原400克小包装食盐时,会获赠75克由市政府赠送的低钠盐和一把2克定量盐勺。此外,北京市盐业公司还推出了475克促销装低钠盐产品,方便市民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低钠盐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使用多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通过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推广,让更多市民了解低钠盐的优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降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

  •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有效控制血压,患者需要关注饮食、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本文将针对高血压患者的饮食问题,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首先,高血压患者应多摄入富含钾离子的食物。钾元素有助于平衡体内的钠离子,降低血压。各种新鲜蔬菜和深绿色蔬菜中钾含量较高,如菠菜、芹菜、土豆等。此外,水果如香蕉、橙子等也是钾的良好来源。

    其次,高血压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限制食盐摄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血管,导致血压升高。

    除了饮食,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关注天气变化,做好保暖工作。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过大。适量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

    在药物治疗方面,高血压患者应选择长效降压药物。长效降压药物能够持续稳定血压,减少血压波动。不同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总之,高血压患者应从饮食、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多方面入手,综合管理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