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您想知道的全在这里

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您想知道的全在这里
发表人:吴亮

临床上,很多患者因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这一“胃癌帮凶”而忧虑不已,担心自己会得胃癌,即使彻底根治过仍旧久久不能释怀。很多时候,我们因为不了解一个疾病才担忧、害怕!本文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概念,与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的关系,临床症状,如何确定是否感染、如何根治,如何复查,如何补救治疗,如何预防,以及老人、孕产妇、儿童感染后的应对措施等十五个方面,一一做了简要介绍,希望可以帮助部分患者释疑解惑。

一、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1、幽门螺杆菌 (H.pylori,简写为HP),是一种寄生在胃内(主要在幽门部)呈螺旋状的杆状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部生存的细菌。

2、幽门螺杆菌可导致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并证实与心脑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疾病存在一定相关性。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有什么关系?

1、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即:有幽门螺杆菌就有胃炎

2、70%-90%的慢性胃炎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即:有胃炎者绝大部分有幽门螺杆菌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有什么关系?

1、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

(1)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80%-90%;

(2)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0%-100%。

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非消化性溃疡患者如果感染幽门螺杆菌,10年内15-20%会发生消化性溃疡。

3、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促进溃疡的愈合

抗幽门螺杆菌方案治疗2周的溃疡愈合率,与常规抗酸药治疗4-6周的愈合率相当。

4、根除幽门螺杆菌显著降低溃疡的复发率

胃、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如果单纯应用抗酸药物治疗并使溃疡愈合,停药后1年的溃疡复发率为50%-70%;而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溃疡复发率则可以降低至5%以下。

四、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有什么关系?

1、胃癌约占所有胃部恶性肿瘤的95%。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8年全球有96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100多万人死于胃癌;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所有肿瘤类型的第三位。

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4-6倍。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一类致癌原,这也是第一个被确认可导致人类胃癌的原核生物。

3、幽门螺杆菌感染只是胃恶性肿瘤的病因之一, 大约1%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最终会发生胃癌和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肿瘤(MALT淋巴瘤)

五、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能会有哪些症状?

1、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一般没有明显症状

2、一些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能表现出一种或几种非特异性的上消化道症状

(1)上腹不适、腹胀、隐痛;

(2)反酸、烧心;

(3)呃逆、嗳气;

(4)恶心、呕吐;

(5)口腔异味(口臭)。

六、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碳-13/14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

1、碳-13/14呼气试验

检查当日清晨空腹或进食2小时后进行。程序:吹气并收集——服药——静坐30分钟——再次吹气并收集,比较并得结果。优点:非侵入性、无创,且推荐作为根除治疗之后的评估试验!

2、快速尿素酶试验

做胃镜检查的同时,用活检钳钳取1小块胃黏膜组织(一般约3-4mm大小,最好在胃窦、胃体各取1块),迅速放入检测液中,观察检测溶液颜色变化得结果。优点:可以在做胃镜检查的同时进行,操作方便,并能最迅速得到检测结果!不足:有创性检测,需要钳取胃黏膜组织,不推荐作为根除治疗后的评估实验

3、组织病理检查

做胃镜检查的同时,用活检钳钳取1小块胃黏膜组织(一般约3-4mm大小,必要时在胃窦、胃角、胃体各取1至2块)放入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送到病理科检查。有经验的病理医师行胃黏膜染色就可做出有无幽门螺杆菌染的诊断。不足:检测时间长,目前三甲医院胃镜下活检病理结果通常需一周左右才能出来,比较耗时。

4、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

直接抽取静脉血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优点:1、方便快捷,可以和其它抽血检验项目一起进行;2、不受药物和一些因素的影响不足:不能判断您是否正在感染,因为即使既往感染过并进行了根治,血液里幽门螺杆菌抗体仍可长期存在。所以,抽血的结果如果是阴性,其意义更大,表示您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但如果是阳性,则可能有多种可能性:正在感染?既往感染已治愈?

七、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该怎么办?

1、《幽门螺旋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定义为一种传染性疾病,理论上所有的感染患者均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2017年,《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也指出:幽门螺杆菌胃炎属感染性疾病,除非有抗衡因素存在(抗衡因素包括:患者伴存某些疾病不适合抗幽门螺杆菌方案、社区高在感染率、卫生资源优先安排等)。

2、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平均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50%,也就是说十个人里面约有五个人感染,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都根除幽门螺杆菌在目前是不现实的,并且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获益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者差异,我们需对患者的获益-风险进行评估,采取个体化治疗

3、因此,通常的建议是: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有条件的患者都应该进行积极根除治疗;存在上述抗衡因素或者其它原因(孕娠、哺乳等特殊情况)的患者,暂不进行根除;因个人原因(经济、思想认识等)对根除治疗有顾虑的患者,建议对照《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提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适应证,符合适应症者推荐或强烈推荐进行根治(见下表)。

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一)幽门螺杆菌不同于一般的细菌,单一抗生素很难将其杀灭。目前主流的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案均推荐10-14天疗程的“四联疗法”,即同时口服四种药物,服用10-14天,其根治率可达90%。

(二)标准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各种名字后面带“拉唑”的药)+两种抗生素+铋剂

1、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餐前半小时服用)

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曾用名: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艾普拉唑等。

2、推荐的两种抗生素组合(餐后半小时服用)

(1)阿莫西林不过敏者可选用方案(方案E一般不推荐用于初次治疗

  •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 阿莫西林+呋喃唑酮
  • 阿莫西林+甲硝唑
  • 阿莫西林+四环素
  • 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

(2)阿莫西林过敏者可选用方案(方案E和方案F对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率目前已非常高,慎重选择

  • 四环素+甲硝唑
  • 四环素+呋喃唑酮
  • 四环素+左氧氟沙星
  • 克拉霉素+呋喃唑酮
  • 克拉霉素+甲硝唑
  • 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

3.铋剂(餐前半小时服用)

一般选用枸橼酸铋钾。

(三)特别提醒:考虑到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中用到的药品多为处方药,且用法用量与治疗普通细菌感染时不同,为了避免部分患者“依葫芦画瓢”自行用药,在此,笔者并未给出每种药的具体用量(尽管这个并不是秘密,各大网站均能查到!)。如果您在化验、检查后明确自身感染幽门螺杆菌,请一定到正规医院消化内科咨询并开药,切勿自行根据药品说明书服药或者根据网上各种推荐剂量用药,避免因为用法用量不对,引起毒副作用或者导致根治失败。此外,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一旦开始,请一定严格按剂量、按疗程坚持服药,切不可随意中断或停药,避免因为不遵医嘱导致根治失败!要知道:多次根治失败、长期反复尝试多种方案治疗,可能引起细菌耐药,增加后期治疗成本和治疗难度。

九、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期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服药前注意事项

(1)抗幽门螺杆菌四联方案中含有两种抗生素,既往有相关抗生素过敏史者禁用含该类抗生素的方案!

(2)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病史者,慎用含阿莫西林的方案。

(3)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以及年龄小于18岁的患者,禁用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

(4)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以及严重肝功能损害、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正在服用特非那丁的患者,禁用克拉霉素。

(5)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支气管哮喘者,不宜用含有呋喃唑酮的方案。

(6)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含四环素的方案;肾功能减退、肝功能不全者,慎用含四环素的方案。

(7)正在服用氯吡格雷(波立维)的患者不宜选用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而应该选用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

2、服药过程中注意事项

(1)即使既往无明确的相关药物过敏史,患者在服药过程中仍需留意过敏反应,如服药后出现明显不适,需立即停药,并迅速到最近的医院或诊所就诊;

(2)铋剂:例如枸橼酸铋钾,部分患者服药期间口中可能有氨味,并伴有舌苔及大便灰黑色、便秘等,出现以上症状时请不要过于紧张,这些副反应均为可逆性,在治疗结束后停药,可自行恢复或消失;

(3)甲硝唑:少数患者服用甲硝唑后发生荨麻疹、皮疹、皮肤瘙痒、潮红、排尿困难、口中有金属味道及白细胞减少,一般不会导致严重后果,可以继续服用,这些副反应均为可逆性,在治疗结束后停药,可自行恢复或消失;

(4)左氧氟沙星、四环素:极少数患者服用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后可能出现光毒性反应(暴露部位皮疹、皮肤瘙痒、水泡等)。通常建议正在服用左氧氟沙星、四环素药物,以及停药5天内的的患者,尽量减少日光照射,外出时注意食用遮阳伞和防晒霜。如出现严重皮肤损伤,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5)四环素:可致维生素B缺乏,出现口干、咽炎、口角炎、舌苔变暗或变色等症状,一般无需特殊处置,可以继续服用,这些副反应均为可逆性,在治疗结束后停药,可自行恢复或消失。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必要时亦可在服药期间适当补充维生素B;

(6)抗幽门螺杆菌相关药物几乎都可能引起一些消化系统症状,例如: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不同患者服药后反应不同,有些人可能感觉没有明显不适,而有些人则可能出现多种不适。但是一般症状轻微,无需停药,可以继续治疗,这些副反应均为可逆性,一般在治疗结束可自行恢复或消失;

(7)为了避免出现“ 双硫仑样反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前期间严禁饮酒。

十、如何确认幽门螺杆菌根治成功?

1、应用标准10-14天“四联方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根治率可高达90%,表明大部分患者都可以一次治愈!但这一数据同时也意味着可能有10%左右的患者无法达到根治!那么,治疗后如何复查并确认自身幽门螺杆菌感染治愈没有呢?

2、我们推荐的首选复查评估方法是碳13/14呼气试验,并建议最好在根治完成后间隔至少一个月再进行呼气试验检测!在这一个多月里,患者须避免服用以上推荐的各种“四联方案”组合中出现的任何药品,尤其是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以免出现“假阴性”。

3、如果您在这一个多月的“空窗期”里,因为治疗其它疾病的需要或者因为“不小心”误服了以上禁止类药物,那么,请一定从停服这些药物之后起算,再次顺延一个月,然后进行碳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

十一、首次幽门螺杆菌根治失败怎么办?

1、万一非常不幸,复查后提示幽门螺杆菌仍阳性、首次根治失败,各位患者一定不要沮丧和气馁。根治失败可能是由于您没有严格遵医嘱按治疗方案服药;也有可能是因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体内细菌对首选方案中某一种或多种药品早已存在耐药性。目前,由于全球,特别是中国,抗生素滥用现象严重,导致部分患者体内幽门螺杆菌可能早已对某些组合方案中的部分药品产生了耐药性!虽然您可能以前也不怎么吃方案中的那几种药,但同样可能对某些药有抗性。打个比方,就像您在酒席中虽然不抽烟、不喝酒,身上照样可能沾染烟酒的气味一样,大环境所致!

2、如果首次根治失败,请一定到正规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和医生一起查找原因,必要时做“药敏”试验,并针对性优化或调整治疗方案进行补救治疗。切勿自行加大药量、延长疗程或者随意改换治疗方案,以免因为反复尝试引起幽门螺杆菌对多种药品同时耐药,增加根治难度甚至导致无法根治。

3、 部分研究提示:连续多次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的患者,短期内再次尝试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容易再次失败。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有“变形防御机制”,它的形态一旦改变,就会降低对治疗药物的敏感性,致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对于连续多次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的患者,可考虑停药3个月至半年后再采用新的方案杀菌治疗。有些患者可能会忧虑:停药3个月至半年,会不会发展成严重疾病?首先,我们都知道,跟幽门螺杆菌有关的最严重疾病就是胃癌,但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只是胃癌的病因之一,并且只有大约1%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最终会发生胃癌,胃癌的发生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所以,绝大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其次,我们在准备根除幽门螺杆菌之前往往已经做过一次胃镜检查了,如果当时没有发现明显问题,或者仅仅提示“非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在3个月至半年内发生胃部恶性病变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就更不用担心了。再次,如果最近的胃镜及活检病理检查明确提示:“萎缩性胃炎”、“上皮内瘤变”、“不典型增生”、“肠化生”、“胃息肉”、“胃溃疡”等癌前病变或疾病,门诊医生一般会给出明确的治疗建议或胃镜随访周期,您遵医嘱治疗和复查胃镜就可以了,定期的胃镜检查和活检病理检查可以明确病变或疾病是否有进展,在跟踪随访的同时消除自己的疑虑。

十二、老年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该怎么办?

1、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减轻胃部炎症,延缓胃黏膜萎缩、肠化甚至上皮内瘤变的进程,从而降低胃癌的发生率。但目前认为最佳的干预时间为萎缩、肠化生及上皮内瘤变发生之前,越早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的效果越好。显然,绝大多数老年人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间。

2、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由于多器官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在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时是否根治,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状态、所患疾病严重程度、预期寿命、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患者意愿等因素,评估“根治后的可能获益”和“治疗药物可能引起的风险”,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十三、妊娠期及哺乳期能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吗?

1、妊娠期:当妊娠期女性被诊断出慢性胃炎或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时,主要治疗手段通常是抑酸治疗。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则相应治疗一般推迟到分娩后再进行。但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妊娠期可导致严重的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其中包括妊娠剧吐,该怎么办?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药物中:铋剂、四环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在妊娠期属于高危险药物,不宜使用;而阿莫西林、甲硝唑则是妊娠期低危险药物,因此,在必要时,妊娠期也可考虑应用低危药物针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治疗。

2、哺乳期:针对幽门螺杆菌的一些常用治疗药物对哺乳婴儿不安全(如铋剂、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因此,如果是母乳喂养,不推荐哺乳期母亲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十四、儿童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该怎么办?

儿童不仅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而且,根除治疗后再感染的几率比成人高;此外,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案中的大部分药品对儿童的毒副作用也比成人大。因此,一般不推荐对14周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根治。但是,可能有些家长就会担忧:如果不对孩子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将来会不会导致严重问题?事实上,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不仅发生严重疾病的概率远远低于成年人,而且一部分儿童感染者在成长过程中可以自发清除幽门螺杆菌(自己战胜感染),所以,家长们不必过于紧张。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

1、不推荐对儿童常规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考虑检测幽门螺杆菌:(1)消化性溃疡,(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MALT淋巴瘤),(3)反复发作的慢性胃炎,(4)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儿,(5)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6)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2、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方法首选:碳13尿素呼气试验

3、不同于成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强调一律根除,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进行根治也需符合一定的适应证:患有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必须根治。以下情况可考虑根治:(1)反复发作的慢性胃炎;(2)胃癌家族史;(3)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4)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5)监护人、年长儿童强烈要求治疗的。

4、 儿童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药物:需综合考虑儿童年龄、发育状况、药物副作用等因素,以调整治疗方案及药物剂量。

十五、幽门螺杆菌会传染吗?根除治疗后会再次感染吗?

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它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口——口”途径以及医源性途径传播。也就是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粪便和口腔中都存在幽门螺杆菌。如果健康人饮用了含幽门螺杆菌的水或者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一起吃饭、共用餐具、接吻、共用牙刷,或者到卫生条件差的小诊所拔牙,同有可能被感染;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如果对婴幼儿口对口喂食、咀嚼后喂食、亲吻口唇,则有可能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孩子。但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需氧菌,即无氧环境或氧气浓度过高的环境下均不能生存,所以空气中是不存在幽门螺杆菌的,也不会通过呼吸道传染。

2、幽门螺杆菌胃炎,不管有无症状和并发症,都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所以,根除治疗后仍可以再次感染。据报道,成人根除幽门螺杆菌5年后的再感染率小于5%

3、虽然幽门螺杆菌根治后再感染率不是很高,但是,为了减少或避免再次感染,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

(2)注意口腔卫生,不与他人共用牙具、餐具;

(3)家长(尤其是老年人),尽量避免和孩子口对口喂食,或自己嚼碎后再喂给孩子吃;

(4)避免到卫生条件差的餐饮场所就餐,必要时采取分餐制;

(5)争取做到“一人感染、全家查菌”,及时发现家庭成员里的“无症状感染者”,一起根除幽门螺杆菌,避免互相传染。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幽门螺杆菌感染疾病介绍: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感染是指幽门螺杆菌从口腔进入人体后,植入胃上皮,机体难以自发清除,从而导致持久或终身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与胃炎、胃癌、消化性溃疡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杆菌(简称Hp)感染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通过四联疗法(包括铋剂+PPI+两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治疗,多预后良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生存于人体胃的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 所以,不少人被筛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拿到报告单的一刻,很多人就心慌慌,不停地问医生:“我是不是会得胃癌?怎样才能杀死这些病菌?”

     

    幽门螺杆菌会不会引发胃癌两者有关系,但没有必然性。

    幽门螺杆菌是存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一种螺旋状细菌,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它才被发现。有科学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高达90%-95%的慢性胃炎患者都是幽门螺杆菌阳性,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同时如果对幽门螺杆菌阳性人群进行胃镜检查,他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炎。据统计,中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国,一般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高达50%-80%。

     

    但是临床上胃癌的病程进展时间很长,因此,幽门螺杆菌阳性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得胃癌,幽门螺杆菌阳性仅仅是胃癌发病的一个环节,人的因素、环境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防止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你知道多少?

     

    1. 口口传播是主要途径

     

    目前认为口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比如恋人之间的接吻,因此,幽门螺杆菌也被叫作“接吻病”;还有家长将食物嚼碎之后再喂给孩子;共用餐具等等都可能传播。

     

    2. 落后地区幽门螺杆菌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幽门螺杆菌属于典型的“嫌富爱贫”病,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远高于发达国家。而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内地落后地区的感染率又明显高于沿海发达地区。近些年的数据也提示,我国整体上感染率在降低,这应该跟我国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很大关系。

     

    3. 多层面的预防措施

     

    从个人角度来说,感染上了幽门螺杆菌、得了胃病,应该规范治疗,不能自以为是地乱治。为预防感染,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这种“老生常谈”,还得继续谈;此外,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保护肠胃,平时还可以多用丁香茶叶泡水喝。

     

    专家:邢加迪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四病区副主任医师

    京东互联网医院专家团成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得了幽门螺杆菌怎么检测?

    目前首选的是 C14 呼气检测仪,C14 呼气检测仪是现代检测幽门螺杆菌系统技术的产物,呼气采样检测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符合率也很高,患者无痛苦,是深受患者欢迎的一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

    检测方法如下:

    • 患者在清晨空腹或禁食 3 小时后,用温开水完整口服一粒胶囊(胶囊在口中破裂将影响检测结果)。
    • 静坐 15 分钟后向专用的呼气卡中吹气。
    • 再将呼气卡插入专用的检测仪内即可得出诊断结果,全程诊断过程约 25 分钟。

    轻松吹口气,就可以查幽门螺杆菌了。

  • 人类首次发现幽门螺杆菌是在 1982 年。而在此以前,医生和科学家都认为,有很多胃病是无法根治的。因此,它的发现,不仅增加了一个诺贝尔医学奖,也开启了治疗胃病的一个里程碑。虽然它被发现只有 39 年,但与我们人类的恩怨情仇,其实已经有 5300 万年的历史了。

     

     

    有着这么悠久历史的细菌,为什么后来成了我们的「众矢之的」呢?

     

    因为我们后来发现,它是一系列胃部疾病的罪魁祸首,包括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部的恶性肿瘤,比如胃癌或者胃淋巴瘤。

     

    幽门螺杆菌还非常狡猾。在感染的人群中,大约 70% 的人没有任何症状。剩下 30%,只是会有一些轻度消化不良的不适感。虽然没有症状,但它可能正在悄无声息的让我们的胃走向溃疡、甚至胃癌。

     

    根据世界胃肠组织(WGO)保守估计,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而中国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人数最多的国家,据统计感染率高达 59%,将近有 7 亿人感染。

     

    5月15日为全国“无幽日”,“无幽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相关性的正确认识,呼吁公众积极关注自身健康,尤其是溃疡与胃癌高危人群等更应积极根除病菌消除隐患。那么,Hp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让我们通过今天的文章一探究竟吧!

     

    消化性溃疡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胃肠黏膜发生的炎性缺损,其中以胃、十二指肠为最常见。它是一种全球多发病,极易复发,且难以根治,过去有"一旦溃疡、终生溃疡"之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据统计,约有10%的人一生中曾患过本病。其典型症状是上腹疼痛,伴有规律性、节律性以及季节性,并且是慢性、反复发作性。除了上腹疼痛以外,还可能会伴有反酸、嗳气、上腹饱胀,甚至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的症状,甚至可并发出血、穿孔、胃出口梗阻、癌变。

     

     

    有资料显示消化性溃疡占我国胃镜检查人群的10.3%~32.6%1。而消化性溃疡与Hp感染关系最为密切。15%~20%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会发生消化性溃疡,而70%~90%的消化性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幽门螺杆菌无疑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几项队列研究表明,Hp阳性者一生中患溃疡病的风险是阴性者的3~10倍。其致病机制主要是通过破坏胃粘膜的保护屏障,并使胃酸分泌增高,胃肠道粘膜在胃酸或和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自身消化,粘膜炎症坏死、脱落、从而形成溃疡,其病变可深达粘膜肌层或更深层次。 

     

    Hp感染是顽固性溃疡的一个重要因素,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延迟愈合,仅经常规抑酸治疗愈合后的溃疡患者其年复发率可达到40%~80%。而许多研究资料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加快溃疡愈合、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消除胃粘膜活动性炎症,减轻胃粘膜慢性炎症,更重要的是可降低溃疡的复发率。根据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溃疡的年复发率降低至5%以下,使极大多数消化性溃疡得到彻底治愈。因此,根除Hp可以加速顽固性溃疡的愈合和降低其高复发率。

     

     

    所以,要彻底治愈消化性溃疡,使溃疡不再复发,必须做到:

     

    1.根除幽门螺杆菌;

    2.提高溃疡愈合的质量,必须使溃疡愈合达到白色平坦型疤痕;

    3.溃疡以外部位的胃粘膜炎症必须是轻度的、没有活动性的、没有胆汁反流。

     

    当然,单纯根除幽门螺杆菌是不够的,还必须使用抑酸、保护胃粘膜的药物,以促进溃疡愈合并提高溃疡愈合质量。虽然抑制胃酸无法直接控制溃疡愈合,但可以达到迅速中和胃酸,缓解疼痛,减少胃酸对溃疡刺激的目的。目前常用药物有碱性抗酸剂、HZ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而胃黏膜保护类药物可以在溃疡处形成保护,防止胃蛋白酶或者胃酸对溃疡处的侵蚀。同时,这种药物对于促进溃疡愈合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是比较理想的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据研究表明,治疗疗程达到3个月者溃疡白色平坦型疤痕愈合的比率最高。但如果不根除幽门螺杆菌只是抑酸护胃治疗,虽然也可愈合溃疡,但很容易复发,消化性溃疡每年复发率可高达50%~70%!

  • 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你需要知道这些

     

    近日, “男子患胃癌,一查一家五口全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新闻冲上热搜,让很多人心慌。胃癌在我国恶性肿瘤患病率排行第三症。幽门螺杆菌和胃癌有什么关系?怎样能有效防治呢?本文详细介绍。

     

    图片来源:微博

     

    1.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有什么关系?

     

    幽门螺杆菌( Hp )是一种微厌氧、耐酸的 细 菌,它可以在人的胃内长期生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减轻胃黏膜炎症,促进溃疡愈合,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早在 1994 年,世界卫生组织( W HO )就把幽门螺杆菌列为 Ⅰ类生物致癌因子。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会显著增加患胃癌的风险,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人群患胃癌的风险比未感染人群高 2-6 倍。既往研究显示,约 75%~90% 的胃腺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2.幽门螺杆菌有哪些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 - 口、粪 - 口途径传播。虽然成人感染的概率相对较低,但儿童仍然是易感人群。共用餐具、 毛巾等, 饮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杯具、接触唾液、呕吐物等都可能造成传播。

     

    3.哪些人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人群普遍易感, 有以下情况的人群更容易危险:居住条件差、集体生活的人以及缺乏干净、稳定的生活水源的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共同生活的人,尤其是在共享生活空间和家居用品的情况下。

     

    4.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大多数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并未出现任何明显的症状,少部分人可能会经历腹痛、恶心、反酸、烧心、口臭、食欲下降、反复打嗝以及体重减轻等典型症状。如果想自查,可以留意这些症状。

     

    还可以选择非侵入性检测 ——碳 13 或碳 14 的尿素呼气试验,这是用来判断幽门螺杆菌最简洁快速的方法之一。简单来说就是在清晨空腹或进食两小时后,用约 20 毫升温水服 1 粒尿素胶囊,静等 25 分钟后,用一次性吹气管向二氧化碳吸收剂中吹气,然后将吹完气的样品交给检验医生就行了,剩下的交给医生判断。除此之外,也可以考虑做 粪便和唾液的 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查。

     

    5.无症状感染也需要治疗吗?

     

    2016 年发布的《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明确指出: 14 岁以下儿童除非有明确指征,否则不作幽门螺杆菌筛查和根治治疗,幽门螺杆菌筛查主要是针对 18 岁以上的成年人。

     

    除此之外,虽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也会有不良反应风险,但是相比幽门螺杆菌潜在可能带来疾病和相互传播风险,临床上目前的主流观点对于幽门螺杆菌还是要积极根除治疗的。

     

    6.如何治疗及用药?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方案包括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

     

    标准 “三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 PPI+ 克拉霉素 + 阿莫西林或甲硝唑组成。这种方案由于服用药物少、不良反应相对低,曾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广泛应用于临床。不过,由于近些年来我国细菌耐药性的问题,三联疗法的根除率逐步下降,许多地区根除率甚至到 80% 以下,已经不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推荐使用了。

     

    标准 “四联疗法”包括 PPI+ 铋剂 + 两种抗生素(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甲硝唑 )。但需要注意: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建议治疗;血液疾病、肝肾功能损害严重者不适宜进行根除治疗。

     

    无论是 “三联”还是“四联”,服药周期通常都是 10 天或 14 天。都有可能出现比如头晕、呕吐、腹痛、食欲减退等一些不良反应,但一般在停药后会恢复。具体方案的选择和治疗周期,医生需要根据患者个性化情况评估选择。患者要做的就是严格遵医嘱,按规格和频次服药。

     

    如果已经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且有胃癌家族史、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 伴胃黏膜萎缩、糜烂 等疾病,还是建议尽早就医,进行 幽门螺杆菌的 根治治疗。

     

    7.哪些生活习惯可以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定期洗手是预防感染的基本举措,能减少病菌的传播。此外,避免与已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分享个人物品,如餐具、杯子和牙刷, 提倡公筷和分餐制, 可有效防止病菌的传染。

     

    在饮食方面,食品安全卫生意识是预防感染的关键。避免食用未经充分煮熟的食物和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有助降低感染的风险。

     

    参考文献: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 .   2 022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
    南[ J. 中华消化杂志 ,2 022 ,   4 2 (1 1 ):   7 45 - 756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 . 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 非根除治疗部分 ) [J] . 中华消化杂志 , 2022, 42(5) : 289-313
    • 王丽莉,曾颖幽门螺旋菌感染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策略 [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931(5): 391-496
    • 李兰娟,王宇明 . 感染病学 ( 八年制 )(3)[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审核专家: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孔令建

     

  • 现在早产儿出生并不少见,而且宝宝体重太小,可以想象对后期的成长有多大的影响。早产现象给婴儿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随着婴儿到来的喜悦,准妈妈们是否警惕早产的威胁?早产儿要注意预防并发症,那么如何预防呢?

    造成早产的原因:

    一、胎儿

    双胞胎,多胞胎,羊水过多,胎儿畸形,胎盘异常,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功能障碍等。

    二、妈妈

    孕期妇女感染急性传染病、慢性病、严重贫血症等,易出现早产。此外,孕妇营养不良,尤其是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E,缺乏叶酸,也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此外孕期性生活不适当,活动过度,携带物品过多也会导致早产。

     

    三、年龄

    18岁以下或35岁以上的孕妇,特别是18岁以下的孕妇,早产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比20~34岁的孕妇高11倍。

    四、流产史

    妊娠史,特别是晚期妊娠史,反复流产,人工流产,引产或流产后不满一年再怀孕对孕妇的影响最大。由于堕胎对宫颈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宫颈功能不全,增加了早产率。

    五、生活环境

    长期的劳作和过度的劳累,都会导致早产率明显升高。情绪波动或过度紧张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障碍、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和血管收缩,容易导致早产。

    如何预防并发症:

    一是感染的问题

    早产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病毒缺乏抵抗能力,极易受到感染,一旦感染就很容易引起败血症,甚至脑膜炎,需要特别注意。

    二是心血管疾病

     

    如果早产儿肺部问题逐渐改善,就会因为动脉导管尚未关闭,而有大量的血通过动脉导管流入肺,造成心脏衰竭和肺功能变差。

    三是呼吸道疾病

    由于早产儿肺部发育不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一些体重过轻的婴儿也会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有呼吸短促、发绀现象。

    四是肠胃系统疾病

    早产婴儿容易有营养吸收不良的问题,所以最好用乳汁来喂养;即使是被迫用配方奶来喂养,也最好用少量渐进式喂养。

    五是视网膜病变

    早生会妨碍视网膜血管的正常发育,造成眼睛发育不良,更易近视,应在儿童眼科治疗后进行。

    六是周脑室及脑室内出血

    由于早产儿脑室结构不成熟,血管结构比较脆弱,极易因脑内压升高而破裂出血。如果大量出血导致脑室扩张或脑组织扩张,可能会影响神经功能,导致运动迟缓或行为障碍。

  • 生活中胸闷气短这种现象很常见,它是我们自身的主观感受,觉得胸口像被什么东西给压迫了,气不够用而出现呼吸急促的表现。它的严重程度要根据发病的周期、每次发病的时间、年龄以及有无基础疾病来判断。

     

    临床上常将其分为功能性的和心脏神经官能症型或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的如在剧烈运动、有幽闭空间恐惧症的人、心情抑郁、与他人发生争执后,以上情况下出现胸闷气短多是正常的,不用过于担心;心脏神经官能症型或器质性病变的:多数人首先会想到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该病多好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常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受凉等诱因下发作,多是突发型的,除胸闷气短外,还会有胸骨后疼痛,常常会波及至左肩,左臂内侧,该症状一般在停止诱因活动后症状就会逐渐缓解,也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3-5分钟即可缓解。

     

     

    心肌梗死多是在心绞痛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症状也更为严重;临床上心肌受累时也会出现相应的症状,但是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常常会出现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等表现;可以引起胸闷气短的疾病还有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肺癌、气胸等,腹部疾病也会出现这种症状,胆囊炎、胆石症以及食管病变等均会出现该现象。

     

    一般对于胸闷气短的检查项目有:血常规、肝功能、X线胸部透视、腹部B超、心电图等检查。通过以上检查项目,可以明确原因,确定是无病变还是病变导致,以利于治疗。

     

     

    经常出现胸闷气短的患者,一定要在治疗过程中要仔细加以辨别,区分是功能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如果是功能性胸闷气短,则应该积极寻找病因,并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彻底消除症状。还要注意的是定期检查身体非常有必要,如果身体有病变,通过体检都能查出来。像病理性胸闷症状本身就不太明显,定期体检非常重要,这可以避免被动接受治疗的情况出现。

     

    需要明确的是这种症状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查清是何种疾病所致的,才能做到对症治疗,这个才是最为关键的。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 尿毒症大家都不陌生,一般会认为它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肾脏疾病,但是对于尿毒症具体是什么,早期尿毒症有哪些症状,诱发尿毒症的因素等问题都是非常迷茫的,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尿毒症的相关问题。

     

    尿毒症是什么?

     

    尿毒症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脏疾病,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竭,身体出现的一系列综合征。如果说正常的肾脏功能有100%,在各种疾病的影响下,肾功能衰竭到仅剩10%以下时,尿毒症。

     

    如果把身体比作一个井井有序的城市,那么肾脏就是这个城市的下水道系统,如果城市的下水道系统发生了意外,导致下水道系统发生了严重的堵塞,届时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这个城市也会变得难以生存。

     

    尿毒症虽然可怕,但是“冰冻三尺亦非一日之寒”,尿毒症在早期就已经展现出了一些症状,只是这些症状或许不曾被你留意,又或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下面这些细小的蛛丝马迹,就是尿毒症的“前兆”。

     

     

    尿毒症的“前兆”是什么?

     

    尿毒症的早期症状不具有典型性,很难被发现,经常被认为是其他疾病的特征,不以为意,耽误了治疗。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这几个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

     

    1、精神不振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精神状态不佳,工作繁忙,睡眠不足等,本来就非常难以和尿毒症联系在一起,稍微休养过后症状减轻,更加难以发现。

     

    2、面色发黄

     

    尿毒症病人在患病早期通常都会发生面色发黄的情况,这是因为尿毒症患者体内积聚的毒素过多,引发造血功能障碍,很容易误诊为贫血,导致治疗方向错误,耽误患者的治疗。

     

    3、身体浮肿

     

    尿毒症患者由于肾脏功能障碍,许多水分不能及时地排出体外,从而储留在身体内,导致水肿。这里和肥胖的症状很类似,都是身体逐渐“圆润”了起来,但是和肥胖那种“弹性的圆润”不同,水肿的部位受压后会出现长时间的凹陷。如果患者发现自己的脚踝发生浮肿,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4、胃口不佳

     

    由于肾脏病变加剧,尿素等原本需要经由尿液排出体外的有害物质潴留体内,当有害物质侵入消化道时,便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出现胃口不佳的症状。如果不及时去医院治疗,后续还可能出现口腔方面的疾病,如口腔溃疡等。

     

    5、呼吸不畅

     

    尿毒症早期会造成机体心肺功能减弱,如果你在呼吸过程中经常不自觉地叹气或者深呼吸,那可能就是尿毒症的早期症状,不妨去医院检查一下肌酐,尿素等指标。

     

    以上就是尿毒症的5个“前兆”,如果我们及时注意到了这些症状并及时治疗,就能一定程度上减慢疾病的发展速度,为我们赢得更多的治疗时间。这时候我们回头仔细想想:到底是哪些因素会诱发尿毒症呢?我们又应该如何针对性地去调理呢?

     

    诱发尿毒症3大因素

     

    致病因素一:高血压

     

    高血压与肾病可谓是“狼狈为奸”,肾病也是引发尿毒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肾脏主要由肾小球组成,长期的高血压会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造成内壁损伤和血管硬化,引发肾脏出血,导致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又会导致肾脏供血不足,血压就会持续升高,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成为了治疗肾脏疾病,预防尿毒症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减少每日盐分摄入量,减轻体重等多种方式控制自身血压,从而减小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

     

    另外也要注意每年做一次的尿常规检验。如果发现自己没有尿蛋白,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即可;如果发现自己有尿蛋白,血压应该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致病因素二: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各个国家尿毒症的第一大病因。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变化大,内分泌代谢紊乱,可能会引发糖尿病肾病,进而引发肾衰竭,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最终可能进入肾衰竭终末期变为尿毒症

     

    因此,如果自己确诊为2型糖尿病之后,至少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肾脏病变的筛查检查,包括尿常规,尿蛋白/肌酐比值和血肌酐都是医生重点了解的项目;此外还需要通过控制饮食习惯,合理运动等方式积极控制血糖。

     

    还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蛋白质的摄入也应该适量减少,可以用低蛋白米饭代替家常主食;与此同时也要保证吃足够的蔬菜(至少每天1斤),为了更好地吸收蔬菜中的营养物质,减少叶酸等有害物质的摄入,最好可以水煮5-10分钟后再吃。

     

     

    致病因素三:慢性肾小球肾炎

     

    在我国,慢性肾小球炎是造成尿毒症的第二大原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和外界的细菌无关,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具体的病理原因目前仍未可知。可能会伴随蛋白尿,血尿,水肿等临床症状。对于此种疾病,医学界还没有彻底治疗的方法,只能通过延缓疾病的进展来改善临床症状,防止并发症。

     

    通常医生会选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来治疗,包括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环孢素A等药物,也会和一些降血压药物,利尿剂,阿司匹林等药物联合用药来控制病情。

     

    如果发展到了后期,大部分肾小球丧失功能后,就只能通过透析来进行治疗,到那时治疗的难度和费用都将直线上升,而且会出现很多难以治疗的并发症,非常不划算。

     

    尿毒症是肾衰竭发展到终末期后身体出现的一系列综合征。早期可能会出现几种鲜少被人注意的症状,但是不要掉以轻心,及时的治疗可以极大地延缓疾病发展,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我们也要注意引起尿毒症的三种致病因素,及时处理,对症下药,改善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用最小的成本把尿毒症扼杀在摇篮中。

  • 我是一个糖尿病家族的人,家里的亲戚,记不清已经有几个人因糖尿病并发症而过世了,就连我的师母也因糖尿病被截肢,最后也是因为这个病去世,因此糖尿病早早在我心里留下了阴影。


    2020年,我居然还是没有逃脱糖尿病的魔爪,我茫然失措,害怕、恐惧让我终日惶惶不安,今天担心这样,明天担心那样,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几乎感觉自己已经面临死亡一般。


    偶然机会我认识了很多糖友,这也让我从此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居然那么多糖友活得好好的。


    后来我了解了很多关于糖尿病的知识,让我顿时茅塞顿开,心情好了很多,从此,我也终于懂得了糖尿病虽意味终身与它相伴,但是只要能控好糖,避免并发症发生,我们也可以与病共存,快乐生活。在这里我结合一年多学习实践体会,与糖友一起分享我的控糖经验!

     


    1、学会了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熬夜、久坐是我几十年工作形成的习惯,学习后得知这些行为会导致我们的血糖波动大,抵抗力下降 ,影响病情稳定, 必须要彻底改掉,我努力地改掉这些不良习惯,现在基本上约定晚上十点睡觉 ,平时多运动,至少每天三次运动,甚至在家看电视、聊天都在运动。


    2、坚持每天学习。


    我每天必会看一些糖尿病文章,有一些不够明白的还会反复学习呢,力求进一步了解糖尿病的知识、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办法、运动方法,学会了很多糖友餐的搭配与制作,也学会了较多的运动方式。


    3、坚持每天定期监控血糖。


    通过监测了解每一天自己的血糖状况,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和运动,从而达到控制血糖在稳定状态。

     


    4、坚持“管住嘴”。


    科学合理饮食不容忽视——控制热量、按时吃饭、慢嚼细咽、食物多样性是稳糖的保障。现在我也改掉了过去饮食坏习惯——暴饮暴食、酗酒、喝高汤、吃高糖、高热、高油食物等坏习惯。


    无论是平日还是节日,自己的饮食都是精心设计的,坚持做到了“三少一多”——少糖少盐少脂多品种,绝大部分时间每天食物达到十多种甚至二十多种。现在为了更好的控糖,我学会了新的食物搭配法,如杂粮饭,在米饭中加入各种豆类、杂粮让起升糖慢,混搭菜——几样菜一起煮,可以减少油和盐的用量,吃饭顺序基本按照:汤——蔬菜——肉——主食(少量配菜)。


    买了食物称以后,经常将吃的食物过称,测血糖,这样可以知道自己吃什么、吃多少,血糖保持得好。还经常进行食物测评,记录下来什么食物可以吃多少量,为以后吃东西懂得一个合适的量。


    5 、坚持“迈开腿”。


    曾经的“懒动虫”如今每天基本坚持“三段式锻炼法”。而且锻炼的地点、内容都是多样化的,因地制宜,确保锻炼的时间、运动量达标。


    6、坚持早睡早起。


    过去是熬夜王,不过12点不睡觉,甚至2—3点或通宵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为了控好糖,现在晚上10:00前睡觉,基本上保证8小时/天。


    7、保持乐观心态。


    不良情绪会刺激压力激素分泌增多,从而导致血糖升高!经常出去跳舞、散步、旅游、聚会,开心每一天。


    曾经我也是美食狂、懒动虫、熬夜王,不知不觉成了“三高”人,后来通过学习、交流、实践让我有了巨大改变,如今,我已从“糖尿病”的“阴霾”中走出来了,自觉严格坚持以上几条规范自己,血糖控制也比较好,基本各项指标都达标了,自从病情控制好以后,人也开朗活泼了许多,轻松、开心每一天!


    2020年我开始了我“新的人生路”,我研究新美食,创新我的控糖“新美食”,我积极运动,是朋友圈的打卡达人,我坚持过自律的生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也让我的血糖越来越好,身体越来越棒,心态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希望糖友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控糖方法,并且为之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糖人!

  • 一、要查骨质疏松,抽一管血,看看血钙低不低就行了,对吗?

     

    不能把低血钙与骨质疏松划等号,事实上,绝大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钙并不低,这是由于当尿钙流失导致血钙下降时,会刺激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动员骨钙入血而使血钙维持正常。所以这种说法不对。

     

     

    二、经常有些药店或商场,免费检测骨密度,这种检查靠谱吗?

     

    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国际上公认的骨质疏松诊断的金标准,主要检查部位是脊柱和髋部。药店或商场使用的多为单能X线吸收法,检查部位多为腕部。所以不靠谱,应该在正规医院检查。

     

    三、骨质疏松与骨质疏松症是一回事吗?

     

    一字之差,含义大不相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与正常成年人的最高骨量相比,降低一个标准差(SD)以上但未达到2.5个标准差(SD)时,叫骨量减少,降低2.5个标准差(SD)以上才叫做骨质疏松症。也就是说骨质疏松要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骨质疏松症。

     

     

    四、年轻人说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事,跟我没关系,对吗?

     

    骨质疏松症在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或老年性,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比如截瘫、偏瘫、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风湿病等。还有一种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所以,骨质疏松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老年人说骨质疏松就是一种老化,就像人老了头发会白,牙齿会脱落,很正常的事。比起冠心病、高血压来不算个啥,对吗?

     

    疼痛、脊柱变形(身长变短、驼背)、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一旦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可以引起很多并发症,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死亡。冠心病、高血压常被描述为急性杀手,骨质疏松症则是慢性杀手,同样要命,不得不防。

     

    六、预防骨质疏松,无需从小开始,对吗?

     

    人的一生当中,骨组织不停地进行骨吸收和骨形成的过程。从出生到青年期,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量逐渐增多,大约在 20-30岁,骨量达到最高峰值(即骨峰值),此后骨量开始逐年流失,更年期后最为明显。所以在青少年时期就应该注重饮食补钙并坚持适量的运动,最大程度地提高骨峰值。这就好比我们年轻时必须好好工作多多赚钱,等到年老退休后才有的钱花。

     

    七、古人说以形补形,吃啥补啥,骨头汤可以补钙,加醋效果更好,对吗?

     

    临床检测显示每升不加醋的骨汤钙含量只有11毫克,每升加醋骨汤钙含量为43.2毫克,而每升牛奶中的钙含量为1113毫克。可见,骨头汤中的钙微乎其微。牛奶含钙量高,营养丰富,容易吸收,值得推荐。虾皮虽含钙量非常高,但由于虾皮质量太轻了,喝一袋牛奶获得的钙需要吃一脸盆虾皮才够,显然不切实际。豆制品不仅含蛋白质,而且含大豆异黄酮,具有雌激素的作用,可预防骨质疏松,同样值得推荐。

     

    八、钙是好东西,多补点有益无害,对吗?

     

    缺钙可以导致骨质疏松,但补钙绝非多多益善。钙的吸收需要良好的肠道和肝肾功能,否则补的再多也吸收不了。同时,钙摄入过量会加重消化道的负担,出现胃痛、便秘等不适,严重时可引起高钙血症,增加肾结石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九、治疗骨质疏松,单纯补钙就行,对吗?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形成和骨分解失平衡导致的,是骨代谢的异常,因此,单靠补钙来治疗骨质疏松症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纠正骨代谢失衡的问题,补再多的钙也会流失。补钙必须与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抑制骨吸收的药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症。

     

    十、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故患者宜静不宜动,对吗?

     

    要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的应力刺激,太空宇航员骨量会丢失,就是缺乏应力刺激的结果,长期卧床也是这个道理。运动锻炼通过增加骨与骨之间的应力刺激,可以促进骨的形成。需要强调的是,运动不仅应包括增加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游泳、健身操、骑车等,也要加强易骨折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比如腰背肌、大腿肌、腕部肌群,同时还要配合下肢平衡功能训练,三者结合才能真正起到锻炼的效果。

  • 医学上显示,百分之八十的人早上起来脾气不好,都是因为晚上没睡好。天气已经变得不再是像夏天那样,天气炎热的让人睡不着。在这个适宜睡觉的温度下还睡不好的人,肯定更加烦恼。相信每个人睡不好的时候,不是做梦就是半夜醒来,醒来之后就特别精神,很难再睡着。在这样的生物节律下,人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睡不着内分泌失调,对人体造成伤害,久而久之,身体感性记忆造成失眠加重,疾病缠身。

     
    失眠多梦,脾气日渐上涨的原因有哪些?

     

    1、疾病因素

     

    当你身上出现某些疾病的初期症状时,可能你的身体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或是没有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造成晚上很难进入睡眠。比如当你患有肾功能衰竭、夜尿症或是心肺疾病等,包括皮肤病,会引起瘙痒和起疹子,都会导致晚上睡不着。

     

    2、药物因素

     

    失眠多梦或许也是由于使用了某种不正当的药物引起的,最近有没有摄入可能让神经兴奋的药物类产品,包括在临睡前是否喝了咖啡或者摄入酒精等。这类失眠经常是因为反射神经被刺激引起的,太过兴奋而导致睡不着,身体异常清醒。

     

     

    3、情绪因素

     

    情绪是主导疾病的“催化剂”,很多人不能正常的面对自己的情绪,常常采取的方法是忽略、或是过分注重,都会导致情绪影响失眠做梦。现代生活里的人,更多的选择默默承受的比较多,长期压抑自己内心,晚上焦虑不安的心情,就会产生失眠的现象。而过分在意自己情绪的人,更会被情绪左右,不能自己。

     

    4、梦感

     

    晚上很容易做梦,经常梦绕纷乱,醒来也是头晕疲困的,诱发第二天的情绪状态很不好,还可能伴随记忆力下降的症状。睡眠中梦也起着生理作用,不了解梦感的人会对梦过分的解释,造成自身对睡眠中梦的恐惧,不敢入睡。当情况不断加重,失眠多梦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多。

     

    5、环境

     

    太强光亮刺激的环境下,人很难进入睡眠状态。包括温度的不适宜和枕头床褥的不舒服,都会导致失眠多梦。

     

     

    失眠之后,人身体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1、注意力不集中。

     

    初期失眠的人会在白天更容易昏昏欲睡,思路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表达不好,注意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

     

    2、情绪失控。

     

    长期睡眠不足,睡不好的情况下,情绪不好掌控,更容易发怒和生气,行为也比较偏激。

     

    3、神经中枢紊乱。

     

    失眠刺激神经,长此以往造成神经衰弱,大脑记不住事情,健忘和记忆力下降,大脑失去决策能力和灵活性,创造思维也被限制,可能言语表达都会受到影响结结巴巴。

     

    4、肥胖。

     

    长期的睡眠不充足,人体的代谢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糖和脂肪的代谢混乱,不能正确的消耗脂肪或者吸收能力受到影响,导致人越来越胖。

     

    5、高血压。

     

    大脑的自主神经失调,收缩压和舒张压受到影响,导致高血压的产生。并且持续的高血压还会导致心和脑受到伤害。

     

    6、抑郁症。

     

    长期睡不着,想得多的环境引导下,神经持续衰弱,心理受到损伤,压抑和焦虑,严重导致抑郁症。

     

    医生:3招让你没烦恼,好好睡一觉

     

    第一招:热水泡脚

     

    我们的脚上静脉直通我们的大脑,因此可以经常按摩放松脚部,可以做做足疗或者用热水加上中草药泡脚,放松自己的心情和神经,促进更好的睡上一觉。

      

    第二招:按时睡觉

     

    科学的安排睡觉时间是很重要的,养成惯性,十点准时睡觉,睡觉前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坚定睡觉的信念,远离手机。

     

    第三招:喝安神茶

     

    晚上睡不着也不要选择使用安眠类的药物,可能会损伤身体健康。中医推荐大自然中常见的草本可帮助促进睡眠:茯苓、百合、酸枣仁、莲子、大枣、核桃仁、大麦、甘草、佛手、桑葚。茯苓帮助缓解身体水肿;百合、酸枣仁宁心安神,镇定情绪;莲子、大枣、核桃仁和大麦维持记忆力,保护大脑不受伤害;甘草和佛手、桑葚杀菌消炎,提高免疫。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