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是一种后天血液性疾病,主要是因为各类凝血因子缺乏而引起的出血症状。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症主要是由于感染、严重肝功能损伤等导致的一种后天获得性疾病,主要包括获得性凝血酶原缺乏症,凝血因子缺乏等。
以上几种疾病表现轻重不等,主要是表现为不同部位(皮肤、关节腔、腹腔、颅内)的出血,部分患者会出现延迟性出血、创伤愈合缓慢、疤痕收缩等症状,新生儿还可表现为脐带出血。
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主要是依靠实验室的凝血功能检查以及凝血因子检查以确诊。建议此类患者应该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必要时积极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感冒、发热、喉咙痛......扁桃体又发炎了,你有没有被「扁桃体」折磨到崩溃,甚至一度想要割掉这个恼人的器官?
图片来源:soogif
扁桃体,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器官。
作为人类免疫器官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帮助我们抵抗细菌和病毒。但它又常常给人苦头吃,让人疼痛难忍,甚至发烧、饮食困难、头痛……
扁桃体位于咽部两侧,因为外形像扁桃而得名,是由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和舌扁桃体组成的。我们常说的爱「发言」的扁桃体就是——腭扁桃体。
每一个想要切除它的人,都认为它除了发炎,影响正常生活以外,好像就没什么其它作用了。
但扁桃体真的毫无用处吗?
扁桃体是咽部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淋巴组织,在儿童时期,特别是六七岁前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它们扛着前锋的大旗抵抗着各种细菌和病毒的侵入,保护着呼吸道和消化道。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全身其它免疫器官的逐渐完善,扁桃体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于是扁桃体就显得可有可无。
但当机体受到侵害时,它又会通过发炎向身体预警,是人体重要的防御器官。
● 天然屏障
当我们在吃饭或是呼吸时,会接触到大量的细菌,吃饭时还会有许多细小的食物残留物留在口腔、喉咙等部位。扁桃体就像是咽部的两个「门卫」,守护着口腔咽喉,防止外部病菌进入人体而引发的感染。
● 生成淋巴细胞
扁桃体可产生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参与细胞免疫的T细胞、B细胞。
它还可以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和特殊抗体,具有抵御细菌入侵和病毒入侵的良好作用。
● 分泌唾液
扁桃体还会帮助人体分泌唾液,让口腔保持湿润,避免嗓子干痒。除此以外,当细菌、病毒想从这里进入身体时,扁桃体分泌的唾液可将病菌随同脱落的上皮细胞排出,保证机体的健康。
因此,把守在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入口的扁桃体,一直在对抗并消灭着进入身体的病原体,保护着我们的健康。
扁桃体上有许多袋状结构的「小窝」,叫做扁桃体隐窝。
隐窝里就有细菌,平时身体可以与之抗衡,但当身体因为过度疲劳等原因导致抵抗力下降,隐窝内的细菌大量繁殖,扁桃体的上皮防御机能就会减弱,腺体分泌机能降低,扁桃体就会发炎。
发炎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身体识别病原体开始免疫反应,保护身体;另一方面,炎症也会对身体产生多方面的危害。
俗话说耳鼻喉不分家,由于扁桃体「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一旦它发炎会引发其它并发症。
往上会引起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或急性鼻窦炎。往下会引发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甚至引起肺炎。
此外,扁桃体的病原体还可能引起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导致风湿热、心肌炎、肾炎等全身并发症,疾病较为难治。因此,对待扁桃体发炎,我们应当重视!
扁桃体虽小,但却「娇气」得很,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出问题,气温变化、饮食不当、睡眠不足都是让它发炎的好机会,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2. 爱护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可用淡盐水漱口,减少细菌留在口腔机会。
3.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 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戒除烟酒,预防慢性扁桃体的重要一点。
5. 平时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保持足够的饮水量,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
扁桃体虽然是我们身体中很爱出问题的一个器官,但毕竟是我们身体中的一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能不切还是不要切。
但如果扁桃体经常发炎并出现以下变化时,就应该考虑手术切除:
扁桃体在近几年内反复的发炎,每次都伴有发烧、咽喉肿痛充血的现象。
这时候它就不是一个免疫器官了,而是一个病灶型扁桃体。
一种是因为发炎而造成的肿大,另一种是生理性肿大,不管是哪一种都会阻塞气管,造成呼吸不畅,吞咽、发音困难的情况,还会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症。
扁桃体反复发炎还会引发风湿性心脏病、关节炎、心肌炎、急性肾炎等并发症。
Tips:
急性期的扁桃体炎,不适合做切除手术,可以在急性感染控制后考虑。
做完切除手术之后,在扁桃体窝内会形成一层伪膜,主要对创面起保护的作用。
所以在进食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能吃太硬的食物以免把伪膜刮破,导致扁桃体术后出血,会有生命危险。
没有所谓“改善血小板减少的四妙招”这种说法。
血小板减少可能是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导致,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一般治疗,泼尼松等药物治疗,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1.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导致血小板下降,同时伴有红细胞、白细胞的下降,主要是输血纠正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可以使用辅酶Q10等保护肝脏。
2.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皮激素,比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有良好的疗效,丙种球蛋白也是常见的药物,可以抑制免疫系统,控制血小板的破坏,必要时可以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是血浆置换以及输新鲜冷冻血浆,有利于控制血小板下降,可以使用免疫球蛋白、糖皮激素、环孢素等治疗,必要时可以切除脾脏。
血小板减少应该及时就医,明确血小板减少的具体类型,积极治疗,以上用药遵医嘱。
“发炎”,一个人人都经历过的症状,鼻炎、扁桃体炎、肠胃炎……严格来说,炎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临床上一类常见的病理过程。
我们生活在充满细菌的世界里,可以说没人能逃过炎症的侵袭。有人认为,炎症是小毛病,扛一下就过去了;还有人视它为洪水猛兽,稍有苗头就开始吃药。
我们常说的炎症到底是什么?它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影响?如何才能与炎症和平相处?《生命时报》邀请权威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受访专家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 任菁菁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牟建军
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石正莉
炎症属于基本免疫反应,是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外伤、感染等损伤因子)时,发生的一种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
在机体组织出现损伤时,会引发炎症反应,以防止感染的扩散、清除坏死组织、恢复器官功能。如果人体没有炎症反应,机体将不能控制感染并修复损伤。
放任发炎不管,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当炎症局部病变较严重,病原微生物在体内蔓延扩散时,会出现全身性反应,例如发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寒战、厌食等。严重的全身感染还可引发败血症,甚至导致休克。
炎症反应是一些重大疾病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世界卫生组织属下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报告显示,世界上1/6的癌症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这些感染,多数就是我们俗称的“发炎”。
一般认为,在可控范围内的炎症反应是有益的。一旦失衡,会产生一些炎症因子,对正常的器官和组织造成伤害。
糖尿病
炎症反应引起胰岛素抵抗;此外,炎症刺激脂肪细胞异常代谢,分泌过量的炎症因子,进一步损伤胰岛细胞,加速了糖尿病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神经系统疾病
炎症失控会产生神经毒性,损伤神经元细胞。比如,老年痴呆症患者脑内的一些细胞会释放炎症因子,加剧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
肥胖
当脂肪堆积分泌过量的脂肪细胞因子时,会引起全身性的慢性炎症,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浸润会加剧这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
心血管疾病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究其根源都是由免疫紊乱导致炎症因子侵入血管壁内部,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疾病的发作。
癌症
在慢性炎症中,修复再生需要细胞增殖,细胞分裂越多,DNA复制出错的几率就越大,增加了产生癌细胞的几率。若微小癌细胞日积月累集结成团,就会形成恶性肿瘤。
抑郁
炎症是抑郁症的病因之一,慢性炎症的轻微增加都会导致抑郁症风险增大。抑郁症发病期间,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和炎症反应都比较活跃。
日常饮食与炎症的发生息息相关。以下6种饮食习惯,可能让炎症悄悄找上你。
1 吃得太精细
大米饭、白馒头、白面包等,这些精加工主食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血糖反应较高,而高血糖会使炎症反应上升。
2 高糖、高盐饮食
蛋糕、巧克力、甜品等高糖食物,会让血糖波动较大,导致胰岛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水平升高;还会消耗体内大量的B族维生素,导致炎症反应升高。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发现,高盐会通过活化血小板,激活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进而造成血管炎症。
3 常吃加工肉类
熏肉、腌肉、火腿、烤肉等,都会带来促炎物质,包括多聚芳烃、杂环胺类等。
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都富含饱和脂肪,长期摄入过多易导致肥胖,这也是一种特殊的炎症。
4 零食吃太多
包装上有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等这样的字眼时,这些食品中大概率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会升高多种炎症因子的水平,可能与它造成的脂质代谢途径紊乱有关。
5 常吃快餐、油炸食品
常见的西式快餐和一些油炸食品的饱和脂肪含量很高,不但会促进炎症反应,对体重、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着不利的影响。
6 经常饮酒
酒精不仅会加重肝脏负担,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健康细菌,破坏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诱发炎症反应。
引起炎症的原因,可分为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
▶内源性因素:DNA的损伤、端粒功能异常、表观基因组破坏、有丝分裂信号异常和氧化应激等;
▶外源性因素:感染、外界环境及毒物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
内源性因素难以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外源性因素的影响,来避免或控制炎症。
远离污染环境
高温、低温、紫外线和放射线等物理因子,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强酸、强碱和甲醛等化学因子,以及不当使用药物和其他生物制剂,都可能引起炎症。
生活中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家中要勤打扫,保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不乱用药,尽量不要使用杀虫剂、染发剂等产品。
学会处理压力
持续的心理压力可能破坏机体调节炎症活动的能力。
要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每天睡够7~8小时,遇到不顺心的事学会调节情绪,必要时应求助心理医生。
养成运动习惯
肌肉收缩时能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和分子量较小的肌动蛋白,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全身的炎症反应。
运动时不只要做有氧运动,还要注意增强肌肉力量,建议身体条件允许的人适当做一些负重练习。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要尽量改掉前面提到的“促炎”饮食方法,并逐步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教授安德鲁·威尔博士有一个著名的“抗炎食物金字塔”理论。
此外,要减少食用方便面、饼干、外卖等快餐食品,远离烟酒。
如果患有较为严重的急性炎症或由急性炎症引发的疾病,仅靠改变生活方式难以控制,应及时就诊,遵医嘱接受治疗,避免炎症恶化引起各类并发症。
目前并没有研究结果能够证明艾滋病会直接导致患者出现耳鸣的症状,但艾滋病可以导致免疫系统受损,从而增加患者患上其他感染和疾病的风险,继而引发耳鸣等症状。
艾滋病也被称为艾滋病毒感染,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病毒感染。耳鸣是一种主观感觉,患者会感到耳朵内部出现噪音或鸣响的感觉。在医学上,耳鸣与艾滋病之间的直接关联并不明确,但艾滋病可以导致免疫系统受损,从而增加患者患上其他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例如当患者出现中耳炎等耳部感染时,可能会出现耳鸣的症状,药物治疗或疾病本身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其中包括耳鸣。如果患者患有艾滋病并出现耳鸣症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进行评估,并可能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在确定耳鸣的原因之后,医生可以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COVID-19与流感的临床特征重叠,两种疾病之间有相似之处。考虑到COVID-19的高传播率和2020年末季节性流感来袭,COVID-19和流感的双重流行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血管问题。下文将从以下方面比较流感病毒与SARS-CoV-2病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心血管死亡率;ICU入住率;血管并发症;心血管疾病事件;心血管住院率;预防策略。
图1. 流感与COVID-19的整体比较
(图源:BMC Med. 2020; 18(1): 403)
心血管死亡率
流感的死亡率通常会报告为CDC每年的季节性流感死亡人数估计,而COVID-19通常直接报告粗死亡率数据,在直接比较两者数据时可能会不准确(图2)。研究显示,中国目前COVID-19的病死率为1.38 %(95 %CI 1.23~1.53),约是季节性流感的15倍( 0.0962%)。
图2. 流感和Covid-19死亡率的对比
(图源:BMC Med. 2020; 18(1): 403)
流感患者心血管死亡率
10项观察性研究报告了就诊时心脏异常的急性流感患者的死亡数据,这些研究中流感或类似流感住院人群的死亡率为3.8 %~50%不等。各种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与流感存在相关性。时间序列分析显示,缺血性心脏病和急性心肌梗死(MI)死亡率的增长与流感高峰期相吻合。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流感死亡率相关性的报道较少,两项研究报告说流感死亡率与已有心血管疾病无关。
COVID-19患者心血管死亡率
过去的5个月中,16项观察性研究报告了COVID-19感染且伴随心脏异常患者的死亡率数据,总死亡率在1.4 %~61.5 %,高于急性流感患者的死亡率。与流感相似,在COVID-19患者中也观察到心血管死亡率增加,关于增加幅度,有研究显示死亡者的急性心脏损伤的发生率远高于幸存者(59% vs 1%)。COVID-19感染患者中,已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致命性结局的风险会增加。据报道,约有15%~70%的COVID-19死亡患者有心血管疾病,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否对COVID-19有特定易感性。
ICU收治率
流感患者的ICU入住率
有两项研究表明,急性流感住院患者ICU入住率分别为1%和81%(后者为H1N1大流行期间的临床重症患者报告数据)。相关研究显示,急性流感患者平均住ICU时间为6~12天,57%~68%患者需要有创机械通气。心血管疾病是这些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这些研究列队中,约5.4%~35.2%的流感患者有心血管疾病病史。
COVID-19患者的ICU入住率
COVID-19住院患者中ICU入住率为5%~79%。来自意大利的汇总数据显示,12 %的COVID-19住院患者需要进入ICU,这比流感患者的预期ICU入住率要高。近期一项多中心研究纳入326例患者(211例COVID-19患者;115例流感患者),结果表明,无任何流感患者需要ICU治疗,而21.3 %的COVID-19患者需要进入ICU。
血管并发症
严重COVID-19患者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加,尤其是静脉血栓栓塞和动脉血栓栓塞。报告显示外周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在27%~69%,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可高达79%。由于过度炎症会增加凝血因子的生成,使得COVID-19患者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出现血管并发症。流感有类似但较轻的炎症反应,流感患者中很少有报道血管并发症。
从一项比较COVID-19患者与流感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的研究可以推断出,COVID-19血管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结果显示,COVID-19患者卒中发生风险是流感患者的7.5倍。高危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进行药物性预防可改善结局。但是,有些研究发现标准剂量的预防性治疗措施,仍发生了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因此,仍需要更多数据来评估这些方案的最佳治疗剂量。
心血管疾病事件
流感与心血管疾病事件
流感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一项Meta分析发现,出现流感相关症状后,心梗的发生风险增加了约两倍。另一项研究表明,流感血清学检测阳性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显著增加。两项病例交叉研究评估了卒中与因流感住院的相关性,显示出现流感症状后15天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增加。
COVID-19与心血管疾病事件
目前尚无COVID-19急性感染恢复数月后的长期心血管影响数据。最近一项有关COVID-19康复患者心肌损伤的研究表明,78 %患者有心肌受累。与流感相比,COVID-19感染后心血管并发症负担可能更高,因为SARS-CoV-2病毒的潜在炎症反应更为强烈。
心血管住院率
流感期间的心血管住院率
流感高峰期与心血管疾病住院人数增加相关。一项研究使用社区监测数据,分析心梗/心力衰竭住院频率与每月流感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流感活动度增加5%,心衰住院数增加24%。
COVID-19期间的心血管住院率
第1例COVID-19确诊病例以来,心力衰竭住院人数减少了约50%。从2020年3月开始,每日住院率显著下降,可能是病人担心感染而减少了住院或就诊的缘故。未能及时就诊可能会带来更大风险,容易导致不良预后,增加院外心脏骤停和猝死的风险。应做好严格的社会隔离措施遏制病毒传播,促进患者及时就诊。
预防策略
预防流感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流感疫苗不仅能在流感高峰期将流感风险降低40%~60%,而且具有良好耐受性,不良反应少。流感疫苗对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潜在保护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预防COVID-19
目前,有超过100种COVID-19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评估,短时间内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疫苗十分具有挑战性。借鉴过去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疫苗研发可能有助于快速开发潜在疫苗。疫苗问世之前,保持距离、注意手部卫生和戴口罩是降低SARS-CoV-2传播最有效的方案,这些措施也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的传播风险,帮助控制双重流行病。
汗热病属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具体的致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汗热病可能与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等因素有关。这种疾病不是通过人进行传播的,而是通过虱子等微小的寄生虫进行传播。当患者的免疫力出现减退或者长期饮食不洁,就有可能会突然发病,且其病程是相对较快的。汗热病在临床表现上主要为发热、头痛、恶寒、口渴、呼吸急促等症状,患有汗热病的患者可能会自愈,但严重时也会危及生命。
因此,如果出现了汗热病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综合检查和治疗。
化疗造成的骨髓抑制轻者可能会持续3~5天,重者可能会持续半个月至1个月,具体持续时间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是7天左右,经过1个星期以后,就会慢慢恢复了。对于接受多疗程化疗的患者,很多患者会随着化疗周期数的增多,出现骨髓抑制程度加深,恢复延迟的现象。如果在骨髓抑制期并发了感染等情况,也会造成骨髓抑制恢复延迟,对于接受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骨髓抑制的时间更长。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适量进食大枣、香菇、瘦肉、牛奶等食物,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
对我们来说生活在这种高压的社会,只要不生病就是很值得万幸的事情。每个人不求吃多好、用多好,只求身体健健康康的。经受了一个疫情,大家似乎对健康看的更加重要。有时候,明明是做了同样的事情,吃了同样的东西,但是有的人就会因里面的细菌而生病,有的则不会。这就反映出每个人的免疫力是不一样的,免疫力高的人就会更不容易生病,连医生都不用看。免疫力不好的人就容易被病菌侵袭。
免疫力差的表现:
表现1、营养不良
免疫力差的人,营养吸收的能力比较薄弱,常常会有食欲不好,精神状态不行的时候。晚上睡觉可能还会伴有失眠等现象。
表现2、生病打针
免疫力差的人经常可能会生病,成为医院的常客。三天一小病,两天一大病,机体很容易被消耗,生病恢复的时间还会比较慢。若是一直这样下去,反复恶性循环,就会导致身体出现会更大的疾病。
表现3、感冒不断
免疫力不好的人,只要天气有什么变化,就会根据天气突然转变不适应而生病。稍微变凉,只要没有加衣服,就可能会打喷嚏流鼻涕,随之来的就是感冒,然后好久才能好。
表现4、伤口难好
免疫力差的人,受伤的话很容易留下疤痕。或者是被蚊子咬了叮个包,可能都要好几天才能下去,甚至一直留下一个小红印。
表现5、肠胃虚弱
一般吃饭,免疫力差的人不能吃一些容易对肚子刺激的食物,很容易造成上吐下泻的情况发生。只能吃一些对胃温和,养胃的食物。
这9种人免疫较差,若你不是,值得恭喜
第一种人:熬夜成瘾的人
经常性的玩手机,看电视。大半夜还不睡觉,睡眠还不充足。免疫细胞就会大量减少,导致身体机能锐减。长期熬夜就可能会容易患上身体的某些疾病。
第二种人:情绪消极的人
情绪对我们的人体影响非常的大。无论男女,情绪都会让内分泌失调,导致体内的免疫白细胞下降,然后身体逐渐走下坡路。我们常常看到新闻里的病人,因为积极的心态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的疾病,这就证明积极的情绪对健康也有着积极作用。
每天想一些开心的事情,化压力为动力,积极面对生活。
第三种人:外出代步的人
生活水平上升,现在很多人,上班或是出去玩都会开车出行。这样相对的运动量就大大减少了,甚至有的人一天上百步都没有达到,更别说半小时左右的运动。没有运动,抵抗力就会下降,当然不足以免疫外来细菌的侵袭。
因此,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的运动,不仅对维持身材有好处,还可以加强健康的体魄,提高免疫力。
第四种人:交际狭窄的人
有研究表示,当一个人交的朋友越多,他的身体生病就越少,甚至还能增加寿命。因此,维持友谊也是帮助提高免疫力的行径,但是也不用太多,省的给自己太多压力。有三五好友可以敞怀而谈,就可以。
第五种人:闷声闷气的人
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尤其是夫妻之间,不要憋着生闷气,这只会造成血压的波动,影响免疫。
第六种人:压力过大的人
每天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压力越大,免疫越差。工作上让心情千斤重,没有安神过,也很容易生病。
第七种人:抽烟成瘾的人
爱抽烟的人肺部健康已经受着很大的损伤,呼吸道也会受到影响,即使二手烟都会影响外人的呼吸道。因此,一定要适量,做好把控,少做危害身体的行为。
第八种人:吃药成瘾的人
不要因为自己生病就随意的乱吃药,这只会让你的身体对这个药产生习惯或者依赖,导致之后再用药,就产生了抗药性。
第九种人:不爱笑的人
大笑可以促进我们身体释放压力,帮助心肺呼吸,增加免疫细胞。平常可以看一些搞笑的电影和综艺,增加生活的丰富性,还可以提高免疫力。
作为我们世界上最好的医生,我们要坚持锻炼身体,合理的饮食习惯,不抽烟少喝酒,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提高我们的免疫,让伤害和病痛,远离我们的生活。
世界上最好的医生,莫过于我们的免疫系统。人体每时每刻都在产生肿瘤细胞,但并非人人得癌,这主要就是免疫系统的功劳。
免疫细胞时刻监视着人体的异常情况,一旦发现病毒、细菌、肿瘤等敌对分子,就会奋勇作战。
免疫细胞穿过血管壁奔赴“战场”,向炎症及创伤组织处进军。
如果免疫系统紊乱,疾病就会趁机而入,人体的抗肿瘤能力也会下降。
《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教你将身体的免疫功能调到最佳状态。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张卓莉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教授 张伟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副主任、教授 王月丹
人体免疫系统是一张覆盖全身的防卫网络,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
先天免疫
在人一出生时就具备的。第一梯队是皮肤、黏膜、黏膜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第二梯队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
后天免疫
人在出生后,通过不断接触新鲜事物,逐渐建立起来的。身边环境对后天免疫的影响非常大,不同人后天免疫的差别也很大。
后天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因子等构成。在身体发挥免疫作用时,还会产生一些免疫分子,如免疫球蛋白、补体以及各种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
虽然免疫系统中成员众多,但因为分工详细、纪律严明,一般不会出现混乱。在人体患病时,不管是先天免疫,还是后天免疫,都将奋勇杀敌。
免疫力需要处在一个平衡状态,身体才健康。当免疫系统处于失衡状态时,这个防火墙就“失灵”了。此时,一般会出现两个现象:
免疫力减弱
本该干活的安保系统休息了,该清除的坏人没人管理,此时,身体容易出现病毒或细菌导致的各种疾病,如病毒性感冒等。
肿瘤也是在类似的机理下形成的:肿瘤细胞非常聪明,它会生成一些物质,让监视它的“警察”睡着。没人看管后,就毫无顾忌地生长。
长久以来,主流观点认为,癌症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上升,是因为基因突变增加。然而《美国科学院院刊》刊登的一篇论文提出了不一样的推测:衰退的免疫系统,才是导致癌症发病率增加的首要原因。
免疫力过强
如果免疫功能过于强大,免疫细胞会对来自外界的非致病因素(比如花粉、毛发等)发起攻击,导致过敏反应。
严重时,免疫细胞甚至会攻击自身正常组织和器官,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有意思的是,免疫系统男女有别,因为它会受到内分泌的影响。女性更容易患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人体免疫系统的战斗力,会随着年龄变化而改变。免疫系统在青春期发育最快,25岁左右达到顶峰,30岁之后慢慢下降。
不同年龄段的人面临的“免疫危机”不一样,应对方式也不同。
儿童和青少年
中年人
这是最危险的群体。30岁后人体免疫功能开始走下坡路,本应好好休整,给免疫系统更多呵护。
但中年时期,尤其是40岁以后,又是人生中经济压力、精神压力最大的阶段,很多人仍如年轻人一样“挥霍”健康,作息不规律、营养跟不上,导致免疫系统最易出问题,癌症高发。
老年人
65岁以后,我们终于有更多时间照料身体了,但免疫功能不可避免地又下了一个台阶。
老人一定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适量运动;有糖尿病、气管炎等基础病、长期卧床、体质差的人,可考虑注射流感、肺炎等疫苗。
如果出现易疲劳、易感冒、易过敏、易感染,经常失眠、食欲不振、疲惫乏力、面黄肌瘦、身体虚弱等情况,就要留意可能是身体免疫失调。
年龄是免疫系统的重要敌人,但不代表年纪大就一定体弱多病。做好以下几点,有助于让免疫系统处于最佳状态。
1 营养均衡是基础
人体生成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离不开营养支持。在保证食物多样、饮食均衡的前提下,适量补充以下7种营养素,有助增强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
2 乐观是养分
精神紧张、压抑、悲观等情绪会影响糖皮质激素等的分泌,进而影响到免疫力。
要学会应对随时而来的压力,尽可能乐观、积极,广交朋友,多倾诉,多参加唱歌等活动。
3 生活规律是保证
英国研究发现,与每晚睡七八个小时的人相比,每晚只睡4个小时的人,体内抵御流感的抗体减少50%。
熬夜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和防御能力。建议保持作息规律,每天睡7~8小时,有助保持免疫系统的固有节律,减少紊乱风险。
4 运动给免疫细胞送“子弹”
美国阿帕托契州立大学有3项研究指出,每天运动30~45分钟,每周5次,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相对增加。
老年人可进行一些中低强度的运动,比如饭后散散步,跳跳广场舞等。这些运动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一小时左右。
年轻人可以增加运动强度,骑车、打羽毛球、游泳、瑜伽等都是增加每日运动量的不错选择。
5 疫苗是好帮手
接种疫苗是增强某些疾病免疫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传染病最省钱的方式,对儿童、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