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发表人:陈光松

【概述】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临床表现】

1、病史:发病前可能有传染病、恶性肿瘤、红斑狼疮、外伤、过劳、神经系统障碍病史,以及放射治疗、使用某些药物的病史等。
2、季节:多好发于春秋季节。
3、年龄:好发于成人,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趋势。
4、好发部位: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臂丛神经及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
5、皮疹特点:皮疹为红斑上蔟集性分布粟粒至绿豆大的红斑、水疱,疱液常澄清。皮疹常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躯体中线。
6、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中老年患者于损害消失后可遗留神经痛(PHN)
7、三叉神经受累时可合并角膜炎、结膜炎,甚至全眼炎。
8、皮损累及膝状神经节可影响运动及感觉神经纤维,可引起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9、不全型或顿挫型带状疱疹可以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或只发生神经痛而不出现任何皮损。
10、坏疽性带状疱疹老年人或营养不良的患者,皮损中心可发生坏死、结黑色痂皮,愈后遗留瘢痕。
11、泛发性带状疱疹在恶性淋巴瘤或老年体弱的病人,在局部发疹后的数日内,全身出现水痘样发疹,常伴有高热、可并发肺、脑损害,病情严重,可致死亡。
13、病程2-4周,老年患者为3-4周。愈后一般不复发。
14、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伴有神经痛,统称为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如果皮损消退后(通常4周后)神经痛持续存在,则成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辅助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等。
2、病情严重者行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肿瘤相关筛查。
3、创面感染者可行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4、必要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鉴别诊断】
 
1.本病前驱期或无疹型应与肋间神经痛、胸膜炎、阑尾炎、坐骨神经痛、尿路结石、偏头疼、胆囊炎等进行鉴别。
2.发疹后有时需与单纯疱疹、脓疱疮等进行鉴别。
 
【治疗】
 
本病具有自限性,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治并发症。
 
1.内用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首选核苷类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
(2)止痛:可选用甲巴喷丁、吲哚美辛等。同时可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口服或肌注维生素B1和B12、甲钴胺
(3)糖皮质激素:及早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过程,缩短急性期疱疹相关疼痛的病程,主要用于病程在7天内、无禁忌症的老年患者、特殊部位发生、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口服或静滴甲泼尼龙40mg/d,疗程7-10天。
(4)免疫调节剂:转移因子、复方甘草酸苷等。
(5)继发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
 
2.外用药物治疗
(1)外用药:以干燥、消炎为主。疱液未破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或喷昔洛韦乳膏;疱疹破溃后可酌情用3%硼酸溶液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湿敷,或外用0.5%新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
(2)眼部处理:可外用3%阿昔洛韦眼膏,局部禁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
 
3.物理治疗紫外线、红蓝光等局部照射,以缓解疼痛,促进皮损恢复。
 
四、出院指导、随访
 
1.随访时间:每周1次。随访内容:皮疹情况、疼痛情况
 
2、预防

(1)注意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日常生活应有规律

(2)积极寻找发病诱因,及时治疗原发疾病。

(3)儿童应接受计划免疫,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4)带状疱疹患者不必隔离,但应避免与易感儿童和孕妇接触。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带状疱疹疾病介绍: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典型临床表现为沿神经单侧带状分布的红斑、水疱,伴不同程度的神经疼痛,严重可引起颅内感染、视力改变、面瘫等后果。以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疼为主要治疗方案,可以辅助物理治疗。大部分患者愈后良好,部分会遗留后遗神经痛。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三伏天已经来了,天气也越来越闷热了,最近有遇到很多手上长出小水泡的病人,这种小水泡时不时的冒出来,看起来不起眼,但却奇痒难忍,而且还会反复的脱皮,甚至会露出红红的嫩肉,让人忍不住去挠他。

     

    中医上称这种小水泡为“汗疱疹”。汗疱疹是夏季常见的季节性皮肤病,在初夏的时会开始长,三伏天后会愈加严重,容易反复发作。

     

     

    是什么导致汗疱疹的呢?目前医学上尚不明确,可能跟经常出汗、精神紧张、过敏体质等等有关系。多发于手掌、手指,呈米粒大小的水泡,起初是透明疱液,随着病程变化会出现浑浊,一般的病程在5-7天,疱液会慢慢的吸收,脱屑。

     

    这个过程中会一直伴随强烈的瘙痒。如果你反复搔挠,还会加重症状。

     

    中医上把这类问题归结为湿气过重所致,所以一般中医诊治以健脾祛湿为主。

     

    俗话说“十人九湿”,湿气可以说人人都有,一般症状明显可以不用特意去处理,但是湿气一旦进入到人体内,很快就会无孔不入,进入到五脏六腑,这时候人就会表现出各种不适的症状。

     

    1、湿气入肾:脸色苍白、面无血色、小便增多、畏寒怕冷、四肢冰凉、腰酸背痛;

     

    2、湿气入肺:气虚无力、胸闷气短、口唇淡白、咳嗽痰多、面色蜡黄无光泽;

     

    3、湿气入脾:身体虚胖有大肚腩、恶心呕吐、精神萎靡、 眼袋下垂、食欲不振、便不成形;

     

    4、湿气入心:心慌气短、胸中郁闷、头晕耳鸣、全身乏力、发胖浮肿、失眠健忘、焦虑烦躁;

     

    5、湿气入肝:脾气暴躁爱生闷气、皮肤油腻满脸油光、口苦口臭、困倦嗜睡、头发脱落且油腻

     

    除此之外,还可能伴随这些表现:面部长斑冒痘,舌苔厚重黏腻,舌头边缘有齿痕,长期便秘,小便混浊大便不成形;性机能减退,对房事不感兴趣女人白带多,阴部潮湿瘙痒;脚部起水泡甚至溃烂;

     

    以上这些症状占得越多,您体内的湿气越盛,不要不当回事!

     

    中医推荐健脾祛湿小金方

     

    “脾主运化”,脾虚就造成运化不利,进而湿气停留在体内无法正常的流转和出,中医上主张,祛湿先要健脾,脾胃强健,湿气自然就没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记载:赤小豆、芡实、茯苓、冬瓜、荷叶、甘草等9种食物,配制成茶包,开水冲泡5分钟,每天喝上2次就可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提到带状疱疹,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民间对这种疾病起了很多形象的名称:龙缠腰,蛇胆疮,蜘蛛疮,大家就知道是什么了。

     

    由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身体抵抗力差,特别是免疫能力下降,很容易被带状疱疹“找上门”,尤其是50岁以后,就特别明显。

     

     

    我国每年有156万以上的患者,由于没有特效药,这些患者要受着剧烈的疼痛之苦。

     

    今年,“龙缠腰”终于遇到克星了,经国家药监局批准,首个带状疱疹疫苗将在下半年上市,可用于预防带状疱疹。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成人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疾病是成人常见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从这种病毒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知道,这种病毒可以引发水痘和带状疱疹两种疾病。


    长水痘和不长水痘的孩子有啥区别?

     

    对于没有免疫力的孩子来说,如果被这种病毒感染以后大多会发生水痘。当水痘痊愈以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会有一定的几率一直潜伏在人体里,并且当免疫力降低时随时都可能卷土重来。

     

    不过当它复发的时候已经不再叫做水痘了,而是被称为带状疱疹。

     

    对于小时候没有长水痘人来讲,成年以后第 1 次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可能不会有任何症状。可是,带状疱疹病毒都可能会长期潜伏于我们的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

     

    一旦人体因为劳累、感染或生病而抵抗力低下时,带状疱疹病毒随时可能蠢蠢欲动,卷土而来。

     

     

    患上带状疱疹如何护理?

     

    1.饮食护理

     

    大部分患者因疼痛而食欲不振,免疫力较差。建议患者每日饮食保持清淡,多摄入富含蛋 白、维生素的食物,少量多餐,多补充水分。

     

    食物种类以易消化的新鲜瓜果蔬菜为 主,避免摄入辛辣或带有刺激性的油炸食 物、羊肉等,忌烟酒。


    2. 皮肤护理

     

    患者不可抓挠皮肤,水疱未破损者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清洁,而后给予75%酒精消毒,再用注射器吸出疱液。患者身穿宽松 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皮肤增加疼痛感。

     

    在用药及消毒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手 卫生制度,保持动作轻柔。

     

    3.心理护理

     

    由于病病程较长且症状改善较为缓慢,患者经常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

     

    因此,需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生活和心理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以为这是单纯的疱疹病毒感染的结果。认为只是患了皮肤病,没有认识到是神经患病了,没有引起重视。

     

    所以有的人选择自行服用抗病毒药或涂抹药膏,甚至自行服用抗生素,而不是选择去正规的医院就诊。

     

    因此没有及时得到正规的治疗,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最后甚至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遗神经痛。

  • 嘴角长疱疹的原因比较多,可能是口角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因素导致。

    1.口角炎:是指上下唇联合部位出现急性或慢性炎症,其诱发因素较多,常见于中老年人牙齿脱落或假牙位置不合适,导致上唇压迫下唇而诱发。其次一些过敏性皮肤病,如脂溢性皮炎也可导致口角炎的出现。口角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嘴角出现疱疹样皮损。

    2.病毒感染:如常见的单纯疱疹,常单侧发病,单纯疱疹病毒侵犯人体后,可隐匿在人体之中,当身体处于劳累、熬夜或者抵抗力低下的时候,就会大量繁殖,容易在口角周围产生群集性水疱。

    3.细菌感染:如常见的脓疱疮,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主要以丘疹、水疱、脓疱等为主要症状,所以也可导致嘴角长疱疹。一旦嘴角部位出现疱疹,且症状持续加重,需尽快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进行合理治疗。

  • 近年来,随着现在白癜风这种疾病的发病率的提高,人们也开始越来越担心白癜风会发生在自已身上。有些朋友认为白癜风会相互传染,这也是因为对白癜风不太了解带来的恐慌。为了不让白癜风患者们继续遭受更多的白癜风危害,除了要多了解一些白癜风的常识,更应该尽快让患者痊愈,那么你知道白癜风的治疗方法都有什么吗?下面就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下:

     


    一、外用激素

     

    这种白癜风治疗方法适用于白斑累及面积小于10%的轻度局限型;首先应用超强效或强效激素,在连续外用1~2个月之后,予以弱效或弱中效激素治疗1~2个月。然后,在医生指导下看是否有必要进行再次超强效或强效激素的重复治疗。年龄小的儿童外用弱效和中效激素比较安全,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推荐外用强效激素,对疾病的治疗才会有好的效果。


    二、皮质类固醇激素

     

    此类治疗可选用口服或者外用也可肌肉注射,对白癜风有一定的疗效,但确切的机制不清楚,据推测可能与自身免疫发病机理有关。患者如果选择此类治疗,应注意听从医生的建议,不可自行服药或者自行注射,以免造成其它不良的后果,这也是常见的白癜风治疗方法之一。患者可到正规医院进行拿药进行治疗。


    三、光化学治疗

     

    患者在选用特定的药物治疗后,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配以长波紫外线或者是阳光照射用来治疗白癜风。此治疗方法的治疗机理尚明确,据推测可能是促进了黑素细胞DNA的复制,从而增加了黑素细胞的数量,或者是抑制了患者体内的异常自体免疫反应等,但有很多患者不宜用此法来治疗。

     


    四、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采用特定的药物,配合紫外线的作用,将还原黑素氧化为黑素。但此种治疗的疗效因人而异,这与患者的年龄,皮损部位,严重程度以及皮肤型等有着重要的关系。通常儿童患者的病程短、面颈部皮损效果较好。此外,患者在服药后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一些表现都属于服药后的正常反应,患者切莫惊慌。


    通过以上内容的了解我们知道了治疗白癜风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针对不同的白癜风患者,会有不同的治疗效果,所以患者们在接受治疗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白癜风治疗方法,这样才能摆脱白癜风危害,但是患者们千万不要急于痊愈,进行一些不科学的辅助治疗,避免适得其反。

  • 许多人害怕深冬的来临,不仅是因为天气寒冷,更是因为在这个季节里容易得一种痛痒难忍的疾病,那就是冻疮。除了末梢循环不良的人容易得冻疮之外,老人、儿童和妇女也是好发人群。

    冻疮常见于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冻疮好发于身体的末梢部位,如耳朵、手指、手背、脚趾、脚跟等部位。主要表现为局部皮损局限性紫红色水肿性斑,局部胀疼发痒,遇热后加重,严重者溃破疼痛。随着天气的变暖,多数患者可以自愈,但是会留下色素沉着和疤痕,并且易于复发,给患者造成困扰。

     

     

    得了冻疮的人往往会尝试很多方法,比如用茄子的根煮水烫洗,用生姜擦拭,热盐水浸泡,涂抹各种冻疮膏等等,但往往效果差强人意。

     

    其实冻疮自古就有,中医叫做冻风。古人也积极探求治疗冻疮的有效方法,经过实践,有一首用后多有良效的方子:当回四逆汤。我们可通过古人的记载感受一下。

     

    《皇汉医学》中清川玄道说:冻风证,诸家有种种之治方,虽未必皆无效,然未闻有神方也。余壮年西游时,访远州见付驿古田玄道翁......见翁治冻风,用当归四逆汤,奏速效......余因大有所得,别后殆将三十余年,于冻风每用此方,必见效。意思是清川玄道曾治疗一妇女,一年前得冻疮导致左脚拇指和中指溃烂紫黑,疼痛难忍,寝食难安。为冻风中最严重的情况。清川玄道给她开了当归四逆汤,结合外贴破敌中黄膏等,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患者痊愈。可以看到此方的确切疗效。

     

     

     

    易患冻疮的患者,除了可以服用当归四逆汤,也要注意平时的保暖,对易患冻疮的部位多加揉搓至发热,手脚部多做活动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可以适当多吃些羊肉,花椒,生姜等偏暖的食物。这个方子需要注意的是:细辛有毒性,所以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这个方子,才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解除病患,温暖过冬。

     

    另外,易患冻疮的患者,平时就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注意保暖防冻。

  • 尖锐湿疣患者中60%是通过性接触染病的。家庭中一方从社会上染病,又通过性生活传染配偶,还有可能通过密切的生活接触传给家中其他人,既带来了生理上的痛苦,又造成家庭不和,背负精神压力。因此提高性道德,不发生婚外性行为是预防尖锐湿疣发生的重要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的日趋忙碌,每个人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不能够及时关注,常常会忽视。不知不觉很多人都被尖锐湿疣这样的性病所困扰着,那么,患有尖锐湿疣疾病预防方法有哪些?下面我们有请相关专家为我们说一下尖锐湿疣的预防方法介绍。

     


    专家说对于尖锐湿疣的预防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坚决杜绝性乱:尖锐湿疣患者中90%是通过性接触染病的。家庭中一方从社会上染病,又通过性生活传染配偶,还有可能通过密切的生活接触传给家中其他人,既带来了生理上的痛苦,又造成家庭不和,背负精神压力。因此提高性道德,不发生婚外性行为是预防尖锐湿疣发生的重要方面。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的预防尖锐湿疣的发生,尖锐湿疣的病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尖锐湿疣病毒唯一宿主是人类,所以尖锐湿疣病毒就会通过感染一些生活物品,而间接传染给人体,导致人体发生尖锐湿疣。


    3、尖锐湿疣是性行为不检点的象征,主要是通过性行为进行传播的,所以想要预防尖锐湿疣,就应该杜绝不洁性生活。提高性道德,不发生婚外性行为,是预防的重要方面,对于未婚者,增强对性病的认识,提高性道德。若配偶患病后要禁止性生活,必要时对方可进行检查,患者治疗后要定期复查。


    4、讲究个人卫生:每日清洗外阴、换洗内裤,个人的内裤单独清洗。即使家庭成员间也应该做到一人一盆,毛巾分用。

     


    5、防止接触传染:不使用别人的内衣、泳装及浴盆;在公共浴池不洗盆塘,提倡淋浴,沐浴后不直接坐在浴池的坐椅上;在公共厕所尽量使用蹲式马桶;上厕所前用肥皂洗手;不在密度大、消毒不严格的游泳池游泳。


    6、我们在生活中知道尖锐湿疣的危害性非常大,一旦确诊后,患者应进行其他性病的检查对尖锐疣患者要进行有关性病的检查,特别是要进行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生殖道炎、生殖器疱疹、软下疳、艾滋病等性病的检查,若发现有相关疾病应进行治疗。


    患有尖锐湿疣疾病预防方法有哪些?通过上文专家的介绍相信您对尖锐湿疣的预防工作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必要的帮助。若您患有尖锐湿疣疾病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在此祝您身体健康!

  • 脚气患者应该注意生活中的护理,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那么,什么维生素对于改善脚气患者的病情有很大的帮助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疾病多半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它会让患者很难受,并且还会对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这种症状,我们应该及时的使用抗真菌的药物进行治疗,并且还要适当的补充维生素,这样才能让病情尽快的痊愈。

     

    患者得了脚气病之后,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及时使用相关的软膏进行治疗,以尽快清除皮肤上的真菌,控制病情的发展。并且我们还要调整自己的饮食,均衡的补充营养,适当的补充维生素,改善维生素缺乏的情况,这样才能让病情尽快的痊愈。

     

     

    那么得了脚气病应该吃哪种维生素呢?脚病的发生与维生素b1的缺乏有非常大的联系,所以患者发现自己有脚气病之后,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之下适量的服用维生素b1补剂来进行调理,这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有非常大的帮助。维生素b1广泛的分布于骨骼肌,心肌,肝脏以及脑组织中,它具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如果维生素b1缺乏,那么就很容易造成神经性炎症的发生,这样就非常容易诱发脚气病,从而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患者得了脚气病之后,除了服用维生素b1之外,还可以服用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进行联合治疗,这样能够加快病情的恢复速度,可以让患者的症状尽快好转。平时患者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要合理的搭配膳食结构,均衡的补充营养,多吃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并且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这样有效避免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他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平时注意保持足够的清洁,避免细菌的滋生,以加快病情的恢复速度。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脚气病应该吃哪种维生素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种疾病跟维生素b1缺乏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发现自己有这种症状之后,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b1进行调理。同时我们还要调整自己的饮食,平时要均衡的补充营养,并且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足部的清洁,这样才能得到最好的疗效。

  • 脚臭,严格说来,这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表现,尤其是以青少年居多,给他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了困扰。脚臭也是他们必须面对而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了解脚臭的原因

     

    1、足部出汗多

     

    足底部每平方厘米有600多个汗腺,比身体其他部位多出2-4倍。仅仅一天,足部汗腺就可以分泌近500ml汗液。汗液的成分主要是水,盐分,乳酸,尿素,以及芳香族产物。

     

    芳香族产物是一种有机物,本身有一种臭味。当水分含量高,而且还有有机物的时候,细菌和真菌容易繁殖。

     

    2、潮湿闷热的环境

     

    天气潮湿闷热,再加上穿的鞋透气性能不好,再就是一些橡胶的鞋、劣质的皮鞋,本身具有刺激性,内部温度高,导致汗腺分泌旺盛。这种环境更适合细菌真菌生长。

     

     

    3、角质细胞的脱落

     

    足部由于经常摩擦,角质层比皮肤其他部位要厚,脱落速度也快。角质细胞其实也是一种蛋白质。脱落的角质细胞和汗液混合,为细菌和真菌提供营养,促进了他们的大量增殖,而且蛋白质的腐败有一种特殊的臭味。

     

    4、细菌的繁殖

     

    脚汗多,加上足部环境潮湿温热,导致细菌大量生长繁殖,细菌把汗液中的尿素分解成氨,有一种尿臭味;把脱落的角质细胞分解成甲基硫醇有一种酸腐味;

     

    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分解成短链脂肪酸,有一种酸臭味。这些气味混合在一起,闷在不透气的鞋袜里,形成难闻的脚臭味。

     

    5、真菌的繁殖

     

    真菌也是在潮湿温热的得环境中容易生长,长在脚上容易引起脚气,引起脚气的真菌主要有霉菌,酵母菌,皮肤癣菌。但是不是所有的脚气都会有脚臭。以长在脚趾缝的浸渍型脚气脚臭最严重,一般有皮肤的糜烂,这种脚气主要是霉菌感染引起的。

     

    这些就是脚臭形成的原因。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如何去除脚臭?

     

    下面我总结以下几条,供读者参考

     

    1、选择透气性好的鞋。

     

    2、垫纯棉的厚鞋垫。

     

    3、勤换鞋。准备三双鞋,交替穿,鞋子和鞋垫要每天太阳暴晒。

     

    4、勤换袜子。选择吸汗的纯棉袜子,每天换洗。

     

     

    5、勤洗脚。养成每天洗脚的好习惯。

     

    6、使用止汗剂。如乌洛托品,福尔马林,明矾,醋酸铅等

     

    7、茶水泡脚。以茶包煮水,放凉后再把脚放进去,浸泡半小时,擦干后,涂爽身粉。

     

    8、冷热水交替洗脚,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减少出汗。

     

    9、注意少吃刺激性食物。

     

    10、尽量避免足部过劳。

     

    11、如有足癣,积极治疗。

     

    12、中药泡脚去脚臭:葛根25g 五倍子15g 甘草15g 白矾25g 马齿苋60g   泡一个小时后水煎,每天泡脚2次,每次30分钟。

  • 每年3月中下旬至4月初,我国北方就会迎来花粉过敏季。原本生机勃勃、令人欣喜的春天,有的人却要“一把鼻涕一把泪”。

     

    据某外卖平台统计,2022年春季较去年同期通过网络下单过敏药的用户增长超500%。

     

     

    在所有的过敏药订单中,每天有接近四成被送往办公区域,白领成为春季过敏的高发人群。

     

     

    别看过敏只是打喷嚏、流鼻涕而已,如果拖着不治疗,很可能对黏膜、皮肤及实质性脏器造成损害,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哮喘,危及生命。

     

    在过敏越来越常见的今天,买对抗敏药成了一项必备的生存技能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教你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身体状况选择药品,并科学减少自己身上的过敏原。

     

    受访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  石浩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主任医师  于彬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张予

     

    5类过敏原包围所有人

     

    春季的花粉、尘螨、雾霾,都是十分常见的过敏原。 

     

     

    外因:长期佩戴口罩、长期使用空气净化器等习惯,会使呼吸道习惯于“过于干净的”环境,导致呼吸道脆弱,敏感性几率增加。

     

    内因:长期加班、熬夜会影响个人体质,最终改变内分泌、激素水平,让个体更容易过敏。

     

    生活中的过敏原无处不在,常见的有以下5种。

     

    1.粉尘类

     

    如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尾气、煤气、香烟等。

     

    2.食物类

     

    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海鲜、动物脂肪、酒精、消炎药、葱、姜、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

     

    3.日常接触类

     

    冷热空气、紫外线、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金属饰品、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

     

    4.药物类(注射剂)

     

    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

     

    5.自身组织抗原

     

    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微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烧伤、外伤或感染等。

     

    药师教你选抗过敏药

     

    喷嚏、鼻涕、眼睛痒……过敏症状虽然让人困扰,但抗过敏药带来的嗜睡更让人纠结。其实,正确选择和使用抗过敏药就能减少这类副作用。

     

     

    扑尔敏——不适合白天吃

     

    第一代抗组胺药有扑尔敏、赛庚啶、苯海拉明、异丙嗪等,镇静与中枢神经不良反应较为明显,服用后会出现嗜睡、乏力、反应迟钝等症状。

     

    服用这类药后应避免驾车、精密仪器操作、高空作业等。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肝肾功能低下者及老年患者应慎用。

     

    氯雷他定——心脏不好慎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阿斯咪唑、特非那定等,吃这类药物犯困的概率大幅降低。但阿斯咪唑、特非那定可能影响心律,特别是与酮康唑及红霉素等合用时要警惕。

     

    地氯雷他定——副作用轻不犯困

     

    第三代抗组胺药物有地氯雷他定、左旋西替利嗪等,副作用更轻,抗过敏作用更强,但服用时也应注意观察症状,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酮替芬——起效较慢

     

    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又称肥大细胞稳定剂,主要有酮替芬、色甘酸钠、色羟丙钠等,常用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等疾病的治疗。

     

    此类药物副作用小但起效慢,一般在连续服药1~2周后起效,故需耐心、规律服药,不可随意间断。

     

    需要注意的是,小于6个月的婴幼儿一般不推荐使用任何口服抗过敏药,6月龄至1岁幼儿必要时可口服西替利嗪,2~6岁可遵医嘱口服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6岁以上儿童可选择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剂型可以选择片剂或滴剂等。

     

    需要长期用抗过敏药不能太专一,建议每个月咨询医生后换一种药,以免耐药。

     

    爱过敏,回家马上洗脸和鼻腔

     

    容易过敏的人群,外出回到家要第一时间洗脸、清洗鼻腔,这样做可以减少沾在皮肤和黏膜表面的过敏原,盐水冲洗还能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

     

     

    鼻腔清洗方法

     

    盐水冲洗鼻腔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安全的辅助疗法。

     

    洗鼻盐水要选择医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不建议自己用食盐配置。

     

    如果直接用鼻子吸水冲洗易呛水,推荐选购专用洗鼻器。使用时适当前倾身体,靠近水池,头稍偏向一侧,将盐水由较高侧的鼻孔挤入鼻腔。

     

    鼻子不通气时,可以通过按揉穴位缓解症状,比如从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往上到鼻根、眉头,上下来回搓,早晚各做一次,能有效改善鼻腔功能。

     

     

    将室内湿度控制在40%~50%有利于保护呼吸道黏膜;每周换洗寝具,最好用60℃以上的水烫一下再清洗有助减少过敏原。

     

    平时少去空气流通不畅的地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尽量选择靠窗位置,以免香水、汽油、等味道刺激呼吸道。


    花粉过敏的症状长时间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除了口服抗过敏药物,临床上还可以对症使用激素等药物,或一个月注射一次抗免疫球蛋白(IgE)进行治疗。▲

     


    本期编辑:张杰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