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肠内营养是否适用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如贫血、低蛋白血症患者?

肠内营养是否适用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如贫血、低蛋白血症患者?
发表人:京东健康

肠内营养适用于营养不良的患者。营养不良可导致身体无法摄取和利用足够的营养。肠内营养可通过肠道补充营养,提供丰富的营养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对于贫血患者,肠内营养可提供足够的铁元素和维生素,促进红细胞合成和贫血症状的改善。对于低蛋白血症患者,肠内营养可提供充足的蛋白质,促进蛋白质代谢和组织修复。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肠内营养方案,以保证治疗效果。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贫血疾病介绍:
贫血是一种因血红蛋白破坏过多或者血红蛋白生成不足,而导致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而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产生的综合征,最常见的全身症状为乏力。贫血的治疗应该强调“对症”及“对因”,但其预后取决于能否根治原发疾病。随着贫血程度的进展,可出现多系统损害,包含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眩晕、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皮肤黏膜(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循环系统(表现为心率加快、心悸等)、消化系统(表现为腹胀、食欲下降、大便规律和形状改变等)、泌尿系统(表现为少无尿、急性肾衰竭)等,循环系统受损严重可出现贫血性心脏病,出现严重心功能不全,危及生命安全。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由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老年死亡率的降低,许多国家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高龄老人)人口迅速增长。根据2017年人口数据统计,中国已有约2600万高龄老人。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衰弱综合征、功能障碍和死亡率与营养状况息息相关。但在国内,只有少数研究关注高龄住院患者,与一般老年人相比,他们的健康状况更差,合并症更多。

     

    营养风险是指现有或潜在的营养和代谢状况对手术或疾病相关的不良临床结果的影响,如住院时间和感染相关并发症。营养不良被定义为体重指数( BMI<18.5 kg/㎡ ;或非自愿体重丢失 >10% ,或最近 3 个月非自愿体重丢失 >5%BMI<22 kg/㎡ 。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高龄住院患者( ≥ 80 岁)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和营养支持状况,并为实施有效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

     

    本研究纳入中国北京协和医院的 358 名高龄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 2002 量表( NRS2002 )来评估营养风险。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来确定与营养风险相关的因素。营养支持情况使用自主开发问卷收集,包括: (1 )常规口服饮食;( 2 )肠内营养( EN )支持,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和管饲(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口术管);以及( 3 )肠外营养( PN ),包括葡萄糖(盐)水和全肠外营养。

     

    结果显示,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总频率分别为 50.3%180/358 )和 36.0%129/358 )。有一半的高龄老人有营养风险,约 1/3 处于营养不良状况。营养支持是指在患者饮食不能获取或摄入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肠内、外途径补充或提供维持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营养支持包括肠外营养( PN )和肠内营养( EN )。但在该研究中,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仅有 106 名( 58.9% )接受了营养支持。

    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共计 134 名( 37.3% );肠外营养( PN )与肠内营养( EN )的比例为 1.351

    慢性疾病的数量和年龄是风险因素,而日常生活活动( ADL )是保护因素。营养风险组的 ENPN 治疗比例高于无营养风险组。高龄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总体频率很高, ENPN 的比率很低,有待进一步普及和提高。营养风险与慢性病的数量、年龄和 ADL 有关。

     

    CHN.2023.44090.AND.1

    *本文章转载于雅培医学营养公众号,版权均归原机构或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内容仅供大家学习和分享,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

  •  

    *本文章转载于雅培医学营养公众号,版权均归原机构或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内容仅供大家学习和分享,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受损的疾病,其主要表现有贫血、出血倾向、感染、骨髓抑制等。

    1.贫血: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贫血,即红细胞数量过低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贫血可能导致疲劳、乏力、头晕和气短等症状。

    2.出血倾向: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患者容易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3.感染:由于白细胞数量减少,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反复或严重的感染可能成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主要并发症。

    4.骨髓抑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常见的表现是骨髓中各类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减少。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比较多,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 在生活中,有一些常见病很容易发生在我们身上,如果我们在日常不注意保养,就有可能会患上这些,譬如贫血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种常见病。不过,很多人以为贫血症只是很小的一种病,但其实患上贫血症也会对人体有很多危害,那么贫血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呢?一般患上贫血的人身体会出现三大症状,大家可以来自行判断一下。

     

    第一,患上贫血症的人会经常性感到疲劳,甚至偶尔还会有大脑供血不足的感觉。

    因为贫血症是由于血液不能正常,运输到各个部位所导致的身体部分功能下降。如果一个人经常感到非常疲惫,这时很有可能是血液循环不足,因此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自己是否患上了贫血症。

    第二,一部分患上贫血症的人会出现体温低、心悸的症状。

    因为当血液循环不足时,人体的体温也会随之下降。如果你的体温偏低,但是又不属于寒性体质,那么这个时候很可能已经患上了贫血症,需要多吃一些补血益气的食物。

    第三,由于血液无法正常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所以贫血症还会影响血压的参数,一般患有贫血症的人血压普遍偏低。

    虽然很多人认为低血压并没有高血压危险,但是大家还是需要引起重视,尽量秉承“早检查、早救治、早康复”的原则。

     

     

    另外,在日常膳食中,贫血症患者也需要多加注意,多吃胡萝卜、金针菜、和龙眼肉。因为胡萝卜含有很高的维生素B、C,同时又含有一种特别的营养素-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是最适合贫血的人吃的食物。金针菜中含铁数量最大,比菠菜中的铁高了20倍,铁质含量极其的丰富,吃它能及时的补血。龙眼肉中不仅富含了丰富的铁质外还含有维生素A、B和葡萄糖、蔗糖等是很好的补血食物。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铁离子的食物(猪肝等),可以有效改善缺铁性贫血症。

     

    当然,我们还需要去医院查明贫血的真正原因,因为贫血可以通过食疗改善,只有查明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毕竟并不是每一个贫血症患者都是缺铁性贫血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近日,王女士带着18个月大的女儿婷婷(化名)来到温州市妇幼保健所体检。婷婷身高82厘米,体重8.5公斤,属于轻度低体重、中度消瘦儿童。对此,王女士感到疑惑:“平时除了三餐和点心,还都在给孩子吃钙片,还有各种维生素,怎么会营养不良呢?”

     

    经询问,婷婷平时喜欢吃零食,三餐摄入的量并不多。之后,儿保医生为婷婷制定了详细的干预指导计划,并为婷婷提出了营养建议。(温州网报道)

     

    确实经常收到妈妈们的提问:什么,宝宝吃得多,一天到晚嘴巴都没有停过,老母亲感觉自己不是在给娃准备吃的,就是在喂吃的,好了,一体检,还是营养不良?!

     

    “辛辛苦苦备考,还是不及格”的委屈,估计不少爸妈都有。

     

     

    为啥宝宝们整天吧唧吧唧吃得欢,还吃出营养不良?为啥妈妈们辛苦“备考”还是“不及格”?为什么这个情况还比较普遍?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小南特意写了这篇,来回答这个三连问,爸妈们看看不是这么回事。

     

    这些东西吃再多也没营养

     

    小南接诊过很多小盆友,确实吃得很多但吃得不科学,尤其是这几点,直接导致宝宝营养不良:

     

    1. 光喝汤不吃肉

     

    “多喝肉骨头汤,汤就当水喝,营养好!”、“宝宝喝汤,肉都炖得没味道了,我们大人吃就行”、“小孩子哪咬得动,只能喝汤啊”。

     

    七大姑八大姨的这些热心建议,老母亲们是不是很耳熟?新手妈妈一枚,育儿路上有点小惶恐,很多都会听从长辈建议。

     

     

     

    鸡鸭鱼肉等熬成的浓汤,看似白白的稠稠的很有营养,喝着味道也不错,其实没多少营养,只有少量的氨基酸、肌酸、肉精和矿物质。

     

    蛋白质呢?不好意思,加热后它就凝固在肉里了,汤里的蛋白质撑死了只有肉里的2-10%。哦,对了,汤里的脂肪含量倒不少,有肉里的40%之多。

     

    光喝汤不吃肉的宝宝,其实吨吨吨下去的都是脂肪啊,能不长胖?虚胖?!

     

    2. 早餐白粥喝到撑

     

    一顿早餐好不好,不是看宝宝有没有喝粥喝到撑。粥既占肚子里的空间,营养又单一,只是碳水化合物。而是看有没有这4类:谷物、肉类、乳制品、蔬菜水果。

     

    早餐中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要占到一天总摄入量的25%,如果有3种,那说明早餐吃得还不错,只有2种或以下,不好意思,这顿早餐比较差。

     

     

     

     

    不过爸妈也别走极端,觉得粥或馒头营养不够,就一口都不给宝宝吃,碳水化合物的占比还是要达到55%左右的。

     

    3. 不爱吃蔬菜那就多吃水果

     

    蔬菜水果虽然经常连在一起说,但蔬菜是蔬菜,水果是水果,不是一码事。但是,很多长辈觉得是一回事,小盆友们既然普遍不爱吃蔬菜,那就多吃点水果吧,能把营养补回来的。

     

    事实上呢?

    事实上,水果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根本没法和蔬菜比,如果宝宝不吃或者很少吃蔬菜,水果吃到肚儿滚圆也没有足够的营养素。

     

     

     

     

    小南举个简单的例子,爸妈都知道的维生素C,维C之王猕猴桃也只能勉强和蔬菜打个平手,苹果、梨、桃只有普通白菜萝卜的110。

     

    所以,每天保证蔬菜的摄入是必须的。

     

    为什么要追求高营养密度?

     

    高营养密度,什么东东?所谓营养密度,就是能量和营养素的含量,也就是食品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含量在食物的整体热量中的占比。

     

    占比越高,营养密度就越高,也就是越有营养。

     

    营养密度低呢?说明这款食物的营养比较少哎,不太适合给宝宝多吃,不然很容易缺乏某些必要营养素甚至直接让宝宝营养不良。

     

    这样的食物,就算宝宝再爱吃,也要克制,不然小肚子好吃得圆鼓鼓,其他有营养的食物就吃不下啦。

     

    而且这类食物一般都是能量过剩、营养缺乏,直接让宝宝虚胖,就是看上去胖嘟嘟肉乎乎的很可爱,一体检,呀,营养不良,直接颠覆+打击到爸妈。

     

    怎么吃食物最合理?

     

    那怎么吃呢,特别是怎么让营养密度高起来?

     

    食物尽量多吃固体的比如米饭,少一些汤汤水水,比如粥、米汤等,也就是少迷信“营养好好”的骨头汤、鸡汤这些,多吃米饭+蔬菜肉类。

     

    对了,水果尽量别榨汁,榨汁榨汁,榨掉的都是营养,留下的是糖分,吨吨吨喝下去,肥胖、龋齿的风险都来了。

     

    固体食物一来营养价值更高(流质食物因为熬煮过程太长,蛋白质、维生素、铁含量很低),还能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不然都是汤汤水水的,宝宝们也会偷懒的,乐得不咀嚼了。

     

    然后,食物种类多样化,数量可以多一点,每一种不用吃太多。

     

     

     

     

    粗粮呢?

    可以适当吃一点,比如玉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干豆类,粗粮的营养密度要比精细粮高一些,维生素B族和锌也能保留住一些,但是宝宝的肠胃消化功能不健全,粗粮不能吃太多,粗细搭配着来比较好。

     

    对了,烹饪方式简单一点,少一些调味料,特别是少盐少糖少油,尽量保持原汁原味,1岁之前不要额外添加盐(可以适当用点油),1岁后也要控制油盐的摄入量。

     

    看完这篇,爸妈知道该怎么给宝宝准备营养科学的食物了吧?小南也祝宝宝们都能吃得健康!

  • 局部脂肪营养不良是指身体某个部位的脂肪组织因缺乏营养而出现异常或缺失,局部脂肪营养不良症状包括肤质变化、外观不平整、功能障碍等。

    1.肤质变化:有局部脂肪营养不良的患者,受影响的部位可能出现皮肤松弛、褶皱、干燥、脱屑等皮肤质地和外观的变化。

    2.外观不平整:局部脂肪营养不良可能导致部位表面的皮肤不平整,出现凹凸不平或肌肤波浪状纹理。受影响的部位可能出现萎缩,使得该部位的体积明显减少。

    3.功能障碍:局部脂肪营养不良影响到某个特定的部位,可能会影响到该部位的正常功能。比如脂肪缺失导致膝盖部位的减弱,可能影响行走和活动。

    局部脂肪营养不良通常是与全身的营养状况相关的,伴随其他全身性营养不良症状,比如体重下降、贫血等,严重者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 *本文章转载至雅培医学营养公众号,版权均归原机构或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内容仅供大家学习和分享,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

  •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婴儿大脑发育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根据七月份《放射学》杂志的报道,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可以更有效地观察婴儿大脑发育状况,并检测脑白质紊乱。

    这项新技术由挪威Veldhoven的Máxima医学中心的Carola van Pul博士及其团队研发,主要针对产期缺氧贫血的婴儿。产期缺氧贫血是指婴儿在出生过程中,由于母亲向婴儿传输营养的复杂情况导致氧气和营养缺乏,从而造成大脑损伤。这种损伤可能导致严重的动力问题。

    van Pul博士表示,早期检测大脑损伤对于婴儿的发育至关重要,可以避免大脑的永久性损伤并提高优生率。

    研究人员采用“扩张量”核磁共振技术,通过分析组织中的水分子的扩散或置换程度来观察大脑发育状况。这项技术可以发现产期缺氧贫血导致的组织变化,比传统的核磁共振早两到三个小时。此外,他们还应用光纤追踪技术,通过扩散量成像构建大脑白质的三维立体图,并监测三个月内损伤区域的发育情况。

    这项研究是首次利用光纤追踪技术历时三个月来评价新生儿大脑发育状况。研究发现,10个产期缺氧贫血婴儿中有8个的大脑图谱与正常婴儿不同。光纤成像技术发现,大脑的多个区域存在紊乱,包括连接大脑两半球的胼胝体和调整人体协同运动的辐射冠。这些具有辐射冠紊乱模式的婴儿明显存在动力协调问题。

    van Pul博士表示,通过光纤追踪技术可以观察到婴儿微小的脑白质变态,并发现它们在三个月内存在明显持续的标记变化。

    产期缺氧贫血是导致婴儿死亡和病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美国,大约每千个新生儿中有一到两个患有此病。

  • 孩子的皮肤苍白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贫血和白血病。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导致身体组织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贫血的常见症状包括脸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引起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营养不良、遗传因素、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等。

    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异常增生,并侵犯其他器官和组织。白血病的症状与贫血相似,但还可能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等。

    除了贫血和白血病,其他可能引起孩子皮肤苍白的疾病还包括:

    • 营养不良:缺乏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可能导致贫血,进而引起皮肤苍白。
    •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快,导致血红蛋白含量下降。
    • 地中海贫血:一种遗传性血液病,导致红细胞形态异常。
    • 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贫血和皮肤苍白。
    •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凝血功能障碍等。

    对于孩子皮肤苍白的情况,家长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贫血的方法主要包括:

    • 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
    • 治疗原发疾病,如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
    • 手术治疗,如脾脏切除等。

    对于白血病,治疗主要包括:

    • 化疗:使用抗癌药物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 放疗:使用高能量射线破坏白血病细胞。
    • 骨髓移植:将正常的骨髓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重建正常的造血功能。

    除了积极治疗,家长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 提供均衡的饮食,增加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
    •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二手烟、污染等。
    • 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 贫血,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不足。它可能导致疲劳、头晕、心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生活质量。

    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红细胞破坏:如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2. 造血不良: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3. 失血:如消化道出血、月经量过多等。

    4. 铁质摄入不足:如挑食、偏食等。

    5. 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B12、叶酸等。

    针对贫血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 针对红细胞破坏:如溶血性贫血,可以通过输血、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2. 针对造血不良: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通过输血、免疫抑制剂、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式进行治疗。

    3. 针对失血:如消化道出血,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内镜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4. 针对铁质摄入不足: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补充铁剂等方式进行治疗。

    5. 针对维生素缺乏:可以通过补充相应维生素进行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对贫血的治疗和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1. 适当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2. 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有助于铁的吸收。

    3. 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贫血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 镜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每天对着镜子整理仪容的同时,其实也能从中发现一些身体健康的线索。

    面容是健康的晴雨表,以下几种常见的面容变化可能与身体疾病有关:

    1、颧骨皱纹与肝功能

    颧骨上出现细小的皱纹,可能是肝脏功能下降的信号。肝脏负责净化血液,一旦肝功能受损,血液中的毒素和杂质不能及时清除,就会导致皮肤暗沉,甚至出现皱纹。

    2、脸色发黑与肾脏问题

    肾脏是调节体内水分代谢的重要器官,一旦肾功能出现问题,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就会积累,导致肤色暗沉,尤其是在皮肤较薄的地方容易形成色素沉淀。

    3、双颊痘痘与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是导致痘痘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内分泌系统失衡时,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导致皮脂腺分泌过多,从而引发痘痘。

    4、脸颊发红与发热

    脸颊突然发红,可能是发热的迹象。当身体受到感染或其他疾病的影响时,体温会升高,导致脸颊发红。

    5、脸色苍白与贫血

    脸色苍白可能是贫血的表现。贫血会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影响氧气运输,导致皮肤苍白。

    6、毛孔粗大与维生素缺乏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会逐渐失去弹性,毛孔也会变得粗大。如果身体缺乏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E等,也会导致毛孔粗大。

    因此,关注自己的面容变化,及时发现身体潜在的健康问题,对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淋巴细胞瘤白血病,一种由淋巴瘤细胞发展而来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为了提高公众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本文将详细介绍淋巴细胞瘤白血病的早期症状,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

    一、淋巴细胞瘤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1. 贫血:贫血是淋巴细胞瘤白血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慌或胸闷等症状。

    2. 感染:感染也是淋巴细胞瘤白血病患者常见的早期症状。约有一半的患者会出现感染,表现为发热,可以是低热,也可以是高热。感染部位包括口腔炎、肺炎、肛周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感染、胆道感染等。

    3. 浅表淋巴结肿大:淋巴瘤白血病患者由于淋巴瘤细胞浸润,通常会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常见部位包括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此外,肝、脾也可能出现肿大。

    二、淋巴细胞瘤白血病的预防与治疗

    1. 预防:预防淋巴细胞瘤白血病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干预。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2)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血液常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

    (3)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2. 治疗:淋巴细胞瘤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三、总结

    淋巴细胞瘤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早期症状隐匿,但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了解淋巴细胞瘤白血病的早期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对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 叶酸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习惯不佳等原因,导致叶酸缺乏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较为普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叶酸缺乏的症状、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叶酸缺乏的症状

    1. 贫血:叶酸缺乏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

    2. 味觉下降:叶酸缺乏会导致味觉减退,食欲下降。

    3. 皮肤病变:叶酸缺乏会导致皮肤黏膜病变,出现色素沉着、斑丘疹、脱屑性皮炎等症状。

    4. 中老年智力衰退:中老年人群缺乏叶酸可能会导致智力衰退、困倦、心悸、注意力分散等现象。

    二、叶酸缺乏的危害

    1. 对皮肤和黏膜的影响:叶酸缺乏会导致皮肤苍白、干燥,甚至出现溃疡。严重缺铁性贫血患者会出现断指甲,长期慢性贫血患者会出现棍棒状手指。

    2.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长期供血不足会导致贫血性心脏病,轻度病例有暂时性胸闷、呼吸急促和心绞痛样症状,重症患者会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3. 对脑血管系统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脑梗死,如果在重要部位有大面积脑梗死,也会危及生命。

    4.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导致男女生殖细胞成熟障碍、不孕不育。

    三、预防叶酸缺乏的措施

    1. 调整饮食结构:多食用富含叶酸的食物,如菠菜、莴苣、油麦菜、芦笋等蔬菜。

    2. 适量锻炼: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和锻炼,有助于提高叶酸的吸收。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叶酸缺乏问题。

    5. 如有需要,可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叶酸。

  • 贫血,这个看似平常的词汇,背后却隐藏着许多健康隐患。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的病理状态。面对贫血,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贫血并非一蹴而就的,它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治疗贫血需要对症下药,找准病因。

    针对不同类型的贫血,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贫血类型及其治疗方法:

    1. 缺铁性贫血:这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主要原因是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治疗上,除了补充铁剂外,还需要纠正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改善胃肠功能。

    2. 巨幼细胞性贫血:这种贫血是由于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引起的。治疗时,除了补充这两种维生素外,还需要查找原因,如消化系统疾病等。

    3. 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受损的疾病,治疗上较为复杂,可能需要骨髓移植等手段。

    4. 溶血性贫血:这种贫血是由于红细胞过早破坏引起的。治疗上,需要查找原因,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对贫血的调理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增加铁摄入: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红肉、豆类、坚果等。

    2. 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帮助铁的吸收,可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3. 避免饮酒和咖啡:饮酒和咖啡会影响铁的吸收,不利于贫血的调理。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5.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血常规,了解贫血情况。

    总之,面对贫血,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应对贫血带来的困扰。

  • 贫血,这一看似简单的症状,却可能隐藏着复杂的健康问题。尤其在儿童群体中,贫血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可能诱发各种感染性疾病。那么,如何科学地预防和治疗儿童贫血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儿童贫血的常见原因

    1. 营养性贫血:由于缺乏造血所需的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导致的贫血。

    2. 慢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慢性肾病等慢性疾病导致的贫血。

    3. 感染性疾病:如钩虫病、疟疾等感染性疾病导致的贫血。

    4. 生长发育: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容易发生贫血。

    二、儿童贫血的诊断方法

    1. 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贫血。

    2. 骨髓穿刺:通过穿刺骨髓,观察骨髓中的红细胞生成情况,进一步判断贫血的原因。

    3. 其他检查:如血清铁蛋白、血清维生素B12、血清叶酸等检查,以确定贫血的具体原因。

    三、儿童贫血的治疗方法

    1. 营养性贫血:

    (1)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按医嘱服用。

    (2)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如维生素B12片、叶酸片等,按医嘱服用。

    (3)改善饮食:增加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C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

    2. 慢性疾病导致的贫血: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治疗地中海贫血、肾病等。

    (2)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

    3. 感染性疾病导致的贫血:

    (1)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

    (2)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

    四、儿童贫血的预防措施

    1. 均衡饮食:保证儿童摄入充足的营养素,如铁、蛋白质、维生素C等。

    2.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贫血。

    3.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

    4.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肾病等。

    五、总结

    儿童贫血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健康问题。通过了解贫血的原因、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儿童贫血,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 慢性肾病(CKD)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并发症之一便是贫血。贫血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加重病情。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蛋白尿慢性肾病与红细胞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蛋白尿慢性肾病患者的红细胞存在多种异常,如寿命缩短、变形能力下降、代谢改变等。这些异常导致红细胞过早死亡,从而引发贫血。

    那么,为什么蛋白尿慢性肾病会导致红细胞功能障碍呢?研究发现,蛋白尿会破坏肾脏的滤过功能,导致血液中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EPO是促进红细胞生成的重要激素,其减少会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引发贫血。

    此外,蛋白尿慢性肾病还会导致红细胞膜受损,使其变形能力下降。变形能力下降的红细胞容易在血管中滞留,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进一步加重贫血。

    针对蛋白尿慢性肾病导致的贫血,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1.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通过注射EPO,促进红细胞生成,改善贫血症状。

    2. 铁剂治疗:补充铁剂,纠正缺铁性贫血。

    3. 输血治疗:对于重度贫血患者,可进行输血治疗。

    4. 蛋白尿治疗:通过控制蛋白尿,减轻肾脏损伤,改善红细胞功能障碍。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以预防贫血的发生和加重: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充足的铁、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素。

    2. 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3. 定期复查,监测肾功能和贫血指标。

    4.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

  • 尿毒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它会导致肾脏功能衰竭,使患者体内废物和毒素积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尿毒症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水肿等症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尿毒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透析治疗和肾脏移植等。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控制血压等手段延缓病情进展;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肾脏移植是尿毒症患者的最终选择,但需要严格的配型和手术风险。

    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因人而异,与病因、病情、治疗方案等因素密切相关。

    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循医嘱、积极治疗是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保持积极的心态、做好日常保养,才能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