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容易崴脚,可能跟这个有关系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得了足底筋膜炎,只有多休息才能更好地恢复。足底筋膜炎的意思就是足底发炎,发炎说明脚底的功能已经超过了它本身应该有的生理负荷,这个时候只有多休息,才能减轻它的负荷。多休息能让炎症慢慢地吸收、恢复、修复。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徐格
预防足底筋膜炎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避免长时间走路。长时间走路、登山、徒步旅行等是足底筋膜炎的最常见诱因,因此长时间走动时,应间断休息,避免筋膜持续紧张。
其次,补充营养物质,筋膜的主要成分是胶原和蛋白质,含胶原的食物如猪皮、鱼皮等,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有豆制品、奶制品等。多吃富含胶原和蛋白质的食物可以提供筋膜修复、成长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另外要注意选择优质鞋垫,好的鞋垫也能预防足底筋膜炎,当确定自身足部存在结构性改变时,如扁平足,可选择特制的扁平足鞋垫来保证足弓的形成。
最后,可以适当的进行足底按摩,足底按摩能起到锻炼筋膜的效果,可缓解筋膜的张力,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足底筋膜炎治疗最为有效的一个方式,即口服药物再加上冲击波治疗,是最好的一种治疗。很多人对口服药物有偏见,不愿意吃,但如果在急性期不吃,形成慢性疼痛综合征,后面花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可能都好不了。所以早期处理是非常有效的,低成本的一种处理方式,非得等到2周以后,形成慢性疼痛再做,真的是没有太大意义。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徐格
足底筋膜炎患者必要时可遵医嘱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如双氯芬酸钠、洛索洛芬钠、消炎痛、尼美舒利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这些药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应用一些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温经散寒的中药烫洗足部,如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片姜黄、苏木、威灵仙、艾叶、桑枝、土元、川芎、红花、当归、桃仁、甘草等。
这些中成药能够增加血液循环,促进炎性代谢产物的吸收。
足底筋膜炎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生活中还应减少活动、抬高足部,这样有助于减轻炎性水肿,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能受凉,饮食上应避免过度刺激的食物,绝对要禁烟禁酒。
久站容易得足底筋膜炎。经常久站的人群有以下三种:1、运动员。长跑的运动员容易得筋膜炎。2、老师。老师这个职业一天很多节课都需要站着。3、保安。很多地方的保安,因为工作需要是不能坐的,要求不停地站着、走路。
视频简介:
作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徐格
筋膜枪对足底筋膜炎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筋膜枪主要是通过高频振动作用来达到减轻局部组织张力,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的作用。患有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筋膜枪来进行缓解疼痛,但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
足底筋膜炎通常以保守治疗为主,主要包括休息、冰敷、运动治疗、类固醇注射、超声波治疗和中医疗法,还有矫形鞋、矫形垫等保健疗法。足底筋膜炎患者一般以休息为主,对于急性损伤及足底明显肿胀的患者,冰敷可保护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收缩局部血管,达到抑制局部炎症的作用,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对于物理方法无法缓解的患者,还可以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针灸、中药熏洗治疗等,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法有跟骨骨刺切除术、压迫神经减压术、针对腓肠肌挛缩的松解手术以及射频消融手术等。
视频简介
足底筋膜的高发人群为40-50岁。
主要是走路姿势不当,运动量过大、鞋没穿好导致。
要选择合适舒适的鞋进行走路和运动。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徐格
足底筋膜炎不会引起瘫痪。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常见症状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晨起时疼痛感觉明显,行走过度时疼痛感加剧,严重患者甚至站立、休息时也有疼痛感。
足底筋膜炎是运动引起的慢性损伤,过度训练也可导致足跟疼痛,有时放射到足跟前面,这种疾病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
足底筋膜炎如果进行正确的治疗,在一个月左右基本可以治好,如果患者身体素质好,会好得更快,其治疗方法主要是腓肠肌功能训练、拉伸训练等,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也可遵医嘱进行肌肉筋膜松解手术,术后四星期左右基本可以恢复。
看懂肿瘤基因筛查报告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哲
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在发病机理、发病年龄、症状和治疗方法上都有所不同:
第一、发病机理,1型糖尿病多因自身免疫系统异常、环境因素等原因造成的胰岛β细胞损害,胰岛素绝对分泌不足使血糖持续增高,而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遗传或环境等原因,造成胰岛β细胞受损。
第二、发病年龄,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多于成人发病。
第三、临床症状,1型糖尿病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2型糖尿病在血糖升高初期没有明显症状。
第四、临床治疗,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缺乏,只有通过注射胰岛素才可以控制高血糖,2型糖尿病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口服降糖药物,可以获得一定的效果,必要时再用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