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流感使用奥司他韦未满5天停药了,孩子又发热了怎么办?

流感使用奥司他韦未满5天停药了,孩子又发热了怎么办?
发表人:张华清

流感使用奥司他韦未满 5天停药了,孩子又发热了怎么办?

 

天转寒凉

 

呼吸道疾病

 

来势汹汹

 

让不少 家长 心力交瘁

 

奥司他韦为啥要用满 5天?

 

先说答案:我个人建议还是要吃满5天,即使中间症状有缓解也建议吃够疗程。为啥要用满 5 天?很简单。 主要基于奥司他韦进入人体后作用机理,人体服用奥司他韦后奥司他韦限制病毒在人体内的大量复制、减少流感病毒在人体的扩散的作用,会出现用药一天或短时间内把人体内病毒限制在很少范围内,人体感觉好转,但这不意味着病毒被彻底杀死,一个不小心病毒还会卷土重来,引起症状复发。

 

个人建议若孩子确诊流感尽量把奥司他韦按流程用满5天,这样病毒在体内基本不存在了,也不会引起症状复发,不会再次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

 

若流感治疗3-5天症状未得到缓解并且又加重了,建议要考虑下细菌感染并要及时与医院就诊。

 

奥司他韦用法用量

 

用于成人及 13岁以上青少年,每次75mg,每日两次。用药疗程为5天。

 

用于13岁以下,1岁以上的儿童时,需按体重调节用量,具体如下:≤15 kg儿童,每次30mg,每日两次;>15-23kg儿童,每次45mg,每日两次;>23-40kg儿童,每次60mg,每日两次;>40kg儿童,用量同成人,每日两次。用药疗程为5天

 

流感预防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 6月龄至5岁儿童 尽快 接种流感疫苗。

 

注意手卫生:是非常健康并且有效的措施

 

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更洁净,呼吸更新鲜的空气,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文中所提及药品,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流行性感冒疾病介绍:
浑身酸痛是一种病因较为复杂的症状,表现为浑身酸软无力,使不上劲。主要表现为身体感到异常疲惫,不想走动,身体肌肉使不上太大力气,有酸痛的感觉,按摩时可稍有缓解,但按摩后痛感又会恢复原样。症状发作时十分持久,大多能持续数天,一般经过治疗后方可缓解。能够引起浑身酸痛的原因有多种,类型也比较复杂。若因为长时间运动劳作出现全身酸痛,休息后可缓解,可不去医院就诊。但若浑身酸痛伴有头痛、打喷嚏、流鼻涕、无精打采、易怒易烦、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时,可提示流行性感冒、重症肌无力、神经衰弱、脑膜炎、脾脏疾病等疾病。此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找到具体的发病原因,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进入冬季️,气温骤降,又到了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

     

    支原体肺炎感染、合胞病毒、流感……「中招」呼吸道疾病的人似乎越来越多,甚至还出现了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的情况。

     

    提前了解致病原因并做好对应防护,对所有人的健康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气温下降的冬季,多种病毒的存活能力大大加强,而人体的免疫功能也相应降低,增加了感染呼吸道病毒的风险。

     

    由于气候寒冷,人们为了保持温暖更倾向于待在室内,尤其是许多家庭和公共场所也会减少通风。

     

    而长期处于封闭、拥挤的环境中,会使得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更容易在空气中停留和传播。

     

     

    在一些有冬季供暖的地区,来自取暖设备的烟雾和其它污染物也会增加空气中的有害颗粒,这些颗粒可以直接损害呼吸道,使得呼吸系统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尤其在大型城市中,这种空气污染的情况可能更加严重。

     

    病毒7+1,你中招了吗?

     

    冬季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有7种,包括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以及副流感病毒I型、II型和III型,再加上近段时间肆虐的支原体肺炎,都会导致人体轻度至中度的呼吸道感染症状。

     

    特别是在年轻人和儿童中,多种病毒交织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

     

    虽然都是呼吸道系统疾病,但不同病毒引发的症状有着细微差别:

     

     

    如果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建议第一时间就医,通过各项检查确诊到底是哪种病毒引起,才能做到对症治疗!

     

    治疗方法大有不同

     

    病原体不同,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举例来说,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流感;抗生素治疗方法可适用于支原体肺炎感染等细菌性感染;使用退热剂、止咳药和抗组胺药物可以缓解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发热、咳嗽等一系列相关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处方药物前,先咨询医生,才不会发生随便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及耐药反应。

     

    除此之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日常也应注意进食的营养搭配,通过科学饮食获取营养,增强抵抗疾病的能量。

     

    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

     

    疫苗可以说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最有效手段,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来起效,而无需让个体经历实际的疾病。

     

    接种疫苗前也要注意以下事项:

     

    • 选择合适的疫苗:不同的呼吸道疾病需要不同的疫苗。例如,流感疫苗对抗流感病毒,而肺炎疫苗则用于预防某些类型的细菌性肺炎。
    • 了解接种时间:比如流感疫苗,因为每年病毒株会发生变化,所以需要每年接种。了解疫苗的有效期和接种频率是非常重要的。
    • 考虑个体差异:婴幼儿、老年人或具有特定健康状况的人,需要特别的疫苗计划。最好在接种前咨询医生。
    • 了解副作用:大多数疫苗副作用都是轻微的,如注射部位的疼痛或轻微发热。但如果接种后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
    • 记录接种历史:保留详细的疫苗接种记录,特别是当搬家或更换常去的医院时,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你的情况。
    • 关注疫苗更新:各类病毒变异快,疫苗的成分也会根据毒株的变化年年更新,随时关注最新的信息可以得到更优的指导建议。

     

  • 自从进入冬季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尤其针对儿童、老年人和抵抗力低下的人群,其传播范围广、速度快。

     

    很多人对此会产生不少疑问:孩子中招后再打疫苗还能发挥作用吗?线上问诊都需要准备些什么?病后恢复期该如何补充营养?

     

    我们整理了关于呼吸道传染疾病的相关问题,快一起来看看专业解答吧。

     

     

     

  • 目前依旧正值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冬季,一则甲流刚好又中招乙流的消息直冲热搜,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岁末年初之际,如何应对甲乙流对免疫系统的「双重挑战」,成为了众多朋友需要面对和关注的问题。

     

    甲流和乙流都有哪些区别?

     

     

    确诊后,我们可以这样做

     

    当感染乙流后,很容易会感到疲惫,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并且与其他家庭成员隔离,减少病毒传播。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测量体温,检查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是否加重,如果病情恶化,要及时就医用药。

     

     

    其次,为了帮助尽快康复,应该喝足够的水,同时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在饮食中,也要注重营养搭配,适当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除了这些,还需要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病毒浓度;勤洗手、多加清洁门把手、家具等家庭用品的表面,保持卫生。

     

    乙流的预防要点

     

    很多人认为得过甲流就不会得乙流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得了甲流后,在短期内抵抗力会下降,更需要多加注意。

     

    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 勤洗手、避免用脏手揉眼睛、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等。

     

    同时,也要做好个人卫生,以免成为病毒的传播源。

     

    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是预防乙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增强身体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接触流感患者

     

     

    预防流感病毒,还需要避免接触流感患者。

     

    此时正值流感高发季,外出时更需要采取防护措施,正确佩戴医用口罩,避免去人多聚集的公共场所。

     

    合理饮食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保证营养摄入均衡,平时应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热量的食物。

     

    适当运动

     

    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和对病毒的抵抗力,降低乙流的感染风险。

  • 支原体肺炎的「热度」还没彻底消散,这不,以甲流为主的流行性感冒近日又再度来袭,不少医院的儿科都已经进入了高压状态。

     

    得了甲流怎么办?我们该如何预防甲流呢?

     

    什么是甲流?

     

    流感,俗称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

     

    我们所耳熟能详的「甲流」,其实是流感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同时也是流感大流行的主要原因,传播方式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甲流是由高度可变的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以其高度变异性而著称,能够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病毒亚型,从而引起广泛和严重的流行病。

     

    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大爆发就是由一种新的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而说到其它三型,就没有甲流这么「流行」了。

     

    乙流一般引起的都是较轻的流行病,丙流只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病症,丁流更是很少感染到人类。

     

    如果感染甲流,很可能会出现头痛、畏寒、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的问题,而且常伴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4天内出现,严重的话大约会持续一周。

     

    如何辨别甲流?

     

    最近流行的新冠、支原体肺炎以及甲流,虽然都属于呼吸道疾病,在症状和传染性强度上可能存在相似之处,但从病原体、病程和治疗方法等角度来说,还是有着有明显的区别的。

     

     

    感染了甲流,该如何用药?

     

    症状、患病人群不同,相应的流感用药也大不相同,如果不幸中招甲流,大家可以参考下图对症用药。

     

     

    甲流究竟该怎样预防?

     

    在甲流肆虐的季节,我们更应做到科学预防,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此外,还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流感疫苗对全年龄段的人都是安全有效的,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孕妇或患有其它慢性疾病的人群,接种疫苗都尤为重要。

     

    当你有需要时,11月27日-12月10日,点击下图或打开京东APP搜索【流感疫苗】,抢正品现货四价流感疫苗~京东健康随时守护在您身边。

     

    日常预防

     

    外出去往任何场所时,我们都应该注意佩戴口罩,遵守呼吸卫生礼仪。

     

    同时也要注意手部卫生,接触公共物品后不用手触碰眼、口、鼻,并随身携带消毒纸巾、酒精棉片或凝胶以备用。

     

    此外,避免密切接触生病的人群也是重中之重。

     

    营养补充

     

    除了接种疫苗外,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也是预防甲流的关键。

     

     

    适当摄入营养物质可以帮助身体增强抵抗力,防止病毒感染。

     

    平时我们可以多补充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E以及锌、硒等营养元素的食物,如奶制品、肉类、新鲜水果、蔬菜、坚果以及海产品等等。

     

    如果身体比较虚弱的话,也可以选择中成药物补剂,如阿胶口服液等。

     

  • 甲型流感期间可以少量喝姜水。甲型流感治疗期间的饮食主要是以清淡为主,避免过于辛辣和刺激。甲型流感是由于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而导致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治疗上主要是选择一些抗病毒的药物治疗,例如磷酸奥司他韦颗粒。也可以针对临床表现选择一些药物对症治疗,例如口服布洛芬颗粒退热。甲型流感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发热、咳嗽、咽痛以及全身乏力等等症状,所以在饮食方面要尽量的保持清淡,避免过于辛辣和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姜水也就是用生姜制作的水。从食物层面来看,生姜仅仅作为一种佐料少量使用,一般不会影响甲型流感的恢复。从药物层面来看,生姜性热,具有散寒、发汗等功效,虽然无抗病毒的功效,但是对甲型流感患者出现的发热不适有缓解作用,所以在甲型流感期间可以少量服用。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具体情况需要请医生面诊后再确定是否适合服用。

  •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对预防流行性感冒具有一定的作用。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为复方制剂,主要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人工牛黄、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可以缓解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由于药物中的金刚烷胺可抗“亚一甲型”流感病毒,抑制病毒繁殖,因此对流行性感冒具有预防作用。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新生儿、1岁以下儿童、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对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此药物,用药务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 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会引起反复发烧。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起病急骤,症状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眼结膜炎和全身肌肉酸痛等,其中肺炎型流感发热症状可迅速加重,持续时间大于3天,所以流感可引起反复发烧。流行性感冒高热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解热药,如阿司匹林,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慎用。

    在发病48小时内,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在医生帮助下选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降低致病性,减轻症状。流行性感冒患者应按时服药,生活中积极参加健身锻炼,增强自身免疫。

  • 认识副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又称人类副流感病毒 (HPIV),有四种血清型。人类副流感病毒常导致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及咽痛),亦可导致严重的反复感染的下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及细支气管炎)。

     

    副流感病毒怎么传播致病的?

     

    副流感病毒含于呼吸道分泌物内(包括患者及隐性感染者),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如何预防被传染?

     

    疫苗:至今为止,我国一直致力于研制副流感病毒疫苗,但尚未投入使用。目前在研的副流感病毒疫苗以鼻腔接种为主,一般需要分2剂或3剂接种,以确保得到持续有效的保护效果。

     

    预防副流感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包括:勤洗手,室内通风,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口鼻,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常见症状

     

    副流感病毒可引起所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然而不同的亚型,其所引发疾病的特点和发病季节也不同。

     

    •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以发热、犬吠样咳嗽、喉鸣和声嘶等为主要症状。发病年龄高峰为1~2 岁,男孩多见。

     

    • 毛细支气管炎:以发热、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发病年龄高峰为<1 岁。

     

    • 肺炎: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

     

    • 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咳嗽、不固定散在干湿啰音,也可有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流鼻水、鼻塞、咳嗽、喉咙痛,乃至全身症状,如倦怠、全身酸痛、头痛或发烧等。

     

    • 中耳炎:副流感病毒是急性中耳炎的首要病原体,以HPIV3感染最常见,患者可有耳朵渗液、耳痛、耳鸣、耳闷并伴听力轻度下降等。

     

    哪些人容易感染?

     

    副流感病毒是婴儿和低龄儿喉炎和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可引起各年龄段人群的普通感冒。HPIV-1、HPIV-2、HPIV-3是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者、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HPIV-1和HPIV-2流行发生在秋季,HPIV-3流行全年可见。HPIV-4较少致病。

     

    婴幼儿、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较弱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等患者感染后引发严重疾病的风险相对更高。

     

    感染后的发病过程?

     

    (1)潜伏期:人副流感病毒感染常见潜伏期3~8 天,多数副流感病毒感染没有症状。

     

    (2)疾病持续时间:副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病程多为1~14 天。

     

    (3)是否自限性疾病:部分患者会自行恢复。

     

    (4)感染后是否会再次感染:婴幼儿免疫力较低有可能会再次感染。

     

    防范措施

     

    症状轻微者尽量居家隔离休息,减少外出,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必须外出时需要戴好口罩,注意避免传染他人。

     

    当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咽痛、痉挛性咳嗽、声音嘶哑、耳闷、听力下降等表现时,应及时咨询医生。当患者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心慌、气促、手脚冰凉等表现时,应尽快前往呼吸科、感染科、急诊科就诊。

     

    目前尚无副流感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治疗,采用支持疗法,必要时可尝试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利巴韦林干扰素和蛋白酶抑制剂可能有一定疗效。

     

    注意:该部分只是作为科普,具体应以临床医生建议为准,不主张自行用药。

     

    参考文献
    [1] 王宇明,李梦东. 实用传染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2]蔡柏蔷,李龙芸. 协和呼吸病学:上册[M].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1.
    [3] 黄志英,董琳. 人副流感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所致疾病的特点. 国际呼吸杂志,2006,26(09):687-690.

     

     

  • 问题1. 感染甲流有哪些主要主要症状,与新冠和普通感冒如何区别?

     

    答:甲流主要是有发热病人接触史,主要症状早期和普通感冒相似,但甲流几个小时会出现体温升高超过38℃甚至更高,达到高热,咽痛,头痛,周身酸痛,关节疼痛,乏力、恶心等表现,甚至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并引发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与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早期症状相似,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会出现类似嗅觉、味觉减退等典型症状,鉴别主要是做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查或者核酸检测确认疾病。

     

    问题2. 感染感染诺如病毒有哪些主要主要症状?

     

    答:诺如病毒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或者含有病毒颗粒的呕吐物飞沫经空气传播,污染周围环境,摄入受到污染的食物和水而引起的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表现为呕吐、腹泻、恶心、腹痛,发热等症状。

     

    问题3. 奥司他韦如何正确使用?

     

    答:奥司他韦是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一种处方药物,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此不建议家长们自行给孩子用药,切不可作为预防用药私自服用,以免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1岁以上患儿治疗推荐计量:

     

    问题4. 感染甲流后出现何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答: 持续高热不退或者发热超过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出现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抽搐等神志异常;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现象;合并肺炎;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请及时就医。

     

    问题5. 感染诺如病毒后出现何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答:孩子出现的呕吐或者腹泻症状比较严重,甚至出现了严重脱水无法经口补液治疗以及血性腹泻等症状时,要及时带孩子前往正规医院儿科就诊。

     

    问题6. 如何预防甲流的传播与日常建议

     

    答:注射疫苗是最为有效的预防方式,除此之外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同时做好密闭场所消毒,居家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外出时,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在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要戴好口罩,注意手卫生,勤洗手;感染者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飞沫感染他人。

     

    问题7.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与日常建议

     

    答:诺如病毒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或者含有病毒颗粒的呕吐物飞沫经空气传播,污染周围环境,摄入受到污染的食物和水而引起的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预防措施主要是尽量不接触生病的病人,做好手卫生,同时做好个人饮食卫生。比如不喝生水,瓜果蔬菜清洗干净,另外尽可能吃已经做熟的蔬菜,烹饪的食物要做到高温煮熟。感染以后主要是要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止电解质紊乱,如果出现的呕吐或者腹泻症状比较严重,甚至出现了严重脱水无法经口补液治疗以及血性腹泻等症状时,要防护下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 秋冬季节本就是流感的高发季,再加上目前新冠疫情的叠加,更要警惕。

     

    武汉同济医院的统计显示,在2020年1月~2月期间,在93名新冠肺炎感染者当中合并感染流感的高达46名(占比 49%)。

     

    眼看马上就是10月了,如何在换季的关键时期做好预防?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接种流感疫苗。

     

     

    《生命时报》结合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流感疫苗接种指南,采访专家提醒已经/要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如何安全接种流感疫苗。

     

    受访专家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疾病预防控制科主任 刘 丁

    航空总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古艳婷

     

    流感、新冠疫苗要间隔多久?

     

    2021季节性流感学术交流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彭质斌副研究员指出,新冠疫情期间长期采取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非药物干预导致流感在上一年的低水平流行,或会使人群中对流感的预存免疫力下降,这意味着今年秋冬接种流感疫苗尤为重要。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目前尚缺乏流感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同时接种对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影响的研究证据,参照中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的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

     

    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可在接种流感疫苗14天以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2. 在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程序14天后接种流感疫苗;

    3. 在两剂新冠病毒疫苗之间接种流感疫苗时,需在接种第1剂次新冠病毒疫苗14天后接种流感疫苗,再间隔14天后接种第2剂次新冠病毒疫苗。

     

    提醒:选择两剂新冠病毒疫苗之间接种流感疫苗时,需遵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剂次和间隔的要求。

     

    新指南划出5类优先接种人群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建议按照优先顺序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

     

    01 医务人员

    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的流感疫苗使用,应优先考虑保护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既可预防个人因感染流感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或缺勤影医疗机构运转,又可有效避免传染流感给同事或患者,保障和维持医疗机构的正常接诊和救治能力。

     

     

    02 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

    全国和地方两会等重大活动、冬奥会等体育赛事人员密度高,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建议所有的活动参加人员,包括代表、委员、参赛人员、列席人员、工作人员、服务人员、保障人员等至少提前两周接种流感疫苗。其中活动保障人员,无禁忌证者建议全员接种。

     

    03 养老、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对以上人员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此类集体场所聚集性疫情发生的风险, 减少新冠疫情排查难度和工作量,同时降低老年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

     

    04 重点场所人群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是容易发生流感和新冠暴发疫情的重点场所。

     

    对此类场所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可降低人群罹患流感风险和流感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减少新冠疫情排查难度和工作量。

     

    05 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

    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特定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降低此类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

     

     

    不同流感疫苗怎么选择?

     

    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三价灭活疫苗(IIV3)、三价减毒活疫苗(LAIV3)和四价灭活疫苗(IIV4)。具体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接种推荐:

     

     

    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或既往接种2剂次以下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对IIV或LAIV均建议上述原则;2020~2021年度或以前接种过2剂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则建议接种1剂。

     

    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

     

    • 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建议各地在疫苗可及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
    • 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只要本年度的流感疫苗开始供应,可尽早接种。

     

    接种后,建议大家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接种后,现场观察30分钟再离开。这是为了防止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尤其是对鸡蛋、牛奶等过敏的人群更要注意。

    2.接种部位会有针眼,接种后应避免摩擦和抓挠,防止破溃感染。

    3.接种24小时内别淋雨、不要洗澡。

    4.饮食方面,按正常饮食即可,以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葱姜蒜是可以食用的。

    5.接种疫苗后,至少需15天的时间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此间仍可感染流感或一般性感冒,如果出现感冒症状,要及时治疗。

    6.接种疫苗后,局部可能会发生红肿痛痒,建议用毛巾对注射部位进行热敷,但要避开针眼处,每天敷4~5次,每次15分钟,可有效缓解红肿痛痒症状。

    7.有些不良反应属正常。流感疫苗是减毒的活疫苗,接种后可能会有短暂的发热、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会在24小时之内消失。如果出现持续的发热等现象,可就近就医。

     

    最后提醒: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剂及抗生素)过敏者禁止接种;患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者,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方法,提倡接种,但也要听从医生指导,因人而异。

     

    参考资料: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
    http://www.cpma.org.cn/zhyfyxh/xhdt/202108/6d12a017aa7a43cba9d40d91b0ab8052.shtml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